查看: 263|回复: 25
|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最新研究成果发布 为人类首次揭开月背演化史
[复制链接]
|
|
(北京10日讯)中国嫦娥六号一年前圆满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任务举世瞩目,其采回月背样品的研究进展吸引全球关注。
中新社报导,中国科学院周三发布消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地球所)、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与南京大学等科研团队,利用嫦娥六号采回的月球背面样品取得的4项研究成果,分别揭示出月背岩浆活动、月球古磁场、月幔水含量及月幔演化特征,首次为人类揭开了月球背面的演化历史。
这4项被誉为月球及行星科学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研究成果论文,周三晚以封面文章形式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上线发表。
中国科学院当天早些时候在北京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嫦娥六号月球样品最新研究成果,并回顾自接收嫦娥六号月球样品一年来,中国科学院统筹院内优势力量,联合相关单位开展协同攻关的科研历程。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何宏平表示,作为科技“国家队”,中国科学院一直积极承担和参与国家航天重大科技任务。接收嫦娥六号月球样品后,中国科学院科研人员产出一系列高水平研究成果,彰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担当。
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关锋表示,嫦娥六号采回月球背面样品研究的这些成果,对月球演化理论提出了新认知。他希望更多科学家利用中国月球与深空探测任务获取的地外样品和科学数据,取得更多成果、更多发现,造福人类社会,拓展人类文明。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科研人员查看月球岩屑样品显微镜成像照片(图取自中国科学院/中新社档案照)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科研人员查看月球岩屑样品显微镜成像照片(图取自中国科学院/中新社档案照)
据介绍,本次研究,中国科学家们通过嫦娥六号样品取得多个首创性的关键进展:一是首次揭示月背在约42亿年前和28亿年前经历了两期不同的玄武质火山活动,表明月球背面可以维持持久的火山活力。
二是首次获得月背古磁场信息,发现月球磁场强度可能在28亿年前发生过反弹,指示月球发电机磁场并非单调衰减而是存在波动。
三是首次获得月球背面月幔的水含量,发现其显著低于正面月幔,指示月球内部水分布也存在二分性。
四是首次发现月球背面玄武岩来自极其亏损的源区,它可能指示了原始月幔的极度亏损,或缘于大型撞击事件导致的熔体抽取,揭示大型撞击事件可能对月球深部圈层演化产生巨大影响。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地球所研究员吴福元指出,南极-艾特肯盆地是月球三大构造单元之一,直径约2500公里,该撞击坑形成的能量大约相当于原子弹爆炸的万亿倍,但这种大型撞击到底对月球演化造成怎样的影响,一直是未解之谜。
此次在《自然》发表的4篇研究论文,首次系统揭示了南极-艾特肯大型撞击的效应,这是成果的核心亮点。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春来表示,中国探月工程的成功是科学与工程深度融合的典型范例,随著更多月球、火星等“一手数据”获取,中国行星科学将从“跟跑”迈向“并跑”,甚至在某些领域实现引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7-2025 12: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陸嫦娥六號樣品分發啟動 首揭月背42億年演化史
據大陸央視新聞報導,中國科學院9日召開新聞發佈會,集中發佈了嫦娥六號月球樣品研究的最新進展,並系統梳理了自接收嫦娥六號月球樣品一年來取得的系列成果,首次揭開了月球背面的演化歷史。四項研究成果當天晚上以封面文章形式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發表。
首次揭開月球背面的演化歷史
嫦娥六號樣品採集於月球上最大、最深且最古老的撞擊坑——南極-艾特肯盆地,為釐清月球正面和背面物質組成的差異、破解月球二分性之謎提供了珍貴的材料。
經過研究攻關,科學家通過嫦娥六號樣品取得了多個首創性的關鍵進展:
首次揭示月背約42億年前和28億年前存在火山活動,此類活動至少持續了14億年;
首次獲得月背古磁場信息,發現月球磁場強度可能在28億年前發生過反彈;
首次獲得月球背面月幔的水含量,指示月球內部水分布也存在二分性;
首次發現月球背面玄武岩來自極其虧損的源區,揭示大型撞擊事件可能對月球深部圈層演化產生巨大影響。
專家介紹,南極-艾特肯盆地是月球三大構造單元之一,直徑約2500公里,該撞擊坑形成的能量大約相當於原子彈爆炸的1兆倍,但這種大型撞擊到底對月球演化造成怎樣的影響,一直是未解之謎。此次在《自然》雜誌發表的系列成果,首次系統揭示了南極-艾特肯大型撞擊的效應。
嫦娥六號首次採集帶回1935.3克月球背面樣品,實現了歷史性突破。除了少量分發的樣品之外,嫦娥六號和嫦娥五號月球樣品一直都儲存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目前,樣品的製備處理情況如何?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李春來表示,嫦娥六號鏟取樣品的初步處理和製樣的工作已經基本做完,但是鑽孔樣品我們還沒有全部做完。鑽孔樣品很長,工作量更大,而且做出來更加精細,我們可能會在幾個月之內能夠把所有的樣品處理完。
李春來表示,嫦娥五號、嫦娥六號樣品都一直在按照我們的規定,分發給全國的科學家,嫦娥五號樣品也分發給了國外的科學家去做研究,所以有大量的科學成果在不斷湧現。七月十幾日我們還會分發一批嫦娥五號樣品和嫦娥六號樣品,現在都放在一起分發了,已經分發了三四百份樣品給國內國際的專家了,分發範圍很廣,分發的樣品的重量已經有十幾、二十克。
大塊頭月球玄武岩揭示更多月球奧秘
你見過月球上的石頭嗎?在嫦娥六號月球鏟取樣品的處理製備中,科研團隊就發現了一顆非常寶貴的大塊頭玄武岩。這塊玄武岩究竟有多大?大塊頭的玄武岩對於科學研究有何意義?
嫦娥六號樣品當中最大的一個岩粒,大小是2.5公分左右,重量達到了10克。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副研究員周琴表示,能達到1公分以上的岩塊都非常罕見了,我們真正挑的大部分的岩屑基本上都是在0.1公分左右。我們看到的月表上發黑的那個區域,它實際上就是這種岩石類型。
除了外觀看起來比較不一樣之外,真正做研究的時候,和那些散粒的玄武岩的粉末相比,會有什麼特殊的幫助嗎?
周琴解釋,比較小的岩屑受限於尺寸或者重量,我們能做的一些科學分析是比較有限的,所以這個大塊我們能夠做的科學分析就比較多。像我們這個樣品會取下來一部分小的岩屑用來做光片,觀察它的岩相,然後做它的礦物成分。
周琴說,另外我們還可以再取一點樣品,去做一些元素精度比較高的定量的工作,包括它的元素的化學成分、同位素的成分,都是可以同時做,相當於對同一個樣品從不同的維度去看它、去解譯它,但是對小的樣品顆粒,我們沒有辦法同時從多個維度去解譯。 |
|
|
|
|
|
|
|
发表于 10-7-2025 01: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的谎言,还记得美国登入月球所带回来的土壤,有一部分也给了中国科学家。
然而,中国大陆同样靠自己的能力带回了月球土壤,当然中国科学家假如发现美国带回来的不一样,不会乖乖不做声,不行动的。
这就是睁眼瞎,埋没良心,一贯的沉默是金,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作风。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7-2025 01: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霉有向中国讨月壤,中国政府说: `我们交换吧`
老霉: 那我不要了
但是中国还是给了些老霉大学作研究 (没给nasa)

|
|
|
|
|
|
|
|
发表于 10-7-2025 01: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闪一闪亮晶晶,每天都是小星星。
个躲生瞎出光本,天宫是非人斗空。
老最车了大贪无,求有马玩行小被。
无厉大狗宝财是,共眼国弄小市遮。
濑害炮眼剑眼处,舔见人也事民掩。
|
|
|
|
|
|
|
|
发表于 10-7-2025 02: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闪一闪亮晶晶,每天都是小红星

|
|
|
|
|
|
|
|
发表于 10-7-2025 02:16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卷有益 发表于 10-7-2025 01:20 PM
最后的谎言,还记得美国登入月球所带回来的土壤,有一部分也给了中国科学家。
然而,中国大陆同样靠自己的 ...
中美两国的月壤是有大差别, 中国是没出声可是法国人帮中国人出声了, 法国也有中美两国的月壤, 一对比之后发现中美两国的月壤相似度只有百分之25, 所以这表示什么? 大家心照不宣。
还有就是中国也发现月壤加热能生成水, 中国的月壤只带回区区的一千多克就发现了这个方案, 美国人号称当年六次载人登月挖回了382公斤(注意是公斤哦, 不是克)的月壤可是从来没发现月壤能制造水的这个方案, 这几十年来美国科学家在睡觉吗? 又或者他们当年登上就是hollywood摄影棚的月球?
再来就是中国向美国提议交换月壤研究, 美国人居然已读不回变哑巴了, 所以美国人在怕什么呢? 我想不必讲得太清楚。 |
|
|
|
|
|
|
|
发表于 10-7-2025 02: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不想理会的的,你只算是个扮胶吃老虎。
你们先证明中国科学家没有收到美国的月球土壤,然后才接着聊,你们当年的科学家收到土壤做了什么?拿去博物馆展览了吗?
没有能力研究吗?为什么要靠法国来证明?
你想继续聊,礼貌上是不是要承认之前的讲法错误?
我当然还有王牌,不然不会和你们聊的
|
|
|
|
|
|
|
|
发表于 10-7-2025 02:41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卷有益 发表于 10-7-2025 02:29 PM
很不想理会的的,你只算是个扮胶吃老虎。
你们先证明中国科学家没有收到美国的月球土壤,然后才接着聊, ...
不否认美国当年有送中国月壤, 可是当年的中国还没有能力探月和挖月壤回来, 所以美国人在那个时候是世界唯一的权威, 说什么就是什么, 可是现在中国有能力挖月壤带回地球了, 一对比之下是真的不同, 你要中国明说些什么? 如果由中国来拆穿某些事情你们肯定会说中国是带有偏见的, 因为中美双方是竞争关系, 中国说法不可信等等一大堆, 可是交由第三方的法国人来发布中美月壤的差别又不同了, 法国不算竞争对手吧, 法国没能力探月啊。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7-2025 02: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7-2025 02: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0-7-2025 03: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认就对了。
我不偏帮哪一个国家,特朗普我照样shoot,我只爱我的国家。马来西亚。
先聊聊几十年前的土壤,放在今天会不会化学变质?
答案是肯定会的,你认同不认同?
如果中国要求美国交换月球土壤,很明显是不公平的,nasa当然不会理会这些带着目的的要求。
而且NASA已经公开过了,几十年前的土壤已经变质了,没有研究的必要了,他们自己也留着坐记念罢了。
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保存,因为没有意义,他们只保留研究成果。
你说法国坐研究的新闻,证实是假新闻。
没有证据表明法国在研究美国和中国的月球土壤。之前的传言声称法国公布了美中月球土壤相似度只有25%,但这个说法被证实是错误的,并且该研究实际上是由中国南京大学进行的,奇摩新聞指出,且研究内容也并非关于相似度,而是关于美中团队采集的月壤成分相似。
以下是更详细的解释:
传言来源和内容:
最初的传言声称法国公布了美国和中国月球土壤相似度只有25%的结论,并且指出“美国和中国去的是不同的月球”。
真相:
该传言是错误的。实际上,这项研究是由中国南京大学进行的,研究内容是关于美中团队采集的月壤成分相似度,而不是25%的相似度。
研究内容:
研究表明,美国和中国团队采集的月壤成分相似,并没有提及25%的说法。
因此,没有证据表明法国在研究美国和中国的月球土壤。之前的传言是错误信息,且研究是由中国南京大学进行的。
我不想知道这些美国带回来的月球土壤是通过什么管道到了中国的研究室的,我赞成NASA的立场,这些过了几十年的土壤,已经没有研究的意义了。
来,我们继续聊下去,
对,中国对于月球探索的确有新发现,这一点我从来不质疑的。
考虑到几十年前,连电脑都没有的年代,用来现代科技,发现到以前发现不到的东西,这是必然的。
如果我是一个中国人,当然我会以此感觉到骄傲,但是我不是,我没有立场,我只讲观点。
所以我可以理性看待事情,不带太多个人情绪。
我本身也是个宇宙狂热分子,所以当中国有新发现,我也是感觉很开心的。
再聊月球发现水
先搞清楚研究方向,一味盲目的对比都是多余,浪费时间的。
你这么追捧中国月球探索,那么请问,每一次探索月球的主要任务和探索方向是什么吗?
给你时间去百度,Google。。。
不知道没关系,我也不是很好奇。。
中国发现月球土壤带水是好事,美国没有发现月球土壤带水,技不如人,没有什么好说的。
月球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探索也分区域的,大家探索的方向不一样,地区不一样,目的不一样,
我是不会这样来比较的,因为我没有立场。。
月球上有水,主要以冰的形式存在于月球两极的永久阴影区域,以及月壤中的水分子和羟基。虽然月球表面没有液态水,但这些水冰和水分子对于未来的月球探索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关于月球水的一些详细信息:
水冰:
月球两极的撞击坑内存在永久阴影,那里的温度极低,水冰可以稳定存在。这些水冰的含量被估算在66亿到200亿吨之间。
水分子和羟基:
除了水冰,月壤中还存在着水分子和羟基,它们通常以矿物结构的形式存在。新华网报道称,嫦娥五号的样品分析表明,月壤中水含量约为120ppm,岩石中约为180ppm。
水的来源:
月球上的水冰可能来自彗星撞击,彗星携带的水在撞击时溅射到月球表面并被捕获。太阳风中的氢离子与月壤中的氧结合,也可能形成水分子和羟基。
水的利用:
月球上的水冰可以作为未来月球基地建设的资源,用于提供饮用水、制造火箭燃料等。虽然直接利用月壤中的水分子和羟基较为困难,但它们的存在为月球水资源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月球水的研究:
中国嫦娥五号任务对月球样品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了新的含水矿物,并对月球水的分布和来源进行了深入研究。
注意红色已经highlight出来的红字。
美国以前进行的载人登月,如“阿波罗”计划,主要目标是月球的赤道地区,并非月球两极。虽然“阿波罗”任务收集了大量月球表面数据,但对月球两极的探索相对较少。目前,对月球两极的探索主要集中在近几十年,且多由无人探测器完成。
“阿波罗”计划:
美国在1969年至1972年间进行的“阿波罗”计划,成功将12名宇航员送上月球,实现了人类首次载人登月。这些任务主要集中在月球赤道附近,如“阿波罗11号”降落的“静海”地区。
月球两极的探索:
月球两极由于存在水冰等资源,近年来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美国也参与了对月球两极的探测,但主要通过无人探测器,如“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LRO)”等,对月球两极进行详细勘测和研究。
未来计划:
目前,美国宇航局(NASA)正在积极推进“阿尔忒弥斯计划”,旨在重返月球,并探索月球两极地区,包括建立月球基地等
探索的区域不同,方向不同,必要比较的需要。
如果你还有兴趣读下去,那么请继续,不勉强,不想打击你。
美国有探索月球两极的计划和行动。
阿耳忒弥斯计划(Artemis Program):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 正在实施的“阿耳忒弥斯”计划,目标是重返月球,并且特别关注月球两极地区。该计划旨在通过一系列任务,包括“阿耳忒弥斯1号”无人绕月飞行,“阿耳忒弥斯2号”载人绕月飞行,以及最终的“阿耳忒弥斯3号”载人登月,最终在月球南极建立长期存在。
月球南极的科学价值:
月球南极地区,特别是永久阴影区域,被认为可能存在水冰,这对于未来月球基地建设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探测任务:
在“阿耳忒弥斯”计划之前,美国也进行过一些月球两极探测任务,例如“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LRO)和“月球陨石坑观测与遥感卫星”(LCROSS),它们都对月球两极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研究。
水冰的发现:
科学家们通过这些探测任务,证实了月球两极确实存在水冰,并且在月球南极的永久阴影区域,水冰的分布较为集中。
移民月球的意义:
月球两极水冰的发现,为未来人类在月球上建立基地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保障,也为人类探索宇宙,迈向更远的太空奠定了基础。
中國太空探索另起爐灶可能危及美國主宰- BBC News 中文
总而言之,美国正在积极探索月球两极,并将月球两极作为未来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的重点区域。
总结:
中国大陆探索月球是成功的,功不可没的,也是为人类文明一大贡献,毋庸置疑。
中国大陆积极探索月球,间接给与美国科学家压力,使到NASA重新得到美国的拨款,重启载人到月球两极,这将会是人类科学的另一些突破,拭目以待。
探索月球都是烧钱的行为,希望两个大国量力而行,不要步后尘前苏联,美了上位者,苦了人民。
|
|
|
|
|
|
|
|
发表于 10-7-2025 03: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闪一闪亮晶晶,每天都是小红旗。
没有营养的留言,一律无视。
|
|
|
|
|
|
|
|
发表于 10-7-2025 03: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闪一闪亮晶晶,每天都是小红旗。
没有营养的留言,一律无视。
|
|
|
|
|
|
|
|
发表于 10-7-2025 03:28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卷有益 发表于 10-7-2025 03:16 PM
你认就对了。
我不偏帮哪一个国家,特朗普我照样shoot,我只爱我的国家。马来西亚。
好歹美国人也解释一下啊, 比如:" 没有交换的必要了, 因为我们阿波罗的月壤已经过了几十年了, 变质了, 没什么好研究的。"
可是美国人不出声哦, 这就让全世界人产生某些联想了, 还有就是月壤经过几十年变质这种情况难道中国人没想到吗? 所以你说月壤变质了没什么好研究的, 美国人不理会中国人的这种要求这说法有点牵强, 感觉就是帮美国人开脱的。
好了, 就谈到这里了, 我还有别的事要做了。 |
|
|
|
|
|
|
|
发表于 10-7-2025 03: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点我是觉得有点牵强,我是从某个NASA新闻读到的,已经找不到相关报道了。
以下是我用ai找到的资料,你有时间可以看看。
- 美国国会于2011年通过了著名的「沃尔夫条款」(Wolf Amendment),明确禁止NASA与中国国家航天局(CNSA)进行直接合作,除非得到联邦调查和国会批准。该法案是基于对中国科技窃密、军民融合的担忧。
- 当前中美处于战略竞争状态,尤其在高科技和太空探索方面。
- 美国阿波罗计划带回了约382公斤月壤,自身拥有丰富样本;中国嫦娥五号则带回了1.7公斤新鲜月壤,采样地点不同,对科研价值独特;科学家愿意交换进行分析比对,但政策上受限,无法自由实现。
- 尽管政府层面禁止,一些国际学术机构或非NASA实验室,曾间接研究过中方月壤公开数据;也有迹象显示个别研究人员有非官方层级的学术合作讨论,但极为谨慎,不能直接交换样本实物。
- 美国不与中国交换月球土壤,并非科学本身不愿意,而是出于政治、战略、安全与法律限制。若未来中美关系缓和,或沃尔夫条款废除,科学界可能推动此类互利合作。但当前来看,短期内几乎不可能实现直接交换。
再一次强调,理性思考,文明聊天,谢谢。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7-2025 06: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有人不相信你主子上过月球, 就口出恶言
这新闻的确让青鸟sakai/慕洋犬 玻璃心碎
老霉挖了那么多kilo `月壤`,派了给那么多国家研究, 都经过那么多年,竟然没什么发现
反而中国才挖了那么一点, 就研究 出那么多东西
|
|
|
|
|
|
|
|
发表于 10-7-2025 06: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闪一闪亮晶晶,每天都是小星星。
个躲生瞎出光本,天宫是非人斗空。
老最车了大贪无,求有马玩行小被。
无厉大狗宝财是,共眼国弄小市遮。
濑害炮眼剑眼处,舔见人也事民掩。
|
|
|
|
|
|
|
|
发表于 10-7-2025 06:48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卷有益 发表于 10-7-2025 03:45 PM
这一点我是觉得有点牵强,我是从某个NASA新闻读到的,已经找不到相关报道了。
以下是我用ai找到的资料, ...
美国不与中国交换月壤是出于政治, 战略, 安全和法律限制? 这种说法也是有破绽的, 是自相矛盾的, 为什么美国想拿到中国的月壤时完全没考虑到法律限制这些因素? 沃尔夫条款是严禁中美两国在航天领域有任何合作与交流的, 美国为了想得到中国的月壤就当沃尔夫条款是透明的了, 自己立的法都不认了? 等到中国向美国提出交换月壤时美国人又突然考虑什么安全政治法律了? 这转变怎么如此随心所欲的呢? 所以这是非常有问题的讲法! |
|
|
|
|
|
|
|
发表于 10-7-2025 07: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我不代表美国,中国哪一方。
我只不过再一次分享我从ai里面看到的分析。
假如我是个偏帮哪一方的,我打不了不分享对某方有利的资讯。
互联网的消息有时候就是这样,公说公有理,我们对待这些资讯也要自己的理智筛选,
交叉验证,以免自己被人当枪使用的都不知道。
关于中文媒体对于美国索取中国的月球土壤,如果你想找到官方信息也是找不到的,
看看一下资料,
目前,没有官方消息表明美国“讨要”中国月球土壤。虽然美国曾向其他国家提供月球样品进行研究,但“讨要”一词带有强烈的负面含义,不符合两国正常的科研合作关系。
以下是更详细的解释:
美国对月球样品的研究利用:
美国自“阿波罗”计划以来,积累了大量的月球样品,并向其他国家提供样品进行研究合作。这种合作是基于科学互利的原则,并非“讨要”或“索取”。
中国探月工程的进展:
中国的“嫦娥”系列探月工程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并获得了月球样品。中国也与其他国家合作,分享月球样品用于科研。
“讨要”一词的含义:
“讨要”一词通常表示不情愿地给予,带有强迫或不友好的意味。在国际合作,特别是科学研究领域,这种说法并不恰当。
科研合作的本质:
国际合作,包括月球样品的研究合作,是基于共同的科学目标和利益,通过互通有无,共同推动科学进步。
总而言之,虽然美国和中国都在进行月球研究,并且存在样品交流合作的可能性,但“讨要”一词并不准确。正常的科研合作应该是建立在平等互利
我知道你们为什么会认为美国向中国讨要月球土壤的讯息来源。
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的第75届国际宇航大会上,纳尔逊告诉记者,“华盛顿在太空问题上寻求与北京加强沟通”,而NASA官员一直在与中方讨论关于出借嫦娥五号从月球采集的月壤的协议条款。
然后这句话被中文媒体拿来炒作,无限放大,没有办法,这样的的新闻有市场,尤其是中文市场。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