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6|回复: 3
|
“19%对0” 菲律宾炸锅,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怎么有脸回国?
[复制链接]
|
|
本帖最后由 dalap 于 26-7-2025 10:51 PM 编辑
联合国:“令人震惊”“令人发指”!
据西班牙《世界报》网站7月18日报道,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于7月18日谴责了菲律宾“尤其是通过在线平台”贩卖婴儿的行为。该机构最近记录了多起此类案件,并呼吁调查可能存在的专门从事此类活动的犯罪团伙。
该机构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对菲律宾群岛上儿童贩卖现象的“普遍存在”表示“严重关切和谴责”,并提到了“令人震惊”的案例,其中包括一名一个月大的婴儿“遭受了这种令人发指的行径”。
人权理事会呼吁菲律宾政府采取紧急措施,包括加强社交媒体的监管,并确保对犯罪分子进行快速审判。
在人权理事会发出警报前,菲律宾参议员皮娅·卡耶塔诺已于17日在参议院提出动议,要求调查可能涉及在线贩卖儿童的犯罪团伙。“这个令人痛心的事件提醒我们,一些家庭正面临深重的贫困与绝望,但这绝不能成为剥削我们孩子的借口。我们必须为母亲和家庭提供切实可行的替代方案。”
菲律宾当局过去曾报告多起在线贩卖婴儿的案件。司法部一年前曾宣布逮捕了一名试图以2.5万比索(约合440美元)出售仅6天大婴儿的女性。
然而,菲律宾的危机不仅限于在线贩卖儿童,该群岛多年来也一直是全球网络儿童色情内容的主要中心之一。一些国际组织指出,仅2022年,该亚洲国家就有50万名儿童被成年人用来制作面向全球犯罪分子的色情内容。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7-2025 07: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将对菲律宾进口商品征收19%的关税
据新华社华盛顿7月22日电 美国总统特朗普22日在社交媒体发文,宣布与到访的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达成贸易协议。特朗普称,菲律宾将对美国开放市场并实施零关税,而美国将对菲律宾进口商品征收19%的关税。
特朗普当日上午在白宫与马科斯举行双边会谈。截至发稿时,白宫尚未公布美菲贸易协议的更多细节。
特朗普9日致信马科斯,称将从8月1日起将菲律宾输美产品关税从4月初宣布的17%上调至20%。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6-7-2025 10: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9%对0” 菲律宾炸锅,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怎么有脸回国?
"白宫欢呼的‘历史性突破’,实则是菲律宾人面包涨价的开始——美国用‘零关税’糖衣裹住19%的关税炮弹,马尼拉街头阿婆攥着计算器的泪水,揭穿了这场‘现代殖民税’的真相。"
“19%对0”:一场被包装成“胜利”的菲律宾式悲剧
7月20日,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结束对美访问时,白宫发言人用“历史性突破”形容美菲达成的贸易协议:菲律宾将对美国全面开放市场,所有输美商品实施零关税;作为“对等回报”,美国仅对部分菲律宾商品加征19%关税——当然,白宫没明说的是,这“部分商品”几乎覆盖了菲律宾对美出口的80%。消息传回马尼拉,街头卖芒果干的阿婆攥着计算器直抹泪,出口商协会连夜召开记者会痛斥“国家利益被出卖”,社交媒体上马科斯卖国的话题阅读量3小时破亿。这场被华盛顿包装成“伟大交易”的谈判,在菲律宾掀起的风暴,远比热带台风更猛烈。
一、“零关税换19%”:赤裸裸的羞辱
要理解菲律宾人为何炸锅,先算笔简单的账。菲律宾2024年对美出口总额约280亿美元,其中前五大类商品是电子元件(占比35%)、香蕉(12%)、椰浆(8%)、纺织品(10%)和半导体零部件(9%)。按新协议,这些商品进入美国市场不用交一分钱关税;但反过来,美国对菲出口的牛肉、奶酪、小麦等农产品,以及汽车、机械等工业品,将被征收19%的额外关税。
问题在于,菲律宾从美国进口的商品总额约170亿美元,其中超60%是菲律宾无法自给或成本极高的刚需产品。以小麦为例,菲律宾每年进口120万吨,美国是最大来源国,占45%。19%的关税意味着每吨小麦成本增加约50美元,全年多花2.7亿美元——这笔钱最终会转嫁到菲律宾人的面包价格里。更讽刺的是,菲律宾对美出口的电子元件,很多是美国企业在菲设厂的“来料加工”产品,原材料和核心技术都来自美国,所谓“零关税”不过是让美国企业省了部分成本,利润最终还是回流华尔街。
菲律宾工商总会主席罗贝托·克拉罗直言:“这不是自由贸易,是现代殖民税。我们用自己的市场和劳动力,给美国打工交‘保护费’。”更扎心的是,美国对菲“部分加税”的清单里,恰好避开了波音飞机、微软软件等高附加值产品——这些才是美国真正想卖给菲律宾的东西。用马尼拉大学经济学教授阿图罗的话说:“华盛顿的算盘敲得太响,他们要的不是对等,是菲律宾当‘冤大头’。”
二、马科斯的“胜利宣言”
面对国内怒火,马科斯政府的解释显得苍白无力。总统府发言人称“这是菲美关系新篇章”,“美国承诺加大对菲投资”。但所谓的“投资”至今只停留在口头上,反倒是菲律宾先掏出了真金白银:为配合美国“印太战略”,马科斯上台后已批准美军使用4个新增军事基地,其中3个靠近南海;允许美国军舰、战机更频繁进入菲律宾领海领空;甚至默许美国情报机构在菲境内设立数据中心。这些动作换来了什么?美国商务部长的“口头表扬”,以及这份“19%对0”的耻辱协议。
更深层的荒诞在于,马科斯政府根本没搞清楚自己的谈判筹码。菲律宾对美出口的商品,80%是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产品,本身就缺乏技术壁垒,美国若真想限制,完全可以找个“反倾销”“环保标准”的借口加税。所谓“零关税”不过是美国给菲律宾的“糖衣”——反正这些商品美国不从菲律宾买,也能从越南、印尼买,反正菲律宾的制造业竞争力本就不如东南亚其他国家。反倒是菲律宾,为了保住对美出口份额,不得不接受“零关税”的霸王条款,相当于把自己的经济命脉绑在美国战车上。
更讽刺的是,马科斯访美前曾信誓旦旦表示“要为菲律宾争取公平贸易”,结果回国后面对记者追问“19%关税是否合理”,只能支支吾吾说“这是战略交换”。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的女儿、参议员萨拉直接开炮:“父亲的谈判团队至少还能谈下基建援助,现在的政府连基本的国家利益都守不住。”民调显示,马科斯的支持率已从上台初期的78%暴跌至52%,其中60%的受访者认为“访美成果损害菲律宾利益”。
三、美国的“交易艺术”:用菲律宾的骨头熬汤
这场闹剧的本质,是美国用“交易”之名行“掠夺”之实的大国霸凌。华盛顿的政客们深谙一个道理:对付小国,不需要武力征服,只需要制造“选择困境”——要么接受不公平条款,要么失去关键市场。菲律宾对美出口占其总出口的18%,其中电子元件更是依赖美国市场(美国占菲电子元件出口的40%)。美国正是抓住这一点,用“零关税”诱惑菲律宾开放市场,再用“19%关税”收割菲律宾的刚需进口,相当于既拿走了菲律宾的“蛋糕”,还要菲律宾倒贴“餐具钱”。
这种“交易艺术”在美国对外政策中屡见不鲜。上世纪80年代,美国用“广场协议”逼日元升值,摧毁日本高端制造业;2018年对欧盟钢铝加税,却给澳大利亚、阿根廷等国“豁免权”,本质都是用“选择性让利”巩固自身优势。这次对菲律宾,华盛顿不过是换了套新剧本:用“零关税”让菲律宾产生“被重视”的幻觉,再用“19%关税”把菲律宾变成美国的“经济附庸”。正如《菲律宾星报》评论所说:“美国从未真正尊重过菲律宾,他们只是需要一个听话的前哨站。”
四、菲律宾的困局:在大国博弈中迷失的“东方之珠”
菲律宾的悲剧,也折射出中小国家在大国博弈中的尴尬处境。马科斯政府上台后,放弃了杜特尔特时期的“平衡外交”,全面倒向美国,试图借助华盛顿的力量对抗中国在南海的影响力。但现实是,美国从未真正把菲律宾当“盟友”,只是当成“棋子”。当菲律宾需要经济支持时,美国只给“口惠而实不至”的承诺;当菲律宾需要维护主权时,美国躲在《美菲共同防御条约》后面装聋作哑。
更值得警惕的是,菲律宾的经济结构正在陷入恶性循环:为了迎合美国,放弃与中国的经贸合作(2023年中菲贸易额达834亿美元,是菲第二大贸易伙伴),导致失去中国市场这个“稳定器”;同时,对美开放市场又让本土产业暴露在更激烈的竞争中。以纺织业为例,菲律宾纺织企业本就面临越南、孟加拉国的低价竞争,现在失去中国物美价廉的面料供应(中国占菲纺织品原料进口的65%),成本进一步上升,倒闭潮已在酝酿中。
马尼拉街头的抗议者举着标语:“我们不要做美国的提线木偶!”这或许是菲律宾人最清醒的呐喊。从“19%对0”的荒诞协议中,菲律宾需要明白一个道理:真正的国家利益,从来不是靠“讨好大国”换来的,而是靠维护经济主权、发展本土产业、拓展多元外交得来的。如果继续沉迷于“大国代理人”的虚幻荣耀,等待菲律宾的,可能是更沉重的代价。
夜色中的马尼拉湾,灯塔的光依然明亮,但照亮的不再是“东方之珠”的繁荣,而是一场被大国交易碾碎的民生之痛。当马科斯在白宫玫瑰园微笑时,马尼拉的阿婆正为涨价的面包发愁,出口商在计算破产的日期——这就是“伟大交易”的真相:有人赢得选票,有人输掉国家。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6-7-2025 10: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马可撕的父母劣迹斑斑
世纪贪官, 暗杀政治对手,然后逃去老霉, 他的金银财宝在那里,心照。
奇怪菲人会选他回来, 所以民煮真的是民煮。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