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949|回复: 36

请问什么是气沉丹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0-5-2006 07: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到底什么是气沉丹田?
气沉丹田是什么感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0-5-2006 08: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 说给你听也没有用的.

自己去练练看吧, 练最基本的深呼吸法, 过了一个月你就知道什么是气沉丹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2006 05: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eisely 于 30-5-2006 08:36 PM 发表
感觉? 说给你听也没有用的.

自己去练练看吧, 练最基本的深呼吸法, 过了一个月你就知道什么是气沉丹田了.

基本的深呼吸法是用嘴巴还是用鼻子?
就只是普通的深呼吸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2006 08: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正常人 于 1-6-2006 05:57 PM 发表
基本的深呼吸法是用嘴巴还是用鼻子?
就只是普通的深呼吸法?



鼻呼鼻吸, 注意要用腹部呼吸, 也就是说一呼一吸的起伏, 都要用腹部, 不能用胸.

一呼一吸之间, 都要把集中力集中在腹部, 尤其是丹田部位. 但不是叫你腹部用力, 相反的, 腹部必须尽量放松, 而是把思想全部集中在腹部, 尤其是丹田部位.

慢慢的, 练了一段日子, 你就可以感觉丹田就会开始产生变化, 开始会有麻, 热, 涨的感觉(每个人的感觉会有点不一样, 而且这种感觉是非常微妙的, 这也就为什么把这种感觉说给你听也无用, 因为必须自己去感受它). 这时候, 恭喜你, 你不但已经达到 "气沉丹田", 而且也可以感觉到 "气" 的存在了.

[ 本帖最后由 weisely 于 1-6-2006 08:23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2006 12: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eisely 于 1-6-2006 08:19 PM 发表



鼻呼鼻吸, 注意要用腹部呼吸, 也就是说一呼一吸的起伏, 都要用腹部, 不能用胸.

一呼一吸之间, 都要把集中力集中在腹部, 尤其是丹田部位. 但不是叫你腹部用力, 相反的, 腹部必须尽量放松, 而是把思想全部 ...



请问自修有可能練到这种境界吗?大概多久才能感到丹田发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2006 06: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eeleng_l 于 2-6-2006 12:52 PM 发表
请问自修有可能練到这种境界吗?大概多久才能感到丹田发热?


建议你去买一本类似 "气功/静坐入门" 的书籍, 好好的研究然后再练, 只要遵守练气功时候的一些禁忌, 自己练其实也是很安全的.

至于多久才会出功效, 每个人的慧根都不同, 会有不同的效果. 有些人只要练习得法, 练了几天就能够感到 "气" 的存在了, 有些人要练好几个月才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4-6-2006 08: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气沉丹田"是太极拳 "十要"中的"一要"。这是针对人们练拳时,气容易上提,产生憋气和上重下轻、重心不稳的毛病而提出来的。丹田在脐下三寸,气沉丹田,就是要求练拳时尽量保持自然,不要有意识地强行向下压气。因为"先天之气宜稳,后天之气宜顺"。后天之气宜顺就是指的呼吸要顺其自然。腹稳,呼吸自然就顺,下盘就能稳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6-2006 10: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唔讲得 于 4-6-2006 08:28 AM 发表
"气沉丹田"是太极拳 "十要"中的"一要"。这是针对人们练拳时,气容易上提,产生憋气和上重下轻、重心不稳的毛病而提出来的。丹田在脐下三寸,气沉丹田,就是要求练拳时尽量保持自然 ...



外家拳也有 "气沉丹田", 当然和内家的 "气沉丹田" 有很大的分别.

外家的 "气沉丹田", 正好和太极拳的相反, 要求要出拳发劲的时候, 用练功腰带缩紧腰部, 然后在发拳的时候逼使内气逼沉丹田, 以能够在转瞵间产生一种超人的爆发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5-6-2006 09: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eisely 于 2-6-2006 06:50 PM 发表


建议你去买一本类似 "气功/静坐入门" 的书籍, 好好的研究然后再练, 只要遵守练气功时候的一些禁忌, 自己练其实也是很安全的.

至于多久才会出功效, 每个人的慧根都不同, 会有不同的效果. 有些人只 ...


由于市面上"气功/静坐入门的书籍" 实在太多了,真不懂哪一本是好的,万一买到假货,练出来的气功真不敢想像。
“练气功时候的一些禁忌”有些什么呢?可否大约告诉我一些比较重要的?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6-2006 09: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唔讲得 于 4-6-2006 08:28 AM 发表
"气沉丹田"是太极拳 "十要"中的"一要"。


请问 "太极拳十要 "是哪十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6-2006 02: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weeleng_l 的帖子

只要不是法轮功出版的静坐法就没问题啦。但静坐对新手来说最好别通过自学来练习,不妨去气功班或瑜珈中心或佛学社里经老师教导为好。

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是,拳术提倡“气沉丹田”,但静坐却是提倡“意守丹田”,两者不同也。「意守丹田是指将意念集中于丹田(小腹),全副精神贯注于丹田,锁心猿,拴意马,做到眼不乱看,心不乱想。这种意守丹田的形式在气时,要耳聪目明,随时要测对方。如果练拳时意守丹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难以表现武术的气质,失去拳术的攻含义。这就是“气沉”与“意守”之间的区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6-2006 02: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练功的禁忌事项:

    大凡练气功夫,不论用以治疗疾病,或者用来保健强身,首要选用适合自己所需要的口诀,因此口诀是最主要的基本条件。其次则需要严格遵守禁忌事项,配合口诀以从事练功,使二者配合,相得益彰,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练功的禁忌事项,不仅是个常识问题,而且是必须遵守执行,有如律令,否则功亏一篑,于练功没有好处。
    佛家和道家的“修行戒律”,对于练功有很大关系,宗教家非常重视它。不过,这些戒律有纯宗教的观点和仪轨,而不完全适合于医疗的需要,我们选择其可用成分,而加以整理,综合起来,归纳成条款,予以统一的运用,对于我们练功的人说,是有利无害的。
    关于练功的禁忌事项,把佛道两家的理论观点,对照起来一看,以道家所论不离物质基础,又有系统,其说很合乎科学观点。试从根本上去了解它,足以代表这种学说的文献,姑就张湛《养生集》的叙言而论,可以看出它的轮廓。他说:“养生大要,一曰啬神,二曰爱气,三曰养形,四曰导引,五曰言语,六曰饮食,七曰房室,八曰反俗,九曰医药,十曰禁忌”。从根本上去看它,练功是一套整体的东西,也是一套以物质为基础,以生活为对象的科学,而不是空谈的玄理。
    其次,单就广义的养生禁忌事项而言,综合经论和诸家著述的要点,可以提出皇甫隆问青牛道士封君达的养生法则为代表,他说:“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无过极,少无过虚,去肥浓,节咸酸,减思虑,损喜怒,除驰逐,慎房室”。他还有一套很精警的劳动理论,他反对“逸乐”,而主张合理的劳动锻炼。他说:“人不欲使乐,乐人不寿。但当莫强为力所不任,举重引强,掘地苦作,倦而不息,以致筋骨疲竭耳。然劳苦胜于逸乐也。能从朝至暮,常有所为,使之不息乃快,但觉极当息,息复为之,此与导引无异也。夫流水不腐,户枢不蠢者,以其劳动有数故也”。他这种理论,是从实践中体会得来,而与逸乐作相对的比较为出发点的。他很明显地指出,“举重”、“掘地”、“朝暮”、“常为”、“觉极当息、息复为之”,不特有理论,有方法,而且富有热爱劳动的观点,坚持劳动的纪律,是值得表扬和学习的。以我的意见,无病的人,固当从事劳动锻炼,即神经衰弱的慢性病患者,照他这原则去劳动锻炼,肯定也是有效的。
    另外还有一派主张十二少、十二多,对于人们养生的禁忌事项,作反正的叙述,我们可以采用。它说:“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乃养生之都契也。多思则神怠,多念则忘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多语则气争,多笑则伤脏,多愁则心慑,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治,多恶则焦煎无欢。此十二多不除,丧生之本也”。这种主张,尤其对于慢性病的患者,在疗养期中,是有补益的。
    再其次,专就练功的禁忌事项,统以行、住、坐、卧,分条详列于下,以供练功的同志们,采纳和参考。
   
第一项:禁忌“预执妄念”
    这项意思是指在练功之前,自己即事先打算“这次上坐,一定要坐一点钟,一定要小腹发热,一定要一分钟只呼吸几次”,如此等等,都属于预执妄念,还未著手练功,早已造成紧张局面,难于放松,对练功最为不利。
   
第二项:禁忌“著意分别”
    这意思是指在练功当中,故意的去追求某些“动触”的现象,一旦发现了丹田发热,自己就有意识的去分别它,“这热气不很热,或者热得很?”“这热气在脐下一寸三、二寸、三寸?”“这股热流冲到尾间关,为啥不上轳辘关?”“热流上到玉枕关,为啥迟迟不过关?”如此等等,都属于著意分别。造成意识紊乱,甚至一知半解地用意识去引领这股热流,违反自然的规律,造成“经络紊乱”的偏差流弊。导致气机发动,不可自制,形成气窜全身,盘头不下,摇头耸肩,纽腰弓背,手舞足蹈,翻打跟头,狂呼惊叫,漫歌浅唱等等的毛病。
   
第三项:禁忌“杂念攀缘”
    这意思是指在坐功时候,念头不集中,思想开了小差,虽然身体在坐着练功,而自己的念头则根本离开了练功的口诀,把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事情,回忆已往、幻想将来。一个连接一个的杂念,一股脑儿都搬出来了。或者发现了丹田热气,即因缘现实而攀想到“某人对丹田如何说法”,“某本书对丹田又如何记载”,或者攀想到“丹田已热,应该通三关了”,如此等等,都属于杂念攀缘。愈攀缘则愈支离,愈支离则神愈散,造成头昏脑胀,气聚“祖窍”(又名山根、頞中,即鼻梁根),气不得归元。不特得不到神清气爽的享受,反而弄得精神疲乏。因此对于气功失去信心。
   
第四项:禁忌“心随外景”
    这意思是指在坐功当中,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作用。例如:耳根听见小孩哭,人叫马嘶,车声辘辘,不可起烦躁恚恨的念头。鼻子嗅着烟香或邻侧酒肉香,不可起欲食的念头。身上那里发痒、那里酸麻,不可去搔抓它。舌尖上翘,津降“华池”,不可随时去咽吞它。眼睛垂帘,看见外面的事物,不可栖心在那些事物上面去,或者闭着眼睛,“内视”到某种“光色”,也不可栖心在那光色上去,尤其不可发欢喜追求的念头。意识到气机发动,有“八种动触”的景象,不可去理会它,追求它,任它在自然的规律下去发展。这些禁忌,都属于心随外景。心念一随外景转移,意识就不会高度集中,功夫也就等于白练了。
   
第五项:禁忌“入房施精”
    这意思是指在练功的一定时期当中,精神充沛,对于夫妇的性生活,应当禁止。尤其以因病练功的患者,更当禁忌。即令无病的人,也应当“交接有时”,尤不可自恃练功有基础,恣意放纵。更不可信从胡说八道的“房中采补”邪说。
   
第六项:禁忌“大温大寒”
    这意思是指练功的场合,与平时居住穿着,既不可重裘厚褥,过事温暖,又不可单袤短裤,过于寒凉。因为“大温消骨髓,大寒伤肌肉”。
   
第七项:禁忌“五劳暗伤”
    这意思是指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坐伤肉。凡此五劳,在日常生活中或者疗养练功中都该适可而止。
   
第八项:禁止“坐汗当风”
    这意思是指在坐功的场合,不可当风。练功之后,身出微汗,不可当风。
   
第九项:禁忌“紧衣束带”
    这意思是指练功之先,需要宽衣解带,不可把身体绑紧,妨碍了气脉循着经络的流注贯通,影响了“河车运转”,“周天循环”的作用。
   
第十项:禁忌“饕餮肥甘”
    这意思是指练功期中和平时养生的饭食问题,禁忌任随自己的所好,大吃大喝。例如:肥胖的人喜欢食咸辣浓厚的肉食品,而不愿食糖,是该禁忌的。而应当听从大夫的指导,严格遵守“饮食疗法”,与服饵营养品的规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6-2006 02: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继上:

第十一项:禁忌“跂床悬脚”
    这意思是指练功采用“平坐”的方式和平常起居生活,坐在床沿,或者坐在椅凳,需要把脚心平正地安置在地上,不可悬空吊着,上不接天下不着地,这样久成习惯,会发生脚重腰疼,变做“血痹”的病症。
   
第十二项:禁忌“久忍小便”
    这意思是指练功当中,和平时生活起居,小便不可久忍不解。虽正在盘腿上坐的时候,也应该从容起来,小便之后再度上坐,尤其在平时生活中,饱食之后,宜立着小便,饥饿之时,宜坐着小解。
   
第十三项:禁忌“搔抓痒触”
    这意思是指正在练功当中,气脉流注,身上发现一种“动触”,有似小虫在肌肤之间爬行的景况,这种现象名叫“痒触”。尤以在头顶下至额颅、面颊、两鬓、鼻旁、唇口一带,感觉特别灵敏,这时决不可用手去搔抓痒处,妨碍了气脉的周流与交会。
   
第十四项:禁忌“卒呼惊悸”
    这意思是指在练功当中,因人卒然呼唤,自己蓦然吃惊。因此,事先须选择清静的环境,同时要事先布置,关照周围的人,在练功时候不要来打扰自己。万一偶尔遇上了这类事故,自己应当镇静,从容应声。更不可恚恨、发怒,以免气脉紊乱了。
   
第十五项:禁忌“对景欢喜”
    这意思是指在练功时候,发现了各种“动触”的景象,例如“丹田发热”、“逆行三关”等一系列的景象,自己面临着这些“动触”,认为是功夫的“好现象”,一时欢喜,故意追求,情不自禁地加功呼吸,因而使吐纳方法违逆了自然规律,造成偏差的毛病。尤其是对于专门练“清静法门”的人,更容易发生“对景欢喜”,虽然不会发生象练“搬运法门”那种偏差的毛病,但因一生欢喜心,念头即已“分别为二”,而不是“归一旨趣”了。也就是把原来高度集中的念头,被某一种外景所吸引着,而分心到那种“景象’上去了。同时念头在集中与分散的交替之际,一刹那的时间,原来念头高度集中所显示的那种景象,也如电光一样,眨眼消逝了。结果是空欢喜一场,而且相对的会产生懊恼追悔的念头,引起烦躁不安的情绪,而不能再坐下去,因而功夫也不会有进步。
   
第十六项:禁忌“久著汗衣”
    这意思是指练“动功”和“静功”中部常有的事件,有些阳虚的人,在初步练功时期,每每多汗,汗出湿衣,不可继续穿著,应该把毛巾擦干汗水,在夏天尤宜以热水沐浴一次,另换干衣。还有一些“湿气”很重的人,在练功当中,会出黄汗,把衣服染成黄色,不易洗脱。应当一面练功,一面告诉指导大夫,配合药物治疗湿气,或者配合饮食疗法除湿。这样能收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十七项:禁忌“饥饱上坐”
    这意思是指饥饿的时候,或者吃饱之际,不宜练功,应当在饭后二小时才可以开始上坐。因为“饥则胃阳动,饱则胃阴凝”,从科学的生理学看它,饿了胃会痉挛,饱了胃会充血,是相通的。按:不论动功、静功,在饥饱之际,都不宜练,唯有一种专门练脾胃却病的“叫化功”,反面应该在吃饱之后,如法去练,以健运脾胃,消食化积,这又当别论,不受此限制(详后述叫化功)。
   
第十八项:禁忌“天地灾怪”
    这意思是指天地的气候忽然变化,而非四季的正常现象,和二十四候的合理规律。从而把气象学与练功结合的理论。也就是在狂风、暴雨、迅雷、闪电、骤冷、突热等等气象变化的时候,不可以练功。道家对这种天地气候突然的变幻,认为是“天地阴阳”的“气化”不和,因而发生这些不正常的现象,名之曰“灾怪”。它于人体有直接的影响,所以不宜练功。同时为了预防这些灾怪的影响,研究“内外九气”的吐纳方法,对十二种异常气候的忽然来临,有精细的方法,应付裕如,不致影响正在练功的未完功课(有些人能坐若干天不出定)。而且还可以借此试验自己功夫的深浅。不过,功夫浅的人,说不上这些高深的运用而已。
   
第十九项:禁忌“真言偶听”
    这是专指初步练功的入而言。在一个老师同门的师兄弟,或者在一个疗养院的病员同志,必须遵守的一项忠告,而不是为了迷信,也不是为了保守。因为各个人的脏腑虚实不同,所患的病也各有差别,所以各个人练功的方法方式,必须切合自己的实际需要,而决定个人的练功口诀,虽然吐纳基本原则不变,作用则大大的不同,非真正同类同型的病,决不能笼统用一种方式方法来治疗百病。因此,为了防止初学的人为好奇心所支配,互相问询口诀,胡乱试用不切合自己的练功方法,导致不幸而出偏差,所以禁忌“真言偶听”,不许乱问乱试。但求练功先有了墓础以后,可用任何一种方法,才可以随意地试验。好奇乱问,盲目乱试,对练功是绝对没有好处的。
   
第二十项:禁忌“昏沉倾欹”
    这意思是专指在练静功当中,昏沉瞌睡,姿势倾斜,这种现象,是练功的障碍。指导的人该及时纠正,或者练功的人自动起来活动活动。不可以勉强再坐,或者让他继续昏沉下去。
   
第二十一项:禁忌“大怒入坐”
    这意思是指练功的人不能在大怒之后去练功。因为怒则气升,会与吐纳导引的气脉相逆,能使诸脉紊乱。
   
第二十二项:禁忌“过乐入坐”
    这意思是与“大怒入坐”相对面言的,不能在过度大乐之后去练功。因为乐则气降,会与吐纳导引的气脉相逆,能使诸脉紊乱,同大怒之后去练功,有同样的坏后果。
   
第二十三项:禁忌“吐唾无度”。
    这意思是指练功的人津液常满,不能常常吐口唾,因为口唾是一种很好的津液,是炼津成精的基本,应当把它细细咽吞(按:有病的人,咳嗽而吐浓痰,另是一回事)。养生家最重视这种律液。正在练功的时候,特别明显,更不可吐了。
   
第二十四项:禁忌“生疑懈怠”
    这意思是与“精进修持”相对而言的,也是练功的人最大的禁忌。有些人只具备五分钟的热忱,最初抱着好奇心理和“试试看”的态度,而缺乏笃信笃行坚持练功的决心。开头几天勉强练功,觉着没啥突出的功效,因而疑心气功疗法不能治疗自己的病,遂因疑而产生懈怠的惰心,于是马马虎虎再练几天,终于慢慢地就停下来了。结果一点好处没有,只落得几回腰酸腿麻、难受的印象深存脑晦。关于这项禁忌,练功的同志们,须要特别注意,否则,练功的一切的一切,根本都谈不到了。(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6-2006 02: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weeleng_l 的帖子

《太极拳十要》
1、动中求静。
2、含胸拔背。(即气沉丹田)
3、内外相合。
4、上下相随。
6、用意不用力。
7、分虚实。
8、松腰。
9、相连不断。
10、虚灵顶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6-2006 05: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指点,小弟受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太极小旋风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5-6-2006 06: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项:禁忌“入房施精”
    这意思是指在练功的一定时期当中,精神充沛,对于夫妇的性生活,应当禁止。尤其以因病练功的患者,更当禁忌。即令无病的人,也应当“交接有时”,尤不可自恃练功有基础,恣意放纵。更不可信从胡说八道的“房中采补”邪说。



不能XX什么吗?酱看来俺要放弃练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MonoBertTan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5-6-2006 11: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eeleng_l 于 5-6-2006 05:10 PM 发表
多谢指点,小弟受教了...

在下上次在 Kinokuniya 有看到一本林厚省教授的气功书,书名不记得了 ,就在华文书籍那里,就摆在"前面"(摆在那边一个大桌+架子上,应该都是些推荐书籍)。挺显眼的。

价钱我记得不是很贵(还是有点点贵 ),总之不会超过五十。如果 KL 离你不远,那你就去看看吧!很不错的书来的,专介绍气功。

林厚省教授所编著的书本,该可以放心了吧?

多多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6-2006 09: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太极小旋风 的帖子

要练神功,必先断淫嘛。善哉~善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6-2006 09: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 MonoBertTan 的帖子

怎么林厚省教授的书有教静坐功法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MonoBertTan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6-6-2006 09: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唔讲得 于 6-6-2006 09:04 AM 发表
怎么林厚省教授的书有教静坐功法么?

呃,他不是在找气功书籍吗? 可能我误会楼主的意思了。

多多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9-2-2025 11:25 AM , Processed in 0.119649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