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5735|回复: 31

艺术的文艺复兴~关于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建筑设计、雕刻、绘画、音乐和艺术家们的历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9-11-2005 07: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艺复兴交响曲

第一次读到“Renaissance”这个名词是在中学历史课本,但当时并没有深入研究,也不懂它所代表的时代意义。再次接触这个名词时是在建筑历史科(Counter Reformation & Renaissance),当时被它的新奇理论所吸引,印象较深刻的是这个时代的罗马人认为日尔曼人的哥德式建筑是丑陋和野蛮的(ugly & wild),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它开始让我有兴趣着手研究一个大时代的历史,寻找相关艺术背后的真理。

后来的后来,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这个时代的惟美理论,更爱上它的罗曼蒂克,最后,赫然发现,原来它有个“文艺复兴”这么浪漫切题的中文名,我才恍然大悟…



文艺复兴是14~16AD 欧洲国家先后发生的“文化与思想”的变革,不过“文艺复兴”这个名词是在16AD才被学术界所广泛使用的,它不只是局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复兴,也不单是文学与艺术方面的发展,其实它更能代表这个时期资产阶级上升的理想文化。

人文主义理论(Humanism)是文艺复兴的中心思想:
1.肯定人的崇高思想,主张一切以人为本;
2.肯定现世生活,歌颂爱情和个性解放;
3.提倡理性:追求知实,了解自然和研究科学;
4.鼓吹仁慈、博爱、歌颂纯真的友谊和崇高品德;
5.提倡平等和冒险精神。


文艺复兴的背景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最早的国家是意大利,同时,它也是人文主义文学的诞生地。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就是在14世纪的意大利佛罗伦士(Florence)、罗马(Rome)和威尼斯(Venice)首先兴起,成为这个运动的中心。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地图

[ 本帖最后由 Atila02 于 14-12-2008 11:45 PM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0 收起 理由
阿火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0-11-2005 12: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艺术”的文艺复兴~Renaissance & the Art

就如上面我所说的,文艺复兴不只是文学与艺术的复兴,哲学与科学在这个世界也不甘寂寞,有了很大的变革。宗教界所熟悉的马丁路德就是这个时期的产物。一言以蔽之,文艺复兴宣告了中世纪的结束和现代社会的诞生。

但因为我本身是研究建筑艺术的,所以很多时候都是以艺术的眼光来看待这个艺术辉煌的灿烂时代。至于宗教的革命,我坦诚懂得不多,也觉得不适合在这里发表,所以才决定将这个帖的主题锁定为~《艺术的文艺复兴》,希望可以跟各位感性的历史爱好者一起分享与讨论。


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

当然,我也爱文学,要不然我不会这么爱在这里献丑,只不过像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这种当代的文学家和戏剧家的作品,我懂的也几乎是零,所以这方面就期盼一位真正的文学爱好者来跟我们分享了。

我心坎里的文艺复兴~一切从“艺术”开始…

15世纪前的4/3左右的岁月里,意大利早期的文艺复兴美术家,摆脱了中世纪的规范,借助理性和科学的知识,力图在艺术创作上开拓出新局面。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主要从两方面吸取营养:
1.古典艺术(classical style):古希腊与罗马艺术中普遍应用的艺术形式在沉没了1000年后,重新被采用,这方面在建筑中尤为明显。
2.新产生的透视技法(anatomy),这一方面赋予艺术家制图和数学的法则,科学的精确度在画纸和其他平面上再现具有3D的实体形状。

如果你觉得以上两点太难明白,或许你可以想像一下,在哥德时期(Gothic)或更早,建筑师(architects)本身也一定是一名建造者(builders),因为他们一定要到工地去督工,因为建筑工人并不懂他心目中的建筑是怎样的。但在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师掌握了透视技法,可以完全将心目中的建筑物完整搬进画纸中,而且是立体的,所以建筑工人很容易明白和建造,并不需要建筑师的亲身督工了。这个时候开始,建筑师的身份以不再是建造者,而变成了纯粹的艺术家,只需要在纸上画画的艺术家。而建筑师们通常也是出名的画家,他们所画的写实素描,因为很立体,所以就好像拍照一般。
我教授这样生动地形容着。

艺术的文艺复兴三杰

在文艺复兴之前,艺术作品多集中在宗教主题上,而在文艺复兴时,艺术家们除了描绘一般的人物画像外,也绘画希腊罗马神话中的历史和人物。

本人愚昧,刚开始时只认识文艺复兴的三大巨匠:



1.达文西(/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AD)


2.米开朗基罗(/米高安哲鲁Michelangelo Buonarroti 1475~1564AD)


3.拉斐尔(Raphael 1483~1520AD)

如果有人对这三位大师不熟悉,没关系,因为接下来我会一一为大家介绍他们的作品。他们的作品可是惊世之作(起码我是这样认为的),等你看完他们的作品后,你一定会惊叹,原来这件作品就是他们的其中一人创作的。


[ 本帖最后由 Atila02 于 14-12-2008 11:55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005 03: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期待!!! 我第一个捧场,都是我的最爱 !!!!!

Michelangelo 是个固执的老头子,和da vinci是死对头,虽然da vinci 比他早,但仍不愿意人家拿他和da vinci比较,但我满佩服他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005 07: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抢答题1:请说出Raphael的真名

今年年头这里的博物院展出了文艺复兴时期各位大师的亲笔手稿,还好我没有走宝。(门票很贵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005 08: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ade 于 20-11-2005 07:35 PM 发表
抢答题1:请说出Raphael的真名

今年年头这里的博物院展出了文艺复兴时期各位大师的亲笔手稿,还好我没有走宝。(门票很贵下。


真的吗?在哪里?

我不知道raphael的真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005 08: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香草儿~ 于 20-11-2005 08:29 PM 发表


真的吗?在哪里?

我不知道raphael的真名。

在Te Papa..
quiz的答案,问阿提拉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1-11-2005 12: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ade 于 20-11-2005 07:35 PM 发表
抢答题1:请说出Raphael的真名

今年年头这里的博物院展出了文艺复兴时期各位大师的亲笔手稿,还好我没有走宝。(门票很贵下。

哈哈,sade你乖一点吧,为什么要在这里发这样的问题?

其实我就是不肯定他的真名,所以才写Raphael。

他的其他名字是:
1.Raffaello Sanzio
2.Raffael Santi
3.Rafael Sanzio de Urbino

请多多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11-2005 12: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达文西(1452~1519)
Leonardo da Vinci


在美术史上,人们把达文西的出现看作是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的开始。达文西出生在离佛罗伦士不远的一个小镇,父亲是当地的公证人,母亲是农妇,他是个私生子。他14岁时进入委罗基奥画室学画,几年后就达到老师的水平。

他是文艺复兴盛期的第一个杰出的代表,他是个画家,同时也是个卓越的艺术理论家。他的才能不只局限于艺术,在自然科学方面也做了不少贡献。他一生完成的作品不多,但件件都是不朽的名作。

1477年前后,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他离开了佛罗伦士来到米兰,成为米兰大公的宫廷艺术家。在米兰,他完成了两幅著名的作品,《岩间圣母》和《最后的晚餐》。


《岩间圣母》(The virgin of the rocks)1483年。
画中圣母端居中央,左右为婴孩以及天使。背景是幽深岩窟,花草错落、点缀其间。人物形象刻画细腻,栩栩如生,山岩花草逼真流动、色调幽暗,显视出画家在处理逼真写实和艺术加工的辨证关系方面取得了新的成就。


《最后的晚餐》1495~1497
这幅画应该每个人都看过,他描述的是圣经里的一个故事。背后的3面大窗子,中间的大窗子正好承托着耶稣的头部,让其形象清晰,庄严严肃。

1499年10月,由于法国进攻米兰,达文西被迫离开这座城市回到故乡佛罗伦士。在佛罗伦士,他完成了传世佳作《蒙娜丽莎》(1503~1505)。这幅肖像画体现了人的外在与内在美的统一,它代表了这个时代,闪耀着人文思想的光辉。这幅画的背景非常重要,迷茫的风景,给画增添了一种略带神秘的浪漫主义气息。

达文西的晚年并不愉快,1516年,他带着失望的心情离开意大利前往法国。1519年5月2日,他逝世于法国,终年67岁。


[ 本帖最后由 Atila02 于 15-12-2008 12:05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2-11-2005 09: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chinese.cari.com.my/myfor ... &extra=page%3D3
这里也是有一个类似的的主题,但那楼主copy and paste 的方式我不赞同。

楼主 你要用心写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1-2005 07: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文艺复兴,可以说是人类在逐渐走上腐败落后的历史上的一次复生。那是一场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天才才华大爆发,射出了照耀千年的光辉,但现在都没有那一次历史时期可以媲美。文艺复兴,可以说得上人类给自己的一次大手术,使我们人类还有进步的空间,奋斗的目标,好奇的探索,不倦的试验。也因为有文艺复兴,所以塑造了现在的人类历史。更进一步影响我们的下一代。文艺复兴,得却值得我们好好的谈论一番。

抢答题2:文艺复兴的最先两个角色是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1-2005 07: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The Da Vinci Code里,最后的晚餐这幅画里藏着一个很大的秘密。大家仔细得看,画里耶酥的身旁是不是一个女?为什么12门徒会有一个女生跑出来呢?大家猜吧!
ps答案无法揭晓,画家已去世多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11-2005 09: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ade 于 22-11-2005 07:27 PM 发表
在The Da Vinci Code里,最后的晚餐这幅画里藏着一个很大的秘密。大家仔细得看,画里耶酥的身旁是不是一个女?为什么12门徒会有一个女生跑出来呢?大家猜吧!
ps答案无法揭晓,画家已去世多年。

什么?是真的呢,旁边那个是女的,我一直都没有留意到呢!

谢谢分享

原帖由 香草儿~ 于 22-11-2005 09:47 AM 发表
http://chinese.cari.com.my/myfor ... &extra=page%3D3
这里也是有一个类似的的主题,但那楼主copy and paste 的方式我不赞同。

楼主 你要用心写喔~

这个帖有关于达文西很深入的资料,
我做的只是简介,有兴趣的应该按进去。

[ 本帖最后由 Atila02 于 23-11-2005 06:55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11-2005 07: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拉斐尔(Raphael 1483~1520AD)

圣乔奥.拉斐尔(1483-1520)生于乌尔比罗城的一个宫廷画师的家庭里,他的父母早亡,是由一个公爵夫人将他收养长大的。1500年,他在佩卢查城投在佩卢基罗门下学画,1504年末到佛罗伦士继续深造,在这里,他接触到了达文西和米开朗基罗的艺术,从中收益匪浅。1508年,他接收教皇犹利乌士II的邀请来到罗马。从此以后,一帆风顺地在教廷里为教皇服务。然而万分不幸的是,正当他的艺术走向顶峰的时候,竟撒手人寰,年仅37岁。

拉斐尔是一位非常善于吸收人家专长的画家,他把写实的佛罗伦士和抒情的安布里亚两大画派的风格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另外,在拉斐尔的宗教画中,明显的存在着异教精神。拉斐尔画了一系列圣母像,其中最为出色的如《圣母的婚礼》、《圣母加冕》、《大公爵的圣母》(1505)、《草地上的圣母》(1505)、《带金莺的圣母》(1505)以及最为驰名的《西斯廷的圣母》(1515)等。

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说:“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里有”拉斐尔正是通过圣母像的创作把阳光散布到别人心中,让别人感到宽慰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西斯廷圣母》

《西斯廷圣母》中的人物和真人大小相仿,是类似祭坛画的圣母像。画面上帐幕拉开,圣母怀抱婴儿从云中走出来,两边为男女圣徒,底下有两个小天使作顾盼状。构图庄重均衡,人物形象俊美,显示出伟大的母爱精神和救世济民之意。这幅作品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体现了文艺复兴时代的色彩,它是拉斐尔典范风格的完美代表,并对后来古典派和学院派有很大的影响。

            
                                 《雅典学派》

拉斐尔曾为梵蒂冈画了一系列壁画,其中最为出色的《教义的争论》(1508-1511)、《雅典学派》(1509-1511)、《帕尔戈的火警》(1514-1517)、《帕尔那斯山》等,都表现出异教精神和人文主意的思想。《雅典学派》构图宏伟,古典大厅中集古今著名学者于一堂,给人以庄重神圣之感,具有纪念碑意义,堪称艺术壁画中的登峰造极之作。

拉斐尔的肖像在文艺复兴的美术创作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教皇利奥十世和二主教像》(1518)、《卡切利翁像》(1515)以及《戴披纱女子》等皆是成功佳作。

拉斐尔的艺术以秀美著称,线条圆润,色调丰富,构图均衡,画面富丽而又典雅,浸透着一种贵族化的因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11-2005 07: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 Buonarroti 1475~1564AD)

15世纪中期开始,佛罗伦士失去了其意大利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由教皇统治的中心罗马取而代之。教皇为重建其在基督教世界的统治地位,不惜花费大量资金重建罗马,并吸引了大批艺术家到罗马工作。

米开朗基罗(1475-1564)是一位伟大的画家、诗人、也是建筑师。他比达文西和拉斐尔晚了大约40年离开人世,而这40年,正是意大利处在多灾多难的时代。他历尽沧桑,始终走着一条孤独而漫长的道路,正如他所言:“我一个人走着没有经历的道路。”米开朗基罗的故乡是佛罗伦士的卡普雷赛镇,父亲是当地的官吏,母亲早逝,他是在奶妈的抚养下长大的。他曾经深情的回忆说:“如果我有什么好的本领的话,我是靠了我奶妈的乳汁,才拿起雕刻刀和锤子来创造雕像的”1488年,他进入了及兰达约的画室开始学画,,后被召到劳伦左.美第奇的宫中,在这里指导他的老师是多纳太罗的学生贝尔托尔多。

1496年,他第一次去罗马,在那里住了5年,这期间完成了成名作《哀悼基督》(1498-1500)。作品中,他一反传统表现圣母哀痛的模式,着意刻画她的秀美和宁静,用青春的圣母形象赞颂人文主意的理想,构图呈三角形,更增强了主体的庄重和神圣感。

                              
                                 《大卫》雕像

1501年他返回故乡佛罗伦士,完成了5。5米高的《大卫》雕像。这是一座云石人像,有趣的是,米开朗基罗并没有把大卫塑造成一个牧羊人少年,而是赋予这个形象以新的内容,把他雕成一个青年壮士的形象,在他的身上寄托着人类美好的理想。他不再是圣经里的大卫,而是市民英雄的化身,这个新的大卫不仅应该英勇的保卫共和制度,并且还必须公正地管理佛罗伦士这个城市。这件作品与达文西的《蒙娜丽莎》和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一样都是人类的壮丽颂歌,具有理想化的特色,闪耀着人文主意的理想光辉。当这座雕像落成时,整座佛罗伦士城都沸腾了,人们都来瞻仰《大卫》的风姿。在这期间他与达文西展开竞争,达文西画《安加利之战》,他画《卡西那之战》。1506年,又因和教皇不和,私自逃出罗马。

                          
                            天顶画《创世纪》其中之一

米开朗基罗在绘画方面最杰出的代表是西斯廷礼拜堂的天顶画。从1508年开始,完全是一个人苦斗,花了4年多的时间天顶画才得以完成。在天顶的中间有9幅主题画,取材于《创世纪》,颇有新意。让人看了之后感觉到,不是神在创世,而是人创造了这个世界,整个壁画是一曲对人的解放的庄严颂歌。天顶画完成后,拉斐尔仰视着这些呕心沥血之作不无感叹地说:“米开朗基罗是用同上帝一样杰出的天才创造出这一个世界。”

1528年到1530年期间,他参加了保卫佛罗伦士共和国之战,城池失陷后,他思想上十分痛苦。1535年在西斯廷礼拜堂画《最后审判》祭坛画,在这幅画上反映了画家对意大利现状的不满情绪和激忿。

米开朗基罗创作的《摩西》(1515-1516)是一座正义者的纪念碑,主人公是一个向邪恶势力挑战的人物,表现出人的意志和人的尊严。他在后期所作的几件奴隶像都是既表现了痛哭又表示了对命运的抗争。1537年,佛罗伦士的统治者亚力山大.美第奇被人刺死,对米开朗基罗来说这是一个大快人心的消息,他因此创作了《布鲁特胸像》,以此来记念这一历史事件。

1564年2月18日,他逝世于罗马,享年89岁。(这一年,莎士比亚诞生)

米开朗基罗的艺术有下列几个特点:

1.在宗教题材作品中,有着鲜明的人民特色,他描写的是穷人的宗教。教皇问他为什么不在天顶画上画一些穿金衣服的人,他回答说:“我没有见过穿金衣服的人。”教皇又说:“没有金色显得贫乏。”米开朗基罗直截了当的说:“我画的那些都是穷人。”

2.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例如《大卫》的理想、《摩西》的愤怒、《奴隶的痛苦》、《夜》的悲伤等等都是那个时代的回声,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到那个时代的脉搏在跳动。

3.米开朗基罗不同于达文西和拉斐尔,这两位艺术家的作品由于还未经历时代的动乱,所以主要反映的是宁静与和谐,而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反映了时代和个人思想上的矛盾,故带有悲剧色彩。

米开朗基罗一生创作的作品很多,这些作品好像是一串串路标,它告诉人们,这位伟大的天才有过的向往、激情、痛苦和悲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11-2005 07: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

文艺复兴时期是意大利建筑最辉煌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建筑发生了不同于以往的新变化,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风格取代了当时欧洲盛行的哥德式风格,古典柱成为建筑构图的主题,同时追求稳定感。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按时间先后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5世纪,以佛罗伦士的建筑为代表的早期文艺复兴,代表性作品为佛罗伦士大教堂。

                     
                               佛罗伦士主教堂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最初形成于意大利的佛罗伦士,其特点是推崇基本的几何体,如立方体、球体、圆柱体等,进而由这些形体倍数关系的增减创造出理想的比例,佛罗伦士主教堂等是这个时期的杰出作品。

第二阶段:是15世纪末和16世纪上半叶,以罗马建筑为代表的文艺复兴盛期,代表作为罗马圣彼德大教堂。

                                
                                 圣彼德大教堂

罗马的圣彼德大教堂是展示文艺复兴时期全部精细风格的最高代表,它的建筑结构、建筑风格是全新的,突破了常规的建筑风格,创造出一种新颖而生动的活力。

第三阶段:是16世纪中叶(巴洛克时期-Baroque)和末叶(洛可可时期-Rococo),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作品依然是教堂。
           
                           
                                 巴洛克式建筑

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巴洛克式的建筑冲破并打碎了古典主义建立起来的种种规则和惯例。巴洛克式特征为标新立异,追求新奇,其采用椭圆形为基础的S形、波浪形的平面和立面,使建筑物内外充满了装饰和色彩,室内外几乎没有直角,全部是曲线,并装饰有大量的动、植物雕刻图案。巴洛克式建筑产生以后,迅速扩展到世界各地。

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还出现了与巴洛克式相似的洛可可风格,其特点是排除一切固有的建筑母题,无规定,无定式,极尽变化,其手法比巴洛克式更加夸张,更加华丽,更加新奇。洛可可风格一产生更快风靡意大利和全欧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11-2005 07: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巴洛克音乐(Baroque)-文艺复兴的休止符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泛指16世纪末到18世纪中叶的欧洲音乐。巴洛克时代在西方音乐史乃至整个艺术史上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巴洛克音乐气质高贵、情调感人,内容比任何文艺复兴早期的更丰富、更具戏剧性。欧洲音乐的许多重要题材都在这一阶段初步形成,如歌剧、组曲、奏鸣曲、协奏曲、清唱剧、康塔塔(大型声乐套曲)等都已具备了经典形式。

巴洛克音乐起源于中世纪的教堂音乐,但随着调性音乐的兴起,也标志着一个新的音乐纪元-巴洛克时代的到来。这一时期最大的成就无疑是歌剧,它起源于意大利佛罗伦士的宫廷娱乐节目,随着公共剧院的面世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清唱剧也是这一时期的主要音乐形式,它通常是表现一宗教主题的大篇幅戏剧作品,由独唱演员、合唱和管弦乐队来演出。

                        
                                   巴哈

音乐巨人巴哈、亨德尔将巴洛克音乐推向了高峰。但贝多芬出生时,巴洛克时代已经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古典主义音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4-12-2005 08: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我找到一个很好的资料,我先贴过来,再慢慢读。因为关于文艺复兴艺术,所以我很喜欢。
link: http://www2.tku.edu.tw/~tahx/lau/index2.htm

筆者的話

文藝復興時代洋溢著樂觀的氛圍,他們重新找回失落已久的自我,肯定了萬物的各種現象。他們並不數典忘祖地推翻那個控制他們數個世紀的宗教信仰,在那段時間裡面,人們藉著尋求古希臘、羅馬文化,將他們所信仰的宗教從至高無上的主宰地位,拉回原有的平衡點。在此同時,他們卻又因為信仰不再主導一切,未來的方向就像是汪洋中的一條船,充滿不安,也沒一個準頭,反過頭來在心靈裡面進行一次又一次的告慰……。

  藝術的領域裡,文藝復興時代也正摸索著傳統與創新的調和途徑,從一味追求古文明的榮光,逐漸走出一個不一樣的新文化。就像是人的成長一般,文藝復興時代就處於這樣的青少年時期,充滿活力與朝氣。最有名的畫家如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等人,正是這個時代的佼佼者,另外,大家都很熟悉「蒙娜麗莎的微笑」這幅畫,卻不一定知道這是文藝復興時代的曠古傑作。我們將在下面十餘章的內容,娓娓道出文藝復興藝術史的風貌。讓大家對文藝復興時代的藝術具有基礎的欣賞與鑑定能力,同時能夠了解這些藝術品的背後,到底蘊含著怎麼樣的一個有趣世界。
第一章 前言

文藝復興藝術史的意義

  文藝復興時代象徵著時空的坐標點,座落於西元一三○○年至一六○○年之間的歐洲地區,而這個坐標點蘊含著一不算渺小的世界;在這個次世界裡,充滿著多元的人類活動,造就出璀璨耀人的文化。然而,如此豐碩的成果並非一朝一夕之間可以盡言。在劉增泉教授於前年編寫本書的架構、概況的基礎上,隨著教學的過程而逐步擴充,玆本書擬就其中的「藝術史」一主題進行探討、介紹之時,期使文藝復興藝術史得臻至善。

  探討藝術史的底蘊時,我們必須注意到:這不是一個單純的歷史學科。換言之,「藝術史」為藝術與歷史的結合體。透過歷史學家的筆法,將不同時間、地域的藝術成就,連成一條擁有類似或相同性質,且具備傳承、演化的歷史虹橋。但是,歸納出這些類似、相同性質的立足點是相對的,因此,藝術史的詮釋角度隨著立足點的不同而有所調整。以繪畫為例,從畫家、畫法、畫作、地域等不同性質進行畫派的歸納,將會造成眾說紛紜的狀況。

  儘管如此,藝術史的研究,正是歸納每個時代的藝術欣賞風格,讓大眾了解每個時代的人類社會到底是怎麼樣來看待「美」這樣的一個課題?舉一、兩個例子來講:中國有句「環肥燕瘦」的成語,描繪出漢武帝時代的美女──趙飛燕的纖細、唐玄宗時代的美女──楊玉環的豐盈,說明了中國女性身材的審美觀在七百餘年之間,由纖細轉變到豐盈的最佳寫照。固然個人的審美觀具有極重要的選擇地位,然而,個人的審美觀卻是由該人生處的社會加以型塑的。又如:台灣現代社會裡,幾年前的女性肌膚廣告強調著:「自然就是美」,如今卻常見到:「白皙、透明」,發現到女性的肌膚審美觀已從自然轉向美白。

  言歸正傳,藝術史可以了解每個時代的藝術觀,可是人類社會的變遷卻也驅使著審美觀一直在轉變,兩者是互為影響的一個整體,藝術不只是美學的詮釋,更反應出每個時間的社會環境的產物。往後,我們將會提到文藝復興初期的畫家們所作畫的主題,極大的部份皆與宗教有關,這與教宗聘請畫家為其殿堂彩繪息息相關,透露著當時社會的宗教支配力量、教宗支持宗教藝術的盛事等訊息。

  因此,文藝復興藝術史不單介紹藝術成果,而是透過藝術成果觀察文藝復興時代的各種藝術技巧如何發展,甚至社會大眾如何抉擇、影響藝術家的創作走向,進而探究文藝復興時代的「美」……。

藝術的定義

  何謂藝術?只是「美」的另一種代稱詞而已嗎?其實不然,最原始的藝術就是人類感官所接觸、知解到的環境裡,能夠讓自己產生共鳴,進而覺得賞心悅目的事物。然而,這樣的藝術往往落入一個奇怪的情境之中,即「我喜愛著形勢聳拔、景緻翠綠的山巒,你獨鍾於浩浩蕩蕩、波瀾壯闊的海洋」,在不同人的談論後,仍處於主觀的個人意見裡打轉,而無法找出一個共同的意見,導致一種無解的困局。更何況,同一個人在不同環境底下,對於美的事物的評斷與容受標準是不盡相同的;倘若自己對於先前評斷美的標準怎麼如此糟糕或是如此卓越,可別先對自己的行為感到扞格而驚訝,事實上,藝術就是這樣抽象。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人類漸漸有能力將真實世界紀錄下來,於是乎,藝術不再只是一種「自然──心靈」的單純共鳴,透過雙手雕塑、文字符號、聲音符號、繪畫形體等形形色色的紀錄方式,將原先的自然轉化成大眾用以溝通的媒介。因此,後人得以建立起一套評斷藝術之客觀且公正的標準。然而,無論是何種紀錄方式,都無法百分之百地環原所紀錄的那一剎那,哪怕是最先進的攝影技術,仍然不能將當時事物所產生的無形、無聲、無色的哲學思維保存下來。正因為紀錄所使用的媒介是片斷的、不完整的,迄今仍無法將人類的每一動作(無論有形、無形)完整重現,因此,藝術又不能說是單純的「重現」當場……。

  那麼,藝術的定義究竟是什麼?是否依然如泰內(H.A.Taine)所說:「藝術家應當全神貫注的看著現實世界,才能盡量逼真的模仿,而整個藝術就在正確與完全的模仿」,將藝術一律視為現實的重現;如果將藝術等同於重現真實,藝術家又該如何自我定位呢?只是模仿者嗎?如果藝術家等於模仿者,藝術在今日紀錄器材如此發達的環境底下,又何必存在呢?關於這個問題,首先要清楚藝術家的定位不單單在於重現真實,儘管他們有幾許重現真實的味道,卻不能以偏蓋全地歸類為模仿真實,因為藝術家本身的意志使得真實與其觀察相似或相當,而不是純粹地重現真實。

  因此藝術家勢必在媒介片斷的侷限性盡力重現當場,但是,如何運用媒介的次序、方式,則又端賴於藝術家自己的觀察面向,以及個人在作品上的安排,這些都是主觀的「表現」(expression),致使藝術兼具客觀的「重現」當刻世界與主觀的「表現」觀察視野。因此,藝術家並不單純是模仿家、紀錄現實的工具,而是定位在當場事實與自我理解的結合,透過藝術家的藝術技巧來發揮藝術家所知解到的當場。

藝術的表達式樣與技巧

  無論是現實的重現與表現,藝術家所接受到的訊息在透過某一途徑表達這訊息時,才得以讓藝術家所欲詮釋的訊息對象保存並廣泛流傳。因此,惟有透過人類所能夠釋出外來訊息的感官,才能夠使得適當地完成「傳出──收到」的溝通模式,進而交流某種藝術所想要詮述的情境,如眼、耳、口等。所以,眼睛之於繪畫,耳朵之於詩歌、音樂,雙手之於雕塑、建築,成為藝術的五大詮釋模式。

  這些表達式樣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多元化,同時,表達式樣相應於人類的喜惡,發展出一些特殊的技巧,如希臘時代的人體雕塑發展出「黃金比例」的唯美式樣,並成為後世追求眾多事物美學的比例圭臬。當然,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表達技巧也不例外,自有其極大的突破,無論是運用數學方面的線條、幾何,進而構成一幅內容充實豐富的畫,還是利用光學方面的各類透視法、光譜、色調,文藝復興開創出迥異於中古時代,甚至是其師法的希臘、羅馬時代也相對遜色許多。筆者在此不多贅言式樣與技巧的細節,起碼,這些技法在文藝復興時代逐步摸索,經歷漫長的探究過程,眾多畫家們衝破施畫本身屬於二度空間的牆壁、木板、紙張,於焉,三度空間的各種詮釋讓整個文藝復興在繪畫上變得生動、活潑。

藝術家.藝術品.社會

  前文闡釋了藝術的重要觀念,其中,說法不變的是藝術並非憑空誕生,而是由現實世界裡發生、形成,藝術家與藝術品亦然。復因藝術創作具有重現與表現既定事實的精神,藝術品本身富有這層寫真的底蘊,使得藝術家與藝術品在現實世界添加了後世研究該世界的媒介的意義。這樣一個中間轉換的角色,其深藏的特質、附加的作用頗耐人尋味。

  上一段所言,無非是藝術家的創作靈感取材於自身周遭所接觸過的任何事物,因此藝術作品也紀錄了藝術家創作同時所觀察的周遭環境。我們知道地理大發現時代以前的歐洲人對於歐洲以外的人類概念是無手、單腳、單眼等,都從人類既有形象去想像。由此可知,人類的想像根源於自己的見識而無一例外,藝術家當然是如此。因此,藝術家的人生經歷具有支配其藝術風格、內容的決定性影響,進而從當中發揮個人,造就出色的藝術作品。進而言之,社會培育出藝術家,成就了藝術家的作品;倒過來說,藝術家卻也以自我視野觀察社會,以作品來紀錄社會。以繪畫為例,桑提.拉斐爾(Santi Raphael)於西元一五一三-一四年間在梵帝岡宮第二廳.赫里奧多羅廳壁畫的〈聖.彼得被救出獄〉(局部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12-2005 09: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link: http://www2.tku.edu.tw/~tahx/lau/list01.htm

文藝復興時代下的藝術觀

  每個時代都有屬於自我的時代風尚,具有非該時代而難以存在,或是後世極力摹仿亦無法得其神韻精髓之境。文藝復興時代有何特殊性?致使其文學上呈顯拉丁文學主流摻雜了各地方言的支派、繪畫上呈現宗教至上卻又帶著世俗的人性、建築上表現富麗堂皇卻只是宗教藝術的成套、雕塑上顯得生動自然卻不離古希臘、羅馬的固定模式。在傳統與創新之中,文藝復興時代下的藝術又是具有什麼不同於今日對於藝術的定義?及其時代所建立之藝術概念、體系?

  文藝復興時代下的藝術並不是在物件上追求唯美,而是講究生活實用的舒適。對於當時候的社會大眾來說,藝術創作者使用的藝術手法、技巧,是屬於這些人的謀生之具,對大眾而言,沒必要了解那專業、精闢的藝術技法。藝術品不被視為高尚且超然於俗的文化成果,不像今日藝術品般是一種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作品,但它們都成為舉世皆知的「美」的標竿,更遑論藝術會在今日社會裡,居於文化金字塔的高層。我們透過《年鑑》(《Villani》XI, 九四)〔資料來源:Medieval Trade in the Mediterranean World ,trans. And annotated by R. S. Lopez and I. W. Raymond, Records of Civilization, no. LII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一九五五), pp. 七一-七四, Charles T. Davis, Vol. II, pp. 一二九-一三一.〕所描述一三三六-一三三八年的佛羅倫斯:

這時期,由於技術進步,建築講究舒服和華麗,從外國引進各種改進的裝飾。許多堂區和會士的教堂,富麗的修道院。除此之外,沒有一個市民──不管是平民或大人物──不在鄉間建築、或正在建,大而富麗的莊園,高貴的別墅,精緻的房屋……

窺知當時的人們不關注建築師、油漆匠、雕刻工透過哪些技術去打造出一座座富麗堂皇的建築物,只管那些建築物夠不夠壯觀、氣派,那些建築裡的活動舒不舒服。

  同樣地,文藝復興時代最著名三位畫家: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若說他們是牆壁油漆匠也未嘗不可!達.文西最著名的〈最後的晚餐〉彩繪在米蘭的聖瑪麗亞.戴列.格拉契修道院的食堂,切合於「宗教」與「進食」兩大主題,為食堂增加不少氣氛;米開朗基羅的〈最後的審判〉彩繪在羅馬.西斯汀教堂的祭壇上,合乎於「宗教祭儀」的肅殺;拉斐爾的〈雅典學院〉彩繪在梵蒂岡宮第一廳簽署大廳的牆壁上,象徵教宗和神學家的教會信仰即是「真理」。無論如何,這些都是繪畫在牆壁上,成為室內裝潢的一部份。對建築物的主人而言,這些壁畫最初是讓自己愉悅、表達自己所想的意思、炫耀於世之用,只是這些壁畫在以後的時空裡,附加了始料未及的藝術價值。

  因此,藝術在文藝復興時代人們的眼中,不等於後世的藝術;藝術家也不等同於後世的藝術家。拿起鑿刀和畫筆的職業是被瞧不起的工匠,這些行會的營生技巧,以及這技巧的傳承、創新、改變,都不是大眾所想要知道的。藝術只是有錢人為了追求生活環境舒適的一種方式。這對於今日的藝術家們來說,是個難以想像的實際情形,卻充份寫實了文藝復興時代的人文主義。

金錢與文藝復興時代的藝術

  前兩段略微提到:當金錢累積到衣食無虞,閒暇之時便開始追求金錢所無法帶給人們歡樂的事物。其中,附庸風雅的人類習性,正是將「藝術是有錢人的玩意兒」發揮到淋漓盡致的一個普遍為人所知的現象。而義大利在技術、財富、環境等諸多因素水到渠成之下,首開文藝復興的先聲。在當時,多數的雕塑家、繪畫家、建築師為著有錢人所設計與裝潢的豪宅,連當時擁至上的宗教權威和靠著徵收什一稅而富有的教宗都參與其中。雖然教宗在名義上是歐洲宗教精神領袖,但是,實質上他同時也是世俗人們眼光中的金主,毫無例外地,他參與這樣的藝術饗宴對於歐洲文藝復興狂潮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只是,萬萬沒有預料到如此龐大金錢所打造的藝術創作,竟然成為後來人們所稱頌的「文藝復興」。就如同台灣重視的信仰在相似的觀念影響下,創造出與義大利地區大不相同的藝術特色,中台禪寺花費數十億金錢所完成的廟宇、寶殿,充分體會了金錢與藝術的濃厚關係。

  舉個實例:一五○五年三月,米開朗基羅應教宗朱利阿斯二世的邀請而造訪羅馬,受到教宗委託製作四十個高於常人的雕像,讓這些雕像矗立於教宗陵墓前守衛。當教宗詢問:「這項工程需要花多少錢?」,米開朗基羅回答:「十萬。」,教皇卻說:「二十萬怎麼樣?」,嚇得米開朗基羅目瞪口呆一會兒,直到教宗在他面前一揮手,說:「別站在那兒張著嘴,年輕人,馬上動手!」。固然這個事情後來被教宗擱置而未遂,卻能夠明白地說明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們在金錢上的支持是源源不絕的。

文藝復興時代的細部劃分

  以藝術成果而言,文藝復興又可以劃分成三個部份來討論:佛羅倫斯,義大利中、北部,歐洲。這三個部份在時間、空間上無法絕對切割,對佛羅倫斯而言,十四世紀末到十六世紀初是文藝復興在當地有著「發軔──發展──成熟」的歷程。對義大利中、北部來說,十五世紀中才是文藝復興時代的來臨,較佛羅倫斯城約略晚了半個世紀;但是,這個情況又隨著各城市的情況而有所改變。至於歐洲,各國的政治、社會情況不同,文藝復興的時間差異更大,以尼德蘭(今日荷蘭、比利時一帶)為例,十四、十五世紀就已經進入文藝復興的興盛期,而德國中、南部則要到十五世紀後半、十六世紀才走到尼德蘭一個半世紀前的腳步。

  必須注意的是,這些文藝復興的細部分期的歸納並不是依照時間來隔開的,而是根據藝術家、藝術作品與藝術技巧來判定。這種說法會讓人感到無厘頭,不知道什麼是文藝復興的藝術,因此,筆者以地域來劃分,從目前學界公認是文藝復興時代的發軔地──佛羅倫斯開始。

政治.商業.宗教影響藝術的發展

  藝術創作的環境泰半是在於和平而又衣食無匱的地域,因此,政治上的變動攸關著藝術創作的盛衰。佛羅倫斯之所以能夠拔得文藝復興先河的頭籌,端賴於其城邦自身的社會安定、秩序和諧,城邦內部的中產階層平衡了專制和民主兩個極端;另外,麥地奇家族對於佛羅倫斯城的穩定控制,也是造就其藝術興盛的原因之一。同時期的北義大利,威尼斯共和國、熱那亞等城市也是一派昇平,藝術家們在政治安定的先決條件下,獲得了絕佳的創作機會。

  累積財富不只透過通有無的行商活動,當義大利北部的銀行業崛起時,加速了資本的擴大。佛羅倫斯的商況繁榮,使得麥地奇家族的財富快速增加,進而成就了麥地奇銀行業雄霸歐洲,以其資金豢養各類藝匠。藝匠在不缺乏支助,又在上流社會的追求生活享受之下,形成一種市場的需求大於供給,藝術家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實與其社會需求有關。

  再者,羅馬的天主教由於十三世紀發生了教廷分裂,一度受到政治干預而遷往亞威農,導致亞威農、羅馬同時存在著兩位教宗,到最後,演變成兩位教宗互相頒下「逐出教會令」。這事件大大傷害了教宗的宗教權威地位,也使得羅馬教廷不再是至高無上般,為「入天國的大門」。然而,這種事情還算其次,教宗本身的世俗化才是讓宗教勢力解禁藝術創作的原動力。由於教宗不只是歐洲的宗教精神領袖,本身擁有義大利中部的大片領土──教皇國,身兼世俗國王與精神領袖的雙重身份;他除了管理一個龐大的教會體系,更要管理一個國家,前者除了宗教事務,藉由向全歐徵收什一稅,其油水之多不可不謂驚人,再加上國內稅賦收入,「財大氣粗」倒是當時候對教宗的最佳寫照;前文提及財富對藝術發展的影響,教宗的偌大財產正是一項必備的先決條件。復因教皇國緊鄰佛羅倫斯,文藝復興的風潮也吹向了教廷,連帶著教宗也成為文藝復興藝術狂潮的推手。

創新的藝術技巧

  各項條件燦然完備之時,藝術如火如荼地發展開來。藝匠們在技巧上努力吸取外來經驗、自我創新以求突破,後文將會提及,文藝復興時期在繪畫方面的重要成就便是透視法的運用,以及陰暗線條的立體具像。建築方面則先是揉合哥德式與羅馬式傳統,逐漸傾向羅馬式,在拉斐爾的設計下,走入了樣式主義,即純裝飾的建築風格。文學方面從拉丁文學的盛極一時,以及各地方的方言文學方興未艾,形成拉丁文學與方言文學的交雜時期。雕塑方面將人與自然調合成新的寫實手法,並將古希臘、羅馬的表現式樣做為範本,從中表現藝術家的個人性格。

  藝術技巧擺脫了中古的宗教藝術形式,由平面走向立體,由重意變成寫實,由簡樸演化繁複。文藝復興時代的藝匠們並不墨守既有技巧、規則,還向周遭俯拾即是的古希臘、羅馬學習,還甚至吸收了回教的部份藝術技巧與創作風格(如前頁圖),使得義大利中、北部地區的文藝復興時代藝術變得多元化。

前言小結

  藝術與歷史,在於藝術如何牽動歷史的發展,歷史如何影響藝術的走向,往後各章,我們將逐步深入。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之所以百花奔放,端賴於社會的多元化,以及其社會主流的精神意涵。筆者略提一下,歐洲的文藝復興時代與中國的周代相類似,由於商人的過度迷信,周人藉由人文精神的自我覺醒,發展出「天不可信,我道惟寧王德延」的人德乃是萬邦之治,強調人的重要性。數百年間,春秋戰國時代的百家爭鳴、工藝技術的突飛猛進、個人財富的快速累積等等,皆與文藝復興時代從中古的桎梏解放出來相當。

  至於攸關文藝復興時代的誕生,其時代精神的「人文主義」、「人文精神」具有何種意義?下一章將行說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12-2005 09: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link: http://www2.tku.edu.tw/~tahx/lau/list02.htm

第二章 告別中古的黑暗

序言

  從以前到現在,人性沒有太大的變化。一樣是喜愛飲食男女之事、生兒育女之樂。要求和平,卻又不斷從事戰爭。樂於創造精妙的藝文作品,卻也犯下眾多暴行罪愆……。歷史上的某些時期,人們自以為當時他們所擁有的生活、具足的思想迥異於前人,所以他們是處於一個新的時代,或許說是:「應該算是一個新的時代」。在這些時代當中,或許,最有名的莫過於義大利的文藝復興。人們總認為所處的那個時代之中,人類發生了基本的改變。

  對於這種看法,後世的歷史學家們眾說紛紜。義大利的文藝復興是否代表著揮別中古時代而獨立存在?所謂的「現代人」是否就是在那個時代裡出生?假如把一個二十世紀的人放進時光倒流機器裡面,送回十四世紀的義大利,他是否可以適應周遭的一切,而不會感到困難?文藝復興時代的人,與之前的中世紀的人究竟有多大區別?又與今日的人有著多少區別?

義大利的文藝復興開始於公元一三○○年

  中古晚期的文藝復興約略開始於公元一三○○年的義大利半島。當人類與自然不再被視作是籠統的一個整體概念,而是個別的人和物體;其本身所具有的意義相當重大。十三世紀後期,典型的圖畫裡,人像都是平面的,不像真實生活中的人類這般的栩栩如生,更讓人難以想見他們能夠開口說話了。到了十五世紀,畫家們畫筆下的人像就變得立體、有生氣,所畫的男女,讓人能夠幻想他們的心理到底在想些什麼,或者是正要張嘴說什麼,他們走過的房間,以及房外的曠野,都畫的跟真的一樣。當時的藝術家運用類似攝影家的視野來觀看整個世界,不僅對現實加以紀錄,連當時的詩人和政治家們也是如此。

以人為重心的時代

  當人在加深自我認識時,會衍生出「人類的自我定位」的課題。中古時期的人們致力於探索本身的靈魂,然而,文藝復興時代的人們卻是熱衷於自我個性的了解,甚至展示出他們的個性。因此,中古時期的「頌讚人們等於頌讚上帝」觀念〔作者:源自於上帝創造人類〕。到了文藝復興時代的作家們卻把人當作一個創造者來頌讚。他們並不特別強調人類與生俱來的罪惡性,而是重視人類能自我思考、自決行動、製造工藝品,甚至能夠輔導別人的命運。在中古時代的階層觀念裡,人的地位是介於物質與精神之間。一旦人類地位被解放出來的時候,將會隨著自我的意志而浮游,有時像野獸,有時像天使;因此,人類被認定是大自然的統治者,雖然不是創造主,卻具有創造力的主宰權,而這精神底蘊則被稱之為──人文主義(humanities)。

人文精神源自古羅馬的教育觀

  「人文研究」(the studia humanitatis)的觀念源於古羅馬,特別是西塞羅(Cicero),他的教育理想因十四世紀義大利人文學者的解釋與宣揚而復甦,並且對知識份子以及義大利平民的公共活動行為產生強大的影響。這些人文學者最特殊的地方在於:信守一種有關於「真正的人文」教育的適當內容之特殊理論。希望學生首先能精通拉丁文,進而研習修辭學,模仿最好的古典作家所撰寫的文章風格,如馬基維利的父親──伯納多在西元一四八一年十一月五日的《日記》,中有一段頗自豪的記載:「尼柯拉(即馬基維利)現在已經會用拉丁文撰寫文章。」──當然是以當時人文學者的方法模仿最好的古典作家文章的風格。另外,精讀古代歷史與道德哲學更是必備條件,這樣才算是完成人文學科的教育。同時,他們也宣揚一種長久以來深入人心的信念──這樣的訓練是政治生涯的最好預備。就如西塞羅一再堅持的,這些訓練能夠培育出為國家服務所需的價值觀:願意將一己私利置於公眾利益之下;能為抵抗政治的腐化與暴政而戰;能有凡事追至善而美,兼顧國家與個人最高榮耀的雄心。

人文主義是享受人生、服務人群、虔誠於上帝的人生觀

「人文主義」這個名詞到了今天,涵義變得不同,但是在文藝復興時代,它代表著一種人生觀,一方面虔誠接受上帝的存在,另一方面卻也接受古代無宗教信仰的世界的各種智識態度。它熱心於美學,了解歷史知識的實用價值,並且深信人的首要職責在於莊敬地享受人生,且能積極地服務人群。
人文主義著重在人世間的成就,而非著重於準備入天堂。它具有精神性的一面,卻也反映出具有入世精神的社會,一個非常實際、機敏、自覺而且有野心的社會。

人文主義精神的解放

  文化本身呈顯著社會群體的精神活動,當社會文化因壓抑、或過分地高抬某種觀點,導致強烈失衡而出現危機時,文化便會擺向另一端。長期下來,中古時代強調末世審判與死後世界,人生在世一直被壓抑著、拘束著,不鼓勵人們從事物質上的歡樂,卻過分地強調性靈與精神;正由於對肉體的極度貶抑,造成人性與生命的歡愉、親情愛情的禮讚不被重視。

  因此,透過一個古典文藝的再發現中,找尋這些數百年來被否認卻又真實存在的那失落人性與生命本質。在十四世紀中葉的義大利,藉著人文主義的思潮擺脫過去被否認的一切。如今,它要復興並分享古典時代的光輝,於是人文主義對他們造成一股不可抗拒的吸引力。許多有學問、天賦、財富的人,以對宗教的狂熱態度支持文藝復興的推動。他們讚揚拉丁文是所有語文當中,最甜蜜、豐富、有教養的語言,將拉丁文學與希臘理想變成一套複雜的古典教育的基礎。人文主義者精力充沛地發掘廢墟、創立圖書館、蒐集古代貨幣和器皿以及雕像。

「黑暗時期」的發明與重新認識羅馬帝國的輝煌

  在那個時代裡,自己的看法是明確而無疑的。所謂「黑暗時期」這個名詞,就是文藝復興時代的義大利人所發明的。他們回顧歷史,認為蠻族入侵羅馬等於拉下了一個粗鄙的帷幕,將隨後的十個世紀變成昏昏沉沉的時期。對他們而言,把這沉重的帷幕用力拉開乃是一大樂事,也是一種責任,他們要把曾經讓羅馬帝國彪炳輝煌的生機,再度灌注到文學、建築、藝術以及價值結構裡。馬提奧‧帕米利在十五世紀中葉會欣悅地鼓勵別人:

感謝上帝讓他出生再這個充滿希望的新時代,在這時代中已經有許多才德並茂的人,其數量之多,越過以往的一千年。

想要向前進,得先回溯過往;想從中古時代邁出大步,得回到古代,重新學習那些曾經使得羅馬產生偉大文化的諸多教訓。中古時代的學者們當然也知道有威吉爾、奧維德、西塞羅、亞里斯多德、柏拉圖等人;但是,直到十四世紀,還必須限定在義大利地區,才有人試圖把整個古典世界當作獨樹一幟的文化來看待。對於這個文化的研究,被後世稱為人文學科。他們向古羅馬尋求的,不只是法律、政治及藝術的層面,甚至還要尋求道德方面的指引。以藝術方面為例,他們企圖透過希臘、羅馬雕刻作品如斷臂的維納斯 (如下左圖)的發現與研究,找到一種可以描述真實空間與真實肉身的方法。這段期間,再也沒有比形式的突破更讓人鼓舞的;因此,喬托在西元一三○五年所繪的〈殉難〉(如下右圖)將人體的重量感突顯出來,讓廣大的人們十分興奮,像朝聖者般地前往觀察。當然,要了解當時他們為何如此地迷戀古代,先要了解當時義大利各邦的經濟、政治、生活。

「文藝復興」的發明與其內涵核心

  相對於黑暗時代,文藝復興時代像是突然綻放的一朵文明之花,他們最初只是為了模仿古代希臘、羅馬的一切事物,企求古希臘、羅馬的文化榮光再現。然而,我們所稱謂的「文藝復興時代」,其原字是Renaissance,字面上的意思是「再生」(Rebirth),普遍的認知是自由精神與人文主義的再生,也可說是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重現,將原本沉悶、封閉的封建社會推向一個自由、進取、快樂、多變,以平民為主的社會。同時,這也代表了中世紀時代結束,新時代來臨的生機再現。

  當然,文藝復興不只是精神、人文的重新找回,也不僅僅於貴族走向平民,與其說是「再生」,倒不如說是文化的全面轉型、成熟。我們看到文藝復興前夕的前文藝復興──十二、十三世紀,如:建築的式樣已經完全具備,只缺那調和的臨門一腳。因此,文藝復興時代的內涵是個貴族掌控轉變成中產階級(平民的一部分)為主的社會,其文化也由宗教一元轉型成為多元開放,各項藝術技巧由單獨使用過渡到揉合並運用自如的境界,諸如此類的改變,絕非一個摹仿古典希臘、羅馬文化可以全盤交代。事實上,我們往後會談論到,文藝復興在義大利地區是處於點點繁星的遺址之上,然而在全歐洲,特別是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丹麥、蘇格蘭、愛爾蘭、波羅的海沿岸以及萊茵河以北的日耳曼地區,他們未曾接受過羅馬帝國的統治,對希臘、羅馬文化榮光只是個遙遠的虛幻文明,與其說要他們對希臘、羅馬文化感同身受,倒不如說他們是在長久的宗教控制底下,將原已淪喪民族文化特性進行一次自我的醒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005 12: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罗马绝对是大家不容错过的城市,罗马是活生生的文艺复新博物馆,到处可见大师的雕像作品,喷泉。

梵蒂冈博物馆以及佛伦萨的乌菲兹美术馆更收藏了无数的艺术真品,不容错过哦。

偶看在米兰的圣母玛丽感恩堂看过最后的晚餐哦,可惜因为达文西试用新颜料的关系,壁画脱落得满严重的,很令人遗憾呢。

偶最喜欢拉菲尔的雅典学院了,拉菲尔还把自己花了进去, 右边第二者就是拉菲尔了,瞧,他真静静温柔地凝视着你我呢,极具反讽的意味(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他还把达文西,米开朗基罗以及自己的表哥画了进去,我想是对前辈大师的尊敬吧。这份胸襟就把米开朗基罗给比下去了。

嗯,夜深了,下次再说吧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9-4-2024 06:36 PM , Processed in 0.082223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