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牌会员 | Credits 944
自然底蘊雋永情 平易近人見溫馨
訪藝術家賴武雄
賴教授心有所感的說:「學習藝術就是在培養愛美的情操,用我們的眼睛來證實這世界的美好,以此來經營人生的幸福,進而對社會產生愛與關懷的奉獻。」
1942年生於台北士林老街,畢業於國立台灣藝專美術科,
1977年獲頒中山文藝獎及文藝協會西畫繪畫獎章。
歷任中小學教師、國立藝專美術科及改制後的國立台灣藝術學院美術系專任教授暨科、系主任等職。他的作品蘊藏著溫馨愉悅、平靜祥和的氛圍,觀賞之餘,有著滿心的感動,餘韻迴盪。
台灣光復後,人們期盼的安定生活終於到來,
一個小男孩時常駐足在被填平的防空壕上,以殘片磚瓦在地上塗鴉,天馬行空畫起對未來的夢想。
從親近土地開始,悄然刻畫出對鄉土的熱愛與悲天憫人的胸懷,
他,即是當今知名的藝術家——賴武雄教授。
自小對繪畫興趣濃厚的賴武雄教授,父親是從事藝術相關的話劇演員,
因此他經常結識在劇團擔任美術設計的藝術工作者。
長期在藝文圈裡耳濡目染,他汲取了東方文化與人文的涵養,
也強化道德與人格修為,無形中塑造出為人處世的氣度。
建國中學畢業後,賴武雄考取台北師範學校藝術科,
真正踏入正規的美術教育,開始學習中國畫的「四君子」、
西方素描及水彩畫的訓練,自此扎下深厚的繪畫基礎。
當時,他對於大自然奧妙的美懷有崇敬之心,
每每翻閱國內外著名的風景圖片,時常被繽紛的色彩與浪漫的氣氛所吸引,
徜徉在光與色彩的世界裏,不但釋放了內心豐沛的熱情,也激起源源不斷的原動力。
因此,他特別喜愛旅遊,時常走訪名山勝水,藉以涵養胸襟,開拓眼界。
經由每一次管狀顏料的擠壓,為四季注入了鮮明的色調與驚喜,
他看待世界的最佳詮釋,即是以彩筆方式來表達內心的想望。
在師範學校這段期間,賴武雄曾入選第14屆省展,帶給他莫大的鼓舞。
畢業後,分發士林國民學校任教,開始教職生涯,但他始終沒有忘卻藝術創作的夢想。
教職滿3年後,他考取了人人讚譽為「畫家搖籃」的國立藝專(現改制為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在諸位前輩畫家:李梅樹、李澤藩、楊三郎、廖繼春、洪瑞麟和廖德政等多位名師的指導下,
以艱苦實學的穩健腳步邁進。
經由長時間的鍛鍊與沈潛,他才華洋溢、表現卓越,
最後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深獲師長們的讚許,不久被聘回母校任教。
在藝專時代執教多年,賴老師真誠待人,贏得師生愛戴,
後來國立藝專改制為國立台灣藝術學院,他擔起第一屆系主任的重責。
賴老師用心延攬優秀師資,從李梅樹老師開始,網羅了當代藝壇的菁英,為培育學子盡心盡力。
直至升等學院期間,他更是付出相當的心力傳承藝術的種苗,
幾經承先啟後的灌溉之下,如今得以見此瓜田綿延。
這不僅僅是他個人的努力,更是多年來資深藝術學府的豐收成果。
能有如此的建樹,正是追本溯源,薪火相傳交替的歷史見證。
賴教授在藝術學院得到師長們的引領,全心專注於行政事務上,
在老師與學生之間保持緊密的聯繫,並積極貫徹教育理念,
從教育的平台上悟出價值的真理,他說:
「美術教育就是在培養美的情操,培育有教養的國民,
能做一個懂得經營幸福生活與價值的生命體。」
換言之,對生命有責任感,並從一個人的心性與心靈中,
賦予這個社會更多的愛與關懷,正是藝術家的職責所在。
因此,在他任職科、系主任的期間,積極舉辦關懷鄉土系列的寫生活動,
進行深入的探析與實地採訪。
賴教授擔任台灣藝術學院美術系主任期滿後不久,
決定選擇「退休」作為人生另一起跑點。
他以旅遊界的一句名言做為註解:
「身為領隊,他的責任就是按計畫走完行程,
而遊客的責任,就是在最美的時刻走入景點。」
能適時的急流勇退,堅持生活的原則與藝術創作的理想,
由此可看出賴教授不慕名利的情操。
賴老師卸下重擔後依然忙碌,退休生涯成為他人生階段的黃金期,
從當起了專職的畫家,開始尋覓各地美景,將每一次旅遊的感動重現於繪畫作品,
讓觀者沈浸於他的繪畫世界裡。
從人格養成到思維的確立,在反覆經驗推敲下,
奠定藝術家的創作與風格,進而形成獨特的見解。
賴教授認為水彩與油畫在觀念上有許多共通性與相似處,但在技巧的掌握與時間的流程上卻大相逕庭,塑造出的情境畫面與情感張力的投射自然會出現不同的詮釋。
他說:「水彩具有技巧上的失敗率,水分的控制非常重要,
下筆見真章,絕不能有拖泥帶水與絲毫的閃失。
油畫就不盡相同了,它可以反覆的琢磨,
層層疊疊之中尋找出情感的深度,在每一次的筆觸痕跡中尋覓內心的契合,
從耐心思索的過程中建立求真的態度,特別地耐人尋味。
就像楊三郎老師作畫,他可以將一幅小小的油畫,
從年輕修改到年邁才罷休,如此堅定執著,不愧是追求至善的精神。」
自古言:「相由心生」,隱喻每個人的心境必然顯現其外表上。
情同此理,也可說是什麼樣的人就會畫出什麼樣的畫,從畫品中就能看出人品,
好比從一個人的衣著打扮就可以推敲這個人的個性一樣。
賴教授強調,人品會影響畫品的格局,
因此,凡事以真實坦然的胸襟看待一切,才能明心見性,創作出好作品。
他以西方媒材作畫,作品中卻流露著東方人文的涵養,
賴教授謙卑的說:「我是個很平凡的人,我的畫沒有激情,
也沒有新聞性,更不需要有太多的解釋,
但我希望一般人能感受到平凡、溫馨的一面。
因為平凡就是一種幸福、一種自然,
所以,我用東方的色調與思維,『以西潤中』來詮釋,
為我們所生存的這片土地與時代做見證。」
賴教授畫水彩,也畫油畫。
不論是從人物畫揣摩人性,或是從寫生中探尋自然,
都抱持著「創作本乎自然,精心彷如隨意」的心態,
透過不間斷地琢磨,更顯其深度與不凡。
藝術創作就是在傳達人類生活的經驗,更是情感思想的體現。
如何從歷史的脈絡中,尋找出人類文明發展的軌跡?
這是身為藝術家的責任與使命。
因此,賴教授心有所感的說:
「學習藝術就是在培養愛美的情操,
用我們的眼睛來證實這世界的美好,以此來經營人生的幸福,
進而對社會產生愛與關懷的奉獻,不管處於任何環境,
一定要堅持信念,才能創作出感動的作品。」除了自勉,他也常以此來鼓勵現代的藝術青年。
應台灣創價學會邀請,
賴教授的畫作將於全國藝文中心巡迴展出,
他感性地表示:
「創價學會注重人文,強調和平、和樂,
與我的想法相當契合,而且能夠在自己的本土,
努力建構台灣美術百年史,令人相當敬佩,
我深感榮幸受到邀請。」
此次的訪談如浴春風,宛如走進他的繪畫世界,溫馨滿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