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小凯子

创价学会-佛法教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5-9-2007 03: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空间在佛法内,与相对论一样,说明为主观的产物(假分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5-9-2007 04: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0 笨陈 的帖子

首先日莲的成佛概念可能和你想的佛有些出入。

佛对我们来说并不是您想中的那样,整身发金光,头后面还有一个发亮的“灯”的那种佛。

佛对我们来说是一种生为人的境界。
比方说,当您完成了你应做的事,您很满足,得到幸福,这一刻你可以说是成佛了。
或者说当一个人完成了他出世在这个世界上的mission,就是成佛了。

释迦出世的目的就是宣弘佛法,当他完成了他要宣弘佛法的事业,所以可说成佛了。

日莲也一样,他的出世本怀、出世的使命就是要让生在末法时代的人们,能够把他的法则宣弘,让每一个人幸福,成佛。
日莲,他能够不惜生命的完成了他的使命,所以他成佛了。


就是当你死的一刻,该做的使命都完成了,你对自己的一生很满足,你无憾了。
这一刻,你也成佛了。
所以说每一个人都能成佛。

所以学佛对我们来说,最重要就是掌握成佛的法则(如何度过幸福,有意义而无憾的一生),
也因如此,我们不把日莲的”佛像“当成膜拜的对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9-2007 07: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笨陈 于 5-9-2007 10:38 AM 发表


红色的字是重点,请恕本人直言,那是民族主义的思想,什么是岂有此得无圣人出现乎?每个国家都要有一个圣人吗,圣人对你们来说是佛吧.

再来,分析什么是四维上下虚空,那是人类的主观意识所执着的一种方向意识. ...

佛法怎样传,我们就看什么方向。

假设你懂缘起、缘已生法,那么你应该懂佛法西还也只是一个借四维来比喻的字眼。

你怎么说他人入字执,自己却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9-2007 07: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笨陈 于 5-9-2007 02:04 PM 发表
世尊在《佛说阿弥陀经》描述西方阿弥陀佛。东方有阿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偏偏没说东方日本有日莲佛,真奇怪。

在《下生经》说在这娑婆世界成佛的下一尊佛是弥勒菩萨,难道世尊搞错了 ...

我已经问过mahalwin,应该论到你了。。

法华经中,有多少诸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9-2007 07: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笨陈 于 5-9-2007 03:04 PM 发表
由于东方日本没有佛,他就自称是东方日本的佛,所以本人打个方便,称其为东方佛.

既然你们说他成佛了,请问他的佛号是什么?

我深信你有看过百千万诸佛的称号,你可以放上来看看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9-2007 07: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笨陈 于 5-9-2007 12:15 PM 发表
东方佛日莲的佛法很有趣,和他的信徒交流下也不错.

很抱歉的说一句,你痴心起,修罗心生。。

对于创价学会而言,对我而言,日莲是在下的师匠,释尊是在下的师匠。

paste一句法华经让你看看:

妙法莲华经常不轻菩萨品第二十

得大势,是常不轻菩萨摩诃萨、供养如是若干诸佛,恭敬、尊重、赞叹、种诸善根,于后复值千万亿佛,亦于诸佛法中、说是经典,功德成就,当得作佛。得大势,于意云何,尔时常不轻菩萨、岂异人乎,则我身是。若我于宿世、不受持读诵此经、为他人说者,不能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于先佛所、受持读诵此经、为人说故,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大势,彼时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以嗔恚意、轻贱我故,二百亿劫、常不值佛,不闻法,不见僧,千劫于阿鼻地狱受大苦恼,毕是罪已,复遇常不轻菩萨,教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大势,于汝意云何,尔时四众常轻是菩萨者、岂异人乎,今此会中、跋陀婆罗等五百菩萨,师子月等五百比丘,尼思佛等、五百优婆塞,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者是。得大势,当知是法华经,大饶益诸菩萨摩诃萨,能令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诸菩萨摩诃萨、于如来灭后,常应受持、读诵、解说、书写是经。’

还有,希望你懂什么是依法不依人。。不然我很难与你对话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5-9-2007 11: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网络侠客 于 5-9-2007 07:40 PM 发表

佛法怎样传,我们就看什么方向。

假设你懂缘起、缘已生法,那么你应该懂佛法西还也只是一个借四维来比喻的字眼。

你怎么说他人入字执,自己却入了?


哦? 原来本人入字执了. 既然如此,本人就不方便解释以下论文,请未来佛祖解释一下,感恩

扶桑國,亦稱日本國,豈得無聖人之出現乎?自西向東,月氏佛法東流之相;出自,日本佛法還歸月氏之瑞相也。


原来佛法还会流转的啊?看来本人要去问问师父,看看佛法会不会像风水一样轮流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9-2007 12: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网络侠客 于 5-9-2007 07:41 PM 发表

我已经问过mahalwin,应该论到你了。。

法华经中,有多少诸佛?


法华经应该由你这个法华行者来解释,本人是法华白痴.

佛有如恒河沙数,但,全是他方世界诸佛,莎婆世界,只有释迦牟尼一尊佛,下一尊是弥勒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6-9-2007 12: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网络侠客 于 5-9-2007 07:47 PM 发表

很抱歉的说一句,你痴心起,修罗心生。。

对于创价学会而言,对我而言,日莲是在下的师匠,释尊是在下的师匠。


哦, 谢谢您的提醒,本人的禅修功夫还未到家,虽然天天做内观禅,但痴心还是起来了,修破相的人不应该质疑其他莎婆世界的佛,应该不住于相,不管是日莲还是李洪志,一律是佛.

你是崇日莲佛的;俺是尊释迦牟尼佛的。但愿日莲佛法是正确的,能够引导您入无余涅盘。

谢谢您的法华经,我以后一定不敢轻视日莲佛,不然修罗心起就糟糕了,犯了谤佛就糟了,也不敢看轻日兴上人,不然犯了破和合僧的罪名可要下阿鼻的啊!


还有,希望你懂什么是依法不依人。。不然我很难与你对话了。。

哦?依法不依人?
依法不依人,所以本人时常亲近不同的法师父,听他们弘法,如果稍有点非正知正见的,立刻远离,请问这是依法不依人的表现吗?
至于金刚经嘛,马马虎虎听了两位法师的,台湾慧律法师和净空法师,看了几家注解,南怀谨先生和其他各家的注解。
本人除了修佛学最基本的无相修行和心经外,也拜读阿含经,得空也持持咒。


坚持一法的应该最适合听这句话--依法不依人.
这个法,是在没有主观意识的前提下才能得到圆满的解释和修持,法华是表相的最高经典,其他经典很多是表法的。
没有无相的功夫看法华,很容易掉入有相观念,所以本人迟迟不敢动法华。

本人时常说一个人读经,没有善知识的引导,很容易掉入主观意识,百千万劫不得成就。

哦,对了,什么是破和合僧呢?

得空才引述法师对日莲的评价,非常不错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9-2007 09: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网络侠客 于 3-9-2007 11:02 PM 发表

[quote]
原帖由 笨陈 于 3-9-2007 10:34 PM 发表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无上正等正觉

不圆满的经还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

经王之争就此打住,我们别在相上打转,对我们的修行无益.
法执必须破除,才能有成就.



法是风景,经乃窗口。

试想一下,有一道用窗所造成的墙,越低的窗口越窄,越高的窗口越宽阔。。

方便法门就好比窄窗,看的风景自然不多,但是容易修行;正直法门就好比宝塔般的窗,看的风景自然也不一样了,而修行的难度自然困难得多。。

固然,也有人用方便法门而成就,成就与否,观乎个人的眼力有多强了。

而释尊慈悲为怀,宣说了法华经,将宝塔般的窗献给众生,众生所得到的可能不只”心想事成“那么少了。。[/quote]

原来破除法执是方便法门,我还以为是直指人心,明心见性的,直截了当的法门.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给你正直法门,如果还是在相上打转,百千万劫不能见性.
八万四千法门,法法平等,很遗憾你会说出宝塔论.

是风景,是陷阱,一线之差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9-2007 06: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笨陈 于 6-9-2007 09:26 AM 发表



法是风景,经乃窗口。

试想一下,有一道用窗所造成的墙,越低的窗口越窄,越高的窗口越宽阔。。

方便法门就好比窄窗,看的风景自然不多,但是容易修行;正直法门就好比宝塔般的窗,看的风景自然也不 ...


是风景或陷阱就真的需要现证来判断了。

如果有几千万的人都能克服自己的问题,活得很幸福,快乐。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现证来证明日莲大圣人佛法的伟大。

就算是陷阱,也是一个值得跌入的陷阱吧?
就像爱情陷阱??

这陷阱,
这陷阱,
偏遇上》》》》》》》》》》》》》》

[ 本帖最后由 gene258 于 7-9-2007 06:39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9-2007 08: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九识

九识

  佛教教义中的九识论,让我们全面识别自己的本质、了解我们到底是谁。九识论亦解释佛法到底如何看待循环不息的生死问题。九识论透视人性,是经过数千年,对心智的特性进行内省後达到的探究成果。在历史上,它是被用以解释释迦牟尼2500多年前在菩提树下达到的觉悟的实体。

  九识可被视作是九个不同层次的意识。九识不绝地活动,构成我们的生命。识的梵语为「vijnana」,其范围非常广泛,其中概括感觉、认识力和有意识的思想。九识中的前五识是与眼、耳、鼻、舌、身五官有关的感觉。第六识的功能,是统合和处理来自五识的官能感觉,加以推断衡量,组成整体的思维和判断。人的日常生活,主要是靠这六种机能来维持。

  在这底下的是第七识。与上述朝向外在世界的各层意识不同的是,第七识是朝向人的内在生命,并且在很大的程度上,不受感官感受的影响。第七识让我们意识到自我的存在,也造成自我执著、使人拘泥於与他人的区别。此外,对「对」与「错」的判断也出於此识。

  佛法阐明,比第七识更深的意识是第八识阿赖耶(alaya)识,亦称无没识和藏识。人的业便是深藏在第八识里。前七识将随著人的死亡而消失,但是无论是生是死,第八识依旧存在。第八识可被视作是支持其他意识运行的生命源流。对於曾一度经历过濒临死亡而被救活的人而言,他们的体验或可说是发生於第七识与第八识的边界。

  理解这些不同的意识层次,了解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能帮助我们认识生命和自我的本质,辨别一道解决人类基本问题的明径。

  根据佛教的教义,第七识对自我的本质存有一定的迷惑。迷惑根深蒂固,其来源可归根於第七识与第八识之间的交互作用。迷惑是导致根本慢心的原由。

  佛法把第七识描述为出自第八识的意识层:第七识不断把焦点指向第八识,视其为固定、独特且孤立的。实际上,第八识是处在一个不断变动的状态。人的生命在这个层次上,与他人的生命不停地互动,互相影响。将第八识视为一个稳定孤立的境界,是第七识的错觉和迷惑。

  惧怕死亡也是第七识的作祟。它无法觉察到,第八识的本体,其实是川流不息的生命能源,而误以为第八识将随著死亡而永远消灭。因此,对死亡的恐惧是源自心中深处的潜意识的。

  把第八识错视为真正自我的迷惑,有元品无明之称。这根本的迷惑,使人背离与一切生命相互联系的真相,让人感到孤立、与他人隔离,以致歧视、破坏性的傲慢态度和无节制的贪欲等的产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是另一个明显的例子。
业的源流

  佛法教示,人的行动(身)、言语(口)和思考(意)无时无刻都在第八识留下烙印。这就是佛教所说的「业」。为此,第八识也有藏识之称──即业的「种子」或业因的贮藏之所。业因是潜伏在第八识里,有善与恶之分,在时机成熟时化为业报。善因得善报。善因也激发信任、非暴力、自制、慈悲和智慧等为善的心理。相反的,恶业将引发各类愚见迷惑和具破坏性的行为,为自己、为他人都带来痛苦。

  把第八识形容为一个仓库般的贮藏之所,有助理解其本质,可是将其视为一道「业的源流」是更为贴切的构图。「业的源流」滚滚滔滔、长流不绝,对我们生活的一切遭遇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六识与外界接触,在这层面进行的思想和言行举止,为第八识植入新的业因。业因等待时机的成熟,返回六识,现为业报。我们都有纯属自己的相貌性格、家庭背景、人生际遇。这独有的一面,是由自身的「业的源流」所造就的。第八识虽然不停流动,却超越生死,并不随之消灭。第八识的源流并不淤塞,其所存也不固定。佛法的业论与一般的宿命论不同,不主张束手就缚、听天由命等消极心态。相反的,业论所强调的是,人可藉著制造业因,改变自己的命运。

  问题在於如何增加善因的比例。佛道修行门径虽多,所图的就是在生命中多积善因。然而,在恶因的拖累下,人们往往「一错再错」,接二连三地制造更多的恶因,以致无法自拔。要由这恶性循环抽身而出,关键在於生命最深的意识层――第九识,又名阿摩罗识(amala)。

  第九识可被理解为宇宙的生命。它是众生所具备的佛性,有无垢识、清净识等称谓。第九识不为业的操作所污染,是生命的真如、是真正自我的所在。日莲佛法与一般佛教和宗教传统有别,教示直入第九识,掏出内中清流般的妙用,净化其他八识。第九识之力,能够改变本已在第八识根深蒂固的业因。第八识的范围不局限於个人,更联结一家、一籍贯,甚至所有动植物的生命。因此,转变一个人的「业的源流」,其他人的生命,也会如紧扣在一起的齿轮一般跟著转变。诚如池田 SGI会长所述:「当我们敞开这清净无垢的根本意识时,生命中一切业因,不论善恶,都被引往价值创造的方向。人的心和意识,也将得以灌满慈悲和智慧的生命流泉。」日莲教示,唱诵南无妙法莲华经者,可直达生命中的第九识。

  各个意识层次,将随著改变而显现其独有的智慧。其中,第八识的智慧让人准确无阻地看清自己、自己的亲身体验和其他一切事物,也让人感受到与其他物体的相互联系。第七识的迷惑虽然根深蒂固,但人们可藉著迷惑的转变而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并进而克服由此恐惧而起的凶狠与残暴的心态。产生自第七识的智慧,则让人领会万物的平等、懂得为他们给与不渝的尊敬。现代社会,正急需这种改革与智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9-2007 08: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笨陈 于 6-9-2007 09:26 AM 发表

原来破除法执是方便法门,我还以为是直指人心,明心见性的,直截了当的法门.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给你正直法门,如果还是在相上打转,百千万劫不能见性.
八万四千法门,法法平等,很遗憾你会说出宝塔论.

是风景,是陷阱,一线之差而已.

见性者非在经文中打转,而是用经文去实践一切。

小弟已经说了应该说的:当“法法平等”遇上“经中之王”,法与经的差别也不难分别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0-2007 05: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御本尊

在这里和大家谈谈御本尊

他是日莲将本身的悟达图显为一幅曼荼罗,
称为御本尊(根本的信仰对象)。

信徒们每日向着安奉在家中的复制御本尊修行。
日莲在确立了无种族、性别身分,
且易于实践的修行的同时,
也转化佛另众生得悟得心意与现实生活中。

如此一来,
古老的佛教教义与现代的生活变得息息相关。
为此,日莲佛教的信徒都尊日莲为日莲大圣人,
视他为一位实践2,500 年的宗教原来面貌的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1-2007 01: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解開生死煩惱的答案——佛教

正如馬里諾夫博士舉出最喜歡的世界哲學者、賢人之中,提到了釋尊及日蓮般,指出佛教是一個擁有「現今應該做什麼事」如此極具實踐性、且對人生有幫助的教義之宗教。
   但在一般世間,卻經常被誤解為「人在去世時,才會用到的宗教」、「為了死後前往極樂淨土的信仰」等。
   事實並非如此。
   佛教不認為生與死是不同的,將死也視為人生的一部分。有了這樣的觀念,就能面對死亡,活在當下。
   在馬里諾夫博士的著作中,出現了幾個類似「如何與難溝通的上司相處?」或是「工作能力無法受到正確評價」等日常生活中的困擾,最後一個苦惱則是有關「人的生與死」最根本的煩惱。
   他在最後一章,提到的煩惱是「所愛的人先走了,無論如何都無法從悲傷中站起來」、「因恐懼而無法接受自己肉體的衰老與死亡」,全都是與人的死亡有關的內容。
   對此,馬里諾夫博士所引用的內容,就是佛教。博士談到,為超越悲傷,佛教的理論與實踐最值得信賴。
   只要學習佛教的教導,我們就能比過去更冷靜地面對死亡。
   眾所周知,「每個人都會平等地面臨死亡」。儘管如此,一旦死亡接近自己或周遭時,就會變得無法冷靜面對。
   池田SGI會長指出,現代文明是一個「遺忘死亡的文明」。馬里諾夫博士與池田SGI會長對談時,也談到了有關死亡的內容。
   「一般的美國人,都忌諱死亡。認為死亡是發生在別人身上的問題,而不願面對。所以,當死亡來臨時,就會不知所措,慌張逃避。因此,我認為,柏拉圖與日蓮所說的『做好死亡的準備』、『最優先學習死亡』的思想,是完全正確的。」
   何謂生?何謂死?直視此課題的,正是佛教。可以說瞭解佛教是如何看待「死」如此最終極的「命運」,正是命運論根源的課題。

應對痛苦的五種方法

  馬里諾夫博士訪日期間,來到我所服務的東洋哲學研究所發表演講,演講當中,他強調了佛教所扮演的角色。在此,分享博士演講的摘要。
  
   釋尊將人類的生死等痛苦、煩惱,稱為「苦諦」。只要是人,不論過著怎樣的人生,都無法免除痛苦。那麼,人們要如何應對這樣的苦呢?博士提出了五種應對的方法。
   應對痛苦方式不同,會產生使惡業更增加的情況,相反地,也可能會累積善業、轉換命運。這五種方法中,前三種不算是聰明的方法,雖然第四種比較好,但最好的還是最後一個方法。
   現在,就來看看博士所提出的「應對痛苦的五方法」。
第一、放在心裡——將痛苦留在自己的內心裡。或許有人認為這種方法是一種極為清高,但實際上沒有必要。因為這種方法會讓喜悅與自我實現在毫無必要的情況下被奪走了。
第二、逃避痛苦——長年來,好萊塢拍攝冒險脫逃為主題的影片,廣受大家歡迎。因為觀眾喜歡看冒險脫逃的電影。
   相信許多讀者都看過「大逃亡(The Great Escape)」、「惡魔島(Papillon)」、「阿卡翠斯的鳥人(Birdman of Alcatraz)」、「刺激一九九五(The Shawshank Redemption)」等影片,這些電影的共通點,就是主角透過逃獄而脫離所有的痛苦。
   但是,我們目前所討論的痛苦,是日常生活中經常可見的苦惱。佛教所說的生與死、人際關係中產生的痛苦,若是採逃避態度來面對的話,不僅會無法解決煩惱,更會讓痛苦惡化。
   釋尊曾說:「不論進入天空中、大海裡或深山裡,不管世界哪個地方,都沒有能夠逃離惡業的地方。」
第三、將痛苦轉嫁別人——也就是把痛苦加諸於其他人身上。這就好比你被上司怒罵,回家後你也責罵孩子,孩子再去踢飼養的狗一樣。
   博士說,嘗試這個方法之後就會知道,痛苦將如同乘法般增加。
   採用這種方法,最令人毛骨悚然的例子,就是連續殺人犯、恐怖攻擊、暴力集團、大屠殺等。
   (有關大屠殺)博士引用了池田SGI會長以下的一段話:「對於人的痛苦、悲傷、疼痛、哀嘆,毫無任何感覺,從而做出如此蠻橫的行為。」
第四、在自己的內心結束痛苦——如果自己就能結束痛苦的話,對自己或他人來說,都是最好的選擇。
   馬里諾夫博士舉了菲利普的故事做為例子。

「菲利普——因業輪迴」

  英俊又冷酷的菲利普深刻理解到,帶給別人的痛苦會回到自己身上這件事後,決定在自己能掌握的範圍內結束痛苦的第一步。
   紐約演員、30歲左右的菲利普,是一位富有知性、令人印象深刻的男性,擁有許多愛慕他的女性。
   菲利普曾與各種年齡、社會地位的女性墜入情網,但他總是突然頭也不回地拋棄了她們。唯我論的他,從來沒有想過這樣會傷害那些被他拋棄的女性們。對他來說,這些女性只有肉體的歡愉,卻不具有真正的意義。
   直到他遇見了內莫希斯(Nemesis,復仇女神)凱薩琳——。
   他第一次真正地愛上了一個女人,強烈地感受到愛情的浪漫。
   但毫無理由的,凱薩琳把他拋棄了。他產生了一個疑問:「她為什麼可以對我這麼冷酷無情呢?她不是愛著我嗎?」
   這一刻,菲利普突然變成了非唯我論者,深深地思考有關業的哲學與道德性的因果法則。
  馬里諾夫博士說:「他受到凱薩琳突然拒絕而痛苦的原因,應該是他過去對許多女性突然拒絕的這種行為。有關人的行為因果法則,像這麼單純的並不多見,但是,這個人的行為在長年累月之後,造成的因回到自己身上,被認為是一個果報。菲利普的痛苦,成為有價值的教訓,學習到感受別人的痛苦。」
   最後,菲利普選擇走上宗教的道路,在修道院度過祈求、冥想以及禁欲的生活,他希望在藉由自我的約束中結束痛苦。
   博士指出這種方法的缺點:「所有互相關聯的現象造成的因果關係中,人與人是互相地連結的。所以,思考到彼此相關這件事時,當別人身陷痛苦,只有自己置身永遠幸福的狀態中,是不可能的事情。」
   為何會如此呢?因為,人在克服自身的痛苦過程當中,必須知覺到所有痛苦,並且提升對於這些苦痛的慈愛之心。
第五、轉換為幫助他人——馬里諾夫博士談到:「無須贅言,這是屬於大乘佛教性質的方式。大乘佛教明白地教導:只要宇宙之中有痛苦的存在,就無法達成個人的救濟。」
   對於痛苦能夠做到的最大善行,就是把痛苦的原因,轉換為有益於他人的事情。
  只要人能感受別人心中的痛苦,而且希望幫助別人結束痛苦,無論是誰,這都是一件好事。為了終結別人的苦惱,讓自己痛苦的經驗發揮效用,藉此也能減輕自身的痛苦。若能做到這件事,這個人就能夠將自己的痛苦,轉換為摘除別人痛苦的工作,這正是「令人期待的偉大作業」,博士如此下結論。

  馬里諾夫博士舉出艾達的故事「痛苦的變容」,作為解說。
   50幾歲的職業婦女艾達,至今依然忍受著車禍之後漫長的復健之苦。
   她雖然是保險公司的重要幹部,但一直為自己的公司能否做到良心的服務而備受煎熬。
   因此,她想要換工作,並訂定兩項目標。
第一、對她來說,是最有意義的工作。
第二、能幫助別人的工作。
   博士在接受她的心理諮詢時,告訴她:「妳的想法非常好,這樣的目標很有價值。」她說,她正在追求自己的人生哲學、生存的哲學。不久之後,她度過哲學的橋梁,開設一家輔助醫療的「療養中心」,向著新的旅程出發。
   馬里諾夫博士說:「她證明了一件事,一旦下定決心要將自己個人的痛苦,轉換為幫助別人的話,普通人也能完成偉大的工作,並能夠做到非常了不起的善行。」
   如博士所說的,克服痛苦最好(最善)的方法,就是大乘佛教的方法。為了他人,善用自己痛苦經驗的行為,就能成就善業,救濟自己也能救濟他人。
   換言之,佛教的生死論以及符合大乘佛教性質的行為,成為命運論的焦點。

(譯自醫學博士川田洋一著《命運能夠改變嗎》一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5-2008 08: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池田大作和国际创价学会的和平思想及活动

(刘泰安 于2002年8月25日SGM蕉赖文化会馆池田和平讲堂(下右图)举行的“壯年部之日”纪念会上发表的专题演讲稿)

英国已故知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指出,人类生存的历史最少有20万到30万年,而有记录文献的历史,则不过是最近5千年. 在这5千年里面,战争成为人类主要习惯之一,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战争和人类文明几乎是同时发生的. 他的确没有言过其实. 据知,在人类历史上有记载的战争就达1万5千多次,直接或间接地杀戮了35亿人,世界上没有战乱的日子确实屈指可数.
.
我在今年初观看了一部由中国制作的电视系列片集《神州》, 感触良多.“神州”也是中国大陆的外号. 这部电视片集细说从头:拥有5千年历史的文明大国的中国,自春秋时代以来2千500年,不是分裂战乱的日子不满一千年. 在这千年专制一统的时代里面,人民真正安居乐业的太平日子,竟然不过300年! 外戚之祸、宦官作孽、党锢之争、藩镇割据、东厂西厂、血腥恐怖、残酷劳役、政变、兵变、民变、文字狱、反右、文革等等,中国人枉死在战火中的不计其数,曾有高达4分之3的记录(即在后唐“安史之乱”后,中国人从900万户锐减到200万户). 这个古老民族的千载悲运的原因,莫非真如台湾名作家柏杨所说的:“中国人是受了诅咒”?
.

回顾刚过去不久的20世纪, 毫无疑问,这是人类史上变动最急、最大、最剧烈的100年. 这是一个建设与破坏并立的两极时代,因为它既是科技开创无尽可能的世纪,也是战争造成无数生灵涂炭的世纪. 根据一项统计,这100年间全世界发生过373次武装冲突和大小战争,死亡人数高达1亿多,把战争的惨烈推向了历史的一个高峰! 这包括了两次世界大战,以及不胜枚举的区域战争如: 世纪初的英布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俄战争、意土战争、巴尔干战争、摩洛哥危机、波斯尼亚危机等; 世纪中的韩战、越战、印巴战争、中东战争、两伊战争等; 世纪末的海湾战争、波黑战争、科索沃战争、车臣战争等. 此外,苏联史太林的集体化主义、纳粹德国希特勒对猶太人的大屠杀、日本皇军的南京大屠杀、中国毛泽东的文革浩劫、红高棉波尔布特的杀戮战场、乌干达伊迪阿明的残暴行径等等,在在说明20 世纪也是一个“种族灭绝世纪”的阴暗面.

步入了21新世纪的今日世界的我们,似乎不比“以战争开始、又以战争结束”的上一个世纪的祖先幸运,因为这一个世纪又是以恐怖主义战争开始. 这当然就是众所周知、去年在美国发生的“911”恐怖袭击事件.我想, 100年后的人们在回顾本世纪发生的世界大事时,一定不会忘记这则被形容为“完全改变世界原来面貌”的大悲剧, 除非屆时地球面目全非, 人类灰飞烟灭!
.
显而易见的是,世界和平从来都是人类的渴望,也是当今世人最重要和最迫切的课题,因为人类已掌握可能摧毁整个地球的武器. 试想,上帝创造了人类,人类却发明战争,从而毁灭自已. 如果上帝有知,会不会上帝也疯狂?

香港《亚洲周刊》总编辑邱立本在一篇有关“911”事件的评论中,曾经指出:“在碧血黃沙的战乱中,只有时代智慧的声音,才能喚回永久和平的希望.” 我认为,当今世上早已有一位发出如此呼声的智者和伟人,他就是池田大作先生.

池田先生是何许人? 他是一位宗教家、教育家、哲学家、社会活动家、和平运动家、作家、诗人、摄影家. 有人形容他是“东方巨人”或“平民大使”,而我个人最爱引用的称号就是“人间行者”-------一位推动“人间革命”的力行者!

池田先生的和平思想博大精深,他所创立的国际创价学会的和平活动则浩如烟海,实非我这凡夫俗子所能领悟与掌握. 今天要在这里谈《池田先生和国际创价学会的和平思想及活动》,只怕班门弄斧,贻笑大方.无论如何, 容我从一个时评者的角度, 提出以下12点管见向大家请教:

1. 先生是一位充满正义感、慈悲与博爱精神的日本人.由于二次世界大战时4个哥哥都被送上战场,大哥甚至战死, 所以他痛恨战争. 先生始终坚持日本应对侵略中国的往事认真道歉. 他与香港资深政论家及武侠小说家金庸对话时,就曾指出:“许多日本人忘掉过去战争罪行的历史,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省与赎罪心理,也不能誓言和平.日本人必須彻底纠正‘历史的健忘症’,否则就不会被世界视为朋友.”他也曾针对日本在战后根本没有向中国人诚心赔罪,而说过:“这是一个多么没有‘心’的国家啊!” 我想,先生无畏无私地批评自已的祖国,不是他不爱国,而是他更爱和平、更爱正义、更爱真理!

2. 先生在1947年加入成立于1930年的日本创价学会-----一个信奉13世纪佛教高僧日莲大圣人教义的在家信徒组织. 创价学会的首两任会长牧口常三郎和户田城圣, 都因反抗国内军国主义法西斯极权统治,和批评企图麻醉与控制人民思想的神道教, 而被捕入狱,牧口先生甚至死于狱中. 池田先生在1960年出任创价学会第3任会长,继续贯彻前两代会长不向权威之恶屈服的精神,顽抗日本军国主义. 当然,他也难免因此受到日本右派分子的恐吓与攻击,以及怀有偏见的舆论压力. 但他光明磊落地宣称:“我是一个佛教徒、一个平民百姓,却不断地遭受毫无缘由的中伤和迫害. 不过,也许有点冒昧,迫害反而是佛教徒的光荣. 我认为这是人生最高的荣誉,后世的历史一定会对事实真相进行严厉的审判.”他坚信“与邪恶作战才是正义之士”,这不正是孟子和文天祥所说的“浩然正气” 吗?

3. 先生的和平思想的源头,可追溯代表日莲佛法根本思想或日莲宗教基本特色的《立正安国论》. 所谓“立正”,就是确立正确的信仰;所谓“安国”,就是社会的繁荣、民众的幸福以及世界的和平.“立正”是方法,“安国”是目标. 先生的解释是: “所谓‘立正安国’,浅显易懂地说,就是以人道主义哲理为根本,每个人进行自身的‘人间革命’,成为创造社会繁荣与世界和平的主体者. 为世界筑起恒久和平的乐园,以人本主义的哲学耕耘人的生命大地,就是‘ 立正安国’的实践.”

4. 先生对“和平”的概念有非常宏观的见解. 他认为,“和平”的反面不只是“战争”. 和平其实是同包括战争在内的贫困、饥饿、环境破坏、人权压制等各种层次的暴力进行战斗,并在根除暴力的过程中实现自己. 这令人想起60年代风起云涌的黑人民权运动那句至今依然掷地有声的口号:“没有公正,就没有自由,也没有和平!”

5. 先生认为,生命的尊严是绝对的标准. 维护这种生命的尊严,为这种生命所追求的幸福而尽最大的努力,就是“善”,反之则为“恶”.这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不变的标准. 因此他强调,人类只有将生命视为无比尊严,文明才能成为人的文明,21世纪必须是生命的世纪. 此外,只有当人类确立了个人尊严、人格与生命尊严的觉悟和强烈意识时,战争才能得以根除. 一言以蔽之,重新把人定位于最高位置,振兴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正是先生展望21世纪的和平观!

6. 先生指出,战争的本源在于人的内心世界的破坏,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宪章所阐明的“战争始于人心”. 因此,唯有对人本身进行根本变革,才能追求世界的真正和平. 先生毕生推动的“人间革命”,简单的说,就是透过信仰而转变生命、提高人格、追求更高价值的人生. 他有句广为人引用的名言就是:“一个人伟大的人间革命,不但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宿命,甚至可以进而改变整个人类的宿命.”由于人与环境互相依存、息息相关,个人的改变,肯定可以影响或带动身边的人和周遭环境的改变,然后再进一步影响或促使整个社会、国家甚至全世界的改变. 这与中国儒家所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哲学可谓不谋而合.

7. 先生重视参与社会政治,1961年组织了隸属创价学会文化部的公明政治联盟,成为精神领袖. 公政联的基本政策包括: 反对核武器、反对修改日本的和平宪法、要求选举公明、净化政界等. 1964年正式成立公明党,以创价学会的教义为党的指导理念, 在日本政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基于“政教分离”的原则,公明党与创价学会在1970年分道扬镖、独立发展. 今天的公明党是日本联合政府3个成员党之一,稳占自1969年以来便是日本第三大政党的地位,而且不失为当今日本政坛的一股清流. 例如: 该党始终反对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去年5月杪熊本县地方法院在审理一宗原麻疯病患者状告政府的案件中判决政府败诉后,当东京官僚准备上诉时,小泉内阁中只有公明党籍的厚生劳动大臣坚持“这是高于法律问题的人权问题,根本不该上诉”,并差点因此挂冠而去,最终使到政府放弃上诉.
.
8. 先生对日本与中国恢复邦交的贡献一直令人津津乐道. 早在1968年他便提出日中邦交正常化、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地位的主张,引起了当时也开始争取恢复中日邦交的外交活动的中国总理周恩来的注意,后者甚至指示说:“一定要重视创价学会这个团体.从会员的人数来说, 每10个日本人几乎就有一个学会会员. 这是一股非常大的力量. 推进中日友好绝不能忽视这股力量. 一定要想办法建立同创价学会之间的渠道.一定要和他们交朋友.”中日终于在1972年正式恢复邦交,而被喻为“打开中日关系的重要挖井人”的池田先生,也在1974年第二次访华时获得病危中的周恩来的接见. 中日的友好无疑对亚洲的和平与稳定意义重大,也对世界的和平进程影响深远.
.
9. 先生极其重视“对话”. 他坚信: 唯有通过对话,才能化对立为调和,化偏见为共识,化纷争为和平. 他也认为,不能对话是懦弱的表现,也是人性的失败. 自古以来,佛教具有和平的形象,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它摒弃暴力、彻底重视对话. 先生的和平行动,也是以“相信人”的信赖与诚实为出发点,展开世界性的对话. 先生40多年来频频访问世界各地,或与政治领导人、学者及其他有识之士展开交流与对话,或在各国高等学府或学术研究中心发表演讲,内容涉及世界和平、东西方历史与文化的传统与对比、宗教与科学、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人口与环境等问题. 曾与先生进行过对话的人士多不胜数,比较著名的有: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罗马俱乐部的创始人贝恰、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苏联前总统戈尔巴乔夫等. 值得一提的是,先生在1974年初访苏联时,很多人质疑他身为佛教徒,为何要去一个有敌视宗教意识形态的共产国家时,他只回答了一句:“因为那里与我们同样有人存在,所以要去.”尽显人本主义者的恢宏胸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8-5-2008 08: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0. 先生出任日本创价学会第3代会长(1960-1979)后,旋即领导学会走向世界,掀起划时代的和平、文化、教育运动,使创价学会成为真正的现代世界高等宗教团体. 先生在1975年1月26日美国关島创立了国际创价学会(SGI),致力于国际和平运动,坚决抗拒包括日本军国主义在内的一切黩武主义. 在1995年通过的SGI宪章,有3大基本方针,其中第3项就是:“国际创价学会会员否定战争等所有暴力行为,以人类幸福、世界繁荣与和平为活动宗旨.为此, 以消灭核武器, 实现不战的世界为远大目标, 支持联合国的宪章精神, 努力协助联合国维持世界和平.”先生自1983年起,从不间断地在每年1月26日发表《SGI之日纪念倡言》,广布时代智慧的声音. 值得一提的是,国际创价学会在全世界的加盟团体,依据各国不同的风土民情,在广宣流布佛法信仰的同时,更积极推动文化、教育与和平的活动;成员们都身体力行矢志成为良好公民,以期对本身的社会和国家的繁荣作出贡献. 我认为,SGI这个组织的存在本身,就是池田先生为世界和平所作出的单一最大贡献!

11. 先生对联合国的重视与支持是令人括目相看的. 尽管今日世界很多人认为联合国软弱无能,但先生坚信像联合国这样的几乎包括世界所有国家的国际和平组识,提供一个互相讨论的“人类议会”的场所,这本身就具有重大的意义,给全世界的民众带来极大的安心. 他也强调他之所以那么重视联合国的作用,是因为要探索出一个世界和平的新秩序,目前除了加强和充实联合国维持和平的功能外,别无他法. 联合国在冷战时期的1978年,1983年和1988年举行过3次核裁军特别会议,先生都曾一一向联合国秘书长提出具体的建议书. 国际创价学会在1981年正式成为联合国具有非政府组织(NGO)地位的相关组织后,从1982年起,便与联合国在世界数十个城市共同举办过:“核武器- --现代世界的威胁展”、“战争与和平展”、“环境与开发展”、“现代世界人权展”、“儿童人权展”等,也曾进行多次救济难民的募捐活动,包括为柬埔寨捐赠了大约30万部收音机.
.
12. 先生有鉴于和平的基础在于以教育和文化为中心的人际交流的信念, 陆续创办了日本创价大学、创价中小学和幼稚园、美国创价大学、美国波士顿21世纪中心、牧口纪念教育基金会、户田纪念和平研究所、东洋哲学研究所、民主音乐协会、东京富士美术馆等机构,促进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以及争取世界持久和平. 由此可见,先生不愧为当代最会创造价值的伟人!
,
被美国《时代杂志》选为20世纪风云人物之首(Man of the Century)、也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我不知道第3次世界大战如何打法,但是我知道第4次大战时,人类将用石头和棍子.”现代战争的可怕,不言而喻. 问题是: 如果世界再发生第3次大战,人类还会有未来吗?

池田先生说得好:“真正的和平,既是人类的课题,也是赋予每一个人的使命.” 中国民初诗人徐志摩(右图)有此浪漫的佳句:“悄悄的我 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其实,我们大多数人何尝不是悄悄的来,也将悄悄的去? 如果我们不能为下一代留下“和平的云彩”,人生于世又怎能算是“潇洒走一回”呢?

已故摇滚歌王“貓王”皮礼士(左图)有首名曲叫“It’s Now or Never”,其中两行歌词蛮有意思:“Tomorrow will be too late, it’s now or never”(明天会太迟,就在此刻或永远不再). 响应人间革命,实现世界和平,人人有责. 今天不做,明天恐怕会后悔啊!



-----------------------------------------------------------------------
参考资料:

1. “20世纪战争档案纵览”《 解放军报》28/12/2000
2. 《展望21世纪》A.J.汤因比、池田大作著
3. 《东方巨人池田大作》苏东天著
4. 《池田大作集》何劲松编选
5. 《和平世纪的倡言》池田大作著
6. 《探求一个灿烂的世纪》池田大作、金庸著
7. 《日本佛教史》杨曾文著
8. 《日中恢复邦交秘话—池田大作与日中友好》卞立强编译
9. 《亚洲周刊》30/4/2001,4/6/2001,8/10/2001
10. SGI中文网www.sgi.org/chn_t/sgi/index.html

http://lautaionn.blogspot.com/2007/05/blog-post_720.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5-2008 08: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庸与池田以日莲及巴金为例,畅谈文学家与宗教家共通的入世与战斗精神:他们为崇高的人文精神而奋斗,向一切外界的恶势力与内心的恶宣战,置个人安危、荣辱、生死于度外。

  池田:上海时代的鲁迅放弃了小说创作,而将大半的精力耗费在他称之为“杂文”的评论之中。其笔锋似“匕首与投枪”,“可以致敌于死命”。

  金庸:这就是“以笔为武器”了。

  池田:在日本的文学传统中,“以笔为武器”的风气十分淡薄。有一个罕见的例外,就是我们宗祖的日莲大圣人。那是文学评论家加藤周一指出的。他说:作为散文家的日莲有一种天才。在其散文中,表现出喷吐着火舌般的激烈性格和信念。论战式的日本语的散文,早在十三世纪便有了,日莲的若干通信文字更是其中精品。

  金庸:非常遗憾,我不懂日文,不能诵读日莲大圣人著名的文字,只知道他的四大格言:“念佛无间,禅天魔、真言亡国、律国贼。”

  池田: 所谓镰仓新佛教的一个特征就是“选择思想” 。有一个基准可以遵从,即“取舍选择”释尊的教诲,成为体系化之情况。但那究竟以什么为基准呢?当然有各种各样的看法,而日莲大圣人是沿着“三国四师” (三国即印度、中国、日本,四师为在此三国中出生,主张《法华经》所明示的“佛意”为基准来区分一切经。从经典的文字证明来看,将大圣人视为“天台的复古主义者” 的看法相当多,而 “四大格言”亦是基于这宗教判别而建立的。
金庸:他对法华宗真理的深信,对异派异宗的猛攻、嫉恶如仇的作风,充分表现于上引四句话之中。正嘉元年(公元1257年)日本发生大地震,二年刮大风,三年出现大饥馑;正元元年(公元1259年)及二年大疫病流行,全国人民死亡无数。当局大为惊恐,兴作种种祈禳法事,全无效验。文应年间,日莲大师作《立正安国论》,详述日本本来信奉佛教法华宗,国泰民安,但后来改奉念佛的净土宗,以及禅宗、真言宗、华严宗、律宗等四宗,而尊奉法华经的天台宗反遭忽视,所以连年遭灾,皆因正法没落。邪法兴盛之故。

  池田:确如所论。我的恩师户田城圣先生也经常说,作为历史的决定要因,必须了解“远因”和“近因”的看法。日莲大圣人对于当时带给生灵涂炭之苦的三灾七难的所谓灾害,以敏锐目光洞见其有“远因”、“根因”。他说:“国土纷乱之时先是鬼神乱。鬼神乱故万民乱。每当有重灾,其根因则在宗教、思想的混乱之中可以见及。”


    《立正安国论》在佛教史中的革新性

  金庸:在《立正安国论》中,日莲大师说:当今邪见者异见者引用荒谬解释,将法华等真理舍弃、禁闭、搁下、抛开,“迷惑一切众生,并将三国的圣僧、十方佛弟子全部称为群贼,并且加以骂詈”,从近处来说,那是违背他自己引为依经的净土三部经中所说的:“: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的誓文;从远处来说,他是忘记了一代五时最重要的《法华经》第二郑所说:“若人不信,毁谤此经,乃至其命终,入阿鼻狱”的诫文的人。现在已经是末代了,人们全都不是圣人,各人处于暗途,忘记了直道。没有人开启人们的蒙昧,真叫人悲伤!人们只追随邪信,真叫人心痛。

  池田:我对于您的博识极为感服。《立正安国论》是以“破折念佛”为焦点,为什么要破折念佛呢?其理由之一,日莲大圣人举出其为“哀音”(《韩非子》中有“亡国之音”的故事),而“南无阿弥陀佛”的念佛唱名之哀音,会使人的求生意欲衰弱。既可夺去生命力,更会带来无以名状的哀伤之响——他当为这样的事感到忧虑。事实上,净土宗一心一意祈愿死后极乐往生,而另一方面,却视现实社会为“秽土”。将现世的努力错解为次要部分,结果则使人在心中养成“逃避现实” 的思想。不能忽视的是,在精神史上,日本曾受到净土宗的大影响。那种“逃避现实”的姿态,就是所谓“随遇而安”、“躲在大树的庇荫下”,造就了对强者的诌媚奉承,易于屈膝卑恭的精神风土的原流。这并非已成过去的陈年旧事,近年来日本又有所谓“和平念佛主义”的潮流出现,但是,忽视“和平是争取得来的成果”、 “没有不断争取就没有和平”的观点,只是和平、和平的在口中念念有词,却无所事事,其实是一种依赖他力,一厢情愿,不负责任的生活态度如此等等,也许就是所谓日本的“念佛思考”的精义所在。

  金庸:我对此深表理解。日莲大师根据经文,预言天灾、疫病、饥馑出现之后,又必会有外敌入侵,内乱频生的“兵革之灾”,因而深深为国家多难而忧。他说:帝王以国家的基业而治理天下,人臣统领田园而维系社会。可是,外来的贼人来侵逼这个国家,又由于自己国内的叛乱而互相掠夺领地的话,又怎会不惊恐,怎会不骚乱呢?如果国破家亡的话,又有什么地方可以逃避呢?倘若你希望得到一生的安泰,不是必须祈祷天下的静谧么?

  池田:“立正安国”可说是和平思想的精髓所在。我是将“立正安国”放在这样的位置上:“不能立正就无法安国,同时立正即安国的成就由此完成。”如果将 “立正”作为宗教的使命来看的话,则“安国”就可以放在世人的、社会使命的位置上。宗教的使命,不是仅止于宗教的层次上的,而是作为世人的、社会的使命来完成的——日莲大圣人就是这样主张的。

  金庸:噢,原来如此。

 池田:去年辞世的政治学家丸山真田先生,在分析日本佛教各宗派对政治的态度时,认为日莲大对人的教导是以“向王法”为宗旨。丸山先生所说的“王法”,质言之就是政治体制。大圣人的教导并不回避王法,但也不是单向追随,而是正面看待王法,还包含着有时会不惜同王法对着干的想法。适如所知,佛教被人指摘不够社会性,对社会现实课题欠缺积极关心的态度。在中国,这也是儒家对佛教批判时所持的论点。但是,“立正安国”的教诲则大大打破了历来佛教概念的框架,我认为其意义甚至可说是日本历史中罕见,在佛教三千年的历史中也是一项突出的事实。

  金庸:这篇《立正安国论》,日莲大圣人在书就之后,呈交幕府摄政北条时赖。由于他言论激烈,受到各宗派的联合攻击;同时幕府也对他嫉视,判以流刑,逐出镰仓。后来获赦返回,但环境恶劣,强敌围攻,弟子离散,日莲大师临难不屈,坚持信念如故。1268年蒙古大军东征日本,消息传来,证明《立正安国论》果有先见之明。他继续大声疾呼,主张独树法华一宗以挽救国家安危。日莲大师的立论虽纯粹是从宗教的宗派观点和教义出发,但其爱护国家民众、不顾自身安危而排众立言的爱心与勇气与鲁迅先生实有共同之处。

池田:说得一点也不错。“日莲其身遭大灾,已历二十余年,却从无退意。” 对于恶是正面攻击,决不妥协。其精神正与鲁迅的“以笔为武器”殊途同归。

  

   使“世界公民”人才辈出的竞赛

  金庸:不久之后,日莲宗领导生活困苦而不满的普通民众及下层武士、城市工匠,对压迫者奋起抗争,发生所谓“法华暴动”。强调爱国主义、重视众生平等而同情贫民的痛苦,一直是日莲宗传统的宝贵精神。

  池田:这确是日莲宗的特质。但是,对于权力的斗争有时就如间歇泉一般喷涌出来,说到底却是玉碎之主义,并没有在广大民众中扎根成为时代精神。以至在近现代中,曲解了大圣人的教诲的某一侧面,被指为过激的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的原理。这一点令人感到非常遗憾。

  金庸:我对日莲大师及日莲宗所知甚少,或者有不正确的地方,敬请池田先生指教。先生在《日莲大圣人御书全集》汉译本的“序言”中说:“《立正安国论》是说出把战争这个人类的宿命由根底来转换的方法,为了实现和平而作的一篇谏书。这里有国际创价学会和平理念的根源。”相信是说:“如果天下多数人信奉正确的佛法,则全世界都是佛国宝土,自然不会有战争发生了。”这是实现世界和平的根本道路。釜底抽薪,抽去战争的因子,虽然任备艰巨,任重而道远,但多走得一步,也多了一份和平的力量。

  池田:“釜底抽薪”,说得好,我们正在努力推进的运动正是此意。以日莲大圣人的佛法为根柢,在全球展开建立内涵的价值体系——我将之称为“使世界公民人才辈的竞赛”。如何在“世界公民”中兖实其内涵,筑起精神的基盘是重要焦点。那么,要怎样筑起这个精神的基盘呢?这里有宗教所要承担的任务。为了和平而合力,我想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方面都是责无旁贷、很有必要的。但是另一方面,宗教应当怎样从人群中培养出多少有深度精神的人,这是最大的焦点吧!在这个意义上,宗教在构筑世界和平中能够贡献的地方很大,我对此确信无疑,宗教一定要成为因应那个时代的要求的宗教!

  金庸:是的,我想其中佛教的精神价值之光在今后也会大大照亮世界。对于佛教中各宗教之类教义的争执,我向来缺乏研究,也没有多大兴趣。但是如果佛教能对世界和平、大众幸福作出积极贡献,我是极愿尽一已微力的。

http://www.my285.com/wuxia/jinyong/dhl/027.htm

[ 本帖最后由 ktin_268 于 8-5-2008 08:49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9-3-2024 11:07 PM , Processed in 0.075649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