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P!GGy

【中华武术※※综合交流专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3-2-2006 01: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0 唔讲得 的帖子

对,是长拳,“一般将查拳、花拳、炮捶、红拳等均列入长拳”。
但据知是华拳列入长拳的,花拳我就不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3-2-2006 02: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1 kopipeng 的帖子

可能那篇文章的作者写错字了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2-2006 02: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唔讲得 于 23-2-2006 14:00 发表
可能那篇文章的作者写错字了罢……。

唔兄别酱讲,可能是我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2-2006 02: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拳、没错^^...... 长拳竞赛、自选,很爽。。。 可惜没去比赛了 T.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2-2006 10: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在新山哪里能够学到中国武术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2-2006 08: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5 鬼眼狂 的帖子

问“小野兽”罢,他来自新山又是位中华武术教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3-2006 06: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学过猴拳吗?

有人学过猴拳吗?进来发表一下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2006 12: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

现在很多人对武术陷入了两种误区:

一.认为什么修仙练道的武术才是真正的中国武术.

二.思想钻牛犄角尖,过分的抠一些在他们眼里所谓的细节精华.

现在各种媒体或个人对武术的宣传有神话的现象,致使很多没明白师傅教的朋友陷入了第一种误区,总是认为不修仙练道的武术就不是真正的武术,过分强调所谓的"气".

可有人仔细想过没有,现在简化字的气和以前的"炁"概念是不同的.

比如四两博千斤,这只是比如而已,大家试想一下,要拨别人千斤力,自己没个6百、八百的力,就凭你手法再怎么巧,人家力一来,还不把你打飞了啊。过度的强调丹道的什么气功,大小周天啊,什么气运行的路线拉,如果和别人实战的时候,人家的拳头打你可能只需要0.1秒就到你身上了,你根本没时间去这样走气。

其次好有些朋友过分追求细节的东西,却不知道反而使自己陷进去了:

比如:总有些人问,站三体式的前脚尖,后脚尖的角度具体是多少啊,手的高度具体是多少啊等等.如果硬性规定角度,高度,那么所有人都练成一样,这样没好处,反而是在误导大家.

每个人的体质特征都不一样,对事物的理解也不一样.如果千篇一律的去练习,比如劈拳的发力,一个体质强壮和一个体质瘦小的人,一样死按一样的规矩去练,那瘦小的人恐怕一辈子也练不出来,天生瘦小,本力就不足,再怎么死命的练,能强过体质强壮的吗?

如一个劈拳:就是一个师傅教的徒弟,每个打出来都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人对事物的理解方式不同,身体特征也是不一样的,在遵循形意大的前提下,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也就可以了.

其实只要有好老师,好好练习一段时间,自己就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技击武术了,不神秘,什么功夫都是一招一式的反复刻苦磨练出来的.

有更甚者说练内家拳要不累,不出汗,哎,该怎么说好那,内家拳其实比外家拳还要累,还要苦,记的我一个师兄,他心意拳的师傅是孙少浦的徒弟,他师傅对他说,当年随孙少浦练心意拳的时候,几乎每次都是他家人把他扶回去的,为什么?练的累,自己走不动了啊.

不要想着练出来那种打一拳就能把人打死的什么所谓的功力,根本不现实,只有全面的练习,才能使自己在实战中的胜算大些.

有句话说的好"没劲练劲,有劲不使劲".值得大家好好琢么琢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4-2006 12: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

现在很多人对武术陷入了两种误区:

一.认为什么修仙练道的武术才是真正的中国武术.

二.思想钻牛犄角尖,过分的抠一些在他们眼里所谓的细节精华.

现在各种媒体或个人对武术的宣传有神话的现象, ...

嗯,有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6-2006 01: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武术与道家阴阳学说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它的中国哲学思想、民族之人格特征、民族之价值观以及丰厚的民族文化内涵,无不体现出中国文化的整体性、协同性地特征。武术的攻防含义、技击特点是区别于其它体育项目的本质特征。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其运动表现形式,以内外兼修、术道并重为其运动修炼方法。从而构成具有鲜明特点的武术文化体系。

  武术的功用并不是打架斗殴、逞强好胜或为一己之私欲成群结党为害社会,也不是单纯的健身养生、参加比赛表演、而是以武术修炼为途径,培养任劳任怨,吃苦耐劳,知难而进的优良思想品质,以达到内外兼修,身心合一,武德兼备,知行合一,形神同炼,物我统一的境界,最终升华为"武道"精神,"武道"人生。至此什么修身养性,延年益寿,防身自卫,技击格斗,比赛表演只是想当然尔。

  武术根植于数千年华夏文明活土之中,蕴含着东方哲学思想,在武术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深受道家阴阳学说的影响。阴阳:原指白昼与黑夜和阳光的向背而言。《说文通训定声》曰:"(阴)者见云不见日,(阳)云开而见日。"易曰:"一阴一阳谓之道。"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说明了阴阳是两种对立而统一的矛盾体,它们相互运转、交替的作用是宇宙变化的根本规律。中国武术史上较早采用阴阳学说来阐述技击制胜之道的是庄子,他说:"且以巧斗力者,始乎阳,常卒于阴,大至多奇巧。"以后历代武术著作大多把阴阳学说纳于武术理论中。本文试从武术理论与道家阴阳学说;武术技击与道家阴阳学说;武术养生与道家阴阳学说三个方面谈一点个人之见,有不正之处望同道指正.


一、 武术理论与道家阴阳学说

  道家阴阳学说从来就在武术理论中占有重要位置,《易经o系辞》上传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图是浑元体,半黑半白,中间是一条S形弧线分为两个阴阳鱼。白色象征阳,黑色象征阴,阴阳各半。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表明在常规条件下阴阳是相互纠缠和依赖,各自一方,均以对方为自身生存发展的条件,共存共容。在特殊条件下阴阳相互争抗,一方从大到小,则另一方从小到大,阴极阳生,阳极阴生,阴阳互化,以求达到阴阳动态平衡。并指出"生生之谓易"。"一阴一阳谓之道""刚柔相推而变在其中",认为太极是派生万物的根源。内家拳的创始人将太极阴阳图引入了拳技,并提出"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的理论基础,追求:"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境界。形意拳"两仪歌形意之源""太极乃生阴阳母,动分静含两仪辅"八卦掌转掌歌曰:"内讲气功分三节,外有手法分阴阳",强调"走"为百练之母,走中阴阳俱合,形神兼备,内外合一,并具备刚柔、虚实、显藏等相反相承的特点。少林武术亦贯穿阴阳变化的观念:人一身贮立之间,需要阴阳配合,方知阴来阳破,阳来阴破之妙,若不明阴阳,则无变化之妙,而有呆钝之嫌。再如:内外兼收,动静结合,刚柔相济,虚实兼备等武术术语,无不以道家阴阳学说为依据,力图完整解释武术的东方哲学特征。

二、 道家阴阳学说与武术技击论

   道家阴阳学说认为阴阳是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相互统一,相互转化的。宇宙是一大太极,人体是一小太极。在武术技击格斗中,强调把敌我双方看作是阴阳对立的整体。根据攻守,进退,前后,左右,上下,动静,刚柔,顺逆等阴阳变化的规律特点,或运用静中用乱,乱中用静,或以柔克刚,以刚克柔,或避实就虚,引进落空,或舍己从人,后发先至的战略战术,达到技击制胜的目的。陆合拳术讲究:"出手分阴阳,出手分短长。右手为阳,左手为阴;出手为阳,收手为阴;外门为阳,中门为阴。不动是无极,动则太极,一动即包含阴阳。两手齐动、手脚齐动均要阴阳相合,刚柔相济"。拳经曰:"先明进退之势,复究动静之机。""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太极阴阳少人修,吞吐开合问刚柔"。总之精于阴阳变化就能够在技击格斗中夺机夺势,从各个方向,各个角度,或运用闪展腾挪,或顺其势,借其力,以巧破之。陆合拳强调:"交手双方莫过于乘隙而入,以己之有气击彼之无气之隙也。隙者,阴阳相交之处,阴阳相合之时"。武当拳认为"凡是以阴阳为本,以静制动,掌握对方进攻的方向,路线,然后乘虚回击的拳法都属于上乘拳法的范畴。故练拳先从无极始,阴阳开合认真求,不懂阴阳就无法练拳;不辩阴阳就不能学以致用。

三、 道家阴阳学说与武术养生

   武术能够成为人们喜爱的体育项目,其中重要的条件是,武术具备着养生,健身的社会功用,能够从整体上提高民族直至全人类的身体素质。武术把人视为阴阳的复合体,从知规矩,守规矩到破规矩,最终超越招式的束缚达到精神,形体的高度合一,从而全面改善生理、心理机能,达到阴阳平衡。(有形有意都是假,无形无意方为真)阴阳之间矛盾的运转,乃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机制,由阴阳构成的人体,在武术修炼中,技术动作的阴阳谐调,内功的修炼标准,复杂,均匀而全面的技术体系,系统而全面的功力训练方法,都是力求把人体调节到阴阳平衡的机体状态。并为武术养生提供了理论基础。武术套路讲究上下对称,内外相合的锻炼方法,在掌法中注重覆掌与仰掌的交替运用,在劲力上采取刚柔,虚实交替运用,用呼吸来调节四肢与内脏相结合的练习步骤。庄子曰:"人之生,气之聚也。"故练气成为各门派武功的重要基本功法。通过练气达到中气贯足,精神百倍的结果。从而形成了自我康复,自我治疗为主的武术养生体系。

对道家阴阳学说与中华武术的关系的研究是一个广而深的课题。其中蕴含着种种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这些问题方法产生的历史根源及实质,对武术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在研究武术的同时关注其产生发展的广阔时空背景,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古老的道家阴阳学说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形势不拘格式,内容则不断的丰富。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现代科学思想相结合,并使其系统化、传统化将是武术跨入21世纪的必要选择。

---内家陆合拳术第五代传人 成守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6-2006 01: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只学过..cai li fu, gong zi juan和 da hong juan..只用英文来并应为不只正确的话语名..因为以前都只会练不知这几套功夫是来自那里? 只知到hong juan是少林..是在舞狮团练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6-2006 09: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站桩是什么意思?练马步吗?
松静桩是什么?无极桩又是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6-2006 12: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7-2006 10: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家拳

想请教,
朱家中家
的中家何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7-2006 11: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地躺拳




是以跌、扑、滚、翻等动作为主的拳术,俗称“就地十八滚”。是以攻防动作为基础,配以跌扑滚翻动作而构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拳术,套路结构严密紧凑,翻腾跳跃、摔跌起跃动作间衔接合理。拳法善用腿,以踹、蹬、剪、扫、勾、撩、踢、绊为主,躺地时常与流蹬、剪、扫、勾、撩等腿法相配合,具有技击性。其主要技法有:翻身楔(单手直臂支撑全身倒立,用身体砸向对方)、抢背(上体前倒回手搂抱对方腿部,再借滚翻惯力用腿击打对方)、地趟绞剪(分为3种,上风剪用腿击打对方头部、胸部,中风剪击打躯干、腰部,下风剪扫打腿部)、前滚翻(倒地翻身楔打)、后滚翻(两手扶地用脚后蹬对方)、刺剑、鲤鱼打挺(两脚蹬地跳在空中;仰身平衡,两腿交叉蹬直,挺身,以便用两脚蹬倒对方或用两大腿里侧冲倒对方)、虎扑、栽碑、盘腿跌、扑地蹦、头翻、手翻、空翻、乌龙绞柱等。主要拳术套路有三趟地躺拳,器械套路有滚躺刀、滚躺双刀、刀里加鞭、滚龙枪等。技巧性较强,动作难度也较高,运动特点是顺势而跌,旋即而起,卧地而击,高翻低滚,起伏闪避,一气呵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7-2006 11: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劈挂拳

  劈挂拳是一种广为流传深受人们所喜爱的古老拳种之一。劈挂拳为少林佛门内武技,相传始于清代乾隆年间(1775)年,一韩姓僧人(韩透露)去海望诗探望师兄,由于长途跋涉,受尽千艰万苦,病倒在河北盐山县,被大左村的一位人称左四爷的布施行善收留家中,请医治病,疗养身体。一日散步,偶尔经过一拳坊,听到有习武之声。和尚见此地乡情有好武之风,为报答当地人好善之情,便将自己的武功劈挂拳,传授给当地乡民。本村习武少年左宝梅见此僧人身怀绝技,便求教拜师为徒。左宝梅苦练十余载,悟出劈挂拳之真谛。从此左门世代相传。后左氏传人左东君,破家规传于外姓,从此逐渐传开沿袭至今。

    劈挂拳是一种以滚、搂、缠髂、劈、挂掌,两肩披形臂,不招不架,闪展腾挪,见招打势,随势进招,搂膝绕步,拧腰切跨,翻车辘辘,辘辘翻车。大劈大挂,大开大合,上下翻飞,迅猛彪悍,滚翻扑搂,劈撩挂砸为风格独特的拳种。劈挂拳功正劲整,架子舒展大方,势势开敞畅达,气力贯通,流畅彪悍,以气贯力。以根力催腰力,以腰力摧稍力,滚翻迅速。正所谓:"劲力畅达势子悠,功架舒坦腰为轴,脚趾黄泉头顶天,横平竖直臂轮圆。"滚搂缠髂劈挂掌,翻滚撩砸内中藏,乌云罩月龙形势,蜂蜇狗咬上下忙。劈挂拳则以丹田气贯通,发劲饱满,劲足力透。而气浮则力单,气沉则劲透。举轻落重,冷脆硬弹,气随意念,力在丹田。亦以脚为根,手为稍,腰为轴,以意催气,以气带力,气贯小臂与手则以丹田气为本。意随于心则机警如猿,气催于根则力如熊虎之威猛则无坚不摧。气催于腰则是灵腰似蛇,龙腾彪悍、气贯于稍则迅猛如鹞鹰之搏翼攻敌而不及。气通则力达,力达则劲整而不散。甩膀抖腕遥击、圈拦、捆锁,放长击远。即所谓:"乌云罩月龙形势,甩头一指是偷袭。"

    劈挂拳用力圆润,雄厚。快速敏捷,刚强有力,势势运用自如,招招称心如意。俗话说:"快打慢,慢打迟,迟的打没。所以劈挂拳要求:来无踪,去无影,手似流星,眼似电。腰似蛇形,脚似钻,迅速敏捷,不可呆滞。滞呆本无则不灵,机警生智则有素。轻似狸猫,猛如虎。峻切如鹰,腰灵似蛇,机警似猿,冲腾似龙。要打的手手似蛱蝶翻飞。柔里调刚,无不具猿臂、蛇腰、龙腾、虎跃之象。形如鹞鹰之翻展,转碾之迅速敏捷,一举其态如飇风迅雷不及掩耳,真乃英雄叹莫及。劈挂拳之引手,是引蛇出洞而后击,速打七寸莫迟疑,快打、猛打手连手,真真假假是虚实,攻其不备,防不胜防,然而我自守来螭,歌日:气沉丹田不要忙,沉肩舒臂内力藏。见招打势腰带力,两臂平展为横击,滚搂缠髂圈拦手,辘辘盘打抡臂劈,见空即人前戳手,顺势进招脆劲击。

    劈挂拳之一动无不动,动则似蛇无足伏水草而行之,似鹞鹰之穿林而翔,似蛟龙翻江捣海。似灵猫之捕鼠一发即动,倒翻午雷,怪蟒翻身,迅穿猛击。劈挂之一静无不静,而气势神态则无不生威。静则等待袭击时机,似弓满待发,打势、进招,闪展腾挪,蓄劲在我,挺胸拔背,开胸舒臂。松肩合胯,灵腰慧眼,然而守来螭。劈挂拳之两臂伸展,则似剪子张股,似老虎大张嘴,似锄刀之撑起,似渔翁手中之叉举起。突如其来,则似劈雷闪电,泰山压顶,滚搂缠髂,探海缚龙,刁拿锁扣,无不应手。失掉此机,真乃英雄叹莫及。

    劈挂拳之要诀综谓:腾如龙、猛如虎、狠如鹰、机警似猴、腰灵似蛇。滑如油、冷如冰。快如电、行如风、站如钉、一要精神,二要眼,三要力气,四要胆。手似流星,眼似电,腰似蛇形,脚似钻。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练成钢筋铁骨,不怕筋骨皮受苦,拍打功练内膜,功到免伤我。

    盐山劈挂拳源流如下:宗师韩姓僧人(韩透路)下传左宝梅。左门世代相传,后左东君破家规传外姓李云彪、肖和成、再下传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辛店村彭子珍、安亭云、于五爷(小名)、韩宝恒、刘贵长、河北省盐山县黄龙潭村黄林彪。再下传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辛店村彭振林;彭振山、于子成,尹玉支、韩宝玉、刘云龙、高福安、高化龙、刘吉祥、安长林、刘义彪。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河吕店村吴少亭。河北省盐山县杨家龙潭村杨宝歧。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杨石桥村马凤图。河北省沧州市东关乡圈子村刘树村。以上几位师父再下传。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辛店村干子瑞、刘连发、韩福贵、彭维西、彭维忠、彭维德、韩福海、张洪升、刘树亭、高明善、刘宝森、赵连可、刘子善、刘子明、孙洪山、崔玉昆、高连仲、张连新、刘泽龙、曹瑞亭。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卜寨村赵海青、赵海山、高宪文。河北省盐山县子庄村马连坡。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卜老桥村郭金山。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河吕店村吴玉文。河北省沧州市东关乡午龙堂村王振环、马玉峰、孙玉龙、马忠秀。孟村回族自治县程家村于青海。河北省沧州市庞老太(小名)河北省盐山县于尉家村韩套林。河北省盐山县楚林庄村楚连成。河北省盐山县程家林村董文祥、董文贵。河北省黄骅县朵庄村赵春祥。河北省盐山县大王堡村肖恩甫、肖春甫。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杨石桥村马贤达、马颖达等人。以上几位师父再下传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卜老桥村郭晋武、河北省孟村人回族自治县辛店村刘金泉、韩华升、韩洪升、董世明、刘银龙、刘冠兴、赵金德、孙金铭、张世元、彭国章、彭国昌、彭国瑞、彭国君、刘洪来、刘连通。河北省沧州市老午龙堂村刘吉祥、胡桂英、胡金堂。河北省沧州市老午龙堂村勒万德、勒万贵、孙景春、胡金升、彭连贵。河北省沧州市东关马金秀。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宋庄子村常树峰、常树德、刘义春、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肖庄子村肖国(小名)。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王御史村朱贤、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卜寨村李彪文、陈秀景、路振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3-7-2006 11: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劈挂拳

是一种以猛劈硬挂为主,长击快打,兼容短手的拳术。原为通备拳中的第一路子拳,后发展为独立一支。该拳快猛迅变,立劈横抽,直来横挡,横来直击,胜似戴盔披甲,“劈挂拳”因而得名。劈挂拳特点是发力饱满,气势贯通,长击冷抽,双臂交劈,斜拦横击,吞吐含放,翻滚不息,兼容短打,大开大合,猛劈硬挂,速攻快打。在技击上,讲求吞吐伸缩,放长击远,回环折叠,虚实往返,招法珠连,速进猛攻。要求力以圆动,以腰为本,流裹翻转不息,动作特点为“拧腰切胯;合膝钻足;吞胸凸背;缩肩藏头;前握后扣,两臂条直,溜臂合腕,两臂劈挂。腰似转轴,身似鞭杆,手臂似鞭梢,周身之力通达于肢端。步法多为激绞连环步(拖拉步),即进步跟步连合交织,步步连环,逢进必跟,逢跟发进,进跟连环,互为子母,快速连贯。主要方法有滚、勒、劈、挂、斩、卸、剪、采、掠、摈、伸、收、摸、探、弹、擂、砸、猛等。劈挂拳腿法灵活,提膝护胸,勾足蹶肋,伸足朝天,左右抹面(十字被红)。劈挂拳功正劲整,架子舒展大方,气力贯通,以气贯力。以根力催腰力,以腰力摧稍力,滚翻迅速。劈挂拳则以丹田气贯通,发劲饱满,气沉则劲透。举轻落重,冷脆硬弹,气随意念,力在丹田。亦以脚为根,手为稍,腰为轴,以意催气,以气带力,气贯小臂与手则以丹田气为本。意随于心则机警如猿,气催于根则力如熊虎之威猛。气催于腰则是灵腰似蛇,气贯于稍则迅猛如鹞鹰之搏翼。甩膀抖腕遥击、圈拦、捆锁。讲究滚勒劲,吞吐劲、劈挂劲、翻扯劲和辘辘动等劲法,用力圆润,雄厚。快速敏捷,刚强有力。来无踪,去无影,手似流星,眼似电。腰似蛇形,脚似钻,迅速敏捷。要打的手手似蛱蝶翻飞,柔里调刚,无不具猿臂、蛇腰、龙腾、虎跃之象。形如鹞鹰之翻展,转碾之迅速敏捷。劈挂拳之引手,是引蛇出洞而后击,速打七寸,猛打手连手,真真假假是虚实,攻其不备。

劈挂拳的要诀是轻似狸猫,冲腾似龙、猛如虎、狠如鹰、机警似猴、腰灵似蛇。滑如油、冷如冰。快如电、行如风、站如钉、一要精神,二要眼,三要力气,四要胆。

劈挂拳的套路有一路挂拳、二路青龙拳、三路飞虎拳、四路太淑拳、大架子拳、十二大趟子”、十路弹腿、溜脚势、慢套劈挂、快套劈挂、炮锤等。在沧州一带,有与通臂拳相结合的单式(散手招法),有单劈手(单扯肩),反劈手,铁扫帚,开门炮,大、小跨步,倒发乌雷,搅地龙(瞧地龙),鹞子穿林,前劈加横,抄手起脚,反点腿,激步勾子,蹶子脚等。劈挂拳的器械有奇枪(又称梅花枪)、六合大枪、疯魔棍、七十三剑(亦称通备大剑)、梯袍剑(亦称通备小剑)、劈挂单刀、劈挂双刀、苗刀、凤头阁(护手钩带刺)、拦门撅、三节棍、九节鞭、戟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7-2006 03: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好象还没有谈论到"擒拿手"噢?

听说擒拿手分为"大擒拿"和"小擒拿"
大擒拿36路,小擒拿72路,分打人体108个穴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7-2006 03: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8 汉武弟 的帖子

这个就交给老弟你去干吧,还有那个“沾衣十八跌”等功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7-2006 03: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要是在下能的话,早就贴上来了。。呵呵

楼上那句,我还不是从电影黄飞鸿那边听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2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9-3-2023 06:11 AM , Processed in 0.07674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