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3321|回复: 79

心与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5-11-2020 12:27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25-11-2020 12:30 PM 编辑

有一学僧至南阳慧忠国师处参学,请示道:

‘禅-是心的别名,而“心”是在佛不增,在凡不减的真如实性,禅宗祖师们将此“心”易名为“性”,请问禅师,心与性之差别如何?’

慧忠毫不隐藏的回答道:‘迷时则有差别,悟时则无差别。’

学僧又再进一步的问道:‘经上说:佛性是常,心是无常,为什么你会说无差别呢?’

慧忠国师耐烦的举喻说明道:‘你只依语而不依义,譬如寒时结水成冰,暖时融冰成水;迷时结性成心,悟时融心成性,心性本同,依迷悟而有所差别。’

学僧终于契会于心。


在佛教里,心性的别名很多,如‘本来面目’,‘如来藏’、‘法身’、‘实相’、‘自性’、‘真如’、‘本体’、‘真心’、‘般若’、‘禅’等等。这无非是用种种方法要吾人认识自己。迷悟虽有差,本性则无异。如黄金是一,但可制耳环、戒指、手镯等各种不同之金器,故金器虽异,实一黄金耳。明乎此,心与性名虽不同,实则皆吾人之本体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5-11-2020 02:22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初禅是离生喜乐,身和心会分离,都"找"到了心。问题来了,四禅八定是共法而不是佛法,理和这主题是一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11-2020 02:30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智囊 于 25-11-2020 05:12 PM 编辑

All conditioned existence

Like a dream, an illusion, a phantom or a bubble

Like a tiny drop of dew, like a flash of lightning

So this is how to contemplate our conditioned existence in this fleeting world and also to be see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11-2020 03: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tl123 发表于 25-11-2020 02:22 PM
初禅是离生喜乐,身和心会分离,都"找"到了心。问题来了,四禅八定是共法而不是佛法,理和这主题是一样的。

心有很多层次,我们常人用的是脑识(第六识),不是心识(第七识和第八识),虽然说脑识也是心识的作用,但是透过十八界(六根+六境+六识)产生作用。


前五识所依五根,皆是净色。此第六识所依意根,则是心法。第七末那识叫做“意”,它是生起第六识的所依,称为意根。

当一个人进入禅定时,虽然是身心分离,其实只是暂时都摄浮尘根,就是我们肉眼可见的身体的作用,如眼珠、耳鼓、鼻腔、舌膜、肌肤等。

可是在禅定中,净色根就起作用了,它由四大净色所组成,虽然肉眼不可见,但有发识的功能。这时候就进入纯粹心法的世界。

禅定中体验的心,只是比较纯粹的心,可是还不是觉悟层次的心,即使修到四空定,离见性还是有距离。

许多体验禅定经验的人,往往会误会心法就是无我。从上述的公案可知,由于迷悟之别,悟前此心非性,只有悟后,才是即心即性。

所以找到心只是开始,还不是见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11-2020 04:37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谷成 发表于 25-11-2020 03:25 PM
心有很多层次,我们常人用的是脑识(第六识),不是心识(第七识和第八识),虽然说脑识也是心识的作用,但是透过十八界(六根+六境+六识)产生作用。


前五识所依五根,皆是净色。此第六识所依意根,则是心法 ...

心是六识,心的根本是空性也就是实相般若。念佛号也是共法,实相念佛才是佛法是佛法中心的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11-2020 05:10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tl123 发表于 25-11-2020 04:37 PM
心是六识,心的根本是空性也就是实相般若。念佛号也是共法,实相念佛才是佛法是佛法中心的中心。

空是第一大妄念,空背后是涅槃,涅槃一法不立故称灭,如果灭放下了就是究竟涅槃,究竟涅槃能生万法,当你感动整个宇宙的时候,宇宙就会向你打开大门,等待你开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5-11-2020 05:12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ubhuti replied, “As far as I have understood the lord Buddha’s teachings, there is no independently existing object of mind called the highest, most fulfilled, awakened or enlightened mind. Nor is there any independently existing teaching that the Buddha teaches. Why? Because the teachings that the Buddha has realized and spoken of cannot be conceived of as separate, independent things and therefore cannot be described. The truth in them is uncontainable and inexpressible. It neither is, nor is it not. What does this mean? What this means is that Buddhas and disciples are not enlightened by a set method of teachings, but by an internally intuitive process which is spontaneous and is part of their own inner natur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11-2020 05:16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智囊 发表于 25-11-2020 05:10 PM
空是第一大妄念,空背后是涅槃,涅槃一法不立故称灭,如果灭放下了就是究竟涅槃,究竟涅槃能生万法,当你感动整个宇宙的时候,宇宙就会向你打开大门,等待你开悟。

好好的把金刚念诵法给学起来,刚开始不行是喉咙的气脉没打开,网友,加油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5-11-2020 05:21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ow do I know this? Because this person must have discarded all arbitrary notions of the existence of a personal self, of other people, or of a universal self. Otherwise their minds would still grasp after such relative conceptions. Furthermore, these people must have already discarded all arbitrary notions of the non-existence of a personal self, other people, or a universal self. Otherwise, their minds would still be grasping at such notions. Therefore anyone who seeks total Enlightenment should discard not only all conceptions of their own selfhood, of other selves, or of a universal self, but they should also discard all notions of the non-existence of such concept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11-2020 06:04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25-11-2020 06:07 PM 编辑
tl123 发表于 25-11-2020 04:37 PM
心是六识,心的根本是空性也就是实相般若。念佛号也是共法,实相念佛才是佛法是佛法中心的中心。


依照禅宗的道理,心找到最后还是空的,二祖说觅了心了不可得。不过空又不是没有。说有说空都不对,因为言语道断、离言说相,说似一物即不中,就是不要我们掉进任何概念,才有可能不挂一法。可是说易做难。这就是迷悟有别。

念佛其实都是参禅,所以最近我都是时而念佛,时而参禅,时而读经,就是单纯的做,都不要去想,最后发现无论你修什么都是念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11-2020 06:08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谷成 发表于 25-11-2020 06:04 PM
依照禅宗的道理,心找到最后还是空的,二祖说觅了心了不可得。不过空又不是没有。说有说空都不对,因为言语道断、离言说相,说似一物即不中,就是不要我们掉进任何概念,才有可能不挂一法。可是说易做难。这就是 ...

所觅者,必定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如果说有就是大妄语!所有概念都不能成立,是为如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11-2020 06:10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谷成 发表于 25-11-2020 06:04 PM
依照禅宗的道理,心找到最后还是空的,二祖说觅了心了不可得。不过空又不是没有。说有说空都不对,因为言语道断、离言说相,说似一物即不中,就是不要我们掉进任何概念,才有可能不挂一法。可是说易做难。这就是 ...

心的根本是空性,空性里有"知",可说是空,可说是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11-2020 06:13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tl123 发表于 25-11-2020 06:10 PM
心的根本是空性,空性里有"知",可说是空,可说是有。

这个知本身也是大文章。楞严经说,知见立,知即无明本。这是一个大公案。值得要好好的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11-2020 06:30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谷成 发表于 25-11-2020 06:13 PM
这个知本身也是大文章。楞严经说,知见立,知即无明本。这是一个大公案。值得要好好的参。

Subhuti again asked, “Blessed lord, when you attained complete Enlightenment, did you feel in your mind that nothing had been acquired?”

The Buddha replied:

“That is it exactly, Subhuti. When I attained total Enlightenment, I did not feel, as the mind feels, any arbitrary conception of spiritual truth, not even the slightest. Even the words ‘total Enlightenment’ are merely words, they are used merely as a figure of speec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11-2020 06:38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智囊 发表于 25-11-2020 06:30 PM
Subhuti again asked, “Blessed lord, when you attained complete Enlightenment, did you feel in your mind that nothing had been acquired?”

The Buddha replied:

“That is it exactly, Subhuti. Wh ...

所以历代禅师鉴定一个人开悟与否不是看他会不会背佛法,而是看他的机锋。一个人要是开悟了,自然就有般若智慧,真心流露,言语反应都是不假思考,又任运自如,不会像我们,容易心被境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11-2020 06:41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谷成 发表于 25-11-2020 06:38 PM
所以历代禅师鉴定一个人开悟与否不是看他会不会背佛法,而是看他的机锋。一个人要是开悟了,自然就有般若智慧,真心流露,言语反应都是不假思考,又任运自如,不会像我们,容易心被境转。

不是相对的东西有什么好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5-11-2020 06:42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谷成 发表于 25-11-2020 03:25 PM
心有很多层次,我们常人用的是脑识(第六识),不是心识(第七识和第八识),虽然说脑识也是心识的作用,但是透过十八界(六根+六境+六识)产生作用。


前五识所依五根,皆是净色。此第六识所依意根,则是心法 ...

凭你这段文,可以知道你从来没有在当下(不打坐时),体会到无我,建议学一学内观,佛陀纯正的教法,可以通过觉知,时时刻刻体会到“无我”。而不需要进入打坐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11-2020 06:44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ethen1980 发表于 25-11-2020 06:42 PM
凭你这段文,可以知道你从来没有在当下(不打坐时),体会到无我,建议学一学内观,佛陀纯正的教法,可以通过觉知,时时刻刻体会到“无我”。而不需要进入打坐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11-2020 06:46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谷成 发表于 25-11-2020 06:13 PM
这个知本身也是大文章。楞严经说,知见立,知即无明本。这是一个大公案。值得要好好的参。

空性里有知,这个“知”,并非师兄认为的知见,知见是意识范围,而“知”不是,这里的知,没有见,如果连这个“知”,都没有,就是断灭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11-2020 06:57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ethen1980 发表于 25-11-2020 06:46 PM
空性里有知,这个“知”,并非师兄认为的知见,知见是意识范围,而“知”不是,这里的知,没有见,如果连这个“知”,都没有,就是断灭空

你说无知是断灭,说的没错,可是你要是认为有知,又是头上安头。这些都是凡情,已经落入两端。如来若有言说相,都是对我们凡夫而说,实际上,如来无有一法可说。即便我们着一个知也是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9-3-2024 03:16 PM , Processed in 0.084179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