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ahcoln

[辩论]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4-2006 09: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点意见
1。1楼的‘读万卷书指的是学历’。 真是学历吗?(qualification) 或是指学识?知识基础?
2。‘在一个人生的成长阶段里,从读书来获得知识是一个必然过程’, 这真是必然的吗?楼主对这一点很肯    定?我顿时像到了好几个点来反驳了。
3。读书是不是只靠眼睛视觉?这到让我想起了Hellen Keller, 和我所听过的有声书
其实楼主是犯了一个逻辑的问题,让我举例吧:
二楼与三楼,何者高?(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何者高)
是三楼高,但没有二楼,何来三楼?
其实归根,就是因为其实两者根本就不冲突,即不冲突,又何来辩论?
这也让我感慨,中国古语,只能感性的理解,而不能化为理性的分析。所以也奉劝各位避免用类是的中国古语来当成‘严肃的辩论题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4-4-2006 09: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吧,如果对方依然要在辨题上争辩,我也只好来奉陪一次。要设立一个平台,我们首先要看的是共同点。我们今天的题目是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何者为大,何者为胜。那么,读万卷书也好,行万里路也好,其共同点就是都是一个获得知识的方法。对吗?这点应该没有异议吧。

那么既然我们今天的共同点是获取知识方法,为什么会有经验的介入?经验,可以是各种经验,不一定和知识扯上关系,然而,读书的基本就是获取知识。以一个“散”对一个“本”,如此比较,然道辨友没有看出不妥之处?(所以让我误以为你们是故意的)。既然要比较,我们当然要比较一个肯定在平行线上的共同点。这里,最公平的比较当然就是“理论”和““实践”,因为两者都是以知识为本。对方辨友不去努力的为“理论”的重要性寻找出路,却一直在辨题上动脑筋。这点让我感到不解。

“理论”并非读死书,那是你们说的。“理论”是学习知识的重要过程。对方不从这里发扬光大,反而对小事疑惑,又怎么能够辨出这个主题的精彩之处?如果我是你方,我倒是有些少许难以辩驳的论点可以支持读比行重要。但是我又不是反方?难道还要我替你们开个头,立个论?没有办法,只好透露一些。“理论是实践的指导。。。”单这一点,我就可以头痛半天了。只是怎么等到今天都没有人提出?还有还有,啊,再说就没有意思了。。。看来这次的辩论要在没有辨的情况下总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4-2006 09: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ade 于 4-4-2006 09:33 PM 发表
所以也奉劝各位避免用类是的中国古语来当成‘严肃的辩论题目’


对不起了,用这个题目不是要让辨友以字面来解释那么简单和片面。“读”和“行”在这里,根本不是可以单以字面来解释的。如此,就是所谓的读死书了。明白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4-2006 09: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鬼才 于 4-4-2006 09:04 PM 发表
我并没有把科学家和茹毛饮血的原始人来做比较啊。
我比较的是,两个拥有同等能力的人,但,学历有所差别


哈,刚好科学家和原始人也是拥有同等能力的人,但是学历有差。不是吗?科学家和原始人都是人,他们的能力基本上是一样的。但是因为学历的差别,科学家拥有学识和实践,而原始人只会单纯的去找吃,从中吸取经验。这样,谁胜谁负,一眼可以看得出。

再次申明,我用的措辞也许看似严厉,但是都是辩论的语气,本人的意思绝非如此尖酸。请不要介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4-2006 10: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hcoln 于 4-4-2006 09:38 PM 发表


对不起了,用这个题目不是要让辨友以字面来解释那么简单和片面。“读”和“行”在这里,根本不是可以单以字面来解释的。如此,就是所谓的读死书了。明白了吗?

这就是认知的问题了,个人对事物的认知不尽相同,所以也会对事物有不同的解释。
如果不能直接的去理解字的意思,而要依照个人的认知去感受,那何来的理性和逻辑?
何人又有最终的’解释权‘?
这不是读死书,而是对知识的绝对的,严肃的,理性的要求。
所以我还是要‘奉劝各位避免用类是的中国古语来当成‘严肃的辩论题目’
ps楼主的论点很多都还停留在自己的认知上,而不是事实(fact), 因此只能说这是感性的辩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4-2006 10: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hcoln 于 4-4-2006 09:35 PM 发表

....“理论是实践的指导。。。”单这一点,我就可以头痛半天了


其实这点我有想过啊,可是这终究会被推翻。
因为事实证明,虽然实践是建立在理论上的。
但理论之所以会成立,其实根本就是建立在实践上的。
当年哥白尼首次发表的“日心说”,还不是被人当成是疯子?
只有在伽利略提出证据后,他才再受后人所推崇的。

我现在才发现之前的帖子结尾错了,真不好意思。
虽然口气咄咄逼人,但这才是辩论时的“真态”嘛。
不是我不想为“理论”找出路,实在是我自己早就为自己的“实践”所说服了,又怎么去说服别人?
还有,一个如果一个科学家能和一个原始人有同样能力,那又有何不可?
只是,后者需要多少时间而前者又需要多少?

我开始认同sade的意见了。
既然都相辅相成,没有冲突,又和来区别呢?
这和致力于讨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有什么分别呢?

我自认学历不高,学识尚浅。
我要闭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5-4-2006 12: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ade 于 4-4-2006 10:25 PM 发表

这就是认知的问题了,个人对事物的认知不尽相同,所以也会对事物有不同的解释。
如果不能直接的去理解字的意思,而要依照个人的认知去感受,那何来的理性和逻辑?
何人又有最终的’解释权‘?
这不是读死书 ...


你再说一些大家都懂得问题,竟然还可以说的头头是道?
每个人对事物的解释本来就不同,而辩论就是要先立论而行。这种基本的辩论技巧难道阁下不知道?
我说不可以“单”以字面来解释,不代表不能。看一件事情本来就不能“只”以表面来解释。要了解后再加上自己的思考逻辑,然后创造才对呀。怎么如此表面就能满足你了?
辩论,就是要先破题,然后定下主题的解释,不管是什么主题,都要经过个人得认知,然后再以理性和逻辑来解释。阁下却把认知、理性和逻辑硬生生的扯开,可见对事物的了解尚欠火候。
所以根本主题主要的是其可辩性,而非其可观性,或是严肃性。可了解否。
一个如此的主题,才能真的起抛砖引玉的效果。如果那些肤浅的主题,相信这个楼就不会集合那么多如此优秀的回贴,而只是灌水之嫌的留话。
而此主题迟迟不能进入引经据典,短兵相接得状况,完全是双方在立论上的争执。基本来说,就是还未正式入题。这点,难道也看不出来?

注明:文中口气乃辩论语气,请包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4-2006 12: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鬼才 于 4-4-2006 10:50 PM 发表


其实这点我有想过啊,可是这终究会被推翻。
因为事实证明,虽然实践是建立在理论上的。
但理论之所以会成立,其实根本就是建立在实践上的。
当年哥白尼首次发表的“日心说”,还不是被人当成是疯子?
只有 ...


我一开始就对主题作了分析。这个主题是比较,所以一定要建立在一个共识的立场上。也就是,我们在致力宣扬本身的立场时,不能否定另一个的存在。相辅相成,我一破题就提起了,但是不代表相辅相成就没有深浅之别,高低之分;这就是这辩题的精彩之处。可惜,我们还没有到达那个程度。对此。我是蛮失望的。但是到了现在,我已经两边都涉足了,所以我再辩下去也没有意义了。希望还有其他卧虎藏龙之辈会给与赐教。让我们拭目以待。谢谢各位的参与,让这个辩题可以留下许多妙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5-4-2006 12: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鬼才 于 4-4-2006 10:50 PM 发表
其实这点我有想过啊,可是这终究会被推翻。
因为事实证明,虽然实践是建立在理论上的。
但理论之所以会成立,其实根本就是建立在实践上的。
当年哥白尼首次发表的“日心说”,还不是被人当成是疯子?
只有 ...


突发奇想,不如我们来对调立场,我辩“读”(理论)胜于“行”(实践),你辩“行”胜于“读”?
虽然我没有一定的把握,但是玩玩也无妨。
当然不要也没有关系。
不过我应该会写出双方结辩的辩词。
再次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4-2006 01: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27楼
楼主说的 ‘所以根本主题主要的是其可辩性’。这就是此题的问题所在了。楼主是否觉得此题值得一辨?我的立场是‘不’。也就是为何我不肯进入楼主所期待的‘辩论模式’里。 而流连在推敲着辨题的边缘。(也算离题吧)
楼主的却是用心良苦,引经据典(很高中式), 来营照正规的辩论模式里。但老实说,论点的却是老生常谈(即大条大条的道理, 也就是楼主所说的‘你再说一些大家都懂得问题,竟然还可以说的头头是道?’), 我几乎可以把反方的论点用同一模式推敲出来。 那你说这辩论还有趣吗?(思维模式是如此主流兼可预性,是我对辩论论坛的看法)
楼主也说了,这是高低之分,就如我对这辩论题目, 心中也有了高低之分。

ps1我个人一向不喜欢‘引经据典’,因为这把自己的思维模式镶了框,也一厢情愿的认为他人也会认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4-2006 01: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ade 于 5-4-2006 01:19 AM 发表
ps1我个人一向不喜欢‘引经据典’,因为这把自己的思维模式镶了框,也一厢情愿的认为他人也会认同。


先驳这个,其他改天,要睡了。不喜欢“引经据典”,因为这把自己的思维模式镶了框,好像证明了你是一个读死书的典型。如果无法从经典中学习任何道理,我真的也会奉劝你还是不要读太多经好。呵呵!至于是不是一厢情愿,那就不用辩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4-2006 01: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ade 于 5-4-2006 01:19 AM 发表
回27楼
楼主说的 ‘所以根本主题主要的是其可辩性’。这就是此题的问题所在了。楼主是否觉得此题值得一辨?我的立场是‘不’。也就是为何我不肯进入楼主所期待的‘辩论模式’里。 而流连在推敲着辨题的边缘。( ...


值不值得辩,好像不是一个人来决定的。而论点流向何处,也不是主题来控制的。一样的主题,不一样的辩手,都可以营造出不同层次,这点,不是自命清高之士可以理解的。不知阁下可否提出一些可辩性的题目,然后点出为什么可辩?让小人打开眼界?踩他人的场,但却不能拿出具体的实证,好像就是死读书的通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4-2006 01: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ade 于 5-4-2006 01:19 AM 发表
我几乎可以把反方的论点用同一模式推敲出来。


对不起,实在有点马后炮。不如我开个眼高手低的新辩题,然后你同时间用同一模式推敲出所有的论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4-2006 02: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hcoln 于 5-4-2006 01:47 AM 发表


对不起,实在有点马后炮。不如我开个眼高手低的新辩题,然后你同时间用同一模式推敲出所有的论点?

好吧,我就把自己放在这种不可不辨的位置,用很高中式的模式来思考吧!
1。所谓‘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经典来了!), 读书来开阔视野,还是最直接容易的方法。
2。读书,不纯粹是增加知识,也能与作者作’思想交流‘。 有些感受与知识,也只能从大量阅读中才能获取。 因为许多好书,都是虚构的。旅行,并不能带你去那里。
3。电影,纪录片,有声书,都是爱好知识的人能从中获益的媒介。附近的博物馆,艺术展览,都是学问的好去处。 网络,更是获取最新资讯的最佳途径。这些,都补充了读书所缺的一些东西,我们并不需要行万里路来提高所谓的’震撼‘。
4。读书,是超越了空间的限制。旅行,受种种的政治经济因素所牵制。行万里路,也会忽略了自己对家庭社会的责任,因为在家的时间少了,对家人的沟通无可避免会减少。如有儿女伴侣者,更是难以兼顾。如本身经济并不富裕,更容易对自己,对家人造成经济的压力。毕竟,现今的汽油并不便宜。常出门在外,也更容易有人身安全的问题,如疾病,交通意外,在某些政治不稳定的国家旅行,更会有被袭击的危机,如伊拉克的恐怖分子绑架人质等。陡增添亲友的痛苦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0 收起 理由
李練 + 20 辨題第一階段評分。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4-2006 03: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ade 于 5-4-2006 02:59 AM 发表

好吧,我就把自己放在这种不可不辨的位置,用很高中式的模式来思考吧!
1。所谓‘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经典来了!), 读书来开阔视野,还是最直接容易的方法。
2。读书,不纯粹是增加知识,也能与作者作 ...


哈哈,看到了。
咱们不用再谈了。
说真的,和我想象中得差太远了。
等着看我的结辩吧!
其他人早叫我不要理你,但是我还是不忍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4-2006 05: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hcoln 于 5-4-2006 03:07 AM 发表


哈哈,看到了。
咱们不用再谈了。
说真的,和我想象中得差太远了。
等着看我的结辩吧!
其他人早叫我不要理你,但是我还是不忍心。。。

阁下无需如此毛躁(被对手激怒了?),嘲笑对方也不能令你加分,也不需要说什么’我还是不忍心‘这种虚伪的话语。但阁下所出的这种高中式的辩题,论点,也只能配这种程度的回应。(阁下似乎对自己的论点很满意?)
也就是为什么我觉得其可辩性很低。
只读万卷书,而不行万里路的最佳例子应该是Immanuel Kant吧。 就把这当作是我那个结什么辩吧!(其他的懒得写了)
至于阁下要结什么辩,我等着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5-4-2006 08: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ade 于 5-4-2006 05:52 AM 发表

阁下无需如此毛躁(被对手激怒了?),嘲笑对方也不能令你加分,也不需要说什么’我还是不忍心‘这种虚伪的话语。但阁下所出的这种高中式的辩题,论点,也只能配这种程度的回应。(阁下似乎对自己的论点很满意? ...



你连我的反应都搞不清楚,真是的。
我真要劝你爬爬楼。
讽刺是我,毛躁是你。好像都搞不清状况。。。
到了现在竟然还肤浅的把行说成了走路。真是无言。。。
浪费了我一个晚上的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4-2006 06: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這是個非常有題材性和深度的辯題!
請各位繼續踴躍對此主題發表,所有發表的精帖,將在辯論一個階段完結后綜合考慮,而若主題能夠保持現有素質繼續展開辯論,將被考慮升為精華I
感謝各位對辯壇的支持。

李練 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4-2006 08: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hcoln 于 5-4-2006 12:16 AM 发表


突发奇想,不如我们来对调立场,我辩“读”(理论)胜于“行”(实践),你辩“行”胜于“读”?
虽然我没有一定的把握,但是玩玩也无妨。
当然不要也没有关系。
不过我应该会写出双 ...


玩玩也好啊~
但,真的别太认真。
我才疏学浅,还请楼主赐教。

若就楼主的剖题来说,其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但却如何有高低之分?
理论得靠实践来证明其存在的价值;实践建筑在理论之上,实践的背后往往需要一套令人心服的理论。
若两者唇齿相依,何来谁比谁重要?

楼主告诉我们,以实践配合理论,我们能融会贯通,所以行更重要。
但同样的,今天我大也可说,没有了理论来配合实践,我们是不是只会像无头苍蝇般乱钻,而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在哪里?
这是不是楼主想点醒我的,支持作为支持理论者的重点?

但,其实我还是认为,这样的比较法,不是谁胜于谁的问题,而是两者存在的先后问题。实践存在于理论之后,让我们更能学以致用;理论存在于实践之前,让我们有勇有谋,更有效的实践我们的预期目的。这两者,是不是都是同一个逻辑?那,怎么分辨重要呢?

我的思绪越来越乱了,这就是作茧自缚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4-2006 08: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鬼才 于 5-4-2006 08:06 PM 发表
玩玩也好啊~
但,真的别太认真。
我才疏学浅,还请楼主赐教。

若就楼主的剖题来说,其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但却如何有高低之分?
理论得靠实践来证明其存在的价值;实践建筑在理论之上,实践的背后 ...


先别紧张。我今晚有约会,明天再继续。
明天开始,我们对调身份,我变成反方,你变成正方。
首先,大家站稳立场,我们就可以开始了。
不如我们把之前的当成一个段落的结束,然后重新出发。
正方,是不是应该先发言立论?
如何,等你开始,我们就正式来了。
还有,当然是玩玩,输赢是其次,我们要享受其过程。
先礼后兵,请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2-5-2024 06:13 AM , Processed in 0.069609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