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8|回复: 0
|
无人机夜袭莫斯科!4机场关闭、2700人滞留,俄和北约态度彻底恶化
[复制链接]
|
|
2025年7月21日凌晨,莫斯科四大机场的跑道灯骤然熄灭。
2700多名旅客被困在冰冷的候机厅里,手机屏幕上跳动着同一则警报:“无人机威胁,所有航班无限期延误。”
头顶的防空导弹划破夜空,23架乌克兰无人机在谢列梅捷沃机场上空炸成火球。
而500公里外的基辅,泽连斯基正盯着作战地图上闪烁的红点: 426架俄军无人机和24枚导弹刚扑向乌军基地,其中5枚“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精准贯穿了哈尔科夫的军火库 。
7月19日至21日,乌克兰发动了开战以来最大胆的袭击。
百架无人机像蝗群般扑向莫斯科,其中20架突破层层防空网,直插市区核心 。
它们的目标不是军事基地,而是生产军用半导体的安格斯特雷姆工厂,俄军导弹芯片的“心脏”。
俄官方宣称“全部击落”,但伏努科沃、多莫杰多沃等四大国际机场紧急关闭24小时,导致符拉迪沃斯托克飞来的航班集体趴窝,旅客滞留超过2700人。
这些无人机来头不小。
乌军自研的“安-196柳特”航程高达1500公里 ,搭载德国制发动机,成本仅2万美元,却逼得俄军动用百万美元级防空导弹拦截。
讽刺的是,乌克兰今年无人机产量预计达450万台,连制造业大国都被甩在身后。
几乎在同一时间,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大笔一挥, 终结了1996年与德国签订的《军事技术合作协议》 。
这份冷战后的“信任象征”,曾约定双方共享军工标准、联合开发技术,如今沦为废纸。
导火索是德国防长皮斯托利乌斯7月14日的狠话:“若北约与俄开战,德军将击毙俄士兵! ”紧接着, 4000名德军带着豹2坦克开进立陶宛,枪口距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仅100公里 。
德国还向乌克兰输送了能打到克里米亚的“金牛座”巡航导弹,彻底踩了普京的红线。
欧盟的制裁刀刀见血。
第18轮制裁将俄石油价格上限压到47.6美元/桶 ,比冲突前暴跌30%;20家俄银行被踢出SWIFT系统,北溪管道被永久禁用。
欧洲人对俄罗斯的厌恶也飙至顶峰,皮尤研究中心6月调查显示, 79%的欧洲民众对俄持负面看法 ,比三年前翻了一倍。
特朗普的“死亡倒计时”更让克里姆林宫窒息。
7月14日,他给普京划下50天停火期限 ,威胁否则将征收100%关税、切断俄原油国际运输线。
要知道,能源出口占俄财政收入的40%,这等于掐断命脉。
尽管德国总理默茨急赴白宫求援,特朗普却冷脸回应:“制裁可能针对俄乌双方”。
俄军战术越发凶悍。
他们用单价2万美元的“见证者-136”无人机当诱饵 ,引诱乌军发射400万美元的爱国者导弹拦截,再趁防空系统过热时,用“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突袭。
2024年7月13日,这套组合拳直接报废两套爱国者发射架。
乌军同样杀红了眼。
7月20日,一个营的空降兵突袭俄军后方 ,创下开战以来最大规模敌后作战纪录;在苏梅前线,乌军夺回金德拉季夫卡,把俄军逼出关键据点。
但代价沉重,俄军单日可发射700枚导弹,而乌军F-16战机刚击落7架无人机,就被流弹撕碎,成为战争中坠毁的第三架该型战机。
最危险的信号来自英国。
15年来首批美国B61-12战术核弹秘密运抵萨福克空军基地 。
这些低当量核弹可由F-35A战机搭载,30分钟就能砸进加里宁格勒。
俄罗斯的反制简单粗暴: 将伊斯坎德尔战术核弹部署到白俄边境 ,射程覆盖波兰全境。
北约则紧急在波兰部署核打击中队,双方扳机扣在指尖。
远东的堪察加半岛突发7.4级强震,海啸警报响彻太平洋沿岸;下诺夫哥罗德一列载有磷化氢毒剂的军火列车爆炸,浓烟吞噬了半个捷尔任斯克市, 这车化工原料本该送去生产“龙卷风”火箭弹 。
连“小弟”阿塞拜疆也突然反水。
总统阿利耶夫公开声援乌克兰收复领土,更翻出旧账: 要就俄军击落阿塞客机一事告上国际法庭 ,扬言“绝不像马航MH17那样不了了之”.
莫斯科地铁里,一位老人盯着关闭的机场巴士站牌喃喃自语:“他们说要让战争远离家乡,可现在家乡就是战场。”
谢列梅捷沃机场跑道上,地勤正清扫着无人机残骸,一块碎片上还烙着“基辅2025”的钢印。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