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 181|回复: 3
|
海鷗颱風重創菲律賓 114人遇难,127人失踪,195万人受灾
[复制链接]
|
|
|
本帖最后由 dalap 于 7-11-2025 08:31 AM 编辑
今年第25號颱風海鷗(Kalmaegi)3日深夜登陸菲律賓,挾強風豪雨重創中南部地區,截至4日晚間至少奪走40條人命。菲國空軍一架執行運輸救援物資的直升機在救災過程不幸墜毀,機上6人全數罹難。這個颱風最快5日深夜才會逐漸離開菲律賓,預計6日晚間登陸越南。
綜合路透社、美聯社4日報導,海鷗颱風導致中部出現暴雨與洪水,多地家園泡水,居民被迫撤離,東薩馬省(Eastern Samar)首當其衝,一處鄉村社區約300棟房屋遭強風颳走屋頂。中部維薩亞斯群島至少好幾萬人撤離家園。路透社在宿霧市的駐地記者稱,市區洪水在4日下半天逐漸消退,但多地處於停電狀態,電信服務時好時壞。
菲律賓紅十字會發布照片影片顯示,救難人員在宿霧市水深及膝的災區跋涉,以船隻營救受困屋頂或樹上的民眾。宿霧是北郊洛利安鎮(Liloan)許多房屋幾乎已滅頂。宿霧省多處社區居民的汽車慘遭滅頂或由大水沖走,水退之後慘況已陸續出現。
隨著救災進度持續推進,死亡人數也逐步攀升。國境中央宿霧省(Cebu)新聞處表示,截至當地時間4日晚間,全國40名死者有39人都在宿霧省,死者多因溺水或遭碎片砸中而罹難,另有多人失聯。菲國災害管理當局中,另一名死者在距離宿霧市不遠的保和島(Bohol)。
菲律賓軍方一架UH-1(「休伊」,Huey)直升機,4日在執行運輸救援物資的途中墜毀於菲律賓南部,搜救人員在南部民答那峨島(Mindanao)附近發現6具遺體)軍用直升機,4日墜毀於菲律賓南部,機上6人遺體已由搜救人員在南部民答那峨島(Mindanao)附近全數尋獲。空軍東民答那峨指揮部並未說明失事原因。
菲律賓受災地區4日空中航班至少186班取消,當局強力建議船隻立即赴最近港口避險,渡輪停航,全國近100個港口滯留逾3500人。菲律賓氣象局(PAGASA)此前警告,中部沿海與低窪地帶須嚴防「危及性命、破壞力極強的暴風巨浪」,浪高可能超過3公尺。紅十字會人員表示接獲大量求助電話,但多處瓦礫成堆、車輛漂浮,根本不可能出動,只能等水退之後趕緊展開救援。
海鷗颱風登陸菲律賓後強度已減弱,但風速仍達每小時130公里,陣風時速高達180公里,橫掃中部維薩亞斯群島(Visayas),並持續朝巴拉旺省(Palawan)與南海方向移動,預計5日深夜至6日清晨才會逐漸離開菲律賓。颱風進入南海後將重整旗鼓,預計6日晚間登陸越南。
菲律賓不僅位處「太平洋火環」經常發生地震,境內有幾十座活火山,每年平均多達20個颱風侵襲,天災頻仍。菲律賓北部呂宋島尚未完全從9月的樺加沙颱風(Ragasa)災情復原,宿霧省9月底規模6.9強震造成的破壞也仍待恢復,如今又逢海鷗颱風重創,政府復舊難度再增。菲律賓2013年11月遭遇史上驚人強颱「海燕」強襲,超過7300人死亡或失蹤,上百萬房屋摧毀,400多萬人無家可歸。 |
|
|
|
|
|
|
|
|
|
|
发表于 5-11-2025 10: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7-11-2025 08: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菲律宾进入灾难状态 当地华人发声,灾难暴露住房不平等
"这房子,风一吹就散。"在台风"海鸥"蹂躏的菲律宾,数百万人的铁皮屋被轻易撕裂,暴露的不仅是自然之威,更是贫困铸就的致命陷阱——67%的家庭活在自评贫困中,他们蜷缩在坟地与河岸,用摇摇欲坠的屋顶接住每一场暴雨。当灾难成为穷人的专利,混凝土高楼里的安然无恙,丈量着这个
114人遇难,127人失踪,195万人受灾。台风“海鸥”横扫菲律宾中部,所过之处屋毁树倒,泥流漫道。在宿务街头,一位华人店主指着被掀翻的彩钢瓦屋顶说:“这房子,风一吹就散。”而更令人窒息的现实是,这样的房子,正是数百万人的日常居所。
菲律宾已宣布进入国家灾难状态。这场风暴暴露的不只是自然之力的残酷,更是一场结构性的灾难——当台风来袭,真正被卷走的,从来不是钢筋水泥,而是那些本就摇摇欲坠的生活。
在中米沙鄢地区,67%的家庭自认贫穷。这里的房屋多由竹木、铁皮拼凑而成,无地基、无排水,一场暴雨便足以让“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台风“海鸥”登陆后,超34.8万人被迫住进临时避难所。他们不是没躲,而是无处可躲。灾情最重的南莱特、宿务等地,正是常年贫困率高企、基础设施投入最少的区域。穷人住在山脚、河岸、坟地旁,不是因为喜欢危险,而是城市边缘是他们唯一付得起租金的地方。
灾害从不中立。它放大既有的裂痕。数据显示,棉兰老岛和中米沙鄢的自评贫困率分别高达70%和67%,而这些地区恰恰是台风路径上的“常客”。政府虽能快速宣布“灾难状态”,却迟迟未能建立防灾型基建体系。下水道常年堵塞,垃圾堆积成山,泥石流频发的背后,是公共服务的系统性缺位。灾后救援依赖临时拨款与国际援助,而灾前预防却无人问津。穷人用身体扛下每一次风浪,富人则住在高地混凝土楼中安然无恙。
这不仅是菲律宾的困境,更是全球气候边缘群体的缩影。气候变化加剧了极端天气,但真正致命的,是社会对脆弱群体的长期忽视。防灾不能只靠灾后动员,更需前置到住房政策、城市规划与资源分配中。让每一栋房子都能扛住风雨,才是对生命最基本的尊重。
灾难不会选择对象,但社会早已划好了界限。当风暴过去,重建的不应只是房屋,更是那个允许贫困在低洼处堆积的系统。否则,下一次台风来临,依然会有人,裸泳在风眼里。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7-11-2025 11: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街道已成一片汪洋。
汽车漂浮如玩具,商铺货架在褐色的泥水中横冲直撞,华人区岷伦洛水深高达两米,孕妇在避难所的污水中挣扎分娩。台风“韦帕”、“范斯高”、“竹节草”三重夹击下,超过627万人受灾,31人丧生,154个市镇陷入瘫痪,农业和基础设施损失超过72亿比索(约9亿元人民币)。这座“亚太水城”的年复一年悲剧正在上演。
当菲律宾国家减灾委员会向全球求援时,一个反常现象引发震动——往年第一时间抵达的中国救援物资,此次不见踪影。
雪中送炭的十年,敌不过政治转向的两年
翻开中菲援助史,中国的身影从未缺席。2013年超强台风“海燕”肆虐后,中国第二天就空运100万美元紧急物资,后续追加2000万人民币援助,医疗队深入塔克洛班废墟救人。2021年“雷伊”台风登陆,中国捐赠1万吨大米和200万美元现金;2023年马荣火山爆发,中国海军舰艇载着50万元物资驶入阿尔拜港。十年间中国对菲援助超数十亿元,堪称最慷慨邻国。
转折点在2023年悄然降临。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撕毁“君子协定”,在南海动作频频:允许美国新增军事基地,联合美日澳搞“四方防长协调中心”,甚至用中国援助物资补给美军舰船。今年4月黄岩岛对峙期间,菲国防部长一面骂中国“非法活动”,一面与加拿大、法国签署军事协议。当援助成为对方军演筹码,善意终有耗尽时。
自家阳台漏雨,如何修补邻居屋顶?
中国此次“冷处理”背后,首先是严峻的国内灾情。台风“韦帕”横扫菲律宾后直扑中国广东,湛江暴雨淹至车顶,江门老城区一楼全数浸泡。省级财政紧急拨付2000万元,中央更预拨1.97亿元救灾资金支援七省。外交部回应直指核心:“对菲灾情感同身受,但国内救灾任务繁重”——这不是外交辞令,而是现实困境。
更深层的原因在于民意沸腾。社交媒体上,90%网友投票反对援助菲律宾。一条高赞评论道破天机:“贵州榕江洪灾时,菲律宾捐过一毛钱吗?”。菲律宾《马尼拉时报》曾自曝其短:政客将中国援助污蔑为“战略妥协”,煽动民众抵制救命粮,结果贫民窟孩子挨饿,政客豪宅里照切牛排。民心一旦寒透,援助便失去根基。
国际援助秀场,暴露地缘政治荒诞剧
西方国家的“救援表演”更显讽刺。美国高调宣布派遣两架C-130运输机,实际仅提供25万美元物资——不到菲基础设施损失的0.3%。欧盟27国凑出150万欧元,人均分得不足0.3欧元;日本500万美元援助,不及农业损失四成。耐人寻味的是,就在洪灾最严重时,美国防长却在华盛顿向马科斯保证“《美菲共同防御条约》适用南海”。
真正的耳光来自数据对比:2024年越南遭遇台风时,日本通过国际组织单笔援助200万美元,东盟灾害中心三批物资火速抵达。当马尼拉街头出现标语“我们在东南亚,就该守东南亚规矩,不是美国规矩!”时,菲律宾民众终于看清:远方的军事盟友救不了近处的苦难。
洪水照妖镜,映出马尼拉治理沉疴
这场灾难的本质是人祸大于天灾。研究显示,马尼拉23处重灾区道路竟比周边溪流还低,80%排水系统是西班牙殖民时期遗物。菲律宾审计署多次警告:防洪预算执行率不足30%,泵站维修长期停滞,河道被违章建筑堵塞。专家马哈尔·拉格迈直言:“社交媒体看到的淹水街道,本质是被柏油覆盖的自然水道”。
政治腐败更如毒瘤侵蚀。外媒揭露,数千亿治水经费遭层层盘剥,导致“道路刚修完就塌,泵站建成就报废”。总统马科斯在国情咨文中大谈“气候危机”,却回避核心问题——当治水预算变成权贵盛宴,再多的国际援助也填不满这个无底洞。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