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11-3-2009 11: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疏【毗奈耶,此云調伏,即律藏。】『毗奈耶』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叫『調伏』,也就是戒律,戒律也叫調伏。這是『律藏』,三藏裡面屬於律藏。「調」有調練、調理的意思,調和整理。我們的思想、見解、行為,如果有不合適的地方或者有錯誤的地方,我們把它調整過來。戒律它有這個意思在。「伏」是降伏煩惱。《金剛經》上須菩提尊者向釋迦牟尼佛提出兩大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怎樣降伏其心」,我們心裡煩惱太多,妄念太多,要用什麼方法把我們的妄念、煩惱降伏住?這是《金剛經》上一個大問題。第二個問題就是「應云何住」,我們這個心應當叫它安住在什麼地方?一部《金剛經》從頭到尾就是解答這兩個問題。戒律的作用就是降伏煩惱,因此持戒才能得定。得定正是《金剛經》所講的「應云何住」,我們心住在哪裡?心應該住在禪定的境界裡面。在念佛法門來說,應當住在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禪定。這屬於律藏。
http://www.amtb.tw/01/01-03-069.xml
《根本說一切有部的雜事》和《遺教經》,僅強調“波羅底木叉”為大眾之師。波羅底木叉,梵語praatimoksha,巴厘語paatimokkha,指大眾防止身口七支等過,遠離諸煩惱惑業而受持的戒律。
http://www.lingshh.com/wyfjdsj/7.htm
戒(siila)或戒行(siilana)為善良的利己又利他的品行,重視有善良的動機以及美好的成果。持善戒、持不善戒,犯戒、破戒,戒之雜染、戒之淨化,皆須「思(cetana)」心所法之審慮、決定,在意識清醒下所為。論藏提出「云何是戒?」《無礙解道》的答案是︰「思(cetanaa)是戒也,心所(cetasika)是戒也,律儀(sa^mvara防護)是戒也,不犯(aviitikkama)是戒也。」《中阿含 五支物主經》釋尊開示︰「此善戒從何而生?我說彼所從生,當知從心生。」
http://ccbs.ntu.edu.tw/FULLTEXT/JR-BJ001/93573.htm
《清淨道論》於解釋「戒」時,引用《無礙解道》:
Ki^m siilan ti?(云何為戒耶?)Cetanaa siila^m,(思是戒,)cetasika^m siila^m,(心所是戒,)sa^mvaro siilam,(律儀是戒,)aviitikkamo siilam.(不犯是戒也。)[10]
論師根據釋尊之法說開演法義,道出︰有意思、有意圖、有目的之行為 是戒;通過心所抉擇,合乎戒條之活動 是戒;以律則規範,防護不作惡而行善 是戒;提醒自己,不犯罪過 是戒。
http://ccbs.ntu.edu.tw/FULLTEXT/JR-BJ001/93573.htm
戒律在梵文聖典中,有許多常見的名稱︰(參考土橋秀高氏《戒律の研究》頁3 )
(一) 「戒」為「尸羅」(śīla); 「律」為「毘奈耶」,又譯作「毘尼」( vinaya )。
(二) 「戒律 」合稱不是「尸羅毘奈耶」(śīla-vinaya),主要是指七眾佛子的別解脫戒, 稱為「波羅提木叉」(prātimokkha )。
(三) 「戒律」二字的內容, 宜為「戒律儀」(śīla-saṁvara)。
(四) 通常所稱廣義的「戒律」,宜含有「戒」、「律」、「別解脫戒」、「別解脫律儀戒」(paatimokkha-saṁvara-śīla)等的項目。
(五) 戒律又有「學處」(sikkhāpada)、「禁戒」( śīla-vata)、「律儀」( iriyā)、「威儀」( iriyā-patha)等名。除了「威儀」單指四大威儀的儀禮容貌舉止,其餘指戒相,是別解脫戒的持犯準則和各種會議的儀程規則。
通稱的戒律,玄奘之前的舊譯為毘尼,嗣後的新譯為毘奈耶,也有譯作鼻奈耶。毘奈耶含有多種意義︰
(一) 《毘尼母經》卷 1,律有「滅」義︰ 「毘尼者名滅,滅諸惡法,故名毘尼。」
(二) 《清淨毗尼方廣經》,律有「調伏 」義︰ 「毘尼,毘尼者調伏煩惱,為知煩惱,故名毘尼。......煩惱不起,是畢竟毘尼。」
(三) 《善見律毘婆沙》卷1 ,也說律有「調伏」義︰ 「問曰︰何謂毘尼義耶?說偈答曰︰將好非一種,調伏身口業,知毘尼義者,說是毘尼義。」
(四) 毘尼或毘奈耶,尚有滅諸惡行、離諸惡道,化度、善治......等義。在《毘尼母經》卷7,又說毘尼有五義:①懺悔(所犯)②隨順(如來教法)、③滅(惡法)、④斷(煩惱)、⑤捨(捨所作、捨見事)。
佛經中處處都說到︰佛弟子當依法住、依律住,正法住世,佛即住世。站在戒律的立場,正法與律,不能分割,所以名為「正法律」。正法的功能在於淨化人類心靈,斷諸煩惱,淨化人間社會,滅諸惡法、惡行、惡道。戒律實則已經涵蓋了正法的功能。
http://www.chibs.edu.tw/publication/chbj/10/chbj1001.htm
四念處:
舊曰四念處,新云四念住。念,即能觀之觀;處,即所觀之境也。釋迦牟尼佛臨入涅槃時,告訴阿難陀及弟子說:「 我入滅後,汝等比丘,應依四念處安住。」在廣大的佛法中,為何佛只說安住於四念處?這是因眾生有四種顛倒妄見:1. 緣身執淨,2. 緣受執樂,3. 緣心執常,4. 緣法執我。
如果不將此四顛倒妄見消除,則煩惱重重,隨俗流轉。因此在三十七道品中,首要的道品,即是對治此四顛倒妄見的四念處。此四念處即是: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四念處的四種觀法即為: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http://www.budaedu.org/doctrin/d29.php3
為何要持戒:
巴利文本涅槃經(長部,第16經,154)
阿難!若於汝等中,有作如是思維:“大師之教言滅,我等無複有大師。”阿難!勿作如是見。阿難!依我為汝等所說之法與律,於我滅後,當為汝等大師。
遊行經(大正1,26a27-28)
我成佛來所說經戒,即是汝護是汝所持。
佛般泥洹經(大正1,172b21-23)
吾泥曰後,無得以佛去故言無所複怙,當怙經戒。
般泥洹經(大正1,188a23-26)
汝諸弟子,當自勖勉,無以懈慢,謂佛已去,莫可歸也,必承法教,常用半月,望晦講戒,六齋之日,高座誦經,歸心於經,令如佛在。
大般涅槃經(大正1,204b27-c1)
爾時如來告阿難言,汝勿見我入般涅槃便謂正法於此永絕。何以故?我昔為諸比丘,制戒波羅提木叉,及餘所說種種妙法,此即便是汝等大師,如我在世,無有異也。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大正24,398c29-399a3)
汝等比丘!我涅槃後,作如是念∶我於今日無有大師。汝等不應起如是見!我令汝等每於半月說波羅底木叉,當知此則是汝大師,是汝依處,若我住世,無有異也。
遺教經(大正12,1110c20-22)
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闇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
在所引七部典籍中,前五經明確指出,佛滅度後,“法和律”或“經與戒”是大眾之師。
這裏的“法和律”或“經與戒”,巴利文為Dhamma-Vinaya,梵文為Dharma-Vinaya,指佛陀所說之法、所制之律。在此,“法”與“律”是並舉的。
但在《根本說一切有部的雜事》和《遺教經》,僅強調“波羅底木叉”為大眾之師。波羅底木叉,梵語praatimoksha,巴厘語paatimokkha,指大眾防止身口七支等過,遠離諸煩惱惑業而受持的戒律。由此,方才出現“律主法從”的傾向,獨尊“律”而未談“法”。
……
http://www.lingshh.com/wyfjdsj/7.htm
相關觀念:
此中,釋尊開示「戒行」是內心有「意念」,經「心所」思惟抉擇之後,內心所有活動,以及透過言談、舉止反應於外者。例如:襁褓嬰兒只動轉身體,沒有作壞事;嘴兒或哭啼或喜笑,沒說過壞話;跟人咿啞呻吟,沒有邪法謀求活命;內心沒有歹念、惡思惟(akusala-samkappa{不善志、不善思惟〈M〉ii261}),祇想念吮吸 母乳。如是,嬰兒沒有四壞事現行,不能說他有戒行,是無上士,得第一義,是質直的沙門。沒有壞行為,不完全等同不作壞事──昏迷、熟睡時,沒有壞行為,不能說他在持戒;貪、瞋之境界不現前時,沒有殺、盜、婬、妄之反應,不能說他亦在持戒。唯有貪、瞋之境界現前時,經內心思考、抉擇、維持不殺、不盜、不婬、不妄語的行為,才是佛陀心目中持戒不犯的清淨戒行。
有關戒學──修身、修心,釋尊指出︰應當遍知「(a)怎樣是(1)不善戒、(2)善戒,(3)善念、(4)不善念。」此等四「(b)從何而生?(c)於何處滅、敗壞無餘?(d)如何修行 滅之?」明確的答案如下:
「略」
釋尊開示︰不善戒(邪戒、戒禁取)、善戒(正戒)皆屬眾生身、口、意三行,起心動念、言談、舉止。有邪見、邪念(指 不正思惟的邪志、邪念),所生身、口、意三行是惡,則為不善戒。與此正相反,具有正見、正志所生三行是善,則為善戒。
此不善戒所從生,當知從心生;倘若內心有貪欲、有瞋恚、有愚癡,導致身、口、意三惡行,產生惡戒。善戒所從生,當知亦從心生;設若內心捨斷貪欲、瞋恚、愚癡,導致身、口、意三善行,生成善戒。
不善戒、善戒悉皆於身、口、意,從因緣生;因此也可以,於身、口、意,由因緣消滅三惡業;修習捨離三不善業而無戒禁取──行戒而不著戒。「念」由接觸「界」,依「想」由因緣所生;所以不善念、有漏善念,由於修習四禪那,不接觸五蓋,鎮伏雜想、雜念,使不善念、有漏善念不動。
多聞聖弟子修習四念處為首,由「法念處」操作「七覺支」,可以消滅諸不善戒、不善念,消除有漏、有取的善戒、善念,充實無漏、不取的身、口、意三妙行。能否如是與法相應,釋尊說此條件︰
「略」
唯有開法眼,以慧觀知如真,相應於苦、集、滅、道四諦現觀──對不善戒、善戒,不善念、善念以及此等四「事」之「集」、「滅」、「道」皆能如實知、見──具足正見等八支聖道,才能圓滿善行,成賢、成聖。
http://ccbs.ntu.edu.tw/FULLTEXT/JR-BJ001/93573.htm
《四部阿含》說明有種種心態 生起持善戒︰
1.從怖苦心持善戒。
2.從畏罪心持善戒。
3.從求福心持善戒。
4.從兩利心持善戒。
5.從慚愧心持善戒。
6.從慈悲心持善戒。
7.從自通(attuupanaaika)心持善戒。
8.從菩提心持善戒。
《阿含》所要求的四種戒,是以正念正知 調伏身心,使心性之各部分──知、情、意得以調理,平等地改善人格,具足戒清淨,成就戒法身。
http://ccbs.ntu.edu.tw/FULLTEXT/JR-BJ001/93573.htm
|
|
|
|
|
|
|
|
发表于 11-3-2009 12: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1-3-2009 01: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像摆在桌面上的饭菜,趁热吃吧。
要吃还是不要吃,是个人的选择。
佛国只想告诉你,吃饱了是你自己的事。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