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49|回复: 3

韩企造船烂尾后新西兰选择中国船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7-10-2025 07: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韩企造船烂尾后新西兰选择中国船厂
(来源:北京时间)

转自:北京时间

10月14日,新西兰铁路部长温斯顿·彼得斯证实,新西兰政府已将建造两艘大型渡轮的订单,交给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广船国际。根据新西兰政府发布的新闻稿这两艘公铁两用渡轮长200米,每艘可载客约1500人及40节列车车厢,预计将于2029年交付用于连接新西兰南北岛。

彼得斯确认新渡轮将由广船国际负责建造,但具体造价尚未敲定仍在谈判之中。新西兰《邮报》网站14日报道称由新西兰前工党政府主导的iRex项目,原计划由韩国现代尾浦造船厂承建,但因港口基础设施成本严重超支,新一届政府上台后于2023年12月取消了该项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7-10-2025 07: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取消韩企项目 新西兰选择中企造船

新西兰铁路部长温斯顿·彼得斯14日证实,新西兰政府已将建造两艘大型渡轮的订单,交给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广船国际,以取代此前被取消的由韩国现代尾浦船厂承建的 iReX项目。据新西兰《邮报》14日报道,由前任工党政府主导的iRex项目原计划由韩国现代尾浦船厂承建,但由于港口基础设施成本激增,新西兰政府于2023年12月取消了原来的合同。彼得斯14日表示,此次采购将为纳税人节省“数十亿新西兰元”(1新西兰元约合4.1元人民币)。

基建设施同步升级
多年来,更换老化的岛际渡轮一直是新西兰的政治焦点。据澳大利亚媒体“The Conversation”网站此前报道,今年7月,连接新西兰南北岛的库克海峡渡轮再次发生故障。目前,该国渡轮船队的平均船龄已高达28年,故障频发与“罢航”已成常态。而南北岛之间的交通高度依赖渡轮,船体老化、维护成本高昂,正迫使当局寻找新的跨岛交通方案。

据新西兰媒体透露,此次公布的这两艘200米长的新渡轮每艘可容纳1500名乘客,并提供2.4公里长的车道空间(供卡车、汽车及40节铁路车厢使用),预计将于2029年交付新西兰。
而随着新船舶的启用,重大基础设施升级计划同步推进。新西兰南岛的皮克顿港将建造新码头与渡轮连接桥,而北岛的惠灵顿港现有码头也计划进行延伸扩建。
目前最终协议细节仍处于保密状态,彼得斯称,将在今年内公布更多项目进展情况。

耗资6.71亿却没造成任何船只
为应对南北两岛之间的交通问题,2020年,新西兰国营铁路公司KiwiRail正式启动名为 iReX 的跨岛系统项目,旨在用两艘大型铁路渡轮取代老化的岛际渡轮船队,还包括对惠灵顿和皮克顿的港口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升级以适应新船的停靠需求。经过国际招标,KiwiRail最终选择了韩国的现代尾浦造船厂作为造船合作方。

但在2023年12月,该合同被新上台的政府叫停,理由是新西兰财政部警告称,渡轮和所需的港口升级扩建将导致成本超支30亿新西兰元。综合新西兰媒体报道,该项目在2021年获批时预算为14.5亿新西兰元,但最后总成本却飙升至40亿新西兰元。财政部长妮古拉·威利斯表示:“前任政府签署了购买两艘大型新渡轮的协议,但没有充分考虑支持更大型船舶所需的港口基础设施。”到项目取消时,其成本“几乎增加了三倍”。

今年8月,新西兰KiwiRail与韩国现代尾浦造船厂就iReX项目取消达成和解协议,向韩企支付1.44亿新西兰元作为项目取消的结算金。这使得已报废的iReX渡轮项目总成本达到6.71亿新西兰元。其中包括用于陆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和停工成本的4.49亿新西兰元,以及支付给现代尾浦造船厂的总计2.22亿新西兰元,后者包括之前的定金和结算款。而据新西兰电视台报道,这项耗资6.71亿新西兰元的项目却没有造成任何船只。

现任政府指责前任工党政府导致项目成本失控,表示能以更低成本完成该项目。此后,彼得斯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招标,希望在3月底之前找到新的一家建造两艘铁路渡轮的建造商,并让它们在2029年投入运营。

“最优方案”
彼得斯在新闻稿中表示,虽然尚未宣布两艘2029年交付的新渡轮造船合同,但与造船商的磋商进展顺利:“我们已将该项目成本重新控制在2020年设定的、也是新西兰人始终期待的范围内。”并表示“通过取消iReX项目,能为纳税人节省数十亿资金”。

新西兰媒体对政府此次公布的项目非常关注,尤其是在当前全球造船业受美国政策影响出现剧烈波动的背景下。

《邮报》报道提到,此前美国政府对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实施了投资限制并要求美资撤离,但并未限制与该船企的贸易往来。该报援引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数据报道称,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造船国,造船量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

“我们要为新西兰纳税人争取最优方案,”在公布上述消息时,彼得斯表示,“广船国际的专业能力、技术实力和生产规模印证了我们对务实渡轮更新计划的高度信心。”当前中国造船业在全球范围内仍具有显著优势。

中国船协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以修正总吨计分别占世界总量的47.2%、64%和57.6%,保持全球第一。海事行业媒体“海事执行官”网站13日报道提到,英国克拉克森公司的数据显示,全球订单积压量接近1.66亿修正总吨,中国占全球订单量的61%,而韩国占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10-2025 05: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6个亿不要了?五眼联盟国家自豪宣布:两艘巨舰订单已转交给中国

新西兰这一步,够狠。花了6亿多纽币的“学费”,最后转身,把两艘关键的南北岛渡轮,交给了中国广船国际。外交部长兼铁路部长温斯顿·彼得斯14日亲口宣布,说这是“对纳税人几十亿资金负责”的选择。话音不轻,语气里透出一点自豪。毕竟,这可是“五眼联盟”的铁杆成员,居然亲手把项目从韩国转到中国,这味道够耐人寻味。

这买卖要算起来,新西兰真不亏。两艘新渡轮,每艘200米长,能搭载1500名乘客,还有铁路和公路两层甲板,2029年交付。这是连通惠灵顿和皮克顿的生命线,穿越库克海峡,是全国运输网不可替代的一环。能不能按计划交付,不光关系政府政绩,更牵动整个国家的物流命脉。


可在此之前,整个项目几乎成了烂尾标本。早在2018年,前工党政府搞的iReX渡轮升级计划看着挺体面,每艘预算7.75亿纽币。好日子没过几天,预算一路飙升,到2021年涨到14.5亿,再到2023年,财政部发警告:撑不住,要逼近40亿纽币。这还只是建两艘船。新上台的政府接手后,一看账本,咋舌。财政部长妮可拉·威利斯干脆在2023年12月拍板:项目取消,钱不加了。于是,新西兰和韩国那边签了终止赔偿协议,1.44亿纽币,再加之前的支付,总损失2.22亿,算下来,整个项目花了6.71亿纽币。真是割肉也要止损。

这6亿,就这么打了水漂。可彼得斯转头一句“务实”,就扭转了风向。他的逻辑简单粗暴,能造得又快又好,还少花纳税人的钱,那就行。至于造在哪儿?在当下这个动辄讲“盟友优先”的时刻,新西兰的选择太不“盟友”了。这就是典型的现实打脸:嘴上说价值观,钱包才是硬道理。


说到底,他们这次选中了中国广船国际。老厂子,1954年成立,如今是中国南方最大的现代化造船企业之一。彼得斯在声明里直接点名,夸“具备能力、资质和产能”,还说这是“务实无废话”的方案。换句话说,如果一个能省下亿级开支的合作对象摆在眼前,再硬的政治立场也得让道。

说句实在的,中国造船早就不是“便宜活儿”的代名词。全产业链垂直整合,分段总装能力高,说白了,从设计到交付一条龙,效率就是优势。同样的标准,中国厂子能压缩周期、稳定成本,还能坚守工期。放在新西兰这样财力有限的小经济体面前,这种确定性就是金子。

而韩国现代尾浦造船厂那边,谁都看得出,它不是没技术,是报价太高,项目太拖。成本滚雪球,新西兰政府被钱包逼得转弯。这种时候,意识形态没了位置。何况,取消项目后还得交赔偿费,压力直接摊在纳税人头上。彼得斯的话其实是一种交代,他要让人信服这次换手不是拍脑袋,而是“理性选项”。


可外界心理落差还是挺大。毕竟,新西兰属于“五眼联盟”的核心成员,安全上靠美国,情报上也一体化,如今基建项目扭头交给中国船厂干,怎么看都带点象征意味。就像在朋友圈里永远追风口的那个人,突然告诉大家,“我不跟美国去喊口号了,中国这项目靠谱”。务实两个字背后,其实是财政吃紧后的无奈,也是对中国制造能力的一种认可。

这反差一出来,就让人多想。中国造船业这几年全球份额一路飙升,高端滚装、公铁两用船的订单越来越集中在咱们这边。原因很现实,产能稳定、供应链齐备,关键是交付守时。造船这种工程活,最怕延期。一延期,上下游全乱。偏偏中国厂子能守规矩,工期就是工期,不多要一分钱。这对那些预算有限的小国家政府来说,就是救命稻草。


这单生意不光是生意,还带了示范效应。五眼联盟里有人先迈这步,就等于给了别人一张“可以试试”的通行证。澳大利亚、加拿大、甚至英国那些还在嘴硬的,怎么看新西兰都得琢磨一会。口头上他们继续说“去中国化”,可私底下,一旦数字摆到桌上,账一算,选择谁其实早就心里有数。脱钩?那是嘴上喊的,真到要实打实交付的工程,还是要找能干事的人。

新西兰这回其实也算翻盘了。一边甩掉前政府的烂摊子,一边又拿到了成本更可控的新方案。国内舆论原本紧盯财政赤字,这下有了交代。毕竟项目未来能造出来、能跑起来,远比谁造它更重要。彼得斯在国内的形象,也从危机应对者变成了务实改革者。这笔政治账和经济账,他都算对了。


有意思的是,这事在当地华人圈早就有人调侃过。每次看到项目报增预算,就有人笑,“早该让中国企业干”。没想到真成了现实。现在,广船国际的工程师们已经在画新蓝图,工期定在2029年,渡轮一旦交付,库克海峡上又会有崭新的轮影穿梭。纳税人或许终于能松口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10-2025 02: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造船实力获认可:新西兰弃韩选中企渡轮项目,节省数十亿开支


新西兰政府突然将两艘巨型渡轮订单交给中国广船国际,直言能为纳税人省下数十亿。此前在韩国砸了6.71亿却只换来一张概念图,新方案让每分钱产生双倍价值。面对"国家安全"质疑,部长霸气回怼:"中国方面又不傻。"
内容由AI智能生成
有用
新西兰政府突然宣布将两艘巨型渡轮的建造订单交给中国广船国际,这一决定让韩国方面傻了眼。要知道,此前新西兰在韩国现代尾浦造船厂的iReX项目上砸了6.71亿新西兰元,连艘船的影子都没见到,如今转头选择中企,还高调宣称能为纳税人省下“数十亿”。更让人意外的是,面对“国家安全”的质疑,新西兰部长直接回怼:“中国方面也明白这一点,他们又不傻。”


10月14日,新西兰铁路部长温斯顿·彼得斯向外界证实,两艘连接南北岛的公铁两用渡轮订单已敲定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的广船国际。这两艘渡轮长达200米,每艘能塞下1500名乘客和40节列车车厢,预计2029年交付使用。

具体造价还在谈判中,但彼得斯在声明里拍着胸脯说,今年年底前会公布详细协议,重点说明新方案如何通过取消iReX项目,把纳税人的数十亿新西兰元牢牢攥在手里。

这个iReX项目堪称新西兰近年来最糟心的“打水漂”案例。2018年启动时,单船预算才7.75亿新西兰元,到2021年就飙涨到14.5亿,2023年财政部直接预警可能冲破40亿。新政府上台后,当场掐断资金,撕毁了与韩国现代尾浦造船厂的合同。


今年8月,新西兰国营铁路公司KiwiRail给韩国方面支付了1.44亿新西兰元解约金,加上之前的各种支出,6.71亿新西兰元花出去,最后只留下一张新船概念图。彼得斯提起这事就来气,反复强调这次跟中企合作,就是要让每一分钱都产生双倍价值。

广船国际这下可算露了大脸。这家1954年成立的老牌船厂,现在是中国南方最大的现代化综合造船企业,香港上海两地上市,实力可不是吹的。彼得斯毫不掩饰赞赏:“我们要的是能打硬仗的造船者,广船国际让我们对渡轮升级计划心里有底。”

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中国造船量已经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这让美国坐不住了,把中国船舶集团及其子公司列入“中国军方企业名单”,限制美国资金投资,却没胆量禁止贸易往来。

记者们逮着彼得斯追问国家安全问题,他却懒得绕弯子:“整个过程我们都会睁大眼睛盯着,确保船没问题。至于国安,中国方面也明白这一点,他们又不傻。”


中国外交部早就放话,美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搞歧视性清单打压中国企业,纯属无理取闹。中方敦促美方赶紧收手,还中国企业一个公平环境,同时也会坚决维护本国企业的正当权益。

有趣的是,新西兰这次选择中企,相当于用真金白银给中国制造投了信任票。毕竟,比起花6.71亿只买张概念图的韩国方案,能省下数十亿还能拿到实船的中国方案,谁都知道该怎么选。

广船国际接到的这笔订单,不仅是两艘渡轮那么简单,更是中国造船实力在国际舞台上的一次闪电亮相。当其他国家还在为超预算头疼时,中企已经用半个多世纪的积累,证明了什么叫“让每一分钱产生双倍价值”。


彼得斯的话其实点破了真相:在全球造船业,中国早已不是追随者。当新西兰纳税人终于不用为烂尾项目买单时,韩国现代尾浦造船厂那张概念图,恐怕只能钉在新西兰基建史上的耻辱柱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0-10-2025 07:34 AM , Processed in 0.119818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