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031|回复: 21

可以按顺序阅读18部词典原文的佛学词典电子书(并可以复制原文到TXT文件)(可下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5-2-2022 12: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信佛修行 于 2-4-2022 12:25 AM 编辑

南无金刚藏王菩萨。
可以按顺序阅读18部词典原文的佛学词典电子书(并可以复制原文到TXT文件)(可下载)。

佛教法宝大小大约35.2mb,分为8个文件。aaaa (可以复制辞典全文)佛學辭典(18部 更新版).part01.doc,在这篇帖子的第12楼可以请并下载。

佛学辭典(18部 更新版) 是繁体版,可以按顺序阅读18部词典原文的佛学词典电子书,并可以复制原文到TXT文档文件,但人每一次操作鼠标复制词典原文到txt文本文件时,每一次最多能复制60多kb的内容(60多kb,以TXT文档文件计算)。
  有的软件能把简体字和繁体字进行转换的,要转换需找上述简体字和繁体字进行转换的软件。

18部佛学辭典中部分词典分别为:三藏法数、佛学大词典(丁福保)、经律异相、法苑珠林、五灯会元、祖庭事苑、佛学次第统编、俗语佛源、阅藏知津、翻译名义集。

能请多个佛教法宝的网址在序号(一)后面。
三藏法数(明。一如)的部分内容请录在序号在这个帖子一楼至11楼(以TXT文档文件计,大约有超过150kb的内容,是三藏法数中的小部分内容)。(大部分繁体字转换为简体字)。

打开18部佛学辭典的一般词典后,词典右侧的中间一横线,横线上方是词典原文,看词典的人可以拖动横线向下移动,这样可以增加阅读的范围的面积。

文件分成8部分,共有8个文件aaaa 佛學辭典(18部 更新版).part01.rar~aaaa 佛學辭典(18部 更新版).part08.rar

想请并下载佛学词典电子书的同修,把下载的全部多个压缩文件(必须下载全部8个压缩文件,缺一不可)放在硬盘同一个位置,然后解压,解压完成后即可有一个完整的佛教大正新修大藏经chm

必须下载8个文件(缺一不可),才可以正常解压。
电脑必须安装有winrar软件,才能解压已经下载的文件和正常使用文件。
我经过尝试,我请并下载上述佛教法宝aaaa (可以复制辞典全文)佛學辭典(18部 更新版).part01.doc~aaaa (可以复制辞典全文)佛學辭典(18部 更新版).part08.doc(20个文件)后,把文件的扩展名从doc更改为rar后,用winrar软件解压后可以正常使用佛學辭典(更改扩展名的方法见后面的说明)。

由于佳礼资讯网不支持上传rar文件,所以我在上传前先把二十几个压缩文件的文件名的扩展名从rar修改为doc  。同修如果想请并下载上述大藏经,在下载完全部二十几个修改了扩展名的文件后,要把二十几个修改了扩展名的文件的扩展名从doc修改为rar  。然后再用winrar软件解压。例如“aaaa 佛學辭典(18部 更新版).part06.rar”在上传前我先把文件的名称修改为“aaaa 佛學辭典(18部 更新版).part06.doc”  。
同修在下载完全部二十几个修改了扩展名的文件后,要看看自己的电脑能不能显示文件的扩展名。不能显示文件的扩展名,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打开任意文件夹,单击左上角的“组织”,打开“文件夹和搜索选项”; 2、单击弹出窗口左上角的“查看”,如下图所示; 如果要显示文件类型(扩展名),在下面的“高级设置”中往下找到“隐藏已知文件类型的扩展名”,将其前面的勾去掉。
或者用搜索网站查询一下,例如windows7的用户用google搜索:
windows 7怎样显示扩展名
文本文档的扩展名为txt,office word 的扩展名为doc。一个命名aaaa文本文档文件的完整名称为aaaa.txt
打开chm文件中的一篇文章,要在这篇文章内查找,可以同时按电脑键盘的“ctrl”键和“f”,然后在弹出的查找对话框中输入要查找的文字。

注:我用winrar软件把chm源文件进行切分为不同的压缩文件时,设置文件大小为4800kb,切分为不同的压缩文件后再上传。

同修可以选择在我的电脑中存储下载的多个压缩文件的地方→按鼠标右键→选择查看文件指令→选择列表,然后再修改文件的扩展名。

(一)
中国所有佛教论坛、搜佛说网站可能会在2022年3月1号全部关闭(信佛的人可选择把自己需要的佛教法宝资料保存在自己的usb盘中较安全)。文章网址:
https://cn.cari.com.my/forum.php ... &extra=page%3D1
https://cn.cari.com.my/forum.php ... &extra=page%3D1

google或者其他搜索网站搜索:搜佛说。可以找到一个在线搜索大藏经的网站http://soufoshuo.com/
google或者其他搜索网站搜索:般若文海。可以找到般若文海网站地址。

两秒内搜遍大藏经的乾隆大藏经chm文件(并可阅读搜索结果的佛经经文),请并下载网址:
https://c.cari.com.my/forum.php? ... &extra=page%3D1
https://c.cari.com.my/forum.php? ... &extra=page%3D1
乾隆大藏经总目录在这个帖子的第30楼至第36楼,即下面网址:
https://cn.cari.com.my/forum.php ... p;extra=&page=2

两秒内搜遍大藏经的佛教大正新修大藏经chm文件(并可阅读搜索结果的佛经经文),请并下载网址:
https://c.cari.com.my/forum.php? ... &extra=page%3D1
https://c.cari.com.my/forum.php? ... &extra=page%3D1
佛教大正新修大藏经总目录在这个帖子的第44楼至第49楼,即下面网址:
https://cn.cari.com.my/forum.php ... page%3D1&page=3

续藏经、续大藏经,请并下载网址,请并下载网址:
https://cn.cari.com.my/forum.php ... extra=#pid150166382
续藏经、续大藏经的总目录在上述网址的一楼至三楼。

23部佛学词典请并下载网址:
https://c.cari.com.my/forum.php? ... &extra=page%3D1
https://c.cari.com.my/forum.php? ... &extra=page%3D1

宣化上人大师佛经注解合集chm文件请并下载网址:
https://c.cari.com.my/forum.php? ... &extra=page%3D1
https://c.cari.com.my/forum.php? ... &extra=page%3D1
华严经浅释(宣化上人),请并下载网址:(在上面网址的第5楼、第6楼)。

白话佛经 白话佛经在线阅读 白话文 佛经现代汉语译文 白话经典 显密文库
http://read.goodweb.net.cn/page05.asp
上述网站有多部佛经的白话翻译、注解。
google或者其他搜索网站搜索:白话佛经。可以找到上述网站。

净土圣贤录白话。印光大师文钞、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请并下载网址:
https://cn.cari.com.my/forum.php ... &extra=page%3D1

可以按顺序阅读18部词典原文的佛学词典电子书(并可以复制原文到TXT文件),请并下载网址:
https://cn.cari.com.my/forum.php ... &extra=page%3D1
三藏法数(明。一如)的部分内容请录在这个帖子一楼至11楼(以TXT文档文件计,大约有超过150kb的内容,是三藏法数中的小部分内容)。(大部分繁体字转换为简体字)。

汉译南传大藏经chm和阿含部chm(可以搜索chm文件并看搜索结果的佛经经文),请并下载网址:
https://cn.cari.com.my/forum.php ... &extra=page%3D1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居士编)txt文本文档,请并下载网址:
https://cn.cari.com.my/forum.php ... &extra=page%3D1

白话大般涅槃经,释净胜法师译。请并下载网址:
https://cn.cari.com.my/forum.php ... &extra=page%3D2

七部佛学词典。请并下载网址:
https://cn.cari.com.my/forum.php ... &extra=page%3D2

五部佛学辞典合集软件(只有一个文件)、三部佛学辞典、七部佛学词典合集软件、八部佛学词典合集软件(可下载)。五部佛学辞典合集软件(未完成上传)。请并下载网址:
https://cn.cari.com.my/forum.php ... &extra=page%3D1

(二)佛经经文部分请录。禅定入门(一至四)。文件下载网址

1.佳礼资讯网(https://cn.cari.com.my/index.php)有的帖子可以下载附件(aaaa10),附件(aaaa10)内容为:aaaa 禅定入门(二)-增加或修改第14次。禅定入门(三)-增加或修改第5次。《大藏经名。佛经经文部分请录。》-增加或修改第4次。禅定入门(一)-增加或修改第1次。禅定入门(四)-修改2。
附件大小(以txt文本文件计算):1039k
《佛经经文部分请录-修改4》存放在文本文档中的大小大约为:132kb
《禅定入门略说(四)》存放在文本文档中的大小大约为:200kb(不计附录的内容)
《禅定入门略说(四)》(包括附录的内容)存放在文本文档中的大小大约为:265kb
《禅定入门略说(一)-修改1》存放在文本文档中的大小大约为:35kb
《禅定入门略说(二)-修改14》存放在文本文档中的大小大约为:281kb
《禅定入门略说(三)-修改4》存放在文本文档中的大小大约为:207kb
(1.2)在佳礼资讯网https://cn.cari.com.my/index.php搜索帖子:禅定入门略说。可以找到上述帖子
(1.3)可以下载附件(aaaa10)的网页
https://cn.cari.com.my/forum.php ... &extra=page%3D1
(1.4)可以下载附件(aaaa10),并可以看禅定入门略说(二)全文的网页:(在第2楼可以下载附件)
https://cn.cari.com.my/forum.php ... &extra=page%3D1
(1.5)可以下载附件(aaaa10),并可以看禅定入门略说(四)全文的网页:(在第12楼可以下载附件)
https://cn.cari.com.my/forum.php ... &extra=page%3D1
(1.6)可以下载附件(aaaa10)的网页(附件文字为繁体)
https://cn.cari.com.my/forum.php ... &extra=page%3D1

《佛经经文部分请录》一文网址:
https://cn.cari.com.my/forum.php ... =5009299&extra=
https://cn.cari.com.my/forum.php ... =5009299&extra=

禅定入门略说(三)-修改4的部分内容 网址:
https://cn.cari.com.my/forum.php ... &extra=page%3D2
https://cn.cari.com.my/forum.php ... &extra=page%3D2

禅定入门略说(三)(修改5)一文网址:
https://cn.cari.com.my/forum.php ... &extra=page%3D2
https://cn.cari.com.my/forum.php ... &extra=page%3D2

禅定入门略说(一)(修改1)网址:
https://cn.cari.com.my/forum.php ... &extra=page%3D2
https://cn.cari.com.my/forum.php ... &extra=page%3D2

《信佛修行者修行的一些关键》一文网址:
https://cn.cari.com.my/forum.php ... &extra=page%3D1
https://cn.cari.com.my/forum.php ... &extra=page%3D1

附件(aaaa10)总目录:
禅定入门略说(二)目录(增加或修改第14次)
禅定入门略说(一)目录
禅定入门略说(三)目录(增加或修改第3次)
楞严咒注解
禅定入门(三)-修改4的部分内容

禅定入门略说(二)之(1)(增加或修改第14次)
禅定入门略说(二)之(2)(增加或修改第14次)
禅定入门略说(二)之(3)(增加或修改第14次)
禅定入门略说(二)之(4) (增加或修改第14次)
大藏经名。佛教网站。佛经名及注解。佛经经文部分请录。
禅定入门略说 (增加或修改第1次)
禅定入门略说(一)修改
禅定入门略说(三)(增加或修改第4次)
几篇文摘:
详解中国佛教史上五次法难 文革破坏最严重
性空无相论(2008年发表)
aaaa 禅定入门(四)-修改2
《aaaa 禅定入门(四)-修改2》的修改
禅定入门略说(三)(增加或修改第5次)


(二)
南无金刚藏王菩萨。
三藏法数(明。一如)部分内容请录:
注:原文为繁体字,大部分繁体字转换为简体字
注:不同文档在内容合并时有很少量的内容重复,并没有进行整理,合并处标记有“######连续处”在文件文档中搜索“######连续处”,能搜索上述地方。

一心
  ﹝出华严经﹞  一心者,一念之心也。心性周遍,虚彻灵通,散之则应万事,敛之而成一念。是故若善若恶,若圣若凡,无不皆由此心。以心本具万法,而能成立众事。经云:三界无别法,惟是一心作。是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心约教有异
  ﹝出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  谓贤首祖师一宗判教有五,盖小教,假四谛而说,心得悟解。始教,约第八识心,了一切缘生之法皆空,各无自性,而受异熟之果。终教,言恒沙一切性妙功德,具於如来藏心。顿教,即於一念不生之心,无染无净,顿显理性。圆教,主伴圆融,法法无碍,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卷舒自在,总该万有。然教虽有五,而不出一心;是名一心约教有异。(第八识即藏识也。异熟果者,如以前世善恶之业为因,而感今世善恶之果,以其异生而熟,故名异熟也。)

一善心
  ﹝出涅盘经﹞  心即以根对尘所起一念之心也。若起一念恶,即消灭众善;若起一念善,即破除众恶。故经云:修一善心,破百种恶。是也。

一人
  ﹝出仁王护国经﹞  一人者,佛也。佛本於人中得道,故亦称人。世间、出世间最尊最胜,故名一人。经云:三贤十圣住果报,惟佛一人居净土。是也。(三贤即十住、十行、十回向诸位菩萨也;十圣即十地菩萨也。果报即实报土也,净土即常寂光净土也。)

一身
  ﹝出华严经﹞  身即法身也。盖十方诸佛,无明之惑净尽,法性之体全彰,无有自他色相之异,故名一身。经云:一切诸佛身,惟是一法身。是也。

一虚
  ﹝出普贤行愿品疏﹞  谓如来真身,无形无相,犹若虚空。虽同一虚,万像森然,虽含万像,一相不立。疏云:寂寥於万化之域,动用於一虚之中。是也。

一月喻三身
  ﹝出宝王论﹞  一月喻三身者,以月体喻法身,月光喻报身,月影喻应身也。盖由法身即是常住之理,理体惟一,不迁不变,而能出生诸法,统摄万事,犹如月体,一轮在天,影含众水。报身即是寂照之智,智无自体,依理而发,明了一切无有差谬,犹如月光,照临万像,无有隐形。应身即是变化之用,用无自性,从体而起,有感则通,无感不应,犹如月影,有水则现,无水不显。然此三身,本是一体。从用立名,故有多种。论云:法身如月之体,报身如月之光,应身如月之影。是也。

一月三舟喻
  ﹝出华严经疏﹞  谓澄江一月,三舟共观。一舟停住,二舟向南、北行。向南者,见月随南;向北者,见月随北;停舟者,见月不移。盖譬如来智无不周,体无不在,无依无住,无去无来。皆由众生缘有生熟,故见如来有去住相。法身之体,本无去住也。一月喻佛,三舟喻世间众生见佛不同,是名一月三舟喻也。

一法
  ﹝出华严经﹞  法即轨则之义。谓诸佛菩萨,莫不轨则真如之法,修之而成正觉。故经云:惟以一法而得出离,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也。(梵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华言无上正等正觉。)

一理
  ﹝出法华经玄义﹞  一理者,诸法之本体也。理性容摄,其大无外。诸法虽殊,理元是一。理虽是一,而能统贯诸法。诸法虽殊,莫不本乎一理。事理融通,法法无碍,是则世间、出世间法,皆不外乎此也。

一乘
  ﹝出法华经﹞  一乘者,佛乘也。乘即运载之义。佛说一乘之法,为令众生依此修行,出离生死苦海,运至涅盘彼岸。故喻以七宝大车,而导之以大白牛也。佛之出世,意欲直说法华。盖由众生机器不等,於是先说三乘之法而调熟之。故经云:於一乘道,分别说三。後至法华,会三乘之小行,归广大之一乘。又云:十方佛土中,惟有一乘法。是也。(梵语涅盘,华言灭度。七宝者,金、银、琉璃、玻璃、砗磲、码瑙、赤真珠也。三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

一雨
  ﹝出法华经﹞  一雨者,喻佛所说一乘之法也。盖佛说法华,惟谈圆教一实相理,纯一无杂,即是如来一音宣澍一乘法雨,咸令众生开佛知见。经云:一雨所润。是也。

一门
  ﹝出法华经﹞  门者,即能通之义。一谓一理,即是所通门,谓正教即是能通。盖譬佛所说一乘之教,则能通於实相之理。经云:惟有一门。是也。

一味
  ﹝出法华经并法华玄义﹞  一味者,喻法华一乘之教也。如来说法,必称机宜,以其机有大小,故历四时三教,渐次调停,令其入大。然後高会灵山,纯谈一妙,开前四时三教之法,即是圆妙一乘。一乘之外,更无别法。故经云: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王。是以无垢藏王菩萨於涅盘会上,白佛言:佛说十二部经,譬如从牛出乳,盖喻初时说华严经也。次云从乳出酪,喻华严经後第二时说阿含经也。次云从酪出生酥,喻阿含经後,第三时说净名、宝积等经也。次云从生酥出熟酥,喻净名等经後第四时说般若经也。次云从熟酥出醍醐,喻般若经後第五时说法华、涅盘经也。如此展转相从说者,据如来施化次第而言耳,若据法华开前诸教诸乘,即是圆妙一乘,则显乳酪二酥皆成一醍醐味。经云:一相,一味。是也。(四时者,华严时、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也。三教者,藏教、通教、别教也。十二部经者,一契经、二重颂、三授记、四孤起、五无问自说、六因缘、七譬喻、八本事、九本生、十方广、十一未曾有、十二论义也。)

一大事因缘
  ﹝出法华经﹞  一即一实相也。其性广博,故名为大。如来出世度生之仪式,故名为事。众生具此实相而能成机感佛,故名为因。如来证此实相而能起应度生,故名为缘。一切如来出现於世,皆为开示一切众生本有实相,令其咸得悟入佛之知见。舍此则非如来出世本怀,经云:如来惟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於世。是也。


一觉
  ﹝出起信论﹞  一觉者,十界众生本性之觉也。谓六道众生,业惑所覆,不能觉了,名为不觉。三乘之人,断惑证理,未能究竟,名随分觉。惟佛一人,诸惑净尽,彻见本性,名究竟觉。迷悟虽殊,觉体本一。论云:本来平等同一觉故。是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阿修罗界、饿鬼界、畜生界、地狱界也。佛亦名众生者,佛为无上众生也。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三乘者,菩萨乘、缘觉乘、声闻乘也。)

一道
  ﹝出华严经﹞  一道者,一实之道,即佛所说最上乘之法也。若依此道而修,则能顿断诸惑,顿出生死,非如二乘等次第超出。经云: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是也。(二乘者,缘觉乘、声闻乘也。)

一义──第一义
  ﹝出大集经﹞  第一义者,即无上甚深之妙理也。其体湛寂,其性虚融,无名无相,绝议绝思。经云:甚深之理不可说,第一义谛无声字。是也。(无声字者,谓离语言、文字之相也。)

一实谛
  ﹝出涅盘经﹞  谓一实相中道之理也。无有虚妄,无有颠倒,若圣若凡,性本不二,故名一实谛也。

一实相印
  ﹝出法华玄义﹞  一实相者,谓真实之理,无二无别,离诸虚妄之相也。印者,信也。如世之公文,得印可信。盖如来所说诸大乘经,皆以实相之理,印定其说。外道不能杂,天魔不能破。若有实相印,即是佛说。若无实相印,即是魔说。经云:世尊说实道,波旬无此事。是也。(梵语波旬,华言恶。释迦如来出世时,魔王名也。)

一实境界
  ﹝出占察善恶业报经﹞  一实境界者,即一实相之理也。不变不异,无灭无生,自性清净,离虚妄相,犹如虚空,平等普遍,诸佛众生无二无别也。

一地
  ﹝出法华经﹞  一地者,一实相地也。地有能生之义,一切草木种子皆依於地而得生长,以譬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一切习因种子,皆依五阴之身,增长成熟。至於法华会上,闻佛说一乘法,皆成菩萨。法性五阴,则是一实相地。故经云:一地所生。是也。(习因者,所作之因,习续不断也。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一法印
  ﹝出宗镜录﹞  一法印者,谓一念心,含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无不悉备。然此诸法,於一心中,炳然显现。如印印泥,文无前後,故云森罗及万像,一法之所印是也。

一法界
  ﹝出起信论﹞  一法界,即一真如之理体性,虚融平等不二也。

一真法界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无二曰一,不妄曰真;交彻融摄,故曰法界。即是诸佛平等法身,从本以来,不生不灭,非空非有,离名离相,无内无外,惟一真实,不可思议;是名一真法界。

一藏
  ﹝出华严经疏﹞  藏即含藏之义。谓法界之理,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无德不备,无法不摄,一一该罗,重重无尽。若世间法,若出世间法,无不含藏,故名一藏。(三际者,过去、现在、未来也。)

一会
  ﹝出法华要义﹞  一会者,谓如来於灵山会上,与诸大众说法华经之时也。隋天台智者大师,於光州大苏山修法华三昧,诵法华经,至药王菩萨品中,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之句,身心豁然,寂而入定。彻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是也。(梵语三昧,华言正定。)

一极
  ﹝出普贤行愿品疏﹞  一极者,谓华严经广谈法界之旨,妙极无二也。盖如来出世,首为诸大菩萨说佛菩萨真实境界,不说二乘方便之法。是故声闻、缘觉,虽在听次,有如聋聩,寂无所闻。故疏云:一极唱高,二乘绝听。是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5-2-2022 12: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金刚藏王菩萨。
三藏法数(明。一如)部分内容请录:

一致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致者,谓佛乘宗极之趣惟一也。如来设化,始随机宜不同,故有三乘之说。终归显实,但名佛乘一致之理。钞云:混万化即真,会精麤一致。是也。(三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

一源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源者,甚深法界之体也。此体不变不迁,非真非妄。因随缘故,有真有妄。若随法性净缘,则能出生诸佛之法。若随无明染缘,则能出生众生之法。染净之缘虽别,法界之体无殊。譬如流水,流虽清浊有异,所出之源是一也。

一体
  ﹝出法界观﹞  一体者,常住真心之体也。自性清净,一体无二;妄想忽生,境界顿现。於是有情众生,无情国土,从一真心,妄分为二。当知有情无情,皆是众生自心所变,实非外物。故颂云:情与非情共一体。是也。

一偈
  ﹝出翻译名义﹞  一偈者,西域记云:旧曰偈,或曰偈他,梵音,讹也。今从正音,宜云伽陀,华言颂。诸经虽五字七字,为句不同,皆以四句为一偈也。

一句
  ﹝出华严经﹞  一句者,谓经中所说普眼法门一句功德,不可思议也。经云:假使有人,以大海量墨,须弥聚笔,书写此普眼法门一品中一门,一门中一法,一法中一义,一义中一句,不得少分,何况能尽。是也。(普眼者,眼外无法,名为普眼。)

一言
  ﹝出圆觉经略疏﹞  一言者,谓圭峰密禅师读圆觉经,未终其卷,於一言下,豁然开悟。乃知自心即是佛心,定当作佛。故疏序云:一言之下,心地开通。是也。

一语
  ﹝出华严经疏﹞  一语者,如来之语也。经云:如来於一语言中,演说无边契经海。盖言於一语中,演说妙法无量无边。譬如泉之初发,细若一线,流之不已,为江为海,无有穷尽也。

一名
  ﹝出涅盘经﹞  名即名字。谓理虽是一,假言施设,种种不同。如经中只一涅盘之名。如来随机演说,亦名无生,亦名无作,亦名无为,亦名解脱,亦名彼岸,亦名无退,亦名安处,亦名寂静,亦名无相,亦名无二,亦名一行,亦名清凉,亦名无诤,亦名吉祥,虽立多种之别,只是涅盘一名,是为一名。

一字
  ﹝出大方广师子吼经﹞  一字者,一理之名字也。理本无名无字,超心意识,离性离相,无作无示,非诸众生所能思议,惟佛如来究尽明了。经云:法惟一字,所谓无字。是也。

一义
  ﹝出华严经﹞  义即义理,即一法中或一句中之一义也。

一音
  ﹝出维摩经﹞  一音者,佛之音声也。盖众生缘有浅深,根有利钝,故於一音之中,同听异闻。若是人天根器,则闻佛说五戒十善之法;若是声闻根器,则闻佛说四谛之法;若是缘觉根器,则闻佛说十二因缘之法;若是菩萨根器,则闻佛说六度等法;各得解了。经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是也。(五戒者,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也。十善者,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贪、不瞋、不痴也。声闻者,闻佛声教,悟真空理,故名声闻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缘觉者,因观十二因缘觉真空理,故名缘觉也。十二因缘者,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菩萨者,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

一音教
  ﹝出华严经疏﹞  一音教者,谓如来一代之教,虽有顿渐诸说不同,而皆不出一音也。故罗什法师云:佛一圆音,平等无二,无思普应,机闻自殊。是也。(梵语罗什,华言童寿。)

一宗
  ﹝出华严经疏﹞  宗者,要也。谓诸大乘经所说虽异,莫不同乎一理。如华严之谈法界,般若之谈佛母,法华之谈实相等,皆以一理为其宗要。钞云:一宗容具多经。是也。

一相
  ﹝出起信论﹞  谓一真法界之相,从本以来,离虚妄相,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一切诸法之相,故名一相。

一合相
  ﹝出金刚经﹞  一合相者,盖言众尘和合而为一世界也,世界本空,微尘不有,但众生不了,妄执为实。若是实有,即应世界不可分为微尘,若是实无,不应微尘合为世界。是知执有执无,皆不当理。经云: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是也。

一性
  ﹝出涅盘经﹞  一性者,即正因,佛性也。谓一切众生,皆具此性,但背觉合尘,常为烦恼之所覆障。若顺性而修,则能超脱生死,悟入涅盘,与佛所证无二无别也。(梵语涅盘,华言灭度。烦恼者,昏烦之法恼乱心神也。)

一性
  ﹝出华严经﹞  性以不变为义。上极诸佛,下至蠕飞蠢动,虽品类万差,莫不本乎一性。迷之则成生死,悟之而为涅盘。迷悟虽殊,其性本一,是为一性也。(蠕,而宣切,虫行貌;蠢,尺尹切,蠢动也。梵语涅盘,华言灭度。)

一因
  ﹝出涅盘经﹞  一因者,谓圣凡平等之理体也。盖此理体,诸佛众生皆性本具,初无增减。然诸佛悟之而成妙果,众生迷之而流转诸趣。若全此一因,而修圆顿之行,则能超出三乘所修之因,而证一乘之果也。(三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

一如
  ﹝出首楞严三昧经﹞  不二不异,名曰一如,即真如之理也。所谓真如界内绝生佛之假名,平等性中无自他之形相。故经云:魔界如,佛界如,一如无二如。是也。(魔,梵语具云魔罗,华言杀者,谓能夺人功德之财,杀人智慧之命也。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者。谓能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魔、佛皆言如者,魔为修恶之极,佛为修善之极,善恶虽分,其性本一。故云一如,无二如也。)

一行
  ﹝出涅盘经﹞  一行者,如来所行之行也。行以进趣为义。能行此行,则能趣向佛果。虽名一行,而具足五行。故经明五行之後,乃云:复有一行,是如来行。谓能於一心中行於五行,具足而无缺也。(五行者,圣行、梵行、天行、病行、婴儿行也。)

一行三昧
  ﹝出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梵语三昧,华言调直定,又云正定。一行三昧者,惟专一行,修习正定也。谓修行之人,应处空闲,舍诸乱意,系心实理,想念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续而不懈怠,於一念中即能得见十方诸佛,获大辩才也。

一解脱
  ﹝出涅盘经﹞  解脱者,无拘无碍自在之谓也。一切众生同有佛性,本来解脱;良由心生执着,妄自迷倒,受诸缠缚。若能一念反妄归真,了缚无缚,则与诸佛如来同一解脱,无有差别。经云:同一解脱。是也。

一空
  ﹝出寂调音所问经﹞  一空者,谓一切诸法皆无自性。若色若心,若依若正,乃至圣凡因果之法,虽种种不同,求其体性,毕竟皆空。经云:如瓦器中空,宝器中空,俱同一空,无二无别。是也。(依者,依报,即国土也;正者,正报,即众生身也。)

一生
  ﹝出法华经﹞  一生者,谓等觉菩萨,无明之惑未尽,尚有一番变易生死。过此一生,即登妙觉果佛之位。所以等觉菩萨,称为一生补处。经云:一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也。(等觉者,望後妙觉,犹有一等。超前诸位,得称为觉。无明者,无所明了,即障理之惑也。变易者,即实报土生死也。因移果易,故名变易生死。妙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也。)

一生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谓善财童子,一生之内,圆成佛果。故慈氏菩萨赞善财言:余诸菩萨,於无量劫,乃能满足菩萨行愿。此长者子,於一生内,能净佛土,能化众生,是名一生。(慈氏菩萨,即弥勒菩萨也。)

一来
  ﹝出四教仪﹞  一来者,谓二果斯陀含。於欲界九品思惑中,前六品虽尽,後三品犹在,故更来欲界一番受生,是名一来。(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九品者,上中下三品,每品中又分三品也。)

一师
  ﹝出四分戒品﹞  师者,授道之师也。凡诸比丘同一师学,当须和合欢喜无诤,犹如水乳,於佛法中,庶得增益,是名一师。(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子
  ﹝出涅盘经﹞  谓菩萨修慈悲行,视诸众生犹如一子。若见众生修习善业,胜进圣道,心则欢喜;若见众生造作恶业,流转生死,心则愁恼。譬如父母见子安隐,心则欢喜;见子遇患,心则苦恼。经云:视诸众生,同於一子。是也。

一修一切修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修一切修者,谓上根大智之人,全性起修,了修即性,修性不二,事理互融。烧香散华,无非中道;习禅诵经,尽是真如。是故一行修,则一切行无不修焉。

一断一切断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断一切断者,谓上根之人,断惑无渐次也。中下根人,不知妄惑即是真智,所以断惑有其渐次。上根之人,了惑即智,达妄即真,惑外无智,妄外无真,所以一断则一切断也。

一证一切证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证一切证者,谓上根之人,以圆妙之智,照了性境圆融,无始无终,非浅非深,不有不空,无法不备,无处不通。是故一处证入,则一切处皆证入矣。

一成一切成
  ﹝出华严经疏﹞  一成一切成者,谓一佛成道,法界无非此佛之依正也。依即所依之土,正即能依之身。以其迷时,则众生国土皆迷;悟时,则众生国土皆悟。盖约一人惟心即具而说。故楞严经云:一人发真归源,此十方空皆悉消殒。是也。

一位一切位
  ﹝出华严经疏﹞  一位一切位者,谓上根之人,证一地位则具足一切地位之功德也。盖所证之位,全是法性。法性遍周恒沙功德无不含摄。是故证一地位,则一切地位功德皆悉具足也。

一行一切行
  ﹝出华严经疏﹞  一行一切行者,谓上根之人,依於一乘圆融之教,建立圆顿之行。圆顿行立,契合一乘,故能於一行中具足一切诸行也。

一障一切障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障一切障者,谓造恶众生,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一切善根皆悉消灭,一切业障同时增长;所以一障则一切障也。

一念
  ﹝出华严经﹞  念即心念。此之一念,有真有妄。若凡夫以根对尘所起之念,念念生灭,此妄念也。若离根尘,真净明妙,虚彻灵通之念,即是如来正智之念也。此正智之念,非生非灭,不常不断,促一刹那而非短,延无量劫而非长。经云:一念普观无量劫。是也。(根者,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尘者,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也。梵语刹那,华言一念。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一刹那
  ﹝出仁王护国经﹞  梵语刹那,华言一念。经云: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中有九百生灭。俱舍论云:时之极少者名刹那。是也。(念有大小,一念者大念也,一刹那者小念也。)

一根
  ﹝出楞严经﹞  一根,即耳根也。盖由此方之人,耳根最利,闻法易入。故文殊选拣圆通之门,取耳根为第一也。然以耳根为圆通门者,特假其通入而已,必期脱去声尘,反闻自性,然後为复本归源之至。一根既然,诸根亦寂。经云: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是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

一机
  ﹝出楞严经﹞  机谓机关,即发起之处也。一机以喻耳之一根,一根返源,诸根解脱。经云:虽见诸根动,要在一机抽。是也。

一色
  ﹝出仁王经疏﹞  色者,眼根所对之色也。色即法界,具足三谛。以一切法,体性融通,互摄无碍。若一切色即一色,此是真谛,忘泯一切法也。若一色即一切色,此是俗谛,建立一切法也。若非一非一切,亦一亦一切,此是中谛,双遮双照,即中道也。尽理言之,非但色之一尘,具足三谛,声香味触法五尘,莫不皆然。举色,则一切法皆在於色,色外无法。举香,则一切法皆在於香,香外无法。疏云:一色一香,无非中道。是也。(法界者,法法皆以三谛而为界分,即是理也。双遮双照者,遮谓遮情,照谓照性,即双遮真俗,双照真俗也。)

一指
  ﹝出楞严经﹞  一指,手之一指。经云:若我灭後,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提,能於如来形像之前,身然一灯,烧一指节,及於身上爇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揖世间,永脱诸漏也。(梵语三摩提,华言等持。离昏沈掉举,曰等;令心住一境性,曰持。诸漏即三界生死也。)

一发
  ﹝出摩诃僧只律﹞  一发者,谓日晷过午一发许也。盖言修行之人持斋之法。日正当午,乃受饮食。若日过午一发许,则不当食也。

一毫
  ﹝出普贤行愿品疏﹞  疏云:一字法门,海墨书而不尽;一毫之善,空界尽而无穷。此言华严大经,功德浩博,不可测量,不可称说,而虚空界有尽,一毫之善无穷也。

一毛
  ﹝出楞严经﹞  经云:於一毛端现宝王刹。此是正报中现依报也。由佛具足不思议神通之力,故能依中现正,正中现依,依正融通,事理无碍,大小相含,一多平等。故於一毛之端,能现宝王刹也。

一气
  ﹝出圆觉经略钞﹞  一气者,道之所宗,阴阳天地之根本也。以喻自性清净之心,未起染净已前,诸佛众生平等不二,一切诸法莫不皆由此心而生,故以一气喻一心也。

一瞬
  ﹝出摩诃僧只律﹞  瞬者,目动也。律云:二十瞬名一弹指。谓修行人持斋之法。日正当午,乃受饮食,若日过午一瞬,则不当食。

一默
  ﹝出维摩经﹞  默者,无言也。默必对说。诸佛菩萨或说或默,皆能显於妙理。故经中三十二菩萨,各谈不二法门竟,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时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叹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此即默而说,即说而默也。(梵语文殊师利,华言妙德。梵语维摩诘,华言净名。)

一时
  ﹝出各经之首﹞  一时者,佛与弟子说听和合之时也。是故诸经之首,皆言一时。法华文句云:闻持和合非异时。是也。(闻持者,弟子从佛闻法而受持也。)

一时一切时
  ﹝出华严经疏﹞  一时一切时者,谓一时之间即为无量劫也。盖如来智境圆融,延促无碍,故能促多劫为一时,延一时为多劫。经云:一念普观无量劫。是也。

一食
  ﹝出维摩诘所说经﹞  一食者,世间分段之食也。若能於此一食,了达三谛,即成法食。然後运平等心,上供诸佛,中奉贤圣,下及六道,等施无别。经云:以一食施一切。是也。(三谛者,真谛、俗谛、中谛也。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一餐
  ﹝出法华经﹞  一餐者,一餐之食也。盖言声闻之人,於般若会上,蒙佛加被,为诸菩萨说大乘法。声闻自谓小乘,而於大法不生喜乐,譬若见食而不能餐。经云:而无希取一餐之意。是也。

一切
  ﹝出翻译名义﹞  一,是普及之言;切,是尽际之语。又云:究竟非二名一,其性广博名切,故名一切。

一处
  ﹝出遗教经﹞  一处者,谓心专注一境而无他适也。修行之人,若能摄心敛念,不涉余缘,则所修行业,决可成办。经云:制之一处无事不办。是也。

一刹
  ﹝出翻译名义﹞  刹,梵语具云刹摩,华言土田,即国土也。谓一佛所化之境,以大千世界而为一刹也。(大千世界者,一日一月,绕一须弥山,照四天下,为一世界;一千世界,为小千世界;一千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一千中千世界,为大千世界也。)

一路
  ﹝出首楞严经﹞  路,犹道也,即能通之义。谓诸佛如来,离於生死,入大涅盘,无不皆以首楞严大定而为正路,舍此则无由而入。经云:十方薄伽梵,一路涅盘门。是也。(梵语涅盘,华言灭度。梵语首楞严,华言健相,又一切事究竟坚固。梵语薄伽梵,佛之总号。其义有六: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为含多义,故不翻也。)

一尘
  ﹝出华严经﹞  一尘者,一微尘也。经云:譬如有大经卷,量等大千世界,而全住在一微尘中。一微尘既然,一切微尘皆亦如是。时有一人(谓佛也),智慧明达,有净天眼,见此经卷在微尘内,即以方便破此微尘,出此经卷,令诸众生普得饶益。以譬一切众生身中,具有如来无碍智慧,但由众生妄想颠倒而不自觉,惟有诸佛乃能知之,即以方便令诸众生修於圣道,破除虚妄烦恼,显出如来真实智慧。故云一尘之内,有大千经卷是也。

一沤
  ﹝出楞严经﹞  沤者,水泡也。海本澄湛,因风飘鼓,发起水泡。以譬大觉之性,真净明妙,因心妄动,生起虚空世界,虚空世界在大觉性中,如大海中之一沤耳。经云: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是也。

一盖
  ﹝出维摩诘所说经﹞  经云:毗耶离城有长者子,名曰宝积。与五百长者子,俱持七宝盖来供养佛。佛之威神,令诸宝盖合成一盖,遍覆大千世界。而此世界广长之相,悉於中现。五百盖者表五阴也,合成一盖者,表一心也。以显五阴之法,全是一心也。(梵语毗耶离,华言广博严净。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一针
  ﹝出梵网经﹞  经云:一针一草,不得故盗。谓持戒之人,虽是微细之物,不得故意盗取也。

一花
  ﹝出梵网经﹞  经云: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我者,释迦佛自谓也。梵语卢舍那,华言净满;诸惑究尽谓之净,众德悉圆谓之满也。方坐者,方,正也,谓安住正法也。莲华者,华藏世界也,以其形似莲华,故以名之。台者,华藏世界之中央也。华严经云:风轮持香海,香海出莲华,莲华持世界。是也。)周匝千华上,复现千释迦。(莲华有千叶,故云千华。一华叶上,现一释迦佛,故云复现千释迦。此千释迦,乃从卢舍那佛出现也。)一花百亿国,一国一释迦。(於一花叶复现百亿国土,每一国土又现一释迦佛,则有千百亿国土,千百亿释迦佛。此千百亿释迦,乃从千叶上千释迦现出也。通而言之,卢舍那佛现出千释迦,千释迦佛现出千百亿释迦。今此四天下,乃是千百亿国土中之一土;释迦牟尼佛,乃是千百亿释迦中之一佛也。)

一灯
  ﹝出华严经﹞  谓灯能破暗,以喻菩提之心,能破烦恼之暗也。故经云:譬如一灯入於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尽。菩提心灯,亦复如是。入於众生心室之内,百千万亿不可说劫诸业烦恼,种种暗障,悉能除尽;故名一灯。(梵语菩提,华言道。)

######连续处
  
二法身

一灯
  ﹝出华严经﹞  谓灯能破暗,以喻菩提之心,能破烦恼之暗也。故经云:譬如一灯入於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尽。菩提心灯,亦复如是。入於众生心室之内,百千万亿不可说劫诸业烦恼,种种暗障,悉能除尽;故名一灯。(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法身
  ﹝出华严经疏﹞
  〔一、理法身〕,理即性德也。谓性净明体,本来离念,等虚空界,无所不遍。诸佛众生皆同一相,是名理法身。
  〔二、智法身〕,智即修德也。谓究竟始觉之智,契合清净本觉之理。理智互融,色心不二,智所现故,是名智法身。

二法身
  ﹝出无着论﹞
  〔一、智相法身〕,谓具足智慧,方能演说诸法,是则说法为智慧之相,由此智相,得至法身住处,故名智相法身。
  〔二、福相法身〕,谓以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不如受持一四句偈,故金刚经云:於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人演说,其福胜彼。由此福相,得至法身住处,故名福相法身。(七宝者,金、银、琉璃、玻璃、砗磲、码瑙、赤真珠也。)

二法身
  ﹝出起信论疏﹞
  〔一、言说法身〕,谓法身无相,本离言说,虽离言说,非言莫显,故名言说法身。
  〔二、证得法身〕,谓法身体遍,物物皆具,但以迷故,不能究显,若不造修,何由证得。故以始觉之心,契於本觉之理,始本不二,即究竟觉;是名证得法身。

二佛身
  ﹝出涅盘经﹞
  〔一、法性身〕,法性即法身也。谓此法性之身,遍满十方,无量无边,色像端正,相好庄严,以无量光明,无量音声,能度十方法身菩萨,是名法性身。
  〔二、生死身〕,谓佛以方便力,现生现灭,示初出家,乃至成佛得道,一切恶法尽断,一切善法悉皆成就,次第说法,度诸众生,是名生死身。

二佛身
  ﹝出涅盘经﹞
  〔一、生身〕,生身者,谓从父母所生,即佛应化之身也。
  〔二、法身〕,法身者,谓本有法性之身,若佛出世及不出世,常住不动,无有变易也。

二佛身
  ﹝出涅盘经﹞
  〔一、常身〕,如来常住解脱之身。众德悉备,万行俱圆;先百千万亿劫而不见其生,後百千万亿劫而不见其灭;是名常身也。
  〔二、无常身〕,如来方便为欲度脱一切众生,示现生死之身,出家修道成佛说法入於涅盘,是名无常身也。(梵语涅盘,华言灭度。)

二身
  ﹝出华严经疏﹞
  〔一、真身〕,真身者,真智与法身合,故名真身。起信论云:自体有大智慧,光明遍照法界。是也。
  〔二、应身〕,应身者,应周万物,化洽众生,随其心量,现种种身。譬如一月,现於众水,而无去来之相。金光明经云:应物现形,如水中月。是也。

二种色身
  ﹝出佛地经论﹞
  〔一、实色身〕,实即实有。谓诸如来因中於无数劫所修相好等业,至于果成,感得无量相好庄严,其身周遍法界,是名实色身。
  〔二、化色身〕,化即变化,谓诸如来,由大悲愿力,为大菩萨众现种种身,种种相好,种种言音,随时随处,随众所宜,所现身形,其量不定,是名化色身。

二化身──大小二化身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大化身〕,谓佛被大乘菩萨之机,或现八万四千相好之身,或现微尘数相好之身,满虚空中,是名大化身。
  〔二、小化身〕,谓佛被小乘及人天等机,或现三十二相,一丈六尺之身,是名小化身。(三十二相者:足安平相、千辐轮相、手指纤长相、手足柔软相、手足缦网相、足跟满足相、足趺高好相、[月*端]如鹿王相、手过膝相、马阴藏相、身纵广相、毛孔生青色相、身毛上靡相、身金色相、身光面各一丈相、皮肤细滑相、七处平满相、两腋满相、身如狮子相、身端直相、肩圆满相、四十齿相、齿白齐密相、四牙白净相、颊车如师子相、咽中津液得上味相、广长舌相、梵音深远相、眼色如金精相、眼睫如牛王相、眉间白毫相、顶肉髻成相也。)

二种十身──佛二种十身
  ﹝出华严经疏﹞
  〔一、融三世间为十身〕,融即融会之义。隔别名世,间差名间。即众生、国土、智正觉之三世间也。言融三世间为十身者,众生身、业报身即众生世间,国土身即国土世间,声闻身、缘觉身、菩萨身、如来身、智身、法身、虚空身、即智正觉世间也。
  〔二、佛自具十身〕,佛自具十身者,一菩提身、二愿身、三化身、四力持身、五相好庄严身、六威势身、七意生身、八福德身、九法身、十智身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2-2022 01: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金刚藏王菩萨。
三藏法数(明。一如)部分内容请录:

二觉
  ﹝出翻译名义﹞
  〔一、自觉〕,谓觉知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一切诸法常无常等,悟性真空,了惑虚妄,功成妙智,能自开觉,故名自觉。
  〔二、觉他〕,谓自既觉已,运无缘慈,广说诸法,开悟众生,皆令离生死苦,得涅盘乐,故名觉他。

二觉
  ﹝出起信论﹞
  〔一、本觉〕,谓众生心体灵明虚廓,本来离念,等虚空界,无处不遍,即是如来平等法身,是名本觉。
  〔二、始觉〕,谓众生本觉心源,由无明熏动,觉成不觉,多劫在迷,今始觉悟,是名始觉,始觉究竟,即成佛也。

二种佛境
  ﹝出华严经疏﹞
  〔一、证境〕,谓真如法性之理,是诸佛所证之境界。离念绝想,皆悉真如,是名证境。
  〔二、化境〕,谓十方国土,皆是如来所化境界,是名化境。

二种身土
  ﹝出佛地经论﹞  身即能依之色身,土即所依之国土。既有能依之身,必有所依之土;故名二种身土。
  〔一、自受用身土〕,自受用身土者,谓自己修因之所感,称性受用种种法乐,自在无碍,故身名自受用身,亦名圆满报身。土名自受用土,亦名实报庄严土。盖诸佛如来,历无数劫修习无量善根所感,周遍法界,身土为自受用,诸大菩萨但可得闻,而不能见也。
  〔二、他受用身土〕,他受用身土者,谓他机之所感见也。盖诸佛如来为令诸菩萨众受大法乐,进修胜行,随宜而现,或胜或劣,或大或小,转变不定,令他受用也。

二不相离──身土二不相离
  ﹝出宗镜录﹞  二不相离者,谓身土二法,皆不离法性也。
  〔一、法性属佛为法性身〕,谓佛了悟真如法性,复以法性为身,故名法性属佛为法性身。
  〔二、法性属法为法性土〕,谓真如法性之理,譬如虚空,遍一切处,乃是法身所证之体,即为所依之土,故名法性属法,为法性土。

二种神力
  ﹝出大智度论﹞
  〔一、令远处见闻〕,令远处见闻者,谓佛在一处说法,以神通力,令他方异土众生,皆获见闻也。
  〔二、令各各见佛〕,令各各见佛者,谓佛在一处说法,能令一一众生各自见佛在前说法;譬如日出影现众水也。

二宿因力
  ﹝出华严经疏﹞  宿因力者,谓遮那世尊宿世愿因,为化众生,发愿修行,而成佛果。为酬宿愿,故今出世,悲智双运,行愿齐周,乃以无障解脱之智,顿阐华严一乘圆教法门,普令法界众生,深悟如来智慧。然佛宿因虽多,略开二种焉。
  〔一、大愿力〕,谓佛於因中发大誓愿,度诸众生。今已成佛,乘大愿力,示现十方世界,说法度生。现相品云:毗卢遮那佛,愿力周法界,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是也。(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亦云光明遍照。)
  〔二、昔行力〕,谓佛昔於无量劫,依愿起行,行成得果,方能演说诸法,广化众生。故主山神偈云:往修胜行无有边,今获神通亦无量,法门广辟如尘数,悉使众生深悟喜。是也。

二足
  ﹝出金刚经纂要疏﹞
  〔一、福足〕,谓佛於因中,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五度之福,今於果上,成就应身,相好圆满,万德庄严,是为福足。
  〔二、慧足〕,谓佛於因中,由修般若妙慧,成就法身,圆极真常,满菩提果,众智庄严,是为慧足。(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相──悉达太子二相
  ﹝出佛本行集经﹞  梵语悉达,华言顿吉,即佛幼时之名也。二相者,谓佛初生时,净饭王令相师占之。相师云:太子相好,具有轮王及成佛之相也。
  〔一、轮王相〕,轮王相者,谓转轮圣王,亦具三十二相也。相师言:太子具足是相,若其在家,当作转轮圣王,王四天下也。(三十二相者,足安平相、千辐轮相、手指纤长相、手足柔软相、手足缦网相、足跟满足相、足趺高妙相、[月*端]如鹿王相、手过膝相、马阴藏相、身纵广相、毛孔生青色相、身毛上靡相、身金色相、身光面各一丈相、皮肤细滑相、七处平满相、两腋满相、身如师子相、身端直相、肩圆满相、四十齿相、齿白齐密相、四牙白净相、颊车如师子相、咽中津液得上味相、广长舌相、梵音深远相、眼色如金精相、眼睫如牛王相、眉间白毫相、顶肉髻成相也。四天下,即四洲,东弗于逮、南阎浮提、西瞿耶尼、北郁单越也。)
  〔二、成佛相〕,成佛相者,佛具三十二相。相师言:太子具足是相,若舍王位,出家求道,必得成佛,名遍十方,化导一切也。

二种舍利
  ﹝出翻译名义﹞
  〔一、生身舍利〕,梵语舍利,又云设利罗,华言骨身。谓如来应身灭度,既闍维後,所有舍利,其色有三。骨舍利色白,发舍利色黑,肉舍利色赤。体性坚固,椎击不碎。若菩萨、罗汉者,其色则同,而坚固不及。光明经云:此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故人能起塔供养,则得无量福报也。(梵语闍维,华言焚烧。)
  〔二、法身舍利〕,大论云:经卷是法身舍利。谓如来所说中道实相之理,不迁不变,无灭无生,[一/旦]古今而恒存,弥天地而普覆。人能至心如法受持,即是得见如来法身,其所获福无量无边。故法华经云:若经卷所住之处,皆应起塔供养,不须复安舍利,此中已有如来全身。是也。

二法
  ﹝出华严经疏﹞
  〔一、胜义法〕,胜义法即涅盘也。谓涅盘之法,其义最胜,故名胜义法。(梵语涅盘,华言灭度。)
  〔二、法相法〕,法相法,即四谛法也。谓四谛之法,各有相状,是名法相法。(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二法
  ﹝出楞伽经﹞
  〔一、自得法〕,谓佛自行证得之法,与十方佛无增无减,是名自得法。
  〔二、本住法〕,谓法界之法,本来常住,有佛无佛,性相常然,是名本住法。

二种法性
  ﹝出地持经﹞  法即轨则之义,性即不改之义。谓一切法性无改易,皆可轨则而修,故名法性。
  〔一、实法性〕,谓一实之理,离虚妄相,本性平等,无有变易。一切诸佛莫不轨此法性修之而成正觉,是名实法性。
  〔二、事法性〕,谓世间种种诸法,皆依於理,施设建立。所谓地水火风五阴等法,随俗所知所见,虽属於事实,不外乎法性之理,是名事法性。(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二义──契经二义
  ﹝出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  契者,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经者法也,常也。如来所说契经,有此结集、刊定之二义也。
  〔一、结集义〕,谓如来契经,摄持众义,冠有情心,令无忘失,犹结华鬘冠众生首,久无遗散也。
  〔二、刊定义〕,谓如来契经,裁断众义,了别是非,去恶留善,犹匠绳墨,治彼众材,斲邪归正,去曲留直也。

二般若
  ﹝出大智度论﹞  梵语般若,华言智慧。谓佛於般若会上,说通别圆三教之法,故有共不共般若之名也。
  〔一、共般若〕,共般若者,即通教也。通即通共之义,谓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之人,共依此教而修证也。
  〔二、不共般若〕,不共般若者,即别、圆二教也,谓此别、圆二教,唯谈菩萨修行之法,不与声闻、缘觉之所共也。

二般若
  ﹝出华严经疏﹞
  〔一、实相般若〕,实相般若者,谓本觉之理,非寂非照,离虚妄相,名为实相,即一切种智也。(非寂非照者,寂谓寂静,照谓照明。寂照皆言非者,用遮二边,以显中道实相之德也。)
  〔二、观照般若〕,观照般若者,谓观照之德,非照而照,了法无相,名为观照,即一切智也。(非照而照者,谓理本非照,因观而照,以显观照之德也。)

二种般若──般若二种相
  ﹝出地藏十轮经﹞
  〔一、世间般若〕,谓诸菩萨,唯依读诵书写,为他演说三乘道教,劝正修行,灭除烦恼惑业,不行寂静真实般若,常行有见有相般若。如是般若,有取有着,是名世间般若。(有见有相般若,即世间之智。如劬宾大臣分阎浮提七分而能息诤,智满祖师云:正取世间之智,为般若也。)
  〔二、出世间般若〕,谓诸菩萨,精勤修习菩提道时,随力听闻,为他演说三乘正法,而於其中,心如虚空,平等寂灭,离诸名相,如是般若,无取无着,是名出世间般若。(三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  

二种般若庄严
  ﹝出般若经并大智度论﹞  梵语般若,华言智慧。谓智慧能严饰法身,故名般若庄严。
  〔一、已庄严〕,谓人能修习智慧,如着美妙缨络庄严其身,是名已庄严。
  〔二、未庄严〕,谓人未能修习智慧,如无缨络严饰其身,是名未庄严。

二义──金刚二义
  ﹝出金刚经助显录﹞  金刚者,金中最刚,故云金刚。而小品般若以金刚立题者,具有坚、利二义焉。(梵语般若,华言智慧。)
  〔一、坚义〕,坚义者,谓金刚之坚,万物不能碎坏。以喻般若之体,真常清净,不变不迁,烦恼不能乱,邪魔不能动,此即实相般若也。
  〔二、利义〕,利义者,谓金刚之利,能碎坏万物。以喻般若之用,能断惑着,照五蕴空,度诸苦厄,此即观照般若也。(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二妙──法华二妙
  ﹝出法华玄义﹞  妙名不可思议,非诸菩萨心思口议故也。此之二妙,正论法华开权显实之意。妙名一唱,待绝俱时。故相待论判,则显法华出前四时三教之上;绝待论开,复能开前令皆圆妙也。(开权显实者,开者,发也,拓也;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之法是权,佛乘是实。佛说法华,正为开三乘之权,显一乘之实故。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又云: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王。四时者,华严时、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也。三教者,藏教、通教、别教也。)
  〔一、相待妙〕,彼此互形曰相,以彼望此曰待。彼此互形者,形即形比之义,谓以前四时三教所说之法为麤形,後法华所说之法为妙。以彼望此,曰待者,待即对待,谓对前之麤,显後之妙也。
  〔二、绝待妙〕,绝前诸麤,无复形待。谓法华开三乘之权,即是佛乘之实。实外无权,权外无实,实即是权,权即是实;故云绝待妙也。

二门──迹本二门
  ﹝出法华玄义释签﹞  门即能通之义。谓由此门,皆能通至实相也。然此二门,惟法华一经明之。盖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本迹虽殊,皆不思议,故称为妙。诸经但论释迦近得成佛之迹,而不言久远已成之本;则显法华已今当说,最为第一,故得为经中王也。(实相者,离虚妄相名为实相,即中道真实之妙理也,已今当说者。般若之前,皆为已说,无量义经为今说,涅盘经为当说。)
  〔一、迹门〕,法华经中前十四品,名为迹门。迹犹足迹,譬如人之所居,则有行往之迹也。盖论释迦最初成道已来,及中间施化节节,唱生唱灭,以至于今成佛度生,皆是从本垂迹,故名迹门也。
  〔二、本门〕,法华经中,後十四品,名为本门。本为根本,如树木之有根也。盖论释迦尘点劫前已得成佛。故经云: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谓今释迦牟尼佛,出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坐於道场,得成正觉。然我实成佛以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从是以来,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此是开迹显本,故名本门也。(梵语伽耶,华言山城。梵语那由他,华言万亿。梵语娑婆,华言能忍。)

二种一乘
  ﹝出华严经疏﹞  一乘者,谓华严一乘圆教也。於此一乘,有同有别,故云二种一乘也。
  〔一、同教一乘〕,同者,即同於终、顿二教也。然终教但诠一性一相,理事无碍。顿教但诠无二无三,言思斯绝。今此同教,具诠一性一相,理事无碍,无二无三,言思斯绝。同彼二教,俱显一乘,故名同教一乘也。(无二者,无声闻、缘觉也。无三者,兼无菩萨也。)
  〔二、别教一乘〕,别者,即别异小、始、终、顿之四教也。然此别教,唯辨圆融具德,事事无碍,随举一法,即摄一切;无尽法门,一一法门,迥异余教,故名别教一乘也。

二种庄严
  ﹝出涅盘经﹞  庄即端庄,严即严饰,谓智慧福德二种,皆能庄严法身也。
  〔一、智慧庄严〕,谓诸菩萨从初发心,乃至究竟,无明净尽,佛性现前,所有智慧,能显法身,是名智慧庄严。
  〔二、福德庄严〕,谓诸菩萨修行六度,万行具足,所有福德,能显法身,是名福德庄严。(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

二种庄严
  ﹝出金刚经纂要疏﹞  金刚经云: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非庄严者,即形相庄严也,是名庄严者,即第一义庄严也。
  〔一、形相庄严〕,谓人若分别佛土是有为形相,而言我能成就者,彼且住着色声等境,非真庄严,是名形相庄严。
  〔二、第一义庄严〕,谓以无所住着清净之心,依真实智慧,通达自性之土,唯心显现。此是正智成就佛土,是名第一义庄严。

二如来藏
  ﹝出大乘止观法门﹞  如来者,即理性如来也。藏以含摄为义,谓一切众生,烦恼心中,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无漏清净之业,如石中有金,水中有火,故云垢藏之中,佛性满足,是名如来藏也。
  〔一、空如来藏〕,谓此心性,虽随染净之缘,建立生死、涅盘等法,然心体平等,离性离相,非唯所起染净等法皆空,而能起之心,亦不可得;是名空如来藏。
  〔二、不空如来藏〕,谓此心性,具足无漏清净功德及诸有漏业惑染法,包藏含摄,无德不备,无法不现,故名不空如来藏。

二经体
  ﹝出华严经疏﹞
  〔一、文是所依体〕,文是所依体者,文即文字,为一切义理所依,复为能诠契经之体也。
  〔二、义是能依体〕,义是能依体者,谓一切义理,皆依文字而显,故义是能依,而与文字同为能诠契经之体也。

二涅盘
  ﹝出金光明经玄义﹞  梵语涅盘,华言灭度。
  〔一、性净涅盘〕,谓诸法实相之理,不可染,不可净。不染,即不生;不净,即不灭。不生不灭,名性净涅盘。(诸法实相者,十界因果之法,本来离虚妄相,相相皆实,故名实相。不可染、不可净者,谓实相之理,惑不能染,智不能净。不染即不生者,既无惑染,岂有法生。不净即不灭者,既非智净,岂有法灭。是故名为不生不灭。)
  〔二、方便净涅盘〕,方便犹善巧也,智既契理,即照群机,照必垂应,机感即生,此生非生;机缘既尽,应身即灭,此灭非灭。不生不灭,名方便净涅盘。(此生非生者,谓机感即生,心常寂灭也。此灭非灭者,谓缘尽即灭,应用常兴也。)

二涅盘
  ﹝出大智度论﹞
  〔一、有余涅盘〕,谓见、思烦恼已断,尚余现受色身未灭,是名有余涅盘。(见、思烦恼,即见、思惑,於意识起诸分别,曰见惑;於尘境起诸贪爱,曰思惑。)
  〔二、无余涅盘〕,谓见、思二惑与所受五众之身,俱得灭尽,无有遗余,是名无余涅盘。(五众即五阴,谓色受想行识也。)

二法相违
  ﹝出瑜伽师地论﹞
  〔一、烦恼〕,昏烦之法,恼乱心神,即无明贪爱之惑也。谓诸众生,随顺烦恼,流转生死,故违涅盘之道也。
  〔二、涅盘〕,梵语涅盘,华言灭度。谓诸众生,猒生死苦,修习梵行,断诸烦恼,证大涅盘,故违烦恼之惑也。

二智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如理智〕,谓诸佛菩萨以如实之智,彻见实际之理,妙极寂静,无增无减,是名如理智。
  〔二、如量智〕,谓诸佛菩萨究竟通达一切境界,若见众生乖於理智,则成生死;若见众生称於理智,则得涅盘;是名如量智。

二智
  ﹝出摄大乘论﹞
  〔一、根本智〕,根本智,亦名无分别智。谓此智不依於心,不缘外境,了一切法皆即真如,境智无异。如人闭目,外无分别。由此无分别智,能生种种分别,是名根本智。
  〔二、後得智〕,谓依止於心,缘於外境,种种分别,境智有异,如人开目,众色显现,以其於根本智後而得此智,是名後得智。

二智
  ﹝出大集经﹞
  〔一、尽智〕,谓阿罗汉断三界见、思惑竟,即知我生已尽,梵行清净,是名尽智。(梵语阿罗汉,华言无生,亦云无学。)
  〔二、无生智〕,谓阿罗汉断三界见、思烦恼已尽,知诸缚解,更不三界受生,是名无生智。(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二智
  ﹝出观音玄义﹞
  〔一、一切智〕,谓於一切内法内名,能知能解;一切外法外名,亦能知能解;是名一切智。即声闻、缘觉之智也。(内法内名者,谓理内所诠法相及能诠名字,盖佛教依理而说,故名理内也。外法外名者,即理外所诠法相及能诠名字,盖外道等违理横计,故名理外也。)
  〔二、道种智〕,道种智者,谓能用诸佛一切道法,发起众生一切善种,是名道种智。即菩萨之智也。

二智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观察智〕,谓以智慧照了人法二空,所显真如之理,了知能证所证二俱不可得,是名观察智。(能证者,谓能证之智;所证者,谓所证之理。)
  〔二、取相智〕,谓善取法界之相,若事若理,以智慧照了,悉使法法圆融,事理无碍,是名取相智也。

二真如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安立真如〕,体非伪妄曰真,性无改异曰如;即一实相之体也。谓真如之体,能生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而得安住,故名安立真如。
  〔二、非安立真如〕,谓真如之法,从本已来,性自清净,离一切相,寂灭无为,故名非安立真如。

二真如
  ﹝出起信论疏﹞
  〔一、离言真如〕,谓真如之体,离名字相,离心缘相,离言说相,故名离言真如。
  〔二、依言真如〕,谓真如之体,性本虚融,不碍言说,以依言说能显真如,故名依言真如。

二真如
  ﹝出起信论疏﹞
  〔一、不变真如〕,谓真如之体,从本已来,毕竟平等,无有变易,不可破坏,体恒寂静,无一异相,故名不变真如。
  〔二、随缘真如〕,谓真如之性,本无生灭。然因无明熏动,起一切相。如水因风,妄波忽动,若风止息,动相元无,故名随缘真如。

二种如如
  ﹝出佛性论﹞
  〔一、如如智〕,谓真如妙智,本来清净,无明不能覆,烦恼不能染。照了诸法,平等不二,以其智如如境,故名如如智。
  〔二、如如境〕,谓真如妙境,常住一相,量等虚空,不迁不变,无灭无生,以其境如如智,故名如如境。

二心
  ﹝出莲宗宝监﹞
  〔一、真心〕,谓自性清净之心,真净明妙,虚彻灵通,离虚妄想,故曰真心。
  〔二、妄心〕,谓全真成妄,随境生灭,念念不实,故曰妄心。(随境者,随顺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之境也。)

二心
  ﹝出唯识论﹞
  〔一、相应心〕,应即当也,谓一念妄心虚妄分别,而与烦恼诸惑相应,是名相应心。
  〔二、不相应心〕,谓常住真心,古今一相,自性清净,而与烦恼诸惑永不相应,是名不相应心。

二种心相
  ﹝出占察经﹞
  〔一、心内相〕,谓心体本相,如如不异,清净圆满,无障无碍,微密难见,遍一切处,是名心内相。
  〔二、心外相〕,谓心随有所念,种种境界皆悉现前,是名心外相。

二种性
  ﹝出楞伽经﹞  种即能生之种,性即数习之性,非理性之性也。
  〔一、圣种性〕,谓声闻观五阴苦空,猒恶生死,忻求涅盘,则成声闻种性;缘觉观五阴缘起,修远离行,则成缘觉种性;佛即觉了五阴等法本来空寂,无生无灭,三惑俱遣,众德悉备,则成佛种性。经中不言菩萨种性者,菩萨所修之行,即成佛之种性,故不言也。(三惑者,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也。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二、愚夫种性〕,谓愚痴凡夫,於五阴诸法,及世间事,种种妄想分别,非有为有,无常计常,随事执着,则成愚夫种性也。

二种性
  ﹝出大智度论﹞
  〔一、总性〕,谓一切诸法,性本空寂,无生无灭,无来无去,无入无出,故名总性。
  〔二、别性〕,谓人喜作恶事,则以恶为性;好集善事,则以善为性。如火以热为性,水以湿为性,故名别性。

二种性
  ﹝出地持经﹞  种即种子,有发生之义;性即性分,乃自分不改之义。以由菩萨根性不定,故有二种之分也。
  〔一、性种性〕,性种性者,即本性为性也。谓菩萨六入殊胜,分别一切诸法悉皆明了也。(六入者,谓眼入色、耳入声、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触、意入法也。殊胜者,菩萨根有胜力,故所见色等一一殊胜也。)
  〔二、习种性〕,习种性者,即数习为性也。谓菩萨从初发心,修习众善所得之性也。

二种性
  ﹝出地持经﹞
  〔一、有性〕,谓四大、五阴、六根、六尘,乃至涅盘等,皆是世间假名,施设有自性法,是名有性。(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梵语涅盘,华言灭度。)
  〔二、无性〕,谓四大乃至涅盘等假名,毕竟空中一切悉无,是名无性。

二相
  ﹝出起信论﹞
  〔一、智净相〕,谓依真如内熏之力,及教法外熏之力,如实修行,满足方便,破识心生灭之相,成纯净圆常之智,是名智净相。
  〔二、不思议业相〕,谓依智净相,能作一切胜妙境界,无量功德之相,常无断绝,随众生根,种种示现,令得利益,是名不思议业相。

二相
  ﹝出起信论﹞
  〔一、同相〕,谓染净二法,皆同真如性相。譬如种种瓦器,皆同微尘性相,故名同相。
  〔二、异相〕,谓真如平等之理,随染净缘显现一切差别之相,故名异相。

二相
  ﹝出大智度论﹞
  〔一、总相〕,谓说世间一切有为之法,皆是无常,故名总相。
  〔二、别相〕,谓诸法虽皆无常,而各有别相。如地有坚相,水有湿相,火有热相,风有动相,各各不同,故名别相。

二相
  ﹝旧名二识,出宗镜录﹞
  〔一、所缘境相〕,谓心所缘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之境,其相显现于外,是名所缘境相。
  〔二、能缘识相〕,谓眼识乃至意识,能缘六尘之境,其相显现于内,是名能缘识相。(眼识乃至意识者,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二相别
  ﹝出析玄记﹞
  〔一、自相别〕,相即相状。谓如身是身自相,於此身中,有能造所造,根尘各别故。如受是受自相,於此受中,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等各别故。如心是心自相,於此心中,有眼等六识各别故。如法是法自相,於此法中,有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不同故。又如观身以不净为自相,观受以苦为自相,观心以无常为自相,观法以无我为自相,故名自相别。(身受心法即四念处。身谓己身,受谓领纳诸事,心谓第六识,法谓善恶等法。六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十二入者,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色入、声入、香入、味入、触入、法入也。十八界者,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也。)
  〔二、共相别〕,谓但约苦、空、无常、无我四种行相,於身受心法上,共有名为共相。而言别者,如观身为苦时,不能观空、无常、无我;乃至观身为无我时,不能观苦、空、无常。观身既尔,观受心法行相亦然,故名共相别。

二根
  ﹝出楞严经义海﹞
  〔一、浮尘根〕,浮尘根者,根即眼耳鼻舌身意也。以其虚假不实,故名浮。无见闻觉知之用,故名尘。经云:眼如蒲萄朵,耳如新卷叶,鼻如双垂爪,舌如初偃月,身如腰鼓颡,意如幽室见。是也。
  〔二、胜义根〕,胜义根者,谓眼等六根,有增上胜力,能照境发识,以成根用,故名胜义。如眼能见色,耳能闻声,鼻能嗅香,舌能尝味,身能觉触,意能知法。是也。

二种根本
  ﹝出楞严经﹞
  〔一、无始生死根本〕,谓众生经无穷劫,流转生死,求其初始,实不可得。但迷失本性,即随生死,故名无始生死。根本者,即是攀缘之心。经云:用攀缘心为自性者。是也。
  〔二、无始菩提涅盘元清净体〕,梵语菩提,华言道。梵语涅盘,华言灭度。谓性净理体,虚融寂灭,不迁不变,无始无终,故名无始菩提涅盘;不染烦恼,不涉生死,故号元清净体,即菩提涅盘清净之根本也。

二种识
  ﹝出显识论﹞
  〔一、显识〕,显识即第八识。谓此识含藏一切善恶种子,而能显现一切境界,故名显识。(第八识,即藏识也。)
  〔二、分别识〕,分别识,即第六意识,谓於显识中分别五尘好恶等相,故名分别识。(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二分──识二分
  ﹝出摄大乘论释﹞  论云:於六识中,一分成相,一分成见,故名识二分。
  〔一、相分〕,谓於眼等六识,各各变异,成色等种种诸相,是名相分。(六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
  〔二、见分〕,谓眼等六识,各能了别诸尘境界,是名见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2-2022 01: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金刚藏王菩萨。
三藏法数(明。一如)部分内容请录:

二义──阿赖耶二义
  ﹝出宗镜录﹞  梵语阿赖耶,华言藏。谓第八识能含藏诸法种故。
  〔一、能摄一切法〕,摄谓摄持,即含藏之义。盖此识摄持一切善恶之法,犹如库藏,含藏宝贝而不遗失也。
  〔二、能生一切法〕,生即发生也。谓此识既含藏善恶种子,则一切善恶诸法,从此出生,犹如大地,能发生草木万物也。

二德
  ﹝出观音玄义﹞  二德者,在众生因心所具,则名缘了二因,在诸佛果上所显,则成智断二德。盖了因显则成智德,缘因显则成断德故也。
  〔一、智德〕,智即智慧,谓照了一切诸法,通达无碍,随众生机器大小,各各为其演说,无有差谬,是名智德。
  〔二、断德〕,断即断除,谓断惑业净尽,随所调伏众生之处,恶不能染,纵任自在,无有累缚,是名断德。

二行
  ﹝出华严经疏﹞
  〔一、顿成诸行〕,顿成诸行者,即依圆融法门而修行也。谓诸菩萨,若断一惑,则一切惑俱断,若行一行,则一切行具足。故普贤行品云:一断一切断。等是也。
  〔二、遍成诸行〕,遍成诸行者,即依行布法门而修行也。谓诸菩萨,始自发菩提心,终至等觉,位中次第历诸法门,遍修诸行,是名遍成诸行。(行布法门者,谓诸法门行列排布也。)

二行
  ﹝出华严经疏﹞
  〔一、差别行〕,谓遍依诸位各别而修,是名差别行。(诸位者,谓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诸位也。)
  〔二、普贤行〕,谓依圆融法门,随修一行,即具一切诸行,是名普贤行。(一行者,即於四十二位之中,随修一行,即摄一切余行也。)

二观行
  ﹝亦名唯识观,出宗镜录﹞
  〔一、寻伺〕,谓推寻伺察根尘相对所起一念之心,即以三观观之,是名寻伺。(麤心在缘曰寻,细心分别曰伺。三观者,空观、假观、中观也。)
  〔二、真如〕,真名不伪,如名不异。谓常以妙观观於心性,本具真如之理,速令显发,是名真如。

二道
  ﹝出婆娑论并净土十疑论﹞
  〔一、难行道〕,论云:於五浊恶世,无量佛所求阿鞞跋致,甚难可得。盖言娑婆世界,尘境麤强,五欲障蔽,难入於道,故名难行道。(五浊者,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也。梵语阿鞞跋致,华言不退转。梵语娑婆,华言能忍,谓於此世界能忍受诸恶也。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
  〔二、易行道〕,谓凭信佛语,修行念佛三昧,求生净土。复乘阿弥陀佛愿力摄持,决定往生,故名易行道。(梵语阿弥陀,华言无量寿。)

二道
  ﹝出止观辅行记﹞
  〔一、教道〕,教道有二:一谓别教菩萨,於十住、十行、十回向位中,依凭佛教方便修行,是名约行教道。二谓如来与住行向诸位菩萨说登十地之法,是名约说教道。(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十行者,欢喜行、饶益行、无瞋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着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也。十回向者,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平等善根回向、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真如相回向、无缚解脱回向、法界无量回向也。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
  〔二、证道〕,证道亦有二:一谓别教菩萨於初地位中,破无明微细之惑,证中道真实之理,是名约行证道;二谓如来自说,此十地法,我已亲证,是名约说证道。

二道
  ﹝出析玄记﹞
  〔一、无间道〕,谓声闻初果之人,依於八忍,能断八谛下迷理之惑,此八忍不被见惑之所间隔,是名无间道。(八忍者,苦法忍、苦类忍、集法忍、集类忍、灭法忍、灭类忍、道法忍、道类忍也。八谛者,欲界四谛、色界无色界四谛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二、解脱道〕,谓声闻初果之人,依於八智,能证八谛下无为之理,此八智已离惑缚,是名解脱道。(八智者,苦法智、苦类智、集法智、集类智、灭法智、灭类智、道法智、道类智也。)

二道
  ﹝出文殊师利菩萨问菩提经论﹞
  〔一、有漏道〕,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五波罗蜜,能成就世间有漏生死之果,是名有漏道。(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
  〔二、无漏道〕,谓般若波罗蜜能成就出世间无漏涅盘之果,是名无漏道。(梵语般若,华言智慧。梵语涅盘,华言灭度。)

二谛
  ﹝出翻译名义﹞
  〔一、真谛〕,真谛者,彰一性本实之理也。所谓实际理地,不受一尘,是非双泯,能所俱亡,指万象为真如,会三乘归实际也。(三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
  〔二、俗谛〕,俗谛者,显一性缘起之事也。所谓佛事门中,不舍一法,劝臣以忠,劝子以孝,劝国以治,劝家以和,弘善示天堂之乐,惩恶显地狱之苦也。

二门
  ﹝出华严经疏﹞  二门者,盖言华严一经,而具显行布、圆融二门,皆能通入法界也。
  〔一、行布门〕,谓经中广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四十二位法门,行列分布,令诸菩萨修行证入,从浅至深,次第不同,故名行布门也。(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十行者,欢喜行、饶益行、无瞋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着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也。十回向者,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平等善根回向,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真如相回向,无缚解脱回向,法界无量回向也。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圆融门〕,谓经中广显法界之理,圆融无碍,令诸菩萨於前四十二位之中,了知随举一位,即摄诸位,功德无障无碍,故名圆融门也。

二门
  ﹝出大智度论﹞
  〔一、福德门〕,福德门者,谓布施、持戒、忍辱等,是为福德门。入福德门,则一切罪业皆除,所愿皆得也。
  〔二、智慧门〕,智慧门者,谓了知一切诸法即是实相,是为智慧门。入智慧门,则不厌生死,不乐涅盘也。(梵语涅盘,华言灭度。)

二门──起信二门
  ﹝出起信论﹞  论云:依一心法有二种门,皆各总摄一切诸法。盖真如门是染净通相,通相之外,无别染净,故得总摄一切诸法。生灭门是染净别相,别相之中,无所不该,故亦总摄一切诸法,此二门所以分也。
  〔一、心真如门〕,谓心性不生不灭,非染非净,毕竟平等,无有变异,惟是一心,故名心真如门。
  〔二、心生灭门〕,谓不生不灭真如之性,因无明熏动,故有生灭之心,此即觉成不觉也。觉与不觉,复更互相熏。以不觉熏本觉故,则生诸染法,流转生死。以本觉熏不觉故,则生诸净法,反流出缠,成於本觉,故名心生灭门。(熏即熏发,击动之义。反流出缠者,谓旋反无明之流,而出离惑业之缠缚也。)

二种神力
  ﹝出楞伽经﹞  楞伽经云:如来以二种神力,建立菩萨听受问义。(建立,犹加被也。)
  〔一、现身面言说神力〕,经云:初菩萨地住佛神力,入於大乘照明三昧。入是三昧已,十方世界一切诸佛,以神通力,为现一切身面言说。是也。(初菩萨地者,即十地中初懽喜地菩萨也。住佛神力等者,由佛神力加被,故能入住大乘照明三昧,即光明定也。梵语三昧,华言正定,由此定故,得见十方诸佛现身说法也。)
  〔二、以手灌顶神力〕,经云:初菩萨地得三昧神力,於百千劫,积集善根之所成就,次第入於诸地,乃至第十法云地,住大莲华微妙宫殿,坐大莲华宝师子座,众宝缨络,庄严其身,如黄金薝卜。日月光明诸最胜子从十方来,就大莲华宫殿座上而灌其顶。是也。(梵语薝卜,华言黄花。)

二力
  ﹝出华严经疏﹞
  〔一、思择力〕,思即思惟,择即决择。谓能思惟、决择一切正行,对治诸障,不令再起,故名思择力。
  〔二、修习力〕,修即修治,习即数习。谓因修习之力,能令一切善行坚固,决定成就,故名修习力。

二种师子奋迅三昧
  ﹝出法界次第﹞  师子奋迅者,借譬以显法。如世师子奋迅,为二事故。一为奋除尘土;二能前走却走捷疾异於诸兽。此三昧亦如是,一则奋除障定之惑;二能出入诸禅,捷疾无间,异於余之三昧,而具出入二义焉。
  〔一、入禅奋迅〕,入禅奋迅者,谓离欲界不善法,有觉有观,而入初禅。如是次第入於二禅、三禅、四禅、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灭受想定,是为奋迅入也。(有觉有观者,初心在禅曰觉,细心分别禅味曰观。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皆色界天也。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即无色界天也。灭受想定者,灭除受想之心,而得定也。)
  〔二、出禅奋迅〕,出禅奋迅者,从灭受想定起,还入非有想非无想定;从非有想非无想定起,还入无所有处定。如是识处、空处、四禅、三禅、二禅、初禅,乃至出散心中,是为奋迅出也。

二种超越三昧
  ﹝出法界次第﹞  超越者,谓能超过诸地,自在入出,而具二义焉。
  〔一、超入三昧〕,超入三昧者,谓离欲界不善法,有觉有观,入色界初禅,从初禅起,超入无色界非有想非无想处。非有想非无想处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还入初禅。从初禅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二禅。二禅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三禅。三禅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四禅。四禅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空处。空处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识处。识处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不用处。不用处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非有想非无想处。非有想非无想处起,入灭受想定,是为诸佛菩萨超入三昧之相。若声闻之人,但能超入一定,而不能超入二定,况能如上所明,自在超入也。(不用处,即无所有处也。)
  〔二、超出三昧〕,超出三昧者,谓从灭受想定起,入散心中。散心中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还入散心中。散心中起,入非有想非无想处。非有想非无想处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无所有处。无所有处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识处。识处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空处。空处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四禅。四禅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三禅。三禅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二禅。二禅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初禅。初禅起,住散心中,是为诸佛菩萨超出三昧之相。若声闻之人,但能超出一定,而不能超出二定,何况如上所明自在超出也。

二种相──精进二种相
  ﹝出地藏十轮经﹞
  〔一、世间精进〕,谓诸菩萨精进勇猛,勤修布施、持戒等诸福业,如是精进,依诸果报,依诸福业,有漏有取,是名世间精进。
  〔二、出世间精进〕,谓诸菩萨勇猛精进,於诸众生其心平等,除灭一切烦恼业苦。如是精进,无漏无取,无所依止,是名出世间精进。

二忍
  ﹝出大智度论﹞
  〔一、众生忍〕,忍即忍耐,亦安忍也。谓菩萨於一切众生不瞋不恼,如慈母爱子。又若一切众生以种种恶而加於我,心不瞋恚;以种种恭敬供养於我,心亦不喜,是名众生忍。
  〔二、无生法忍〕,理本不生不灭,今但言不生,故名无生。谓菩萨於无生之法,忍可忍乐,不动不退,是名无生法忍。

二忍
  ﹝出地持经﹞
  〔一、安受苦忍〕,谓疾病水火刀杖等众苦所逼,即能安心忍受,恬然不动,是名安受苦忍。
  〔二、观察法忍〕,谓观察诸法体性虚幻,本无生灭,信解真实,心无妄动,安然忍可,是名观察法忍。

二种忍相
  ﹝出地藏十轮经﹞  谓菩萨能安忍世间有情无情种种苦恼之事。然心有广狭,根有胜劣,行有浅深,故分世间、出世间二种之别也。(有情恼,谓蚊虻蚤虱等。无情恼,谓风寒雨湿等。)
  〔一、世间忍〕,谓菩萨以有漏心,依诸福业,安忍世间种种苦恼违逆等事,是为世间忍也。
  〔二、出世间忍〕,谓菩萨但为利益一切有情,起平等大悲之心,安忍种种苦乐逆顺之境,而不见诸法生灭之相,是为出世间忍。

二方便
  ﹝出无着论﹞
  〔一、细作方便〕,方便犹善巧也。谓欲破众生执着色身之相,故佛假喻,微细分析,善巧而说。如金刚经云: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宁为多不等。意谓由微尘而成世界,世界本来不实;因四大而成色身,色身本来是假,是名细作方便。(三千大千世界者,一须弥山、一日月、一四天下、一帝释、名为一世界;一千个世界,名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名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名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即释迦佛所化之境也。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
  〔二、不念方便〕,谓欲破众生执着色身之相,已为假喻微细分析而说,又令众生於诸微尘不生念想,故经云:是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等,是名不念方便。

二种相──方便二种相
  ﹝出地藏十轮经﹞
  〔一、世间方便〕,谓诸菩萨,或为自利,或为利他,示现种种善巧方便。此之方便,依有所得,有所执着,是名世间方便。
  〔二、出世间方便〕,谓诸菩萨,但为利他,不为自利,示现种种善巧方便,此之方便,依无所得,无所执着,是名出世间方便。

二无我
  ﹝出楞伽经﹞  无,即空也。人法之中,本无有我,但凡夫不了,於无我中计我极盛。所谓我身、我名、我衣物、我田宅、我行、我住坐卧,语言不离於我,乃至我能布施、持戒等。因此颠倒,备起一切烦恼生死行业。声闻之人,修四真谛,即了人法本空,我亦无有,故名二无我。(四真谛者,即苦集灭道也。)
  〔一、人无我〕,谓由揽五阴实法而成假名之人,凡夫不了,复於假名之中,妄执为我。若了五阴之法本空,假名之人,岂得定有。假名既不定有,则所执之我,亦不可得。故金光明经云:何处有人及以众生,是名人无我。(揽者,撮持也。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五阴之身实有,故名实法;名字本来虚假,故名假名。)
  〔二、法无我〕,谓由揽父母之遗体,四大假合而成五阴之身。若一一分别推求,皆悉空无所有。凡夫不了,妄执此身为我,余身非我。若了四大本空,五阴非有,则所执之我亦不可得。故金光明经云:五阴舍宅,观悉空寂,是名法无我。(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

二种我见
  ﹝出起信论﹞
  〔一、人我见〕,谓凡夫之人,於五阴身强立主宰,计我为人,作此妄见,故名人我见。(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二、法我见〕,谓二乘之人,计一切法各有体性,虽得人无我智,犹自怖畏生死,妄取涅盘之法,於法起见,故名法我见。(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梵语涅盘,华言灭度。)

二空
  ﹝出法藏般若心经略疏﹞
  〔一、人空〕,人空即我空也,亦曰生空。谓凡夫妄计五蕴是我,强立主宰,引生烦恼,造种种业。佛为破此计,故说五蕴无我。二乘悟之,入无我理,是名人空。(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二、法空〕,谓二乘之人,未达法空之理,犹计五蕴之法实有。佛为破此执,故说般若深慧,彻见五蕴自性皆空。菩萨悟之,入法空理,是名法空。

二空
  ﹝出止观﹞
  〔一、但空〕,谓二乘之人,观一切法皆悉虚幻,但见於空,不见不空,故名但空。
  〔二、不但空〕,谓诸菩萨,非但见空,兼见不空,不空即中道,故名不但空。

二义──空有各具二义
  ﹝出华严经疏﹞
  〔一、真空二义〕,一谓真空能灭幻有,若幻有不灭,即非真空。二谓真空能成幻有,幻有若碍,亦非真空,是名真空二义。(幻有者,以迷真空之理,而成幻有之事,虚假不实,故名幻有。)
  〔二、幻有二义〕,一谓幻有必覆真空,幻有若现,真空则隐;二谓幻有不碍真空,真空若显,幻有自灭,是名幻有二义。

二执
  ﹝出金光明经文句记﹞
  〔一、人执〕,谓众生於五阴等法中,强立主宰,计我为人,妄生执着,是名人执。(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二、法执〕,谓众生不了五阴等法,从因缘生,如幻如化,计为我身,妄生执着,是名法执。

二法执
  ﹝出宗镜录﹞
  〔一、俱生法执〕,谓无始时来,虚妄熏习,於一切法,妄生执着,恒与身俱,故名俱生法执。
  〔二、分别法执〕,谓於邪教及邪师所说之法,分别计度,执为实法,故名分别法执。

二我执
  ﹝出宗镜录﹞
  〔一、俱生我执〕,谓於五阴等法中,强立主宰,妄执为我,与身俱生,是名俱生我执。(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二、分别我执〕,谓於计我、法中,分别我能行善、行恶等事,而起执着,是名分别我执。

二执──空有二执
  ﹝出宗镜录﹞
  〔一、情有理无〕,情有理无者,即空观对遣有执也。谓观遍计所执,於情则有,於理则无,唯虚妄起,都无体用,正应除遣也。
  〔二、理有情无〕,理有情无者,即有观对遣空执也。谓观依他圆成之法,於理则有,於情则无,理本是实,有体有用,正应存留也。

二种常
  ﹝出大智度论﹞
  〔一、百岁至劫灭名常〕,百岁至劫灭名常者,谓诸菩萨,若住百岁、千万亿岁、若一劫,乃至八万劫後,方始入灭,是名为常。此乃久远住世为常,非不迁不变之常也。
  〔二、常住不坏名常〕,常住不坏名常者,谓诸菩萨,烦恼之惑已灭,则真常之理方显,真常之理,不生不灭,不坏不变,是名为常也。

二无常
  ﹝出大智度论﹞
  〔一、念念无常〕,谓一切有为之法,念念生灭而不停住,故名念念无常。
  〔二、相续无常〕,谓相续法坏,名为无常。如人欲死,渐渐命尽。如火烧草木,渐渐烧尽,故名相续无常。

二无常
  ﹝出析玄记﹞
  〔一、刹那无常〕,梵语刹那,华言一念。而言无常者,谓此一念之心,生住异灭四相,迁流不停,是名刹那无常。
  〔二、一期无常〕,谓众生受身,虽寿命长短不等,皆名一期。而言无常者,谓诸众生一期受报之身,亦为生住异灭四相迁流,终归灭尽,是名一期无常。

二假
  ﹝出宗镜录﹞  宗镜录问云:不了唯识之徒,妄执我法,圣教之内,云何复言有我法等?答云:对机设假,非同情执。假有二种,故名二假。
  〔一、无体随情假〕,谓执我之法,本自无体。但因随顺机情,虚假施设,亦名我法,故名无体随情假。
  〔二、有体施设假〕,谓圣教所说,虽有法体,而非我法,体本无名,随缘施设,假名我法,故名有体施设假。

二因
  ﹝出涅盘经﹞
  〔一、生因〕,生即发生。谓本具法性之理,则能发生一切善法。如谷麦等种,能生芽孽,是名生因。
  〔二、了因〕,了即照了。谓以智慧照了法性之理,如灯照物,了了可见,是名了因。

二因
  ﹝出宗镜录﹞
  〔一、能生因〕,谓第八识能生起眼等诸识,又为一切善恶种子之因,譬如谷麦等种,为发生芽孽之因,是名能生因。(第八识者,即藏识也。)
  〔二、方便因〕,谓眼等诸识,能为方便引发第八识善恶之种,譬如水土以为发生谷麦等芽孽之方便,是名方便因。

二因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一、习因〕,习即数习之义。谓如习贪欲,则贪欲增长,是名习因。
  〔二、报因〕,报即果报,谓行善恶之因,即得善恶之报,是名报因。

二因
  ﹝出大智度论﹞  论问曰:诸烦恼是恶法,云何能生善业?答曰:有二种因。
  〔一、近因〕,谓人为求後世富乐,故修布施等善,是为近因。
  〔二、远因〕,谓人欲离欲界衰恼不净之身,故修禅定之善,是为远因。

二因
  ﹝出大涅盘经﹞
  〔一、正因〕,正谓中正,中必双照,三谛具足,故名正因。(中正者,离於边邪也。双照者,照空照假也。空谓荡一切相,即是真谛;假谓立一切法,即是俗谛;非空非假,即是中谛。故云三谛具足。)
  〔二、缘因〕,缘即缘助,谓一切功德善根,资助了因,开发正因之性,故名缘因。(了因者,了即照了,谓以智慧照了正因也。)

二因
  ﹝出瑜伽师地论﹞
  〔一、牵引因〕,谓由无明之惑,於先世时造作善恶一切业行,由此业行为因,则能招引现生果报,如是展转牵连不断,故名牵引因。
  〔二、生起因〕,谓由无明之惑,於现世时,造作善恶一切业行,由此业行为因,则能感得後世果报,如是展转相生不绝,故名生起因。

二果
  ﹝出宗镜录﹞
  〔一、增上果〕,谓眼耳鼻舌身五根,皆为识所依,根即增胜,名增上果;又第六意识,能引生眼等五识,亦名增上果;又第七识,前念为後念所依,亦名增上果;又第八识为第七识之所依故,亦名增上果。(第七识者,即分别识也。第八识者,即藏识也。)
  〔二、异熟果〕,异熟果者,谓果报异时成熟,即第八识也。以此识能含藏一切诸法种子,而成熟诸根识之果也。如眼等诸根,由昔作善恶之因,今报得苦乐之果。若今作善恶之因,亦感当来苦乐之果,是名异熟果。(诸根者,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

二果
  ﹝出阿毗昙论﹞
  〔一、习气果〕(亦名所依果),谓数习宿世善恶气分,感於果报也。如往世修善胜故,则今世为善心重;修恶胜故,则为恶心重,是名习气果。
  〔二、报果〕,谓由宿世善恶为因,感报今世之果也。如往世作诸善业之因,则感今世富乐之果;作诸恶业之因,则感贫苦之果,是名报果。

二种无漏因果
  ﹝出大涅盘经﹞
  〔一、无漏因〕,谓二乘之人,由修戒定慧之因,能断三界生死之苦果,则戒定慧名无漏因,即道谛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二、无漏果〕,谓二乘之人,既断三界生死逼迫之苦,证真空涅盘寂灭之乐,是真空涅盘名无漏果,即灭谛也。(梵语涅盘,华言灭度。)

二加
  ﹝出华严经疏﹞  加,即加被。佛於华严会上,以三业神力,或冥或显,加被法慧等诸菩萨各各说法,故有此二加也。(三业者,身业、口业、意业也。)
  〔一、显加〕,显加者,谓佛以平等大慈,常监众生,若有宿世善根成熟者,即以神力加被菩萨,为其说法,如身业摩顶,以增其威;口业劝说,以益其辩。显然可见,故曰显加。(身业摩顶者,本以手摩,手属於身故也。)
  〔二、冥加〕,冥加者,谓佛以意业神力,加被菩萨,增其智慧,於大众中为人演说,令无所畏。隐密难见,故曰冥加。

二种显示
  ﹝出华严经疏﹞  显即显露,示即晓示。谓一切众生,本性具有因果理事等法,但相变体殊,情生智隔,不能显发。故谈华严大经,令其知心合体,智显情亡,故有二种显示也。
  〔一、言显示〕,谓佛以言说显示,令诸众生悉皆知有如来智慧德相。经云:破一微尘,出大经卷等,是名言显示。
  〔二、使修行显示〕,谓众生既知性具如来之法,令其修行,悟入显现。如法华经云: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等,是名使修行显示。

二种广利
  ﹝出华严经疏﹞
  〔一、利今〕,谓佛在世,当机之众,闻法悟道,获大利益,是名利今。
  〔二、利後〕,谓佛灭後,一切众生,亦得闻经受法,修行悟道,获大利益,是名利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2-2022 01: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金刚藏王菩萨。
三藏法数(明。一如)部分内容请录:

二种说法
  ﹝出宝性论﹞
  〔一、细〕,谓如来为诸菩萨演说甚深微妙之法,以依第一义谛而说,故名为细。(第一义谛者,如来所证出世间之妙理也。)
  〔二、麤〕,谓如来或时为诸众生演说诸法名字章句,种种差别,以依世谛而说,故名为麤。(世谛者,谓世间一切诸法也。)

二种通相
  ﹝出楞伽经﹞
  〔一、宗通相〕,宗即心宗,亦要也,通即融通无碍,相即自心所得胜进之相。谓依教思修,得意忘言,趣入自觉之地,觉智圆明,融通无碍,是名宗通相。
  〔二、说通相〕,说即说法,通即辩说无碍,相即起用化他之相。谓以方便,随顺众生根器浅深,为其演说,无有障碍,是名说通相。

二论──论有二种
  ﹝出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  论即辩明之义。谓造论者,或发明佛说大小二乘诸经之奥义;或发明自宗之道,辩证他宗之非,故曰论也。
  〔一、立自宗〕,立自宗者,立自家之本宗也。谓如善说法者,立善说法宗;恶说法者,立恶说法宗;应理论者,立应理论宗;分别论者,立分别论宗也。
  〔二、遮他宗〕,遮他宗者,遮止他家所立之宗也。谓如善说法者,遮恶说法宗;恶说法者,遮善说法宗;应理论者,遮分别论宗;分别论者,遮应理论宗也。

二种语
  ﹝出涅盘经﹞
  〔一、世语〕,谓如来为诸声闻、缘觉说於世间有为之法,名为世语。
  〔二、出世语〕,谓如来为诸菩萨说出世间无为之法,名为出世语。

二种爱语
  ﹝出大智度论﹞
  〔一、随意爱语〕,谓菩萨为怜悯众生故,随顺其意,而为说法,是名随意爱语。
  〔二、随所爱法为说〕,谓菩萨随顺众生所爱乐法而为宣说。论云:菩萨若已得道,随所应度而为说法。如高心富人,为赞布施,是人爱着名声福德故,心则喜乐,是名随所爱法为说。

二句
  ﹝出翻译名义﹞  句即句逗也,又众语和合成句。谓如来所说之经,必由文以载其义,由义以成其文;文义相成,是为句也。
  〔一、文句〕,文即字也。依类象形为字,形声相称曰文。谓一切契经,皆以文为身,文成语为句,诠显其义,必藉於文,是为文句。
  〔二、义句〕,义即义理。谓一切契经,皆诠义理,然义必依文而得显,文因义而能成;裁断其文,必由乎义,是为义句。

二义
  ﹝出圆觉经略疏﹞
  〔一、了义〕,谓诸大乘经宣说胜义,如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盘之类,皆究竟显了,名为了义。
  〔二、不了义〕,谓诸经中宣说世俗等事,或说厌离生死,欣求涅盘等,种种文句差别,不为究竟显了,名不了义。

二决定义
  ﹝出楞严经﹞  决定者,断然不易之谓。如来令阿难甄别真妄,一以审因心果觉之异同,一以审烦恼根本之生起,故有二种决定义也。
  〔一、审因心果觉〕,佛语阿难:若欲捐舍小乘,入佛知见,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者。盖为阿难不知众生本具之因心,即如来所证之果觉,如来所证之果觉,即众生本具之因心;故令其谛审观察,决定知因心果觉本来不异也。若能即此不异之心,而为立行进修之本,则无上菩提,决定成就矣。(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审烦恼根本〕,佛令阿难审详烦恼根本,发业润生,谁作谁受者。盖为阿难不知烦恼根本,随所作业,妄受生死,无解脱时;是故令其审观详察,决定知烦恼体性及所作之业,所受之报,本来虚幻不实也。若能穷此颠倒之源,则正行成立,而无上涅盘决定可证也。(梵语涅盘,华言灭度。)

二请
  ﹝出华严经疏﹞
  〔一、言请〕,言请者,谓以言说而请问也。即华严第一会三昧品中,普贤菩萨以言重请下之三品是也。(三品者,世界成就品、华藏世界品、毗卢遮那品也。)
  〔二、念请〕,念请者,谓不兴言说,唯以念想而请问也。即第二会如来名号品中,世尊知诸菩萨心之所念,为现神通等,是名念请。

二答
  ﹝出华严经疏﹞
  〔一、言答〕,谓华严经第一会至第八会,各有请问,皆以言说而答,是名言答。
  〔二、示相答〕,谓华严经第九会入法界品,初起六十句问,如来自入师子频申三昧,现相而答。盖佛心自在,不待兴言,佛力殊胜,现相能答,是名示相答。(频申,奋迅貌。)

二食
  ﹝出法华文句﹞
  〔一、法喜食〕,谓闻法懽喜,即得增长善根,资益慧命。犹世间之食,能养诸根,支持其命;是名法喜食。
  〔二、禅悦食〕,谓以禅法资其心神,而得禅定之乐,即得增长善根,资益慧命。犹世间之食,能养诸根,支持其命;是名禅悦食。

二种观
  ﹝出禅要呵欲经﹞  观即定心运想之谓也。修行之人,未得正定,於不净法犹生染心,故作此二观,遣其着心也。
  〔一、死屍臭烂不净观〕,谓修行之人,於闲静处,运心观想死屍[自/死]烂不净之相,心生猒恶。我身不净,亦复如是,云何着是色欲,贪求无猒。况命如电逝,须臾难保,一息不来,与彼何异。由观[自/死]烂不净,而贪着之心自息;是为死屍[自/死]烂不净观。
  〔二、闻法忆想分别观〕,谓修行之人,虽闻法要,未有空慧,贪爱因缘炽然未息,故须忆想自身,以骨为柱,以肉为泥,毛发爪齿,皮膜筋血,聚以为身。饥寒失调,百骸俱苦。分别身分,无一坚固。由此忆想分别观,而贪着之心自息;是为闻法忆想分别观。

二种观法
  ﹝出占察经﹞
  〔一、唯识观〕,谓於一切时一切处,随身口意所有作业,知惟自心,於念念间,悉以三观观察所起之心,是名唯识观。(三观者,空观、假观、中观也。)
  〔二、实相观〕,实相即理也。谓思惟心性,无生无灭,不住见闻觉知,於念念间,悉以三观,观於本心所具实相之理,是名实相观。

二见
  ﹝出涅盘经﹞
  〔一、住地分见〕,谓十住等菩萨,破一品无明之惑,显一分三德,从浅至深,故名住地分见。(三德者,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也。)
  〔二、究竟无见〕,谓等觉菩萨,断最後品微细无明之惑,净尽无余,即登妙觉果佛之位,本有性德一时究竟显现,更无所见,故名究竟无见。

二见
  ﹝出涅盘经﹞
  〔一、相貌见〕,谓因彼形相状貌而见,如人远见烟起,便言见火,虽不见火,亦非虚妄,是名相貌见。
  〔二、了了见〕,谓人眼根清净不坏,自观掌中阿摩勒果,了了分明。菩萨见於菩提涅盘之果,亦复如是,是名了了见。(梵语阿摩勒,翻译名义不翻,言其树叶似枣,花白而小,果如胡桃,味酸甜,可入药。梵语菩提,华言道。梵语涅盘,华言灭度。)

无明二义
  ﹝出起信论疏﹞
  〔一、无体即空义〕,谓无明之惑,皆依众生妄心,违於真如而起。妄境元空,体本不有;故云无体即空义。
  〔二、有用成事义〕,谓无明虽无自体,而能成办世间、出世间一切事业;故云有用成事义。

二种熏
  ﹝出翻译名义﹞  熏,资熏,击发之义也。盖言第八识虽含藏一切善恶种子,若无染净二缘熏发,则不能成染净等事。如谷麦等种,虽有生芽之能,若不得水、土资熏,芽亦不生,故名熏也。(第八识,即藏识也。)
  〔一、熏习〕,熏即熏发,习即数习,谓数习染净之缘,熏发心体而成染净等事,故名熏习。
  〔二、资熏〕,资,犹助也。谓现对尘境所起之心,及诸惑相资熏发而成染净等事,故名资熏。

二种生死
  ﹝出唯识论﹞
  〔一、分段生死〕,分即分限,段即形段。谓六道众生,随其业力所感果报身,则有长有短;命则有寿有夭,而皆流转生死,故名分段生死。(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二、变易生死〕,因移果易,名为变易。谓声闻、缘觉、菩萨虽离三界内分段生死,而有方便等土变易生死。如初位为因,後位为果;又後位为因,後後位为果。以其因移果易,故名变易生死。(方便土者,修戒定慧方便之道,得生其中,在方便土。)

二女
  ﹝出涅盘经﹞  如来为诸众生但欣生恶死,而不知出离之方,故以二女喻之。盖二女行止共俱,不相弃舍。亦犹生必有死,死必有生,未尝暂离也。
  〔一、功德天〕,经云:如有女人,入於他舍,主即问言:汝字何等?答言:我身即是功德大天。又问:为何所作?答言:我所至处,能与种种金银等宝。闻已懽喜,敬爱礼拜供养。此喻凡夫贪生,亦犹舍主贪爱财宝,而爱是女也。
  〔二、黑闇女〕,经云:复见一女,其貌丑陋,多诸垢腻。主即问言:汝字何等?答言:我字黑闇。又问:为何所作?答言:我所行处,能令其家所有财宝一切衰耗。闻已,持刀作如是言:汝若不去,当断汝命。答言:汝甚愚痴,无有智慧。汝之家中所供养者,即是我姊;我常与姊进止共俱,汝若驱我,亦当驱彼。主人还入问功德天:实为是否?天言:实是我妹,行住共俱,未曾相离。我常利益,彼常衰耗,若爱我者,亦应爱彼;若猒彼者,亦应猒我。此喻凡夫但知恶死,而不知生亦当恶。若恶其死,须恶其生。生死俱恶,方为有智。所谓有智主人,二俱不受也。

二种破着
  ﹝出大智度论﹞
  〔一、破欲着〕,谓人於好色,多起贪欲。若观色是无常、不净等,则不生贪着之心,而得解脱之乐,是名破欲着。
  〔二、破见着〕,谓人虽观色无常、不净,犹尚着法生见。若能了达色相本空,则不起於分别之见;是名破见着。

二解脱
  ﹝出宝性论﹞  谓诸众生常为业绳所缚,不能脱离,若解其缚,即得自在;故名解脱。
  〔一、性净解脱〕,谓众生性本清净,而无系缚染污之相,是名性净解脱也。
  〔二、障尽解脱〕,谓众生由烦恼之惑障蔽圣道,不得出离,若离此障,即得自在,是名障尽解脱也。

二解脱
  ﹝出华严经疏﹞
  〔一、有为解脱〕,谓有作之戒,依师作法而受,如法而持,则能防非止恶,离诸惑业之缚,故名有为解脱。
  〔二、无为解脱〕,谓无作之戒,性自清净,体本无为,虽持戒法,无持犯相,心体既空,罪性亦泯;故名无为解脱。

二解脱
  ﹝出成实论﹞
  〔一、慧解脱〕,谓以智慧断除无明惑业之缚,而得解脱,故名慧解脱。
  〔二、心解脱〕,谓因此心离於贪爱之缚,而得解脱,故名心解脱。

二断
  ﹝出地持经﹞
  〔一、缘缚断〕,谓但断心中之惑,则於外尘境不起贪嗔,於境虽缘,不生染着,故名缘缚断。
  〔二、不生断〕,谓得法空之时,能令三途恶道苦果,永更不生,故名不生断。(三途者,刀途、血途、火途也。)

二种护持事
  ﹝出地藏十轮经﹞
  〔一、护持佛种〕,佛种者,佛之种性也。谓诸佛、菩萨以大悲心绍隆佛种,令诸众生舍俗出家,剃发染衣,修行圣道,使无断绝也。
  〔二、护持正法〕,正法者,即四谛等真正之法也。谓诸佛、菩萨以大悲心,护持如来正法,使一切邪魔外道,无能恼乱,令诸众生正信乐闻,弘通流布,利益无穷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二教
  ﹝出华严孔目﹞
  〔一、化教通内外众〕,谓如来一代施化之教,通被内众受道弟子,及外众在俗之人,皆令依之修行,出离生死之苦,故名化教通内外众。
  〔二、制教唯内众〕,谓如来说诸律仪,专为禁制内众受道弟子,令其如法受持,成就圣果,故名制教唯内众。

二教本──华严为诸教本有二
  ﹝出华严经疏﹞  华严,即大方广佛华严经也。如来出现於世,初说此经,而後演说渐顿诸法者,盖大小渐次诸教,皆从此华严性海流出故。此经能统摄该括以为诸教之本也。
  〔一、为开渐之本〕,开谓开设,渐即渐次,即三乘之教也。佛初说华严根本一乘圆教,诸大菩萨信解证入如来智慧。时有三乘权浅之机,虽预法会,如聋若盲,不信不解,不顺不入。故卢舍那佛脱珍御服,着弊垢衣,乃开三乘渐次随宜之教,令彼声闻、缘觉及权教菩萨,开解成熟,故华严为开渐之本也。(三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梵语卢舍那,华言净满。)
  〔二、为摄末之本〕,摄谓收摄,末即支末。即前三乘教也。佛既为诸小乘之机说三乘法,既成熟已,最後令其悟入佛慧。故大乘同性经云:所有声闻法、辟支佛法、菩萨法、诸佛法,如是一切诸法,皆悉流入毗卢遮那智藏大海,故华严为摄末之本也。(梵语毗卢遮那,华言光明遍照,亦云遍一切处。)

二教──印师二教
  ﹝出华严经疏﹞  印师二教者,唐初印法师立此二教也。
  〔一、屈曲教〕,谓释迦如来所说之经,逐其机性,随计破着,方便委曲,令物生解。如涅盘经,虽说圆通一极之理,或对权显实,或会异归同之类,是名屈曲教。(对权显实者,对藏通别三教之权,以显圆教一乘之实也。会异归同者,会三教之异,归圆教之同也。)
  〔二、平道教〕,谓卢舍那所说之经,随其法性平等而说,如华严经,虽有随诸众生各别调伏,皆是称性善巧一时顿演,是名平道教。(梵语卢舍那,华言净满,即报身佛也。)

二教──昙谶二教
  ﹝出华严经疏﹞  昙谶二教者,西秦昙牟谶三藏立此二教也。
  〔一、半字教〕,半字教者,谓声闻藏,谈理未遍,若字之有半也。
  〔二、满字教〕,满字教者,谓菩萨藏,谈理满足,若字之圆满也。

二教──远师二教
  ﹝出华严经疏﹞  远师二教者,隋朝远法师立此二教也。
  〔一、渐教〕,渐教者,谓约渐悟之机,大由小起,所设具有三乘之教也。(三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
  〔二、顿教〕,顿教者,谓约顿机,直入於大,不由於小,顿令得悟也。

二教──刘蚪二教
  ﹝出华严经疏﹞  刘蚪二教者,齐朝隐士刘蚪,谙达释书,亦立二教也。
  〔一、渐教〕,谓始自鹿苑,终於双树,所说之经,从小至大,故名渐教。
  〔二、顿教〕,谓佛最初说华严经,如日初出,先照高山,故名顿教。

二种无心约教
  ﹝出宗镜录﹞  约即要约,亦依约之义。谓如来之教,本离心缘言说之相。众生依教而修,舍离妄着之心,安住真实之理,则於圣道自然成就。故云:千经万论,莫不说离身心,破於执着。是也。
  〔一、澄湛令无〕,谓诸众生,若能摄念安禅,澄神静虑,能令定体湛然,不为妄尘所挠,是名澄湛令无。
  〔二、当体是无〕,谓诸众生,直了心源本寂,法亦无生,以一念起处,了不可得;是名当体是无。

二宗释题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并华严经疏﹞  二宗释题者,谓天台、贤首二宗,解释诸经题目,有通别能所之不同也。
  〔一、天台通别释题〕,陈隋间,天台智者大师,凡解一经题目,必以通别二义而判释之。如妙法莲华经上之四字是别,别在此经故;经之一字是通,通於一切诸经故。余经亦然;是为天台通别释题。
  〔二、贤首能所释题〕,唐朝贤首国师,凡解一经题目,必以能诠之文,所诠之义,而判释之。如大方广佛华严经,上之六字是所诠,经之一字是能诠,余经亦然;是为贤首能所释题。

二种立题
  ﹝出法华文句﹞  二种立题者,谓凡诸经题目,有佛自立者,有结集经家之所立者。
  〔一、佛自立〕,佛自立者,谓诸经题目,有佛自立。如金刚经云: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是也。
  〔二、经家立〕,经家立者,谓佛入灭後,诸经题目,有阿难等结集之人所立。如妙法莲华等经是也。(梵语阿难,华言庆喜。)

二摄
  ﹝出净名经疏﹞
  〔一、折伏摄〕,折即折挫,伏即摧伏。谓六道众生,於三界中贪着五欲,流转生死,卒难度脱。故如来说诸善恶果报,及以地狱等种种苦切之言,折伏其心,而摄受之,是名折伏摄。(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
  〔二、调伏摄〕,调即调治。谓调伏见、思烦恼,及根本无明之惑,皆顺正理,心心寂灭,不令再起,是名调伏摄。

二种入
  ﹝出金刚三昧经﹞
  〔一、理入〕,谓众生深信本有真性,不一不异,不有不无,无己无他,凡圣不二,寂静无为,无有分别,因此深信能入於理,是名理入。
  〔二、行入〕,行即依理起修之行,谓行此行时,心不倾倚,无念无求,安住不动,犹如大地;因行入理,是名行入。

二诠
  ﹝出宗镜录﹞
  〔一、遮诠〕,遮即止其所非,诠即能诠名字。谓如诸经所说真如妙性,每云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无因无果、无相无为、非凡非圣、非性非相等,皆是遣非荡迹,绝相祛情,是名遮诠。(祛音驱,逐也,除也。)
  〔二、表诠〕,表即显其所是。谓如诸经所说知见觉照,灵鉴光明,朗朗昭昭,堂堂寂寂等,是名表诠。

二羯磨
  ﹝出四分律﹞  梵语羯磨,华言作法,谓比丘有罪,各共面对,秉法自首其罪也。
  〔一、治罪羯磨〕,谓比丘有犯戒者,大众作法治定其罪,是名治罪羯磨也。
  〔二、成善羯磨〕,谓比丘有犯戒罪,许容对众首露,其罪得灭,成就善根,是名成善羯磨也。

二羯磨
  ﹝出毗尼母论﹞
  〔一、永摈羯磨〕,梵语羯磨,华言作法。谓佛在世时,若比丘犯罪,不自见过,其性刚强,永无改悔。即作法白众,随即摈黜。尽此一身,不复再同僧事;是名永摈羯磨。
  〔二、调伏羯磨〕,谓比丘犯法,未曾忏悔,凡饮食坐起语言一切僧事,皆不得与众共。而使其心调停折伏,自能知过改悔,求僧忏罪,不复更作;是名调伏羯磨。

二种却魔法
  ﹝出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谓坐禅之人,正定未发,多有魔事,心生惊怖,破坏善根。若能端心正念,则邪不干正,魔自灭谢。故有二种却魔之法也。
  〔一、修止却魔〕,谓坐禅之人,修定之时,或见父母、兄弟、诸佛形像,一切可爱之境,令人乐着;或见师子、虎狼、罗刹,一切可畏之形,令人怖惧。即当了达,此是诸魔惑乱之相,悉皆虚诳,不喜不怖。而唯息心寂静,则彼当自灭;是为修止却魔。(梵语罗刹,华言速疾鬼。)
  〔二、修观却魔〕,谓坐禅之人,修定之时,於诸魔境,修止却之不去。即当反观能见之心,无有处所,彼何所恼。如是观时,寻当谢灭。若迟迟不去,但当正心,勿喜勿惧,则正定现前,彼当自灭;是为修观却魔。

二等
  ﹝出宗镜录﹞
  〔一、断等〕,谓佛极解脱道初发起时,一切众生所有无明之惑,一时究竟顿断,此举如来望众生界无有一法而非清净,故名断等。
  〔二、得等〕,谓佛初成道得满始觉之时,一切众生始觉之智皆得满足,此举众生望佛世尊所有无明等惑,皆悉清净,无所障碍,故名得等。

二殊胜
  ﹝出楞严经﹞  此言观音菩萨极证圆通,十方普应,上同诸佛,下合群生,妙用超越,故云殊胜。
  〔一、上合诸佛本觉妙心〕,本觉妙心,即诸佛本然觉了妙明真心也。谓菩萨极证寂灭,十方圆明,体同诸佛。故能起同体大慈,与众生乐。显应十方,现身说法,圣凡等度,有愿必从,是为殊胜。
  〔二、下合众生同一悲仰〕,谓菩萨所证圆通之理,与众生本有之心,迷悟虽殊,体元不二。故能起同体大悲,拔众生苦,冥应十方,等施无畏,设有所求,随愿满足,是为殊胜。

二种清净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自性清净〕,谓众生真如心体,性本清净,无所染碍,故名自性清净。
  〔二、离垢清净〕,谓众生自性清净心体,远离一切烦恼垢染,故名离垢清净。

二种自在
  ﹝出华严经疏﹞
  〔一、观境自在〕,谓菩萨以正智慧照了真如之境,及能通达一切诸法圆融自在,是名观境自在。
  〔二、作用自在〕,谓菩萨既以正智照了真如之境,即能从体起用,现身说法,化诸众生,而得自在,是名作用自在。

二种毕竟
  ﹝出大涅盘经﹞
  〔一、庄严毕竟〕,毕竟犹决定之义。谓一切众生皆有一乘正性,应须修於六度庄严,设若不修,不得正性;是则六度决定能为庄严之具。故疏云:以六度为庄严也。(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
  〔二、究竟毕竟〕,究竟犹至极之义,即一切众生所得一乘之性也。苟得此一乘之性,则能决定至於至极之地;故疏云:一乘为究竟也。

二种际
  ﹝出华严经疏并演义钞﹞  际即际畔。谓生死涅盘体性是一,本无际畔。不异而异,遂有生死、涅盘二际之分也。(梵语涅盘,华言灭度。)
  〔一、涅盘际〕,涅盘际者,若以生死染缘,就涅盘实理而言,生死即涅盘,了无虚妄之可分别。无际之际,是名涅盘际。中论云:涅盘之实际,及与生死际,无毫厘差别。是也。
  〔二、生死际〕,生死际者,若以涅盘实理,从生死染缘而言,涅盘即生死,非真寂静之可证入。无际之际,是名生死际。故晋译华严经云:生死非杂乱,涅盘非寂静。是也。

二转依
  ﹝出楞严经义海﹞
  〔一、转烦恼依菩提〕,烦恼者,昏烦之法,恼乱心神,即一切众生无明妄惑也。梵语菩提,华言道,即一切诸佛所悟所证之道也。然菩提、烦恼,其性是一,但由迷悟,不分而分。众生迷故,即转菩提而为烦恼;诸佛悟故,即转烦恼而为菩提。若能了达烦恼即是菩提,念念修习,是名转烦恼依菩提也。
  〔二、转生死依涅盘〕,生死者,一切众生虚妄生灭也。梵语涅盘,华言灭度,即一切诸佛所悟所证之果也。然生死涅盘,性元是一,但由迷悟,不分而分。众生迷故,即转涅盘而为生死;诸佛悟故,即转生死而为涅盘。若能了达生死即是涅盘,念念证入,是名转生死依涅盘也。

二种无量
  ﹝出大智度论﹞
  〔一、实无量〕,谓涅盘佛性之理,譬如虚空,实无限量,一切菩萨不能量度,故名实无量。
  〔二、不知为无量〕,谓如须弥山、大海之水,唯诸佛菩萨能知斤两、滴数多少,诸天、世人智力浅劣,所不能知,故名不知为无量。(梵语须弥,华言妙高。)

二种无碍
  ﹝出华严经疏﹞
  〔一、智慧於境无碍〕,境即法界之理也。谓菩萨以平等智,证於法界之理,理事融通,无有障碍,故名智慧於境无碍。
  〔二、神通作用无碍〕,谓菩萨由内心证於法界之理,故能以种种神通,应现十方世界,随机化度,皆无障碍,故名神通作用无碍。

二花
  ﹝出华严经疏﹞
  〔一、草木花〕,谓凡草木之花,皆有开敷结实之义。以喻万行之因,则有成就佛果之能,故名草木花。
  〔二、严身花〕,谓世间金玉等花,皆能严饰其身。以喻神通相好,则能庄严法身,故名严身花。

二种菩萨
  ﹝出大智度论﹞  论云:菩萨常好中道,舍离二边,故不生边国,又於中国不生邪见家。又问曰:是菩萨大福德智慧力,应生边地、邪见家而教化之,何以畏而不生?答曰:菩萨有二种。(二边者,有无二边也。)
  〔一、成就大力菩萨〕,论云:此菩萨为众生故,随所应度,随处受用,不避边地及邪见家,是名成就大力菩萨。
  〔二、新发意菩萨〕,论云:此菩萨初发心故,若生边地及邪见家,既不能度人,又自败坏善根。譬如真金在泥,终不变坏;若是铜铁在泥,则坏。是故新发意菩萨,不生边地及邪见家。(真金喻大力菩萨,铜铁喻新发意菩萨。)

二心──菩萨二心
  ﹝出大智度论﹞
  〔一、大慈心〕,慈名爱念,即与乐之心也。谓菩萨爱念一切众生,常求乐事,随彼所求而饶益之,是名大慈心。
  〔二、大悲心〕,悲名愍伤,即拔苦之心也。谓菩萨愍念一切众生受种种苦,常怀悲心,拯救济拔,令其得脱,是名大悲心。

二种胜
  ﹝出地持经﹞
  〔一、因胜〕,谓菩萨所修出世善法,皆以菩提为因,胜於声闻、缘觉,是名因胜。
  〔二、果胜〕,谓菩萨修行,既以菩提为因,终证菩提之果;胜彼二乘,是名果胜。(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二木
  ﹝出法华经文句﹞
  〔一、大树〕,大树喻别教菩萨也。谓此教菩萨,於法华会上,闻说一乘之法,受记作佛,普度一切众生。如彼大树,蒙一雨所润,而得增长,敷荣郁茂,则能普覆一切,是名大树。
  〔二、小树〕,小树喻通教菩萨也。谓此教菩萨,亦於法华会上,闻说一乘之法,受记作佛。而不及别教菩萨根器之大,化用之广,是名小树。

二种独觉

######连续处

二种独觉
  ﹝出析玄记﹞  大论云:独觉出无佛世,观外因缘,无师自悟,故名独觉。(观外因缘者,谓观外物之凋零,觉内心之生灭也。)
  〔一、部行〕,部即部类。谓此独觉,稍有为人之心;如鹿行走,而能回顾後群,故名部行。
  〔二、麟喻〕,谓此独觉,但欲自度,略无为人之心;譬如麒麟,唯有一角,故名麟喻。

二藏
  ﹝出庄严经论﹞  藏即含藏之义。谓佛说大小乘诸经,各各含藏一切文理,故名藏也。
  〔一、声闻藏〕,闻佛声教,故曰声闻。谓佛说阿含等经,含藏小乘声闻等修因证果之法,是名声闻藏。(梵语阿含,华言无比法。)
  〔二、菩萨藏〕,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佛说华严、法华等经,含藏大乘菩萨修因证果之法,是名菩萨藏。

二乘
  ﹝出华严经疏﹞
  〔一、临门三车〕,临门三车,喻小乘权教也。谓法华经譬喻品中,三乘之人,於火宅门外,索羊鹿牛三车,求出火宅,以喻三乘之人,依四谛、十二因缘、六度等法修行,得出生死,是名临门三车。(三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十二因缘者,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
  〔二、露地牛车〕,露地牛车,喻大乘实教也。谓法华经譬喻品中,诸子既出火宅,到於四衢道中,露地而坐,等赐大白牛车,同归秘密理藏,是名露地牛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2-2022 01: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金刚藏王菩萨。
三藏法数(明。一如)部分内容请录:

二乘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乘即运载之义。谓二乘之人,乘四谛、十二因缘之法,运出三界生死,至於涅盘,故名为乘。(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十二因缘者,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梵语涅盘,华言灭度。)
  〔一、声闻乘〕,闻佛声教,故曰声闻,谓此人以四谛为乘,知苦、断集、慕灭、修道,由观四谛,出离生死,至于涅盘,故名声闻乘。
  〔二、缘觉乘〕,因观十二因缘,觉悟真空之理,名曰缘觉。谓此人以十二因缘为乘,由观因缘生灭,即悟非生非灭,出离生死,至於涅盘,故名缘觉乘。

二果二义
  ﹝出析玄记﹞  二果,即斯陀含,华言一往来,而有二义焉。
  〔一、一往天上〕,谓第二果人,犹有欲界下三品惑,共润一往来身。若於人中得第二果,则一往天上,一来人间,便证第三果,是名一往天上。
  〔二、一往人间〕,谓第一果人,若在天中得第二果,则一往人间,一来天上,便证第三果,是名一往人间。

二义──初果二义
  ﹝出析玄记﹞  初果即须阤洹,华言预流,又云逆流,故有二义焉。
  〔一、预流〕,预,入也;流,即流类。谓此圣人,得证初果,是入圣之流类,故名预流。
  〔二、逆流〕,谓初果圣人,背逆生死之流类,故名逆流。

二根──利钝二根
  ﹝出析玄记﹞  析玄云:见道行人,根有二种。谓须阤洹初果之人,破惑见理,名为见道。(梵语须阤洹,华言入流,谓预入圣人之流也。)
  〔一、钝根名随信行〕,婆沙论云:由彼依信随信起行,谓此一类行人,从来性多钝故,自不披阅教文,但信他人言说而得悟道,故名随信行。
  〔二、利根名随法行〕,婆沙论云:由彼依法随法起行,谓此一类行人,从来性多利故,不信他言,但自披阅教典,而得悟道,故名随法行。

二种医
  ﹝出大智度论﹞
  〔一、小医〕,谓但知病、知病因、知差病药,而不知一切病、不知一切病因、不知一切差病药,以譬声闻不能遍知药病,是名小医。
  〔二、大医〕,谓一切病、一切病因、一切差病之药,皆能遍知,乃至遍知众生病因、差病药等,以譬菩萨无病不知,无药不识,是名大医。

二宗
  ﹝出翻译名义﹞
  〔一、龙树提婆宗〕,龙树即南天竺国大名德比丘也,作大庄严、大智度等论,号法性宗。明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阐提等皆当作佛。梵语提婆,华言天。即龙树弟子,禀承其道,传流于世,是为龙树提婆宗。(梵语一阐提,华言信不具。)
  〔二、无着天亲宗〕,翻译名义引三藏传云:无着夜昇睹史天宫,於慈氏菩萨所,受瑜伽师地等论,专弘一切法相,号法相宗。天亲乃无着之弟,相继其道,传流于世,是为无着天亲宗。(梵语睹史,又云兜率,华言知足。梵语瑜伽,华言相应。)

二种比丘
  ﹝出出曜经﹞  昔二比丘在山中学。其一多闻,其一寡浅。寡浅者,持戒诵经,唯通一句,日诵不辍,更无他学,天神赞善,愿乐欲闻。多闻比丘见其神应,尽己所闻,高声讽诵,欲求赞美,而神默然。怒其神曰:何厚於彼,而薄於我?神曰:汝不自责,而反责我?彼虽少闻,言行相顾;汝虽能诵三藏,行与经违,故不称善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三藏者,一经藏、二律藏、三论藏。)
  〔一、多闻比丘〕,乐诵经典,旁搜广记,谓之多闻。比丘多闻,固为可称,然学虽有余,其心不诚,而行不逮,亦不足贵;此天神之所以不赞护也。
  〔二、寡浅比丘〕,学道日浅,经教少通,谓之寡浅。比丘寡浅,固未足称,然学虽未至,其心则专,而行无杂,亦为可贵;此天神之所以赞护也。

二和──僧伽理事二和
  ﹝出翻译名义﹞  梵语僧伽,华言和合众,谓与理和事和也。
  〔一、理和〕,谓二乘之人,同断见、思之惑,同证无为之理,是名理和。(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二、事和〕,事和有六义,谓内凡外凡之僧,戒和同修,见和同解,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是名事和。(内凡者,谓四善根位,即煖、顶、忍、世第一也。此位近於初果须阤洹圣位,故名内凡。外凡者,谓五停心:一、多贪者,修不净观;二、多瞋者,修慈悲观;三、多散者,修数息观;四、愚痴者,修因缘观;五、多障者,修念佛观。此位进修之始,去圣位远,故名外凡。)

二天随人
  ﹝出华严经﹞  经云:如人生已,则有二天恒相随逐,一曰同生,二曰同名。
  〔一、同生天〕,同生天者,谓此天与人同时而生也。
  〔二、同名天〕,同名天者,谓此天与人同其名字也。

二难化
  ﹝出大智度论﹞  菩萨为化众生,而於世间常作转轮圣王,多生欲界,以天上着乐,故难化也。
  〔一、欲天难化〕,谓欲界诸天,着於上妙五欲,难以教化,是名欲天难化。(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
  〔二、色天难化〕,谓色界诸天,多味着世间禅定之乐,无猒恶心,不求出离,难以教化,是名色天难化。

二种众生
  ﹝出大智度论﹞
  〔一、习爱众生〕,习即数习,爱即贪爱,亦爱乐也。谓诸众生,於世间一切声色香等五欲境界,多生贪爱,不能舍离,是名习爱众生。(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
  〔二、习见众生〕,见即分别,有无等见也。谓诸众生於一切法,计有计无,及计断常等见,是名习见众生。(断见者,执世间之法,皆悉断灭无常也。常见者,谓执此身死已复生,相续不绝也。)

二种非器──闻经二种非器
  ﹝出华严经疏﹞
  〔一、二乘非器〕,谓佛说华严经时,一切二乘根器狭劣,不能听闻。故出现品云:一切二乘,不闻此经,何况受持,故虽在座,如聋如瞽;是名二乘非器。(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二、众生非器〕,谓一切邪见众生,无信心故,非其根器,虽闻此经,闻即生谤,而堕恶道,是名众生非器。

二种
  ﹝出法华安乐行义﹞
  〔一、凡种〕,谓凡夫之人,不能觉了,因眼见色,生贪爱心,为爱造业,随业受报,轮回生死,相续不断,是名凡种。
  〔二、圣种〕,谓人因善知识得闻法义,善能觉了,一切诸法皆从妄念而生,观此妄心,犹如虚空,如是而修,不着诸法,能为圣果之种,是名圣种。

二种受具戒法
  ﹝出大宝积经﹞  戒者,万善之根本也。谓能受正戒者,一切善法,从此增长,受之不正者,着於邪见,堕於外道,故戒有二种不同也。
  〔一、受正平等戒〕,谓修行人能受持如来正戒,一切平等,不生分别差别之见,顿绝妄想邪思之心,戒体圆明,而得解脱,究竟至於无上菩提,无有退转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受邪不等戒〕,谓邪见之人,随逐恶知识,以分别心,受持邪戒,而堕於人我、断常、憍慢、贪欲、瞋恚、愚痴,种种差别邪见,不知出要解脱之道也。

二种健儿
  ﹝出涅盘经并水忏﹞  谓自不作恶,既作而能忏悔,更不复作,乃是有力量人,故名健儿。
  〔一、自不作罪〕,谓此健儿,身口意业,常自清净,永无过恶,故名自不作罪。
  〔二、作已能悔〕,谓此健儿,虽先作恶,後能改悔,更不敢作。犹如浊水,置之明珠,以珠力故,水即为清,故名作已能悔。

二种人咒术不能加
  ﹝出摩登伽经﹞  经云:阿难乞食,道逢摩登伽女取水,阿难渴乏,从之求饮,女心染着,归白其母,请以咒术致之。母云:世有二种人,虽咒术不能加也。(梵语阿难,华言庆喜。梵语摩登伽,华言性。)
  〔一、断欲人〕,谓人能断欲,必自持戒。持戒之人,正念坚定,立行端方,神所呵护,妖邪莫挠,虽有咒术,不能加也。
  〔二、死人〕,谓人既死,识依业转,随处受形,况寿夭有限,死不复生,虽有咒术,不能加也。

二种破戒人
  ﹝出大智度论﹞
  〔一、因缘不具足破戒〕,谓贫穷之人,衣食之缘不能具足,是以心生偷盗,即破於戒,是名因缘不具足破戒。
  〔二、因缘具足破戒〕,谓人衣食之缘,虽皆具足,以心习恶,故好行恶事,於诸禁戒,多所毁犯,是名因缘具足破戒。

二人出佛身血
  ﹝出大智度论﹞
  〔一、调达推山得罪〕,梵语调达,华言天热。谓其生重恶心,推山压佛。金刚力士为护佛故,以金刚杵反却掷之,碎石迸来,伤佛足指出血,而得罪报。
  〔二、只域行针得福〕,梵语只域,华言故活。谓佛有疾,使只域治之,因行针出血,疾得顿愈。虽出佛血,由治疾故,而得福报。

二种退
  ﹝出地持经﹞
  〔一、究竟退〕,究竟犹决定也。谓修行之人,信根浅薄,始则勤修,後因他缘障碍,道心即退,终不起菩提之愿,是名究竟退。
  〔二、不究竟退〕,谓修行之人,始则精进,中复懈墯,道心即退,心既退已,或遇善知识提奖劝诱,复能发起菩提之愿,是名不究竟退。

二亲
  ﹝出法苑珠林﹞  二亲者,父母也。末罗王经云:人受父母遗体乳哺养育之恩,或从地积珍宝,上至二十八天,悉以施人,不如供养父母也。(二十八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空处天、识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也。)
  〔一、父亲〕,父亲者,谓资形之始,有生成之德。自孩提以至长成,教诫抚字,其恩罔极也。
  〔二、母亲〕,母亲者,谓资生之始,自怀抱以至乳哺、鞠育、护持,劬劳甚至,其恩罔极也。

二护
  ﹝出涅盘经﹞
  〔一、内护〕,内即自己身心也。谓佛所制大小乘戒,人若受持,则能防护身口意业之非,成就种智菩提之果,此禁戒所以为内护也。
  〔二、外护〕,外即族亲眷属也。谓人之修行,须屏绝缘务,凡有所需衣服饮食汤药之类,必藉族亲眷属左右供给,庶得身心安隐,成办道业,此族亲眷属所以为外护也。

二种有
  ﹝出毗婆沙论﹞
  〔一、实物有〕,谓五蕴等法成身,即是实有之物,故名实物有。(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二、施设有〕,谓世间之人,各各随业受报,因假父母遗体,便即施设,而有男女之名,故名施设有。

二种病
  ﹝出涅盘经﹞
  〔一、身病〕,谓身因四大毒蛇互不调适,以致诸病所生,故名身病。(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以此四者,遍满世界,故名为大。人揽外之四大,而成内四大之身,坚湿煖动之性,在内交攻,不相和顺,毒害如蛇,故曰四大毒蛇。)
  〔二、心病〕,谓心体灵明,虚圆湛寂,其或欢喜不胜而致踊跃,怯懦无勇而生恐怖,及忧愁、苦恼、愚痴、昏昧,由此四者,挠动于中,以致诸病所生,故名心病。

二种病
  ﹝出大智度论﹞
  〔二、先世行业病〕,谓因先世好行鞭杖、拷掠、闭系种种恶法,恼害众生,故感今世多病,是名先世行业病。
  〔二、现世失调病〕,谓因冷热风雨不知将养其身,及饮食不节,卧起无常,以是事故,得种种病,是名现世失调病。

二种死
  ﹝出涅盘经﹞
  〔一、命尽死〕,谓天命当尽,舍所受身,故名命尽死。然或有命尽非是福尽,或有福尽非是命尽,或有福命俱尽,皆为命尽死也。(福,谓财物等。)
  〔二、外缘死〕,谓不顺天命,以丧其身,故名外缘死。如非分自害,或横遭他人所害,或二人怒气相加,自他俱死,皆为外缘死也。

二种布施
  ﹝出大智度论﹞
  〔一、净施〕,谓布施时,不求世间名誉福利等报,但为出世善根及资助涅盘之因,以清净心而行布施,故名净施。(梵语涅盘,华言灭度。)
  〔二、不净施〕,谓以妄心,求於福报而行布施。如般若经云:或畏失财故施与,或恐诃骂故施与,或为求势故施与,如是种种因缘,与净相违,是名不净施。

二种法施
  ﹝出般若经﹞
  〔一、世间法施〕,谓菩萨虽为诸有情宣说、开示五神通等一切诸法,然未能出离世间,故名世间法施。(五神通者,一足不履地、二知人心命、三回眼千里、四呼名即至、五石壁无碍也。)
  〔二、出世间法施〕,谓菩萨为诸有情宣说、开示三解脱门等一切圣法,依此而修,即得出离世间,故名出世间法施。(三解脱门者,一空解脱门、二无相解脱门、三无作解脱门也。)

二种身行施
  ﹝出大智度论﹞
  〔一、生身行施〕,谓菩萨以父母所生之身,能以一切宝物,及以身命布施,心不吝惜,是名生身行施。
  〔二、法身行施〕,谓菩萨舍生身已,得法身时,能於十方世界,以种种珍宝、衣服、饮食,给施一切众生,又能一时之顷,随众生音声,普为说法,是名法身行施。

二种施
  ﹝出法界次第﹞
  〔一、财施〕,财施者,谓以饮食、衣服、田宅、珍宝等,一切自己所有资身之具,悉能施与它人也。金光明最胜王经云:财施之福,不出三界,唯伏贪爱,但济一世之贫,而不能令其得道,譬如灯光止明一室。是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二、法施〕,法施者,谓从诸佛及善知识,或从经卷,闻说世间、出世间善法,以清净心,为人演说也。金光明最胜王经云:法施兼利自他,能令众生,出於三界,断诸烦恼,成就慧身,譬如日光遍照大千世界。是也。(世间法者,即五戒、十善,及治世之法也。出世间法者,即三乘所修四谛、六度等法也。)

二戒
  ﹝出华严孔目﹞
  〔一、性戒〕,谓杀、盗、邪淫、妄语,此四性自是戒,不待佛制,人若持之即得福,犯之即得罪,是名性戒。
  〔二、遮戒〕,遮即遮止,谓饮酒多有过失,能犯诸戒,是故佛特遮止,令不毁犯,乃能守护余之律仪,是名遮戒。

二戒
  ﹝出毗婆沙论﹞
  〔一、道共戒〕,谓於见道、修道位中,不作意持,自然不犯,戒与道俱发,是名道共戒。此戒既是初果、二果、三果所得,即是无漏戒也。(见道即初果,修道即二果、三果也。无漏者,不漏落三界生死也。)
  〔二、定共戒〕,谓发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天定之时,不作意持,自然不犯,戒与定俱发,是名定共戒。此戒断惑未尽,未出生死,即是有漏戒也。

二戒
  ﹝出华严经疏﹞
  〔一、随相戒〕,随即随顺,相即形相。谓依如来教,染衣出家,乞食自活,不犯威仪,是名随相戒。
  〔二、离相戒〕,离即远离,谓持戒之人,心无所着,则一切戒犹如虚空,了无持犯之相,是名离相戒。

二戒
  ﹝出涅盘经﹞
  〔一、性重戒〕,谓杀、盗、婬、妄皆性业也,不待佛制持而不犯,性自是善;犯而不持,性自是罪。若犯之者,其罪极重,是名性重戒。
  〔二、息世讥嫌戒〕,谓佛所制,出家之人,凡世间治生产业,及一切非道所宜之事,皆不应为,以止世人之所讥诮、嫌疑,是名息世讥嫌戒。

二戒
  ﹝出涅盘经﹞
  〔一、威仪戒〕,威仪戒者,谓受戒已,惟务修饰容止,诳惑於世,盖由好求名利,欲人恭敬者也。
  〔二、从戒戒〕,从戒戒者,谓顺从佛制,清净三业。盖其内外相称,不为世事,但求真实利益,不要虚誉者也。(三业者,身业、口业、意业也。)

出家二戒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一、十戒〕,谓一不杀、二不盗、三不婬、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坐高广大床、七不着花鬘衣、八不观听歌舞、九手不捉金银财宝、十不过中食。此十戒是初出家沙弥所持,是为出家十戒。(梵语沙弥,华言息慈。息世染之情,慈济群生也。)
  〔二、具足戒〕,具足戒者,即二百五十戒也。谓波罗夷法,凡四条。(梵语波罗夷,华言极恶。)僧伽婆尸沙法,凡一十三条。(梵语僧伽婆尸沙,华言僧残。谓犯此戒,如人被他斫残,命虽未尽,形已残废故也。)不定法,凡二条。(谓比丘犯非法语,或以波罗夷法治之,或以僧伽婆尸法治之,或以波逸提法治之,故名不定也。)尼萨耆波逸提法,凡三十条。(梵语尼萨耆,华言舍。谓因财物等犯贪慢心,令舍入僧众故。梵语波逸提,华言堕。谓不舍,当堕地狱也。)波逸提法,凡九十条。波罗提提舍尼法,凡四条。(梵语波罗提提舍尼,华言向彼悔。僧只律云:此罪应对众发露,故名向彼悔。)众学戒法,凡一百条。(此等戒法,令比丘众皆学,故名众学也。)灭诤法,凡七条。(谓有诤事起,即应除灭,故名灭诤法。)此二百五十戒,是出家比丘所持,是名出家具足戒。(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二戒──在家二戒
  ﹝出毗婆沙论﹞
  〔一、五戒〕,谓不杀生、不偷盗、不邪婬、不妄语、不饮酒。此五戒是在家之人所持,故名在家五戒。
  〔二、八戒〕,谓五戒之後,更加不坐高广大床、不着花鬘缨络、不习歌舞戏乐,此八戒亦是在家之人所持,故名在家八戒。

二戒──邪正二戒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一、邪戒〕,谓外道之人,执邪为道,非因计因,自计前世因从鸡中来,便即独立,行於苦行,或计因从狗中来,便即噉食粪秽,行於苦行,是名邪戒。
  〔二、正戒〕,谓佛未出世时,轮王亦教人行於不杀、不盗等十善,即此十善戒法,是名正戒。(十善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婬、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也。)

二持
  ﹝出华严经疏﹞
  〔一、止持〕,止即制止,谓止身口令不杀、不盗、不邪婬、不妄语等,是名止持。
  〔二、作持〕,作犹行也。谓既不杀生,又能放生;既不偷盗,又能布施;既不邪婬,又能恭敬;既不妄语,又能实语,是名作持。

二种精进
  ﹝出法界次第﹞
  〔一、身精进〕,谓身勤修善法,昼夜行道,礼诵讲说,劝助开化,是名身精进。(劝助者,奖劝赞助也。开化者,说法开导,化度於人也。)
  〔二、心精进〕,谓心勤行善道,心心相续,无有间歇,是名心精进。

二种精进心
  ﹝出法华忏仪﹞  谓行人熏修忏法,即当克取限期,破诸惑障。如修法华三昧,以三七日为期,於中礼佛忏悔,行道诵经,有事有理,俱当精进,故有二种心也。(梵语三昧,华言正定。三七日,二十一日也。)
  〔一、事中修一心精进〕,谓行人於道场三七日中,行仪纯备。当礼佛时,一心虔恳,观想金容端严殊妙,俨然在目,心不异缘,乃至忏悔、行道、诵经、坐禅,悉皆一心,令与行法相应,无有懈怠,是名事中修一心精进。
  〔二、理中修一心精进〕,谓行人初入道场,乃至三七日满,於其中间,所作行仪,常当照了一心寂静。如礼佛时,即知能礼所礼本性空寂,虽曰空寂,而自然感应道交,不可思议。盖由理体平等,生、佛不二。虽无能礼之人,而有我身礼诸佛前;虽无所礼之佛,而有诸佛随心显现。如是念念,无有懈怠,是名理中修一心精进。(生、佛者,众生诸佛也。)

二种忍辱
  ﹝出大智度论﹞
  〔一、非众生数忍辱〕,谓菩萨若遇风寒冷热水雨等无情之物恼害之时,安然忍受,初不瞋恚,是名非众生数忍辱。
  〔二、众生数忍辱〕,谓菩萨若遇有情众生加恶於我,亦能忍受,略不瞋恨,是名众生数忍辱。

二种分别真伪禅相
  ﹝出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一、辨邪伪禅发相〕,谓修禅之人,於禅定中,或觉自身如缚如压,或时身轻欲飞,或欢喜躁动,忧愁悲思,如是种种邪伪之相,与禅俱发。心若爱着,即与鬼法相应,多失心颠狂。是故修禅定者,於此诸相,即当一心寂静,辨其邪伪,知彼虚诳,不爱不着,则自然灭谢,是为辨邪伪禅发相。
  〔二、辨真正禅发相〕,谓修禅之人,於禅定中,端心正念,离诸昏散,但觉身心安隐,泯然虚豁,空明清净,寂静无为,而与正定相应。如前所说一切邪伪之相,了无所见,是为辨真正禅发相。

二种寂静
  ﹝出释氏要览﹞
  〔一、身寂静〕,谓舍家恩爱及众缘务,闲居静处,远离愦闹,身诸恶行一切不作,是名身寂静。
  〔二、心寂静〕,谓於贪瞋痴等,悉皆远离,修习禅定,无有散乱,意诸恶行一切不作,是名心寂静。

二种愿
  ﹝出大智度论﹞
  〔一、可得愿〕,谓修福,可得人天中生;修戒定慧,可得阿罗汉乃至佛果;是名可得愿。(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
  〔二、不可得愿〕,谓人以己智力,而欲筹量虚空,尽其边际,终不可得,是名不可得愿。

二种修行
  ﹝出涅盘经﹞
  〔一、真实修行〕,谓依佛所说,能知涅盘、佛性等相而修诸行,是名真实修行。(梵语涅盘,华言灭度。)
  〔二、不实修行〕,谓不知涅盘、佛性等相,而修诸行,是名不实修行。

二因缘发起正见
  ﹝出大智度论﹞
  〔一、外闻正法〕,谓众生虽具正念,必从智人闻说正法,然後正见始得开发。譬如谷麦,内具种子,外滋雨泽,然後其芽始得生起。是故若欲正见开明,必须外闻正法。
  〔二、内有正念〕,谓众生虽闻正法,发起正见,实由内心正念本具。譬如洪钟,虽待人扣,声非外有,是故若欲正见开发,必须内有正念。

二种心
  ﹝出地持经﹞
  〔一、安隐心〕,谓菩萨为诸众生造诸惑业而受生死逼迫之苦、沉溺恶道,即为种种开示,除不善法,置之善处,令彼之心各获安隐也。
  〔二、快乐心〕,谓菩萨为诸众生贫乏困苦、无所依怙,即起大慈之心,利济摄受,平等饶益,令彼之心各得快乐也。

二种心──意业有二种心
  ﹝出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经﹞  意业者,意根所起之业也。谓修行之人,於布施、持戒、忍辱、禅定、智慧等五度,非精进力不能成就。身口意三善业,亦由精进力方得发生。然三业之中,意业最胜。故有二种心也。
  〔一、精进心〕,谓发菩提心,修习善业,昼夜禅诵,不令放舍,远离一切懈怠心也。
  〔二、退转心〕,谓於诸善法,不能进修,或暂时发心修行,辄生退屈,则不能到於涅盘彼岸也。

二种忏悔
  ﹝出补助仪并天台四教仪﹞  梵语忏摩,华言悔过。华、梵兼举,故名忏悔。又忏名修来,悔名改往。谓修未来之善果,改已往之恶因也。
  〔一、事忏悔〕,事即事仪,谓身则礼拜瞻敬,口则称唱赞诵,意则存想圣容,三业殷勤,求哀忏悔过去现在所作罪业,一依事仪,是名事忏悔。
  〔二、理忏悔〕,理即理性,谓过现所作一切罪业,皆从心起。若了自心本性空寂,则一切罪相亦皆空寂,是名理忏悔。

二种白法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白法者,白净之法也。地狱等法,名为黑法;人天等法,名为白法。光明文句云:白法须尚,黑法须舍。是也。
  〔一、惭白法〕,谓内自羞惭,不敢作恶,修习善法,止息恶行,是名惭白法。
  〔二、愧白法〕,谓内自惶愧,发露罪瑕,更不敢作,修习善法,止息恶行,是名愧白法。

二种劝请
  ﹝出大智度论﹞
  〔一、佛初成道,劝请转法轮。〕谓佛初成道时,菩萨劝请,言我某甲,请佛世尊为众生转法轮,度脱一切,是名劝请转法轮。(某甲者,称自己名也。)
  〔二、佛欲入灭,劝请住世。〕谓佛欲舍寿命,入涅盘时,菩萨劝请,言我某甲,请佛世尊,久住世间,无央数劫,度脱一切众生,是名劝请住世。(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二种资粮
  ﹝出宝积经﹞  资即资助,粮即粮食。如人欲涉远道,必假粮食,以为资助。盖譬菩萨修行欲证佛果,必藉福智二法,以为资助,故名资粮也。
  〔一、福德资粮〕,谓布施、持戒等所作善因,乃至具足修习一切佛法,是名福德资粮。
  〔二、智德资粮〕,谓修习正观,心无杂乱,勤求妙智,无暂休息,乃至具足修习一切佛法,是名智德资粮。

二种供养
  ﹝出普贤行愿品﹞
  〔一、财供养〕,经云:所有十方一切佛刹,极微尘数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各有菩萨海会围绕。我以普贤行愿力故,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所谓华鬘、音乐、伞盖、衣服及烧种种香,然种种灯,一一如须弥山。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为供养,是名财供养。(梵语须弥,华言妙高。)
  〔二、法供养〕,经云: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以前财供养无量功德,比今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是名法供养。(利益众生、摄受众生,名法供养者,必因说法方能利益、摄受,即是以法供养如来也。代众生苦,名法供养者,因发大悲之心,方能代众生苦,亦是以法供养如来也。勤修善根,即是勤修善法也。菩萨业者,即菩萨所修之法也。)

二善
  ﹝出大智度论﹞
  〔一、未生善〕,谓戒定慧等诸善之法,未曾修习,是名未生善。善若未生,当勤修习,令其得生也。
  〔二、已生善〕,谓戒定慧等诸善之法,已曾修习,名已生善。善若已生,当勤修习,令其增长也。

二种福田
  ﹝出大智度论﹞  论云:施主有二种,一者贫,二者富。皆能於三宝中种福,故名二种福田。(三宝者,佛宝、法宝、僧宝也。)
  〔一、贫福田〕,谓贫穷之人,虽无财物供养,若能礼事恭敬,亦得福报,是名贫福田。
  〔二、富福田〕,谓富贵之人,既能礼事恭敬,又以财物供养,而得福报,是名富福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5-2-2022 01: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金刚藏王菩萨。
三藏法数(明。一如)部分内容请录:

二种福田
  ﹝出大方便佛报恩经﹞  田以生长为义。谓人於应供养者而供养之,则能获诸福报。如农服力田亩,而有秋成之利,故名福田。
  〔一、有作福田〕,谓於诸佛菩萨父母师长之所,生恭敬心,修诸供养,不惟得福,亦可成道;若有冀望福报之心,乃是有为而作,故名有作福田。
  〔二、无作福田〕,谓於诸佛菩萨父母师长之所,生恭敬心,修诸供养,不惟得福,亦可成道;若无冀望福报之心,乃是无为而作,故名无作福田。

二利
  ﹝出金刚般若经取着不坏假名论﹞
  〔一、自利〕,谓於如来所说经典,自能受持读诵,听闻思惟,如理修习,成就胜果,是名自利。
  〔二、利他〕,谓能以己所受之法,展转为人演说,令其修习,断惑证果,是名利他。

二种阐提
  ﹝出楞伽经﹞  阐提,梵语具云一阐提,华言信不具,亦云极恶。
  〔一、舍一切善根一阐提〕,舍善根者,楞伽经云:谓谤菩萨藏,及作恶言,不肯随顺经律之法,是名舍一切善根一阐提。(菩萨藏者,藏即含藏也,谓诸大乘经典含藏一切文理,是菩萨所修所证之法,故名菩萨藏。)
  〔二、於无始众生发愿一阐提〕,谓世间众生,穷劫有之,无有初始,故名无始众生。菩萨发愿度诸众生,以本愿力,现为阐提。故楞伽经云:菩萨以本愿方便,不般涅盘,是名於无始众生发愿一阐提。

二种见
  ﹝出大智度论﹞  此二种见,即十使中之边见也。外道之人,於身见上计我断常,执常非断,执断非常,随执一边,故名边见。(十使者,一身见、二边见、三邪见、四见取、五戒取、六贪、七瞋、八痴、九慢、十疑也。)
  〔一、常见〕,论云:见五众常。即外道自谓色受想行识今世虽灭,未来复生,相续不断,是名常见。(五众者,即色受想行识五阴也。)
  〔二、断见〕,论云:见五众灭,即外道自谓色受想行识今世灭已更不再生,是名断见。

二生──鬼二生
  ﹝出俱舍释论﹞
  〔一、鬼胎生〕,论云:女饿鬼白目连云:我夜生五子,昼时亦生五子,生已皆食尽,如此我无饱。此鬼即是胎生也。
  〔二、鬼化生〕,谓不从胎卵等生,但无而忽有,变现不测,此鬼即为化生也。

二罪
  ﹝出圆觉经略疏钞﹞
  〔一、性罪〕,性罪者,即杀、盗、婬、妄四种重戒,不待佛制,性是恶故,犯之,则有罪报也。
  〔二、遮罪〕,遮罪者,即酒戒也,谓佛制此酒戒,意为遮止无犯,守护余戒,使不故犯,如有犯者,则获遮制之罪也。

二吉罗
  ﹝出翻译名义﹞  梵语具云突吉罗,华言恶作恶说。
  〔一、身恶作〕,谓身行杀、盗、邪婬等恶,是名身恶作。
  〔二、口恶说〕,谓口出妄言、绮语、两舌、恶口等,是名口恶说。

二恶
  ﹝出大智度论﹞
  〔一、已生恶〕,谓贪瞋痴及杀盗婬等诸恶之法,已起於心,已见於事者,是名已生恶。恶若已生,速令除灭也。
  〔二、未生恶〕,谓贪瞋痴及杀盗婬等诸恶之法,於心未起,於事未见,是名未生恶。恶若未起,防令不生也。

二种恶事
  ﹝出大智度论﹞
  〔一、众生恶事〕,谓诸众生贪欲瞋恚愚痴,不依父母师长教诲,造种种恶,是名众生恶事。
  〔二、土地恶事〕,谓土地之中,或有饥荒疾疫,毒气流行,无处不有,是名土地恶事。

二烦恼
  ﹝出瑜伽师地论﹞
  〔一、根本烦恼〕,根本烦恼者,即无明惑也。谓此根本无明之惑,能出生一切烦恼也。
  〔二、随烦恼〕,随烦恼者,即见、思二惑也。谓此见、思二惑,随於一切违顺境上,起贪瞋痴等烦恼,随逐不舍也。

二烦恼
  ﹝出大智度论﹞
  〔一、内着烦恼〕,谓身见、边见等诸烦恼,於内心不了而起执着,故名内着烦恼。(身见者,谓众生妄执色受想行识之五阴为自身也。边见者,妄於身见中,或执为断,或执为常,各执一边,名边见也。)
  〔二、外着烦恼〕,谓贪瞋痴等烦恼,於外境不了而起贪蓍,故名外着烦恼。

二烦恼
  ﹝出华严经疏﹞
  〔一、随眠烦恼〕,依附不舍曰随,五情暗冥曰眠。谓无明烦恼种子,潜伏第八藏识之中,能生一切妄惑,是名随眠烦恼也。(五情者,即眼耳鼻舌身五根也。)
  〔二、现行烦恼〕,谓六根对六尘境现起贪瞋痴等烦恼,是名现行烦恼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二惑
  ﹝出释签﹞
  〔一、理惑〕,谓根本无明之惑,能障覆中道之理,不能显发,是名理惑。
  〔二、事惑〕,谓尘沙惑,能障化导,则覆俗谛之法;见、思惑,能阻空寂,则覆真谛之法,是名事惑。

二惑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现行惑〕,谓六根对六尘,现起贪瞋痴等烦恼,令心昏迷,障诸善法,是名现行惑。(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二、种子惑〕,种子者,即根本无明也。谓因此无明,则能生一切烦恼,障诸善法,是名种子惑。

二惑──见、思二惑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惑,迷惑也。谓诸众生於一切法不了自性本空,妄生执着,惑於正道,流转生死,故名惑也。又名二缚,由此惑业缠缚,住着三界,不能脱离也。又名二结,结即缚之义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见惑〕,分别曰见,谓意根对法尘,非理筹度,起诸邪见。如外道计断计常,乃至有无等见,是名见惑。
  〔二、思惑〕,贪爱曰思,谓眼耳鼻舌身五根,对於色声香味触五尘,贪爱染着,迷而不觉,是名思惑。

二义──客尘二义
  ﹝出楞严经﹞
  〔一、客义〕,谓见、思等惑,皆由众生不了外尘之境,种种妄想而生,若以智慧观察,惑体本空,则法性理显,惑亦何有?经云:不住名客,是名客义。
  〔二、尘义〕,谓微细之惑,而能染污清净真性。譬如牖隙光流,诸尘相现,亦能乱於虚空之性。若智慧发明,了惑本无,则空理现前,尘亦何有?经云:澄寂名空,摇动名尘,是名尘义。

二障
  ﹝出圆觉略疏﹞
  〔一、理障〕,谓本觉心源,湛然清净,由无明妄染,碍正知见,不达真如之理,是名理障。
  〔二、事障〕,谓众生由无明障覆,生死相续,无由脱离,是名事障。

二障
  ﹝出楞严经义海并宗镜录﹞
  〔一、烦恼障〕,谓昏烦之法,恼乱心神,不能显发妙明真性,是名烦恼障。
  〔二、所知障〕,所知障,亦名智障。谓执所证之法,障蔽智慧之性,是名所知障。

二障
  ﹝出天亲论﹞  障即障碍。如金刚经中,须菩提得无诤三昧,盖由离此二障故也。(梵语须菩提,华言空生。)
  〔一、烦恼障〕,烦恼即见、思惑也。谓须菩提证得第四阿罗汉果时,见、思二惑,俱已断尽;心空寂静,诤从何起?是故得於无诤,实由离此烦恼障也。(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
  〔二、三昧障〕,梵语三昧,华言正定,即无诤三昧也。谓须菩提证得第四果时,既得无诤三昧,若於此三昧心有取着,即为有诤。是故得於无诤,实由离此三昧障也。

二业
  ﹝出俱舍论﹞
  〔一、引业〕,谓若宿世善业引发,生於人中,则得珍宝丰足,多受快乐;若由宿世恶业引发,生於人中,则感贫穷困乏,受诸苦恼,是名引业。
  〔二、满业〕,谓由宿世修一善业,感一生中大富多财,乘此更修众善,展转生官贵家,乃至圆满究竟善果,是名满业;若由宿世造一恶业,感一生贫穷苦恼,乘此更造众恶,展转生贫穷家,乃至圆满极恶之果,是名满业。

二业──轻重二业
  ﹝出涅盘经﹞  经云:或有重业,可得作轻;或有轻业,可得作重;以人有智有愚故也。
  〔一、重业轻受〕,重业轻受者,谓有智之人,以智慧力,修习梵行,能令地狱重业,现世轻受也。
  〔二、轻业重受〕,轻业重受者,谓愚痴之人,以愚痴故,增其业力,能令现世轻业,地狱重受也。

二碍
  ﹝亦名二障,出宗镜录并演义钞﹞
  〔一、烦恼碍〕(即烦恼障),谓见、思二惑,起种种昏烦之法,恼乱心神,以致障碍无漏法性,是名烦恼碍。
  〔二、智碍〕(即所知障),谓由根本无明之惑,覆蔽法性,而於中道种智则成障碍,故名智碍。

二义──束芦二义
  ﹝出宗镜录﹞
  〔一、互相依〕,谓如束芦互相依倚。以譬六根六尘,更相由藉而成染惑也。以由根依尘故,而发妄知,尘依根故,而有幻相,是名互相依。(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二、取中空〕,谓取芦苇中本空虚,自性不实,以譬根尘中间各无自性,一切皆空,是名取中空。

二悭
  ﹝出地持经﹞
  〔一、财悭〕,谓吝惜财物,无怜愍心,见诸贫穷困乏,不能惠施,是名财悭。
  〔二、法悭〕,谓悭惜佛法,怀妒嫉心,恐他胜己,不肯教导余人,是名法悭。

二爱
  ﹝出大智度论﹞
  〔一、欲爱〕,谓众生爱念妻子,及贪染五欲等,是名欲爱。(五欲者,以色声香味触五尘,能起人贪欲之心也。)
  〔二、法爱〕,谓菩萨以平等心而生法喜,欲令一切众生皆至佛道,是名法爱。

二种邪见
  ﹝出中论﹞
  〔一、破世间乐邪见〕,谓人若言无罪福报,亦无如来等贤圣,因起此邪见,舍善为恶,当堕苦趣,失人天乐,是名破世间乐邪见。
  〔二、破涅盘道邪见〕,梵语涅盘,华言灭度。谓人贪着於我,分别有无,起善灭恶,因起善故,得世间之乐;因分别有无故,不得涅盘道,是名破涅盘道邪见。

二种妄见
  ﹝出楞严经﹞
  〔一、别业妄见〕,谓诸众生迷失真性,自起妄见,见有一切虚妄境界,或苦或乐;若人不失本真,即不见有虚妄境界。譬如一人病目,夜见灯光别有圆影,五色重叠;不病目者,即不见灯别有圆影,是名别业妄见。
  〔二、同分妄见〕,谓诸众生迷失真性,同见一切虚妄境界,同受苦乐,同业所感。譬如一国之人,同见瘴恶不祥之事,是名同分妄见。

二种无知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一、染污无知〕,染污无知者,即见、思惑也。以无明为体,谓见、思惑能染污真性,无所明了也。
  〔二、不染污无知〕,不染污无知者,即尘沙惑也。以劣慧为体,谓此惑是他人分上见、思之惑,种数多故,如尘若沙,名为尘沙。既是他人之惑,不能染污我之真性。菩萨智慧广大,能令他人断见、思惑,於菩萨分上,即是断尘沙惑。二乘之人,智慧狭劣,不能令他断见、思惑,是名不染污无知。(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二种颠倒
  ﹝出楞严经﹞
  〔一、众生颠倒〕,谓众生不明自性,逐妄迷真,随顺妄惑,而造妄业;由此妄业,展转相生,轮转三界,不能返妄归真,故名众生颠倒。
  〔二、世界颠倒〕,世谓过去现在未来迁流为世,界谓东西南北四方分位为界,以世涉方,故名世界。颠倒者,众生迷失真性,念念迁流,住妄境界,起诸倒见,故名世界颠倒。

二贫
  ﹝出大智度论﹞
  〔一、财贫〕,谓其先世不能布施,不作众善之福,是故现世乏於资生种种财物,是名财贫。
  〔二、法贫〕,谓众生起诸邪见,不信正法,不修善行,则无功德之财,资於智慧之命,是名法贫。

二缘
  ﹝出楞伽经﹞
  〔一、外缘〕,谓众生所依世界,皆由妄想因缘而生。譬如因泥团柱轮绳水等诸方便缘,而有瓶生,是名外缘。(泥团柱轮绳水者,谓世之陶匠作瓶,以泥团为坏,以木为轮柱,以绳转轮,以水旋之,方能成瓶也。)
  〔二、内缘〕,谓众生之身,因无明爱业等缘,出生阴界入法,是名内缘。(无明者,无所明了也。爱者,於五阴之境而起贪爱以为惑也。业者,由心不了,遂动身口而作,以为业也。阴即五阴,谓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界即十八界,谓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也。入即十二入,谓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色入、声入、香入、味入、触入、法入也。)

二种有漏因果
  ﹝出大涅盘经﹞
  〔一、有漏因〕,漏即漏落生死也。因者,对果而言,谓众生由烦恼结业为因,而招三界生死苦果。是则烦恼结业,名有漏因,即集谛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二、有漏果〕,果即果报之义。谓众生由有漏惑业为因,而感生死之果,名有漏果,即苦谛也。

二杀
  ﹝出梵网经﹞
  〔一、故杀〕,故杀者,谓作意故伤物命也。
  〔二、误杀〕,误杀者,谓不作意误伤物命也。

二杀
  ﹝出梵网经﹞
  〔一、自杀〕,谓无慈悲之心,於诸物命,辄自杀害,是名自杀。
  〔二、教他杀〕,谓无慈悲之心,即自杀生,亦教他人杀生,是名教他杀。

二报
  ﹝出华严经疏﹞
  〔一、依报〕,依报亦名依果,即世界国土也。谓诸众生各各随其果报之身,依之而住,故名依报。
  〔二、正报〕,正报亦名正果,即五阴之身也。谓诸众生随其所作善恶之业,各各感得此身,正受其报,故名正报。(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二种杀生报
  ﹝出法苑珠林﹞
  〔一、短命〕,短命者,谓因前世伤害物命,令其不得以尽天年,故感今生自身亦短命也。
  〔二、多病〕,多病者,谓因前世恼害众生,令其不得自在,故感今生自身亦多疾病也。

二种偷盗报
  ﹝出法苑珠林﹞
  〔一、贫穷〕,贫穷者,谓因前世盗他财物,令彼空乏,故感今生自亦贫穷也。
  〔二、不得自在〕,不得自在者,谓因前世劫夺他财而令他人不得自在,故感今生,虽有财物,而属五家,不得自在受用也。(五家者,水、火、盗贼、恶子、官家也。)

二种婬报
  ﹝出法苑珠林﹞
  〔一、妇不贞洁〕,妇不贞洁者,谓因前世犯他妻妾,邪行秽污,故感今生妇不贞良端洁也。
  〔二、得不顺意眷属〕,得不顺意眷属者,谓因前世邪婬夺人所宠,令不如意,故感今生眷属常不顺意也。

二种妄语报
  ﹝出法苑珠林﹞
  〔一、多被诽谤〕,多被诽谤者,谓因前世不务诚实,妄语无信,故感今生多被他人诽谤也。
  〔二、为人所诳〕,为人所诳者,谓因前世专以妄语欺诳於人,故感今生为人之所诳惑也。

二种两舌报
  ﹝出法苑珠林﹞  谓向彼说此,向此说彼,斗构是非,离间和合,致令乖分,故名两舌。
  〔一、得弊恶眷属〕,得弊恶眷属者,谓因前世两舌,使人朋俦分离乖间,皆生怨恶,故感今生得弊恶眷属也。
  〔二、得不和眷属〕,得不和眷属者,谓因前世两舌离间人之亲爱,使不和合,故感今生得不和眷属也。

二种恶骂报
  ﹝出法苑珠林﹞
  〔一、常闻恶音〕,常闻恶音者,谓因前世口无禁忌,发言麤恶,令不忍闻,故感今生常闻秽恶之音也。
  〔二、恒有诤讼〕,恒有诤讼者,谓因前世恃力怙势,好诤健讼,恶逆无德,故感今生常致诤讼而不和也。

二种邪见报
  ﹝出法苑珠林﹞
  〔一、生邪见家〕,生邪见家者,谓因前世邪僻覆心,起诸妄见,故感今世不具正信之心,而生邪见之家也。
  〔二、其心谄曲〕,其心谄曲者,谓因前世邪见,心不正直,故感今生心常谄曲也。

二种无义语报
  ﹝出法苑珠林﹞
  〔一、人不信受〕,人不信受者,谓因前世语言无义,即是虚妄,故感今生虽有言说,人亦不信受也。
  〔二、不能明了〕,不能明了者,谓因前世语言无义,皆因暗昧,故感今生有所言说,而亦不明了也。

二种贪报
  ﹝出法苑珠林﹞
  〔一、多欲〕,多欲者,谓因前世纵恣贪欲,心无止息,故感今生业习不忘,倍复增胜,而生贪者也。
  〔二、无厌〕,无厌者,谓因前世贪求不已,展转驰逐,故感今生业习不忘,欲心转盛,用之无度,求之无厌也。

二种瞋报
  ﹝出法苑珠林﹞
  〔一、常为他人求其长短〕,常为他人求其长短者,谓因前世不能容物,稍不如意,即兴嗔恨,故感今生被人伺求长短,动辄得咎也。
  〔二、常为众人之所恼害〕,常为众人之所恼害者,谓因前世瞋恼众人,令不安隐,故感今生常被多人之所恼害也。

二义──世界二义
  ﹝出楞严经﹞
  〔一、世迁流义〕,世迁流者,谓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迁流也。只如昨日是过去,今日是现在,明日是未来,如此迁移流动,无有间歇也。
  〔二、界方位义〕,界方位者,谓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十方有定位,不相混乱也。

二世间
  ﹝出翻释名义﹞  世即隔别之义,间即间差之义,故名世间。
  〔一、众生世间〕,谓一切有情众生,皆假五阴和合众共而生,名为众生;又复各各差别不同,故名众生世间。(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二、器世间〕,谓一切无情世界,皆假山河大地而成,有侧有仰,名之为器,又复各各差别不同,故名器世间。

二种世间清净
  ﹝出无量寿经论﹞  论云:若人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毕竟得生安乐国土,成就种种功德庄严,获此二种世间清净。(梵语阿弥陀,华言无量寿。)
  〔一、器世间清净〕,谓世界如器,隔别名世,间差名间,故名器世间。谓彼安养国土,广大无边,如太虚空,清净光明,如日月轮,具足珍宝庄严,是名器世间清净。
  〔二、众生世间清净〕,谓所化众生,隔别间差,故名众生世间。谓彼阿弥陀佛,於一佛土,身不动摇,於一切时,放大光明,悉能遍至十方世界,教化众生,令其如实修行,离诸染着,皆愿往生我国,是名众生世间清净。

二土
  ﹝出宗镜录﹞
  〔一、性土〕,谓法性之理,非秽非净,非广非狭,犹如虚空,遍一切处,是名性土。
  〔二、相土〕,谓随诸众生心量所现,或净或秽,或广或狭。是以菩萨所见,无诸坑坎,众宝庄严;众生所见,荆棘瓦砾,秽恶充满,是名相土。

二土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净土〕,谓其地纯以金刚所成,众宝间错,种种庄严,皆悉殊胜,即华藏世界,西方安养等世界也;以其无有四趣五浊等秽恶,是名净土。(四趣者,修罗趣、饿鬼趣、畜生趣、地狱趣也。五浊者,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也。)
  〔二、秽土〕,谓其地坑坎堆阜,秽恶充满,即娑婆世界也;以其有四趣五浊等秽恶,是名秽土。(梵语娑婆,华言能忍。谓其土之人,堪能忍受众苦也。)

二种流
  ﹝出涅盘经﹞
  〔一、顺流〕,流即生死流也。盖六道众生,顺从生死之流,唯务趣下,而不知返;所谓顺生死流,逆涅盘道也。(六道者,天道、人道、阿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二、逆流〕,谓初果须陀洹,依戒定慧,精勤修习,则能断三界见惑,出离四趣生死,而证真空涅盘;所谓逆生死流,顺涅盘道也。(梵语须陀洹,华言逆流,亦曰入流。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四趣者,修罗趣、饿鬼趣、畜生趣、地狱趣也。)

二身
  ﹝出唯识论﹞
  〔一、分段身〕,分即分限,段即形段。谓三界内六道众生所受之身,支形分段,长短巨细,各各不同,是名分段身。(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六道者,天道、人道、阿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二、变易身〕,变即转变,易即改易。谓二乘等虽出三界,尚受方便等土法性之身,因移果易,是名变易身。(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二种色
  ﹝出宗镜录﹞
  〔一、内色〕,内色者,谓眼识乃至意识,是名内色。又眼耳鼻舌身意名内色,以其属内身故。
  〔二、外色〕,外色者,谓眼根乃至身根,是名外色。又色声香味触五尘名外色,以其属外境故。

二种色
  ﹝出大智度论﹞
  〔一、净色〕,谓清净美妙之色,能生贪欲,损坏道业,故修道之人,宜当远离也。
  〔二、不净色〕,谓不净丑恶之色,能生憎恶,障蔽道业,故修道之人,亦宜远离也。

二种色
  ﹝出宗镜录﹞
  〔一、显色〕,谓青黄赤白,光影明暗,云烟尘雾等,显然可见,是名显色。
  〔二、形色〕,谓长短方圆,麤细高下,正不正等,形相可见,是名形色。

二食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一、正命食〕,谓出家之人,常乞食自资色身,清净活命,是名正命食。
  〔二、邪命食〕,谓出家之人,不依正命而食,则有五种:一为利养故,现奇特相;二为利养故,自说功德;三卜相吉凶,为人说法;四高声现威,令人畏敬;五说所得供养,以动人心,是名邪命食。

二种存济
  ﹝同阿毗达磨论﹞  存即存活,济即救济。谓以饮食存济其生也。
  〔一、有罪存济〕,谓有一等之人,矫妄诡诈而求饮食,如是得饮食已,欢喜受用,贪爱不舍,不见生死过患,不知出离之法,是名有罪存济。
  〔二、无罪存济〕,谓非如前人矫妄诡诈而求饮食,但以正道而乞饮食,得饮食已,如法受用,不贪不爱不着,能见生死过患,善知出离之法,是名无罪存济。

二求
  ﹝出成实论﹞
  〔一、得求〕,谓诸众生欲得诸乐,随意求取,虽经险难,不以为苦;如海吞流,心无厌足,是名得求。
  〔二、命求〕,谓诸众生,取乐生爱,不能如实观察乐是苦因,反求长命,受此诸乐,是名命求。

二种数
  ﹝出华严经疏﹞
  〔一、数量数〕,数量数者,即一多之数量也。谓由一多之数,而能安立一切诸法也。
  〔二、色心有为数〕,色即色身,心即所起之心,皆有生灭,名曰有为。此色、心二法,别而言之,则有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等数目不同,故名色心有为数。(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十二入者,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色入、声入、香入、味入、触入、法入也。十八界者,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也。)

二种灭
  ﹝出显扬圣教论﹞
  〔一、暂时灭〕,谓如来出世,逗机设教,化导众生,大小乘人,皆得解脱;机缘既尽,更无可化,如来即便入灭。然如来法身之体,如如不动,实未尝灭,是名暂时灭。
  〔二、究竟灭〕,谓如来妙觉圆明,一切烦恼悉已断灭净尽无余,更不复生,是名究竟灭。

二边
  ﹝出摄大乘论释﹞
  〔一、增益边〕,谓因缘所生之法,若分别推求,本无自性,众生不了,执之为有,是名增益边。(因缘所生法者,谓六根为因,六尘为缘,根尘相对,中间一念心起,即是所生法也。)
  〔二、损减边〕,谓因缘所生之法,若分别定无,即是损减实有成就之性,是名损减边。

二边
  ﹝出中论﹞
  〔一、有边〕,边即边际。谓世间一切事物,必假众缘具足和合而生,皆无自性;虽无自性,不得言无,故名有边。
  〔二、无边〕,谓世间一切事物,既假众缘具足和合而生,本无自性;若无自性,则一切法皆空,不得言有,故名无边。

二时
  ﹝出大智度论﹞
  〔一、迦罗时〕,梵语迦罗,华言实时。谓佛於律中诫诸弟子听时食,遮非时食,实有其时,故名实时。论云:毗尼结戒,是世界中实,非第一义中实。是也。(梵语毗尼,华言善治。)
  〔二、三摩耶时〕,梵语三摩耶,华言假时,亦名短时长时。论中广约三世无相时法无实,故名假时,亦名短时长时者,谓不同外道定执,盖是假设长短,而无其实,故若短若长,悉名三摩耶。(三世者,过去、未来、现在也。)

三佛身
  ﹝出宗镜录﹞
  〔一、自性身〕,谓诸如来具无边际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是名自性身。
  〔二、受用身〕,受用身有二种:一者,自受用身,谓诸如来修习无量福慧所起无边真实功德,恒自受用广大法乐也;二者,他受用身,谓诸如来由平等智,示现微妙净功德身,居纯净土,为住十地诸菩萨众,现大神通,转正法轮,令彼受用大乘法乐也。(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
  〔三、变化身〕,谓诸如来以不思议神力,变现无量随类化身,居净秽土,为未登地诸菩萨众及二乘等,称其机宜,现通说法,令其各得诸利乐事,是名变化身。(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三身
  ﹝出金光明经玄义﹞  身即聚集之义,谓聚集诸法而成身也。所谓理法聚名法身,智法聚名报身,功德法聚名应身。(理法聚名法身者,谓聚集法性之法而成此身也。智法聚名报身者,智即能契法性之智,智与法性相合而成此身也。功德法聚名应身者,由智契理,聚集一切功德之法,起用化他,随机应现,而成此身也。)
  〔一、法身〕,谓始从初住,显出法性之理,乃至妙觉极果,理聚方圆,是名法身。(初住者,即十住位中初之一住也。妙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故名妙觉。理聚方圆者,妙觉所证,法性之理方始圆满也。)
  〔二、报身〕,谓始从初住,终至妙觉极果,智聚方圆;由智契理,报得此身,故云报身。
  〔三、应身〕,谓始从初住,终至妙觉极果,功德法聚方圆,故能随机应现,说种种法,度诸众生,故名应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2-2022 01: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金刚藏王菩萨。
三藏法数(明。一如)部分内容请录:

三身遍相
  ﹝出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一、法身如虛空遍〕,謂法性之身,本體周遍如太虛空,無有障礙,諸佛眾生,平等具足,故名法身如虛空遍。
  〔二、智身如日光遍〕,智身即自報之身也,謂究竟始覺之智,能遍破無明之暗,顯發本有真身,譬如日光,無幽不燭,故名智身如日光遍。
  〔三、色身如日影遍〕,色身即應身也,謂究竟始覺之智,契於本覺法身之理,則能從體起用,遍應眾機,譬如日光之影,不擇高下,隨處映現,故名色身如日影遍。

三身華梵
  ﹝亦名三如來,出法華文句﹞
  〔一、法身,毗盧遮那如來〕,法名可軌,諸佛軌之而得成佛,以法為身,故名法身。梵語毗盧遮那,華言遍一切處。以真如平等性相常然,身土無礙故也。如來者,金剛經云: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是也。
  〔二、報身,盧舍那如來〕,修因感報,名之為報。然有自報、他報之別:自報即理智如如,他報即相好無盡,是名報身。梵語盧舍那,華言淨滿。謂諸惑淨盡,眾德悉圓。又云光明遍照,謂內以智光照真法界(即自報身也),外以身光照應大機(即他報身也),如來者,轉法輪論云:第一義諦名如,正覺名來。是也。(第一義諦者,謂中道之理,無二無別也。)
  〔三、應身,釋迦牟尼如來〕,智與體冥,能起大用,隨機普現,說法利生,故名應身。梵語釋迦牟尼,華言能仁寂默。寂默故不住生死,能仁故不住涅槃。如來者,成實論云: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是也。(智與體冥者,謂自報之智與法身之體冥合也。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三身壽量
  ﹝出法華經文句﹞
  〔一、法身壽量〕,法身者,師軌法性,還以法性為身。此身非色質,亦非心智,強指法性為法身耳。言壽量者,此非報得命根,亦非連持之壽,強指不遷不變,名之為壽。此壽非長量,亦非短量。經云:亦無在世及滅度者,非實非虛,非如非異等。是也。
  〔二、報身壽量〕,報身者,以如如智契如如境,以境發智,以智照境,境智冥合,即是報身。言壽量者,境既無量無邊,常住不滅;智亦如是。即此智慧名為壽命。經云:我智力如是,久修業所得慧光,照無量壽命無數劫。是也。(如如者,境如即如智,智如即如境,蓋言境、智不二也。)
  〔三、應身壽量〕,應身者,應同萬物為身也。言壽量者,應同連持為壽,應同長短為量也。智與體冥,能起大用。經云:隨所應度,處處自說名字不同,年紀大小等。是也。

三化身──佛化身三
  ﹝出觀佛三昧海經﹞
  〔一、大化身千丈〕,大化身千丈者,謂如來為應十地已前等諸菩薩演說妙法,令其進修,向於佛果,故化現千丈之身也。(十地者,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也。)
  〔二、小化身丈六〕,小化身丈六者,謂如來為應二乘、凡夫之人,說於四諦等法,令其捨妄歸真,而得開悟,故化現丈六之身也。(二乘者,聲聞乘、緣覺乘也。四諦者,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也。)
  〔三、隨類不定〕,隨類不定者,謂如來誓願弘深,慈悲普覆,隨諸種類,有感即應,或現大身滿虛空中,或現小身丈六、八尺等也。

三覺
  ﹝出翻譯名義﹞  覺有三義:謂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也。唯妙覺果佛,具足三覺。故華嚴經云:奇哉大導師,自覺能覺他。是也。
  〔一、自覺〕,謂覺知過去未來現在三世一切諸法常無常等,悟性真空,了惑虛妄,功成妙智,道證圓覺,故名自覺。
  〔二、覺他〕,謂運無緣慈度諸眾生,皆令離生死苦,得涅槃樂,故名覺他。(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三、覺行圓滿〕,謂三惑淨盡,眾德悉備,位登妙覺,行滿果圓,故名覺行圓滿。(三惑者,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也。)

三種常
  ﹝出佛地論﹞
  〔一、本性常〕,本性常者,即法身也。謂法身本性常住,無生無滅也。
  〔二、不斷常〕,不斷常者,即報身也。謂報身常依法身,無間斷也。
  〔三、相續常〕,相續常者,即應身也,亦名變化身。謂應身於十方世界沒已復現,化無窮盡也。

三種神變
  ﹝出大寶積經﹞  神即神通,變即變化也。
  〔一、說法神變〕,謂如來無礙大智,知諸眾生善惡業因及善惡果報,或以聲聞、緣覺之法及以大乘之法而得解脫,如是知已,則現一切神變而為說法,是名說法神變。
  〔二、教誡神變〕,教即教誨,誡即警誡。謂如來教諸弟子,是應作,是不應作;是應信,是不應信;是應親近,是不應親近;是法雜染,是法清淨;行如是道得聲聞乘,行如是道得緣覺乘,行如是道成就大乘,現諸神變,而為教誡,是名教誡神變。
  〔三、神通神變〕,謂如來為調伏憍慢眾生故,或現一身而作多身,或現多身而作一身,山崖石壁出入無礙,身上出火,身下出水;身下出火,身上出水;入地如水,履水如地等,現諸神變,調伏眾生,是名神通神變。

三佛土
  ﹝出華嚴經疏﹞
  〔一、法性土〕,法性土者,即法身如來所依之土,乃理

######连续处
三佛土
  ﹝出華嚴經疏﹞
  〔一、法性土〕,法性土者,即法身如來所依之土,乃理土也。謂以本識如來藏身為所依持,恒頓變現外諸器界,則法性土通為諸土之體也。(器界者,世界如器故也。)
  〔二、受用土〕,受用土者,即報身如來受用之土也。受用有二:一者,若以相應淨識所修,自利行滿,從初成佛,盡未來際,相續變為純淨佛土,周圓無際,眾寶莊嚴,是名自受用土。二者,若以大慈悲力所修,化他行滿,隨十地菩薩所宜,變成淨土,或大或小,或勝或劣等是也。(十地者,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也。)
  〔三、變化土〕,變化土者,即應身如來變化之土也。謂佛以不思議神力,隨諸眾生善惡之業,變現淨穢之土,方便設化是也。

三意──佛行離地三意
  ﹝出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并佛說處處經﹞
  〔一、地有蟲〕,謂一切地上皆有諸蟲,或伏或走。佛以護生之心,恐傷其命,故行時足不至地。鈔云:世尊履地,去地四指。是也。
  〔二、地有生草〕,謂一切地上有草,依之生長。佛欲全其生意,故行時足不至地也。
  〔三、現神通力〕,謂佛現神通之力,飛行自在,履空如地,故行時足不至地也。

三意──如來乞食三意
  ﹝出法集經﹞
  〔一、不貪珍味,美惡均等〕,謂如來乞食,入諸聚落,隨施所得,不貪珍味,若美若惡,而無分別,是名不貪珍味,美惡均等。
  〔二、為破我慢,貴賤同遊〕,謂如來乞食,為破我慢自高,於富貴貧賤等家,皆無揀擇,是名破我慢,貴賤同遊。
  〔三、慈悲平等,大作利益〕,謂如來無有饑渴羸損瘦乏等苦,為眾生故,以平等慈悲,現行乞食,廣作利益,是名慈悲平等,大作利益。

三事入城──佛三事入城
  ﹝出金剛經疏﹞
  〔一、為女人入城〕,謂一切女人女子,皆為父母及夫主所拘,不得輒自出入,思仰如來,無由得見。是故如來入城,令彼女人,皆得瞻敬。觀佛三昧海經云:若能暫見如來,相好光明,除六十劫生死之罪,獲無量福。未來生處,必見彌勒。(梵語彌勒,華言慈氏。)
  〔二、為病人入城〕,謂如來於病人所,常興救濟之心,令其離苦得樂,是故入城乞食之時,凡有病苦者,因得瞻視,令其病差,發菩提心。
  〔三、欲令人見相好入城〕,謂如來福慧莊嚴,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微妙難思,人得瞻仰,則罪滅福生,是故入城,令人普見。(三十二相者,足安平相、千輻輪相、手指纖長相、手足柔軟相、手足縵網相、足跟滿足相、足趺高好相、[月*耑]如鹿王相、手過膝相、馬陰藏相、身縱廣相、毛孔生青色相、身毛上靡相、身金色相、身光面各一丈相、皮膚細滑相、七處平滿相、兩腋滿相、身如師子相、身端直相、肩圓滿相、四十齒相、齒白齊密相、四牙白淨相、頰車如師子相、咽中津液得上味相、廣長舌相、梵音深遠相、眼色如金精相、眼睫如牛王相、眉間白毫相、頂肉髻成相也。八十種好,一指爪狹長、二手足指圓、三手足各等無差、四手足圓滿、五筋脈盤結、六兩踝深隱、七行步正直、八行步威容齊整、九行步安平、十行步有儀、十一回身顧視、十二支節殊勝、十三骨節交結、十四膝輪圓滿、十五隱處妙好、十六身支潤滑、十七身容敦肅、十八身支堅固、十九身支安定、二十身相端嚴、二十一身有圓光、二十二腹形方正、二十三臍深右旋、二十四臍厚妙相、二十五肌膚勻淨、二十六手掌充滿、二十七手文深長、二十八脣色紅潤、二十九面門圓滿、三十舌相長廣、三十一發聲威震、三十二音韻美妙、三十三鼻高修直、三十四諸齒方整、三十五諸牙明潔、三十六目廣清淨、三十七眼相脩廣、三十八眼睫齊整、三十九雙眉脩長、四十雙眉綺靡、四十一雙眉高朗、四十二耳厚脩長、四十三兩耳相好、四十四容儀端麗、四十五額廣圓滿、四十六身分殊勝、四十七首髮脩長、四十八首髮香潔、四十九首髮齊整、五十首髮堅固、五十一首髮光滑、五十二身分堅實、五十三身體莊嚴、五十四諸竅清淨、五十五身力充美、五十六身相嚴好、五十七面輪脩廣、五十八顏貌舒泰、五十九面顏光澤、六十身支嚴淨、六十一毛孔出香、六十二面門出香、六十三首相妙好、六十四身毛纖柔、六十五法音圓辯、六十六頂相高妙、六十七指網分明、六十八行不履地、六十九神力自持、七十威德遠震、七十一音聲和雅、七十二觀機說法、七十三一音演說、七十四次第說法、七十五等觀有情、七十六先觀後作、七十七相好具足、七十八頂骨堅實、七十九顏容奇妙、八十胸臆妙好。)

三不能──佛三不能
  ﹝出景德傳燈錄﹞
  〔一、不能免定業〕,不能免定業者,謂佛能空一切相,斷一切眾生之惡,而不能自免定業也。(定業者,決定之業,即木槍馬麥等報是也。)
  〔二、不能度無緣〕,不能度無緣者,謂佛能化導一切眾生,而不能度無緣之人也。
  〔三、不能盡生界〕,不能盡生界者,謂佛能度世間一切眾生,而不能令眾生界盡也。

三種奇特事
  ﹝出過去現在因果經﹞
  〔一、神通奇特〕,謂佛世尊妙應群機,現大神變,不可思議,使一切眾生及諸邪魔外道咸歸正化,是為神通奇特。
  〔二、慧心奇特〕,謂佛之智慧心光湛寂,照了一切諸法,成就一切種智,是為慧心奇特。
  〔三、攝受奇特〕,謂佛善知眾生諸根利鈍,隨機攝受,開導教化,令彼咸聞法要,進修妙行,出離生死,是為攝受奇特。

三語──佛三語
  ﹝出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一、隨自意語〕,謂佛隨順自意,說自所證一實等法,故名隨自意語。
  〔二、隨他意語〕,謂佛一向隨順他機之意,說於方便之法,導引眾生,故名隨他意語。
  〔三、隨自他意語〕,謂佛為眾生說法,半隨自證之意,半隨他機之意,名隨自他意語。

三處不轉法輪

  〔一、我慢高山〕,謂外道之人,多起邪見,我慢貢高,如山峻聳,雖聞正法,非惟不信,復有謗法之過,招其惡報,是故不為轉法輪也。
  〔二、五欲淤泥〕,謂諸凡夫貪著色聲香味觸五欲之境,沉溺污穢,如在淤泥,自非身心清淨,則不能受法,是故不為轉法輪也。
  〔三、邪見稠林〕,謂外道凡夫執種種見,有如稠林茂密,而於正法不能信受,是故不為轉法輪也。

三輪
  ﹝出金光明經文句﹞  輪即車輪,有摧碾之用,以譬如來身業現通、口業說法、意業鑑機,而能摧碾眾生煩惱惑業,是故名為三輪也。
  〔一、身輪〕,身輪亦名神通輪。謂佛說法,必先現神通,警動眾生機情,令生正信也。
  〔二、口輪〕,口輪亦名正教輪。謂佛所說之法,無不為令眾生翻邪歸正,依教修行也。
  〔三、意輪〕,意輪亦名記心輪。謂佛說法,先以意輪鑑知眾生根器利鈍,隨宜演說,無有差謬也。

三密──佛三密
  ﹝出大智度論﹞  密即秘密。謂如來身口意三業,或現通,或說法,或思惟,皆非諸菩薩等之所思議,故名三密。
  〔一、身密〕,謂如來處大會中,眾見佛身,或黃金色,或白銀色,或雜寶色,或長丈六,或長一里十里,乃至現大神變,皆不可思議,故名身密。
  〔二、語密〕,語密即口密也。謂佛說法之時,或一里外聞佛音聲,或十里、或百千萬里外聞佛音聲。又一會中,或聞說布施,或聞說持戒等,各各隨心所聞,皆不可思議,故名語密。
  〔三、意密〕,謂佛常處寂定,凡所思惟觀察,皆不可思議,故名意密。

三寶──住持三寶
  ﹝出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并三寶章﹞
  〔一、泥龕塑像為佛寶〕,泥龕塑像者,佛滅度後,以泥木雕塑為像,住世不絕,是為佛寶也。
  〔二、黃卷赤軸為法寶〕,黃卷赤軸者,即今大藏經卷是也。以其住世不滅,是為法寶也。
  〔三、剃髮染衣為僧寶〕,剃髮染衣者,謂剃除鬚髮,著染色衣,即世間之僧,以能流通佛法,是為僧寶也。

三寶──同體三寶
  ﹝出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并三寶章﹞  謂佛法僧,名雖有三,體性是一,故名同體三寶。
  〔一、佛寶〕,佛,梵語具云佛陀,華言覺。謂性體靈覺,照了諸法,非空非有,是名佛寶。
  〔二、法寶〕,法即軌持之義。謂法性寂滅,而恒沙性德,皆可軌持,是名法寶。
  〔三、僧寶〕,僧,梵語具云僧伽,華言和合眾。謂恒沙妙德,性相不二,理事和合,是名僧寶。

三寶──別相三寶
  ﹝亦名別體三寶,出釋氏要覽﹞  謂佛法僧各各相別不同,故名別相三寶。
  〔一、佛寶〕,謂佛初於菩提樹下成道,但示丈六之身,及說華嚴經時,現為盧舍那尊特之身,是為佛寶。(梵語菩提,華言道。梵語盧舍那,華言淨滿。)
  〔二、法寶〕,謂五時所說大乘小乘經律論藏,是為法寶。(五時者,華嚴時、鹿苑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也。)
  〔三、僧寶〕,謂稟佛教法,修因得果,即聲聞、緣覺、菩薩,是為僧寶。(聲聞因聞佛聲教而得悟道;緣覺因觀十二因緣而得覺悟;菩薩,梵語具云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

三寶──別相三寶
  ﹝出華嚴隨疏演義鈔并三寶章﹞  別相者,謂三寶中名相各各不同,故云別相三寶也。
  〔一、佛寶〕,謂佛具十身名相,差別不同,故名佛別相也。(十身者,菩提身、願身、化身、力持身、相好莊嚴身、威勢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也。)
  〔二、法寶〕,謂佛說一大藏典,具教法、理法、行法、果法,名相不同,故名法別相也。(教即經教,理即性理,行即行業,果即果位也。)
  〔三、僧寶〕,謂文殊、普賢諸大菩薩乃至三賢、十聖,各各修證地位不同,故名僧別相也。(三賢者,十住、十行、十回向諸位菩薩也;十聖者,十地菩薩也。)

三寶──大乘三寶
  ﹝出華嚴經疏鈔并三寶章﹞  三寶者,謂佛法僧,可尊可貴,名之為寶。
  〔一、大乘佛寶〕,佛,梵語具云佛陀,華言覺,謂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具足三身、十身,能現無邊相好,是名大乘佛寶。(三身者,法身、報身、應身也。十身者,菩提身、願身、化身、力持身、相好莊嚴身、威勢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也。)
  〔二、大乘法寶〕,法即軌則之義。謂如來所說中道實相,及人法二空之理,乃至無量勝妙法門,能令眾生軌則此法,而成正覺,是名大乘法寶。
  〔三、大乘僧寶〕,梵語僧伽,華言和合眾。謂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菩薩,不著有無二邊,而與中道之理和合,是名大乘僧寶。(十住者,發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貴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頂住也。十行者,歡喜行、饒益行、無嗔恨行、無盡行、離癡亂行、善現行、無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實行也。十回向者,救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不壞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處回向、無盡功德藏回向、隨順平等善根回向、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真如相回向、無縛解脫回向、法界無量回向也。十地者,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也。)

三寶──小乘三寶
  ﹝出華嚴三寶章﹞
  〔一、小乘佛寶〕,謂如來隱其無量功德莊嚴之身,示現丈六紫金之相,以應聲聞、緣覺、人、天等機,是名小乘佛寶。
  〔二、小乘法寶〕,謂阿含等經,為聲聞說四諦教,為緣覺說十二因緣教,令其依之而修,超凡入聖,是名小乘法寶。(梵語阿含,華言無比法。四諦者,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也。十二因緣者,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
  〔三、小乘僧寶〕,謂依四諦十二因緣而修斷見、思惑,證真空理,而成聲聞四果、四向,及緣覺之僧,是名小乘僧寶。(見、思惑者,意根對法塵而起分別,曰見惑;眼耳鼻舌身貪愛色聲香味觸,曰思惑。四果者,一須阤洹,華言入流;二斯陀含,華言一來;三阿那含,華言不來;四阿羅漢,華言無生。四向者,一須阤洹向、二斯陀含向、三阿那含向、四阿羅漢向。向者,謂未入此果而將向入也。)

三聖──華嚴三聖
  ﹝出翻譯名義﹞
  〔一、毗盧遮那佛〕,梵語毗盧遮那,華言遍一切處。謂煩惱體淨,眾德悉備,身土相稱,遍一切處。能為色相所作依止,具無邊際真實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實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佛,梵語具云佛陀,華言覺,謂理性之體,本來覺了也。
  〔二、普賢菩薩〕,普賢者,謂其居伏道之頂,體性周遍曰普;斷道之後,鄰於極聖,曰賢。菩薩者,梵語具云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謂覺悟一切有情眾生也。(伏道者,伏即潛伏之義。謂普賢能伏初起微細無明,居等覺位,在眾菩薩之首,故云伏道之頂。斷道者,謂斷初起微細無明惑也。鄰者,近也。極聖者,佛也。)
  〔三、文殊師利〕,梵語文殊師利,華言妙德。謂明見佛性,具足法身般若,解脫三德,不可思議,故名妙德也。

三種大師
  ﹝出本事經﹞
  〔一、如來〕,謂諸如來出現世間,闡揚大法,化諸眾生,出離生死,令得無量義利安樂,是為眾生之師範也。
  〔二、阿羅漢〕,梵語阿羅漢,華言無學。謂阿羅漢諸漏已盡,梵行具足,出現世間,開示四諦,令諸眾生脫離生死,皆得無量義利安樂,是為眾生之師範也。(四諦者,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也。)
  〔三、有學弟子〕,有學者,煩惱未盡,有法可學也。謂初果須阤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精修梵行,具足多聞,於諸經典善知法義;出現世間,開示四諦,令諸眾生出離生死,皆得無量義利安樂,是為眾生之師範也。(梵語須陀洹,華言入流;梵語斯陀含,華言一來;梵語阿那含,華言不來。)

三藏
  ﹝出翻譯名義﹞  三藏者,謂經律論,各各含藏一切文理,故皆名藏。
  〔一、修多羅藏〕,梵語修多羅,華言契經。契,合也。謂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故名契經也。
  〔二、毗柰耶藏〕,梵語毗柰耶,華言律,又云善治。謂能治眾生之惡,如世法律則能斷決重輕之罪,故名律也。
  〔三、阿毗達磨藏〕,梵語阿毗達磨,亦名阿毗曇,華言論。論者,論議也。瑜伽論云:問答決擇諸法性相,故名論也。(梵語瑜伽,華言相應。)

三藏──大乘三藏
  ﹝出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藏即含藏之義也。謂經律論三各含文理,故名三藏。
  〔一、大乘經藏〕,經,法也,常也。謂華嚴等諸大乘經,唯談法界中道之理,詮示大乘菩薩修行證果之法,是名大乘經藏。
  〔二、大乘律藏〕,律,即法也。謂梵網等經,唯制大乘菩薩所持之戒,是名大乘律藏。
  〔三、大乘論藏〕,論即論議。謂起信等論,唯決擇詮辯大乘菩薩修證之法,是名大乘論藏。

三藏──小乘三藏
  ﹝出天台四教儀集註﹞
  〔一、小乘經藏〕,謂阿含等經,唯談真空寂滅之理,詮示聲聞、緣覺修行證果之法,是名小乘經藏。(梵語阿含,華言無比法。)
  〔二、小乘律藏〕,謂四分等律,唯制小乘之人,即聲聞、緣覺所持之戒,是名小乘律藏。(四分者,一比丘法、二比丘尼法、三受戒法、四滅諍法也。)
  〔三、小乘論藏〕,謂俱舍等論,唯決擇詮辯小乘聲聞、緣覺修證之法,是名小乘論藏。(梵語俱舍,華言藏,謂有包含攝持之義也。)

三如來藏
  ﹝出圓覺經略疏﹞  如來者,即理性如來也,因中說果,故名如來。藏者,含藏之義。謂含藏一切善惡法也。的指其體,即第八識,名如來藏也。(第八識者,藏識也。)
  〔一、隱覆藏〕,謂諸眾生本有真如法身之理,在第八識中,為無明煩惱之所隱覆,而不能見,故名隱覆藏。
  〔二、含攝藏〕,謂第八識為染淨之所依止,以能含藏一切善惡種子,故名含攝藏。
  〔三、出生藏〕,謂第八識為染淨之本,遇緣熏習,則能出生世間、出世間,有情無情等法,故名出生藏。

三藏詮三學
  ﹝出四教義﹞  三藏,經律論也。三學,戒定慧也。三藏詮三學者,詮,具也,謂三藏具說三學之事理也。
  〔一、經詮定學〕,謂阿含等經所明,皆是安心之法,依此攝心即不散亂。又佛凡說經,必先入定,故云經詮定學。(梵語阿含,華言無比法。)
  〔二、律詮戒學〕,謂毗尼律藏,因事制戒,專用防止身口惡法。又戒是所詮之行,律是能詮之教,故云律詮戒學。(梵語毗尼,華言善治,又言滅。)
  〔三、論詮慧學〕,謂阿毗曇等論,決擇辯論一切法義,皆以智慧分別,故云論詮慧學。(梵語阿毗曇,華言無比法。)

三經通別
  ﹝出法華玄義﹞  如來一代所說諸經之內,無不具此教、行、理三。無不以別而契於通,以通而應於別;通則通於諸經,別則別有所以。故教有通別,依教明行;行有通別,從行顯理;理有通別也。
  〔一、教經通別〕,教即聖人對機所說一切言教也。夫教本應機,機宜不同;部部別異,故名教別;諸部雖異,通是佛說,故名教通。所謂從緣故教別,從說故教通也。(部部者,經教部類也。)
  〔二、行經通別〕,行即依教修行,亦進趣之義也。泥洹真法寶,眾生以種種門入,教既為門不同,行則所入亦異,所入之門雖異,所契之理則同。所謂從能契故行別,從所契故行通也。(梵語泥洹,亦云涅槃,華言滅度。)
  〔三、理經通別〕,理即一切言教所詮之義理也,理則不二,名字非一,故智論云:般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如或言實相,或言法界等。名異故別,理一故通;所謂理從名故別,名從理故通也。

三周──法華三周
  ﹝出法華經玄義﹞  法華三周者,謂佛說法華經,因聲聞之人根有利鈍,悟有前後,故有三周不同焉。周者,周足之義也。
  〔一、法說周〕,法說周者,佛為上根之人,作三乘一乘說;開三乘之權,顯一乘之實。即方便品中所談是也。(三乘者,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也。)
  〔二、譬喻周〕,譬喻周者,佛為中根之人,於上法說周中不悟,更作三車一車說。初許三車,是施權;後等賜大車,是顯實。即譬喻品中所談是也。(三車者,羊車、鹿車、牛車也。)
  〔三、宿世因緣周〕,宿世因緣周者,佛為下根之人,於上法、譬二周之中,不能解了,遂說宿世,曾於大通智勝佛時,同下一乘之種,令其得悟。即化城喻品中所談是也。

三喻──蓮華三喻
  ﹝出法華玄義﹞  蓮華三喻者,良以妙法難解,假喻易彰。蓮華則華果同時,妙法則權實一體,故取蓮華以喻權實之法也。
  〔一、為蓮故華〕,為蓮故華有二喻:一喻為實施權,謂蓮以喻實,華以喻權。蓋譬如來為一乘之實,而施三乘之權。故經云:雖示種種道,其實為佛乘。是也。二喻從本垂跡,謂蓮以喻本,華以喻跡。蓋譬如來從久成佛之本,而施今日設化之跡。故經云:我實成佛以來,久遠若斯,但教化眾生,作如是說,我少出家,得三菩提。是也。(三乘者,菩薩乘、緣覺乘、聲聞乘也。梵語三菩提,華言正道。)
  〔二、花開蓮現〕,花開蓮現,亦有二喻:一喻開權顯實,謂華開喻開權,蓮現喻顯實。蓋譬如來開三乘之權,而顯一乘之實。故經云: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是也。二喻開跡顯本,謂花開喻開跡,蓮現喻顯本。蓋譬如來開今日近成之跡,而顯久遠成佛之本。故經云:一切世間,皆謂我今始得道,我實成佛以來無量無邊那由他劫。是也。(梵語那由他,華言萬億。)
  〔三、花落蓮成〕,花落蓮成,亦有二喻:一喻廢權立實。謂華落喻廢權,蓮成喻立實。蓋譬如來廢棄三乘之權,而建立一乘之實。故經云: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是也。二喻廢跡立本,謂華落喻廢跡,蓮成喻立本。蓋譬如來廢今日近成之跡,而立久遠成佛之本。故經云:諸佛如來,法皆如是,為度眾生,皆實不虛。是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5-2-2022 01: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金刚藏王菩萨。
三藏法数(明。一如)部分内容请录:

三分科经
  ﹝出法华经文句﹞  三分者,分即分限。谓诸经中皆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也。始自晋道安法师判节诸经,皆具三分。尔後亲光论自西天传至此土,果有三分之说。是故诸经皆以三分而科节也。(亲光论者,谓亲光菩萨所造之论也。)
  〔一、序分〕,序即序述,亦次序也。有通序、别序。通序者,谓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某大众俱。此是通序。以一切经初同有此序,故名通也。别序者,盖佛说经,必有由致。如楞严经由阿难遭摩登伽幻术之缘,佛因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故说是经,是名别序。而言别者,以诸经所说,各有缘起不同,故名别也。虽分通别,总名序分。
  〔二、正宗分〕,宗即主也,亦要也。盖佛说经,必以正说为主;又正明一经要义故也。如楞严经第一卷,从阿难见佛,顶礼悲泣,下徵心辨见,分别真妄,会万法归如来藏,乃至说咒立坛,远离魔事,令阿难大众除惑证道,至第十卷,重研五阴,知有涅盘,不恋三界等。此是一经正说,故名正宗分。(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三、流通分〕,流则不滞,通则不壅。谓正说既陈,务传後世,利益众生,用使正法之源流通而不壅也。如楞严经,自阿难,若复有人,遍满十方所有虚空,盈满七宝,持以奉上微尘诸佛,至作礼而去。此乃较量持经福胜,劝赞读诵,流传无尽,故名流通分。(七宝者,金、银、琉璃、玻璃、砗磲、码瑙、赤真珠也。)

三分科经──亲光三分科经
  ﹝出佛地论﹞  谓亲光菩萨造论,释佛地经,科分三分也。
  〔一、教起因缘分〕,谓如来说教,必有发起因缘。此佛地经,佛告妙生菩萨,有五种法,摄大觉地,而说是经,即教起因缘分。(五种法者,一清净法界智、二大圆镜智、三平等性智、四妙观察智、五成所作智也。)
  〔二、圣教所说分〕,谓因缘分後,正显圣教所说法门。此佛地经,从妙生当知下,至令入圣教,成熟解脱,即圣教所说分。
  〔三、依教奉行分〕,谓闻圣教所说,时众信受奉行。此佛地经,从薄伽梵说是经已,至经尽,文即依教奉行分。

三善
  ﹝出法华文句﹞  法华经云:初中後善,盖言圆顿教中,序、正、流通三分,理致圆备,故皆称善。(三分者,一序分,谓序述一经之由;二正宗分,谓正说一经之旨;三流通分,谓流传此经,使後世通行也。)
  〔一、初善〕,初善者,序分居初,故名初善。如经序品,为序分是也。
  〔二、中善〕,中善者,正说分居中,故名中善。如经方便品至分别功德品十九行偈,为正说分是也。
  〔三、後善〕,後善者,流通分居後,故名後善。如经分别功德品十九行偈後至经尽,为流通分是也。

三轨弘经
  ﹝出法华经并法华文句﹞  三轨弘经者,弘传经教,必须具此三轨。轨即轨范,亦轨则也。盖言弘经者,当以慈悲、忍辱、法空,三法为之范则。故法华文句云:利物以慈悲为首,涉有以忍辱为基,说法以亡我为本;能行三法,庶可自利而利他也。
  〔一、慈悲室〕,谓弘经之人,当须具大慈悲,覆护一切众生。以大慈故,则能与众生之乐;以大悲故,则能拔众生之苦。慈悲覆物,喻之如室。故经云:大慈悲为室也。
  〔二、忍辱衣〕,谓弘经之人,当行忍辱之行,遮蔽一切众生恶障及烦恼等丑,喻之如衣。故经云:柔和,忍辱衣也。
  〔三、法空座〕,谓弘经之人,当了一切法空,亦无我为能说。若安心於空,方能安他。安他安己,喻之如座。故经云:诸法空为座也。

三涅盘
  ﹝出金光明经玄义﹞  梵语涅盘,华言灭度,又云不生不灭。
  〔一、性净涅盘〕,谓诸法实相之理,不可染,不可净;不染即不生,不净即不灭。不生不灭,名性净涅盘。(诸法实相者,十界因果之法,本来离虚妄相,相相皆实,故名实相。不可染、不可净者,谓实相之理,惑不能染,智不能净。不染即不生者,既无惑染,岂有法生;不净即不灭者,既非智净,岂有法灭。是故名为不生不灭。)
  〔二、圆净涅盘〕,智极故名圆,惑尽故名净。据性而言,虽无染净;约修而说,惑智宛然。智若契理,惑毕竟不生,智毕竟不灭;不生不灭,名圆净涅盘。(惑智宛然者,惑即所断之烦恼,智即能断烦恼之智慧也。)
  〔三、方便净涅盘〕,方便犹善巧也。谓智能契理,即照群机,照必垂应,机感即生,此生非生;机缘既尽,应身即灭,此灭非灭;不生不灭,名方便净涅盘。(此生非生者,谓机感即生,心常寂灭也;此灭非灭者,谓缘尽即灭,应用常兴也。)

三般若
  ﹝出金光明经玄义﹞  梵语般若,华言智慧。此三般若体是圆常大觉也。即此一觉,有三种德,故名三般若。
  〔一、实相般若〕,谓本觉之体,非寂非照,离虚妄相,名为实相,即一切种智也。(非寂非照者,寂谓寂静,照谓照明,寂照皆言非者,用遮二边,以显中道实相之德也。一切种智者,谓知一切诸佛之道,知一切众生之因种也。)
  〔二、观照般若〕,谓观照之德,非照而照,了法无相,名为观照,即一切智也。(非照而照者,照谓照明,谓理本非照,因观而照,以显观照之德也。一切智者,谓能知一切内法内名,一切外法外名也。)
  〔三、方便般若〕,方便,犹善巧也。谓方便之德,非寂而寂,善巧分别诸法,名为方便,即道种智也。(非寂而寂者,寂谓寂静,以寂静故,了一切法皆从因缘而生,性本空寂,以显方便之德也。道种智者,谓能用诸佛一切道法,发起一切众生善种故也。)

三大乘
  ﹝出金光明经玄义﹞
  〔一、理乘〕,谓理性虚通,自然荷运诸法,故名理乘。(荷,负也;运,动也。无法不具,故名荷;能至极果,故名运。)
  〔二、随乘〕,谓智随理境,如盖随函,随理荷运,故名随乘。
  〔三、得乘〕,得者,得果得机也。谓得果,故自解脱;得机,故令他解脱;故名得乘。(得果者,得妙觉极果;得机者,得所化之机众也。)

三菩提
  ﹝出金光明经玄义﹞  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真性菩提〕,真名不伪,性名不改。不伪不改,名为真性。以此真性为道,故名真性菩提。
  〔二、实智菩提〕,谓能照真性之智,称理不虚,名为实智。以此实智为道,故名实智菩提。
  〔三、方便菩提〕,谓善巧随机,化用自在,名为方便。以此方便为道,故名方便菩提。

三菩提
  ﹝出出生菩提经﹞  梵语菩提,华言道。经云:婆罗门白佛言:若已发菩提心,有退失否?佛言:发菩提心已,则无退失。当知有三种菩提。(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
  〔一、声闻菩提〕,谓声闻之人发菩提心也。经云:若人在於声闻行中,虽已自发菩提之心,而不劝化众生发菩提心,亦不习学大乘经义。以是行故,独得解脱,是名声闻菩提。
  〔二、缘觉菩提〕,谓缘觉之人发菩提心也。经云:若人在於缘觉行中,虽已自发菩提之心,而不劝化众生发菩提心,亦不习学大乘经义。以是行故,独得解脱,是名缘觉菩提。
  〔三、诸佛菩提〕,谓诸佛於因中发菩提心也。经云:若人自发菩提心已,复能劝诸众生发菩提心,习学大乘法义,自既解脱,亦令众生解脱,是名诸佛菩提。

三转法轮
  ﹝出法华文句﹞  三转法轮者,以苦集灭道四谛之法,三番而说,名为三转。世间车轮,则有摧碾之用;佛之说法,则能摧碾众生一切惑业,故名转法轮也。
  〔一、示转〕,示即指示,如云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是名示转。(苦者,生死逼迫之苦也;集者,积集烦恼惑业也;道者,戒定慧之道也;灭者,涅盘寂灭之乐也。)
  〔二、劝转〕,劝,即劝勉也。如云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是名劝转。
  〔三、证转〕,证,验也。谓引己所证,以验之也。如云此是苦,我已知,不复更知;此是集,我已断,不复更断;此是灭,我已证,不复更证;此是道,我已修,不复更修,是名证转。

三法印
  ﹝出法华玄义﹞  释论云:诸小乘经,若有无常、无我、涅盘三印,印定其说,即是佛说;若无此三法印印之,即是魔说。如世公文,得印可信,故名三法印。(梵语涅盘,华言灭度。)
  〔一、无常印〕,谓世间生死及一切法,皆是无常。众生不了,於无常法中执为常想,是故佛说无常,破其执常之倒,是名无常印。
  〔二、无我印〕,谓世间生死及一切法,皆是因缘和合而有,虚假不实,本无有我。众生不了,於一切法强立主宰,执之为我;是故佛说无我,破其着我之倒,是名无我印。
  〔三、涅盘印〕,梵语涅盘,华言灭度。谓一切众生不知生死是苦,而更起惑造业,流转三界。是故佛说涅盘之法,令其出离生死之苦,而得寂灭之乐,是名涅盘印。(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三陀罗尼
  ﹝出大智度论﹞  梵语陀罗尼,华言能持。谓於一切善法能持,令不散不失也。又翻总持,谓持善不失,持恶不生也。
  〔一、闻持陀罗尼〕,谓得此陀罗尼者,於一切语言诸法,耳之所闻,皆不忘失,是名闻持陀罗尼。
  〔二、分别陀罗尼〕,谓得此陀罗尼者,於一切众生,一切诸法,分别不错,是名分别陀罗尼。
  〔三、入音声陀罗尼〕,谓得此陀罗尼者,闻一切众生恶言骂詈,心不憎恨,闻一切众生善言赞叹,心不摇动,是名入音声陀罗尼。

三无碍
  ﹝出大宝积经﹞
  〔一、总持无碍〕,谓菩萨获大总持,於种种善法,持令不失;种种恶法,持令不生。故一切言语诸法分别悉知,皆不忘失,无所罣碍,是为总持无碍。
  〔二、辩才无碍〕,谓菩萨获大辩才,於大小乘种种诸法,随众生机,纵辩宣扬,悉使通达,皆无疑碍,是为辩才无碍。
  〔三、道法无碍〕,谓菩萨获大智慧,於大小乘一切道法及世间种种语言文字,悉能通达,照了无碍,是为道法无碍。

三德
  ﹝出华严经疏﹞
  〔一、恩德〕,谓如来乘大愿力,救护众生,犹如赤子,是为恩德。
  〔二、断德〕,断德亦名解脱。谓如来断除一切烦恼惑业,净尽无余,是为断德。
  〔三、智德〕,智即智慧。谓如来以平等智慧,照了一切诸法,圆融无碍,是为智德。

三德
  ﹝出金光明经玄义﹞  法身、般若、解脱是为三,常乐我净是为德。(常即不迁不变,乐即安隐寂灭,我即自在无碍,净即离垢无染。佛以此四者为德也。)
  〔一、法身德〕,法即轨法,谓诸佛由轨法而得成佛,故名法身。此之法身,在诸佛不增,在众生不减。众生迷之而成颠倒,诸佛悟之而得自在。迷悟虽殊,体性恒一,具足常乐我净,是名法身德。
  〔二、般若德〕,梵语般若,华言智慧。谓佛究竟始觉之智,而能觉了诸法不生不灭,清净无相,平等无二,不增不减,具足常乐我净,是名般若德。
  〔三、解脱德〕,不系名解,自在名脱。谓佛永离一切业累之缚,得大自在,具足常乐我净,是名解脱德。

三德──翻三染成三德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翻即翻转之义。三染者,谓苦、惑、业也;以其皆能染污本性,不得清净故也。三德者,谓法身、般若、解脱,皆具常乐我净之德,名为三德。(梵语般若,华言智慧。常乐我净者,不迁不变常也,离生死苦乐也,自在谓之我也,惑尽谓之净也。)
  〔一、翻苦身成法身德〕,谓於生灭无常之身,若能观察五蕴本空,不生不灭,即成法身,故名翻苦身成法身德。(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二、翻烦恼成般若德〕,梵语般若,华言智慧。谓於意根所起诸惑,若能观察惑体本空,自性不实,於一切法无不了达,即成智慧,故名翻烦恼成般若德。
  〔三、翻结业成解脱德〕,解脱即自在之义。谓於身口所作诸业,若能观察其性本空,则无系缚之相,於一切法无不自在,即成解脱,故名翻结业成解脱德。

三解脱门
  ﹝出法界次第﹞  解脱,即自在之义也。门,即能通之义。谓由此三解脱门,则能通至涅盘,故名三解脱门。(梵语涅盘,华言灭度。)
  〔一、空解脱门〕,谓观一切法,皆从因缘和合而生,自性本空,无我、我所,若能如是通达,则於诸法而得自在,故名空解脱门。(我者,众生於五阴身中,强立主宰,名之为我。我所者,众生妄执五阴之身及男女、资生等物,皆名我所。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二、无相解脱门〕,谓既知一切法空,故观男女、一异等相,实不可得;若能如是通达诸法无相,即得自在,故名无相解脱门。
  〔三、无作解脱门〕,无作,又云无愿。谓若知一切法无相,则於三界无所愿求;若无愿求,则不造作生死之业;若无生死之业,即无果报之苦而得自在,故名无作解脱门。(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三无为
  ﹝出俱舍论﹞  无为者,谓真空寂灭之理,本无造作,故名无为。
  〔一、虚空无为〕,虚空即无碍之义。谓真空之理,不为惑染之所障碍,故名虚空无为。
  〔二、择灭无为〕,择即拣择,灭即寂灭。谓声闻之人,用智拣择,远离见、思系缚,即证寂灭真空之理,是名择灭无为。
  〔三、非择灭无为〕,谓声闻之人,证果之後,诸惑不复续起,自然契悟寂灭真空之理,不假拣择,故名非择灭无为。

三名──律有三名
  ﹝出大藏一览并华严经疏﹞
  〔一、毗尼〕,梵语毗尼,华言善治。谓能治贪瞋痴等恶也。又言调伏,谓能调练三业,制伏过非也。(三业者,身业、口业、意业也。)
  〔二、尸罗〕,梵语尸罗,华言止得。谓能止恶、得善也。又名戒,戒以防止为义,以能防止身口意诸不善业故也。
  〔三、波罗提木叉〕,梵语波罗提木叉,华言解脱。谓能远离惑业系缚,而得自在也。

三论
  ﹝各出本论﹞
  〔一、百论〕,僧肇法师云:佛入灭後八百余年,外道纷然,异端竞起,邪辩逼真,殆乱正道。有提婆菩萨乃作斯论,所以防正闲邪,大明於宗极者矣。论有百偈,故名百论。(梵语提婆,华言天,龙树弟子也。)
  〔二、中论〕,中论即观论也。僧叡法师云:论有五百偈,龙树菩萨之所造也。以中为名者,照其实也;以论为称者,尽其言也。实非名不悟,故寄中以宣之;言非释不尽,故假论以明之也。盖因修行之人,内心滞惑,或生於倒见,或执於偏悟,故作此论,折之以中道之理,令二边之相,即真俗之不二,故名中论。(二边者,即空、有二边也。真、俗者,即真谛、俗谛也。)
  〔三、十二门论〕,十二门论,亦龙树菩萨所造也。而言十二者,总众枝之大数也。门者,开通无滞之称也。论者,欲以穷其源,尽其理也。故始自观因缘门,终至观门,总有十二。其中所明,则有无兼畅,事无不尽,理无不备,故名十二门论。(十二门:因缘门、有无果门、缘门、相门、有无相门、异门、有无门、性门、因果门、作门、三时门、生门也。)

三学
  ﹝出翻译名义﹞  如来立教,其法有三:一曰戒律,二曰禅定,三曰智慧。然非戒无以生定,非定无以生慧,三法相资,一不可缺。而皆称为学者,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成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成圣德,故依此而修者,必证圣果也。
  〔一、戒学〕,戒者,禁戒也。谓能防止身口意所作之恶业,故名戒学。
  〔二、定学〕,定者,禅定也。谓能摄散澄神,见性悟道,故名定学。
  〔三、慧学〕,慧者,智慧也。谓能断除烦恼,显发本性,故名慧学。

三归依
  ﹝出法界次第﹞  谓如来初成正觉,因为提谓长者开受三归之戒,翻邪归正,以为入道根本。是故三乘行者,修因证果,皆以此为道也。华严经疏云:三宝吉祥,最胜良缘,有归依者,能办大事,生诸善根,离生死苦,得涅盘乐,是名三归依。(三乘者,菩萨乘、缘觉乘、声闻乘也。)
  〔一、归依佛〕,梵语佛陀,华言觉。自觉、觉他,故名佛也。归者,反还之义。谓反邪师,还事正师也。依者,凭也。凭佛大觉,得出三途及三界生死。故经云:归依於佛,终不更归依其余外道、天神也。(三途者,刀途、血途、火途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二、归依法〕,法即轨则之义。谓佛所说,若教若理,可为众生修行轨则,故言法也。归者,反邪法,还修正法也。依者,凭佛所说教法,得出三涂及三界生死。故经云:归依於法者,永离於杀害也。
  〔三、归依僧〕,梵语僧伽,华言和合众,谓出家三乘之人,其心与佛所说事理之法和合,故名僧也。归者,反外道邪行之侣,归心出家三乘正行之伴也;依者,凭信出家正行之伴,得出三涂及三界生死。故经云:归依於僧者,永不复更归依其余外道也。

三三昧
  ﹝出法界次第﹞  梵语三昧,华言正定,亦云正心行处。谓众生之心,从无始已来,常不正直,得是三昧,心行正直,故名三昧。
  〔一、有觉有观三昧〕,谓初心在禅曰觉,细心分别禅味曰观。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於初禅,则一切觉、观皆悉正直,故名有觉有观三昧。(空、无相、无作,即三解脱门也。)
  〔二、无觉有观三昧〕,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将入二禅之时,觉知之心已亡,分别禅味之念犹在。一切定观皆悉正直,故名无觉有观三昧。
  〔三、无觉无观三昧〕,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於三禅乃至灭受想定时,觉知之心、分别禅味之念俱亡,故名无觉无观三昧。

三三昧
  ﹝出成实论﹞
  〔一、分修三昧〕,谓定、慧二分,随修一分也。或修定不修慧,或修慧不修定,是名分修三昧。(梵语三昧,华言调直定,亦名正定、正受。)
  〔二、共修三昧〕,谓修定亦兼修慧,修慧亦兼修定,是名共修三昧。
  〔三、圣正三昧〕,自初果须陀洹已去,圣位所修,名为圣正。谓以定修心,因慧能破烦恼;以慧修心,因定能破烦恼。定慧一时具足,故名圣正三昧。(梵语须陀洹,华言预流。)

三止
  ﹝出止观﹞
  〔一、体真止〕,谓体达无明颠倒之妄,即是实相之真,是名体真止。
  〔二、方便随缘止〕,方便,犹善巧也。谓随缘历境,安心不动,是名方便随缘止。
  〔三、离二边分别止〕,谓不分别生死、涅盘、有无等二边之相,是名离二边分别止。(梵语涅盘,华言灭度。)

三事──为三事故修奢摩他
  ﹝出涅盘经﹞  梵语奢摩他,华言止,即禅定也。
  〔一、不放逸〕,谓修禅定而能止诸散乱,调伏诸根恶不善法,故心不放逸也。
  〔二、庄严大智〕,谓修禅定,既得离诸散乱,则本性寂静之慧,自然照朗,内外洞彻,於诸佛法,无不通达;此之智慧,非定不发,是为庄严大智也。
  〔三、得自在〕,谓修禅定,能灭一切烦恼散乱,即得身心寂静,安隐快乐,而无罣碍,是为得自在也。

三种发相──觉观三种发相
  ﹝出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初心在缘曰觉,细心分别曰观。
  〔一、明利心中觉观发相〕,谓修禅之人,宿无善根,现修定时,善法不起。但觉观攀缘念念不住,三毒之中,或缘贪,或缘瞋,或缘痴,如是经年累月,而不得定。此为明利心中觉观发相。
  〔二、半明半昏觉观发相〕,谓修禅之人,於摄念时,虽了觉观烦恼念念不住,但随所缘,或明或昏;明则觉观攀缘起诸思想,昏则无记瞪瞢,无所觉知,是为半明半昏觉观发相。
  〔三、一向沉昏觉观发相〕,谓修禅之人,於修禅定时,心虽一向昏闇犹如睡眠,然於昏昏之中,切切攀缘觉观不住,是名沉昏觉观发相。

三种发相──贪欲三种发相
  ﹝出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一、外贪欲相〕,谓行人当修定时,於男於女,取其容貌,贪欲心生,念念不住,障诸禅定,是名外贪欲相。
  〔二、内外贪欲相〕,谓行人当修定时,欲心忽生,或缘他身相,或自缘己身,念念染着,而起贪爱,障诸禅定,是名内外贪欲相。
  〔三、遍一切处贪欲相〕,谓行人贪着如前内外之境,复於一切五尘境界资生物等,皆起贪爱之心,障诸禅定,是名遍一切处贪欲相。(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三种发相──瞋恚三种发相
  ﹝出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一、非理瞋相〕,谓行人修禅定时,瞋觉欻然而起,无问是理非理,他犯不犯;无故而发瞋恚,障诸禅定,是为非理瞋相。
  〔二、顺理瞋相〕,谓行人修禅定时,外人实来恼我,以此为缘,生於瞋觉,相续不息;亦如持戒之人,见非法者,而生瞋恚。瞋虽顺理,亦障禅定,是为顺理瞋相。
  〔三、诤论瞋相〕,谓行人修禅定时,着己所解之法为是,谓他所行所说悉以为非。外人所说不顺己情,即恼觉心生,而起瞋恨,障诸禅定,是为诤论瞋相。

三种发相──愚痴三种发相
  ﹝出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一、计断常痴相〕,谓行人於修定时,忽然发邪思惟,分别我及诸法,为过去灭而有现在我耶?为过去不灭而有现在我耶?因是思惟,见心即发,推寻三世。若谓是灭,即堕断见;若谓不灭,即堕常见。如是痴觉,念念不住,以此智辩,诤竞戏论,作诸恶行,障於正定出世之法,是为计断常痴相也。
  〔二、计有无痴相〕,谓行人於修定时,忽尔思惟分别,谓我及阴等诸法,为定有耶?为定无耶?如是推寻,见心即发,随见生执;障於正定,是为计有无痴相也。(阴者,五阴也。)
  〔三、计世性痴相〕,谓行人於修定时,忽作是念,因有五阴,便有四大,与夫假名众生及诸世界。如是思惟,念念不住,即发智辩,能问能说,是非诤竞,离真实道,但执计世间之性,而不能发诸禅定,是名计世性痴相也。(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

三种病相
  ﹝出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修禅定者,须善识病源,设或不知,则难於治疗,疾苦相仍,行道有妨。能明四大五脏五根病发之相,善加调治,则身心安隐,不废修业矣。
  〔一、四大增动病相〕,四大,地水火风也。一大不调,诸患并起。地大增故,肿结沉重,身体枯瘠等诸患生;水大增故,痰[(病-丙)@阴]胀满,饮食不消等诸患生;火大增故,煎寒壮热,支节皆疼等诸患生;风大增故,虚悬战掉,呕吐气急等诸患生,是为四大增动病相。
  〔二、五脏生患之相〕,五脏,心肺肝脾肾也,若患从心生者,身必寒热,口中常燥,心主口故。患从肺生者,身体胀满,四支烦疼,兼之鼻塞,肺主鼻故。患从肝生者,愁忧瞋恚,头痛眼疼,肝主眼故。患从脾生者,通身游风,[病-丙+习][病-丙+习]痒闷,饮食失味,脾主舌故。患从肾生者,咽喉噎塞,腹胀耳满,肾主耳故,是为五脏生患之相。([病-丙+习]私习切。)
  〔三、五根中患相〕,五根,眼耳鼻舌身也。身患者,四体卒痛,百节酸疼。舌患者,或疮或硬,饮食失味。鼻患者,鼻常齆塞,及流浓涕。耳患者,或痛或聋,或嘈嘈然作声。眼患者,或赤或疼,昏花翳闇,是为五根中患相。(齆,乌贡切。)

三障──修定三障
  ﹝出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一、沉昏闇蔽障〕,谓行人修定之时,沉昏瞪瞢,无所别知,由是障诸禅定,不得开发,名为沉昏闇蔽障。
  〔二、恶念思惟障〕,谓行人修定之时,虽不沉昏,而恶念忽起,欲毁禁戒,作诸不善等事,因是障诸禅定,不得开发,是为恶念思惟障。
  〔三、境界逼迫障〕,谓行人修定之时,虽无如上沉昏、恶念等事,而身或卒痛,魔恼竞起;或自见身陷入於地,火来烧身;高崖坠落,猛虎奔逐;乃至罗刹诸恶相现,逼恼行人,令生惊怖,障诸禅定,是名境界逼迫障。

三慧
  ﹝出成实论﹞
  〔一、闻慧〕,闻慧者,由於听闻而生智慧也。谓从经论中闻,或从善知识处闻,以因闻故,能生无漏圣慧也。
  〔二、思慧〕,思慧者,由於思惟而生智慧也。谓若能思惟经论中及善知识处所闻法义,皆能生於无漏圣慧也。
  〔三、修慧〕,修慧者,由於修习而生智慧也。谓既已闻法,思惟义趣,即当随顺修习,因此修习,能生无漏圣慧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2-2022 01: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金刚藏王菩萨。
三藏法数(明。一如)部分内容请录:

三智
  ﹝出观音玄义﹞
  〔一、一切智〕,谓於一切内法、内名,能知能解;一切外法、外名,亦能知能解,是名一切智,即声闻、缘觉之智也。(内法、内名者,谓理内所诠法相,及能诠名字,盖佛教依理而说,故名理内也。外法、外名者,即理外所诠法相,及能诠名字,盖外道等违理横计,故名理外也。)
  〔二、道种智〕,谓能用诸佛一切道法,发起众生一切善种,是名道种智,即菩萨之智也。
  〔三、一切种智〕,谓能以一种智,知一切道,知一切种,是名一切种智,即佛之智也。(一切道者,一切诸佛之道法也;一切种者,一切众生之因种也。)

三智
  ﹝出楞伽经﹞
  〔一、世间智〕,谓凡夫外道之智也。凡夫、外道等於一切法,种种分别,执着有无,而不能出离世间,是名世间智。
  〔二、出世间智〕,谓声闻、缘觉之智也。声闻、缘觉以一切智,修四谛行,而能出离世间,是名出世间智。(一切智者,谓一切诸法皆能了达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三、出世间上上智〕,谓佛、菩萨之智也。由佛、菩萨观察一切诸法寂静之相,不生不灭,得如来地,超出声闻、缘觉之智,是名出世间上上智。

三觉
  ﹝出圆觉经疏并起信论﹞
  〔一、本觉〕,谓一切众生,自性清净,心体本来觉了,离诸妄念,故名本觉。
  〔二、始觉〕,谓本觉之体,忽起妄念,而成不觉,今始觉了一切诸法即是真如,平等不二,故名始觉。
  〔三、究竟觉〕,究竟即决定终穷之义也。谓能觉了染心之源,究竟终穷,同於本觉,故名究竟觉。

三性
  ﹝出楞严经﹞
  〔一、善性〕,谓第六识所起一切善法之性也。善有世间、出世间不同。世间善者,即五常、十戒等是也;出世间善者,即四弘、六度等是也。此众善法,皆由意根所缘,生成法则,故名善性。(五常者,仁义礼智信也。十戒,即十善,谓不杀、不盗、不邪婬、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也。四弘者,即四弘誓愿也。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
  〔二、恶性〕,谓第六识所起一切恶法之性也。五逆、十恶等法,皆由意根所缘,生成法则,故名恶性。(五逆者,弑父、弑母、弑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也。十恶者,杀生、偷盗、邪婬、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也。)
  〔三、无记性〕,谓第六识所具一切不善不恶之性也。亦不属善,亦不属恶,初无记忆,皆由意根所缘,生成法则,故名无记性。

三佛性
  ﹝出华严孔目﹞  谓真性平等,犹如虚空。於诸凡圣,无所限碍,故名佛性。
  〔一、自性住佛性〕,谓真如之理,自性常住,无有变改,即是一切众生本有佛性,是名自性住佛性。
  〔二、引出佛性〕,谓一切众生,佛性虽具,必假修习智慧禅定之力,方能引发本有之性,是名引出佛性。
  〔三、至得果佛性〕,谓修因满足,则本有佛性,於证得果位之时,了了显发,是名至得果佛性。

三因佛性
  ﹝出金光明经玄义﹞  梵语佛陀,华言觉。觉即三智圆明,遍一切处,无不照了,名大圆觉;性,即不改之义。以大觉性不增不减,非变非迁,一切众生,无不具此三因佛性,此因若显,即成三德妙果也。(三智者,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也。三德者,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也。)
  〔一、正因佛性〕,正谓中正,谓中必双照三谛具足,名正因佛性。(中正者,离於边邪也。双照者,照空照假也。空谓荡一切相,即是真谛;假谓立一切法,即是俗谛。非空非假,即是中谛。故云三谛具足。)
  〔二、了因佛性〕,了谓照了。谓由前正因发此照了之智,智与理相应,故名了因佛性。
  〔三、缘因佛性〕,缘即缘助,谓一切功德善根资助了因,开发正因之性,故名缘因佛性。

三自性
  ﹝出显扬圣教论﹞
  〔一、遍计自性〕,谓众生迷惑,不了诸法本空,妄於我身及一切法,周遍计度,一一执为实有,故名遍计自性。
  〔二、依他自性〕,谓所有诸法,皆依众缘相应而起,都无自性,唯是虚妄,故名依他自性。
  〔三、圆成自性〕,谓真如自性,不迁不变,圆满成就,故名圆成自性。

三无性
  ﹝出成唯识论﹞
  〔一、相无性〕,谓一切众生,於世间之相,处处计着,执为实有。佛为除此妄执,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故名相无性。
  〔二、生无性〕,谓一切诸法,皆托因缘和合而生,本无自性,故名生无性。
  〔三、胜义无性〕,谓前相无性、生无性,因破众生妄执之情,假说无性;非性全无,是故佛说胜义无性者,谓真如胜义之性,远离遍计妄执之性,故名胜义无性。

三心
  ﹝出宗镜录﹞
  〔一、根本心〕,谓第八识心王能含藏善恶种子,出生染净诸法,故名根本心。(第八识,即藏识也。)
  〔二、依本心〕,谓第七识依根本而生,能与第八识传送染净等事,故名依本心。(第七识,即末那识也。)
  〔三、起事心〕,谓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识,对六尘之境,能起分别染净等事,故名起事心。(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三身──转三心得三身
  ﹝出宗镜录﹞
  〔一、转根本心得法身〕,根本心者,即第八识,谓善恶诸法,依此出生,故名根本心。此识转时,一切烦恼断灭已尽,即得法身。
  〔二、转依本心得报身〕,依本心者,即第七识。谓依於根本而生,故名依本心。此识转时,一切智慧无不具足,即得报身。
  〔三、转起事心得化身〕,起事心者,即第六识。谓对六尘之境,能起分别等事,故名起事心。此识转时,则能怜愍一切众生,随类设化,即得化身。(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三种缘慈
  ﹝出佛地论﹞  缘即缘系,慈即爱念。盖言菩萨常以大慈之心,缘念一切众生,令其皆得安隐快乐,故名缘慈也。
  〔一、有情缘慈〕,有情缘慈,亦名众生缘慈。谓菩萨以平等智,观一切众生,犹如赤子,运大慈心而弘济之,令其皆得安乐,是名有情缘慈。
  〔二、法缘慈〕,谓菩萨以平等智,观一切法皆从因缘和合而生,了无自性。虽无自性,而能运大慈心以弘济之,令其皆得安乐,是名法缘慈。
  〔三、无缘慈〕,谓菩萨以平等智,无心攀缘一切众生,而於一切众生自然获益,故辅行云:运此慈悲,遍覆法界,故能任运拔苦,自然与乐,是名无缘慈。

三种意生身
  ﹝出楞伽经﹞  谓通教登地菩萨得如幻三昧,能见无量自在神通,普入一切佛刹,随意无碍,意欲至彼身亦随至,故名意生身。
  〔一、三昧乐正受意生身〕,梵语三昧,华言调直定,又云正受。盖三昧以定性为乐,异乎苦乐等受,故名正受。而言三昧乐正受者,华梵双举耳。通教第三、第四、第五地菩萨修三昧时,得真空寂灭之乐,普入一切佛刹,随意无碍,故名三昧乐正受意生身。
  〔二、觉法自性性意生身〕,谓通教第八地菩萨,觉了一切诸法自性之性,如幻如化,悉无所有;以无量神力,普入一切佛刹,迅疾如意,自在无碍,是名觉法自性性意生身。
  〔三、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谓通教第九、第十地菩萨,觉知一切法皆是佛法,得一身,无量身一时普现,如镜中像,随诸种类而得俱生,虽现众像,而无作为,是名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

三种如意通──如意通有三种
  ﹝出大智度论﹞  谓菩萨智慧具足,神变莫测,凡所作为,举念即成,无有障碍,故名如意通。
  〔一、能到如意〕,谓具此通者,虽长江大海,重关复岭,千万里之远,俱无间隔,意欲到处,身即随到,故名能到如意。
  〔二、转变如意〕,谓具此通者,能令世间所有诸物,大者作小,小者作大;一变为多,多变为一,故名转变如意。
  〔三、圣如意〕,谓具此通者,化现无方,应变不测,虽无生灭,而有机则生,无机则灭;虽无去来,而有感则现,无感则寂。如意自在,不可思议,故名圣如意。

三通力
  ﹝出华严经疏﹞
  〔一、报得通力〕,谓三界诸天,皆有五种神通,乃至鬼神亦有小通。虽则胜劣不同,俱能变现无碍,此之神通,乃由果报自然感得,是名报得通力。(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五通者,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如意通也。)
  〔二、修得通力〕,谓声闻、缘觉、菩萨等,由修戒定慧,功行成就之时,发得六种神通,变现自在,隐显莫测。此之神通,由修而得,是名修得通力。(六通者,於前五通加漏尽一通也。)
  〔三、变化通力〕,谓佛、菩萨以神通力,则能种种变现,乃至现诸身相,或胜或劣;现诸国土,或净或秽等,是名变化通力。

三明
  ﹝出杂阿舍经﹞
  〔一、宿命明〕,谓但知过去宿世受生之事,名宿命通。复知宿世,从一生至百千万生,如是姓,如是名,如是受苦受乐等事,皆悉能知,是名宿命明。
  〔二、天眼明〕,谓但见死此生彼,名天眼通。复见我及众生死时生时,及身口意所作善恶之行,或生善道、恶道,皆悉能见,是名天眼明。
  〔三、漏尽明〕,谓众生因三界见、思之惑,堕落生死,故名为漏;惟罗汉断三界见、思惑尽,而得神通,名漏尽通。复知漏尽已後,更不受於生死,是名漏尽明。(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三识
  ﹝出楞伽经﹞  识,即心识也。以心有真有妄,故有三识之不同焉。
  〔一、真识〕,真识者,谓自性清净心也。盖第八阿赖耶识,通真通妄,妄即是染,真即是净。今言净分,故名真识也。(梵语阿赖耶,华言藏识,谓能含藏一切善恶种子故也。)
  〔二、现识〕,现谓变现,即能生诸法之本也。此言第八识含藏一切善恶种子,变现根身世界,故名现识也。(根身者,眼等诸根也。)
  〔三、分别识〕,分别识者,谓於六尘等种种诸境而起分别也。此言由第七末那识,传送第六意识,能起分别,故名分别识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梵语末那,华言意,谓能分别思量也。)

三识
  ﹝出翻译名义﹞
  〔一、末那识〕,梵语末那,华言染污意。染污者,谓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四惑常俱。意者,谓常思虑第八识,度量为我,即第七识也。
  〔二、阿赖耶识〕,梵语阿赖耶,华言藏识。谓此识能含藏善恶诸法种子,即第八识也。
  〔三、庵摩罗识〕,梵语庵摩罗,华言清净。识,翻译名义云:第八阿赖耶,若至我见永不起位,即舍赖耶之名,别受清净之称,即第九识也。(我见永不起者,谓诸惑净尽也。)

三识缘境广狭
  ﹝出宗镜录并瑜伽师地论﹞
  〔一、第八识缘境最广〕,谓此根本识,染净同依,能变能现种子、根身及器世间三种境故,是名缘境最广。(种子者,一切善恶种子也。根身者,眼等诸根也。器世间者,谓世界如器也。)
  〔二、第七识缘境最狭〕,谓此识无别体相,但依第八识为因而起,复缘第八识见分而为相分,是名缘境最狭。(见分者,谓能见之识也。相分者,谓分别相状也。)
  〔三、第六识缘境广〕,谓此识能缘一切善、不善、无记三性之境,及能分别色心等一切法尘,是名缘境广也。(无记者,谓不善、不恶、无所记录也。)

三种熏习
  ﹝出华严孔目﹞  熏,即熏发也。习,即数习、惯习之义也。盖言第八识为无明染缘之所熏习,即从真而起妄也。
  〔一、名言熏习〕,名即名字,言即言说。此分别名字言说之识,即是第六意识。由第七识传送熏习第八种子之识,而能成就染分之相,故云名言熏习。
  〔二、色识熏习〕,色即眼根所对诸色,因此诸色引生眼识,名为色识。於此分别,即是第六意识,亦由第七识传送熏习第八种子之识,而能成就染分之相,故云色识熏习。
  〔三、烦恼熏习〕,烦恼即贪瞋邪见等烦恼也。此之烦恼,乃是第六意识所起,亦由第七识传送熏习第八种子之识,而能成就染分之相,故云烦恼熏习。

三种相
  ﹝出成实论﹞
  〔一、发相〕,发即策发,谓心昏沉时,应用精进之行而策起之,故名发相。
  〔二、制相〕,制即禁制,谓心掉动时,应用寂静之法而禁制之,故名制相。(掉者,举也。)
  〔三、舍相〕,舍即舍置,谓心不沉不散调适之时,即舍前发、制二相,故名舍相。

三细相
  ﹝出起信论﹞  三细者,即根本无明之惑也。因对六麤,故名三细。(六麤者,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起业相、业系苦相也。)
  〔一、业相〕,业相者,即从真起妄,初动之相也。然本觉心源,离念寂静,因无明故,觉成不觉,遂成业相。故起信论云: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是也。
  〔二、见相〕,见相者,见初动之相也,亦名转相。谓依初动业识,转成能见之相也。
  〔三、境界相〕,境界相者,即转相,分别初动之境界也,亦名现相。由前转相则境界妄现也。

三大
  ﹝出起信论疏﹞
  〔一、体大〕,谓真如之理,体性平等,无不容摄,故名体大。(体性平等者,谓凡圣染净之法,皆依真如之体,其性无有高下也。)
  〔二、相大〕,相即德相,谓真如体上,具足无量恒沙胜妙功德,一一功德,称体显露,故名相大。
  〔三、用大〕,谓真如之体,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善果,故名用大。(世间,人、天也。出世间,声闻、缘觉、菩萨、佛也。)

三种身
  ﹝出大乘五蕴论﹞  身即聚集之义。瑜伽师地论云:佛、菩萨是能说者,语是能说相,名句文身是所说相,声名句文和合,即为此方能诠之教体也。
  〔一、名身〕,名即名字。楞伽经云:名身者,谓依事立名;盖一名非身,众名连合,方名为身。又唯识论云:名诠自性,是为名身。(名诠自性者,谓诸法自性,由名而诠显也。)
  〔二、句身〕,句即句逗,逗止也、住也。大智度论云:天竺语法,众语和合成句。如菩为一字,提为一字,是二不合,则不成语;若二和合,名为菩提。又唯识论云:句诠差别,是为句身。(句诠差别者,谓诸法差别之相,由句而诠显也。)
  〔三、文身〕,文即文字,为名句二法所依。故唯识论云:文即是字,为二所依。又楞伽经:名为字身,谓声相有长短,音韵有高下,是为文身。

三不可尽
  ﹝出宝积经﹞
  〔一、经法不可尽〕,谓如来所说经法,随其众生机乐不同,或广或略,虽一音宣演,而十方普被。故云经法不可尽。
  〔二、文字之义不可尽〕,谓如来所说经教妙义,横[一/旦]十方,竖彻三际,大无不周,细无所遗,是以小根浅智之人,不能窥其奥妙。故云文字之义不可尽。(三际者,过去、现在、未来也。)
  〔三、所宣训诲不可尽〕,谓如来所宣言教,训诲众生,或说大乘,或说小乘,随类现形,种种设化,利益无量。故云所宣训诲不可尽。

三观──天台三观
  ﹝出金光明经玄义﹞  谓天台智者大师所立也。观即照了之义。观达一念之心,即具三谛之法也。若观心空,则一切法皆空,即是真谛;若观心假,则一切法皆假,即是俗谛;若观心中,则一切法皆中,即是中谛。此之三观,全由性发,实匪修成。故於一心,宛有三用,所谓一心三观也。
  〔一、空观〕,空者,离性离相之谓也。谓观一念之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名之为空。由观一念空故,一空一切空,无假、无中而不空,以三观皆能荡相故也。盖空荡见、思之相,假荡尘沙之相,中荡无明之相,三相皆荡,即毕竟空,是名空观。(见、思、尘沙、无明,即三惑也。)
  〔二、假观〕,假者,无法不备之谓也。谓观一念之心具足一切诸法,名之为假。由观一念假故,一假一切假,无空无中而不假,以三观皆能立法故也。盖空立真谛之法,假立俗谛之法,中立中谛之法;三法皆立,即为妙假,是名假观。
  〔三、中观〕,中即中正,绝二边对待之谓也。谓观一念之心,非空非假,即空即假,名之为中。由观一念中故,一中一切中,无空无假而不中;以三观当处皆能绝待故也。盖言空则空外无法,言假则假外无法,言中则中外无法,三皆绝待,即为圆中,是名中观。

三观──三种三观
  ﹝出宗镜录﹞  三种三观者,谓以观观心,不出次第圆融之义,故有三种不同也。
  〔一、别相三观〕,别相三观者,即历别观於三谛也。谓若从假入空,但得观真,尚不得观俗,岂得观中道?若从空入假,但得观俗,未得观中道。若入中道正观,方得双照二谛,是名别相三观。(从假入空者,谓观生死之假,入涅盘真空也。观真、观俗、观中道者,真即真空之理,真谛也;俗即诸法宛然,俗谛也;中道,即中谛也。)
  〔二、通相三观〕,通相三观者,即於一观中圆解三谛也。谓若从假入空,非但知俗假是空,真谛中道亦通是空;若从空入假,非但知俗假是假,真谛中道亦通是假;若入中道正观,非但知中道是中,俗假真空亦通是中。但以一观当名,解心皆通,是名通相三观。
  〔三、一心三观〕,一心三观者,即於一念心而能圆观三谛也。谓观一念心,为从何处来?去至何所?毕竟无有,净若虚空,名空观。能观之观,所观之境,历历分明,名假观。虽历历分明而性常自空,空不定空,假不定假,名中观。即三而一,即一而三,是名一心三观。

三观──法界三观
  ﹝出华严法界观﹞  法界三观者,乃帝心尊者依华严经而立也。法界即所观之境,三观即能观之观。此三种观,虽自下升上,渐次深广,然修之者,但一道竖穷,展转圆妙,非初观外别有二三,良以举一即三,全三是一,故也。
  〔一、真空观〕,谓非虚妄念虑曰真,非形碍色相曰空。故简情妄以显真性,使见色非实色,举体全是真空。令见空非断空,举体全是真性。如是则能廓情尘,而空色无碍;泯智解,而心境俱融,故名真空观。
  〔二、理事无碍观〕,谓性静明体曰理,形相分限曰事。故观广大之理,咸归一尘;即了一尘之色,通遍法界。是则融万象之虚相,全一真之明性。理事交彻,无碍圆融,故名理事无碍观。
  〔三、周遍含容观〕,谓无所不在曰周遍,无法不摄曰含容。故观全事之理,随事而一一可见;全理之事,随理而一一可融。是则一多无碍,大小相含,互摄互容,重重无尽,隐显自在,神用不测,真可谓入华严无尽法界之境,故名周遍含容观。

三观──圆觉三观
  ﹝出圆觉经略疏﹞
  〔一、奢摩他〕,梵语奢摩他,华言止。止即止寂之义。谓欲求圆觉者,以净觉心,取静为行,而於染净等境,心不妄缘,即是体真止,义当空观。故经云: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於中显现,如镜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体真止者,谓体达无明颠倒之妄,即是实相之真也。)
  〔二、三摩钵提〕,梵语三摩钵提,华言等持。昏沉掉举皆离曰等,令心专注一境曰持。谓欲求圆觉者,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而有,遂起幻修以除诸幻,即是方便随缘止,义当假观。故经云:所圆妙行,如土长苗,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方便随缘止者,谓随缘历境,安心不动也。)
  〔三、禅那〕,梵语禅那,华言静虑。静即定,虑即慧也。谓欲求圆觉者,以净觉心,不取幻化及诸静相,便能随顺寂灭境界,即是息二边止,义当中观。故经云:自他身心所不能及,众生寿命皆为浮想,此方便者,名为禅那。(息二边止者,谓不分别生死、涅盘、止息、有无等二边之相也。)

三观──南山三观
  ﹝出止观辅行﹞  南山三观者,即终南山宣律师之所立也。
  〔一、性空观〕,性即性分也,谓声闻、缘觉小乘之人,观因缘所生一切诸法,其性本空,皆无有我,常以此理照察自心,故名性空观。(因缘者,六根为因,六尘为缘也。所生一切诸法者,即根尘相对所起诸心法也。)
  〔二、相空观〕,相即相状也。谓藏、通二教菩萨,观因缘一切所生诸法,其相本空;但众生情执,妄见种种差别之相。常以此理照察自心,故名相空观。
  〔三、唯识观〕,识即心识也。谓别、圆二教大乘菩萨,皆了世间一切外尘诸法,自性清净,本来无实,此理深妙,唯意缘知,故名唯识观。

三种观法
  ﹝出止观义例﹞  三种观法者,谓修行用观之法也。前托事、附法二种,乃是天台智者大师讲法华经时,为座下听众,有修观行者,随历一事,皆以观法表对,令其修习,名托事观;或遇一切法相处,亦附彼法相立其观法,令其修习,名附法观。後之一种,专约行门。复说摩诃止观,兼明诸经所有行法,名约行观。故有三种之不同也。
  〔一、托事观法〕,谓托王舍、耆闍崛山等事而为观也。名从事立,借事为观,以导执情,故名托事观。(王舍等事,表对观法者,王表心王,舍表五阴舍,即是令观五阴也。梵语耆闍崛,华言灵鹫。若表对者,灵表心王,鹫表受想行,山表色阴,亦是令观五阴也。)
  〔二、附法观法〕,谓附四谛等法,入一念心,以为观法,故名附法观。(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三、约行观法〕,谓专约行门而修观也。故止观义例云:唯於万境观一心,万境虽殊,妙观理一,故名约行观。

三行──毘婆舍那三行
  ﹝出深密解脱经﹞  梵语毘婆舍那,华言观。谓以寂静之慧,观察根尘内外诸法,令三昧成就,进趣菩提,故行有三焉。(根者,即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也。尘者,即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也。梵语三昧,华言正定。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相〕,相即观境也。谓修观之时,於此心观之中,分别了知三昧境界之相,如净明镜,照彻一切影像,了了分明也。
  〔二、修行〕,修行者,谓既了知观法之相,则善能修习一切妙行,无有过失也。
  〔三、观〕,观者,观察也。谓修观之时,於一一观法中,善能观察一一法相,而不证彼小乘寂灭解脱,直趣无上菩提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三事──为三事故修毘婆舍那
  ﹝出涅盘经﹞  梵语毘婆舍那,华言观,即智慧也。
  〔一、观生死恶果报〕,谓修禅观,即能破诸昏暗,观察分别因缘生灭之相,故於善恶果报,悉皆明了,不起惑业也。
  〔二、增长善根〕,谓修禅观,能灭贪瞋痴等恶业暗障,本性之智自然明发,故一切善根,悉皆增长也。
  〔三、破诸烦恼〕,谓修禅观,了知生死过患,不为根尘所染,故一切烦恼,悉能破灭也。(根者,即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也。尘者,即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也。)

三谛
  ﹝出法华玄义﹞  谛者,谛审也。谓谛审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是真谛,即假是俗谛,即中是中谛。此三隔历,即是次第三谛;三一无碍,即是圆融三谛。(隔历者,三谛不互融也。次第者,前真、次俗、後中,即别教三谛也。圆融者,举一即三,全三是一,即圆教三谛也。)
  〔一、真谛〕,真即真空,泯一切法之谓也。盖诸法本空,众生不了,执之为实,而生妄见。若以空观荡之,则谓实之情自忘;情忘即能离於诸相,诸相若离,则真空之理自然谛了,故名真谛。
  〔二、俗谛〕,俗即世俗立一切法之谓也。诸法虽即本空,皆不可得,若以假观照之,则能谛了性具诸法,历历宛然,故名俗谛。
  〔三、中谛〕,中即中正,统一切法之谓也。诸法本来不离二边,不即二边;若以中观观之,则能谛了诸法非真非俗,即真即俗,清净洞彻,圆融无碍;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不可思议,故名中谛。

三谛
  ﹝出仁王护国般若经疏﹞  谛即审实之义。谓观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不出空与色、心。经云:我以三谛,摄一切法。是也。
  〔一、空谛〕,空即虚幻之义,谓谛审一切众生及与世界等法,性相本空,虚假不实,是名空谛。
  〔二、色谛〕,色即质碍之义,谓谛审世间众生色身及山河大地种种形相,乃至意识所缘一切境界,皆是色法,是名色谛。
  〔三、心谛〕,心谛即第八识心王也。谓众生根身、虚空、世界乃至善恶一切诸法,皆由此心出生,是名心谛。

三假
  ﹝出止观辅行﹞
  〔一、因成假〕,谓一切诸法,必有所因和合方成。如诸众生,因於父母生成此身,是名因成。了达此身虚幻不实,是名为假。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故名因成假。
  〔二、相续假〕,谓众生心识念念相续,前念既灭,後念复生,是名相续。了此相续,本无实体,是名为假;一切诸法相续不断,亦复如是,故名相续假。
  〔三、相待假〕,待即对也。谓一切诸法各有待对,如对长说短,对短说长,对无说有,对有说无,是名相待。了此一切对待之法,本无实体,皆是假名,是名为假。又如众生身中,以生对死,以少对老,亦复如是,故名相待假。

三空
  ﹝出金刚经刊定记﹞
  〔一、我空〕,谓於五蕴之法,强立主宰,名为我执。若推求色受想行识之五法,皆无自性,不见我体,是名我空。(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二、法空〕,谓於五蕴之法,计为实有,名为法执。若推求五蕴之法,如幻如化,皆从缘生,无有自性,是名法空。
  〔三、俱空〕,谓我、法二执既遣,能空之空亦除,空、执两亡,方契本性,是名俱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2-2022 01: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金刚藏王菩萨。
三藏法数(明。一如)部分内容请录:

三智
  ﹝出观音玄义﹞
  〔一、一切智〕,谓於一切内法、内名,能知能解;一切外法、外名,亦能知能解,是名一切智,即声闻、缘觉之智也。(内法、内名者,谓理内所诠法相,及能诠名字,盖佛教依理而说,故名理内也。外法、外名者,即理外所诠法相,及能诠名字,盖外道等违理横计,故名理外也。)
  〔二、道种智〕,谓能用诸佛一切道法,发起众生一切善种,是名道种智,即菩萨之智也。
  〔三、一切种智〕,谓能以一种智,知一切道,知一切种,是名一切种智,即佛之智也。(一切道者,一切诸佛之道法也;一切种者,一切众生之因种也。)

三智
  ﹝出楞伽经﹞
  〔一、世间智〕,谓凡夫外道之智也。凡夫、外道等於一切法,种种分别,执着有无,而不能出离世间,是名世间智。
  〔二、出世间智〕,谓声闻、缘觉之智也。声闻、缘觉以一切智,修四谛行,而能出离世间,是名出世间智。(一切智者,谓一切诸法皆能了达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三、出世间上上智〕,谓佛、菩萨之智也。由佛、菩萨观察一切诸法寂静之相,不生不灭,得如来地,超出声闻、缘觉之智,是名出世间上上智。

三觉
  ﹝出圆觉经疏并起信论﹞
  〔一、本觉〕,谓一切众生,自性清净,心体本来觉了,离诸妄念,故名本觉。
  〔二、始觉〕,谓本觉之体,忽起妄念,而成不觉,今始觉了一切诸法即是真如,平等不二,故名始觉。
  〔三、究竟觉〕,究竟即决定终穷之义也。谓能觉了染心之源,究竟终穷,同於本觉,故名究竟觉。

三性
  ﹝出楞严经﹞
  〔一、善性〕,谓第六识所起一切善法之性也。善有世间、出世间不同。世间善者,即五常、十戒等是也;出世间善者,即四弘、六度等是也。此众善法,皆由意根所缘,生成法则,故名善性。(五常者,仁义礼智信也。十戒,即十善,谓不杀、不盗、不邪婬、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也。四弘者,即四弘誓愿也。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
  〔二、恶性〕,谓第六识所起一切恶法之性也。五逆、十恶等法,皆由意根所缘,生成法则,故名恶性。(五逆者,弑父、弑母、弑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也。十恶者,杀生、偷盗、邪婬、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也。)
  〔三、无记性〕,谓第六识所具一切不善不恶之性也。亦不属善,亦不属恶,初无记忆,皆由意根所缘,生成法则,故名无记性。

三佛性
  ﹝出华严孔目﹞  谓真性平等,犹如虚空。於诸凡圣,无所限碍,故名佛性。
  〔一、自性住佛性〕,谓真如之理,自性常住,无有变改,即是一切众生本有佛性,是名自性住佛性。
  〔二、引出佛性〕,谓一切众生,佛性虽具,必假修习智慧禅定之力,方能引发本有之性,是名引出佛性。
  〔三、至得果佛性〕,谓修因满足,则本有佛性,於证得果位之时,了了显发,是名至得果佛性。

三因佛性
  ﹝出金光明经玄义﹞  梵语佛陀,华言觉。觉即三智圆明,遍一切处,无不照了,名大圆觉;性,即不改之义。以大觉性不增不减,非变非迁,一切众生,无不具此三因佛性,此因若显,即成三德妙果也。(三智者,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也。三德者,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也。)
  〔一、正因佛性〕,正谓中正,谓中必双照三谛具足,名正因佛性。(中正者,离於边邪也。双照者,照空照假也。空谓荡一切相,即是真谛;假谓立一切法,即是俗谛。非空非假,即是中谛。故云三谛具足。)
  〔二、了因佛性〕,了谓照了。谓由前正因发此照了之智,智与理相应,故名了因佛性。
  〔三、缘因佛性〕,缘即缘助,谓一切功德善根资助了因,开发正因之性,故名缘因佛性。

三自性
  ﹝出显扬圣教论﹞
  〔一、遍计自性〕,谓众生迷惑,不了诸法本空,妄於我身及一切法,周遍计度,一一执为实有,故名遍计自性。
  〔二、依他自性〕,谓所有诸法,皆依众缘相应而起,都无自性,唯是虚妄,故名依他自性。
  〔三、圆成自性〕,谓真如自性,不迁不变,圆满成就,故名圆成自性。

三无性
  ﹝出成唯识论﹞
  〔一、相无性〕,谓一切众生,於世间之相,处处计着,执为实有。佛为除此妄执,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故名相无性。
  〔二、生无性〕,谓一切诸法,皆托因缘和合而生,本无自性,故名生无性。
  〔三、胜义无性〕,谓前相无性、生无性,因破众生妄执之情,假说无性;非性全无,是故佛说胜义无性者,谓真如胜义之性,远离遍计妄执之性,故名胜义无性。

三心
  ﹝出宗镜录﹞
  〔一、根本心〕,谓第八识心王能含藏善恶种子,出生染净诸法,故名根本心。(第八识,即藏识也。)
  〔二、依本心〕,谓第七识依根本而生,能与第八识传送染净等事,故名依本心。(第七识,即末那识也。)
  〔三、起事心〕,谓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识,对六尘之境,能起分别染净等事,故名起事心。(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三身──转三心得三身
  ﹝出宗镜录﹞
  〔一、转根本心得法身〕,根本心者,即第八识,谓善恶诸法,依此出生,故名根本心。此识转时,一切烦恼断灭已尽,即得法身。
  〔二、转依本心得报身〕,依本心者,即第七识。谓依於根本而生,故名依本心。此识转时,一切智慧无不具足,即得报身。
  〔三、转起事心得化身〕,起事心者,即第六识。谓对六尘之境,能起分别等事,故名起事心。此识转时,则能怜愍一切众生,随类设化,即得化身。(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三种缘慈
  ﹝出佛地论﹞  缘即缘系,慈即爱念。盖言菩萨常以大慈之心,缘念一切众生,令其皆得安隐快乐,故名缘慈也。
  〔一、有情缘慈〕,有情缘慈,亦名众生缘慈。谓菩萨以平等智,观一切众生,犹如赤子,运大慈心而弘济之,令其皆得安乐,是名有情缘慈。
  〔二、法缘慈〕,谓菩萨以平等智,观一切法皆从因缘和合而生,了无自性。虽无自性,而能运大慈心以弘济之,令其皆得安乐,是名法缘慈。
  〔三、无缘慈〕,谓菩萨以平等智,无心攀缘一切众生,而於一切众生自然获益,故辅行云:运此慈悲,遍覆法界,故能任运拔苦,自然与乐,是名无缘慈。

三种意生身
  ﹝出楞伽经﹞  谓通教登地菩萨得如幻三昧,能见无量自在神通,普入一切佛刹,随意无碍,意欲至彼身亦随至,故名意生身。
  〔一、三昧乐正受意生身〕,梵语三昧,华言调直定,又云正受。盖三昧以定性为乐,异乎苦乐等受,故名正受。而言三昧乐正受者,华梵双举耳。通教第三、第四、第五地菩萨修三昧时,得真空寂灭之乐,普入一切佛刹,随意无碍,故名三昧乐正受意生身。
  〔二、觉法自性性意生身〕,谓通教第八地菩萨,觉了一切诸法自性之性,如幻如化,悉无所有;以无量神力,普入一切佛刹,迅疾如意,自在无碍,是名觉法自性性意生身。
  〔三、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谓通教第九、第十地菩萨,觉知一切法皆是佛法,得一身,无量身一时普现,如镜中像,随诸种类而得俱生,虽现众像,而无作为,是名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

三种如意通──如意通有三种
  ﹝出大智度论﹞  谓菩萨智慧具足,神变莫测,凡所作为,举念即成,无有障碍,故名如意通。
  〔一、能到如意〕,谓具此通者,虽长江大海,重关复岭,千万里之远,俱无间隔,意欲到处,身即随到,故名能到如意。
  〔二、转变如意〕,谓具此通者,能令世间所有诸物,大者作小,小者作大;一变为多,多变为一,故名转变如意。
  〔三、圣如意〕,谓具此通者,化现无方,应变不测,虽无生灭,而有机则生,无机则灭;虽无去来,而有感则现,无感则寂。如意自在,不可思议,故名圣如意。

三通力
  ﹝出华严经疏﹞
  〔一、报得通力〕,谓三界诸天,皆有五种神通,乃至鬼神亦有小通。虽则胜劣不同,俱能变现无碍,此之神通,乃由果报自然感得,是名报得通力。(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五通者,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如意通也。)
  〔二、修得通力〕,谓声闻、缘觉、菩萨等,由修戒定慧,功行成就之时,发得六种神通,变现自在,隐显莫测。此之神通,由修而得,是名修得通力。(六通者,於前五通加漏尽一通也。)
  〔三、变化通力〕,谓佛、菩萨以神通力,则能种种变现,乃至现诸身相,或胜或劣;现诸国土,或净或秽等,是名变化通力。

三明
  ﹝出杂阿舍经﹞
  〔一、宿命明〕,谓但知过去宿世受生之事,名宿命通。复知宿世,从一生至百千万生,如是姓,如是名,如是受苦受乐等事,皆悉能知,是名宿命明。
  〔二、天眼明〕,谓但见死此生彼,名天眼通。复见我及众生死时生时,及身口意所作善恶之行,或生善道、恶道,皆悉能见,是名天眼明。
  〔三、漏尽明〕,谓众生因三界见、思之惑,堕落生死,故名为漏;惟罗汉断三界见、思惑尽,而得神通,名漏尽通。复知漏尽已後,更不受於生死,是名漏尽明。(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三识
  ﹝出楞伽经﹞  识,即心识也。以心有真有妄,故有三识之不同焉。
  〔一、真识〕,真识者,谓自性清净心也。盖第八阿赖耶识,通真通妄,妄即是染,真即是净。今言净分,故名真识也。(梵语阿赖耶,华言藏识,谓能含藏一切善恶种子故也。)
  〔二、现识〕,现谓变现,即能生诸法之本也。此言第八识含藏一切善恶种子,变现根身世界,故名现识也。(根身者,眼等诸根也。)
  〔三、分别识〕,分别识者,谓於六尘等种种诸境而起分别也。此言由第七末那识,传送第六意识,能起分别,故名分别识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梵语末那,华言意,谓能分别思量也。)

三识
  ﹝出翻译名义﹞
  〔一、末那识〕,梵语末那,华言染污意。染污者,谓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四惑常俱。意者,谓常思虑第八识,度量为我,即第七识也。
  〔二、阿赖耶识〕,梵语阿赖耶,华言藏识。谓此识能含藏善恶诸法种子,即第八识也。
  〔三、庵摩罗识〕,梵语庵摩罗,华言清净。识,翻译名义云:第八阿赖耶,若至我见永不起位,即舍赖耶之名,别受清净之称,即第九识也。(我见永不起者,谓诸惑净尽也。)

三识缘境广狭
  ﹝出宗镜录并瑜伽师地论﹞
  〔一、第八识缘境最广〕,谓此根本识,染净同依,能变能现种子、根身及器世间三种境故,是名缘境最广。(种子者,一切善恶种子也。根身者,眼等诸根也。器世间者,谓世界如器也。)
  〔二、第七识缘境最狭〕,谓此识无别体相,但依第八识为因而起,复缘第八识见分而为相分,是名缘境最狭。(见分者,谓能见之识也。相分者,谓分别相状也。)
  〔三、第六识缘境广〕,谓此识能缘一切善、不善、无记三性之境,及能分别色心等一切法尘,是名缘境广也。(无记者,谓不善、不恶、无所记录也。)

三种熏习
  ﹝出华严孔目﹞  熏,即熏发也。习,即数习、惯习之义也。盖言第八识为无明染缘之所熏习,即从真而起妄也。
  〔一、名言熏习〕,名即名字,言即言说。此分别名字言说之识,即是第六意识。由第七识传送熏习第八种子之识,而能成就染分之相,故云名言熏习。
  〔二、色识熏习〕,色即眼根所对诸色,因此诸色引生眼识,名为色识。於此分别,即是第六意识,亦由第七识传送熏习第八种子之识,而能成就染分之相,故云色识熏习。
  〔三、烦恼熏习〕,烦恼即贪瞋邪见等烦恼也。此之烦恼,乃是第六意识所起,亦由第七识传送熏习第八种子之识,而能成就染分之相,故云烦恼熏习。

三种相
  ﹝出成实论﹞
  〔一、发相〕,发即策发,谓心昏沉时,应用精进之行而策起之,故名发相。
  〔二、制相〕,制即禁制,谓心掉动时,应用寂静之法而禁制之,故名制相。(掉者,举也。)
  〔三、舍相〕,舍即舍置,谓心不沉不散调适之时,即舍前发、制二相,故名舍相。

三细相
  ﹝出起信论﹞  三细者,即根本无明之惑也。因对六麤,故名三细。(六麤者,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起业相、业系苦相也。)
  〔一、业相〕,业相者,即从真起妄,初动之相也。然本觉心源,离念寂静,因无明故,觉成不觉,遂成业相。故起信论云: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是也。
  〔二、见相〕,见相者,见初动之相也,亦名转相。谓依初动业识,转成能见之相也。
  〔三、境界相〕,境界相者,即转相,分别初动之境界也,亦名现相。由前转相则境界妄现也。

三大
  ﹝出起信论疏﹞
  〔一、体大〕,谓真如之理,体性平等,无不容摄,故名体大。(体性平等者,谓凡圣染净之法,皆依真如之体,其性无有高下也。)
  〔二、相大〕,相即德相,谓真如体上,具足无量恒沙胜妙功德,一一功德,称体显露,故名相大。
  〔三、用大〕,谓真如之体,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善果,故名用大。(世间,人、天也。出世间,声闻、缘觉、菩萨、佛也。)

三种身
  ﹝出大乘五蕴论﹞  身即聚集之义。瑜伽师地论云:佛、菩萨是能说者,语是能说相,名句文身是所说相,声名句文和合,即为此方能诠之教体也。
  〔一、名身〕,名即名字。楞伽经云:名身者,谓依事立名;盖一名非身,众名连合,方名为身。又唯识论云:名诠自性,是为名身。(名诠自性者,谓诸法自性,由名而诠显也。)
  〔二、句身〕,句即句逗,逗止也、住也。大智度论云:天竺语法,众语和合成句。如菩为一字,提为一字,是二不合,则不成语;若二和合,名为菩提。又唯识论云:句诠差别,是为句身。(句诠差别者,谓诸法差别之相,由句而诠显也。)
  〔三、文身〕,文即文字,为名句二法所依。故唯识论云:文即是字,为二所依。又楞伽经:名为字身,谓声相有长短,音韵有高下,是为文身。

三不可尽
  ﹝出宝积经﹞
  〔一、经法不可尽〕,谓如来所说经法,随其众生机乐不同,或广或略,虽一音宣演,而十方普被。故云经法不可尽。
  〔二、文字之义不可尽〕,谓如来所说经教妙义,横[一/旦]十方,竖彻三际,大无不周,细无所遗,是以小根浅智之人,不能窥其奥妙。故云文字之义不可尽。(三际者,过去、现在、未来也。)
  〔三、所宣训诲不可尽〕,谓如来所宣言教,训诲众生,或说大乘,或说小乘,随类现形,种种设化,利益无量。故云所宣训诲不可尽。

三观──天台三观
  ﹝出金光明经玄义﹞  谓天台智者大师所立也。观即照了之义。观达一念之心,即具三谛之法也。若观心空,则一切法皆空,即是真谛;若观心假,则一切法皆假,即是俗谛;若观心中,则一切法皆中,即是中谛。此之三观,全由性发,实匪修成。故於一心,宛有三用,所谓一心三观也。
  〔一、空观〕,空者,离性离相之谓也。谓观一念之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名之为空。由观一念空故,一空一切空,无假、无中而不空,以三观皆能荡相故也。盖空荡见、思之相,假荡尘沙之相,中荡无明之相,三相皆荡,即毕竟空,是名空观。(见、思、尘沙、无明,即三惑也。)
  〔二、假观〕,假者,无法不备之谓也。谓观一念之心具足一切诸法,名之为假。由观一念假故,一假一切假,无空无中而不假,以三观皆能立法故也。盖空立真谛之法,假立俗谛之法,中立中谛之法;三法皆立,即为妙假,是名假观。
  〔三、中观〕,中即中正,绝二边对待之谓也。谓观一念之心,非空非假,即空即假,名之为中。由观一念中故,一中一切中,无空无假而不中;以三观当处皆能绝待故也。盖言空则空外无法,言假则假外无法,言中则中外无法,三皆绝待,即为圆中,是名中观。

三观──三种三观
  ﹝出宗镜录﹞  三种三观者,谓以观观心,不出次第圆融之义,故有三种不同也。
  〔一、别相三观〕,别相三观者,即历别观於三谛也。谓若从假入空,但得观真,尚不得观俗,岂得观中道?若从空入假,但得观俗,未得观中道。若入中道正观,方得双照二谛,是名别相三观。(从假入空者,谓观生死之假,入涅盘真空也。观真、观俗、观中道者,真即真空之理,真谛也;俗即诸法宛然,俗谛也;中道,即中谛也。)
  〔二、通相三观〕,通相三观者,即於一观中圆解三谛也。谓若从假入空,非但知俗假是空,真谛中道亦通是空;若从空入假,非但知俗假是假,真谛中道亦通是假;若入中道正观,非但知中道是中,俗假真空亦通是中。但以一观当名,解心皆通,是名通相三观。
  〔三、一心三观〕,一心三观者,即於一念心而能圆观三谛也。谓观一念心,为从何处来?去至何所?毕竟无有,净若虚空,名空观。能观之观,所观之境,历历分明,名假观。虽历历分明而性常自空,空不定空,假不定假,名中观。即三而一,即一而三,是名一心三观。

三观──法界三观
  ﹝出华严法界观﹞  法界三观者,乃帝心尊者依华严经而立也。法界即所观之境,三观即能观之观。此三种观,虽自下升上,渐次深广,然修之者,但一道竖穷,展转圆妙,非初观外别有二三,良以举一即三,全三是一,故也。
  〔一、真空观〕,谓非虚妄念虑曰真,非形碍色相曰空。故简情妄以显真性,使见色非实色,举体全是真空。令见空非断空,举体全是真性。如是则能廓情尘,而空色无碍;泯智解,而心境俱融,故名真空观。
  〔二、理事无碍观〕,谓性静明体曰理,形相分限曰事。故观广大之理,咸归一尘;即了一尘之色,通遍法界。是则融万象之虚相,全一真之明性。理事交彻,无碍圆融,故名理事无碍观。
  〔三、周遍含容观〕,谓无所不在曰周遍,无法不摄曰含容。故观全事之理,随事而一一可见;全理之事,随理而一一可融。是则一多无碍,大小相含,互摄互容,重重无尽,隐显自在,神用不测,真可谓入华严无尽法界之境,故名周遍含容观。

三观──圆觉三观
  ﹝出圆觉经略疏﹞
  〔一、奢摩他〕,梵语奢摩他,华言止。止即止寂之义。谓欲求圆觉者,以净觉心,取静为行,而於染净等境,心不妄缘,即是体真止,义当空观。故经云: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於中显现,如镜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体真止者,谓体达无明颠倒之妄,即是实相之真也。)
  〔二、三摩钵提〕,梵语三摩钵提,华言等持。昏沉掉举皆离曰等,令心专注一境曰持。谓欲求圆觉者,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而有,遂起幻修以除诸幻,即是方便随缘止,义当假观。故经云:所圆妙行,如土长苗,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方便随缘止者,谓随缘历境,安心不动也。)
  〔三、禅那〕,梵语禅那,华言静虑。静即定,虑即慧也。谓欲求圆觉者,以净觉心,不取幻化及诸静相,便能随顺寂灭境界,即是息二边止,义当中观。故经云:自他身心所不能及,众生寿命皆为浮想,此方便者,名为禅那。(息二边止者,谓不分别生死、涅盘、止息、有无等二边之相也。)

三观──南山三观
  ﹝出止观辅行﹞  南山三观者,即终南山宣律师之所立也。
  〔一、性空观〕,性即性分也,谓声闻、缘觉小乘之人,观因缘所生一切诸法,其性本空,皆无有我,常以此理照察自心,故名性空观。(因缘者,六根为因,六尘为缘也。所生一切诸法者,即根尘相对所起诸心法也。)
  〔二、相空观〕,相即相状也。谓藏、通二教菩萨,观因缘一切所生诸法,其相本空;但众生情执,妄见种种差别之相。常以此理照察自心,故名相空观。
  〔三、唯识观〕,识即心识也。谓别、圆二教大乘菩萨,皆了世间一切外尘诸法,自性清净,本来无实,此理深妙,唯意缘知,故名唯识观。

三种观法
  ﹝出止观义例﹞  三种观法者,谓修行用观之法也。前托事、附法二种,乃是天台智者大师讲法华经时,为座下听众,有修观行者,随历一事,皆以观法表对,令其修习,名托事观;或遇一切法相处,亦附彼法相立其观法,令其修习,名附法观。後之一种,专约行门。复说摩诃止观,兼明诸经所有行法,名约行观。故有三种之不同也。
  〔一、托事观法〕,谓托王舍、耆闍崛山等事而为观也。名从事立,借事为观,以导执情,故名托事观。(王舍等事,表对观法者,王表心王,舍表五阴舍,即是令观五阴也。梵语耆闍崛,华言灵鹫。若表对者,灵表心王,鹫表受想行,山表色阴,亦是令观五阴也。)
  〔二、附法观法〕,谓附四谛等法,入一念心,以为观法,故名附法观。(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三、约行观法〕,谓专约行门而修观也。故止观义例云:唯於万境观一心,万境虽殊,妙观理一,故名约行观。

三行──毘婆舍那三行
  ﹝出深密解脱经﹞  梵语毘婆舍那,华言观。谓以寂静之慧,观察根尘内外诸法,令三昧成就,进趣菩提,故行有三焉。(根者,即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也。尘者,即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也。梵语三昧,华言正定。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相〕,相即观境也。谓修观之时,於此心观之中,分别了知三昧境界之相,如净明镜,照彻一切影像,了了分明也。
  〔二、修行〕,修行者,谓既了知观法之相,则善能修习一切妙行,无有过失也。
  〔三、观〕,观者,观察也。谓修观之时,於一一观法中,善能观察一一法相,而不证彼小乘寂灭解脱,直趣无上菩提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三事──为三事故修毘婆舍那
  ﹝出涅盘经﹞  梵语毘婆舍那,华言观,即智慧也。
  〔一、观生死恶果报〕,谓修禅观,即能破诸昏暗,观察分别因缘生灭之相,故於善恶果报,悉皆明了,不起惑业也。
  〔二、增长善根〕,谓修禅观,能灭贪瞋痴等恶业暗障,本性之智自然明发,故一切善根,悉皆增长也。
  〔三、破诸烦恼〕,谓修禅观,了知生死过患,不为根尘所染,故一切烦恼,悉能破灭也。(根者,即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也。尘者,即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也。)

三谛
  ﹝出法华玄义﹞  谛者,谛审也。谓谛审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是真谛,即假是俗谛,即中是中谛。此三隔历,即是次第三谛;三一无碍,即是圆融三谛。(隔历者,三谛不互融也。次第者,前真、次俗、後中,即别教三谛也。圆融者,举一即三,全三是一,即圆教三谛也。)
  〔一、真谛〕,真即真空,泯一切法之谓也。盖诸法本空,众生不了,执之为实,而生妄见。若以空观荡之,则谓实之情自忘;情忘即能离於诸相,诸相若离,则真空之理自然谛了,故名真谛。
  〔二、俗谛〕,俗即世俗立一切法之谓也。诸法虽即本空,皆不可得,若以假观照之,则能谛了性具诸法,历历宛然,故名俗谛。
  〔三、中谛〕,中即中正,统一切法之谓也。诸法本来不离二边,不即二边;若以中观观之,则能谛了诸法非真非俗,即真即俗,清净洞彻,圆融无碍;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不可思议,故名中谛。

三谛
  ﹝出仁王护国般若经疏﹞  谛即审实之义。谓观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不出空与色、心。经云:我以三谛,摄一切法。是也。
  〔一、空谛〕,空即虚幻之义,谓谛审一切众生及与世界等法,性相本空,虚假不实,是名空谛。
  〔二、色谛〕,色即质碍之义,谓谛审世间众生色身及山河大地种种形相,乃至意识所缘一切境界,皆是色法,是名色谛。
  〔三、心谛〕,心谛即第八识心王也。谓众生根身、虚空、世界乃至善恶一切诸法,皆由此心出生,是名心谛。

三假
  ﹝出止观辅行﹞
  〔一、因成假〕,谓一切诸法,必有所因和合方成。如诸众生,因於父母生成此身,是名因成。了达此身虚幻不实,是名为假。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故名因成假。
  〔二、相续假〕,谓众生心识念念相续,前念既灭,後念复生,是名相续。了此相续,本无实体,是名为假;一切诸法相续不断,亦复如是,故名相续假。
  〔三、相待假〕,待即对也。谓一切诸法各有待对,如对长说短,对短说长,对无说有,对有说无,是名相待。了此一切对待之法,本无实体,皆是假名,是名为假。又如众生身中,以生对死,以少对老,亦复如是,故名相待假。

三空
  ﹝出金刚经刊定记﹞
  〔一、我空〕,谓於五蕴之法,强立主宰,名为我执。若推求色受想行识之五法,皆无自性,不见我体,是名我空。(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二、法空〕,谓於五蕴之法,计为实有,名为法执。若推求五蕴之法,如幻如化,皆从缘生,无有自性,是名法空。
  〔三、俱空〕,谓我、法二执既遣,能空之空亦除,空、执两亡,方契本性,是名俱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2-2022 01: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信佛修行 于 1-3-2022 06:41 AM 编辑

南无金刚藏王菩萨。
附件为:aaaa (可以复制辞典全文)佛學辭典(18部 更新版).part01.doc

aaaa (可以复制辞典全文)佛學辭典(18部 更新版).part01.doc

4.69 MB, 下载次数: 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2-2022 01: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信佛修行 于 1-3-2022 06:42 AM 编辑

南无金刚藏王菩萨。
附件为:aaaa (可以复制辞典全文)佛學辭典(18部 更新版).part08

aaaa (可以复制辞典全文)佛學辭典(18部 更新版).part08.doc

1.75 MB, 下载次数: 3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2-2022 01: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信佛修行 于 2-3-2022 09:55 AM 编辑

南无金刚藏王菩萨。
附件为:aaaa (可以复制辞典全文)佛學辭典(18部 更新版).part06

aaaa (可以复制辞典全文)佛學辭典(18部 更新版).part06.doc

4.69 MB, 下载次数: 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2022 09: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金刚藏王菩萨。
aaaa (可以复制辞典全文)佛學辭典(18部 更新版).part02

aaaa (可以复制辞典全文)佛學辭典(18部 更新版).part02.doc

4.69 MB, 下载次数: 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2022 09: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金刚藏王菩萨。
附件为:aaaa (可以复制辞典全文)佛學辭典(18部 更新版).part03

aaaa (可以复制辞典全文)佛學辭典(18部 更新版).part03.doc

4.69 MB, 下载次数: 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3-2022 09: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金刚藏王菩萨。

附件为:aaaa (可以复制辞典全文)佛學辭典(18部 更新版).part04

aaaa (可以复制辞典全文)佛學辭典(18部 更新版).part04.doc

4.69 MB, 下载次数: 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2022 09: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金刚藏王菩萨。

附件为:aaaa (可以复制辞典全文)佛學辭典(18部 更新版).part05

aaaa (可以复制辞典全文)佛學辭典(18部 更新版).part05.doc

4.69 MB, 下载次数: 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2022 10: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金刚藏王菩萨。

附件为:aaaa (可以复制辞典全文)佛學辭典(18部 更新版).part07

aaaa (可以复制辞典全文)佛學辭典(18部 更新版).part07.doc

4.69 MB, 下载次数: 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2022 10: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金刚藏王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4-4-2024 11:23 AM , Processed in 0.118122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