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936|回复: 1

日系笔记本在华撤市 剩三大品牌支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6-4-2007 12: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T.COM.CN:http://www.it.com.cn/f/notebook/074/12/404952.htm
   两年前,凭借过硬的质量和良好的口碑,日系笔记本曾是市场的宠儿。如今,记者调查发现,日系五大笔记本品牌中,松下NEC已放弃中国笔记本市场,富士通在市场上萎靡不振,只剩下销量较好的[url=http://www.it.com.cn/f/hotweb/0510/18/187288.htm]索尼[/url]和东芝苦苦支撑。

  松下、NEC、东芝等在本土有着辉煌的业绩,曾演绎出一个又一个成功的商战案例,但是在中国IT市场,日本企业却走入沼泽,……在日本本土笔记本市场雄居第一的NEC,为什么在中国市场就是玩不转?是质量问题还是渠道不力?曾经横扫中国市场的日系产品如今为何节节败退?是投入不够还是沦陷于本地化桎梏?

  对于日系笔记本在中国市场销售现状,本报记者进行实地调查采访。

  NEC笔记本仅剩存货在销售

  最近,曾是NEC笔记本中国总代理的北京恒昌电子证实。“NEC笔记本今年2月份左右退出中国,我们也不再做了。”,“尽管产品退出中国市场,但是对于已经购买产品的顾客,售后服务会按照购买时的协议继续履行。”

  据调查,目前市场上仅有少量NEC笔记本存货待消化,记者采访的十多个恒昌电子的经销商里,只有天河电脑城某商家承认还有一款B8200NEC的存货。“卖完这个以后不再做。”尽管销售人员大都认为NEC质量还都不错。“日系产品做工比较实在。但价格高,中国消费者接受不了。”

  有经销商向记者指出,虽然NEC已经撤出但还是可以通过订货的方式购得。

  此前恒昌电子总经理赵晓飞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公开承认,恒昌已经停止进货NEC笔记本了,主要是由于NEC在笔记本这块的投入不够,导致在市场上先天弱势。

  在颐高的某个前NEC笔记本旗舰店里,记者看到店里搬上了[url=http://www.it.com.cn/f/hotweb/0510/19/187797.htm][url=http://www.it.com.cn/f/hotweb/0510/19/187797.htm][url=http://www.it.com.cn/f/hotweb/0510/19/187797.htm]惠普[/url][/url][/url]海尔的产品。“美国产品设计比日货更人性化。”店员这样评价。店员还劝记者购买其他品牌,因为该品牌的售后服务将难以保证。

  松下裁员5000,退出亏损业务

  3月12日,松下电器计划在今年6月前裁减5000个职位,起因是松下决定把低利润产品转移至中国等海外工厂生产。

  松下公司发言人AkiraKadota其实也承认,松下数码电子产品部门正在执行提前退休方案,但每位员工有权决定是否申请。记者致电松下(中国),对方称,笔记本业务具体是否退出中国市场还要看总部的决定。

  但熟悉松下的经销商透露,从事笔记本业务的团队这一两个月萎缩得厉害,“高峰时达到20个,现在估计只有几个。”消费类零售的[url=http://www.it.com.cn/f/hotweb/0510/18/187034.htm][url=http://www.it.com.cn/f/hotweb/0510/18/187034.htm]笔记本电脑[/url][/url]业务在市面上已经鲜能看到,只在军工等特殊行业中还能看到。“尽管市场策略不适应市场,但产品还是不错的”,坚固的外壳和长时间的电池使用时间,一直是松下笔记本的一个招牌特征。

  赛迪顾问的分析师文芳认为,与去年末,日系手机退出中国市场的类似,NEC、松下等二线日系笔记本品牌退出中国市场的另一个原因是,电脑制造销售行业目前正在走向微利,总部出于一种战略考虑,逐步退出一些盈利状况不好或者亏损的业务。

  经销商降价疑清库存

  松下这个在笔记本江湖中名不见经传,并以如顽石般坚固的“连续三年不降价”而被知名的品牌,今年初却频频发出降价的信号来。在某IT网站的调查数据显示,2007年1月,松下笔记本竟成当月降幅最大笔记本之首。

  对于此反常举动,大多数商家认为,松下既不是为了搅局,也不是为了抢占市场占有率,而是有清库存、甩货、回笼资金的嫌疑。

  记者在天河周边几[url=http://www.it.com.cn/f/hotweb/0511/8/195954.htm][url=http://www.it.com.cn/f/hotweb/0511/8/195954.htm]家电[/url][/url]脑城调查也发现,几大卖场加起来近两千家商家中,只看到一个商家尚在经营松下产品。NEC有两家,而NEC的两个门店中,只有两台NEC笔记本在展销。据曾代理过NEC和松下笔记本的经销商透露,在日本国内,松下的笔记本产品线比较丰富,可是到了中国,一些基本产品都被削减,只发售高端产品,这些高端产品不仅研发时间周期长,不利于产品的更新换代,而且售价也是水涨船高。“以去年为例,松下在中国发售的五个系列的笔记本售价都没有在1.5万元以下的,档次最高的CF系列售价甚至达到了将近3万元。而且外观过于专业化,也不利于开拓个人消费市场。”今年已经过去了近大半,松下在中国市场还没有推出一款新品,所以突然的降价让人生疑。

  日系品牌日渐式微

  早在2005年时,NEC还曾掀起过一阵13英寸风暴,高调打造一个“双翼计划”,希望借助刚签约的神州数码的力量,“一年内卖出10万台,三年内冲入前五”,同年,凭借当年发布的一款号称全世界最轻盈的笔记本R3,松下雄心勃勃发力中国市场,改变渠道策略之时,号称将在[url=http://www.it.com.cn/f/hotweb/059/20/175363.htm][url=http://www.it.com.cn/f/hotweb/059/20/175363.htm]中关村[/url][/url]开出百家形象专柜,放言占据15%的市场份额,并洗牌高端市场。

  赵晓飞曾透露,NEC一年在华销售额不超过3亿,但很多数据公司的数据显示,据易观国际的《2006年第三季度中国笔记本市场监测报告》显示,第三季度中国笔记本整体市场出货量为141.2万台,市场价值为115.4亿元。如此庞大的中国市场,NEC的这点销量实在是凤毛麟角。

  “那时业内也有声音称要警惕日系品牌大反攻”,如今百家专柜早已改换门庭,曾经的豪言壮语也成了笑谈。[url=http://www.it.com.cn/f/hotweb/0510/19/187649.htm][url=http://www.it.com.cn/f/hotweb/0510/19/187649.htm]华硕[/url][/url]中国业务群产品中心产品总监许建霖接受采访时表示,日系笔记本进入中国市场大多以高端产品示人,虽然近来也推出低价产品,但总体来说,产品的种类和数量都不够丰富。中国大陆市场发展到今天,不丰富产品线就会失掉很多机会。

  联想广东分区笔记本产品经理魏明则直称,日系笔记本正日渐势弱,“价格、功能设计、质量等不符合中国国情,也只有SONY尚能占据一席之地,其他品牌的份额正被国内厂商蚕食。”魏明认为,使日系频频曝光的质量问题,也流失了一部分消费者。

  日系阵营余下三品牌苦苦支撑

  目前,索尼、东芝、富士通尽管还能作为日系的代表支撑大局,但与联想、惠普、华硕、宏基等品牌相比,它们在市场销量、经销商数量上有十分明显差距。

  以经销商数量为例,记者在太平洋电脑城和颐高数码广场这广州两大IT卖场,根据显眼、容易找到的各品牌经销点进行了大概的统计,联想销售点有21家,华硕、宏基、惠普分别为15家、12家、11家;而东芝、索尼分别为9家,富士通更仅有5家。

  销量方面,调研机构易观国际的《2006年第3季度中国笔记本市场监测报告》显示,联想、惠普、[url=http://dellstorecn.sg.dell.com/public/default.jsp?c=cn&s=dhs&l=cn&rflag=AP&aflag=A&siteid=ItrosNB]戴尔[/url]分别以32.1%、12.4%及10.4%排在出货量的前三位,华硕和宏基以7.8%、7.3%的份额排名其后;第六第七为索尼和东芝,市场份额分别为5.7%和4.1%,富士通更因为销量过低而未被单独统计。

  所幸,索尼还是为日系品牌挽回了面子,其今年凭借最齐全的酷睿2产品线以及全线产品预装Vista的优势,逆市增长、成为销量增长较最明显的品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3-4-2007 02: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因為現在的筆記本功能都大同小異﹐
如果不看牌子﹐同等級的零件價錢互相比較之下其實相差無幾﹐
價錢越是賣得高﹐消費者反應越是冷淡。
當然也有不少重質不重量的消費者存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5-4-2024 06:36 PM , Processed in 0.065033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