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22|回复: 0

「每3度電就有1度綠電」 陸構建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體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3-7-2025 03: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國新聞網旗下新媒體「三里河工作室」22日報導,在中國大陸,一度電從新疆哈密出發,僅用0.007秒就可穿越2260公里,點亮重慶。


剛剛投產送電的哈密-重慶±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不僅用碼表丈量出電力的速度,亦用線路勾勒出綠電騰挪賦能的軌跡。

中國已構建起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體系:風電、太陽能、水電、核電全面推進。2024年,中國大陸新增風電和太陽能裝機量超過全球其他國家總和,新能源發電裝機歷史性超過煤電,大陸全國「每3度電中就有1度是綠電」。

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國,通用汽車放棄了電動車生產計畫,轉而投資8.88億美元用於生產V8汽油發動機。

類似的變化,也出現在關鍵材料領域。2008年,美國生產了全球近一半的多晶矽--太陽能電池板的核心原料。如今,這一地位已被中國取代,市場份額占比超過90%。

這背後,是全球能源主導權的路徑分化:一邊是美國繼續押注石油、天然氣等傳統能源,謀求延長化石燃料時代的紅利;一邊是中國在輸出太陽能、風電、儲能等綠色技術,試圖構建以清潔能源為基礎的產業新格局。

《紐約時報》分析認為,特朗普政府政策導向意在維持世界對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的依賴。作為全球最大石油生產國和天然氣出口國,美國尋求以此強化其「美國能源主導」目標,減少對外依賴,特別是對中國的依賴。

而中國的路徑恰恰相反:通過構建完整的綠色能源製造、技術和出口體系,從能源依賴方轉變為技術與產業的輸出者,逐步爭取在全球能源轉型浪潮中的主動權。

百萬瓩級水輪機組、深遠海浮式風電、釷基熔鹽實驗堆、建成全球首座第四代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石島灣基地……中國在新能源電力科技領域正穩健邁步,更是目前唯一實現特高壓技術大規模商業化運營的國家。

中國能源含「綠」量不斷提升,正持續為高端裝備製造產業、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注入強勁動能。

《紐約時報》指出,中國汽車工業的創新活力已躍居全球首位,超越日本、德國和美國。2021至2023年間,中國每年的工業機器人安裝量均超過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是美國的七倍。

業內人士表示,在美國建設同等規模電池工廠,成本約為中國的六倍,背後最關鍵的是中國電力基礎設施與產業集群的整體綜合優勢。

現在,中國的綠色動能也正加速駛向海外。

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中國企業承建的阿聯酋950兆瓦光熱太陽能複合電站,為32萬戶當地居民輸送綠色電能;在埃塞俄比亞,中企建設的阿達瑪風電場,緩解了當地30萬人口及周邊城市的用電需求缺口。此外,中國特高壓技術標準已輸出至巴西、巴基斯坦等國,推動當地綠色能源技術革新。

這場未來能源主導權的博弈結局尚未可知,但隨著全球對應對氣候變化的更加重視,各國向清潔能源轉型已是大勢所趨。

或許正如《紐約時報》所說:美國可以扭轉航向,布局可再生能源,但寶貴時機已然錯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4-7-2025 05:21 AM , Processed in 0.095211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