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4382|回复: 23

[雪楓] 纯属阅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8-5-2006 08: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大家分享我所阅读过也觉得好的书。
大家也可以贴在这里交流一下。


[ 本帖最后由 NetLover 于 27-5-2006 03:02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8-5-2006 09: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非人

作者:Giorgio Faletti(意大利人)

看了2/5,已经是爱不释手。
他很容易得就把人类的劣根性通通都丢出来给读者,然后让读者都自愧不如。


“这一点我们都非常相似。
唯一的区别在于,
当你和人类谈完话,你会感觉到疲倦。
你可以回家,停止思考,终止痛苦。
我却做不到。
我夜里难以入眠,因为我的痛苦从来就不曾停息。“

“那么你会在夜里做点什么来止住这一些痛苦吗?“

“我杀。。“

这是广播电台里头的一段谈话。
然后就开始了故事的一片愁雾。



值得一看的书。


作者简介:
意大利影,视,剧三栖名人。
欧洲家喻户晓的任务。
涉足律师,广告设计师,职业车手等各种行业。
演员和歌手的身份让她名声大躁。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NetLover + 3 繼續加油~ 多寫點自己的感想哦~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5-2006 09: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燕子 - 朱少麟

摘录

1。我在很多年以后,才明白当时给了他多么辛苦的试练。少女的我并不十分关心贞操问题,只是觉得人生总该有些美,有些坚持。在那个年纪里,激情是有的,叛逆是有的,但是我不堕落,就因为厌恶我的生活,所以我要力争上游。


2。真的想做的试,和真正做到的事,是两回事。以前我以为是,为了自己的梦想,拼命也不怕,结果我什么都做错,事情是我自己搞砸的。。


3。没错。我就是听不得这种贬抑,见不得我的年轻同齐的无言以对。我说:饱食终日不是我们的错,至少我不这么想,生在这种逸乐的时代也不是我们的错,也许你不统一,但是要过这种生活不只辛苦也要忍耐。安详很好,只是我不想美化这种安详,我们就是活得够好了,所以代价也够大。既然你要谈艺术,你一定也知道,文艺复信就是发生在最贫乏的时代里,浪漫主义发生在最动乱的时代里,数百年安详的瑞士产生了什么?巧克力和咕咕钟。
    我只是奇怪,不管你是在那一代,上一倍的人都要称你是颓废的一代,而且不管我们发出什么声音,都要被指控成无病呻吟,我觉得我们活在一个没法使力的时代里,过的是丰美又单一的生活,大家的经验都一样,满腹理想但是没有时间,满怀叛逆但是缺乏战场,只是请穆什么先生您知道,这样并不好过,光会批评我们的颓废,不只是矮化,也是钝化。
    我不是不知足,我只知道,这个世界之所以进步,是因为还有那些不愿意知足的人。


4。有时候想想自己都吓一跳,我的这一辈子,原来都是忙着在成全别人,帮别人工作。

5。你不是孤僻,要找到你的同类感情才完整。你是一个很有感情的人。(好像和自己说的)

6。艺术的目的不在技巧,而在美和动人,龙仔跳得虽然好,但他少了一些东西。
    他听不见,这骗不了人,他的世界太空洞,连感情也时,单纯,平坦。。。他可以跳出最高难度的舞,那只是在模仿,它只能被捧为杂耍大师。生而有缺陷并不是他的错,只是这本来就是个该死的世界。

7。抽离感总发生在最拥挤的当头,站在人车匆匆的街角,所谓的博爱特区,绿灯亮起的那一瞬,我的心灵从体内抽离,终于忘了举步,在擂鼓隆隆中,人潮与车潮慢动作一样无声的穿越身畔,从未如此惊觉我是大城市中小小的一点,我用俯瞰的角度再一次看台北,我和所有人共同咒骂但又眷恋的城市,视力中的她仿佛是痛快的,仿佛是快乐的,是全自动的,上了发条,上了电池一样,只是这种振奋在巨观之下由混沌成了错综万端,一万种方向感的焦急,原来却是荒诞感。


还有很多。去看吧。
太感动了。
红色那一段是我最喜欢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NetLover +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5-2006 02: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黑夜之后--村上春树

還有,你可能不知道,如果真的想逃避什麽的話,當賓館的服務生倒是滿方便的工作哦。你看,如果當一般旅館服務生賺的錢可多了。
因爲客人會給小費啊。
但是,如果做那種工作的話,還是必須在客人面前露臉吧。
縂不能不跟他們講話。

這一點,賓館的服務生就不必讓客人一一看到臉對吧?
可以在黑暗的地方,悄悄的工作。
又有地方可以讓你睡覺。不會叫你那履歷表來,或者要你找保證人,不會跟你囉嗦。
名字也是,當你說:用本名不太方便。時,
他們也會讓你通融說:那麽,叫做蟋蟀怎樣?之類的。
因爲人手不夠嘛。

所以在這個世界,滿多有隱情或受傷的人在做哦。






--摘自:After Dark
腦袋突然被人撬了一下,啪,的一聲,然後被覆蓋在很裏頭很裏頭的那一種concept,突然之間四處亂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2006 12: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b]一座城池 - 韩寒



赛车手写的故事。
喜欢速度的年轻人写的。
刚买下,读了十几页,还算不错。
多产作家。

这是韩寒迄今最满意的作品,一部代表他文学创作最高水准的里程碑式著作。描写“我”、“健叔”、“王超”等一群不羁青年在大学时光里海阔天空的“光辉岁月”。
  从学校肄业的“我”因为一次群架事件,和朋友“健叔”从上海逃到了一个城镇。健叔是高我一年的同学,我们住在长江旅馆里,整日在这个城市里闲晃。后来我们认识了新朋友王超,从此,王超和他的桑塔纳就和我们混在了一起。我们跟着王超去他的学校看姑娘,无意中参与了一次行为艺术,这让我忆起了自杀身亡的同桌和他短暂的爱情。 我们仍然在这个城市里闲晃着。我不时做着我的奇特的梦,想着我曾经的女朋友……




我买下是因为它有一个很好听的英文名字:The Ideal City.
我想看看到底是怎样的Ideal 城池,也许好像《燕尾蝶》里头的Yen Town一样,发人深省。
总的来说,不过不失。
不过却有点虎头蛇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2006 12: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973年的弹珠玩具

在书店里头看见赖明珠翻译的这本书,毫不犹豫的买下来了。

有入口,就一定要有出口,否则死定。


世界上有什么不会失去的东西吗?我相信有,你最好也相信。--村上春树



弹子球研究专著《奖分》的序言中这样写道:

  除了换成数值的自尊心,从弹子球机中你几乎一无所得,而失去的却不可胜数。至少失去了时间——失去了足以建造所有历届总统铜像(当然是说如果你有意建造理查德·M·尼克松铜像的话)的铜板都换不来的宝贵时间。

  在你坐在弹子球机前持续消耗孤独的时间过程中,也许有人阅读普鲁斯特,抑或有人一边观看车内电影《勇敢跟踪》一边同女友沉浸在性爱抚的快感中。而他们很可能成为洞察时代的作家,或幸福美满的夫妻。

  然而弹子球机不会将你带去任何地方,唯独“重来”的指示灯闪亮而已。重来、重来、重来……甚至使人觉得弹子球游戏存在本身即是为了某种永恒性。  …l

  关于永恒性我们所知无多。但可以推测其投影。

  弹子球的目的不在于自我表现,而在于自我变革;不在于扩张自己,而在于缩小自己;不在于分析,而在于综合。

  假如你想表现自我和扩张自己,那么你恐怕将受到警示灯的无情报复。

  祝你玩得愉快!Have a nice gam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4-12-2006 06: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多分享 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2007 06: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迈克。克莱顿《奈米猎杀》

嘿,响应楼主的号召,我也来分享最近看过的书。

近来迷上迈克。克莱顿(Michael Crichton),他就是当年写《侏罗纪公园》的作者,有让人惊叹的著作。

率先看到的是《奈米猎杀》,本书的主题是结合奈米颗粒与生物材料所做出来的生物感测器,在利欲薰心的主事者的错误观念下所造成的毁灭性大灾难。

里头叙述一个从事科技事业的男子失业半年后,遇上接踵而来的坏事:怀疑太太有外遇,发现太太的工作,最后揭发一个惊人秘密,而他唯一能作的,只是背水一战。

买来的是台湾译本,译者洪兰非常棒,她写得序言中就说了,科幻故事有时候太虚幻,让人没有投入感,不够真实。

“只有像这样的小说,带着真实而有发生的可能,才真正吸引人。”

---------

奈米科技是当红科技,迈克把人们对科技的无知用在对待研发科技上,无比真实。

因为作者的科研背景,对奈米科技有很详细的诠释,而我个人不是科班出身,看起来有点难度,但总算可以消化。

隆重推荐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2-2007 07: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迈克。克莱顿《侏罗纪公园》

看的是电子书,网上下载,网站叫书路,大家可以上网看看。免钱嘛。

《侏罗纪公园》当年造成的轰动无需再说了,当时风靡全世界,现在再看原著感觉很特别。

同样是人类的无知造成这样的灾害,迈克是一个惊人的作者,总在新科技出现时,第一时间先“看到”可能发生的灾难。

本书在推出时,刚好是基因工程研发的首阶段,所以书中提及使用两栖动物的DNA修复恐龙的基因,同样真实。

书中的角色有些对调,迈克很早就显露出拍电影的潜质,他的书场景分明,一个接着一个,让人喘不过气,看的时候一气呵成,非常过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3-2007 10: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意思。
最近都太忙了。
即使看了書也不想寫下什麽了。

不過這兩本書我想我應該推薦。



作者:島田洋七
書名:佐賀的超級阿嬤
      佐賀阿嬤笑著活下去


這兩本書都是關於作者在8嵗到16嵗期間在佐賀和阿嬤一起生活的窮日子。
阿嬤是一個堅強的女人,用很多很奇怪卻也很實際的方式,無論在如何窮苦的狀況之下也能活得很快樂。

看這兩本書的時候,我時而大聲笑時而流淚的情緒讓旁人都摸不清楚我再看什麽書。。。哈哈哈。

讓我摘錄一些經典的阿嬤金句吧。

-別抱怨“冷啊”“熱啊”的。
夏天是要感謝冬天,冬天是要感謝夏天。

-時鐘反著走,人們會覺得鈡懷了而丟掉。
人也不要回顧過去,要一直向前進!

-這世上滿是生了病還不想死的人,自殺未免也太奢侈了。

-現在就先來過窮日子!
有錢人要旅行,吃壽司,訂做新衣,忙死了。

-惹人討厭的事情就是引人注目。

-活著很有意思。
與其講究表象,不如内在下功夫。

-聰明人,笨人,有錢人,窮人,過了五十年,都一樣是五十嵗。


我堅信人類是堅強的。
加油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6-2007 02: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断食害人-彭浩翔

一直以来都很喜欢彭浩翔。


他的电影总是很对味,带着某种独特的幽默细说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但是一直都没办法找到他的书。毕竟他的书都只是在香港发售。


直到最近一次回马来西亚碰上第二届海外中文书展,竟然给我找到《断食害人》《婚前婚后》《公主复仇记》。
(我并没买公主复仇记,皆因不是出自他的手笔〉。

刚看完了断食害人。
里头说了很多他和他的老婆(声称老板)的故事。
经他一写,让众人觉得他的生命怎么那么精彩。

最让我感动的是他送给老板的结婚戒指竟然是一枚奇怪的塑料戒指。
(这让我觉得女人当中还是有几个不是拜金的!)


也许像彭浩翔这样的浪子,应该找上像老板一样的人才能共存一生。
对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6-2007 02: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塔木德 Talmud

最近都在看這一本書。
一開始並不知道這本書的存在,一直到上次囘馬來西亞的時候和弟弟聊天,
弟弟告訴我關於猶太人的故事。
這一本就是猶太人的聖經。

裏頭大部分都是關於金錢的故事。
有一些還真得很有道理(雖然有一些太過偏激),對於進入了社會開始建立某种階層的年輕人還蠻有用的(譬如我)。

當中我最喜歡他說的,金錢不分貴賤。
因爲某种關係,其實心裏並不介意自己的工作(我的工作被社會上的人認爲沒有前途),但有時候在大家不斷的看不起之後,心裏開始產生一點點的自卑感。
後來看了這本書之後覺得金錢真的不分貴賤的,對於別人的看法,智者本就應該保持沉默一笑置之。

蠻值得看的一本書。


[ 本帖最后由 雪枫 于 16-6-2007 02:12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6-2007 02: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衛斯理

有時候無聊不想用腦看書 ,衛斯理還蠻不錯的選擇。

之前看到報導說他1963年就開始寫科幻小説。
其實40多年了,我還蠻佩服這40多年來他的天馬行空的幻想。

昨天原本想看金庸,很抱歉,我還真的沒看過金庸,看的都是電視版的。
才看了一章,就看不下了。
不知道爲什麽。就是讀不進這些文字。

還是衛斯理好了。呵呵。




如果有小叮噹的話我會更開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8-2007 12: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种风流[一]

首先,我要讲一句:妈的。
刚刚才打完一篇,竟然不小心按错钮,不懂google search 些什么。
结果救不回,宣告死亡。

我不会这么容易放弃的!

话说。。。


最近我都带着彭浩翔的《一种风流》到处乱转,
好让我忙碌的日子里头还能抽出一些时间看彭浩翔的奇怪人生观。
这样能让我的人生更豁达。

有一篇我特别喜欢的,关于两种不同语言并不能完全带出原著或原本表达的人的意思。
这一点我很赞同。
毕竟我的工作总是无可避免的必须要和客人用不同的语言沟通。
福建话,广东话,马来语,华语,英语,样样不精,但总算样样皆通。
但由于懂得不同语言的关系,我更知道有时候想用一种语言来表达另一种语言的原意是很难很难的。
彭的一个外国朋友看见[风调雨顺] [国泰民安]的牌面,就叫彭翻译给他听。
彭用最简约的方式说:The wind is good, the rain is good, the country is good and the people is good.
看到那一句翻译我大笑了一分钟。
可是在翻译之后他又说,翻译并不只是翻译字面的意思,而是翻译了一个民族五千年的历史。
看到这句,我呆了很久。
也许有时候需要的不是精通,而是了解吧?


好,今天就风流到此为止。
再看到什么好笑有意思的东西,在和大家分享。

To be continu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8-2007 06: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种风流[二]

二十一世纪将会是中国人的。

彭先生说,他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毛孔总是不期然竖起来。

老实说,我从来就以为这一句话是真的。
我还真的认认真真的等待着。
然后很多华裔的后代也开始学习华语,已证实自己也正在走向中国人的二十一世纪。
结果彭先生说出了另外一个观点。

他说,每个人总相信自己生活在世界中心;
自己生活的年代,是最重要的年代。
正如每个年代都有人相信,
此刻即将是世界末日。
一定要在你存在时候,才来做最后审判?
难道你的列席受审真得如此重要吗?

恍然大悟。

彭先生也说,
这正如奥克兰(Auckland)还能出现在世界天气报告的其中一个原因吧。
也许它并不如巴黎,纽约等那么有名望,但当地的人也会抗议说他们也是世界名城。
也许香港人认为他们也是世界名城,但美国人也会认为翻开地图,没有多少个人能力可指出香港所在。

我想也许是这样的。
我们总以为自己真的是重要的。
可是如果自己认为自己不重要的话,我们当中也没有人会成功,Righ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肥婆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7-9-2007 02: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末日与冷酷异境-村上春树

不拔地求相成球状物体,而想成是巨大的咖啡桌时,在日常生活的层次上有什么不可以呢?
当然这个是相当极端的例子,也没有必要像这样把一切的一切都自己随意去改变。
只是地球是个巨大的咖啡桌的权宜形象法,对于地球是个球状而产生的各种琐碎问题--
例如地心引力,换日线,赤道之类不太有用的东西--
就可以排除得一干二净倒也是事实。
对于过着普通生活的人来说,一生中到底有多少次必须和赤道之类的问题产生关系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10-2007 09: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种风流(三)

由於在下身于飲食界的關係,所以對這一篇特有感觸。

彭導說,有時候聽到朋友推介食肆,如果覺得東西不錯的話,也會在電臺節目或專欄中介紹,但多數招來友人的譴責。
他們說就是因爲那食肆太好,所以都不希望別人知道,以來人多了,下次再去便等候需時,而且怕顧客大增之下,
廚房會因爲太忙而影響食物質素。

這一點我還蠻贊同的。
當一閒餐館的名氣越來越大,人潮越來越多的時候,難免會影響食物的質素。
在下有幸在一閒墨爾本滿有名望的馬來西亞餐館工作。
廚房裏有一位有心且有才華的廚師。
有時候食物並沒有達到他的水準,他寧願挨客人罵*(當然,中罵的都是在前綫的我),也不願將食物推出去給客人。
當然,如果還及格(並不代表到達水準)的話,也就一只眼開一只眼閉。
畢竟他只有一雙手,其他的還是需要依靠另一個廚師或者其他人。

當然,怎麽說餐館也是個做生意的地方,你怎樣都是需要將利益作爲前提。


彭導的另一篇也有提到說,有些人很喜歡說:我想做生意。
其實說我想做生意的人,都只是想發達的人。
想做生意這種説法也只是想發達的含蓄版。
做生意只是個形式。
而做什麽生意,買什麽產品,什麽顧客市場等,他們一概不知。
大家都說喜歡經商,其實根本對買什麽產品沒有理念,他關心的,是經商后帶回來的利潤。
對他來說,經商不過是手段,發達才是終極目標。
相對的,要儅醫生或工程師雖然有點陳腔濫調,但還是較爲務實可愛。

其實彭導的角度並沒有錯。
但如果真心做好生意的產品,譬如說將食物做得好,不讓客人失望,而後來得到的利潤也是應得的。
在下的老闆正正是一個有心之人。
正如劉德華說的:今時今日的服務態度是不夠的。
我們更需要的是一群用心的人,努力服務一群好,或者不好的消費者。


[ 本帖最后由 雪枫 于 3-10-2007 10:54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0-2007 10: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与蠢的关系

朋友刚刚从香港回来,我托他买了三本书,分别是
卓韵芝的《孔子的敌人》,彭浩翔的《纯情梦游》,和陶杰的《莎士比亚的安魂曲》。

之前在网上有搜索过陶杰的书,他总喜欢把自己的照片放在封面上,这让我觉得污染了一本书应该有的洁净。
反观《孔子的敌人》那朱红色的封面和《纯情梦游》荧光粉红的封面更为贴切书本多了。

刚刚因为有客人在休息时间都还没走,于是随手翻了几页《孔子的敌人》。
看着看着还觉得蛮好看的。
至少我看到第37页为止我都觉得这是一本有趣的书。(不好意思,不是我看书的速度快,而是客人待得太久了。)

其中有一篇我比较想分享的是关于《美与蠢的关系》。
文章并没有贬或褒的意思,只是冷酷(或者是理智的,因为理智的说法都是冷酷的)的表达出一些数据来支持为什么美人的智商会比丑人来得低。

蠢的成因有两大种:
一,缺乏训练才智的机会。
二,缺乏接受智慧的机会。

一,
美男美女,不一定笨,可能只是:他们根本不太需要运用智慧,比起其他人少些机会训练脑筋。
可爱的小朋友向大人亮亮眼睛就能得到一颗糖。
外貌平凡的小朋友,总得要在大人面前表演一下,说些聪明话,才能得到一颗糖。
然后,这个可爱的小朋友长大成美人。
在[只限会员]的野店门外,美人只要有点自信地微笑,就能成功内进,其他人却要想想法子,设计对白,交一场戏才能入场,美人又少了一个机会训练脑袋。

二,
美人所看到的世界,与其他人,是不同的。

一般人让人想到的,是[面前有一个人];美人让人想到的,是他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
你总是在想这想那--为什么他如此美丽会爱上我的朋友?我的朋友会否被他玩弄?
他那么美,我的情人会否被抢走?我这样跟他并排而作,会否显得我很肥?
之类的。
美人使人不能专心说话/不能毫无避忌地说话,结果没人就没有那么容易听到深入的话,直接影响美人的心智发展。



笔者说她曾经认识一个人,颇英俊,却有一种[不像英俊的人会有的性格和态度],之后有人问他以前是不是一名肥仔,
他毫无顾忌的说他是。而且是几年前才开始减的。没有一刻顾忌,也不会反问[我的皮肤是否很松,让你知道我以前肥过?]。
靓仔外表,肥仔内心--这是最幸运的状况。

知道自己是谁,然后努力做好自己的人,最快乐。
毕竟总要有人当美人,有人当丑人,有人当聪明的人,有人当愚笨的人,才成世界。

以上这一段文章被我修改了一点,毕竟篇幅很长,而时间有限。

之后作者也提到美丽使人宿命性地跪拜门下,使人愿意将一切缺点都揽上身;使身边的人变蠢,是美丽的功用,
靓到可使人不假思索,就是美丽压倒性的胜利。
面对极美丽的东西,我们最好不要妄想自己会有一刻的胜利,你根本无处可逃的。

ps:有时候我蛮喜欢香港作者,他们所提出来的想法或者文字都是犀利的,直接的。
     也许没有美丽的词藻,却有坦荡荡的一颗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10-2007 02: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破事兒



这是彭浩翔先生的另一本书《破事儿》,
是由十八篇短篇小说组成的。

何谓短篇小说?
短篇小说是有人物,有故事性,有开始有结束。
阅读里头的每一篇文字,就像看一部电影一样。
结果呢,彭浩翔先生正在筹备着《破事儿》的电影。
敬请期待。

在后记里头,彭先生说尘世有几许事可堪动地惊天,还不是去似微尘,
所有种种,回头再看,就那么一回事。
爱欲生死,也不过是些破事儿。
而《破事儿》表达着豁达大度。

不知怎么,我在里头看见村上春树的背影。


別人寫下的東西:
破事兒,就是零碎的小事,如作者在後記說:「愛慾生死,也不過是些破事兒」。《破事兒》是彭浩翔的短篇小說集,由十八個短篇組成,故事成文多於九五至九九年間,最近才重新整理出版。
破事兒說的男女之事。這些事可能是驚天動地,也可能是莫明其妙,可能對其他人來說卻都毫不重要,但卻肯定讓二人震撼過。《HomeAlone》的主角對於舊同學蘿拉和力奇的愛情故事只有一點點的興趣。多年後再遇力奇,由他口中得知他們的故事,他只能說:「沒有人會笑了。」。《德雅星歷史課第一章》,一個男孩為搏女友一笑,騙取了一顆星星的命名權,雖然二人的故事很快就完結再被人遺忘,但他們的名字卻永遠被德雅星的居民流傳。《悲哀的安全套》講分隔異地的戀愛,赤裸裸地寫出主角的堅持、爭扎和放棄。《一毫子暴力》和《七分鐘》都說分手和失戀,奇妙的編排和最尾一句精景的對白讓人回味無窮。
彭氏作品擅於探討男女關系,即使在這些早年的作品也可以看出他對這題目的興趣。《破》有如萬花筒把一幕幕男女、性愛、悲歡離合的畫面展現出來。《破》的各個故事的文體、結構以致風格都大不相同。有些故事文字簡單但卻深刻和讓人回味,如《Home Alone》、《11》、《增值》;
有些激烈和露骨的如 《男的女的》 、 《一毫子暴力》 、 《悲哀的安全套》; 有些故事奇怪詭異得瘋狂,如《指甲鉗人魔》、《節日慶祝活動》; 有的如推理小說般玄疑和意外,如《七分鐘》、《復仇》。

很同意陶傑說彭浩翔是個鬼才,《破》的奇詭非庸人可以寫得出來。讀《破》一種樂趣,有如一次過看一堆他的電影,驚嚇玄疑動作攪笑言情都在一書之中。若果討厭他的電影如《大丈夫》、《伊莎貝拉》,大概你仍會不喜歡他對愛情和性慾的態度。但如果能放開成見,我想你也會喜歡他的新奇和幽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10-2007 09: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得很喜欢很喜欢很喜欢才可以

昨天看见一片很可爱的文章。
里头讲述着这个时代的人活在“真得很喜欢很喜欢才可以”。

电影,为了省钱,所以download.
但大部分人真的喜欢上某部电影的话,一定会掏钱买下正版dvd.
譬如说我,会收藏《Pirates of the Carribean》全集。(这好像间接地说,我有很多download的电影,也 有的是租了回来然后再copy的)

音乐,更可怕。大家都是在网上传来传去的。
真的遇上很很很很很很喜欢的歌手的话,才会买下正版。(因为大家都不aspect一张专辑里头的10首歌都是好歌)

有些人喜欢在网上看书,取之不尽。(这一点我比较难接受,因为一书在手的感觉是无法被电子所取代的)
遇上自己喜欢的作者才会买下来。

这种观念延伸到家庭观念,要遇上真的好好好好好好的,才肯结婚。
当然,这衍生了很多很多很多很多的单身,还有很高很高很高很高的离婚率。

不过呢,问题来了:如果不买正版的cd,电影,书本,贵衣服的话,你应该多了很多很多钱,那请问你有没有多了很多很多的钱呢?那是不是比上一代的人更快买到屋子买到车子呢?
理论上是,但事实却不是。

那钱到了哪里?

作者说:是不是神棍越来越难[昆]人,但总有神棍[昆]到人呢?


这个话题值得我们这一代的人深思。

By the way,作者是:卓韵芝。取自:孔子的敌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4-11-2025 07:45 AM , Processed in 0.165150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