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708|回复: 33

该不该将其买下放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6-6-2011 11: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次经过餐馆或水族馆,看见很多等待被买去宰杀的鱼,鸟,究竟该不该买下放生?
有的人说,放生,是制造另一批动物被捕杀,因为市场需求的关系,我该怎么做?
买下放生,还是都不理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6-6-2011 11: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不买别人也会买的,但是不必大量的买,大量买就会更多人去抓,更加不可以定。

一定很多人阻止你去买,但是你要想想,难道很多人杀人我们就不救人了吗?

自己做自己的功德,别人造别人的杀业,千万不要被下面的人误导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6-2011 11: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东西很难说得准,你自己爽就好

难道你出门走路不怕踩到蚂蚁吗?难道每走一步路都要看看脚底有没有虫?
佛陀当年吃肉还会在意人家是不是特地杀给他吃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6-2011 12: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次经过餐馆或水族馆,看见很多等待被买去宰杀的鱼,鸟,究竟该不该买下放生?
有的人说,放生,是制造另 ...
卖华$发達 发表于 16-6-2011 11:23 AM


我本身认为餐馆的鱼可供放生用途,因为这些鱼将会被宰杀成桌上佳肴。你把他们买下然后放生是救他们一命。前提是不要大量购买或预定,因为这样会使卖者抓更多来满足你的需求。虽然最后你并没有杀害他们,但在被捕抓的过程中他们已受到伤害和饱受惊吓。所以建议不要向同一家餐馆购买也不要大量购买。至于水族馆的鱼或鸟应该不会被宰杀,意思说他们将活到命终而自然往生。而且观赏鱼必须在一个受保护的环境下才能存活,随意把他们放到河里可能会使他们无法生存下来。所以不适合放生。

至于走路踩到蚂蚁呢?有五个条件构成杀生。
1。对象是有生命者
2。知道是有生命者
3。存有杀意
4。致力去杀
5。对象被杀死
你应该不会是看到蚂蚁就非杀死他不可吧!

佛陀当时吃肉和不在意是否为他而杀是为了为大众打开方便之门,让众生可以供养佛陀。难道我们也是受供的出家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6-2011 01: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jarhowe


    上面那个不是佛教徒来的不必跟他啰嗦

这位师兄说得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6-2011 01: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陀当年吃肉还会在意人家是不是特地杀给他吃的?

会咯。
佛陀会拒绝特地杀给他吃的肉类。

若有地方放生,那么楼主就随缘咯。
至于买多买少,也随缘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6-6-2011 04: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次经过餐馆或水族馆,看见很多等待被买去宰杀的鱼,鸟,究竟该不该买下放生?
有的人说,放生,是制造另 ...
卖华$发達 发表于 16-6-2011 11:23 AM


我都有买来放生,以自己的能力为主。最重要是要给他们做三皈依才放,希望他们不要再堕落三恶道了。

共勉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6-2011 08: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ashlyner 于 16-6-2011 08:13 PM 编辑
我本身认为餐馆的鱼可供放生用途,因为这些鱼将会被宰杀成桌上佳肴。你把他们买下然后放生是救他们一命 ...
jarhowe 发表于 16-6-2011 12:27 PM



不知你有没有看过这个故事 :
“本师释迦牟尼佛在世时,负责清洁浴室的比丘打扫浴室,发现浴池里有许多小虫,便向佛陀请教,该如何处理。佛陀当时回答比丘去打扫干净。比丘说他害怕犯杀戒,所以不敢贸然去清扫,而佛陀对比丘说:“我们是为了清扫浴室,不是去杀生的。”

如果你觉得只有放生走路会带来杀业,那你也太小看蝴蝶效应了,我们做的每个行为都会有可能造成某个生命死亡,例如你开车也会撞死虫子,难道你还要下车看完整条路?
如果你觉得这样还是说服不了你,那么我希望你每走一步路,每吃一样东西,都要小心点,看仔细有没有生命在里面

会咯。
佛陀会拒绝特地杀给他吃的肉类。

若有地方放生,那么楼主就随缘咯。
至于买多买少, ...
山野草夫 发表于 16-6-2011 01:22 PM


至于佛陀吃肉的故事在这里,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佛陀根本不去故意计较食物是怎样来的的,除非是直接在他面前杀。
佛陀如果不想在家弟子为了他而杀生为何不去自己耕田?学中国那些和尚一样自给自足?

  (1)中部第55部經
這部經特別重要,因為佛陀在此清楚地說明了他對肉食的看法。

有一個國王的御醫名叫耆婆迦前來拜見佛陀。行禮之後他問佛陀:「尊者,我曾聽到這樣的說法:『他們屠殺動物供養僧人喬達摩(佛陀);僧人喬達摩明知而食用為他所宰的動物』 。。。。」;他問佛陀這些傳聞是否屬實。

佛陀否認這項指責,並說:「耆婆迦, 我說世上有三種情況下的肉是不該吃的: 當你看到、聽到、或懷疑 (那只動物是特地為你而宰殺的) 。。。我說有三種情況下的肉是可以吃的:那就是當你沒有看到、聽到、或者懷疑(那只動物是特地為你而宰殺的) 。。。」

佛陀繼續說: 「如果有任何人為了如來 (即佛陀)或者他的弟子而屠殺動物,他將在五種情形之下造就了過失。。。(1) 當他說:『去把那只動物牽來』。。。 (2) 當那只動物被繩子套在頸上牽著走時所受的痛苦和憂傷。。。 (3) 當那人說: 『把那只動物拿去宰殺了』。。。(4) 當那只動物在遭受宰殺時感到痛苦和憂傷。。。 (5) 當那人把這些不允許食用的肉類供養如來或他的弟子。。。」

於是我們覺察到佛陀以三個標準把可吃和不可吃的肉類分開來。這是有關肉食最重要的條件。


我不是佛教徒(但是 IC 写是),但是这些道理我是懂的,那就是烦恼是你自己找来的,人家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要去除掉心里的那些杂念
还有就是,某些人说不是佛教徒的话就不用理,和那些极端基督教徒不喜欢人家批评他们一样,佛陀不鼓励弟子排外的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6-6-2011 09: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你有没有看过这个故事 :
“本师释迦牟尼佛在世时,负责清洁浴室的比丘打扫浴室,发现浴池里有许 ...
bashlyner 发表于 16-6-2011 08:01 PM

跟基督教一样,大家会听你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6-2011 12: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你有没有看过这个故事 :
“本师释迦牟尼佛在世时,负责清洁浴室的比丘打扫浴室,发现浴池里有许 ...
bashlyner 发表于 16-6-2011 08:01 PM


不好意思,可能是我的文字表达能力不好让你误解了我的含义。也请恕我的文字理解能力差,我大概也不太明白你想表达的含义。无论如何,我有必要澄清以下几点:


比丘说他害怕犯杀戒,所以不敢贸然去清扫,而佛陀对比丘说:“我们是为了清扫浴室,不是去杀生的。”
bashlyner 发表于 16-6-2011 08:01 PM


以上的故事不构成犯杀戒并非说明了杀虫不是杀生而是说明了如果我们不是存心杀害众生并以杀害众生为乐就不构成杀生。打个比喻,每当有人患上骨痛热症,有关当局就会派人到患者家附近灭蚊。你觉得有关人士灭蚊是不是犯杀戒呢?很明显的,两者都是众生。如果没灭蚊,可能会导致更多人染上蚊症。而灭蚊是他的工作,如果他没做好本分导致他人患上蚊症而死亡是不是间接杀生呢?关键在于他是不是以杀害众生(蚊子)为乐呢?还是他在尽力保护众生(居民)?但我并非认同人类至上,因为佛教教育众生皆平等。只是由于因缘不同,所以投生不同的六道而所受的业也不同。


如果你觉得只有放生走路会带来杀业,那你也太小看蝴蝶效应了,我们做的每个行为都会有可能造成某个生命死亡,例如你开车也会撞死虫子,难道你还要下车看完整条路?
bashlyner 发表于 16-6-2011 08:01 PM


我并没提到放生、走路是在造杀业。只是如果情况应许的话,不妨小心点以免伤害到众生。或是简单的说就是不要“好心做坏事”。无论如何,放生乃是慈悲之举。佛教教育是自在的和不执着的。何必执着于要看完整条路才开车呢?那你有没有留意到胃酸具有杀菌功能呢?难道是犯杀戒?别忘了构成犯杀戒必须具备“对象是有生命者、知道是有生命者、存有杀意、致力去杀、对象被杀死”的条件。


佛陀否認這項指責,並說:「耆婆迦, 我說世上有三種情況下的肉是不該吃的: 當你看到、聽到、或懷疑 (那只動物是特地為你而宰殺的) 。。。我說有三種情況下的肉是可以吃的:那就是當你沒有看到、聽到、或者懷疑(那只動物是特地為你而宰殺的) 。。。」
bashlyner 发表于 16-6-2011 08:01 PM


以上是指“三净肉”。三净肉并非鼓励众生食肉而是为众生打开方便之门。至少从荤食改成吃三净肉以避免直接杀生。当然,如果素食的话就连间接杀生都避免了。不杀生是为了培养众生的慈悲心并以不杀人为宗。如果我们连动物、昆虫的感受都顾虑到就更不会去伤害他人。

佛教并非迷信反而是非常鼓励大家运用智慧去思考以及判断的教育。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0 收起 理由
吉祥 + 10 謝謝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6-2011 07: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傻瓜VIP 于 17-6-2011 07:54 AM 编辑

楼上的jarhowe网友说得很好...

楼主试想,即使你买下了它们去放生...你救的是其生身还是法身呢?
能让他们脱离恶道吗?所以还是随缘护生就好...不必刻意去购买来放生.
众生是平等,但佛法毕竟是以人为本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6-2011 09: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善恶业是念先造。以律制念行。至于救不救生就视乎当时的因缘了。
犯不犯戒必须符合条件。以律为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6-2011 09: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jarhowe 说得真好,可惜我刚卸任了,不然给你加分。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6-2011 11: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你知道买来放生后, 会使到更多鱼儿被捉来卖, 就不应该买来放生
如果你不知道有这种关联性的存在而放生, 那是对的

做善事不是为了自己得到什么功德不功德, 重要的是帮了众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6-2011 11: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放生,不是为了自己的公德,严格的说,我是不怎么相信因果报应的...
我想放生的主要原因也不是接触佛法后才有的,而是因为曾经亲眼目睹动物被宰杀时发出的声音给震撼到,过程很凄凉,觉得很残忍,所以想尽一点能力为动物做一些事情,那我究竟该不该买其放生?






SIGNATURE---------------------------------------------------------------------------------------------


一个马华,一个马国,一个舍身护华的细历马总,一个廉政爱民的纳吉总理
马国,宇宙第一强,超级繁荣又富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6-2011 11: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我究竟该不该买其放生?
卖华$发達 发表于 17-6-2011 11:23 PM


究竟有何不该呢?
“放生”并非佛教的“专利”。“放生”更不是佛教的全部。众生皆具有“佛性”。不求回报的心才是难得、才是真正的慈悲啊!
“因果论”也非佛教的“专利”。身为佛教徒,当看见众生有难时不应该说是“罪有应得”或“报应啊”,反之应该给与协助。对我而言,因果论是在教育我们在“顺境”中不要得意忘形避免造恶业将来受恶报;在“逆境”中不要怨天尤人因为恶果本自招。所以,佛教教育是积极的并非如一般人所指的“认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8-6-2011 02: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与大家分享吉祥尊者在"吉祥语"所写有关放生的文段作参考:

放生(一)
当我在进行放生活动的时候,不时有人在旁边泼冷水说:“哎呀,放了这些鱼,不久可能又会被人捉起来吃,倒不如不放。”如果你觉得这样的想法是对的话,那么你也可以这样说:“哎呀,医生哪,你抢救了这些病人后,这些病人最终还是要面对死亡,可能会病死,不然就是意外死,若还不是最终还是会老死,倒不如不救。”你会这样对医生说吗?当然不会,医生只是在当时尽了他的努力去解决病人目前的痛苦,以后再发生怎样的变化他也没有办法。同样地,这些被放生的众生即将成为人们口中的食物,我也只是尽了当时的努力去挽救这些众生的生命而已,让他们得到自由,至于以后他们发生什么不幸的事我们也没有办法,要看他们的业了。但我们不会因为众生迟早要死而不救,就像你生病时不会对自己说:“反正自己最后还是要死,吃药有什么用?”
放生(二)
也许有人会批评放生,说放生会制造更多的捕捉行业。对于这个问题,当然,要放生就要懂得以智慧去放生,只要不是刻意去订购的,而且这些众生是将要被人杀来吃的,那么就可以避免人们特别去捉来卖给放生的人,所以有智慧地放生是很重要《。。mor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6-2011 03: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 ds


    何谓" 有智慧地放生"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6-2011 05: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放生,不是为了自己的公德,严格的说,我是不怎么相信因果报应的...
我想放生的主要原因也不是接触 ...
卖华$发達 发表于 17-6-2011 11:23 PM



    终于找到和我一样想法的你了哈哈
我是喜欢佛教, 但是我却不信因果论和被神化的佛教
帮助动物都是发自内心的那股爱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6-2011 12: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 cks123

为避免放生造成商家去抓更多众生来买:
1. 不要预定
2. 不要固定跟同一摊买--比如别每个月第一个星期天跟同一档买,即使是没先定。
3. 不要买‘放生鸟’,或那些特地抓来为卖给放生人士的动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6-6-2024 10:17 PM , Processed in 0.088425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