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經常性出現腰疼、屁股疼、腿疼,骨關節疼等症狀,而且這些症狀在天氣轉冷或者風雨天氣會加重......加重後還會出現屁股涼,腿涼、關節冷痛的情況,那你就要注意了,今天送您一個醫聖仲景方,補陽祛濕寒,緩解人的一身疼痛,它就是——滲濕湯。 方組:乾薑、甘草、丁香、蒼朮、白朮、橘紅、茯苓等。
這個方子看似簡單,但是功效卻不容小覷。人體之病,病在自身不足,外邪入侵。患有腰痛者,亦是如此。那為何會說陽氣入腰,百病全消呢?在《醫方考》中有講,腎著於濕,腰冷如冰。 本來腎主水,脾主濕,當脾不好的時候,體內濕氣就會到處流動,但流動到腎臟時,腎受冷,會使濕氣長期固著,那腰痛者自然會感覺到腰部冷痛如冰。 但是在《金匱要略心典》中又說了:其病不在腎之中臟,而在腎之外府,故治其法不在溫腎以散寒,而在勝水。這句話則點明了治療病症的關鍵在於散寒和祛濕。
而這款滲濕湯正是對症,具有散寒祛濕,溫經通絡,健脾補腎的作用,具體原因,請看下面方解: 乾薑:是一味不錯的溫裡藥材。其性辛,熱,則可更好發揮溫熱祛寒的作用,又因其歸於脾、胃、腎、心、肺經,既可以祛除脾胃的寒濕之邪,同時也可助力脾胃陽氣,是溫中去寒的不可或缺之物;入心經,可以回陽通脈;入肺經,可以溫肺化飲,治療寒邪咳嗽喘氣等。 丁香味辛性溫,和乾薑一樣,入脾、胃、肺、腎經,這里關於其作用暫不所述,總之是溫中有降,有助陽補腎的作用,特別適合那些脾胃虛寒的患者。 甘草,是補氣的“名人”,性甘,平,因此可以甘補潤緩,既可益氣補中,又可緩急止痛,起著協和諸藥之用。
蒼朮,一味化濕的中藥,是茅蒼朮或者是北蒼朮的干燥根莖,其性苦燥辛散,燥濕健脾的功效非同一般。 茯苓,觀其多孔的特性,即可分辨出其是利水滲濕的好手,這個特點也可健脾胃,促進水濕運化,它的安神功效還能幫助你有一個好睡眠。 白朮,剛才提到甘草補氣,那白朮就是補虛的代名詞了,它性苦、甘、溫,具有很好的健脾益氣的作用,同時兼具燥濕利水的功能,對於脾虛少食的人會很有幫助。 最後就是橘紅了,大家聽說的可能比較少,但是它具有疏通理氣的作用,而且還有消痰,散結的功效,如果是氣不通順者,可考慮此藥。
曾經一個患者43歲,男性,在年輕的時候身體很好,曾經在滑雪場工作了2年多,因環境寒冷,加上工作特別勞累,生活不規律導致腰痛。一見天氣變冷,腰痛就會加劇,後來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前來問診。 於是在此方基礎上辨證加減,在用藥2週后腰痛明顯減輕,日常活動也開始恢復。後來複診為其加減藥物,又用藥2週,疼痛症狀完全緩解,日常彎腰或者做家務都正常了,後沒見再來複診。
滲濕湯具有很強的散寒祛濕的效果,對於氣血經脈不通暢導致的腰部冷痛,效果非常好。不過這個湯劑雖然暖腰效果好,但並不是適合所有人,每個人體質不同,用藥也不同,如果有需要,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直接找到我,看到後均會逐一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