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龟粿】
【介绍/起源】 红龟粿又称红龟糕。客家语称之为红粄。为闽南人、台湾人、潮州人、客家人等节庆祭祀之糯米制食品,流行于福建、广东、台湾与南洋的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区,状貌扁平,约巴掌大小,红色外压龟印内包馅,以植物叶为垫。类似相关的食品有「红片糕」、包卷状,切为小块一般只作为甜点用。在马来西亚与新加坡一带,主要以福建话“Ang Ku Kueh”来称呼这道糕点。因为红龟粿代表福气、荣禄和长寿,所以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华人在祭拜时,必备的贡品,尤其在每逢农历正月初九天公诞与正月十五元宵节。绿豆馅的红龟粿也会出现当地华人社区的弥月礼盒内,在早期的娘惹社区中,她们不会直接透露婴儿的性别,而是透过红龟粿的形状来表示,乌龟型的则代表是男婴,桃子型的代表是女性。另外在丧礼上,也会出现黑色的红龟粿。 红龟糕的材料主要是糯米粉团,加入一些色素或班兰叶汁液,再包入煮好的甜馅料(如:绿豆、红豆、椰丝、花生),或碱馅料(眉豆、菜头),然后放在剪好的香蕉叶上拿去蒸熟。南洋红龟粿也是属于娘惹糕的一种,有些人制作时,会使用椰浆代替水,使其带有清淡的椰香味。目前红龟糕以被当地的土生华人(Penerakan/Baba Nyonya)社群内化至娘惹糕的一种。 【主要食材】 蓬莱米、圆糯米、糖、红豆 资料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