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6|回复: 1
|
印尼、馬來西亞與陸談「大型建設」涉海堤、鐵路等項目
[复制链接]
|
|
據觀察者網引述新加坡《聯合早報》9月3日報導,圍繞大型基礎設施建設事宜,印尼和馬來西亞分別與中國討論展開了討論。其中,中印尼兩國討論了爪哇島建設800億美元(約5800億元人民幣)的巨型海堤,中馬兩國則準備商討將東海岸鐵路(簡稱東鐵)延伸至馬泰邊界。
印尼媒體《雅加達環球報》(Jakarta Globe)當天援引印尼總統辦公室的消息稱,印尼總統普拉博沃同中方討論了在爪哇島北部海岸修建災害防禦工程的計劃,雅加達方面稱之為「巨型海堤」項目。據悉,這項建設是為了適應氣候變化,預計耗時15年至20年建成。報導稱,這一討論反映出,普拉博沃迫切希望推動這項「巨型海堤」項目。就在一周前,他剛剛成立了一個專門負責監督這項大型工程的新機構。
馬來西亞媒體《馬來郵報》(Malay Mail)則報導稱,馬來西亞準備與中國討論將東鐵計劃的終站,從吉蘭丹道北延伸至更靠近馬泰邊境的蘭鬥班讓,以促當地經濟發展。
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於9月3日結束對中國的四天工作訪問後,回國前在北京告訴本國媒體,這個建議仍在初步討論階段,相關團隊還須跟進成本、付款方式等細節。他說,東鐵目前聯通至吉蘭丹州首府哥打峇魯,而哥打峇魯距離馬泰邊界的蘭鬥班讓約25公里。「我們希望能實現從哥打峇魯通往蘭鬥班讓,蘭鬥班讓(經濟發展)欠發達。」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馬兩國領導人於9月2日會晤後,中方在新聞稿中強調,雙方要攜手建設地區高質量發展合作高地,著力打造人工智能、新能源、半導體等新興產業合作亮點,高水平建設好「兩國雙園」、東海岸鐵路等重點項目。
《印尼商業郵報》介紹稱,「巨型海堤」項目是2014年在雅加達啓動的國家首都沿海綜合發展(NCICD)計劃的延續。政府認為,這一擴建對於保護北部海岸沿線的70個工業區、5個經濟特區和主要交通基礎設施至關重要。
路透介紹稱,該項目旨在防止印尼人口最多的島嶼爪哇島北部海岸發生洪水,保護該地區免受海平面上升和地面沈降的影響,這些因素已導致那裡頻繁發生自然災害。據印尼氣象、氣候和地球物理局稱,1992年至2024年,印尼沿海海平面每年平均上升4.25毫米(mm),近年來由於氣候變化,海平面上升速度甚至加快。該項目規模龐大,印尼國內有一些聲音對這一項目能否達到預期效果尚持懷疑態度。
《雅加達環球報》在報導中提到,連接印尼首都雅加達和旅遊名城萬隆的雅萬高鐵,正是中方「一帶一路」倡議和中印尼兩國務實合作的標誌性項目。雅萬高鐵全長142.3公里,最高運營時速350公里,是中國高鐵首次全系統、全要素、全產業鏈在海外建設項目,全線採用中國技術、中國標準。
此外,自安瓦爾2022年11月就任馬來西亞總理後,他就已明確表示,提升與中國的雙邊關係是馬來西亞的優先事項,不會讓兩國關係只維持現狀。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4-9-2025 10: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東博會9月中旬登場 聚焦中國—東協自貿區3.0版升級
中國新聞網4日報導,「中國—東協自貿區3.0版升級議定書」即將簽署,今年9月中旬舉辦第22屆中國—東協博覽會(東博會)會期將發布藍皮書,宣介中國—東協自貿區新機遇。廣西大學中國—東協經濟學院學術院長李光輝受訪表示,東博會舉辦中國—東協經貿合作對話,將引導企業圍繞自貿區3.0版涵蓋的數位經濟、綠色經濟等重點領域加強對接合作。
作為前述對話活動的策畫者,李光輝表示,在世界經濟低迷狀況下,尤其是美國採取關稅措施、單邊主義盛行的背景下,中國—東協自貿區3.0版談判完成,對於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保護自由貿易、穩定世界經濟具有重要意義。
李光輝指出,中國—東協自貿區3.0版包含的數位經濟、綠色經濟、供應鏈互聯互通、中小微企業等9個新增章節,將進一步推動中國東協合作領域不斷拓展,推進區域產供鏈深度融合,惠及雙邊企業及民眾。「3.0版將為消費者帶來更豐富的商品、更合理的價格和更高的品質。數位經濟、綠色經濟是未來發展方向,中小企業支援機制的加入,也為創新創業提供了新機遇。」他說。
李光輝指出,東博會會期舉辦的中國—東協經貿合作對話活動,重點聚焦金融、數位經濟合作等內容,邀請高級別官員和學者展開深入交流,共商自貿區建設互利共贏之策,旨在為中國—東協自貿區3.0版實施提供智力支撐。
東博會自2004年創辦至今,在中國—東協自貿區建設進程中發揮不可替代作用,推動自貿區建設從1.0版升級到2.0版,並向3.0版邁進。
李光輝表示,東博會已催生出獨具特色的「南寧管道」,成為推動人文交流和開放型經濟發展的關鍵紐帶。在他看來,自貿區3.0版不僅是一紙協定,更是一條通往未來的道路,廣西應在規則共建、產業升級和平台建設中展現作為,真正把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