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凯斌:道德判官勿陷入盲点 网络发言需自律
杨凯斌:道德判官勿陷入盲点 网络发言需自律 对一些人来说这只是网络八卦,但认真看待后,却值得深思。在事件尚未完结时,许多网友都转发贴文,虽然图文并茂,而且很多都是当事人之间的对话记录,甚至也有女生的照片。不过事实的真相,需要双方面的说词,才能印证。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再加上愤慨的网民批评,事件差点就演变成网络霸凌。
佳礼记者针对这一现象,访问了前资深网络媒体人兼评论员杨凯斌。杨凯斌认为,网络霸凌的现象归根究底是因为缺乏针对网络公共利益的教育。 他指出,尤其在亚洲,为网络霸凌受害者提供援助的公民组织少之又少。才会导致在面对这类事件时,网民不知道如何应对。 针对网络消息经常会把鸡毛蒜皮的小事也拿来大作文章及大肆渲染,杨凯斌表示:“网络世界不是虚拟的,它恰恰反映了社会的千奇百态,人们或许平常不敢说,但到了网络上就会踊跃发言。” “以往发生事件,人们只能在背后闲言闲语,但如今,人们会把日常所发生的事情、都搬上台面,就算事件并不牵涉公众利益,只属个人恩怨,但引起人们的兴趣后,也会变成热议的话题。” 他指,一些人把事件公诸在网上后,或许是希望能得到其他人的支持,但他点出网民在网络世界里充当“道德批判者”容易堕入一个盲点。 “所谓的有图有真相,不一定就是事实的全部。网络世界拉近我们看待事件的距离,当有影像、有照片时,我们会以为这就是真相。但实际上,真相却未必是我们所“看到”的。” 不过杨凯斌说,当人们从原本压抑的社会,再到能够拥有“言论自由”的权利时,必定会经过一个过程。过程之初,人们开始拥有比往常更大的发言空间,但随着在网络上评论、争吵多了后,网民也会开始理解必须理性看待事物,最重要的是必须懂得自律与规范。 当然每件事每个人的诠释和理解角度都不一样,因此网络上分歧的意见还是无可避免。但他提醒本地网民,在网络上的言论并非绝对自由。以本地的情况,还是受限于传统的法令,在发表意见时,的确需要考虑到法律因素。 【佳礼记者 廖于绯 报道】 |
HappyWW 发表于 6-1-2016 05:26 PM
两个都是自找麻烦的
一个对人态度好点不就没事咯
一个看开点不计较不是没事咯
I3abyDesigN 发表于 6-1-2016 05:40 PM
可怜了一堆其他也叫sharon ng的
dylannam: 斤斤计较到这样。。。有点像贪吃大王的风格喔。。。
dylannam 发表于 6-1-2016 06:18 PM
斤斤计较到这样。。。有点像贪吃大王的风格喔。。。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