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63|回复: 2

唯识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7-2025 10: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3-7-2025 11:00 PM 编辑

我应该在佳礼论坛发表过多篇关于《唯识学》的文章,但是没有具体的讲理论细节,只是抒发下情感。我已经不再分享所谓的『甚深佛法』,因为佛法是跟经书合在一块的。说法其实就是讲经,理解佛法就是理解佛经。真正的说法就是从经头说起,一直说到经尾,这就是分享佛法。这样子的分享佛法也没有受众群,所以算了。

我想学《唯识》很久。经过很多年的“努力”自学,已经窥探到门道。假如你想要学《唯识》,那么可以看下这篇文章。

跟《唯识》相关的佛经,譬如《解深密经》《楞伽经》《大乘密严经》《华严经》等经都不是在人间演说的。这就应了阿含经所说『佛不在人间说胜妙法』。
为什么佛不在人间说胜妙法唯识?《唯识》想必大家都知道涉及阿赖耶识。

佛在阿含经只是略提下『阿赖耶』,又在【楞严经】说:『陀那微细识,习气成瀑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这偈文是说,阿赖耶识很容易被误解,导致学人迷惑,所以佛不常演说。


什么原因阿赖耶识很容易被人误解呢?佛在《解深密经》如是说:『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 我与凡愚不开演, 恐彼分别执为我』由于阿赖耶识很容易被人误认为『我』,所以佛才不说。

为什么阿赖耶识很容易被人误认为我呢?首先要知道《唯识学》到底是怎样的一门知识?假如知道《唯识学》是啥,就不会陷入误认阿赖耶识是我的迷惑之中。不知道《唯识》就很容易被迷惑。

有很多人对《唯识》的看法就是:涉及八识的知识就是唯识。八识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识,加上末那识和阿赖耶识。这八识再加上《唯识学》各种名词和术语,譬如三量,三性,三类境,种子,异熟等就是《唯识》的全部。这其实不对。这样去认识《唯识》其实也只是入门,刚刚到门口罢了。

《唯识》的全部思想就一部论足以概括,就是《瑜伽师地论》。这部论就是人间《唯识学》最完备的理论。而前面提到的八识以及唯识学各种专有名词和术语,只占了《瑜伽师地论》很少的篇幅。

假如有人说,他已经学会《唯识》了。然后他所知道,仅仅是八识以及几个术语名词。这人看不懂《唯识二十颂》,看不懂《唯识三十诵》《成唯识论》《大乘百法明门论》,那么此人十之八九就是佛所说的,执著阿赖耶识为我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3-7-2025 11: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假如这个人看懂《唯识二十颂》,《唯识三十诵》《成唯识论》《大乘百法明门论》等等,他也只是在《唯识》的入门,因为这些知识,只是《瑜伽师地论》少量内容罢了。



所以人间《唯识学》有多难?一部《瑜伽师地论》就足以显示出《唯识学》有多难。


为什么说《解深密经》《楞伽经》等唯识经典,提及唯识的体量,不比《瑜伽师地论》更多?何以弥勒菩萨能够造如此庞大和细腻内容《瑜伽师地论》一百卷?因为论主弥勒菩萨就是修《唯心识》法门的人。《瑜伽师地论》据说是菩萨在弥勒内院说的法。


原本人间没有这部论,是无著大师向弥勒菩萨祈求而有。另外原本佛不在人间说的胜妙法经典,也逐渐出现在人间,因此也成就了《瑜伽师地论》出现在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7-2025 09: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举一反三,异曲同工之妙啊。。
不怕走弯路,最怕钻牛角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5-7-2025 04:38 AM , Processed in 0.111197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