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6124|回复: 77

認識大乘經典系列2:我們讀懂漢譯佛經了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9-5-2020 05: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xiaoguo 于 31-10-2020 09:53 AM 编辑

辛嶋靜志



編者按:辛嶋靜志先生,日本創價大學國際佛教學高等研究所教授,著名佛教文獻學家。著有《〈長阿含經〉原語研究》、《道行般若經校注》、《正法華經詞典》等。辛嶋先生近年來一直呼籲,不僅要關注梵巴語等佛經原典,更要重視漢譯佛典的價值,因為很多漢譯本的年代較早,保存了大量早期文本的信息。然而,我國學人大多不了解這種基於多語言的文獻學體系,甚至將先生的觀點誤讀為「漢譯佛典比印度語原典更為權威」,進而貶低學習梵巴語和參閱印度原典的意義。這裏從辛嶋先生的漢語論文集《佛典語言及傳承》(裘雲青等譯,中西書局,2016年)中摘編幾則內容,經由辛嶋先生授權並審閱,箇中見地由讀者體會。


思想是通過語言表達並通過語言流傳的,不正確地捕捉語言,便不可能正確地理解思想。

漢譯佛典是如此重要,卻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傳統的中國學學者很少有人閱讀佛典,也沒有形成推敲深研的風氣。很多人認為,漢譯佛典是翻譯,與梵語、巴利語佛典相比不過是二手數據,而且並不難懂。而事實上,漢譯佛典是如此難解,僅僅滿足於粗略讀懂,必然會被錯誤包圍而不自知,根本不可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思想。如今,我們首先應該老老實實地承認,我們並不懂佛教漢語。知道自己不懂,就會打破己見,重新認識漢譯佛典。

漢譯佛典不僅是研究漢語史的重要資料,對於探討佛典的產生、發展等問題,也必不可少。研究這方面問題,僅靠梵語佛典是遠遠不夠的。

讀漢譯佛典的人都會注意到,佛典漢語與古典漢語有很大不同。原因之一在於,來自印度、中亞等地的譯者並不熟悉漢語,使用了特殊表達或是新造詞來表現在中國本土所沒有的概念和思想,即使使用原有詞彙,也常常遠離本義。更大的原因在於,為了教化大眾,漢譯佛典使用了當時的日常口語表達。這些特殊詞彙和語法,在漢語辭典、語法書中極少能查找到,這就增加了理解漢譯佛典的難度。

值得慶幸的是,從中國學角度研究漢譯佛典的詞彙、語法的風氣漸盛,成績卓著。但是,這些研究有其局限性,沒有對漢譯佛典的「譯典」屬性給予足夠重視。只有把漢譯佛典與梵語、巴利語、犍陀羅語等文獻,以及不同的異譯本對照起來,才能準確把握漢譯佛典的意義。下面舉出一些具體詞彙實例。

竺法護譯《 正 法 華 經 》二例





「載」一般用作量詞,義為「年」,而在竺法護譯《正法華經》中則作為數量單位,與梵文nayuta (「千億」或「百萬」) 對應,義為「極多」。例如:

見無央數億載諸佛。 奇異珍寶無量兆載。 十四載人立聲聞、緣覺地。 時千億人皆立大道,十四載人聲聞、緣覺,無央數人得生天上。
晝 度 樹

「晝度樹」早見於竺法護以前的譯經之中,與梵語pārijāta, pārijātaka (珊瑚樹) 對應。但至今我們也不清楚,這個詞是如何被譯為「晝度樹」的。

竺法護譯《正法華經》也有這個詞,對應的尼泊爾和吉爾吉特出土的梵文本中的pārijāta, pārijātaka, 中亞本中是pāracitra, pāracitraka。「晝度樹」的「度」為梵語pāra-(「越過」、「對岸」)的翻譯,那「晝」從何而來?筆者認為,中亞本pāracitra(ka) 含有梵語 -citra (「雜色」、「斑駁」、「裝飾」、「繪畫」),這個詞起初被譯為「畫度樹」,以後,人們漸漸忘記了其本義,把「畫」(繁體:畫)誤寫為「晝」(繁體:晝),流傳至今。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4o9bk93.html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4o9bk93.html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江心影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9-5-2020 05: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辛嶋靜志先生部分專著

支婁迦讖譯《 道 行 般 若 經 》二例





「賜」在古代漢語中偶爾表「窮盡」。在《道行般若經》中出現了兩次:

須菩提!阿惟越致菩薩摩訶薩,當知阿惟越致相。諸惡悉除賜。 宿命所作惡於是悉除賜,從是以來斷經餘映悉盡。
《道行般若經》中,「賜」除表「窮盡」義以外,往往表「全部」、「都」,這一用法與其近義詞「盡」一致,歷來詞典里卻沒言及。「賜」的這個虛詞義,不僅可以從前後關係推測,而且梵本及異譯中和它相對應的讀法也可佐證。如:

支婁迦讖譯:幻人、泥洹賜如空,無所有。

支謙譯:是幻、是人、泥洹皆空,俱無所有。

竺佛念譯:幻人、泥洹賜如空,[無]所有。

鳩摩羅什譯:幻、夢、涅槃無二,無別。

玄奘譯:幻化、夢境與一切法及至涅槃無二,無別。

梵本:māyā ca nirvāṇaṃ cadvayam advaidhīkāram ... svapnaś ca nirvāṇaṃ cadvayam advaidhīkāram


支婁迦讖的譯例還有:

是菩薩・摩訶薩於夢中覺已,若見城郭火起時,便作是念:「⋯⋯。今是城郭火起。用我故,悉當滅,悉當消,悉當去,不復現。」 ⋯⋯ 假令火賜滅已,賜消已,賜去已,知是須菩提!

複次,須菩提!法師欲到極劇之處,語受經人言:「善男子能知不? 其處無谷,有虎狼,多賊,五 (讀為「無」?) 空澤。我樂往至彼間。諦自思議:『能隨我,忍是勤苦不』。」 復以深好語與共語。弟子當厭已,心不復樂,稍稍賜還。

有時「賜」和近義的「都盧」並列。

十方無央數佛國諸天人、諸龍、阿須倫、諸閱叉鬼神、⋯⋯諸摩睺勒鬼神、諸人、諸非人都盧賜來到是間,問訊法師,聽受般若波羅蜜,作禮繞竟,各自去。



《道行般若經》中, 「底」義為「邊際」、「止境」的用例出現二十餘次。「底」這個意思 ,不僅從前後關係可以推測,而且梵本及異譯中和它相對應的讀法也可佐證。例如:

支婁迦讖譯:複次,拘翼!法無底,復無端底,無有中邊,無有盡時。底索,無底。復無無底波羅蜜。

支謙譯:當知:法無邊,人無底。當知:法無底,身與作,復作用。是故當知之:與大明等無異,無中邊,亦無本端,不可限量,一切不可得。以是故,明度無邊,無底。

竺佛念譯:複次,拘翼!法者無際,無限,無有極,無有中間,無可得者。

鳩摩羅什譯:複次,憍屍迦!諸法無邊,前際不可得,中際、後際不可得。是故,緣無邊,般若波羅蜜無邊。

梵本:punar aparaṃ Kauśika yasmāt sarvadharmā anantā aparyantā na teṣāṃ anto vā madhyaṃ vā paryavasānaṃ vā upalabhyate tasmāt Kauśika ananta-pāramitêyaṃ yad uta prajñāpāramitā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4o9bk93.html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4o9bk93.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5-2020 02: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對不起,這是很值得關注的主題,請原諒我來頂帖。
歡迎大家踴躍發表自己的看法,謝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5-2020 05: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5-2020 05: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健康之道 发表于 30-5-2020 05:17 PM
我没有自己的看法,只能分享。
图片注明:师父所说的“老和尚”是指海贤老和尚
阿弥陀佛
善哉善哉

【#印順導師法語選粹 031】
我們不是為念佛而念佛,為喫素而喫素,為誦經而誦經,我們是為了策發信願而念佛,長養慈悲而喫素,為了引生智慧而誦經。這是方法,目的在信願,慈悲,智慧的進修。
(《學佛三要》,p.80)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江心影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5-2020 06: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aoguo 于 31-5-2020 06:11 AM 编辑
江心影 发表于 30-5-2020 02:10 PM
對不起,這是很值得關注的主題,請原諒我來頂帖。
歡迎大家踴躍發表自己的看法,謝謝。

這類問題上面的link裏還有很多例子,所以我介紹大家多認識漢典的翻譯問題,因爲甚至有翻譯問題而演變成後來對法義的扭曲的例子。

鳩摩羅什譯: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卷1(CBETA, T08, no. 235, p. 749, b6-7)
玄奘卻譯為:「若菩薩摩訶薩有法想轉,彼即應有我執」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401卷-第600卷)》卷577(CBETA, T07, no. 220, p. 980, c22-23)


鳩摩羅什翻譯的《大智度論》有提到:眾義經,利眾經,義品,阿他婆耆,有誰知道是什麽意思嗎?
其實這四個詞都是相同的意思,就是指[義品](巴利《小部》第五經《經集》的第四品 Aṭṭhakavagga)


再來看《雜阿含345經》:有人看的懂嗎?

「如我所說,波羅延耶阿逸多所問:
『若得諸法教,  若復種種學,
 具威儀及行,  為我分別說。』」(CBETA, T02, no. 99, p. 95, b11-14)

其對應經典為《經集》1038頌)

「那些已經了知諸法的人,與多種有學, 他們的行為是怎樣呢?
審慎的智者,朋友,請你解答我的問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31-5-2020 09: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xiaoguo 发表于 30-5-2020 10:08 PM
這類問題上面的link裏還有很多例子,所以我介紹大家多認識漢典的翻譯問題,因爲甚至有翻譯問題而演變成後來對法義的扭曲的例子。

鳩摩羅什譯: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卷1(CBETA, T08 ...

謝謝你的分享,功德無量。
以前在這裡跌的坑蠻大的,感觸良多。

目前比較專注在其他領域,希望有朝一日再度重溫佛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2020 05: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心影 发表于 31-5-2020 09:34 AM
謝謝你的分享,功德無量。
以前在這裡跌的坑蠻大的,感觸良多。

目前比較專注在其他領域,希望有朝一日再度重溫佛典。

幾乎每個華裔佛教徒都有掉進炕裏的經驗,有些人掉了永遠出不來,有些人出來了又掉進別的炕裏。但是掉進炕裏大部分還是比沒有掉進去得到更多好處,彼岸到底在哪裏?多少人又在以盲導盲?

請問你一個問題,隨便你答。(其實我現在很怕問問題了,等下又給人講不可以問,要直接講答案,當我直接講答案那些人又消失了)


佛陀叫什麽名字?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江心影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6-2020 06: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义和狭义
的Buddha~

经验主义
常会有的苦恼...

教师:为什么学生那麼笨
学生:我会还需要你干嘛
技师:为什么学徒那麼笨
学徒:。。。。

三法印~
上座部:有欲皆苦
Buddha:无欲涅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6-2020 07: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子房学韬 发表于 1-6-2020 06:20 PM
广义和狭义
的Buddha~

经验主义
常会有的苦恼...

教师:为什么学生那麼笨
学生:我会还需要你干嘛
技师:为什么学徒那麼笨
学徒:。。。。

三法印~
上座部:有欲皆苦
Buddha:无欲涅槃

選擇題。10%

佛陀叫什么名字


A“释迦牟尼”


B “乔达摩•悉达多”


C 薄伽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6-2020 10: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陀≈屬性(覺醒者)
释迦牟尼≈種類(聖人)
乔达摩(姓)悉达多(名)
薄伽梵≈尊稱(世尊)

現在的幼兒園小孩(3~5歲)
常會流行一個梗:
小孩子才做選擇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6-2020 11: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子房学韬 发表于 3-6-2020 10:56 AM
佛陀≈屬性(覺醒者)
释迦牟尼≈種類(聖人)
乔达摩(姓)悉达多(名)
薄伽梵≈尊稱(世尊)

現在的幼兒園小孩(3~5歲)
常會流行一個梗:
小孩子才做選擇題~

之前有位法友很喜歡說三歲小孩會的八十歲的大人卻不會就是這樣。

問三歲小孩佛陀叫什麽名字,他會說不知道。

對了,最正確的答案就是"不知道"

释迦牟尼,肯定不是佛陀的名字。从梵文来看,“释迦”是他所在氏族的名字,“牟尼”是非常有智慧的一个人,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乔达摩悉达多,可以肯定也不是的名字。在梵文里面,“乔达摩”的意思是“以牛作为崇拜的那个族的男性”,“悉达”的意思是“有成就的人”

佛陀肯定有一个名字,但这个名字沒有人知道了。


問題2, 10%

“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这句话是来自《六祖坛经》。

對還是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6-2020 12: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說得對~
哈哈哈哈哈~


廣義上,佛陀≈
名=乔达摩•悉达多
字=释迦牟尼、薄伽梵





答案2:
俗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6-2020 12: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的观点~

因缘到了,
你佛陀的名字自然会出现~

因缘不到,又放不下~
你可以把佛陀的名字...

定义为(budh):
子房、子韬、叶子、
8祖、肯德基、
黑人、xiaoguo....

你开心/安心就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6-2020 10: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陀叫什么名字?

叫阮的名





“ 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 ” 这句话是来自《六祖坛经》。

對還是錯?

据探子的回报, 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6-2020 01: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江心影 于 7-6-2020 05:46 AM 编辑
xiaoguo 发表于 1-6-2020 09:29 AM
幾乎每個華裔佛教徒都有掉進炕裏的經驗,有些人掉了永遠出不來,有些人出來了又掉進別的炕裏。但是掉進炕裏大部分還是比沒有掉進去得到更多好處,彼岸到底在哪裏?多少人又在以盲導盲?

請問你一個問題,隨便你 ...

現在比較忙著學 python,希望真的有時間好好再學習經典。

很難得在這裡還是看到許多真正發心讀經典的人,我從小就對這些經典充滿濃厚的興趣,但是所學有限,不敢參與討論。

我的答案是,喬達摩。

另外,我有一本《佛教漢語研究》,朱慶之,這本書裡也有收錄辛嶋靜志的文章,博客來找沒有了。當年我是在學林書局買的,現在網購了,已經很就沒有去了,可惜。

【此間緣已了,我目前得空都在下圍棋,回帖時或不時,請見諒。】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xiaoguo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7-6-2020 06: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六祖惠能师是一个樵夫目不识丁。初闻【金刚经】即有所悟。佛门心法不在于逐字解,有智慧就能通达。就算是学者逐字解经也不一定解得对。

我们是皈依佛,法,僧三宝。不是皈依佛,法,学者教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6-2020 12: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aoguo 于 9-6-2020 01:14 AM 编辑

@念弥陀 @素还真 @子房学韬


墰經古來版本很多,但現存的可分為四大系統,敦煌本(713年),到宋代惠昕本(957年),到契嵩本(1056年)和現在最流通的宗寳本(1291年)。從最古的版本到現在我們使用的流通版橫跨500-600百年。

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的故事非常動人,但是在敦煌本裏沒有,在惠昕本也沒有,是到了300年後才出現在契嵩本裏。同樣的,慧能半夜去宏忍房間受衣鉢的故事也是脍炙人口,但都是後期才加入的到墰經。甚至,應無所住這句話的翻譯問題,也有很大的討論空間。

皈依法沒錯,問題是你怎樣確定你皈依的法是符合佛陀的本意的?  例如墰經敦煌本約有12000字,但到了現在流通的宗寳本,600年内就多了57%的字!約有21000字!

又如,泰國比丘都比較注重聖言量,不注重經典。所以有些尊者說信解脫者的四不坏净,是不需要見法,只需要信和戒律成就就是証的得初果。請問你如果鑒別這個説法?還是人云亦云的就是皈依法?

聖嚴法師:
「傳統的佛教學者,不論是梵語系、巴利語系、漢語系、西藏語系,沒有一位是為了學術而研究的,他們都是藉研究的方法達成實踐的目的。可是近世的印度學、佛教學、漢學,目的不在宗教的信與行,而在於學術的真與明,故在傳統的佛教徒們,初初接觸到現代佛教學的論點之時,頗有難以適應的現象。
但是,現代學術的求真求明,乃是無可懷疑的,縱然學者們提出的觀點,未必皆能成為永久的定論;但經過精密審查的結論,必定有其相當程度的可靠性。若能認真地認識學者們的新觀點,通過新觀點的試鍊,仍能落實到對於佛法的信仰與實踐,佛教才具有更大的耐力和潛力。」

下面的故事多好看呀,其對象是接待処機,但是也製造了炕給新人掉進去。
https://new.qq.com/omn/20190601/20190601A0KNQB.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6-2020 01: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aoguo 于 9-6-2020 01:42 AM 编辑

這個問題更有趣了。


大乘的梵文叫mahayana, wiki說。Mahā是大、伟大的意思,Yāna则是乘,可指车辆、船舶等一切交通运载工具,在这里是对教法的习惯称呼,大乘的意译就是大教法。

所以大乘在大寳積經是這樣說的,此之大乘等于法界,此岸彼岸,無可得者,然能運載一切眾生,從此至於法界之中。。。這樣的説法我們聼了很多吧? 但yana的原本意思是這樣的嗎?

梵文,pali文的hina,我們馬來西亞人很熟悉,意義也差不多。那麽爲何hinayana會被翻譯成小乘? 而不是准确的翻译为【贱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6-2020 10: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子房学韬 于 9-6-2020 10:14 AM 编辑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
https://kknews.cc/society/e8l4554.html


求真求明 ~ ~

翻譯有個常見
的文化風俗問題:
像同樣身高的女生,

在胖為美的國家,
200斤只能稱為「微胖」;
而在瘦為美的國家,
100斤已經能稱為「超胖」~


賤,
在一些文化裡,
是褒義,像:賤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4-4-2024 07:15 AM , Processed in 0.082399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