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34|回复: 5
|
股市菁英教育的迷思
[复制链接]
|
|
股市菁英教育的迷思
有一次跟學生們閒談,我想到問大家一個問題:「當初你們來這裡學,是不是心理想著要學天底下最厲害的操作法?」
眾人默然,過了一會兒,才有人開口說:「多多少少都會有那樣的心理吧。」
有那樣的想法當然是人之常情,但卻不一定完全對,因為,一個人要學的,並不是天底下最厲害的方法,也不是符合他自己最期待的那個方法,而是最適合他的方法。
一般的世俗教育告訴你:「要學,就要學最好的。」──其實這不一定是對的。最好最厲害的東西,須要靠出類拔粹的聰明才智去領悟,一般人沒有那麼好的資質,就必須按部就班的來,學一分是一分,一步一腳印,在這過程中,老師必須觀察其資質性向,因材施教,絕對不是一開始就把最厲害的武功傳授給他,而不管對方適不適合學習這麼高深的功夫。
有些人認為這個道理並不是很難懂嘛;但是,我想講的不只是這些。我們在探討股市學習之道的時候,必須將些病根的來龍去脈交待清楚,才有希望破除大家舊有的成見。
以「學習天底下最厲害的功夫」這件事來講,其病根在於台灣國民教育出了問題,要談到這個,請讀者容許我用多一點的篇幅來說明。
◎一、菁英教育的重大缺憾
很多人從小到大都在台灣受教育,卻不清楚台灣的教育是一種「精英教育」。
什麼叫做「精英教育」呢?就是一個人從小到大的教育,都是培養「科學家,醫生,學者,技術專家」為目的。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所有的課程編排都相當緊密,生怕這些國家未來的主人翁漏掉了什麼沒學而落後.換言之,我們的教育目標是為了讓那些資質優秀的少數頂尖份子能得到完善的教育,而另外那些占多數的「次等學生」就只好等著被刷下來,刷下來之後再無奈的去選擇一些職業學校去就讀。但是,此時已經晚了,因為在小學中學的課程中,那些陪著「精英」伴讀的「次等學生」已經開始受到教材的摧殘,於是對學校、甚至對讀書、對知識產生了恐懼與厭倦,然後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為數眾多的中輟生(股市也有很多"中輟生"啊),以及茫然無所適從的年輕學子。
很多很年輕人,其實不適合去唸什麼數學,物理,化學……那些都是精英教育的必修課程,如果這些人不適合走讀書考試升學這條路,國家其實有責任去輔導他們找到自己的性向興趣,這就是「因材施教」。但是因材施教的教育曠日廢時,也沒有人願意花那麼多心血在這些「不是很優秀」的年輕人身上。於是,在整個教育政策的偏差之下,多數人成為犧牲品,成就的是少數人。
這些人在被刷下來之後,有的放棄升學,有的繼續留在學校混(有的退出股市,有的繼續廝混)。表面上,在學校繼續升學,美其名是學習「更專門」的知識,其實是在接受更多的專才教育,這些知識對於這些可能要比較早步入社會的年輕人而言,謀生糊口還可以,但是談到應對處世,就嫌欠缺了。
換言之,在精英教育的陰影籠罩之下,不論是精英或者是非精英,都在忙著被灌輸高深的知識,而缺乏心理課程的訓練,而那些佔多數的非精英學生,還必須承擔額外的歧視與羞辱,以至於心靈受傷,成為終生難以彌補的裂痕,有的人甚至心生怨恨,從此成為叛逆。
在菁英教育制度下長大的國民們,不論是菁英還是非菁英,普遍都沒有接受過「因材施教」的一套完整的教育訓練,所以,他們的思想裡欠缺一套「從基礎向上逐漸建設」的學習過程,換言之:他們不清楚怎麼樣去把一個笨蛋教成有用的人(因為笨蛋已經被放棄了)。
偏偏在股市中,放眼望去,幾乎人人都是輸家,人人都是笨蛋。每個人都需要反省改錯,偏偏這一套「自我矯正,自我學習」的功夫在學校裡沒教過,因為菁英教育只會挑選好的產品,不好的產品就丟掉,不會再去修理了。學過成本控制的人都知道:在大量生產的現代製程,把壞的東西修好,所需的成本高,所以乾脆丟掉,省得麻煩。
結論是:精英教育的思考模式一直到現在都還在籠罩著我們這個社會,使得社會上的許多資源都流向少數精英階層,為少術人服務。在股票市場,也是一樣。
接下來,我要以種「台灣國民精英教育」的觀念為基礎,來看看「台灣股市精英教育」的狀況,以及如何去補救。
◎二、出版市場的失衡
各位在市面上看到的許多股票書籍,其實都是寫給少數資質優秀的人看的。適合「一般散戶」(非精英階層)的書籍。可以說是極為罕見,因為:沒有人願意承認自己是笨蛋,大家都想學習「最棒的」股市操作法以便賺取最多的財富。
譬如說,現在市面上賣的股市書籍,稍具水準的,幾乎都是外國的翻譯書。而那些作者,很多都是歷史上有名的操盤手,他們寫的書,大都是在敘述自己的操盤經驗,或是操盤心得,或是讀解自己的操盤方法──換言之,他們寫的這些書,是在展現作者的卓越能力,而這些卓越的能力,幾乎都要靠極優秀的天資跟紮實堅強的心理建設做為輔助,但是一般資質平庸的散戶們沒有那麼高的智慧,也不具備那些心理建設。就算努力很久,也很難成功。
而「K線學」為例:現在書店裡可以看到的k線書籍,從怎樣畫k線開始講起,一直講到許許多多比較複雜的k線組合型態──如果就是這樣的話,那我們就可以斷言這本書的目地事在接受讀者「對於k線了解的程度」;但是,在現實的狀況是:散戶的k線功力可能永遠無法練得這麼高強,於是,作者應該告訴讀者:如果你的k線功力無法練到職業專家級程度的話,你應該去學習其他的那些技術與觀念做配套措施,以彌補你k線功力不足的缺點。遺憾的是:幾乎所有的k線書籍都不會這麼寫,它只會儘量羅織k線的變化組合,把內容搞的很豐富,而不管讀者到底有沒有辦法吸收這些知識(其實90%都無法消化),換言之:這些書都把讀者想像得太厲害了,它的目的是把讀者訓練成k線高手,但是,我們知道只有操作短線的人才須要成為k線高手,做長線的人不需要知道這麼多關於k線的知識──這個道理極重要,然而,我很少看過一本講k線的書把這個觀念講清楚的。
再以媒體間流傳的產業消息為例:這些在市場上流竄的消息,大都是提供給主力大戶當作炒股票的題材,一般的散戶對於這些消息,其實並沒有篩選過濾的能力。讓這些散戶看到這些消息,大多數的時候只會惑亂了他們的心神,使他們更容易被其中夾帶的謊言所欺騙;然而,他們自始至終,可能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被騙的。因為市場會另外找一個藉口來當替死鬼,好讓散戶轉移注意焦點。
[ 本帖最后由 江百虎 于 16-12-2008 10:30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6-12-2008 10: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們的傳播媒體都把散戶想像的太聰明了,實際上,他們不但不聰明,大部份的時候還稍嫌愚笨;如果希望這些讀者能從這些新聞消息中自己融會貫通,讀出弦外之音,那是過份樂觀高估了。
◎三、菁英教育衍生的心理偏差現象
在「精英教育」中成長的非精英人類,大概分為兩大類,第一大類是自以為優秀,自以為是菁英;另一類的人,雖然不是菁英,但是羨慕精英,於是想模仿精應的成功之道,也就是想複製菁英的成功經驗。
其實,那些自以為是菁英的人,只是在他原來的那個職業領域吃的開而已,來到股市,原先的優越感已經不應該存在了,但是他們卻報著不放。(推究其原因,也是因為他們把股市看的太簡單了。)
至於那些想模仿別人成功經驗的人,我對他們的建議是:一個真正成功的人,他的成功關鍵之處絕對是在他的人格或心理特質,其次是掌握機會,第三才是能力;如果只看到別人把握住了發財機會而忽略了那個人的人格特質,這樣的模仿是沒有益處的。
在股市中,菁英追求的是「卓越,成功」。所謂卓越,就是「擴大獲利的部位」,也就是賺大錢──但是,賺大錢要有真本事,不能永遠只憑運氣;一般人如果在沒有配套觀念的情況下擁有這種想法,則是一件很危險的事。
一般人的目標,應該是先求打平,然後再求「穩當」,換言之:先求「不賠」,然後再要求「穩定獲利」。因為一般人對股市都不是「生而知之」者,所以進入股市之後或多或少都會賠錢,換言之,每個人的財務帳本都是負數,然後再慢慢累積經驗,慢慢求進步,難能不能做到損益兩年。
但是,受過精英教育的人卻不是這麼想的,當他們遭遇到失敗時,他們不會認為「我不是精英,我很笨,我要檢討過錯」;而是想著:「我還沒有掌握到股市賺錢的祕笈」,其實,有哪個人是一進股市就立刻成贏家呢?還不是靠一點一滴的「檢討認錯,改過修正,累積經驗,加強功力」而來。一般人會認為股市中有個「秘密」,而這個秘密只有那些專家才知道,所以只要想辦法弄到那個秘密就可以了──這種想法,其實就是「模仿菁英」,卻不肯檢討自己的操作心理有什麼過失。
在菁英教育中成長的那些成績優秀的好學生們,其實大多數都是靠自己的卓越天賦一路過關斬將;在升學的過程中,具有「天賦」的人,其實不須要太多「自我反省」的修身養性的功夫,就可以一路升到明星學校。在他們的求學生涯,或是日後走學術研究的經歷當中如果遇到了困難,他們仍然主要靠著原本的天賦去解決困難,但是一般散戶就不行了。散戶只學到了那個方法,而無法學會那個方法的相關應變技術。因為應變比較難!
菁英教育培養出許多各自的專家學者,它們憑著自己的專業天賦在各自的領域發展事業,一批沒有天賦的人遂成了犧牲品。換言之:菁英教育只是在檢查你有沒有天賦而已,如果有,就培養你;如果檢查出你沒有天賦,就把你放棄掉,叫你去讀放牛班,讓你自生自滅。股市,其實也是這樣。現實社會中的股市教育,這種例子更是多到數不清。
我在這幾年的股市教學中,嘗試去建立一套「從簡到繁,從易到難,從下到上」的系統課程,但是一般人很難了解這種課程的必要性,因為大多數人的腦袋理,依舊充滿了菁英教育的成見,他們想學習好的,於是就看不起入門的粗淺功夫。天資好的人,用頭腦去從理論文字上去解讀這些入門功夫,而不肯在實施行動中去反覆驗證這些入門的功夫。他們不知道所謂高沈的功夫其實是從這些基礎的入門功夫力裡面不斷地反覆磨練而成,卻幻想有一種精妙無比的方法可以畫龍點睛,讓他們「頓悟」而在一夕之間變成股市贏家。
很多自以為聰明才智高人一等的股市新手們,不肯承認自己對於股市的無知,卻拒捕接受「因材施教」的基礎訓練課程,我們活在「好高鶩遠,自欺欺人,自我陶醉」的幻想中。這就好像有個人不肯捲起袖子來實際操練武功,卻天天躲在藏經閣裡閱讀「葵花寶典」幻想自己成為像東方不敗那樣的武林高手──其實他可能連一些最粗淺的武功都不會,卻滿腦子的歷代武林高手成功輝煌的江湖傳奇故事。
股市有一項最迷人的特質:就是「不管你的資質再差,都有辦法賺到錢」。換言之:清楚客觀地評量一個學生的資質,然後再針對其資質設計一套課程,好好去教育他,這樣就對了。
那麼,什麼樣的人賺不到錢呢?自以為是菁英,不肯謙虛從頭學習,以及那些資質低下卻想抄捷徑吃白吃的午餐的人──這兩種人,在股市中是賺不到錢的。幾使在短期內賺到一筆,長久下來,終究會失去,難以保持戰果。
◎四、預測法的氾濫是菁英教育製造出來的另一個禍害
精英份子,當然可以學很多精深的股市預測學,但是一般散戶就不行了。一般散戶需要的是機械式操作法。
機械法,是一個在台灣市場吃不開的方法;在台灣,是虛偽的基本面掛帥,剩下的,是神話、預言與傳說,一堆謊言與造假,佔據了投資人的大腦。
機械法的用意,就要屏除人性的一些缺點,例如[貪婪]跟[恐懼],以及[誤判];因為大多數的人,預測功力不足,所以不能夠效法股市菁英去做過度的預測。
但是,機械法拿掉了情緒、拿掉了預測,也同時剝奪了群眾胡搞瞎做的樂趣、侵奪了群眾愛聽預言的崇拜心理、毀掉了散戶意圖模仿股市頂尖人物的樂趣。所以,機械法不受歡迎。
在群眾的想像中:股神跟期神,都是隨便做隨便賺、揮灑自如……其實這些只是想像。群眾盲目崇拜清晰的預言、依戀神準的預測……這些都不是好現象。
◎五、結語
精英教育在我們現在這個「追求卓越」的功利社會中留下的污染實在是太嚴重了,就好像一張無形的網,鋪天蓋地灑下來,使很多人像著了魔似的活在一種「我是優秀的、我將會賺大錢」幻相中。就好像高明的催眠術一樣,在反覆魔咒中建立起一種虛幻的「信心」。很多人必須要報著那個信心才活的下去,一旦點破,他的信仰體系隨之崩潰,整個人將會一蹶不振──其實,在股市中,只要賠幾次錢,這個信心就已經被打擊成重傷了,只是因為心中的貪欲還在,所以每次都藉著貪婪的欲望「浴火重生」,再度建立起一個新的「虛幻的信心」,於是就陷入惡性循環了。
基本上,我們這個社會被「精英」所領導著。政治上,有所謂的領導高層;學術上,有很多專家學者;各行各業,有許多大老闆;傳播媒體,也有很多幕後人士在「影響輿論,鼓動風潮」。股票市場當然也是被主力法人大戶所把持──這些「領導精英」跟我們一般的普遍老百性相比較,他們不只是比我們有錢而已,他們所想的也跟我們差的很遠。譬如說:散戶所想的,是追隨潮流、模仿頂尖菁英,主力想的卻是如何去愚弄世人、讓群眾自己瞎闖亂做。
所以,我想奉勸散戶的是:要謹慎,儘量讓自己少受騙。我們看到的這個世界,很多都是有錢有勢的人虛構出來的假相。他們之所以那樣騙你,是希望從你身上得到好處。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某些人創造一套思考體系和教育方式,透過媒體的傳播,一般人的思想就被污染了,然後就變得更愚昧,也就更方便播別人所利用。
絕大部份的人都想上進,都想擠進「精英」的那個位置,但是大部份的人卻不是精英的那塊料,只是一般的平凡資質罷了。如果我們對於自身的知識跟智慧境界沒有自知之明,卻放任自己的貪慾去追求不切實際的雲端目標,到頭來可能終究一場空。
我認為這種「精英教育」(其實是愚民教育)未來在我們的社會中還會存在很長很長一段時間,應付之道,別無他法,唯有「平實」二字而已。人確實應該上進,但須「按部就班」,不可好高鶩遠。盲目地追求「最好的」東西,只會讓人類掉進貪婪與愚昧的陷阱。
這篇文章寫長了,讓大家看的很累,跟大家說聲抱歉。有些地方,我囉唆了,希望反覆強調的重點能給大家一點小小的提醒。
謝謝大家。
~王力群 Randy Wang. 2008-02-22, Taipei
[ 本帖最后由 江百虎 于 16-12-2008 10:26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6-12-2008 10: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股市如果要更公正一点,就必须把证券监督委员会,交易所的特许地位,审计楼的特许地位,律师楼的特许地位和投资银行的执照制度都废除掉.
不然一档股票,在上市途中,是会被吸很多血的. |
|
|
|
|
|
|
|
发表于 16-12-2008 11: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层次有别横伸出来的长篇伪问题。
葡萄,蛮好吃的。
我们走吧。 |
|
|
|
|
|
|
|
发表于 16-12-2008 11: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im777 于 16-12-2008 11:13 PM 发表
这是层次有别横伸出来的长篇伪问题。
葡萄,蛮好吃的。
我们走吧。
kim兄好久不见 |
|
|
|
|
|
|
|
发表于 16-12-2008 11: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江百虎 的帖子
江师父,红字神功一出。
试问谁可以争锋。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