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烧包】
【介绍/起源】 芙蓉烧包(Seremban Siew Pau)为马来西亚森美兰州首府——芙蓉市(Seremban)的代表性美食,与广式点心中的叉烧酥和酥皮叉烧包类似。芙蓉烧包的原型为广式烧包,在20世纪中期已经流传于马来半岛的广东社群,战后许多广东人开设的茶楼都有推出烧包这道料理,但并非各家茶楼所重点推荐的点心种类。烧包的诞生是使用生肉调味而成,但早期在茶楼内贩售的烧包,是使用茶楼内卖不完的点心,如叉烧包、烧卖等,将其馅料回收加工而成;然而目前的芙蓉烧包则是使用叉烧丁及炒熟的肉丁,加上洋葱、沙葛、青豆、姜等多种材料,用酥皮包裹后,抹上蛋汁与芝麻再烘焙而成。 1970年代起,在芙蓉市开始出现贩卖脆皮烧包的摊位和流动摊贩,其多层次的外皮与丰富味道的内陷,引起芙蓉市民的欢迎。在1990年代,开始有人将烧包引入吉隆坡及市郊八打灵再也(Petaling Jaya)的茶餐室、美食中心及巴刹贩售,成为市民的饭后甜点或下午茶点心。因这种新形式的烧包是源自于芙蓉市,于是被业者冠上芙蓉市的地名,形成现今的芙蓉烧包。 目前,芙蓉烧包以成为马来西亚华人社区对烧包的代名词,甚至在芙蓉市内也设立了一家“芙蓉烧包城”。随著芙蓉烧包的成功行销,名声大噪后,也传至马来半岛各城市,各城市也开始推出以当地名称冠名的烧包或点心,另外为了拓展更大的市场,也推出了符合清真食品认证——鸡肉口味的芙蓉烧包。 【主要食材】 叉烧、洋葱、沙葛、青豆 图片/资料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