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95|回复: 0

中國發現30萬年前東亞最早木器 世界級重大考古成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7-2025 10: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報訊】由中外多家科研單位專業人員組成的雲南甘棠簐遺址發掘研究團隊,最新透過綜合性、多學科、跨平台的合作研究,取得一項世界級重大考古成果-發現該遺址出土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為30萬年前的木器,也是目前東亞地區最早的木器。

這項舊石器時代木器考古的重要發現和多學科研究成果論文,北京時間7月4日凌晨以《中國西南甘棠簐遺址30萬年前的木器》為題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上線發表。

甘棠簐遺址多學科團隊組織者、論文第一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高星介紹說,甘棠簐遺址位於雲南省玉溪市江川區,坐落於撫仙湖南約5公里一處坡地上,海拔1836公尺。該遺址發現於1984年,1989年做過首次考古發掘,出土大量石製品和動物化石;2014年-2015年和2018年-2019年兩個野外考古季被再次發掘,出土豐富的石製品、動物化石、木質材料、植物種子。

甘棠簐遺址出土近千件木質材料中,35件被鑑定為人工加工的木器,其痕跡清楚、特點鮮明,主要功能是挖掘可食性植物根莖。木器樹種來源主要為松屬,約佔70%,另有約3%的樹種為殼斗科植物,其餘木器為闊葉材樹種。

這些30萬年前木製工具形態多樣,當中32件在尖端/刃部/底端有明確的人工修復痕跡,被加工出可以用於挖掘的尖端。其中,2件為需雙手持握的大型挖掘棒;4件具有獨特的鉤狀尖刃,可能用於切斷植物根系;其餘則為可單手持握的小型挖掘工具。

研究團隊採用古生物地層學、古地磁學、光釋光、電子自旋共振法等多種定年手段,取得甘棠簐遺址出土木器年代為30萬年前。透過地形、地層和埋藏學的多指標分析,研究團隊揭開30萬年前木器等大量植物遺存保存保存下來的謎團。

比較分析發現,相較於歐洲、非洲遺址出土的木器,甘棠簐的木質工具種類較豐富,尤以小型單手持握的木器為主。

在甘棠簐遺址,與木器伴生的文化遺存包括大量石製品、骨角器、動物化石、植物遺存,其成組出現的同類工具在世界範圍內的舊石器時代遺址中非常罕見。

高星研究員表示,甘棠簐遺址出土的數十件木器是一項世界級的重大考古發現,不僅填補了中國舊石器時代木製品研究的空白,也對探討木器的起源、加工技術、功能、演化發展過程具有重大意義。同時,對於認識東亞舊石器時代人類的文化與技術特徵與認知、適應生存能力與方式,具有重要學術價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9-7-2025 05:13 PM , Processed in 0.481412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