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念弥陀

至诚恭敬感恩黄念祖大居士慈悲开示~'~《淨修捷要報恩談》暨世尊49年說法释疑解惑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8-8-2021 06: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2-8-2021 09:07 PM 编辑



净空老法师慈悲开示:

《净修捷要报恩谈》,我们这个地方有这个光碟,大量拷贝,你们对於持戒念佛有问题,可以看这个。


根性利的人一遍就懂了,你问题解决了 ;根性差的人,希望你看三遍,看三十遍,你问题解决了。

讲得好!我最近这一个星期天天在听,还没听完,我一天大概只能听一个小时,没那么多时间,其味无穷,法喜充满。

尤其打开电视,好像老人就坐在我们面前,他那个背景是他家的房间,那里我去过,我跟他在一起面对面坐过,看到这个画面,就好像他真的现在眼前。

讲得太好了!这是一个开悟的人,不开悟,没有那么简单透彻,他讲得透彻,不罗嗦,简单扼要。

(摘自《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一一五集)净空老法师主讲 2014/10/6 讲于 澳洲净宗学院)
。。。。。。。。。。。。。。。。。。。。。。。。。。。。

像黄念祖居士《 净修捷要报恩谈 》,《 净修捷要 》是他的老师夏莲居老居士作的,《 报恩谈 》是他的讲解,也就是他的注解。


这份资料一共有四个光碟,经里面是三十二拜,每一拜都有很深的义理在其中。

这个小册子、跟自了法师这篇文章,多多的念一些,你的信心就坚固了,你就不会动摇了。

你不坚固,很容易动摇,这个我们能够理解,一点都不稀奇。

为什么?一切诸佛都说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你怎么会那么容易就相信?所以不能相信、半信半疑是正常的。

(摘自《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第八十九集)净空老法师、学习班学生主讲 2014/10/6 讲于 澳洲净宗学院)

。。。。。。。。。。。。。。。。。。。。。。。。。。。。。。。



补注:夏莲居原名夏继泉,字溥斋,号渠园,山东郓城人,中年以后专修净业,改名莲居,又号一翁。

一八八四年四月二十日生于新疆于阗,一九六五年十二月十四日于北京西逝,享年八十二岁。

乙丑年(一九二五)因山东军阀张宗昌加害,避居日本,备受日本朝野尊重,各宗耆宿无不亲晤,倾谈心要,贤俊之士多来问学。

归国后,掩关津门,会集《无量寿经》五种译本,冥心孤诣,三年不下楼,稿经数易,方庆告成,普海同欣,称为善本。

后来京宏法,应广济寺方丈现明老和尚之请,宣讲净土法门。

莲公在京大宏净宗,广育英才,数十年如一日,沾法益者不可胜数。

一九四六年白教大德贡噶活佛曰 :“  此间堪任无上密法金刚阿阇黎位者,唯夏公一人而已。”

解放后宗门耆宿虚云老法师赞其曰 :“  不意为北方能会晤如是之大善知识  ”。

一九五五年被选为北京市西城区政协副主席。

一九六二年,莲公八十岁,为表达爱国之心,将一生撙衣节食所收藏之历史珍贵文物三百余件,分别捐献给故宫博物院、山东博物馆和郓城县。

《光明日报》《大众日报》曾刊登报导。有关单位并在人民大会堂设宴答谢,同时国家有关领导人习仲勋、夏衍等亦出席参加。

晚年常有诗文在报刊发表。如一九六一年九月二十八日于《光明日报》发表《秀丽辞》。

陈毅副总理读后,于中南海紫光阁设宴相款,席间备陈日内瓦之行见闻,并以诗文为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8-8-2021 06: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8-8-2021 06:45 PM 编辑



净土法门乃一乘了义、三根普被、横超三界、径登四土、极圆极顿之不可思议法门,印光大师所谓“  究竟畅佛本怀之法也,高超一切禅教律,统摄一切禅教律。”而其中之《无量寿经》者,乃净土法门之总纲,净土群经之首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其存世五译差互颇巨,令行者有遍读为艰、单持挂遗之困,是以宋朝王龙舒、晚清魏默深皆有会集本之作,清代彭际清则出节要本以弘扬之。惜此三本皆有缺欠,未足谓为善本。

逮至民国,夏莲居老居士发大愿心,重行会集,遍参五译三本,苦心孤诣十载,终成精当详赡之善本,是为《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又复悲心良深,悯末法净业浅学,未谙小本唐译,复不诵净土大经,由不明理而致信愿未深,难得真实受用。

遂编集经文,副以祖意,成《净修捷要》,亦名《五念简课》,摄天亲菩萨 “  礼赞愿观向  ” 五念于每一拜,用力少而收效宏。

浅言之,乃修净土大经之快捷方式,入宝王三昧之津梁。

深言之,实融净土五经一论于一编,摄禅教净律密要义而无遗。

取精用弘,裨益行者,功德殊胜,叹莫能穷!

黄念祖老居士者,莲公传人,梅公亲甥,受莲公嘱咐而著 《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  》,广集中外经论祖训百九十余部以释大经,遍摄禅教律密深旨以弘净土,妙铨奥义,畅舒幽玄,厥为净土大经善本之善注,是乃净宗 “  善中之善  ”  也。


复以余暇为众宣讲《净修捷要》,阐法要于顷刻间,发微言于笑谈中,融显密于词组里,解顽惑于妙喻上,是乃净修 “  要中之要  ” 也。

所传世者为其讲解《  净修捷要  》第三遍之录像,名曰《净修捷要报恩谈》。

老人谆谆教诲,恺切叮咛,情深意挚,令人如沐春风,如饮甘露。

今日流通之《  净修捷要报恩谈  》各种视频音档版本,皆有一定程度之删削,难窥全貌。又闻录像母带不复可寻,遂使校准失据。


虽历有净业同修将念公讲解内容记录编整,并付印流通,俾便学修,功德难量!

然其于言语匆速处、辨义微细间,仍难免理解疏误,未尽善旨。

兹有中华华藏净宗学会同修,遍集六种音档,整理相当完整之文稿。

复有北京净宗同修,为熟谙念公口音,深悉讲解意趣,将《  净修捷要报恩谈  》反复恭聆八、九十遍,于模糊处甚至聆听上百遍。

以此至诚精勤之功行,修订华藏整理之文稿,所愿者乃最大限度还原念公之本意,结成《净修捷要报恩谈》之善本,以飨大众,并传后世。

其坚毅卓绝,耐烦耐劳,善愿善行,诚难能可贵也!

  欣见斯编即将付梓,爰略述其因缘始末,以为之序,聊致赞叹随喜之意焉。

  公元二○一五年二月释净空谨序于香港
。。。。。。。。。。。。。。。。。。。。。。。。。。。。。。。。。。。。
附文:编辑说明节录

  《净修捷要报恩谈》是黄念祖老居士非常重要的修行开示。这份开示让大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很好地认识净土法门的修行方法、认识《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认识《净修捷要》、认识夏莲居老居士、认识黄念祖老居士本人。

  然而,要准确地整理这份开示并不容易。在念公开示的录像母带已不可复寻的情况下,目前从流通光盘和网络上找到的音档与视频的各种版本,都有不同程度的删减;而诸位前辈大德根据音文件而整理的文字数据,在和音文件对照之下,则发现存在一定程度的错误,这让我们感到非常遗憾!

  非常感谢中华华藏净宗学会听校组的同修们,不辞辛劳地根据六种不同来源的音档,整理出相当完整的文字稿,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为了尽可能准确地校对这份文字稿,有发心的北京同修,将念公的《净修捷要报恩谈》从头至尾反复听了八、九十遍;特别模糊之处,甚至听了上百遍。以这样严谨的态度,将这份文字稿做了必要的修订,为的是尽量还原念公的原意,这份修订稿成为本书的底稿。编者希望本书成为一个“足本”、“善本”,也就是尽可能保持它的完整性,尽可能将错误减到最少。……

  念公不仅博通佛门的禅、教、律、密、净各宗,而且国学造诣也很深厚,因此随口拈来的词语,往往都有典故,不能等闲视之。为了不错过老人家所要表达的重要讯息,编者努力从各方面的文献发掘相关资料,附于注释之中,用以补充念公未及言明的意旨。在整理这些数据的过程中,对于念公的精湛学问与实修工夫愈加佩服,对于夏莲居老居士的真实成就愈加肯定,对于《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与《净修捷要报恩谈》的信心也愈加坚定,对于持名念佛法门之妙法光明能令一切众生消除自身痴暗而得至大安乐之究竟方便更为坚信不疑,对于十方诸佛共同畅演弥陀大囧琺之出世本怀愈加感恩戴德。编辑终了,赫然发现,获益良多的首先就是编者自己。因此也愈加肯定,只要读者诸君用心体会所加注释的意趣,对于念公的《报恩谈》应当会有更加深刻的契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8-2021 08: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1-8-2021 08:07 PM 编辑

黄念祖老居士一九九〇年七月讲于北京黄府


《 净修捷要 》先师夏莲居老居士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著作。一个真实的、修行有成就的人,他所写的东西、所讲出来的东西,不同于一般人哪。


所以在研究正文之前,我们先看一下这个 “  序  ”

《 净修捷要 》一开始这一篇,就知道是 “  序  ” 。(《 净修捷要 》)也叫做《 五念简课 》。

佛教,这个 “ 天亲菩萨 ” 呀,是 “  五念法门  ” 哪,这个《 净修捷要 》里头也就是天亲菩萨的“  五念法门  ”,所以就称为 “  五念法门  ” 的一个简单的功课(《 五念简课 》),就有两个名字。

所以现在,我来向大家汇报这个内容,这也是第三次了。

总之,圆瑛法师啊,讲《 楞严经 》讲了一百多次。他每讲一次都有新的体会、新的进步,佛法就是如此。

那么我这个第三次也比前两次一比呀,因为它这个老本子,这个里头也有一些记录。

这一比之下呢,觉得老的里头,上一次谈得很不足,认识很不够啊。

就感佛之恩哪,所以现在我们今天谈的名称,就是《 净修捷要报恩谈 》。

这些谈话是因为知道有恩哪,感恩哪、报恩哪,这么来谈的。

这个 “  序  ” 里头,我们不全部把这个 “  序  ”  统统的介绍完,我们侧(重)它这个重要的部分。


补注:

  念公晚年的一切行谊皆为 “ 报恩 ” ,故而批注《 大经 》,畅演妙法,以究竟方便之法门 “  拔众生勤苦生死之本  ” ;若言念公此生专为 “ 报恩 ” 而来,亦不为过也。


念公晚年在居所门上贴了一首偈子,后人从中可仰望老人大慈大悲的广阔胸怀,“  年老体弱况复多病。余光无多赖以报恩。闭门著书以冀专精。无暇会客敬谢嘉宾。”

  念公常常教导后学晚辈 “  要利他、要报恩  ” 。


一九九五年第三期《佛教文化》登载了念公外孙女白真居士转述念公生前谆谆教诲子女的话 :“  要利他啊!要报佛恩啊!要报众生的恩啊!” 这句话亦可以说是念公一生之写照。

《净修捷要》(五念简课)要重视-净修捷要报恩谈 (dizang.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8-2021 08: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1-8-2021 08:18 PM 编辑

    “  净宗一法,易行难信,非探教海,莫窥津涯。 ”


这一上来它就说 :“  净宗一法,易行难信,非探教海,莫窥津涯。” 净土法门是 “  易行难信  ”  之法呀,是 “  难信  ” 哪,所以虽然是 “  易行 ” ,也是 “  难信  ” 哪。


佛的教法称为 “  教海  ” 呀,如汪洋大海,不知边际。

你不是亲自到  “  教海  ”  里面,亲自去探讨,(就)要入大海呀,不是在这个岸边上待一待的。

你不是深探教海的人,你就不知道佛法。

不知道怎么能够可以 “  入  ” 啊、可以 “  度  ” 啊,怎么样可以……它的边儿有多广大呀,“  无边  ” 哪,这种就不知道了。


  “  虽华严以十愿为归,天亲以五念为门,而末法浅学,未易遽入也。”


虽然《华严经》“  十大愿王  ”  导归极乐,指明了大家的 “  归宿  ” ,你要学教,到最高峰就是《华严经》,《华严经》最后就 “  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 嘛。


所以净空法师一直到处讲经,到处讲经,到后来讲到《 华严经 》,讲到这个地方,他就归净土了。

这个最高的经典是《 华严经 》,但是《 华严经 》最后就是 “  十大愿王  ” 都劝众生一起往生极乐世界呀。

所以就是说,现在净空法师就是一个例子,就是从这个 “  十大愿王  ” 也把他导归极乐了( 念公讲至此处,不禁开怀一笑 ),指导的啊,他就是这样。

教海里面,他(净空老法师)也说这个 “  教海算沙  ” 很难得出来呀。

你光是研究教,“  教海算沙  ” ,大教海中去算有多少沙子,你是算不清楚的,不知道 “  归宿  ” 啊。


附注:

净空老法师在《 发大誓愿 》( 第二回 )第三集的讲解中说到 :


“ 愿心要恳切,我这一生来干什么?就是来求生净土的,我就为这桩事情来的,我就干这桩事情。

我的人生目的就是往生极乐世界,往生极乐世界就是为了圆满成佛,必成正觉,我走的是这条路。别人所走的是他的路,我不走他的路,我走这条路。

这个路是老师介绍给我的,我们深深相信老师不会骗我。

老师把这个法门介绍给我,是用了苦心,我们感恩。

为什么?我不是他一说我就接受了,至少说了七、八遍,我都没接受。

我接受这个法门,是讲《华严经》、讲《法华经》、讲《楞严经》。

《华严》讲了一半,有一天突然想到,我们心目当中最尊敬的、最向往的是文殊、普贤。

文殊的智慧,普贤的实践,那是非常令知识分子赞扬、景仰、赞叹。

这两位大菩萨修什么成佛的?经文在后头没有念到,还没有学到。

翻到后面,整个经读一遍,在《四十华严》第三十九卷,统统都是念佛往生极乐世界成佛的。

我这才相信,死心塌地,再不会怀疑了。

用了多少时间?三十年。

说明什么?难信之法,不把它真搞清楚、搞明白就不能接受。

我是用了三十年的时间,而三十年是讲经,讲经讲到三十年才相信。

所以经上讲的难信之法,这个意思我能体会,一般人不容易体会。

真的是难信,可是真正相信功夫就得力了。”


教海算沙,当知归宿-净修捷要报恩谈 (dizang.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8-2021 08: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1-8-2021 08:33 PM 编辑

   “  虽华严以十愿为归,天亲以五念为门,而末法浅学,未易遽入也。 ”


虽然《华严经》是这样了,有给指明了 “  归宿  ” ,天亲菩萨也以这个 “  五念  ” 作为法门。


“  五念  ” 就是 :“  一是礼拜,二是赞叹,三是发愿,四是观察,五是回向  ”

所以,全是能修这 “  五念  ” 的必定往生啊,这是 “  五念  ” 。

天亲菩萨以这个 “  五念  ” 作为 “  门  ” 哪,一个指了 “  归宿  ” ,一个指了这个 “  门  ” 哪。

有 “  门  ” 就 “  有门可入  ” ,把 “  门  ” 告诉了大家了。

可是 “  末法浅学  ” ,现在到了 “  末法  ” 了,佛灭度已经是两千多年了,按真正的那个佛历来计算,算是三千年了。

现在大家所通说的是二千几百年哪,那是按印度的那个 “  贝叶经文  ” 那个 “  点儿  ” 数出来的。

它集结一次,一年集结一次点个点儿,数 “  点儿  ” 数出二千五百多个。

但是印度沦为殖民地,外国统治,经过很多、很多战乱,你打,吞了我,我吞了你,是不是每年都能点点儿?不一定 ;这个点的点儿的那一部分是不是有损失?也不一定。

所以它这个(看起来)好像是很证据确凿,实在是有很大的问号。

但是中国这三千多年怎么来呢?

从汉朝佛法就来了,我们把那个当时的年代一折合,折合佛出生的时候,是咱们周朝什么什么年,什么什么年。

中国用这个 “  天干地支、甲子丙丁  ” 这么排下来,永远没有错的,自古以来没有错。

那个时候儿折合是对的,到现在应该还是对的。

所以就是按中国那个时候儿折合,就是在讲佛的出世到现在是 “  三千年  ” 了。

家流行啊,是二千五百多年,按着、根据那个 “  贝叶经文  ” 上点的 “  点儿  ” 。

过去集结,后来就是再把它翻一翻,晒一晒,作为一次工作,点个点儿,一年一次,数这个 “  点儿  ” 数的结果。

所以现在是到了 “  末法  ” 了,“  正法  ” 佛在世、( 灭度以后的 )五百年,“  像法  ” 一千年 ,“  末法  ” 一万年。


因此有很多人说 “  法就要完了  ” ;法完不了!

刚过一千多年,后头还有八千多年哪,所以这个是( 法并没有完 )。

但是到了 “  末法  ” ,咱们这个劫是 “  减劫  ” ,众生根机愈来愈差。

这个时代是 “  末法  ” ,而你本人又是个 “  浅学  ” ,你这个所学的很浅,你还是不容易进入这个法门哪。

所以就是说,现在有很多自称为 “  净土宗  ” ,甚至于法师,实际上还都没有深入啊。


附注:

十最早来到印度的欧洲殖民者,是开辟新航路的葡萄牙人,大约在十六世纪初。


十七世纪,荷兰、英国和法国相继东来,在印度展开了争夺殖民优势的斗争。

十八世纪中期前后,英、法在印度的争夺加剧。

七年战争(一七五六至一七六三年)爆发后,英法争夺印度更趋激烈,英国开始侵占印度大片领土。

印祖对于“ 贝叶经 ”的“ 遗亡 ”也有重要的评述,在《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 》收录的《 药师如来本愿经重刻跋 》中,印祖云:“  须知在昔贝叶,唯属钞写,或有遗亡,以致译文全缺互异。后人添入,深契佛心。”由此可见,按照“ 贝叶经 ”上的“ 点儿 ”来计算“ 佛出世到现在的年份 ”实在是不精准的。

“ 浅学 ”:学识短浅。出自( 汉·孔安国 )《古文孝经训传序》:“ 故古文《 孝经 》初出于孔氏,而今文十八章,诸儒各任意巧说,分为数家之谊,‘ 浅学者 ’以当六经。”又如,( 清·姚鼐 )《序》:“余‘ 浅学 ’又偶过臆度,徒幸有合于好古力索久往来是山中者。”



华严十愿为归,天亲五念为门-净修捷要报恩谈 (dizang.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8-2021 09: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1-8-2021 09:20 PM 编辑

怎么才能深入呢?


“  必须熟读大经  ”,所以现在的法师有几位是熟读大经的?很少啊,很稀有啊!

所以,净空法师在这方面,我们很赞叹哪!并不多啊!他带了个头,“  熟读大经  ” 而且倡导。

“  必须熟读大经,方能略明纲要  ” ,你才能够略略的明白一点这个净土法门的 “  纲要  ” 啊,它的纲领、它的重要之点所在 ;知道了 “  纲要  ” 才能够理解全部的奥义。

这样只是略(明),“  熟读大经  ” 只是 “  略明 ” 啊。


  “  然而今之修净业者,大率仅持小本,于小本仅持秦译,能持唐译且诵大经者,殊不易睹。 ”


可是现在的修净业的人怎么样呢?“  大率仅持小本  ” ,一般只知道念《 阿弥陀经 》,不知道念《 无量寿经 》。


于 “  小本  ” 呢,这个 “  小本  ” 里头就只诵(《 秦译 》),现在大家所念的是鸠摩罗什翻译的,称为《 秦译 》。

那个时候儿南北分,鸠摩罗什在北边,它叫 “ 姚秦 ” ,国号叫 “ 秦 ” ;不是秦始皇那个秦,是六朝时候儿的秦,“ 姚秦 ” 。

读《 秦译 》就是( 读)鸠摩罗什所翻译的本子。

“ 大本 ” 不念,只念 “ 小本 ” ,而 “ 小本 ” 只念鸠摩罗什翻译的这一本。

现在不但大家不知道念,连名字都不知道,不知道还有玄奘法师翻译的《 阿弥陀经 》( 即《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

玄奘大师他是很聪明啊,他从印度回来时候带了很多经。基本上,凡是他事先知道了这个鸠摩罗什已经翻译的,他就不再翻了。

但是有两部经,他已经知道,他又翻了,( 其中)一部是《 金刚经 》。

《 金刚经 》玄奘大师翻译的称为《 能断金刚经 》;还有就是《 阿弥陀经 》,他又翻译了。

所以他要翻译的话,它就是说( 明 ),他这里头、他所翻译的本子有重要的补充嘛。

但现在大家关于《 阿弥陀经 》,修净土的人只知道念鸠摩罗什这一本,不知道玄奘这一本。

所以现在能够持《 唐译 》,在这个净业里头能够不仅仅持《 秦译 》,而且能够持诵《 唐译 》,能读诵玄奘所翻译的本子,而且还念大经的,“  殊不易睹  ”,很不容易看到啊。那不但夏老师当时,现在也很难看到啊。

现在净空法师重视夏老师的会集本《  无量寿经  》,把它列在( 净土 )《 五经 》书本里头了。所以这个就是很不容易遇到的啊。


附注:

  徐恒志老先生( 徐老生前历任上海佛教协会理事、上海佛教居士林讲师、弘一大师研究会顾问等职务 )有一篇名为《 剖心沥血 功在万世 ——记我与黄念祖老居士的一段校经因缘》的文章,并于一九九二年的《法音》杂志上刊登。


文章讲述了很多鲜为人知的陈年往事,现根据《序文》相关文字,摘录部分段落如下——

“ 约在一九八六年六月黄念老完成了《大乘无量寿经解》,当时上海佛教会出版流通组负责人郑颂英老居士深为赞叹,发心付印流通,要我(徐老本人)先作一番校阅,自念德薄慧浅,恐难胜任。继念夏公与黄老发愿会集与注解《 大经 》,十年辛苦,难能可贵,岂可任其搁置!

于是将原稿,细为校阅,历时一年,校正七次,并与黄老居士往返通信二十次……他老人家在美国华盛顿,由于说话过多,特别在临走数日问道者络绎不绝,造成嗓音沙哑,几乎不能出声,中气大伤,劳顿不堪,归来后尽量休息,渐渐平复。

来信说 :‘ 此行幸蒙上师三宝加被,超额完成任务。此次赴美之主要目的本为美国维州及台北两地莲华精舍之骨干传讲无上密乘,不料能与华盛顿之华府佛教会结一殊胜因缘。

其会长净空法师早于今年四月到华府大讲夏师所会之《 大乘无量寿经 》,并引用弟为此经所写之跋语一小段,印为讲习之篇首,激发大众。’

黄老在一九八七年十月的一封信中告我( 徐老本人 ):‘ 李氏前岁往生,寿九十余(九十七岁),据净空法师云 :李氏生前念佛时,曾亲至极乐世界。至于先师夏老在天津闭关时,如是境界,当属初步,当念佛功纯之时,其妙境实不可说。’

两位尊宿皆以专一念佛,亲得受用,足证我佛慈悲,开此超情离见、广大微妙法门,导三根出火宅,济群盲于衽席,大恩大德,真是粉身难报!”

必须熟读大经,方能略明纲要-净修捷要报恩谈 (dizang.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1-8-2021 09: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1-8-2021 09:27 PM 编辑

  “   此其所以号称习净者多,而具深信切愿者少。信愿未深,而欲得真实受用不亦难乎! ”


  “  此其所以号称习净者多  ” ,看起来、说起来,说是修净的人很多,而真正做到 “  深信切愿者少  ” 。


所以修净土就是要你有 “  深的信心,有切的愿力  ” ,所以你有 “  深信切愿  ”  就决定往生啊。

现在修净业者,号称是净土宗的人,但是真正能够深信,能够恳切、迫切这样的发愿的很少啊。

信愿不深,而想要得 “  真实受用  ” ,“  不亦难乎  ”  啊,那就难了。

所以蕅益大师说,能否往生,就决定于信愿哪。

你念得再好,没有 “  信愿  ” 是不能往生啊。

你现在理解得太少,你没有能发起真正 “  如实  ” 的 “  信和愿  ” ,这个就很难了。


习净者多,深信切愿者少-净修捷要报恩谈 (dizang.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8-2021 09: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1-8-2021 09:52 PM 编辑

  “   庚辰之岁,病中发愿,敬集经文,副以祖意,作为简课,俾授初机。约自他感应于三业之间,括赞观愿向于一礼之际,妄想不易乘隙,而正念自得现前。需时既少,收效良多。”


在庚辰的那一年,这个病中就发愿,这是夏老师他自己了。


发了一个很大的愿哪,要很恭敬的来集结一些各种经里头的文句。

“  副以祖意  ” ,这个就是夏老师的净土宗的特殊不同之处,就和印光法师也都有所不同。

“  副以祖意  ” ,把 “  祖师的意  ”  也结合进来了。

所以现在大家都是说 :“ 你们一学、一念 ‘  净土  ’ ,一搞  ‘  禅  ’ 哪,就是务外了,就是不专了。”

这也有必要,因为末法众生根器是差了,你一门还学不好,你再多加一门就更学不好了。

但是绝对的 “  不(是)让你学净土的人,你就不许去碰一碰禅宗  ” ,那就不会有人 “  有禅有净土  ” 了 ;那没有人 “  有禅有净土  ”  就没有 “  戴角虎  ” 了 ;没有 “  戴角虎  ” ,所以 “  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    ”啊。因此夏老师这些就是我们要注意的地方。

所以在各种大家都有说法,都有原则(的情况下)。


我们对于印光法师没有一点轻慢之意,但这点跟夏老师相较,两人有点不同。

但是印光法师本人对于禅还是很理解的,尤其是对于蕅益的赞叹,他说 :那是佛再作这个批注,也不能超过蕅益。这是大修行人的话,所以是大祖师的话,我们是很尊敬、很赞叹。

但是对于禅这一方面说,跟夏老师的态度这里有点出入。

夏老师明白(的)就说,我这里头,一方面根据经典,一方面把祖师的、禅宗的这一些风格、一些精神融会在一起了。

“  祖师意  ” 呀,所以常常问,“  什么是祖师意呀?什么是西来意呀?”  “  祖师意、西来意  ”  也就在这个《 净修捷要 》里面。

所以我们读《 净修捷要 》,不光是理解了净土宗各种经典的许多精华,而且禅宗的 “  祖师意  ”  也在里头,因为集结的时候就结合了 “  祖师意  ” 。这一点是大家很应当留心的。


附注:

一九四一年冬,印光老法师于苏州灵岩山寺安详西逝。


莲公敬集秦、唐两译《 阿弥陀经 》经文,作联句《 挽印光法师 》以悼 :“  法音宣流,令得殊胜利益安乐 ;慈悲嘉佑,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此诗亦收录于《 净语 》中。

由此证实念公所言,莲公对于印祖的的确确是万分景仰和敬重。

夏连居大德与印光法师弘法各有侧重-净修捷要报恩谈 (dizang.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1-8-2021 10: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1-8-2021 10:19 PM 编辑

“  庚辰之岁,病中发愿,敬集经文,副以祖意,作为简课,俾授初机。约自他感应于三业之间,括赞观愿向于一礼之际,妄想不易乘隙,而正念自得现前。需时既少,收效良多。 ” ……


那么,作为一个简单的课,拢共(总共)就三十二拜嘛,很简单,没有几篇儿嘛。


“  利初机  ” 呀,让初机有得修啊。

那么这一个简课的内容是怎么回事儿呢?“  约自他感应于三业之间  ” ,我们修行就是要 “  感应  ” 啊。

“  感应  ”  就是我是 “  自  ” ,佛是 “  他  ” ,这个 “  自  ” 和 “  他  ” 有了 “  感应  ” 了,这是最好的事情了。

怎么能得到 “  感应  ” 呢?

我们这个 “  身  ” 、“  口  ” 、“  意  ”,这是我们在作业,这称为 “  三业  ” 。

就在 “  身  ” 、“  口  ” 、“  意  ”  这个三业(里头),人就是在这个 “  三业  ”  里头啊。

可是就在这 “  三业  ” 里头我们能够达到 “  自他感应  ” 啊。

你身在礼拜是 “  身业  ” ,口在念诵是 “  口业  ” ,意在念经文,“  安住  ” 于经文的奥义之中,你的身口意以这个为 “  能感  ” ,你就能得到 “  感应  ” ,得到佛的加被嘛。

“  括  ” 就是包括,“  括赞观愿向于一礼之际  ” ,这就是 “  五念法门  ” 。

“  五念法门  ” 是 “  礼拜,第二是赞叹,(然后是)观察,发愿、回向  ” ,这是 “  五念法门  ” 。

所以 “  赞观愿向  ” ,把这个 “  赞叹、观察、发愿、回向  ” 都在这一个 “  头  ” 里头。

你要就是磕这一个头,可是在之前你就有 “  一心观礼  ” ,就 “  观  ” 了 ;这里头有 “  赞叹  ” 的话,“  发愿  ” 也在里头,“  回向  ” 也在里头。

所以世亲菩萨十六说这个五念的法门,这就是融会在这个修持里头了,所以称为 “  五念简课  ” 。

这么做的话,“  妄想不易乘隙  ” 呀,妄想抓不着机会,不能钻空子。


你没有机会给它,因为你都一件事接一件事,这一个头磕完了,下面又 “  一心观礼  ” 了。

这里文句文句都很紧凑,磕完之后,你又是念佛,念佛中还三称  “  南无阿弥陀佛  ”  ,起来又念哪。

那 “  妄想  ” 没有机会,它没有空子可钻,不能 “  乘隙而入  ” 啊。

“  正念自得现前  ” 嘛,妄想不能乘隙而入,你正念就自然现前嘛,这个就是多么直截了当。

“  需时既少,收效良多  ” ,这三十二拜一会儿就做完了,时间很少,而 “  收效  ” 是非常非常多啊。……


  “   是以付印以来,已历四版,受持获益,先后相望,节时省力,行者称便。 ”


跟别的相比,所以 “  先后相望,节时省力  ” ,又节省时间,又省精力。


所以在现在,大家都忙啊、都紧张啊,而且大家都是这个(精力有限)。

就是出家人也不闲哪,有的出家人比我们还忙,他的庙做旅游点了,他这个一早上起来就要把庙打扫干净,然后就是来了游人,就是糖、香烟头儿、包糖的纸……在一天这条帚扫扫,他说,还什么叫用功?腰酸腿疼啊,什么都 “  动弹都动弹不了了  ” 。

大家就是忙啊,时间(有限)。

所以出家,(有)人还想出家,我说你到哪去出家去,现在?所以现在就是说,在家也是各种都在忙啊,美国是中年人的战场,都是在斗啊、在争啊,竞争啊,所以要 “  专门修持  ” 是很难。

就要有这样儿的法门,简单扼要,效果很高。我们讲效率、高效率,花时间少,效果大,就是效率高嘛。

我们要谋求那个高效率的法门哪。

“  行者  ” 都 “  称便  ” ,所以前前后后很多人修,很多人一直修到九十多岁。


我看见一个人,他还在马路上一边修一边念。

他从来不坐车子,几十里他也是走,他在路上一边走,一边就修这个。

一边走,一边……他当然不能磕〔头〕,心里观想着我在磕头。

附注:

拢共:共计,总计。

 “  世亲  ” :又名天亲,梵名 Vasubandhu,音译婆薮盘豆,是无着的异母弟。


世亲在北印度宣扬小乘,隐蔽大乘,其兄无着悯之,托以疾病,诱其来见,命弟子于邻室宣读《 华严经:十地品 》,世亲闻之,方知其兄苦心。

他深悔以往弘扬小乘诽谤大乘的错误,要割舌以谢过。

无着对他说 :“ 你先前既用舌头诽谤大乘,现在何不用舌头来赞扬大乘呢?”

世亲乃舍小入大,广造论释,宣扬大乘,造唯识论等诸大乘论 。
。。。。。。。。。。。。。。。。。
徐恒志老居士(徐老生前曾为念公《无量寿经解》原稿做校对,为期一年、校稿七次。)在答复安康杜居士来信中对于“ 收摄妄想 ”有这样一段开示,徐老言:

“  学佛要旨只是息妄想。仁者目前第一要着是先收摄妄想,不使纷驰。今既要办公,又要学诗、学气功、学书画、学佛法,如此头绪纷繁,杂念纷飞,不病已是大幸。

佛在《四十二章经》中说 :‘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孟子亦说:‘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人有鸡犬放则求之,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

老子曰 :‘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从而知古今圣贤安身立命功夫,无有不从戒定慧三方面下手者,故学佛实为一切学问之根本。

惜世上一般学佛者,不知从根本上下手,往往只是求福报、求长寿、求神通、求奇门遁甲。

在佛法看来,甚可怜悯,因不明本觉心性,不知真如实相,始终徘徊门外,虚耗时间和精力。

《金刚经》说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又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佛说得如此斩钉截铁,而学佛者往往仍追求有相有为之法,迷茫不悟,岂不可惜。”(摘自徐老著作《书简节录》·答安康杜居士)

五念简课利初机,需时少收效多-净修捷要报恩谈 (dizang.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8-2021 10: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1-8-2021 10:32 PM 编辑

  “   果能随文运心,久习纯熟,则于性修不二、境智一如之理,不待研讨,自生信解。再读大经,于净土法门,有如顺水行舟,扬帆径渡矣。 ”


这么样的话,你  “  果能随文运心  ” ,随着这个文,你心就是在这儿随着它(运转),“  心之运转  ” 跟《 净修捷要 》里头的文一致啊。


“  久习纯熟  ” ,纯熟了之后,你就对于 “  性修不二、境智一如  ” 的道理,不用去研究也自然就能生到 “  信解  ” 啊。

所以 “  性修不二、境智一如  ” ,这两句话现在不讲,等到以后要讲,在这文章里头,这很重要啊。

你的 “  本性  ” 和你现在的 “  修持  ” ,你本性就是佛,你现在修持,你在做三十二拜,你这个修持和你的本性是一件事情。

而 “  境  ” 和 “  智  ” ,你这个境界,观想极乐世界种种的 “  境界  ”  和这个  “  智慧  ” ,和金刚的智慧不是两样儿的。

所以有人就说,《 金刚经 》跟《 阿弥陀经 》有个矛盾哪,《 金刚经 》是一切有相都是 “  虚妄  ” ,你看《  阿弥陀经  》告诉我们又是 “  黄金为地  ” ,又是这又是那,全是 “  有相  ” ,这两个经矛盾哪!

这两个经并不矛盾,是你读的人矛盾。

“  境  ” 和 “  智  ” 是一如,“  境  ” 就是 “  智  ” ,这些道理我们在以后都要发挥。

那么,这个时候再念大经,“  于净土法门,有如顺水行舟,扬帆径渡矣  ” ,你就在顺水在乘船,也顺风啊,帆也挂起来了,直接就渡过了。


附注:

此处 “  果能随文运心,久习纯熟,则于性修不二、境智一如之理,不待研讨,自生信解  ” 之妙用等同于 “  任运而住  ” 。


我们 “  心之运转同《 净修捷要 》的文一致,久习纯熟,对于 ‘  性修不二、境智一如  ’ 的道理,不用去研究也自然就能生到信解啊  ”, 这样达到的效果就是 “  任运而住  ” ,(即自然而然地)住于 “  真实智慧  ” ,住于 “  一切如来无尽果德的本体  ”  。

现摘录早年净宗同修根据念公旅美开示录音整理的《抉择见》一文,于此处加以具体说明。

念公讲到 :“  任着自然就这么而住。‘  于自生自显之上,即修即行即果  ’ ,这是贡师( 贡噶上师 )常说的,这些话虽然少,可以说是 ‘  文字般若  ’ ,多少反应(了)‘  大圆满见  ’ ,从这里我们多少可以体会一些,这是贡师开示的殊胜之处。”

随文运心,久习纯熟,必能任运而住-净修捷要报恩谈 (dizang.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8-2021 10: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1-8-2021 10:46 PM 编辑

  “   但每条均系经文法语,万勿滑口率意,致蹈轻慢。务宜诚敬虔恭,如觐慈光,方合天亲菩萨四修五念之旨,自能获密益于潜移默运中。如嫌简略,则有大经五念仪,行将脱稿,请益诸方也。适届联合普遍祈祷法会圆满之期,勉循同修善信之请,略题数语,用志缘起云。”


这底下就不多说了,就再交代一下,说这里头每一条、每一条都是经文哪,不要大意呀,(要)恭恭敬敬的,就是天亲菩萨 “  四修五念  ”


“  五念  ” 我们说过了,还有 “  四修  ” 。

“  四修  ” 的意思就是一个是 “  恭敬修  ” ,我们要很恭敬净土法门,恭敬阿弥陀佛和一切圣众。

第二是 “  无余修  ” ,你称了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 “  专念阿弥陀佛名号  ” ,也就是跟这个经中这些如来圣众的名号,不去掺杂其他的,就是 “  无余修  ” 。

(第三)“  无间修  ” ,就是净念相继,没有间断哪。

(第四)“  长时修  ” 就是以毕命为期,我这一生啊,到我命终了,我才给它念完啊,这叫 “  四修  ” 。

“  五念  ” 刚才说的那五种。

天亲菩萨主张要“  四修五念  ”,这个 “  四修五念  ” 自然就获到 “  密益  ” 了。

底下不说了,这个(是)主要的,我们也从这里知道,要修净业,要知道读《 无量寿经 》,要知道夏老师会集的《 阿弥陀经 》啊,种种的。

这个里头最简易的呢,就是《 净修捷要 》。

所以我们今天哪,就开始大家在一起,来共同研究这个内容。


附注:

“  密益  ” 于本文即是 “  住于正定之聚  ” 。


念公在《 大乘无量寿经解 》( 决证极果第二十二 )中开示道 :“  本品会集魏唐宋三译。文曰 :‘ 若已生,若当生,(若当生见唐宋二译),皆悉住于正定之聚。’ 弥显弥陀大愿之深广。是则不但已生极乐者,住正定聚,必证菩提。

乃至现在当来一切将生极乐之人,但能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能与弥陀本誓相应者,虽居秽土,仍是具缚凡夫,但亦已住于正定之聚,决证菩提。是诚超情离见,不可思议,绝待圆融,究竟方便也。

又《唐译》曰:‘ 若当生者,皆悉究竟无上菩提,到涅盘处。何以故?若邪定聚及不定聚,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 盖谓当生极乐者,皆悉建立往生之正因。依此正因,必得往生之果。必然一生补佛。故曰 ‘  决定证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也。

彼邪定聚及不定聚之人,则不能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故云 ‘  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  ’ 。

又唐善导大师深入经藏,明正定聚益,通此彼二土。

( 谓弥陀 ‘  入正定聚  ’ 大愿之益,通显于彼土极乐与此土娑婆。)

《 甄解 》曰 :‘  此土正定聚,是密益,彼土正定聚,是显益。 ’ 又曰 :‘  若为现生密益者,今家(善导)不共义也。’ 可见《甄解》极赞善导大师所说,当生之人,虽身在娑婆,已获入 ‘  正定聚之密益  ’ ,为殊胜不共之妙义。所谓密益,盖指冥得此益也。

又《 小本 》亦有与此相呼应之经文,经曰 :‘  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表现在当来一切发愿求生西方净土之人,皆不退转于无上菩提。

可见不退转之胜益,亦复通于彼此二土,与今经文同一玄旨。阿弥陀佛大愿大力,不可思议。

读上文后更当感念莲公之大恩大德,以《 净修捷要 》开显 “  现前住于正定聚  ” 之究竟方便智慧之门,“  当来成佛之果  ” 又何须怀疑?此正是行人发起 “  深信切愿  ” 入手之处。

开显现前住于正定聚之究竟方便智慧之门-净修捷要报恩谈 (dizang.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8-2021 09: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8-2021 09: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8-2021 09: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8-2021 09: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8-2021 09: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2-8-2021 09: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8-2021 09: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8-2021 09: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9-2021 05: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3-11-2024 09:32 PM , Processed in 0.138978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