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9325|回复: 167

保養, 彩妝品使用心得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9-6-2006 01: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皮膚的生理功能】

防 護 (Protection)
皮膚為具有彈性及抵抗性的覆蓋器官,不僅能防護人體免受複雜的外在環境因素的傷害,更能阻隔有害的物理性或化學性物質避免其大量進入體內,更能防止體內水份及重要電解質的過度外流。

物理性的防護 Physical Protection
皮膚藉各種方式及演變,藉以保護身體以對抗外力的侵害。角質層是一種緊密且具相當可曲性的物z性屏障,並經由演化成特殊的結構緊密的保護身體。棘層細胞的細胞間橋供給皮膚彈性及支持力。複雜的表皮真皮接合處拉住此兩層,真皮及皮下脂肪供給作為軟墊以增加移動性。因此皮膚可對物理性壓力起反應而不會破裂,一旦外力除去時可回復原狀。皮膚也屏蔽身體,以對抗每天的外界輻射線照射,包括可見光、紫外線及離子化射線(ionizing radiation)。黑色素是對抗紫外線照射的主要因素。紫外線可造成急性的皮膚傷害(曬傷Sunburn)及慢性的皮膚傷害(老化;皮膚癌),慢性的紫外線照射可引起表皮增厚,可能這就是光線療法對一些皮膚病有效的原因。

化學的防護 Chemical protection
皮膚暴露在許多的氣體及液體之下可能對皮膚本身,甚至吸收後對內部器官及系統造成傷害,這些氣體或液體藉其特性(譬如濃度、暴露的時間、脂溶性)可穿透表皮的屏障。角質層及游離的脂肪構成化學屏障的主要部分;脂溶性物質較易穿過表皮。皮膚表面的ph值通常介於4至6之間,由於大多數的微生物需要一個鹼性的環境,皮膚的酸性在控制皮膚菌落方面可能扮演一個角色;大汗腺區域較為鹼性,似可解釋為何有更多產生味道的菌落在此生長。皮膚的濕度在控制微生物方面似乎也很重要,乾燥的部位比潮濕或糜爛部位較不易受感染。

溫度調節功能 (thermoregulation)
面對高度變化的外界溫度,皮膚對體內要保持相當恆定的溫度,擔任絕對重要的角色。皮膚溫度調節的機轉包括隔熱(主要為皮下脂肪)、調節皮膚血流、汗腺的活動(經由蒸發造成冷卻)及肌肉的活動(包括顫抖以造成溫暖)。
皮膚的感受器監視著溫度並傳達訊息給中樞控制中心,引起反應去操作皮膚的血管、豎毛肌,其它肌肉以及汗腺,並配合其它代謝功能,譬如呼吸及心跳的速率,以保持身體中心溫度的恆定。
冷傷害導致皮膚物理性的改變,譬如凍瘡。熱調節失效時常導致熱衰竭heat exhaustion (體液的耗盡)或中暑heatstroke (中樞熱控制區的損害)。

感覺 (sensation)
皮膚內具有豐富的神經末梢能傳達熱、冷、痛、癢及觸覺。是重要感覺器官之一。
分泌及排泄作用 (secretion)皮膚內有汗腺皮脂縣及頂漿腺。汗腺分泌汗液對溫度調節具有及重要的地位。一些代謝廢物及毒素亦可經由汗液排出體外。除汗腺外,皮膚的分泌作用在人體具有重要性者為皮脂腺,所分泌的皮脂(sebum) 除能保持皮膚質地潤滑之外,能形成皮膚表面脂肪層,及略有抗黴菌和一般殺菌作用。

吸收作用 (absorption)
皮膚角質層下面的油層具有防水作用,而稱之為表皮障壁。此外表面脂肪層 (surface lipids) 有阻止接觸物質向內侵犯的作用。因此正常皮膚吸收之功能極微。但皮膚因具有許多毛囊的開口,此種篩狀結構致使皮膚更具有滲透性。

角質化 (keratinization)
角化為表皮細胞的重要功能,是有生命的表皮變成角蛋白(keratin) 之一種過程。堅實的角質細胞是一種保護的障壁;且由於表皮不斷的角化而產生的脫屑作用,使皮膚具有自然清除異物及細菌等功能。毛髮及指甲亦是角化而形成,但在人類並不具重要性。呼吸作用皮膚的呼吸作用對人類而言並非十分重要僅有一小部分的二氧化碳及氧可以經由皮膚進入色素形成 (Pigmentation)色素細胞形成黑色素是表皮重要功能之一,黑色素能吸收紫外光而減少陽光對人體之損害。

[ 本帖最后由 ghcat1313 于 28-7-2006 10:39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2-6-2006 09: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皮膚的殺手—紫外線】

一年365天都要做足防晒措施, 无论你身处任何一个季节, 任何一种环境, 紫外线都能够光顾你的肌肤.人体肌肤80%的老化是因為阳光照射.而其他20%的老化則來自于抽煙,喝酒,不良生活饮食习惯,空气的污染等所造成的.
早晨的空气较为干净紫外线的穿透力会更强, 所以不可因早晨的阳光不强而忽略了防晒. 搭飞机时很多人只想到保湿忽略了防晒, 高空上飞行紫外线比平地上強好几倍,要选择防晒效果持久而且保湿的產品.

紫外線是指陽光中波長200至400nm的光線,可分為UVA / UVB / UVC。

UVA為長波紫外線(波長320~400μm)穿透力最強,到達地表的量是UVB的一○○倍,可造成曬紅、曬傷,並可加強UVB對皮膚的傷害力,是皮膚產生皺紋、老化、鬆弛的最主要原因。吸收過多UVA的皮膚會直接變成棕色或曬黑,但不至於曬傷,其作用較UVB、UVC微弱。

UVB致癌性最強,曬紅及曬傷作用為UVA的1000倍。為中波紫外線(波長290~320μm),強度為UVA的1,000倍,其作用較為強烈,是引起皮膚曬傷、曬黑、肌膚乾燥、缺水、角質層增厚的主要元兇,也是皮膚紅腫熱痛的罪魁禍首。

UVC為短波紫外線(波長200~290μm)。UVC經過臭氧層時已被吸收,因此不會到達地球表面,較不會侵害人體肌膚。UVC則可被臭氧層所阻隔。由於臭氧層日漸被破壞且稀薄,使得UVC對人體的威脅日益增高。

IR是紅外線,可造成曬紅、微血管擴張、皮膚炎,並促進紫外線的致癌性。紫外線照射,會讓皮膚產生大量自由基,導致細胞膜的過氧化反應,使黑色素細胞受內分泌影響,產生更多的黑色素。

黑色素細胞受到紫外線照射的刺激後,產生大量黑色素,並往上分佈到表皮角質層,其中黑色素在表皮老死細胞中累積而造成黑色斑點。所以說紫外線可以說是造成皮膚皺紋、老化、鬆弛、及黑斑的最大元兇。

防晒的产品有防晒霜和隔离霜, 防晒霜只有防晒功能. 而现在的隔离霜里除了防晒,还添加了抗氧化、美白或维他命成分, 隔离霜成分更精纯, 更容易吸收, 更添加淡肤色、柔白色、紫色、珍珠亮等修色粒子成为彩妆, 现在大部分分为两类,一类只具有隔离作用. 而另一类是兼有修饰肤色和隔离作用, 都可以防止脏空气以及紫外线的侵害. 上下班的路上与阳光相遇的办公室族, 只擦隔离霜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需要长时间待在日照强烈的户外, 还是要使用高倍数的防晒霜才安全.
在我們的多层次防護,有效抵擋紫外线A及紫外线B下,让你重获同时保持晶瑩剔透的肌肤.

【防曬基本須知】

一般談到防曬一定常聽到這些字眼。
*SPF(Sun Protection Factor): 即防晒倍数/防晒系数,代表防曬品在UVB的照射下保護肌膚不被曬紅、曬傷的時間。一般低度防晒品的SPF值为2~6,中度为6~10,高度为10~15,高强度为15以上。
例如,某人皮肤的最低红斑剂量有15分钟, 那么使用SPF为8的防晒霜后, 理论上可在阳光下逗留4倍时间(60分钟),皮肤才会呈现微红: 若选用SPF为8的防晒霜, 则可在太阳下逗留8倍时间(即120分钟), 依此类推。
平时上下班时间, 你可以选择SPF15的产品, 就能达到很好的防护效果. 如果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较长才需要高倍数的防晒品, 一般SPF30或就足够了, 而在海滩, 徒步海岸线, 山脊行军则需要30倍以上的高倍数防晒品。

*PA:标示防晒品对UVA防御能力的标准。(日系保養品牌較常使用)近年來對UVA的認識,而使許多防曬用品也有防UVA的功能。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表示,如日本以PA制來表示,澳洲以Broad-Spectrum或UVA protection來表示,英國以UVA/UVB防護比率來標示。
一般而言,一般防曬品通常都可以做到防止紫外線B光(UVB)和部份長波紫外線(UVA2)的功能,但如果
要防止長波紫外線(UVA)中的較長波長部分(UVA1),防曬產品中英含有氧化鋅(ZnOxid)、二氧化鈦(TiO2)、Parsol1789或Mexoryl等成份中之一或多種,具有這些成分,肌膚才能有效而全面的的防護!
当前可以看到的标示还是以PA值为主。它主要分为三级,分别是+、++、+++。+号越多表示防御能力越强。对于黄种人来说,++以上是比较好的选择.

*UVA:表示长波紫外线。如果直接照射长波紫外线,皮肤的反应是较快速地直接褐化,而不会引起红斑发炎,也就是容易晒黑不晒伤.

*UVB:表示中波紫外线。经中波紫外线照射,皮肤细胞容易因光化反应而遭受破坏,导致受伤,因而产生红斑发炎,出现晒伤现象.

*Sun Burn:晒伤

*Sun Tan:晒黑  

*MED:MED是Minimal Erythema Dose的缩写,中文翻译是“皮肤最低致红剂量”。指皮肤接受UVB照射后,开始生成微红时的剂量。这个剂量是因人而异的.
SPF的测定,就是先测出受试者在未涂抹防晒产品前的MED,与使用后﹝每平方公分必须涂抹二毫克﹞的MED比较。也就是说,受试者在使用前10分钟就已经晒红,而使用防晒品后需要150分钟才晒红,则使用前后MED增加了15倍。这个倍数就是此防晒产品所测得的SPF。

*non-comedogenic:表明该产品不会造成粉刺,适合肌肤较油容易长青春痘的人.

*Waterproof:指该防晒品可以确保下水后80分钟内有防晒效果.

*Water resistant:指该防晒品可以确保下水后40分钟内有防晒效果.

*Sweat resistant:具有抗汗作用的防晒产品,当然这类产品的防水效果比不上具有防水作用的防晒产品.

*Hypoallergenic:低敏感性的产品。表示该防晒产品适合敏感性皮肤和儿童使用.

*Oil Free:不含油脂的清爽防晒品。你只要将产品轻涂在手背或虎口处,若皮肤能很快吸收,无粘腻感、油亮感,并且感觉清爽湿润,就基本可以认定该产品是合格的清爽防晒品.

*KPF:Keratin Protection Factor的缩写。去年才出现的全新美容名词,是专门针对头发的防晒保护指数,分为10个等级。市面上有很多美发用品都标有SPF,则指的是对头皮层的防晒能力.

*IP:欧洲对于UVB防晒指數 IP X 2 = SPF.

*P.P.D:由美國葯物食品管理局(FDA)推荐的UVA防御指數測量方法,指在紫外线下照射2小時后所測出的色素稳定指數, 可靠度高.

*PFA:法國对于UVA的防御指數的計算方法PFA2-4=PA+ PFA4-8=PA++ PFA>8-PA+++.

以前有许多防晒产品给人感觉黏腻,易堵塞毛孔, 造成痘痘及不容易涂抹均匀的问题.   
一般防曬品可分為物理性、化學性及混合型。物理性防曬品可反射紫外線,優點是溫和不刺激,缺點則是較油。化學性則可吸收紫外線將其轉換成不傷害皮膚的物質,優點是清爽不油膩,缺點則是可能較刺激甚至引起過敏。現在較新的防曬品皆傾向於物理性及化學性混合型,不僅適合一般膚質,且具有抗UVA、UVB、IR等“全效防晒”又可“持续保护”,可達到減少色素沉著,延緩皮膚老化及減低皮膚癌發生的機率,令肌肤呼吸顺畅。 粉底状讲究的是令肌肤保持透气清爽感,色光洁无瑕均匀透明, 妆效持久, 配方中不含油分, 能显现完美妆容的效果,还可遮瑕力让妆容看上去清爽自然。  

敏感性皮肤者常担心因化学性成分引起的敏感反应. 現有许多防晒用品都以植物为配方, 避免维生素E及含防腐剂, 并拥有润滑成分及净化作用,中和因日晒造成的细胞损伤.远离香料(包括香精油)能减少过敏的机会,天然产品为首选。好的护肤品质地温和,状态是薄是厚是油性还是水溶性,搽在脸上都应该感觉不到重量,也不应有刺刺、辣辣、泛红的反应。命运在你自己手里!到了商场后,请备足两个小时的试试抹抹时间吧。

[ 本帖最后由 ghcat1313 于 28-7-2006 12:14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6-2006 04: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防曬產品成份】
一般來說,所有防曬成份都是化學物質,但是防曬業界把防曬成份分為化學性(有機化學)和物理性(無機化學)兩種。其中最大的區別是這些成份對皮膚有何影響。化學性防曬成份通常為上皮組織所吸收,由人體代謝,有時會引起過敏反應。物理性防曬成份存留在皮膚表面,即不會被吸收,也不由身體代謝。不過市售防曬品中單純使用物理性防曬成份者並不多,因為需要加入的量較多,而且不易溶解調製。因此大多數產品皆與化學性光線過濾劑成份混合使用,以提高產品的SPF值,及增加產品對UV的阻隔效果。

《常見物理性防曬成份》
二氧化鈦和氧化鋅屬於物理性防曬成份。可以在皮膚上形成保護膜,使得紫外線無法穿透皮膚表面,兩者皆可達到對UVB的防護,其中以氧化鋅更能阻絕UVA。典型的物理性防曬成份呈白色、糊狀,且在接觸到水以後變成藍色。二氧化鈦是常見的物理性隔離霜,可以隔絕290-340nm的紫外線。它可以完分阻隔UVB,但只能隔絕短UVA(320-340nm)。對於已証實對人類皮膚造成光老化損害的UVA長光波(340-400nm),二氧化鈦則毫無用武之地。
氧化鋅是目前市面上幾乎可以完全隔離太陽光的物質。它的阻隔範圍涵蓋了290-380nm,於是UVB(290-320nm)也包括了,大部份的UVA(320-400nm)也被包括在其中。沒有其他防曬成份比氧比鋅做到更周全的防護。
氧化鋅既安全又溫和,因此能被食品藥物管理品認可成為第一類皮膚保護劑中兩種防曬成份之一,這就表示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認為於易受環境刺激的過敏性皮膚上使用氧化鋅是安全的。因為安全性高,所以在嬰兒產品中,它也是主要成份之一。不過,傳統氧化鋅呈白色糊狀,不夠美觀,所以未能廣泛用於全身日光防護。目前有較新的透明氧化鋅 Z-Cote已克服氧化鋅部分的缺點。

《常見化學性防曬成份》
單獨使用某種化學性防曬成份,往往僅能隔絕部份紫外線。因此在防曬產品中往往有數種防曬成分並存。一般常見的化學成分有:辛一甲氧肉桂酸(OMC)、PABA(對-胺基苯甲酸)、辛-二甲基-對胺基苯甲酸(padimate-0)、辛-水楊酸(OCS)、octocrylene、oxybenzone(二苯甲酮-3)和avobenzone,都是化學性防曬品。1.辛-甲氧肉桂酸(OMC)是世界上最常見的化學性防曬成份。

[ 本帖最后由 ghcat1313 于 28-7-2006 12:37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6-2006 03: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對防曬觀念常有的誤解】

《塗抹防曬品後出門進行戶外活動,就可以保證肌膚不會曬黑曬傷?》
一般需要注意防曬用品所能防護的時間,若超過安全的日曬時間,一樣會被曬黑曬傷。再補擦防曬商品時,應先將身上的水分及汗水拭淨後再塗上防曬品。況且防曬產品只是延緩皮膚受傷的時間而不能完全滿除皮膚受只外線的傷害。因而,可能的話最好儘量避免在上午10:00到下午2:00之間出門,因為這個時候的紫外線最強、最容易傷害肌膚或是避免長時間暴露於烈陽下。現今市面上有許多的防曬產品,但並不是在使用後就能完全的阻斷陽
光對皮膚的影響,不過使用防曬品仍是較佳的選擇。日曬後,最好先將全身沖洗乾淨,並立刻塗抹護膚產品,如乳液等具修護、鎮定、滋潤肌膚,及恢復皮膚光滑的保濕修護產品,以防肌膚曬傷、脫皮。

《太陽看起來不大,就可以不用作防曬的措施?》
其實紫外線不論四季或者陰晴,都存在於我們生活的大環境中。即使在下雨天空氣中還是會有百分之20至百分之40的紫外線存在。因此,防曬防護措施應是全天候、不分季節都必須使用。

《防曬係數愈高愈好?》
根據美國波士頓大學發表的「每日防曬的重要性」研究報告指出,一般消費者購買防曬品時,以為防曬係數愈高就愈好。其實,不同膚色、不同種族、甚至不同類型的皮膚對於陽光與防曬的敏感度不同,一般而言,年齡越小、膚色越淺的人對與紫外線的抵抗力較弱。原則上應該要選擇適當的防曬係數,讓肌膚感覺清爽無負擔,以達完全吸收之效。但過高的係數卻會增加皮膚的負擔,所以與其強調SPF的高低,不如天天勤擦防曬乳。

《防曬品只要多塗兩次就可以達到較好的效果?》
有些消費者以為SPF15的防曬品只要多塗兩層就有可以等於SPF30的效果。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因為不論重覆塗抹幾次,其功效往往都只能增加一點點,並不能達到加成的效果。正確的態度應是因應不同場合的需要,選擇不同SPF的防曬品,才能做好全面防曬。

《防曬產品只要選擇一種即可防護紫外線的傷害?》
通常有這種觀念的消費者,在同樣價格下,往往傾向於選擇SPF較高的產品,但係數較高的產品通常較油膩,使得消費者不喜歡使用或是到海灘時才使用,讓防曬方法失效。平常只要選擇「防曬係數」SPF 15左右即可有效隔離紫外線。若是游泳、到海邊,或者預期會長時間曝曬在太陽下,再選用係數較高者(≧30)。所以說,一般應該必須針對不同的場所,選擇不同係數的防曬品,單用一瓶防曬品是不夠的,最好準備一瓶以上的不同係數的防曬品搭配使用,時此般方能做好因時因地全面防護,拒絕紫外線最皮膚造成傷害。

《陰雨天或晚上或於室內即可不用使用防曬產品?》
一般人會認為只有看得到陽光時才需要防曬,其他如陰天或夜晚或於室內根本就不需要防曬產品。其實紫外線的無孔不入,要全面防護,拒絕紫外線最皮膚造成傷害。不只是白天要做好防曬的工作,除了卸妝後休息時不用使用防曬產品之外,其他如看演唱會、到Pub玩耍更應特別注意,因為投射燈、鹵素燈、螢光燈所含的紫外線很強,很容易就會曬黑。因此,也要紫幾所處的場合做好最好的防護措施。

《夏天與其塗塗抹抹增加皮膚負擔,不如打傘、戴帽子來得方便?》
塗塗抹抹對一些人們而言是一種夢靨但一般大寬帽或撐傘卻只能阻擋70%的紫外線,但卻不能隔絕反射,尤其,在某些特定場所折射的只外線即無法隔絕,如水邊、沙灘、雪地等處,其反射強度幾乎等於一般太陽直射。所以說,選擇使用較清爽不油膩的防曬產品,效果可比上述兩者的功用好得多。一般物理性光線遮斷
劑防曬產品成份對皮膚較無刺激性,例如氧化鋅,較適合兒童和嬰兒使用,不過市售防曬品中單純使用物理性防曬成份者並不多,因為需要加入的量較多,而且不易溶解調製。因此大多數產品皆與化學性光線過濾劑成份混合使用,以提高產品的SPF值,及增加產品對UV的阻隔效果。因而需在選用自己的防曬產品前最好先經試用並挑選自己能接受的產品。才能讓自己舒舒服服快快樂樂的達到最佳的紫外線防護效果。

《挑選煩曬產品只要看SPF即可?》
SPF(Sun Protection Factor) 防曬係數是一般人常見的防曬產品挑選依據但紫外線是指陽光中波長200至400nm的光線,可分為長波紫外線(UVA)波長320至400nm、中波紫外線(UVB)波長280至320nm及短波紫外線(UVC)波長200至280nm。UVA穿透力最強,到達地表的量是UVB的一○○倍,可造成曬紅、曬傷,並可加強UVB對皮膚的傷害力,可穿透至真皮層,是皮膚老化的主因。而PA(Protection UVA)UVA即是防止效果測定標準(日系保養品牌較常使用)市面上的防曬品強調防曬係數SPF與PA的數值,所以只要看到外包裝有SPF或PA就可以閉著眼睛選一瓶即可。SPF只能隔絕UVB,而比較容易被忽略的UVA還是會曬傷皮膚,所以選擇防曬品時,不只要注意SPF,還要注意SPF與PA的平衡。SPF值越大時,須確認PA值也跟著大;但是若兩者間的差距過大,皮膚容易在不知不覺中被UVA曬傷而導致老化。因此,購買防曬品時,要特別注意選擇適合自己生活狀況防曬係數的防曬乳,以免因過度放心依賴防曬產品而造成反效果。敏感型肌膚者應儘量選擇無色素、無香精,及含有PABA及Oxybenzone成份的產品,以免發生過敏起紅疹,造成反效果。青春痘或油性肌膚挑選有Noncomedogenic標示的防曬產品。如此才能達到真正的優質防曬效果。

《擦防曬僅可阻止預防皮膚老化,即可改善老化現象?》
紫外線的傷害是累積性的,如果過度曝曬在陽光下,將造成皮膚組織結構的加速變化,最常見的就是提早產生皺紋,或是皮膚變得脆弱敏感。廣義而言,透過防曬可以阻止肌膚老化,加上皮膚與生俱來的修護功能,老化的肌膚可以達到改善。所以防曬應從現在開始,就可以讓皮膚避免持續受到紫外線傷害而產生斑點或皺紋,保持青春,但防曬往往只是可預防老化現象。對改善老化肌膚而言往往並無真正的效果。

《防曬品只要薄薄的塗一層即可如此皮膚也比較不會有負擔?》
一般群眾在擦防曬品時因都怕太油或是有省著點擦的想法。因而在擦防曬產品時,往往會有擦少一點或只擦皮膚露出部位即可。其實防曬產品正確使用方式是每天早晚於化妝水使用後,取適量均勻塗抹於臉部,不要忘記頸部及手背。白天外出前約10~30分鐘,即需先擦防曬產品,並要注意因時制宜隨時隨地補充防曬產品,避免防曬產品因為汗水而流失。。 至於使用量,就臉部面積而言,一次用量約2-3公克,千萬不能有一瓶防曬乳擦一年的錯誤觀念。

《我本身皮膚就較嘿,所以我不需要防曬?》
即使是真正的黑種人,也不能不使用防曬商品。紫外線的傷害是不分肌膚種類、顏色的,所以最好每個人每天都最好擦上防曬品後再出門。

《防曬品只要擦到皮膚後馬上可以達到防曬效果?》
一般防曬產品決非擦到皮膚後馬上可以達到防曬效果。一般防曬產品皆須於外出前約20~30分鐘,即需先擦防曬產品,並要注意因時制宜隨時隨地補充防曬產品,如此才能達到真正的優質防曬效果。

[ 本帖最后由 ghcat1313 于 28-7-2006 02:07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6-2006 05: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保存期限???

化妝品或護肤品怎麼樣看保存期限...
有些是一堆英文和數字 根本看不懂呢 ???    
很多家的保存期限標示方法都不一样????    

現在的化妝品或護肤品依規定要標上保存期限  
買東西時要記得先看看,尤其現在週年SALE  
要特別注意以免發現過期為時已晚   
有些化妝品會直接打上保存日期
或製造日期和保存年限有些是標上數字

數字標法:
EX:029260
02是商品編號, 9是年份,表示1999製造
260表示一年的第260天,用簡單的除法除
以30餘20,大約是8月20日製造

英文字母標法:
EX1:RJAN1  
R是年份,指99年,依次序輪流 JAN是月份,指1月。
1是日期,就是1日,所以此產品製造日期是1999/1/1

EX2: D99   
D是月份,依次指一年的第四個月,所以是4月
99是年,就是1999年,所以此產品是1999年4月製造
A-1 B-2 C-3 D-4 E-5 F-6 G-7 H-8 I-9 J-10 K-11 L-12

所以最保險的方法就是
買的時候直接問專櫃小姐最保險
.
.
還有,問的時候要口齒清楚
聽的人才可以聽得懂。



最後,過期的千萬不要買
(兩種標示 - 保存期限日期 或是 製造日期+保存幾年
例如:保存期限2007.03.20或是保存3年+製造日期2004.03.20)

除了知道注意化妝品或護肤品的使用期限外,也儘量不要放的太久。
开了的化妝品或護肤品盡快使用是最好的,儘量在半年內就用完的。
一般来说化妝品或護肤品的保鲜期限維持三年。
這也是很重要的知識哦~~

大家可以去看看自己的保養品和
化妝品有無過期唷!希望對大家有所助益  

[ 本帖最后由 ghcat1313 于 28-7-2006 02:08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6-2006 03: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這星期太忙了,没时間上來贴......

什么没人来顶贴......

.

.

So sad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9-6-2006 06: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顶。。。谢谢你教会我看保存期。。

好好的分享,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7-2006 05: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不得不知的防晒小常识

一、要知道自己属于什么样的皮肤,由于油脂分泌的不同肤质会有改变。因此在购买时要做皮肤测试。油性的肌肤应选择渗透力较强的水性防晒用品;干性肌肤应选择霜状的防晒用品;中性皮肤一般无严格规定,乳液状的防晒霜则适合各种皮肤使用。除应认清包装上的Oil Free(不含油脂)的标识外,一些小的识别技巧很重要哦。将防晒产品涂在手背或虎口处,若皮肤能很快吸收,有增白感,感觉清爽湿润,没有光光的油亮感,无黏腻感、基本上可以认定是合格的清爽防晒品。

二、了解不同防晒霜的适用人群。针对肌肤较油、容易长青春痘的人,应选使用起来清爽不油腻的乳液状产品,千万不要使用防晒油、隔离霜类的防晒品, 要特别注意产品有无标示non- comedogenic(意思是不会造成粉刺)。儿童专用的防晒产品不要和成人的防晒产品混用。不同的防晒产品有不同的适用对象,最好的办法是在购买之前,先在自己的手腕内侧试用一下。10~20分钟内如果出现皮肤红、肿、痛、痒,说明自己对这种产品有过敏反应,可以试用比此防晒指数低一个倍数的产品。如果还有反应,则要放弃这个品牌的防晒霜。

三、若平时有服用降血压药或减肥药、镇定剂者,应使用防晒系数较高的防晒品,因有服用此药剂者皮肤容易对光过敏,故要提高防晒系数

四、紫外线的照射对皮肤不止晒伤晒黑,严重还会破坏DNA細胞, DNA遭破坏就是老化的开始, 在你选购防晒产品时, 要察看产品上的标签指示, 选择DNA Shield 的产品才能深度保护DNA細胞遭破坏.

五、皮肤被晒伤时. 严重者,最好去看医生,不要乱涂任何东西避免加劇受傷程度.轻微者, 建議先涂抺一些消炎镇静作用的滋潤霜(Anti Inflammation)然后搭配一些保湿和修护肌肤的保養品.

[ 本帖最后由 ghcat1313 于 28-7-2006 02:05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7-2006 07: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hcat1313 于 3-7-2006 05:21 PM 发表
我上來了,和大家分享防晒的重要.....

一年365天都要做足防晒措施, 无论你身处任何一个季节, 任何一种环境, 紫外线都能够光顾你的肌肤. 早晨的空气较为干净紫外线的穿透力会更强, 所以不可因早晨的阳光不 ...

你有没有什么好的隔离霜值得highly recommende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7-2006 10: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帖,我也来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7-2006 03: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脸部防晒产品:
1. Diorsnow Pure UV Base SPF50 ==== RM145+
2. Lancome UV Expert Active Triple Protection SPF50 (含DNA Shield) ==== RM160+
3. Estee Lauder Day Wear Plus SPF15 ==== RM150+
4. Clarins Oil Free UV Plus Protective  Day Screen SPF30 ==== RM130+
5. Coppertone Oil Free Hydrating UVA/ UVB Sunblock ==== RM32+
6. Clinique Super City Block SPF40 ==== RM87+

Body防晒产品:
1. Nivea Sun Spray SPF20 ==== RM35+
2. Coppertone Sport Sweatproof Sunblock Spray SPF30 ==== 32+
3. Shiseido Refreshing Sun Protection Spray ====
4. Clinique sun-care Body Spray ==== RM95+

运动量大:
1. Coppertone Sport Ultra Sweatproof Dry Lotion SPF48 ==== RM31+

干性肌肤:
1. Coppertone Moisturizing Sunscreen SPF45 ==== RM32+

肌肤敏感&6个月大以后的宝宝:
1. Shiseido Gentle Sun Protection Lotion SPF30 ====

海边活动:
Sun Play SPF130 Perfect Shield Clear Finish ====

这些防晒产品都不錯用下.........
共参考........

[ 本帖最后由 ghcat1313 于 28-7-2006 01:05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7-2006 08: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yqing 于 3-7-2006 07:26 PM 发表

你有没有什么好的隔离霜值得highly recommended??


目前用Chanel的隔离霜也不错下.....
不過同一类肌肤也会因为每个人生活形态的差异而有不同。
对她來説是砒霜,有可能是你的宝,虽然我用得不错也不一定适合于你的...
最好还是自己先试用一下.......
多看看试试无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7-2006 09: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上來了,和大家分享.....

看过一本書叫『皮膚與美容』中有提到...一個好的保養品應具備『水溶性』、『親膚性』和『弱酸性』!!
因為我們人體的皮膚是弱酸性滴,所以為維護皮膚的健康及美麗,最理想的皮膚酸鹼度是呈弱酸性。弱酸性的皮膚可以達到抑制有害細菌的繁殖,而不使成為病原體,若皮膚的表面變成鹼性時,就很容易引起過敏、濕疹、皮膚炎、粗大毛孔、長斑、長痘痘。

[ 本帖最后由 ghcat1313 于 28-7-2006 01:06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7-2006 01: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皮膚的保養與照顧

肌膚的照顧絕對不只是依賴化妝品而已,你對自己的肌膚一定要有足夠的認識,才會讓保養照顧的工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肌膚的健康美,你自己要負起一半以上的責任!美麗更是一輩子的大事,請正確的照顧自己!

首先,請您大約估計你的皮膚類型,看看您是屬於哪一類型肌膚。
(健康美肌膚.油性肌膚.乾性肌膚.混合性肌膚.老化肌膚.敏感性肌膚)

健康美肌膚---自我鑑別
■皮膚毛孔不易查覺,化妝修飾後更形細緻。
■皮膚觸覺滑嫩且不鬆弛。
■皮膚皮脂及汗的分泌正常,沒有太油或太乾的困擾。
■皮膚有適當抵抗力,不易受空氣或環境的病菌感染。
■皮膚摸起來柔嫩,沒有角質層過厚、皮膚缺水的現象。
■肌膚有彈性且具透明度。
■皮膚沒有黑斑增生的現象。
■皮膚在經過日曬後,能在適度調理後迅速恢復原來的膚色。
■皮膚末稍神經感受性正常,不容易臉紅或受了冷就變紫。
■皮膚不易對化妝品過敏。

油性肌膚---自我鑑別
■通常只需2、3小時就會覺得臉上化妝品開始脫妝。
■覺得肌膚略為粗厚。
■十分喜歡以肥皂或任何需要用水清洗之洗面劑洗臉。
■縱使曝曬,您也並不覺得皮膚極端不適。
■毛孔大且略形粗黑,易有暗瘡、黑頭粉刺等問題。
■髮型很難持久,通常每隔一、二數天,便有洗頭之需要。

乾性肌膚---自我鑑別
■皮膚看起來比較薄,可在某些部位找到細小微血管。
■每次洗臉後,都會明顯地覺得皮膚繃緊,即使過了一些時間,仍沒有感覺到皮膚有出油。
■在上妝後臉部看起來沒有光澤、也不會亮麗。
■不能久曬,否則皮膚會很不適。
■如果沒有持續塗用護膚用品,您面部皮膚會感覺縮緊不適,若停止使用護膚用品數日,您面部會出現脫皮跡象。
■不能忍受用肥皂洗臉。
■在秋冬季節時,上述情形更為嚴重。

混合性肌膚---自我鑑別
■在保養後,常常在局部會長幾顆面皰。
■在保養後,V型區常感覺乾燥。
■常感覺鼻區經常油油的,眼瞼下有長雀斑,有時會乾乾癢癢的。
■有化妝時不容易脫妝,眼部週圍的縐紋顯得特別明顯。
■在化妝三個小時後額頭、鼻頭、鼻側有浮粉、脫妝現象,其他部位則還好。
■若熬夜或在生理期間會長一兩顆痘痘。
■秋冬季節時,局部皮膚會脫皮。

老化肌膚---自我鑑別
■皮膚看起來比以前薄些。
■屬於偏乾性肌膚而且比同年齡者更早出現細紋。
■皮膚較同年齡者缺乏亮麗光澤。
■用手按壓皮膚感覺肌肉比較軟、彈性度較差。
■皮膚細紋明顯,肌肉線條下垂。
■膚色較之前暗沉,膚觸不光滑而感粗糙。
■皮膚出油量變少,含水能力也變差,感覺較為乾燥。
■皮膚比以前容易受環境的病菌感染,也容易色素沉澱。
■頸部皮膚的顏色比較暗沉且有鬆弛現象。

敏感性肌膚---自我鑑別
■皮膚由外觀可看到微細血管。
■常感覺肌膚有緊繃及灼熱感。
■每次洗臉後,臉會很乾燥,感覺缺乏水分。
■當換用不同品牌的化妝品時,皮膚常會有發癢或熱感甚至發炎。
■遇強風或沒做好防曬時,您的皮膚很容易受傷。
■很會出汗,如果不是在冷氣房中,您的臉會經常黏濕的。
■若吃蝦子、螃蟹等海鮮,常常會起過敏反應。
■季節交替或室內外溫差過大時,也會產生過敏現象。

肌膚保養程序

清潔是皮膚健康美的第一步
1. 潔膚或卸粧(水溶性潔膚液+水洗式卸妝法)
2. 洗淨(植物性溶離法+細泡沫張離法)
3. 潔淨(弱鹼性軟離法+細棉帶離法)

清除才能保持皮膚細嫩的原貌
1. 去角質〈軟性清除法〉
2. 除脂〈軟化清除法〉
3. 潔淨〈與清潔步驟同,有調理肌膚效果,營養前之準備。〉
4. 清除過程應審慎正確且注重皮膚之鎮定〈冰敷法〉。

護理能使皮膚回復年輕健康之狀態
1. 按摩〈無負擔運動法〉
2. 敷面〈真皮層健康法〉
3. 調理〈漢方植物性溫和調理法〉

營養是維持皮膚年輕化的主角
1. 全面性營養〈水份與養份並重〉
2. 局部性營養〈眼部、下顎、頸部等較特殊部位〉
3. 使用各種吸收性、保濕性、細胞活化性高的營養品,注意用量適當。

保護才能達到預防勝於治療的功效
1. 收斂〈微酸薄膜保護法〉
2. 保護膜〈透氣性隔離法,微分子薄膜保護法〉
3. 防晒〈紫外線隔離法,細粉末阻隔法

[ 本帖最后由 ghcat1313 于 4-8-2006 02:25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7-2006 01: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要如何检定保养品的水溶性强过油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7-2006 02: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卸 妝 】

卸妝很重要哦, 卸妝不徹底會導致長痘痘或照成日後的皮膚問題...

從皮膚生理學來看,不管膚質是屬於乾性、油性、中性或是混合性,無論化妝或不化妝,皮膚裡的皮脂腺無時無刻不在分泌油脂,只是量的多寡不同。就算足不出戶,或住在空氣清清,一點污染也沒有的深山裡,只要肌膚接觸到髒空氣、灰塵或化妝,這些污垢和彩妝就會和臉上的油脂一塊兒附著在皮膚表面,或阻塞毛孔,而卸妝洗臉正是把這些髒東西徹底去除的必要程序。

一般上班族回家後第一件事,應該就是先卸妝了。如果沒有化妝,就可以直接洗臉,粉底等彩妝光靠洗臉是卸不掉的,要用卸妝液和洗面乳雙重步驟,才能徹底洗淨毛細孔裡的污垢。用卸妝液卸妝要輕輕地、不能大力地按摩,否則反而會將污垢推往毛細孔裡面。一般卸妝品內含的成分,除了油脂外,還有溶劑和清潔劑。若以產品質地來區分,卸妝油和卸妝乳大多是組合油脂和乳化劑,而卸妝凝膠和潔面布則是搭配溶劑與清潔劑。

一般對皮膚而言,油脂的安全性較易掌握;清潔劑也就是界面活性劑或乳化劑,必須要經過挑選後才能安心使用;至於溶劑,酒精是目前唯一可用在化妝品內的成分,揮發性高、清潔力強,但卸妝的同時會滲入細胞,破壞臉上正常健康的皮脂膜,長期使用將使皮膚愈加乾燥或敏感,這是為何潔顏油能夠脫穎而出的主要原因。卸妝時手勢務必要輕柔,讓卸妝品與彩妝充分混合,才能輕鬆地把妝卸掉。不脫落口紅或防水化妝品則要用專用的卸妝液,效果比較好。卸妝品的動作要輕柔,或分成數次處理,不要為了貪圖一時的方便,一直在臉上塗來塗去,這樣的做
法反而會傷害肌膚。彩妝偏向簡單清爽的人,可以直接用比較清爽的乳化型卸妝乳把妝卸掉。彩妝偏向複雜厚重的人,則最好先用卸妝油把彩妝卸至乾淨為止,一定要把眼部彩妝以棉花棒沾眼部專用卸妝液,仔細卸乾淨,避免色素沉澱,而造成眼部肌膚暗沉! 再用乳化型卸妝品清洗臉部。如此方能得到較佳的卸妝效果。按照正確部驟保養肌膚,可令妳美麗加分!

其實要有完美的彩妝,就必須先照顧好自己的皮膚,正確的保養方式很重要,
許多人有基礎保養的概念,但卻沒有正確的步驟及方式,擦了再多貴貴的保養品效果還是有限.

無論是哪一型的卸妝油,它們所用的油脂成份不外乎礦物油、植物油或合成酯三種。礦物油的油脂結構與肌膚的皮脂不同,親膚性較差且不具保養功能,但對細胞膜不會造成滲透性傷害,安全性佳,選擇純度愈高愈好;而合成酯是經由人工製造,當然較能合成與皮脂接近的結構,因此親膚性較強,可深入毛孔溶出污垢和彩妝,達到深層清潔的目的;至於植物油,三酸甘油酯的結構也同樣與皮脂相似,同時更含有些許其他可幫助護膚的成份,如維他命E等,能給皮膚提供保養效果,所以價格較為昂貴,用來製作卸妝油的成本也較高。雖然說合成酯的卸妝效
果優於其他兩種油脂,乳化劑成份又能助你輕鬆除油,但合成酯和乳化劑或產生皮膚刺激敏感現象,問題應該是出在該款卸妝油裡某些不好的成份在作怪!建議在選用任何化妝保養品時,請先看看成分欄裡,只要字尾是以-ate結尾的,例如:isopropyl mysristate、isosteryl neopentanoate、octyl stearate或tridecyl neopentanoate等,一定要特別注意,這是辨別合成酯成份是否安全不刺激的最簡易方法。

卸妝的步驟
1.在化妝棉上沾滿化妝水或專用卸妝液,卸除口紅。一定要卸到用化妝棉擦面后沒有彩妝的痕跡!(注意:- 動作要輕柔,不要過度拉扯肌膚,以免皺紋產生!)

2.將化妝棉及棉花棒沾滿卸妝液後,包在一起卸除眼線和睫毛膏,或者用棉花棒沿著眼線和睫毛卸妝,眼影則用須化妝棉來卸妝。

3.在額頭、臉頰、鼻子、下巴、脖子塗上大量的卸妝品,用手指頭輕輕地在臉上畫圓圈,把臉塗滿卸妝品,,由內側往外側、由中央往左右,以畫螺旋的方式輕輕地按摩。讓彩妝與卸妝品充分混合。

4.鼻翼、眼睛周圍、嘴巴周圍、眉毛笒細小之處,塗滿卸妝品的動作要輕柔,或分成數次處理,切忌大力地摩擦,要用指腹以輕按的方式,仔細地卸妝。

5.卸妝液和化妝品充分混合之後,可用化妝棉先將混合一輕輕拭去後再用溫水沖洗乾淨,注意不要殘留在臉上。

6.再用溫和型的臉部清潔用品清潔臉部肌膚, 從T字部位為中心,往外輕柔帶過,再用清水將泡沫沖洗乾淨,避免殘留洗劑! 即可達成完整得卸妝過程。

市面上有很多雙效合一的產品,其實最好是'''卸妝~洗臉~去角質'''皆分開使用,對肌膚較健康,也可避免膚色暗沉/長痘痘!


原帖由 ghcat1313
这是我在一本美容杂志看到的.....
貼上給各位MM注意注意.....

卸妆产品大集合Q &A:

  Q不化妆也需要用卸妆产品吗?

  A:当然!想象一下你周围的空气有多糟糕:汽车尾气卷尘带土,施工现场的粉尘铺天盖地,偏偏闷热的气温又让你的脸不断地“冒油”,油垢和污垢沾染在一起,更不易被洗净。而且,汽车尾气属于脂溶性,即使你没上妆,也应用卸妆产品彻底清除,否则,痘痘粉刺可就找上你啦!

  Q:可不可以通过增加洗脸次数来代替卸妆功能?

  A:不可以!因为洗脸次数过多,虽然脸上的污垢被洗净,但也会同时带走保护脸部的油脂和水分,致使面部干涩,这样更不好!有些人爱用油性彩妆品或有防水功能的睫毛膏,那么洗面乳就根本起不了作用。因为洗面乳只能清洁水溶性彩妆品,无法清除油分,所以,挑适合自己的卸妆品,实为上策。

  Q:该怎么样选择适合自己的卸妆产品呢?

  A:这是重点问题了。建议你分3个因素考虑:①先检查一下你的彩妆品是水溶性还是油性(油性粉底、粉条、防水性彩妆等都属油性)。如油性化妆品居多,就需一瓶含油量较多的脂溶性卸妆品,如卸妆霜、洁面膏等。②看看你的肤质。一般来说,卸妆油会推荐给肌肤较干燥的人使用,而卸妆露或卸妆水适宜油性皮肤者。卸妆乳因其油分含量适中,为任何肤质适用。③视季节而定。夏天可以使用清爽的露状或蜜状产品,冬天皮肤干燥,可选用霜状或油状产品。

  Q:卸妆就可以不再洗脸,直接使用化妆水吗?

  A:可以,但因人而异。如果你的肤质偏干,卸妆后直接使用化妆水清洁就可以了。但一般肤质或油性皮肤的人最好再用水洗脸。

  Q:怎样才知道自己已经卸妆干净了?用什么擦拭好?

  A:用一般的面巾纸或化妆棉来擦拭卸妆品就行。一般说,不上妆或只上淡妆的人仔细卸妆2—3回后就可以彻底清除污垢。而浓妆的人,直到确定面巾纸上没有一丝一毫的颜色才可收工。

  Q:油状卸妆品的功力一定最好吗?

  A:不一定!油状卸妆品可以卸除水状产品无法卸除的油性彩妆,但不一定就能卸除水溶性彩妆,所以,对症下药才能达到目的。

[ 本帖最后由 ghcat1313 于 28-7-2006 01:47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7-7-2006 04: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赞赞赞,令我获益良多
“不管有沒有化妝,一定要先卸妝,才能徹底清潔肌膚”听你这么说,改次我要买卸妝油来用,
有好介绍吗?很多mm说shu umera的好,
楼主有试过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_B_C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7-7-2006 04: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楼主,想请教您,如果上班前上了隔离霜和妆,那么,下班时可以直接涂上一层的隔离霜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7-2006 04: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veevee 于 7-7-2006 01:15 PM 发表
请问要如何检定保养品的水溶性强过油性?


听一位化妆师説过...

化妆品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种。
一般来说,油性皮肤的人用水溶性的化妆品,以利于透气排汗;
干性皮肤的人用脂溶性化妆品,以利于保湿。

水溶性化妆品的基质是可以在水水中溶解的,
脂溶性化妆品的基质是油性的,油性的基质在水中是难溶或微溶的。

基质的不同,决定了化妆品的溶解性不同。
所以并不是能溶于水的化妆品才是好化妆品。

[ 本帖最后由 ghcat1313 于 7-7-2006 05:03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7-2006 04: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yandisu 于 7-7-2006 04:22 PM 发表
楼主,赞赞赞,令我获益良多
“不管有沒有化妝,一定要先卸妝,才能徹底清潔肌膚”听你这么说,改次我要买卸妝油来用,
有好介绍吗?很多mm说shu umera的好,
楼主有试过吗?


我也是用shu umera的,不錯用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1-11-2025 05:12 PM , Processed in 0.151540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