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peugeot405

背著相機第4次遊走香港(見證香港好友的婚礼。照片编辑)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7-9-2008 05: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對橋頭村這個鄉下村莊的了解不深,只由阿榮親人口中知道這裡的村民,大部份都是自耕自種,自供自足,吃的是自家種的菜,養的豬。

村民閒來無事就圍在一場,築起四方城。至於是不是賭錢,我也不多管閒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7-9-2008 06: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阿莲姐,阿芳和阿威,下田摘菜。

*新娘子婷婷怕晒黑了皮肤,撑着雨伞看着我们摘菜。

如果说我们只不过在乡下小住几天还没问题,但叫我们长时间长日子住在乡下,我告诉你,很多已经习惯城市生活的人,包括我本身,真的会顶不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9-2008 01: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谢谢你特别的分享...
我刚从香港回来,虽然不习惯那里的生活,但还是会再去哪里旅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9-2008 01: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aglengage9252 于 28-9-2008 01:16 PM 发表
楼主,谢谢你特别的分享...
我刚从香港回来,虽然不习惯那里的生活,但还是会再去哪里旅行。


LZ,你在港上班?

如果只是短暂旅游,我们可以不在乎那里的生活,我们只在乎那里的感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9-2008 01: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建在河边的老屋,看不见沧桑,有的却是历史的见证。


*“南閘”的用处相信是用来看守菜园的碉楼(雕镂)。

水口镇桥头村很朴素,很写意,不管是村民还是农民,看见他们的摸样都很悠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9-2008 03: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eugeot405 于 28-9-2008 01:46 PM 发表


LZ,你在港上班?

如果只是短暂旅游,我们可以不在乎那里的生活,我们只在乎那里的感受。


你才是LZ,我只是访客。
哈哈,我的留言让你误会了,我没在港上班,如有的话,我一定开帖分享。
我只是刚刚在哪里自由行回来,遇上了八号风球,但有惊无险,安全回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8-9-2008 03: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aglengage9252 于 28-9-2008 03:06 PM 发表


你才是LZ,我只是访客。
哈哈,我的留言让你误会了,我没在港上班,如有的话,我一定开帖分享。
我只是刚刚在哪里自由行回来,遇上了八号风球,但有惊无险,安全回家。



不好意思,把你的身份给搞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9-2008 04: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樓主可以深入探討一個地方的民俗,和風情。。。真是羨慕。。。。這種,就是旅游的最高境界啦!

如果可以, 我也想要種種田,過一個普通的農戶。。。

期待更多寫實的生活。。。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8-9-2008 04: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rwong 于 28-9-2008 04:02 PM 发表
看到樓主可以深入探討一個地方的民俗,和風情。。。真是羨慕。。。。這種,就是旅游的最高境界啦!

如果可以, 我也想要種種田,過一個普通的農戶。。。

期待更多寫實的生活。。。加油!


万分感激版主的赏脸。

由于在一些旅游地点过程(开平市)没有即使用笔记下,所以回到来再写游记时,结果给忘了。

版主的鼓励,我会继续把游记写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9-2008 05: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aglengage9252 于 28-9-2008 03:06 PM 发表


你才是LZ,我只是访客。
哈哈,我的留言让你误会了,我没在港上班,如有的话,我一定开帖分享。
我只是刚刚在哪里自由行回来,遇上了八号风球,但有惊无险,安全回家。


其实在6个月前我也已经加入了香港马鞍山扶苗之友会。

这个组织每年的2、4、6、8、10、12月,都会约定会友回大陆援助乡下学童。

也欢迎你加入这个慈善组织(无需入会费、年费或其他任何形式的费用,也没有强逼捐助,没有强逼每年需要去大陆援助)。只要出自一份爱心与关怀,或者直接向香港马鞍山扶苗之友会,或我本人知会,就可以成为会员。

我到目前为止未捐助一分钱,也还未跟会友去过大陆援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9-2008 05: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这一趟我特别到港出席港友的婚礼,但却没有时间让我与香港马鞍山扶苗之友会的张姑娘会面,感到遗憾。

不过,我们通过电话联系,让我增加扶助工作的了解。

(我在中国桥头村的后续游记和照片,会陆续传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10-2008 05: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类上百年的老房子,在桥头村比比皆是。少说也住了至少4代人。(细心看看屋顶都长了一颗颗的野草)。


*破旧的木门,反映出中国农村乡下的贫穷。


*房屋与房屋之间,留下小小的“走廊”空间。桥头村与中国其他农村一样,地形非常复杂,十足一个迷宫。

中国农村乡下的生活,对习惯城市生活模式的人来说,绝对无法适应,所以自从中国1978年30年前改革开放之后,一批又一批乡下年轻人都往外发展。

我们来到的广东省开平市水口镇桥头村,见到年轻的村民其实并不多,留下的以老人和小孩为主。

农民的生活规划,大都数在以耕田耕种。在桥头村不难发现很大幅的禾田与菜园。

村民一般是自供自足,依赖性不强,闲来就下田种种稻、种种菜,养猪养鸡养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10-2008 05: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也奇怪,中国人建房子的外墙,都很习惯性用瓷砖当装饰。

他们说瓷砖墙有防脏用途,也比较美观,再说,瓷砖并不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10-2008 05: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别看不起这么破旧,有点像鬼屋的房子,其实这都是村民祖先留下的“产业”。

阿荣的父亲告诉我,除了屋主兄弟允许之外,才能够把房子卖出,其他亲人一概没有卖屋权。

而且,你会看不出这类老屋依然还会有人愿意把它买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10-2008 06: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机会近距离拍下广州开平碉楼,也让我有机会用手摸摸碉楼的感觉。

碉楼是农民用作看守家园的楼阁(瞭望塔)。

著名的开平村落碉楼。

浏览相关碉楼网:


*开平碉楼网www.kaipingdiaolou.com

*福客资讯网www.folkw.com

*新浪少儿网http://kid.baby.sina.com.cn

*中国网
www.china.com.cn

开平碉楼是广东省开平一带特有的乡土建筑群体,它起源于明朝后期,随着华侨文化的发展而鼎盛于20世纪初,现存1833座。(资料来源自新浪少儿网)。

开平碉楼将是广东在文化上的一个世界品牌。

专家认为,开平碉楼可以说是广东历史文化最醒目的代表之一,也是广东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融合碰撞的一个支点。

开平碉楼申遗是岭南文化或者说广东文化在世界上得到认可的过程,表现了广东在文化上的自信,碉楼申遗在海外华人中引发的巨大反响又证实了这种自信。开平碉楼是广东在文化上的一个世界品牌。(资料源自福客资讯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10-2008 02: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朱育铃和阿荣的侄子,在开平市水口镇桥头村碉楼前拍照作纪念。

如果不是这一趟到中国广东省开平市水口镇,我还不知道原来开平碉楼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文物之一。

我在网上搜索的资料显示,碉楼在中国申報的「世遺」的項目「開平碉樓與村落」,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网上介绍,開平碉樓歷史可追溯到幾百年前。由於開平地域河流眾多,水患嚴重,為了防避水浸之苦,人們於明朝開始就建築碉樓,作為避澇之用。

以下是开平碉楼简介:
1.迎龍樓坐落在開平市赤坎鎮三門裡村,是開平市現存最早的碉樓,為關氏家族所建。三門裡村建於明朝正統年間(公元1436-1449年)。

明朝嘉靖年間(公元1522-1566年),關氏十七世祖關聖徒夫婦獻出家庭積蓄,建起了迎龍樓。
  
2.錦江裡碉樓群 錦江裡隸屬開平市蜆岡鎮。清朝光緒年間(公元1875-1908年),由黃氏家族按規劃建成此村。

3.自力村隸屬開平市塘口鎮,也是由安和裡(俗稱犁頭咀)、合安裡(俗稱新村)和永安裡(俗稱黃泥嶺)三條方姓自然村組成。

4.馬降龍碉樓群位於開平市百合鎮百合墟東南面,為黃、關兩姓家族於清朝末年和民國初年興建。

5.方氏燈樓坐落在開平市塘口鎮塘口墟北面的山坡上。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由今宅群、強亞兩村的方氏家族共同集資興建。

6.適廬碉楼位於百合鎮厚山村委會蝦邊村村中,建於20世紀二十年代。

7.雁平樓位於百合鎮齊塘村委會河帶村,1912年旅居加拿大華僑為防止匪盜而興建,耗資三萬雙毫。

8.日升樓與翼雲樓位於赤水鎮大同村村口,始建於1926年,屬於私人建造的用於防匪、居住的碉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2-10-2008 06: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是導遊,也不是地陪,只不過是愛上旅遊的普通人。

說旅遊心得,香港算是我最有旅遊心得的一個地方。2001年、2007年1月和9月,以及2008年的9月,先後4次到過這個魅力之都。

很喜歡香港這個地方,覺得它是個時尚大都會。如果不是因為港劇,我們都無法深切了解這座城市,了解它的性情。

6年前的一個偶然機會,讓我結識梁玉芳這位網上港友,那時候慢慢開始深度接觸香港,體會香港。

後來的後來,又再認識阿芳身邊的朋友群,把我的港人朋友人數逐漸增加擴大。

2007年10月,5位港人來到對他們完全陌生的馬來西亞。2008年的9月,我有機會出席港友婷婷與阿榮在港的婚禮,給我真正見識港人的婚禮排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10-2008 12: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這裡,希望借助對香港皮毛之見識,與大家分享這份對香港,以及旅遊香港的心得:(10大必知)。

1.旅遊中國香港特區:

2.钱幣對換率:

3.交通:

4.語言:

5.住宿:

6.食物:

7.天氣:

8.購物:

9.法律:

10.行程:

(详情、详文后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008 05: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旅遊中國香港特區:
香港不大,重點區域之分在於九龍、香港和新界,以及幾個著名離島。建議到香港特區旅遊的朋友,不妨大膽嘗試,來個自助遊。

我的朋友圈內,都以自助旅行為樂,不必跟團被趕鴨子,不但無法享受行程,而且很多旅遊團逗留在旅遊景點的時間比較短,逗留購物的時間相應比較長。

尤其越來越多的年輕自助旅行者,不以旅遊區看山看水看石頭為主,反而注重在旅遊享樂主義之上,不受旅遊團約束。

我鼓勵朋友自助到中、港、台,如果能夠的話,可以來個無束縛的動感之旅,反而可以自由往來,不受旅遊團左右行程時間和地點。

香港政府在旅游方面做的相當規劃,有秩有序,只要認識中文,甚至英文,路又在嘴邊,口袋有錢,絕對不擔心迷失。

香港在澳門東北方,北接中國深圳。人口約690萬人,中國移民佔了約百萬人。

香港禁煙區近年來不斷擴大,公眾地方、地鐵、冷氣室內、卡拉OK(我在香港的卡拉OK唱K,都是和港友偷偷在唱K房內的洗手間抽煙)、巴士、德士,都是禁煙區。在禁煙區吸煙的最高罰款額是港幣5千元。

通常檢查或捉拿在禁煙區吸煙者,是由食環處制服及便衣人員負責。

還有,下機或由澳門來港下船後,千萬別在免稅區買超過3包或20支的香煙,否則在海關人員的抽樣檢查中,分分鐘會被查中。

海關人員先會很有禮貌問你來自那裡,知不知道海關法規定不允許把超過3包或20支香煙帶入境。

在這樣的情況下,你有3個選擇。第一,全數交出香煙。第二,罰款70港幣。第三,把整條香煙拆開,只允許帶3包或20支香煙入境,其餘的交給海關。(一般上初犯者,都不會被檢控)。

如果選擇第二項,你的名字會被記錄在案,之後再輸入電腦,不得重犯。海關人員記錄你的護照資料之後,會要求你在記錄書上簽名,並清楚交代你的罰款額,之後才讓你離開及入境。

在香港買煙,萬寶路、KENT或名牌煙的價格在於港幣30元至35元之間。但也有價格20元至25元之間的香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10-2008 05: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港幣兌換率:
到任何的國家、地區,必須先了解各國的錢幣兌換率。至少是在出發前的一個月查清或兌換。

必須了解馬幣的升值及浮動,美元對相關國家的兌換率。

記得,並非所有國家都接受馬幣兌換,如果你身上的相關國家錢幣用玩了,而又無法在一般兌換處找換馬幣,你就必須到銀行或指定錢幣商兌換,而且兌換率或許比不上你在馬來西亞兌換的高。

我9月到香港,同行的妹妹及外甥女告訴我,她們在女人街以馬幣購物,那裡的商販竟然接受馬幣(違法交易)。

100馬幣目前能夠換到220元至230元港幣,但商販卻以100馬幣只能換成200港幣來作為基本計算。這樣的話,他們能夠多賺20至30元港幣。

一些香港酒店櫃檯也接受馬港的兌換。

香港硬幣(散錢)方面也要注要。香港街市商販很多都不接受10毫、20毫或50毫子(10仙、20仙或50仙)。商販對這種硬幣只出不收,假使你也一樣只收不出,在幾天的香港行程,你口袋裡的毫子會越積越多。

想想辦法用掉這些硬幣,盡量到便利店買東西用掉它,而且硬幣拿回大馬,錢幣兌換商也不會接收。

另一種方式就是買八達通卡(俗稱地鐵卡)。這種卡在地鐵、巴士和一些便利店都接受購物(卡內必須有足夠的銀額)。

八達通卡可以在任何地鐵站服務櫃檯購買,每張150元港幣(包括50元押抵),用不玩的八達通卡可以在任何地鐵站服務櫃檯退還,餘額也會悉數退還。

八達通卡還有另兩種選擇,包括日用及特別為遊客設計的。

如果可以的話或知道要去的地方,就選擇搭巴士,車費比起地鐵便宜很多,但花在搭巴士的時間亦會相應比較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0-6-2024 07:11 AM , Processed in 0.071912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