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4795|回复: 15

外交裂痕擴大 加拿大與印度互逐外交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9-9-2023 03: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dalap 于 19-9-2023 07:30 PM 编辑

針對加拿大指控印度暗殺錫克教領袖尼賈爾,綜合《印度斯坦時報》(Hindustan Times)、新德理電視台(NDTV)報導,印度今(19)日也「以牙還牙」,召見加拿大駐印度高級專員,宣布驅逐一名高階加拿大外交官,限期5天離境,印度稱「加拿大外交官干涉我們的內部事務,並且涉及反印度活動」。《印度斯坦時報》指出,被驅逐的加拿大外交官為加拿大駐印度的情報頭子西爾維斯特(Olivier Sylvestere)。


(12:20更新)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昨(18)日罕見指控,印度政府在加拿大領土殺害擁有印度與加拿大雙重國籍的錫克教領袖尼賈爾(Hardeep Singh Nijjar),後續加國外交部便宣布驅逐印度高階外交官,這名外交官是印度在加國的情報頭子,這起事件顯然將衝擊加印關係。針對加拿大的指控,印度隨即砲轟「荒唐、別有目的」。


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18日在國會中指控,印度政府在加拿大領土殺害錫克教領袖尼賈爾(Hardeep Singh Nijjar)。

綜合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多倫多星報》(Toronto Star)報導,杜魯道昨日在加拿大國會中表示,「過去幾周,加拿大安全部門一直在積極地追查印度政府特工與加拿大公民尼賈爾遇害之間,可能存在關聯的可信指控」。

他說加國政府將採取所有必要措施「追究行兇者的責任」。

45歲的尼賈爾是加拿大卑詩省重要的錫克教領袖,6月他在卑詩省一間錫克教寺廟外的卡車上,遭2名頭戴面罩的槍手突襲,槍殺身亡,震驚加拿大錫克教社群。加拿大約有140萬印度裔人口,約佔全國人口的4%,其中多數為錫克教徒,路透社指出,加拿大也是旁遮普省(Punjab)以外,錫克教徒最多的地區。


擁有印度與加拿大雙重國籍的錫克教領袖尼賈爾(Hardeep Singh Nijjar),6月在加拿大卑詩省遭槍殺身亡。
尼賈爾主張,錫克族應該創立獨立國家「哈利斯坦國」(Khalistan),哈利斯坦國國土涵蓋印度旁遮普省部分區域,印度多年前就將尼賈爾列為恐怖分子。


杜魯道說,上周印度G20峰會上,他直接向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談及印度涉嫌殺害尼賈爾一事,他告訴加國議員:「外國政府在加拿大領土殺害加國公民,是對我們主權不可接受的侵犯。」

他說加拿大將施壓印度,配合調查。

杜魯道指控印度殺人後,加拿大外交部長趙美蘭(Melanie Joly)後續宣布驅逐印度高階外交官拉伊(Pavan Kumar Rai),拉伊是印度對外情報部門「調查分析局」(Research and Analysis Wing, RAW)加拿大分部局長。

加拿大政府並未透露印度謀殺尼賈爾一案的細節,不過加國公共安全部長勒布朗(Dominic LeBlanc)表示,包括杜魯道的國安顧問托瑪絲(Jody Thomas)、加國情報部門首長等人,過去幾周已多次前往印度,對印度情報單位提出指控。目前尚不清楚印度政府對此事的態度,以及是否願意配合調查。

針對加拿大指控印度暗殺錫克教領袖尼賈爾並驅逐外交官,印度新德里電視台(NDTV)報導,印度外交部發布聲明,痛批渥太華的指控「荒唐、別有目的」,強調「完全不接受」這些指控,指出「這類未經證實的指控是要轉移人們對哈利斯坦恐怖份子及極端份子的注意,這些人在加拿大獲得庇護,並持續威脅印度的主權及領土完整」。

印度外交部敦促加拿大立即採取有效、合法措施,應對加拿大境內的反印度分子。

《紐約時報》指出,加拿大指控印度殺人,可能進一步損害加印關係。9月初,加拿大突然中止與印度的貿易協定談判,顯然就是因為這起謀殺案;G20峰會期間,印度總理莫迪與各國元首舉行雙邊會談,名單中就是不見杜魯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9-9-2023 07: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外交裂痕擴大 加拿大與印度互逐外交官



印度與加拿大外交關係因「哈利斯坦分離運動」爭議持續惡化,兩國今天相互驅逐對方的外交官。


流亡加拿大的印度錫克教領袖尼賈爾(Hardeep Singh Nijjar)6月在卑詩省溫哥華(Vancouver)附近遇害,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今天指控印度政府涉案。

加國外交部長趙美蘭(Melanie Joly)指出,加拿大已驅逐印度「調查分析局」(Research and Analysis Wing,RAW)派駐在當地的首長。

印度外交部今天發表聲明否認指控,形容杜魯道的說法「荒謬」且帶有「動機」,強調印度是一個尊重法治的民主國家。

聲明說,加拿大的指控沒有事實根據,意在轉移外界對於加拿大庇護「哈利斯坦分離運動」的焦點。

「哈利斯坦分離運動」尋求在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區,建立名為「哈利斯坦」(Khalistan)的獨立國家,支持者多為錫克教(Sikh)信徒。

印度外交部指稱,加拿大政治人物公開對哈利斯坦分離分子表示同情,給予這些人從事謀殺、人口販運等不法活動的空間,印度政府「深感關切」,呼籲加拿大對在加國境內活動的所有「反印度分子」採取法律行動。

與此同時,印度政府今天也驅逐加拿大派駐在印度的一名「高級外交官」,並限他在5天內離境。

印度外交部說明,這項決定反映印度政府對於加拿大外交官干預印度內政,以及涉及反印度活動的關切。

加拿大是印度旅外錫克教族群最多的國家,據信多達77萬人,有些已入籍加國並從政;部分錫克教徒長期在加拿大宣揚哈利斯坦分離運動。

今年3月,有示威者闖入印度駐溫哥華領事館,揮舞象徵「哈利斯坦分離運動」的旗幟;6月又舉辦花車遊行,上面擺設2名軍人射殺印度前總理英蒂拉.甘地(Indira Gandhi)的人偶,看板寫有「復仇」字樣。

英蒂拉.甘地於1984年6月派兵到旁遮普省(Punjab)錫克教聖地鎮壓獨立運動,數月後遭2名錫克教貼身侍衛刺殺身亡。

印度與加拿大外交裂痕擴大,早在日前的20國集團(G20)峰會期間已現端倪,兩國並未在場邊舉行雙邊會議,而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在峰會活動尾聲只與杜魯道簡短對話,表達對加國境內「反印度活動」的關切。

印度多次指控加拿大政府庇護反印度分子,而加拿大則強調保障言論自由。

媒體報導,兩國不久前已決定暫停自由貿易協定的洽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9-2023 11: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以牙還牙 印度驅逐加拿大外交官 限時5天內出境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加拿大指控印度是錫克教領袖之死的幕後黑手,隨後驅逐印度外交官以示主權,印度稍早駁斥指控「荒謬」,現在也驅逐加拿大資深外交官員還以顏色。

今年6月19日,錫克教領袖尼賈爾(Hardeep Singh Nijjar)在加拿大卑詩省遭槍殺身亡,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本月18日在國會表示,過去數周以來,加拿大情報機構積極尋找印度與加拿大公民尼賈爾遇害的關聯以證實「可靠指控」,而加拿大政府將採取所有必要措施「將凶手繩之以法」。

隨後加拿大驅逐一名印度外交官,而加拿大外交部長趙美蘭(Melanie Joly)描述該官員實為印度情報機構頭子。

杜魯多也已經向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及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知會此事。

印度外交部19日亦以牙還牙,聲明已驅逐一名加拿大駐印度資深外交官員。

聲明稿中提到,「我國政府已要求該名加拿大外交官在5天內離開印度。此決議反映印度政府對於加拿大外交官員干預內政事務的擔憂,以及該國在反印度活動中的角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9-2023 11: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度否認刺殺錫克教領袖 指控加拿大「荒謬且居心叵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9-2023 07: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拿大之外 錫克教獨立運動恐傷印度與多國關係


拿大與印度因錫克教議題交惡。分析指出,錫克教徒的哈利斯坦獨立建國運動在印度失去動能,也許不會再威脅印度團結,卻可能導致其他國家與印度出現類似緊張關係。


英國媒體「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報導,印度1947年脫離英國獨立時,很少外人相信境內差異性那麼高的諸省能夠組成一個統一國家。印度後來確實未分崩離析,但是國家的一統性並非未受到挑戰。其中最持久的威脅之一,就是錫克教徒尋求建立哈利斯坦國(Khalistan)的獨立運動。

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18日指控印度政府特務6月在境內殺害支持哈利斯坦獨立運動的加籍錫克教領袖尼賈爾(Hardeep Singh Nijjar)。新德里對此予以駁斥,並反控渥太華窩藏「恐怖分子和分離主義分子」。

錫克教15世紀在印度北部旁遮普(Punjab)地區興起,當時這裡由蒙兀兒帝國(Mughal Empire)統治。錫克教目前在印度有2300萬名信徒,世界各地則有300萬信眾。

1699年,錫克教領袖戈賓德.辛格上師(Guru Gobind Singh)對於受到穆斯林統治及錫克教教士間貪腐問題感到不滿,因此改革錫克教。他開啟的「哈爾薩」(khalsa,意為純潔)傳統,徹底改變錫克教的信仰活動和組織,並伴隨一個政治願景,那就是要讓旁遮普由錫克教徒統治。

1947年印度獨立時,一些錫克教徒嘗試實現這項願景,他們想從旁遮普分出一塊土地創建一個獨立國家。但當時當地的錫克教人口僅占少數,根據1941年的人口普查,錫克教徒僅占英屬印度旁遮普省總人口的15%。英國後來隨印巴分治將旁遮普省劃分屬於兩個國家,大部分被分到巴基斯坦一方的錫克教徒選擇遷徙到印度。

哈利斯坦國之夢也延續下來。隨著移居英國和加拿大等地的錫克教徒與日俱增,哈利斯坦建國運動於1970年代末期和1980年代初期再度興起。但當時這不太困擾印度政府,因為旁遮普省的政治情勢更令人擔憂。

整個1970年代,旁遮普省一直有要求更大自治權及有利錫克教徒政策的呼聲。當時印度執政黨國大黨(Congress Party)將這些訴求視為分裂國家。到了1980年代,訴求自治權的運動轉趨暴力。

這一部分歸咎於錫克教激進傳教士賓德蘭瓦勒(Jarnail Singh Bhindranwale)聲勢日益高漲,他稱錫克教徒是「在獨立的印度當中的奴隸」,並鼓吹信徒回歸基本教義。他說自己不是追求哈利斯坦獨立,但如果有這項提議他不會拒絕。他的論述助長教徒的暴力行為。

1984年爆發最嚴重衝突。當時賓德蘭瓦勒和一群支持者已在旁遮普省阿姆利則市(Amritsar)的錫克教最重要聖地金廟(Golden Temple)建立一個基地,他們打算從這裡起義。最後暴力行為擴散至全省,印度政府決定衝進金廟平亂。

印度當局的這場「藍星行動」(Operation Blue Star)對哈利斯坦建國運動造成至關重大影響,據估計有3500多人遭到殺害,包括數百名政府軍,以及錫克教朝聖者和賓德蘭瓦勒本人。

這場血腥殺戮導致印度史家古哈(Ramchandra Guha)所說的「錫克教徒集體心靈受傷」。數週之後,下令展開這場攻擊行動的時任印度總理英蒂拉.甘地(Indira Gandhi)遭2名錫克教徒貼身侍衛槍擊身亡。這起暗殺引發更多暴力事件,印度各地的錫克教徒遭到攻擊,有數以千計人喪生。

這些發展反而助長了哈利斯坦建國運動的聲勢,在印度和海外的錫克教徒紛紛投身這項志業,哈利斯坦激進分子暴力活動為之激增。1985年,哈利斯坦恐怖分子在印度航空(Air India)一架從加拿大蒙特婁飛往英國倫敦的班機上放置炸彈,造成329人罹難,死者大部分是加拿大人。

不過,在印度政府加以掃蕩和印度經濟成長等因素之下,哈利斯坦建國運動在當地失去動能。儘管許多錫克教徒仍然將賓德蘭瓦勒視為烈士,但是幾乎沒有人追隨他的腳步,即使有人這樣做也很快就被制止。印度唯一僅存主張哈利斯坦獨立的政黨,於上一次旁遮普省選舉中拿不到3%的選票。

不過哈利斯坦獨立運動在海外沒有熄滅。美國、澳洲、英國和加拿大都有團體繼續提倡分離主義。早在加拿大籍錫克教領袖尼賈爾6月遭人槍殺和杜魯道提出指控之前,印度和加拿大的關係就已經緊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9-2023 09: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外交爭端升溫!印度對加拿大人全面停發簽證「理由」曝光


一名錫克教分離主義者6月在加拿大遭槍殺身亡,加拿大總理杜魯道18日指控印度政府恐涉此案導致兩國齟齬互逐外交官,加拿大建議公民在印度旅遊保持警覺,印度建議公民勿赴加拿大部分地區旅行。外交戰火現已延燒到簽證,印度在加拿大受理簽證申請的機構突以「營運因素」為由宣布,當地時間周四(21日)起暫停簽證服務。印度外交部稍晚證實,已全面暫停向加拿大公民核放所有類別簽證。


綜合路透社、印度媒體《印度商業線報》(The Hindu Business Line)21日報導,在加拿大的印度簽證服務業者BLS在官網以跑馬燈方式公告:「基於營運因素,2023年9月21日起暫停印度簽證服務,直到另行公告為止。」這則公告顯示為來自印度外交使團的重要通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3-9-2023 08: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度指控加拿大「窩藏恐怖分子」 提醒在加公民保持警惕


據今日俄羅斯當地時間20日報道,印度政府官員指控稱,加拿大政府向在印度「面臨嚴重恐怖主義指控的個人」提供庇護或公民身份,允許他們在加拿大領土上自由活動。
  據報道,印度官員稱,加拿大境內至少有九個分裂主義組織,這些組織公開支持暗殺威脅、推動分裂主義議程,並在印度境內進行定點清除。

  印方稱,加拿大尚未對涉及嚴重犯罪的個人採取任何行動,印度對與這些組織有關聯的個人的引渡請求也沒有得到加方的答覆。

  此前,加方已通過官方渠道正式指控印度涉嫌暗殺在加拿大的錫克教活動人士。

  另據英國《衛報》報道,因加方懷疑印度與加拿大籍錫克教領袖遭槍殺一案有關,兩國關繫急劇惡化,於19日分別宣布驅逐對方一名高級外交官。20日,印度外交部提醒在加印度公民「保持高度警惕」。

  印度外交部發表聲明稱,鑒於「加拿大反印活動和以政治為由發起的仇恨犯罪、暴力犯罪日益增多」,印度敦促計劃前往或居住在加拿大的印度公民「保持高度警惕」。

  印方指出,近期的一些威脅針對的是在加拿大的印度外交官及「反對反印議程的印度人」,因此呼籲印度民眾不要前往加拿大此前曾發生過類似事件的地區。

  加拿大此前已於本周早些時候提醒本國在印遊客「保持高度警惕」,稱當地「存在恐怖襲擊威脅」。而對於印度20日向本國公民發出的提醒,加方回應稱「加拿大是一個安全的國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9-2023 10: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拿大控印特務殺錫克教領袖 智庫專家:美國左右為難


流亡加拿大的印度錫克教領袖尼賈爾(Hardeep Singh Nijjar)6月在卑詩省溫哥華附近遇害,加國總理杜魯多19日指控印度政府涉案,新德里則嚴正否認,稱該指控「荒謬」,導致兩國關係跌落谷底,並互相驅逐一名外交官。彭博資訊報導指,此事使美國總統拜登夾在美國最親密的盟友之一和對抗中國日益重要的夥伴之間,立場為難。

印度總理莫迪19日否認與流亡加拿大的錫克教領袖尼賈爾遭殺害有關,稱這項指控「荒謬」。兩國彼此驅逐對方的一名外交官,而加拿大政府尚未公開任何證據。

對此,白宮也反應謹慎,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安沃森(Adrienne Watson)表示,政府深感憂心,並呼籲印度配合加拿大調查。一名美國官員承認,此事令拜登頭疼,拜登甫離開印度,美印關係似乎步入正軌。而此事可能擾亂美國為制衡中國而積極拉攏印度的努力。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高級國防分析師葛洛斯曼(Derek Grossman)表示,拜登政府處於輸定的局面,「如果站渥太華這邊,新德里就會相當不滿,然後再次質疑華府的忠誠。如果站新德里這邊,那美國就是與北約盟友鬧矛盾。」

報導指出,美國經常讓自己處於左右為難的境地,一方面要努力捍衛世界各地人權,另一方面又需要與被控經常侵犯人權的政府合作,以保護其地緣政治利益。如此導致了周期性的緊張局勢,像是2018年沙烏地阿拉伯特工殺害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哈紹吉(Jamal Khashoggi)事件。

美國智庫威爾遜中心(Wilson Center)南亞研究所所長柯格曼(Michael Kugelman)表示,對於印度,美國及其一些盟友面臨一個長期困境,即對印度民主倒退嚕的擔憂,但同時又希望確保不會危及與他們認為具有戰略重要性的國家關係,「老實說,我認為華府只會保持緘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3-9-2023 11: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度不要去也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9-2023 04: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握有情資?杜魯多重申有「可靠理由」


加拿大著名錫克教領袖尼賈爾(Hardeep Singh Nijjar)6月遭人槍殺,杜魯多總理日前公開表示,正在追查印度政府特工涉案的「可靠指控」,兩國關係隨即急速惡化。杜魯多21日重申,有「可靠的理由」相信印方特工可能是幕後黑手,加國消息人士則向媒體,有掌握印度官員與外交官跟此事有關的情報。

BBC與衛報報導,杜魯多在紐約聯合國大會場邊接受採訪時,重申了之前的一些說法,「正如我在周一(18日)說的,有『可靠的理由』相信印度政府特工參與了在加拿大領土殺害一名加拿大人」,又指加拿大正在維護「我們相信的基於規則國際秩序」。

當記者要求描述加方證據「多廣泛與可靠」時,杜魯多沒有給出直接的答案,而是稱加拿大擁有「嚴謹獨立的司法系統」,「我們讓這些司法程序以最高的正直自行展開」。他還表示,並不尋求擴大兩國之間的爭端,並呼籲印度跟加國當局合作,揭開遇刺案背後的真相。

根據加拿大廣播公司(CBC)新聞報導,有消息人士透露,加拿大政府在長達數個月的尼賈爾遇刺案調查行動中,收集了人工與訊號兩方面的情資。這些情資不僅包括了涉及印度官員本身的通訊,還包括駐加拿大的印度外交官。同時,而且來源不單獨出自加拿大,有些則是五眼情報聯盟的一個不具名盟邦所提供。

CBC的報導指出,加拿大官員多次前往印度,尋求合作調查尼賈爾遇刺案,加拿大國家安全與情報顧問托馬斯(Jody Thomas)就在8月中與9月兩度赴印度。

消息人士也宣稱,當加方代表在閉門會議追問時,沒有一位印度官員否認尼賈爾案核心的爆炸性指控,即有證據顯示印度政府涉及了在加拿大領土刺殺一名加拿大公民。但加拿大政府沒有公開手上的證據,並表示證據可能在最終的法律程序進行期間浮上檯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9-2023 05: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美駐加大使:五眼聯盟情報顯示印度特工或涉暗殺錫克教領袖


美國駐加拿大大使大衛·科恩(David Cohen)9月24日證實,五眼聯盟共享了情報,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獲得通知,“印度特工可能參與了對一名加拿大錫克教徒領袖的刺殺”。

科恩在加拿大24日播出的電視新聞訪談節目中表示:“這是一個情報共享的問題。”不過他並未直接向電視台透露加拿大政府所獲得的情報種類。


五眼聯盟包括美國、英國、澳州、新西蘭及加拿大。早前,一名加拿大官員9月21日稱,此前對於印度參與槍殺一名加拿大籍錫克教教徒的指控是基於對駐加印度外交官的監視,以及重要盟友提供的情報。該官員稱,監視的通訊內容涉及印度官員和印度駐加外交官,其中部分情報是由五眼聯盟成員提供的。但該官員沒有透露具體哪個盟友提供了情報,也沒有詳細說明如何獲得這些通訊內容。

今年6月,加拿大西部著名的錫克教領袖尼賈爾遭到兩名蒙面槍手槍殺,點燃了加拿大錫克教社區的憤怒情緒。此前,印度曾指控尼賈爾試圖煽動錫克教徒投票支持分離主義運動、反對印度政府、開展暴力活動,並將其列為“恐怖分子”。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9月18日直言,加拿大安全部門過去幾週以來一直在積極調查一項“可信”指控,該指控聲稱印度政府特工與加拿大公民尼賈爾6月遭槍殺一案存在聯繫。特魯多強調,加拿大政府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來“追究這起謀殺案兇手的責任”。

特魯多“以最強烈的措辭”呼籲印度政府合作解決此事,稱“任何外國政府涉入在加拿大領土謀殺加拿大公民,都是對我國主權不可接受的侵犯行徑”。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新聞發佈會上說:“我們對特魯多總理提出的指控深表關切……重要的是,印度應與加拿大合作進行調查,我們希望看到有人為此承擔責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9-2023 10: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度政府暗杀了加拿大锡克教领袖,加拿大和印度关系面临崩溃


印度莫迪政府近些年在国际上“纵横驰骋”“左右通吃”,即和传统的军事装备提供者俄罗斯保持着良好关系,又以“世界最大民主国家”的身份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勾勾搭搭,更是试图在美国对华“脱钩”的战略下承接从中国转移出去的供应链,想当下一个“世界工厂”,端的是“游刃有余”,好处占尽。

刚刚结束的、印度政府主办的G20峰会,更让莫迪大出风头,世界各国政治领袖“众星捧月”,让印度媒体纷纷感叹,印度这个“未来的超级大国”已经开始美梦成真。然而印度媒体还没有“嗨“几天,”五眼联盟“中的美国小弟加拿大就和印度政府闹翻了。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下议院公开讲话时表示,加拿大国家安全机构有理由相信,印度政府派出的特工与加拿大公民哈迪普·辛格·尼贾尔被杀之间存在潜在的联系。“任何外国政府参与在加拿大领土上杀害加拿大公民的行为都是对我们主权的不可接受的侵犯。这违反了自由、开放和民主社会的基本规则”。



这个人是加拿大锡克教徒的领袖,在今年6月18日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一座锡克教寺庙外被枪杀,杀手已经逃逸。据印度政府的指控,尼贾尔是印度锡克教徒独立、分裂势力在加拿大的支持者,这股势力试图在印度领土上建立一个锡克教徒当政的独立国家“卡利斯坦”。

尼贾尔被印度政府称为“恐怖分子”,并被指控领导着一个激进的分离主义组织,但他的支持者对此表示否认。

对于此事,特鲁多不仅仅是公开说说而已,他还向加拿大一些“最亲密盟友”的领导人通报了此案,其中包括英国首相苏纳克、法国总统马克龙和美国总统拜登。印度政府当然对特鲁多的指控表示拒绝。仅仅一天的功夫,印度和加拿大的关系就已经发展到互相驱逐外交官了。

加拿大外交部长梅拉妮·乔利表示,她已下令驱逐“一名印度高级外交官”,这位外交官是印度驻加拿大的外国情报机构研究与分析部负责人。数小时后,印度外交部表示也将驱逐一名加拿大外交官,加拿大驻新德里高级专员或大使已被传唤,并被告知驱逐决定。



印度外交部称,这一决定反映了印度政府对加拿大外交部干涉印度内政并参与反印度活动的日益担忧。加拿大公共安全部长多米尼克·勒布朗表示,加拿大皇家警察正在领导谋杀案的调查。他说:“我们将追究肇事者的责任,并将他们绳之以法。”。

加拿大“世界锡克教组织”WSO是一个代表锡克教利益的组织,该组织表示,尼贾尔在被谋杀前曾谈到有人“对其生命构成威胁”,还声称自己是印度情报机构的目标,还有其他几名加拿大锡克教徒也受到死亡威胁,并被列入印度政府的“打击名单”中。

实际上,印度国内的各种民族和宗教分裂势力极多,甚至一直存在着一百多支反政府游击队,比起克什米尔地区的穆斯林和北方几邦的独立运动来,锡克教徒的独立运动并不起眼。但并不是说锡克教徒的独立运动规模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9-2023 11: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锡克人是印度第四大民族,人口只有2000万但凝聚力极强,以战斗力彪悍著称,也是印军的中流砥柱。从印度建国后,这个群体一直在追求更高的自治权。数十年前印度政府发起了围剿锡克武装分子的“蓝星运动”,对锡克教圣地金庙展开攻势,整个印度陷入混乱,各地的抗议此起彼伏,几近失控,最终导致总理英吉拉-甘地被刺身亡。
随后印度教徒开始疯狂反攻,最终共造成大约3000人被杀,5万人失去家园的惨剧。此后随着印度政府的安抚,锡克教分离主义逐渐平息,并在西方的支持下逐渐转战海外,近十年来西方国家就成了“卡利斯坦运动”的主战场。
自从去年初俄乌战争爆发之后,“卡利斯坦”运动突然爆发,除了在印度国内制造了大量事端之外,在印度移民较多的国家,比如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美国和欧洲几国,都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反印示威。在上述几国,都发生了“卡里斯坦”成员围攻印度使领馆的事件。


有印度媒体分析称,锡克教分离主义的突然爆发,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敲打莫迪政府的“大棒”:既然印度不愿在俄乌冲突中公开站队到西方阵营,又不愿充当美国的炮灰在边境挑衅中国,那美国就要给莫迪政府一些颜色看看。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G20峰会期间就因为支持锡克教分离主义势力在加拿大的活动尔被印度总理莫迪批驳,闹得很没有面子。这次公布尼贾尔被杀案件与印度特工有关,不过是这场斗争的延续。
西方国家收容各大国的分裂分子,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性操作了。目的无非就是制造一个干涉内政的抓手。这一点,对中国也不新鲜。但印度这种直接去暗杀的行为,短期内看起来很解恨,但长期看来贻害无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9-2023 01: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阿三没有种,干了的事不敢承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9-2023 12: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美捲加印爭端…五眼聯盟供情報 助加拿大控印度涉暗殺


路透23日引述加拿大電視公司新聞網(CTV News)報導,美國駐加拿大大使柯恩(David Cohen)疑似指稱,「五眼聯盟合作夥伴的共享情報」曾向加拿大總統杜魯多透露,印度特務可能涉及流亡加拿大的錫克教領袖遭槍殺一案。紐約時報同日報導,加拿大對印度的指控得到美國情報背書,意味在美國渴望與新德里發展更緊密伙伴關係之際,華盛頓被捲入加印外交風波。

五眼聯盟為一情資共享網絡,成員國包含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和紐西蘭。

柯恩在加拿大電視公司新聞網26日將撥出的訪談中表示,流亡加拿大的錫克教領袖尼賈爾遭殺,與共享情資網路有關。他指出,美國與加拿大對此有許多溝通討論,但他最多只方便透露這些,也未說明是哪個類型的情資單位。

加拿大廣播公司新聞網(CBC News)21日報導,加國政府針對這起謀殺案進行了長達數月的調查。

杜魯多18日指控,渥太華掌握有足夠情資顯示,今年6月尼賈爾之死恐有印度特務涉入,引發印度當局憤怒反駁。美國國務卿布林肯22日表示,美方對杜魯多的指控深感憂心,並期望印度配合加拿大進行調查。

但美國官員大多試圖避免引發印度的外交反彈。然而,美國情報部門被揭向加提供情報,可能在美國渴望拉攏新德里牽制中國之際,將華盛頓捲入加拿大和印度之間的外交戰爭。

另據BBC報導,加拿大在此事上得到的盟友支持不多。有專家指出,加拿大目前的重要性,以及能給予的利益,相對於印度對全球的龐大戰略重要性而言可說是相形見絀。華府智庫威爾遜中心(Wilson Center)加拿大研究所研究員德爾加多(Xavier Delgado)便憂心地表示:「美國、英國以至所有西方和印太盟國都建立了一套很大程度上聚焦於印度的戰略,以此成為應對中國的堡壘和制衡力量。這是他們不能放棄的東西。他們沒站出來並急於捍衛加拿大,這事實反映地緣政治的現實。」

---------

英國「衛報」也指出,西方國家應該從這次風波中吸取教訓,尋求改善與印度關係乃至利用其對抗中國,料只是一廂情願。印度網絡傳媒「公民報」也指出,印度不會完全遵照西方利益行事,美國所謂應對中國的「印太戰略」,或因這次事件前途未卜,「印加裂痕可能演變為印度與整個西方的問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0-2023 11: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度外交部長蘇杰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今天表示,加拿大對印度外交官存在著「暴力氣氛」和「恐嚇氛圍」。錫克教分離組織在加拿大的存在令新德里感到不滿。

路透社報導,蘇杰生今天晚間在華府告訴媒體記者:「因為有言論自由,所以威脅和恐嚇外交官,我認為這不可接受。」

印度和加拿大之間的關係近來變得緊張,主要是因為錫克教徒(Sikh)分離主義者持續在加拿大推動哈利斯坦運動,即要求從印度分離出一個獨立的錫克教國家─哈利斯坦國(Khalistan)。

加拿大外交部並未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本月稍早,加拿大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指控印度特務可能與今年6月錫克教分離主義領袖、被印度認定為「恐怖分子」的加拿大公民尼賈爾(Hardeep Singh Nijjar)遭謀殺有關。

新德里當局駁斥這項指控,認為這種說法十分荒謬。華府則呼籲印度與加拿大合作,進行案件調查。

2018年,杜魯多向印度保證,加拿大不會支持任何試圖在印度重啟分離主義運動的人士,但也一再表示,他尊重抗議者的言論自由和集會示威的權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6-1-2025 01:57 PM , Processed in 0.110227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