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985|回复: 18

不必追逐你的念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4-7-2022 07: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白布飘扬 于 15-7-2022 10:40 AM 编辑

不必追逐你的念头,如果你已经找到将自己从烦恼中抽离的方式,(比如禅修中回到专注点的方法),那这方式自然成为你记忆的一部分。

也许你会忘失,但只需你回过神,你自然有能力回到“正念”,每一次回到“正念”,一个烦恼就已经停息。

“我慢”(自我意识)只是一种习惯,它只是烦恼思维的一种习惯性表现。未经煅炼之前,我们总是习惯性的用旧有方式思考问题,所以一次又一次落入相似的烦恼。

就像是一个刚学羽毛球的生手,如果你还不熟悉,羽球总会在你反应过来之前,就已经从你旁边擦过。

同样的,如果你已经找到将自己从烦恼中抽离一时的方法,就算只是一时的、短暂的抽离,那你只需记住这个感觉、这个体验,它自然会在你面对烦恼时(比如愤怒、悲伤),成为你“抽身”的习惯方式。每次“正念”,就是一时的止息。

如果你已经越来越习惯“抽离”,那它自然成为你记忆神经的一部分,总是会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你的念头,你的“抽离”也会越来越频密。

就像是一个熟练的羽毛球手,不必任何的思索,只需视觉的信息加上肌肉记忆,在念头产生前,身体已经先行反应,将球回击。

同样的,如果你已经非常习惯,使“正念”能成为你睡醒的第一念头,那你也可以很自然“念念不忘”,你会发现,你不必去回想,不必重新思维,不必追逐你的念头,因为它已经成为你的习惯,成为你大脑的“神经记忆”,那你可以自然让内心的保持习惯性的平静。一旦成为“习惯”,那你会发现,你可以很长时间的,保持在安乐当中。

评分

参与人数 2人气 +10 收起 理由
蓝色长今 + 5 谢谢分享
珍珠奶茶20块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4-7-2022 09: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小看“一时”的止息。

因为“永恒”就是无数的“一时”铺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7-2022 11: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我”的形态


“自我”,在佛教术语中,又名“有取识”,依字面解释,就是“有所执取”、“有爱染”的“意识”,它近乎是有情众生本能认知的一部分,它藏在记忆中、习惯中,就像是手机里的“默认设置”一般,没有处理更改的话,它就会一直在你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运作,产生作用。

以我们来说,“自我”的范围,可以是自己,也可以向外在扩充,如家人、朋友、团体、社会、国家、人类、甚至全众生,也可以向内执取,比如一份信念,一份信仰,一段思维,一段回忆。只要“放不下”,就是染着,就是无明。

这种“自我认知”,试图保留“我的东西”,“我的信念”,而不知、或忘了这些事物的无常本质。无论是外在的物理,还是内在的心智,它们都是因缘和合的,不断变化,也由不得我们控制的。

所以,无论喜、怒、哀、乐,“感觉”会出现,又消失,不可抓摸。如果我们试图抓取这些感受,想不让它消失,就会落得“不满”,进而产生恐惧、愤怒、哀伤与渴望。

“不满足”是有原因的,当我们的心试图抓取一些无法抓取的东西时,只要不如意,就会落入烦恼。

同样的,“满足”也是有原因的,当我们意识到不需要抓取时,心就满足。比如,我们不会对蓝天白云的变化产生情绪,因为我们知道它不可抓摸,不可抓取,也不会产生“控制”的欲望,没有希望,自然没有失望。

如果我们可以意识到,“烦恼”只是一种习惯,那么,我们就可以选择重塑我们的习惯。

习惯也是因缘和合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由我们过去一系列的体验、想法、感受与记忆所组成。所以,通过新的体验、新的认知、新的训练、练习,它可以重写、改变。

通过正确的改变,它可以让我们变得不那么偏执,不那么易怒,不那么多烦恼,甚至,可以让我们从久远的烦恼中解脱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7-2022 11: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过去的我,不是现在的我,现在的我,也不是未来的我。

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我”,只有因果关系,没有“一成不变”本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7-2022 12: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换个角度看事情


我们习惯于以我们的道德观、理想来看待眼前的人事物,也习惯于用我们“心中的一把尺”来衡量所面对的人事物,进而下“结论”,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心生欣喜”或“心生嫌恶”,而忽略了事物原有的“本质”,忽略了“自我”的作用。

比如,我们习惯于将“合意”的事物放在“自己一方”,“不合意”的放在“与自己对立的一方”来看待,进而心生染着、或者排斥,忘记了“同理心”。

要“客观”看待,首先就是“放下自我”,知道所有内外一切事物都是“非我”、“非我所有”,而且都是因缘和合的,不是无原无故的。

当我们能跳出自我的框架时,以不执着的心来看待,就能产生“慈心”、“怜悯心”、“随喜心”与“舍心”。

面对同样的问题,有时候我们不能改变问题存在的本质,但我们能够选择如何看待它。

比如,看到别人的过失,我们能选择怜悯,而非愤怒。看到自己的过失,我们能选择惭愧、改进,而非追悔或自暴自弃。

当我们训练自己,让自己更习惯于同理心时,我们就能免于愤怒,免于悲伤,免于后悔,免于冷漠无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7-2022 03: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白布飘扬 于 16-7-2022 04:06 PM 编辑





心识的作用是分辨,而既有的知见、见解则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决定了我们的判断。所以,烦恼心的生起,也是出于见解。

就好像是知道了科学原理的人,就能准确地解决那些相关科学问题。

同样的,如果我们能正确的认知自己内心烦恼的生与灭,就能克服自己心中烦恼。正确的认知,就是正见。

正见

正见,字面直译就是“正确的见解”,在佛教术语里,“正见”指的不是对一切事物的知识。要确立正见,我们不需要知识渊博,不需要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不需要精通数学,也不需要精通逻辑学、生物学、或医学,我们不必知道宇宙如何生成,不必知道有没有外星人,不必追究“创造论”或“无神论”哪个正确。

在佛教术语里,正见,指的是对我们自己五蕴的正确认知,对内心的烦恼生起或止息,清净或无明等的正确认知,如实知见。

就像是一个电脑程序编写员,要解决程序里的Bug,他不需要精通电子学、物理学、化学,他只需要注意程式语言里的逻辑关系。

我们的烦恼就像是存在Bug的程序,让“思维”这个程序运作不顺畅,产生了“不满、愤怒、悲伤、疑惑、追悔”种种“无明”的“Error message”,而正见就像是bug的修复程序、拦截程序。如果bug先行,就如邪念生,如果修复程序先行,就如正念起。

那么“正见”是什么?如果我们在看见了自己的烦恼心的起落,比如禅修过程中,从散乱到专注之间,每一次的“放下”,如果我们明白了“意念”本身“不可把握”,就不会试图追逐每一个念头,不会试图去分析每一个想法,那么,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可以选择不执取,我们可以学会放下。当你能放下、不执取、不追逐,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心是安稳的、平静的。

就像是在找到修复程序之前,以前的Bug编写出来的方程已经大量储存在于硬碟中,我们过去无明思维所编织的想法,也存在于神经记忆中,任然会不时以习惯的形态的出现。但是,我们一旦确立了能止息烦恼的“正知正见”,就像是一台安装了“杀毒软件”的电脑,就算电脑病毒仍在硬碟上,也会被“正念”所拦截、隔离,失去作用。

我们不同于电脑,我们不能一个“delete”键,就删除我们的记忆或习惯,但我们是“习惯”的编织者,我们可以通过练习,改变我们自身的习惯。我们不同于电脑,我们没有独立于我们之外的“程序编写员”,我们就是自己烦恼的编织者,同时,我们也是自己烦恼的解开者。而僧伽、善知识、善友们就像是传递“修复程序”正法的媒介,因为有了他们,我们可事半功倍,不必“从零开始”,但条件是,我们仍然要自己“运行”起来,才能学得“止息苦”的方法。

所以佛陀说,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8-7-2022 09: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白布飘扬 于 18-7-2022 10:05 AM 编辑




戒,依本意又译作“德行”,即是“善的行为”,佛陀教导的居士五戒:远离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

心主导着行为,而行为的作用(业力)又影响了心识与精神,所以,守戒也是为了守护内心。一个犯了严重错误的人(比如杀人、盗窃、通奸、欺诈),必然会被沉重的烦恼所困扰,而难以体验“放下”的快乐。所以,守戒是学禅的基本先决条件。

前四戒又称为四根本戒,是世间共通的做人基本原则、也是与同理心相辅相成的普世基本道德规范。而第五戒“不饮酒”又称为“遮戒”,是为了“保持心智清醒”,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守好自己的内心,并确保自己不会犯下严重的错误,所以,想要从烦恼解脱的人,应当学习远离一切精神麻醉品。

八关斋戒

八关斋戒,又简称八戒,是,在五戒的基础上,将“不邪淫”提升为“不淫”(不进行性行为),加上“不非时食”(又作“过午不食”)、“不坐赴高广大床”、“不着华鬘、不香油涂身、不观听歌舞”,合共八戒。

八关斋戒是为了让居士暂时放下世俗生活、体验近似出家生活而设定的戒律。在正式仪规上,八关斋戒由僧伽授予求戒的居士,只守一日一夜,如要继续守持,可每日向僧伽求授。八关斋戒的本意是让居士可以在暂时放下感官娱乐,以便能在禅修中有所进步。

所以,修禅的人,除了在寺院或道场,平时也可以尽量让自己生活有规律,避免过量饮食,即使只是短暂的远离感官刺激,也能对禅修体验带来颇大助益。

惭愧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身、口、意上多多少少会有意或无意地犯下或多或少的过失,比如心生嗔意、说话伤人、说了小谎言等等。所以,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犯错、承认自己的不足并愿意改进,就是惭愧心。

佛陀说,有惭有愧,是一切善法的开始。相反的,无惭无愧,则是一切恶法的开始

有惭愧心的人,不会委过于人、也不会深陷于懊悔或自暴自异,能远离怨恨、悲伤等情绪,增长慈悲心。

经常自省、忏悔的人,能让心及时恢复清净,也更容易在禅修中学到舍的智慧并体验舍的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7-2022 03: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散乱的心


平常,我们的心是散漫的、不自觉的,常常有意无意、习惯性的四处抓取,渴望各种美好、各种感官娱乐,得到之后又害怕失去,失去之后又为之苦恼,然后又周而复始。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心往往同时抓着许多东西,舍下了一个又抓取了另一个,因此,未经训练的心,看不清烦恼的来去,也无法达到止息的境地,不能体会“放下”、“舍下”、“无执取”的快乐。

修定

面对一个存在着Bug的庞大电脑程序时,有善巧的程序编辑员会将程序分段、简化,输入简单的参数,再从简易的运算中,找出问题所在。而禅修,就是一个将思绪简化的过程。

不同的禅法,有不同的专注点与不同的应对方式,但整体而言,禅修通过简单的意图、简单的目的,让我们尽量以一个单纯的心,来学习保持专注,进而在学习克服干扰的过程中,察觉烦恼的生与灭,乃至体验舍的平静与快乐,最后确立舍的智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2-8-2022 09: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白布飘扬 于 12-8-2022 09:42 PM 编辑

五盖与正念

修定是一个保持专注的过程,平常我们的心是散慢的、专注力是断断续续的,因此也缺乏耐性、容易与不善心相应。相信所有的禅修者,都必然会经历五盖:贪、嗔、昏沉、掉举、疑的困扰,而所有的禅修老师,也必然会教导正念,让学生用正念来对应所有的五盖烦恼。对正在禅修的人来说,正念就是“保持对所缘的专注”。在散乱和专注之间,我们需要不断提起正念,暂时地放下杂念、妄想,不断让心回到所缘,渐渐地培养起让心专注的习惯。

近行定

如果我们能克服五盖,我们的心就得到平静,生起安乐,而专注力也会不断提升,达到一个相对平稳的情况,这时就达到了近行定。近行定不同于安止定(禅那),近行定的心仍然是断断续续的,如果长时间专注,我们会体验到心还会不时掉入类似于昏沉或睡眠的状态,这个我们叫它做有分心,它是一种“果报心”,比如睡着时心无法分辨或思考任何事情,所以有分心出现时,我们只能等它过去,然后继续回来专注所缘。这是区分近行定与禅那的标志。

想要进入禅那的人,在意识到自己还在近行定时,可以决意加强专注,比如心想“就算作梦也要梦见所缘!”,让自己全心全意投入所缘、密集地忆念所缘、念念都是所缘,就有可能突破,进入安止定。

不过,在此之前,要先确定自己所修的方法是能证入禅那的,不是所有禅法都能达到禅那。理论上,只有与意根相应的所缘,才能证得禅那,比如以出入息念来说,对呼吸的取相到最后必须成为一个意识性的概念,依其与意根相应的似相,才能证得禅那。如果停留在专注鼻子触觉,或者风相的推动,这样子还是停留在身根的触觉,身识不能直接和意识达到回馈性的共鸣,因此最多只能达到近行定。

禅那

当我们让意识密集地投入所缘似相,高度专注于似相,达到念念都是似相、记忆里也是似相时,最后就能突破断续,形成正向意识回馈,证入禅那,也就是安止定。在安止定,我们的心能惯性地觉察所缘、念念不断地专注所缘,而不必像之前一样有不断落下拉回的过程。这个现象,我们称之为心一境性

这里先强调,体验禅那不等于得到智慧,更不等于涅槃,禅那是我们意根的能力,我们能借助禅那的定力来对佛陀的教法做更深切的体会,来达到根除烦恼的最终目标。

对于还未证得禅那的朋友,也不要在禅修中想象禅那,所缘的似相是意根所生,每个人所体验的禅相都会有所不同,就算是同一禅法、同一个人,他也可能在不同的禅相中证入禅那,因此,想象禅那只会对禅修造成干扰,反而偏离了所缘,证得禅那的唯一正确方法就是专注所缘。

初禅有五个标志性心所,称为五禅支,它们是:
一、寻:把心投入似相
二、伺:把心安于似相
三、喜:喜欢似相
四、乐:体验似相中的快乐
五、心一境性:心持续地专注似相

刚证得禅那的禅修者,先不要去辨识五禅支,应持续保持专注所缘,直到稳定,才尝试去辨识禅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8-2022 02: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白布飘扬 于 30-8-2022 02:48 PM 编辑

(继上)

五禅支是内心的心所,在禅那之中,当然不只有这些心所,还有身、心轻安、敏捷等等善心所,但这五禅支是初禅的标志性的心所。

要辨识五禅支,就自然有专注力的转换,即从似相转向内心(术语上称为有分),这是准出定的动作,如果没及时回到所缘,就有可能脱离了一境性,而禅修者如具备这五个心所,他应该很快就能辨识到内心的五禅支,然后快速地回到所缘,保持一境性。

四种禅那与其禅支


寻与伺是禅修者一开始就在反复实践的思维作意,心不断通过寻与伺来保持专注、提升定力,而在调服了五盖之后,喜与乐应运而生,所以达到近行定时,也具有寻、伺、喜、乐四支。



不同于近行定,初禅者达到了一境性。在达到一境性之前,寻与伺不能停止,所以处在近行定禅修者会发现,一旦停止寻与伺,定力会渐渐地消退,心也会渐渐回到松散,喜与乐会消散,甚至五盖烦恼会再次显现。

初禅者在一境性未巩固时,也不能贸然停止寻与伺,不然一境性也会消散,就像是刚点燃的烛火经不起风吹,只有继续精进,直到一境性不动摇。

能安住在一境性的禅修者,可以舍下寻与伺的作意,而继续保持专注,体验所缘似相中的喜、乐、一境性,这就是二禅。


如果能进一步舍下对似相的欢喜之情,只专注体验所缘似相的安定之乐,也就是乐与一境性,这就是三禅。

如果能进一步舍下似相的安定之乐,只专注体验所缘似相中的中舍、不执取之心,也就是舍与一境性,这就是四禅。

刚习得禅定的禅修者,也许可以很快地连续体验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但对于初学者,应在其中一种禅定中学习长时间保持安住,而非不断变换。

禅修者应通过不断地练习,成就“五自在”:
一、转向自在——出定时能转向禅支;
二、入定自在——能随时随地入定;
三、决意自在——能随自己意愿决定入定多长时间;
四、出定自在——能在预定的时间出定;
五、省察自在——能在出定后辨识禅支。

四无色定

如果曾修习过遍处定禅法(即十遍,比如限定虚空遍),禅修者可以在四禅的定力基础上转换所缘,比如将专注力从出入息之似相中转为虚空之似相,并作意专注于遍处的虚空,直到虚空无限遍布,即可习得“空无边处定”。

从空无边处定,如果再转换所缘,将专注从“遍处的虚空”转为专注“遍处的识(心)”,直到识无限遍布、满布,即可习得“识无边处定”。


从识无边处定,如果再转换所缘,将专注从“遍处的识”转为专注“识”所不辨识的“无所有”、“不存在”,直到“无所有”遍布,即可习得“无所有处定”。

从无所有处定,如果再转换所缘,将专注从“无所有”转为“不去想的寂静”,直到思想暂时寂静,不能说在想,也不能说全然没想,即可习得“非想非非想定”。

禅修者也应不断地练习,成就各个无色定中的五自在。

正定

同样的,无论是成就了近行定、四禅定、四无色定,还不等于证得智慧。


但是,我们可以借助定力,在修习的过程中,去认识无常、苦、无我。


“非想非非想定”是世间最高境界的定,但在实践中,一般上认为从第四禅的定力起观,是最有效率的方法,当然其它的定(包括近行定)也能起观,只是受其特征限制而所能观的范围也有所局限。

我们应当也认识到,无论何种禅定,无论能住定多久,最后总要出定,定力总会退失。因为,禅定的定也力是一种“有为法”,也是因缘合和之产物,不是永远不变的,也具有无常、苦、无我之性质。

能从修定修观之中,体验无常、苦、无我之实相,才能进而确立正见。能与正见相应的定,才称为正定

通过修习正定,如果心最终完全地接受了无常、苦、无我之真相,不仅仅是概念上,而是从认知上彻底地接受了无常、苦、无我,就能从根本意义上断除一切烦恼。这时,无论是回到平时的有分心的状态,还是处在近行定、色界定、无色界定,因为心对一切事物不再有不切实际的期待,就不会有忧悲苦恼,能安住于烦恼不起的寂静之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9-2022 04: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白布飘扬 于 8-9-2022 04:29 PM 编辑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我們因為有記憶,有因果相繼,所有就有了「過去、現在、未來」的概念與認識,可是,我們的心識對「心識」本身的認知,其實是已經形成的心,我們看到自己「當下的心」時,以為是「當下正在發生」,其實比較準確地說是「剛剛發生」,更準確點是「已經發生」,或者更正確的是「已經過去」,當我們的心識認知到「心識」時,其實是已經映入了記憶之中的「過去影像」。

過去心不可改變,不過,由於因果相繼,因果有「滯後的效應」,我們看到「剛剛的過去心」時,我們可以從「經驗」中預知了下一剎那可能出現的「未來心」,如果看到的是「執取」的心,我們知道相繼的會有「煩惱」,如果我們此時生起「捨」的正念之心,我們就不會對接下來發生的「煩惱心」再生執取,於是「煩惱心」過去之後,就只有各種「善心」,而生「安樂寂靜」。

就像一個羽毛球手,如果每一次回擊,對手都會把球打回來,於是「比賽」將持續進行,此時,如果他的心生了「離場」之念頭,不過剛剛的身體還是「條件反射」地把球打了回去,雖然「執取」已經發生,而「煩惱的羽毛球」將再被對手傳送回來,不過,他可以在「煩惱的羽毛球」回到面前之前的空檔中生起了「下次不要接球」之「捨念」,於是,「煩惱的羽毛球」是回來了,可是,這次他止住了習慣的「條件反射」,不再「接球」,於是,「煩惱球的來回」就停止了。接著連續幾次都這樣,他就會被裁判判定「棄賽」出場,不用「比賽」了,於是,他終於可以「躺平」了。(啊,好消極的比喻)

不過,輪迴了那麼久,也該是時候「躺平」了,就算只是一下也好,不是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9-2022 04: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白布飘扬 于 8-9-2022 04:45 PM 编辑

我們不斷地追逐自己的影子,影子也不斷地逃跑,不過,當我們停止追逐時,才發現,影子也不逃跑了。

我們不斷地逃避自己的影子,影子也不斷地追趕,不過,當我們停止逃避時,才發現,影子也不追趕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9-2022 05:09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布飘扬 发表于 8-9-2022 04:27 PM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我們因為有記憶,有因果相繼,所有就有了「過去、現在、未來 ...

球打来时要打回去,不管你选择接与不接球都会继续打来,不接打在身上更疼,打回去才会愉快,才能享受比赛,只有打回去才能灭苦,只有愉快升起才能做到[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9-2022 07: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usupapaya 发表于 8-9-2022 05:09 PM
球打来时要打回去,不管你选择接与不接球都会继续打来,不接打在身上更疼,打回去才会愉快,才能享受比赛 ...

球賽結束,球場和觀眾席燈光大亮,球手這時才看清球場上所有人的相貌。


球手猛然發現,
對手,原來是過去的自己,
裁判是正在思考的自己,
計分員,是正在記憶的自己,
而球場上的所有觀眾,都是正在回憶的自己。

這是一場自己和自己的比賽,而觀眾都是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9-2022 07:54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布飘扬 发表于 8-9-2022 07:13 PM
球賽結束,球場和觀眾席燈光大亮,球手這時才看清球場上所有人的相貌。



就算自己跟自己比赛都要打回去的,不能[舍],超越过去的自己,不停的超越心才会越来越强大,心强大才能扑灭苦,强大的心才能立马让升起的烦恼熄灭,烦恼升起时不能用[舍]的方法,这样心会越来越脆弱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9-2022 09: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usupapaya 发表于 8-9-2022 07:54 PM
就算自己跟自己比赛都要打回去的,不能[舍],超越过去的自己,不停的超越心才会越来越强大,心强大才能扑 ...

正念於「捨」,精进於「捨」,專注於「捨」,安住於「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8-9-2022 09:46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布飘扬 发表于 8-9-2022 09:31 PM
正念於「捨」,精进於「捨」,專注於「捨」,安住於「捨」。

在愉悦没有先一步满足自己前是无法舍弃外缘的,只有在愉悦的对比下才能发现外缘的不足与缺陷,强行舍弃只是逃避。你有没有发现你比未修行前还脆了 ? 比如莫名其妙的因为一些小事感到惶恐,因为一些小事不知为何绪波动很大 ? 这些是心出事的特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9-2022 09:58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用了躺平字眼觉得消极,你的感受是对的,佛教的积极超乎你的想象,苦集灭道,认识(直视)苦,直视才能了解苦,了解后才知只有八正道能灭苦。如果一开始就舍弃苦,短暂的处于安逸清净之中,就无心奉行八正道,不知要奉行八正道,强行舍弃令心脆弱,未来烦恼会如海啸般袭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9-2022 03: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白布飘扬 于 9-9-2022 04:44 PM 编辑
susupapaya 发表于 8-9-2022 09:58 PM
你用了躺平字眼觉得消极,你的感受是对的,佛教的积极超乎你的想象,苦集灭道,认识(直视)苦,直视才能了解 ...

佛法當然是積極的,只是我用了一個世俗人可能看起來消極的比喻。

就好像有些人以為出家是消極的,但我們看到的出家人都是積極的,因為能捨下家庭的安樂窩,從此三衣一缽,又肩負弘揚佛法的使命,是需要極大勇氣與毅力的,我自己都做不到。

多數人都以追求世間名利欲樂為積極,但是佛弟子以遠離世間五欲為積極。

當然,羽毛球那只是比喻,只是想表達,人們害怕失去,是因為執取於無常的事物。

若知無常,則住於捨,就如正念具足的人,可以專注地工作,處理問題,而不擾心智。

如果平常能知足少欲,內心自然趨於平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6-11-2024 09:25 AM , Processed in 0.878358 second(s), 3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