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43|回复: 3

推荐一本书:您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5-6-2019 04:20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如何与焦虑相处


生活中,我们有时会为一些莫名其妙的小事,突然变得特别焦虑。比如说堵车,明明知道摁喇叭、骂人之后,还是无法通行,但就是忍不住心中那种莫名的焦躁。

有一次,我去游泳,会所的人告诉我说卡不能用,因为是我太太的名字。我说我们的卡叫董事卡,我们当时买的时候被告知全家都可以用才买的。他说最近换了规定,只有我太太本人带着我才能来用。我这个人是不太容易生气的,但是当时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很生气,我甚至想和他吵架。

我后来想想,就算他不让我游泳,对我的生活也没多大影响。其实我用这个游泳卡的机会很少,一年大概十次都不到,为什么我会因为这一点儿小小的冒犯,突然之间就夸大了这种不满?

还有更可怕的愤怒:有一辆小轿车在超车时与公交车发生剐蹭,据说轿车司机故意不让公交车变道,公交车司机怒不可遏,竟然撞向轿车。公交车加速顶着轿车前行几百米,冲断中央护栏后才停下。轿车司机跳车逃跑,没想到公交车又掉转方向,朝着轿车司机逃跑的方向撞去。后者躲避不及,腿部被压在公交车下。公交车司机还是生气,下车后继续冲着这位轿车司机发火。

这个信息简直惨不忍睹,人们的狂躁情绪能够到这种境地。如果理性地分析,即使被“别”了一下、被别人出口不逊,也不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太大的影响,但是我们忍不住就抓狂了,原因到底是什么?

现代人为什么容易焦虑不安,感觉恐慌和被激怒,甚至是很多人明明不饿,但在晚上,就是忍不住跑到冰箱前,翻一些东西吃,吃完以后又充满了罪恶感?《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答案:这来自我们有一个非常要命的、从原始社会带来的东西,叫作生存本能。

原始人是没有时间理性地思考的。比如,我们一群人正聊天,突然很多人都朝一个方向跑,这时候,能不能冷静地判断一下,问问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为什么要跑。对原始人来说,只要你有这个思考的时间,老虎过来就一口吃掉你了。那一刻,你看到别人都在跑的时候,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赶紧跟着一块儿跑。

人类根本不是理性的动物,人是被原始本能所驱动的动物。而这个原始本能所在的位置,今天依然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这是这本书带给我们的最重要的一个切入点。

为什么我们控制不住自己

生存本能在原始社会的时候,帮过我们很多忙,每一次凭借着它给出的快速反应,救了我们的命。但是,社会发展到现在,每天能够威胁到我们生命的东西已经越来越少了。可是,我们每个人对那些轻微的挑衅所做出的反应,就和一个原始人在面对老虎所做出的反应是一样的,因为那时人不受自己控制。

我们的大脑是怎样运作的?为什么我们对这些莫名其妙的小事都会爆发出这么紧张的情绪,从而导致我们的人生变得特别焦虑、恐慌?肥胖,或者身体出现各种各样的不良反应,这些与压力有关的症状,都和我们的大脑结构、和原始的这种生存本能有关系。

我们的大脑是逐渐发展起来的,人类的大脑分为三个功能各异的部分:大脑核区、大脑边缘系统、大脑皮质。

大脑核区部分支配着人们非常基本却至关重要的技能,并从我们的整个机体直接接受各种信息的输入,并根据这些信息主导我们的技能。

大脑边缘系统是爬行动物进化成哺乳动物后才有的新阶段,大脑边缘系统的反应通常是无意识和自发的。人类的大脑边缘系统,跟很多动物是很接近的。它掌管着我们的愤怒、恐惧这些情绪,包括感动。

大脑皮质又是进一步进化的结果,它位于大脑边缘系统的上部。哺乳动物的进化程度越高,大脑皮质就越大。大脑皮质越大,大脑功能就越发达。这部分大脑使我们具备了更高级的推理能力,即分析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规划未来的能力。

有一个现象特别重要,就是我们的大脑边缘系统与我们的交感神经系统之间,具有更为直接的联系,这个脉冲可以直接绕过大脑皮质。就是人有时候莫名其妙地心慌、心跳。比如,在大街上看到自己的初恋女友跟别的男人在一起,那一刻,你从理性上分析,这人跟我没什么关系了,你只能祝福她,但你的心还是跳得很厉害。还包括我们见到一些人会莫名其妙的不喜欢。

这些神经系统所出现的反应,没有经过大脑皮质的分析,它是从大脑边缘系统直接发出的信号。所以,基本上在我们体内,脑边缘系统和大脑皮质永远都处于斗争的状态:晚上九点,按照减肥的食谱,你不应该再吃东西了,但这一刻你突然特别想来一罐冰激凌,然后你就琢磨,到底该不该吃一罐冰激凌呢?理智的声音来自你的大脑皮质系统,它说:“当然不要,你好不容易减了这么多斤,吃冰激凌不就功亏一篑了?”但是,大脑边缘系统却说:“我得吃,人活一辈子图什么,不就是图个痛快。”

最终谁会赢?很不幸,往往是大脑边缘系统会赢。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会做一些令自己都很失望的事,就是大脑边缘系统和大脑皮质做斗争的时候,我们自己往往会支持大脑边缘系统——支持跟我们更亲密的、那个原始的和动物一致的脑的部分。所以,生存本能就掌控在大脑边缘系统当中。当有人“别”你的车的那一刻,你被调动的不仅仅是理性的分析,你会感受到威胁,觉得愤怒。这种情绪绕过你的大脑皮质,让你想冲过去,和别人争执。

这导致我们出现了多种多样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药物依赖。比如,我们现在对抗感冒的时间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小时候得一场感冒,持续一个星期很正常,每天还是照常上学、玩闹。现在,你发现自己一感冒,立刻就变得很紧张,想赶快把它治好。我有一次感冒,我统计了一下,用了至少八种治疗方法:中医的刮痧、拔火罐、熏艾,然后吃西药;吃完西药再吃点儿中药,捂着被子发汗,加上各种偏方、怪招,就希望它能在一两天之内就解决。

有的人甚至还会产生药物依赖,尤其西方人会比较多,就是因为他只要出现一点点问题,就赶紧吃大量的药物,致使自己的身体变得越来越糟糕。

第二个问题是肥胖,很多人肥胖都是因为控制不住自己的食欲。有微微的饥饿感,你应该感到幸福才对,但是稍微有点儿饥饿,或者不愉快的情绪起来了,都会刺激你去吃东西。

当一个人体内分泌了足够的多巴胺,就会觉得愉快。多巴胺减少了,你就会恐慌。吃巧克力能够补充多巴胺。女孩不愉快的时候吃能够带来多巴胺分泌的、能让人快乐的东西,导致阈值变得越来越高,让我们对外在的不适的这个系统越来越敏感。

第三个问题就是焦虑情绪。比如说易怒,还有明明手机上没什么好看的,但是你过一会儿就打算刷一下,看看有没有新消息。看了半天,你还觉得很奇怪,今天怎么没有新消息,那是因为你看得太频繁了。或者我们总隐隐觉得,有什么事要发生。

以上三种状况是非常典型的现代人生活的特征。

我们需要管理这种不适感。

我挺佩服我爸爸,我发现我爸爸的不适区要比我小得多。他70多岁了,我跟他出去逛街的时候,如果一个服务员态度不好,虽然我不会发飙,但我会觉得不愉快,可我发现我爸对这事儿完全没感觉。他对于别人对他的怠慢,完全没感觉。

这是一种能力,就是因为他老人家人生拼搏的时间是20世纪80年代。在那个年代,生活本来就有很多的不适,所以对于这些不适,他是完全能够接受的。比如说,家里东西用得不顺手,我说找人修一修,我爸说不用修,能用就行了。这些事在我们看来是能凑合,但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就是生活中的不适区很小。

更厉害的是那些修行的人,他们走到哪儿都乐呵呵的。无论发生什么状况,他们都会觉得这没什么不好,所到之处都很舒适。而我们总是宠着我们的生存本能,只要一有需求,就立刻满足它。

我得承认我没有达到完全不生气的境界,我的境界只是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尽量用涵养把它压下去。但是,我见过很多人,连这份涵养都没有了。

如果我们能稍微迟钝一点儿,生活就会幸福很多。

坏习惯到底从哪里来

当大脑边缘系统的反应无法得到妥善的管理时,随着多巴胺水平的下降,我们的不适感和恐惧感就会随之加剧,致使我们被迫加以应对。如果应对不善,就容易养成坏习惯。

五种常见的坏习惯如下:

成瘾习惯:暴饮暴食,过量地摄入酒精、咖啡因,吸毒,放纵,过度地锻炼。这种瘾性的习惯来自你的生存本能。

强迫习惯:比如说,你总觉得手没洗干净,不停地洗手;关了门以后,老觉得这个门没关好,然后经常要回去看一看;孩子没有按照你的要求做事,你就觉得不行。还有的人,会反复地拉扯自己的头发。

病态习惯:比如说,经常性会伤风感冒、头痛、偏头痛、慢性疼痛、胃疼,以及有一种状况叫作放松效应。就是一个重大的事件结束以后,突然就生病了。比如说,操办完了一场特别大的活动、办了一场婚礼之后、高考以后……一个人不放松的时候,他的身体告诉他,是不能得病的,这一刻的抵抗力是非常强的。但是,一旦他熬过了这个艰难的时刻,他马上会出现情绪的低谷以及身体抵抗力的低谷。这种病态的习惯让你的身体更容易生病。

失眠的习惯:无法入睡,也无法保持睡眠。

保护性和逃避性的习惯:恐惧症就是这种状况。比如说,有人不敢坐飞机,这就是逃避。有的人看到一些东西就紧张,这种就是逃避和焦虑的习惯。

这些习惯主要来自两个非常重要的心理现象。

第一个心理现象叫作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经典型条件反射”。是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提出来的,他发现,狗吃肉前会分泌唾液。他在实验过程中,每次给狗送食物之前都会亮起红灯、响起铃声。经过一段时间,铃声一响或者红灯一亮,狗就会分泌唾液。这种被动反射或者说自主反应,就是人们所熟知的条件反射。

第二类是“操作性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的发生过程都是悄然展开的,我们根本意识不到。比如说,如果得到了他人的帮助,我们很多人都会习惯地说一声“谢谢”,根本不经过大脑就做出反应。有些条件反射能够刺激我们养成大量的好习惯,还有一些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坏习惯。

第二个心理现象叫作心理外化。

在弗洛伊德心理学中,心理外化是一种潜意识的心理防卫机制。在外化中,个人将其内部特征“投射”到外部世界。

我理解的心理外化就是我们把自身的需要,全部建立在外在的东西之上。我们认为外在的这些东西,只要满足了,我们的心理问题就解决了。佛家讲“心外求法即是歪道”,就是指如果一个人希望通过心以外的部分找到一些东西,来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安定,这就远离了正道。

心理外化越来越严重,跟我们现代的生活是有关系的。

第一,我们生活中的快餐。

我想起自己小时候的一个段子。小时候有一段时间,我每天在学校里捡小树枝。

我妈问我为什么捡小树枝。

我说我要吃排骨。

为了吃排骨,我可以收集半个月的小树枝。我妈把那些小树枝拿回去,在学校里的灶上生火,炖一锅排骨,不舍得一次吃完,每一顿饭给我放一块,第二天再放一块。那时候没有冰箱,第三天就变质了。我妈特别难过。

那时候,要满足自己一次是多么困难,但同时,这又是多大的一笔财富!

我们现在很多人经常说让孩子保持三分饥和寒,让孩子不要那么快地满足,要穷养。原理就是你用这种方法,培养了一个孩子的耐心,培养了一个人对这个世界的感知力。小时候,我每吃一块排骨的那种幸福感不是现在吃鲍鱼就能唤起的。

现在的快餐,快递只要三十分钟之内没送到,有人就发飙了,我们的脾气都变得这么大。甚至我觉得现在旅游的乐趣都少了很多,别处有的东西,我们也可以随时得到。这会使得你心理外化的状况,变得严重一些。

第二,互联网搜索引擎的使用。

我在读书会讲书,会自己把这本书的脉络画下来,用这种原始的方法来讲述。有朋友提议我用提词器,可是我觉得我不行,它会影响我大脑的转动。

我慢慢地用笔在纸上把书的脉络画出来,我就彻底知道这本书是怎么一回事了,这是我所需要的。

我们现在很多人,一讨论问题,或者一个人的名字想不起来,身边的人就会同时拿出手机,开始搜索。有一次去参加一个大会,罗振宇去演讲,我做主持人,我旁边坐着一位“搜索大师”。罗振宇一边讲,他就在底下一边搜百度。罗振宇讲到任何数字,他都用搜索的数字来比对。太需要获得即时反馈,会导致大脑退化。

第三,电子设备。

现在的电子设备已经发达到了每走一步路它都给你记一个数,你的心跳它都知道。让自己知道得那么清楚,对自己的每一件事都要即时地做出反馈。

第四,广告文化的潜意识。

有一个广告就是号召大家把旧东西全扔掉,让大家全换新的。这种广告会极大地降低这个社会的幸福感,让很多人觉得自己一定要拥有大量的物质,才能够幸福。但实际上,你真的把家里的东西全部换一遍,你就幸福了吗?你更换的频率只会变得越来越高,这是一个无底的黑洞。

《少即是多》这本书分享了一个重要的观点——从物质当中获得幸福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我们要找到内在的安静,而不是被这些广告所影响。我看到一个令人痛心的消息,有的机构给年轻的学生贷款,周息是20%,这已经算是行业里低的了。因为是复利,所以如果他一年不还的话,数字是不可想象的。很多年轻的男孩、女孩明明还不了这么一大笔钱,但就是感觉别人有的东西自己没有不行。

他会牺牲自己的尊严和安全,买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这就是心理外化严重到一定程度以后,才会出现的状况。

当然,生活的便利是社会的进步,但是过度地使用,会带给我们心理上的伤害。我们要清楚,它让我们丧失了幸福感,让我们变得更加焦虑和无助,它导致我们的生存本能被越惯越坏。

有的孩子非得要一个苹果手机,原因是他如果不用苹果手机,就会被他所在的社群排斥。这就是原始人的那种,不想被社群排斥的生存本能。他像解决生死问题一样,来面对得到一部苹果手机这样的事。有孩子说,“你要是不给我一个什么东西,我就死给你看”。他把这么一个根本无关生死的事上升到生死的高度,原因就是在他的感觉中,这已经关乎生死了,这就是生存本能在起作用。

所以,如果放任这样下去的话,我们就退化成原始人了,我们就真的变成对自己没有任何约束力的原始人了。孔夫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就是你要做一个人,而不要做一个原始人,你要能够管理好你的生存本能,不要让它来控制你。

与生存本能和谐共处

《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提供了十五个建议,帮你与生存本能和谐共处。大家可以选择对自己有效的方法,用触动到你的方法试一下。

第一,摆脱对现代技术的依赖。

我有一次采访一位中国著名的电影导演,采访完了以后,我就问他,咱们能不能留个电话。他说他自己真没电话,我可以跟他的助理联系。我觉得他可能因为关系不近才不给,但他很恳切地又解释了一下,说他确实不喜欢带电话。他在刻意地远离这些现代技术。

我从来不会花几千块钱买一部新的手机,我就要一部功能最简单的手机就够了。这就是摆脱对现代技术的依赖,有时候,你未必非得让自己跟上最新的现代技术。

第二,珍惜和忍耐不完美。

世界上如果你每一件事都想要做到完美,可能你会得焦虑症,让自己变得无比焦虑。拖延症来自完美主义,就是要做就做到最好,做不到最好就宁可不做,最后的结果就是不做。其实,完成好过完美,这个世界上没有所谓“真正的完美”。

管理公司也是一样,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不把每件事都盯得细一点儿。我说把每件事盯得那么细,我的员工怎么成长?允许员工犯错,允许公司发展得缓慢一点儿,就已经够稳健的了。

第三,限制感官通道。

有的人一边吃饭,一边听音乐,一边发微信。一个人共有几个感官通道,同时开放着三四个感官通道,会给你带来严重的焦虑情绪。

限制感官通道就是:要听,我就认真地听;要吃饭就认真地吃饭。我参加过一个道教的吃饭班,吃饭的时候不准说话,也没有音乐,大家就安安静静地吃饭。

感官通道开放太多是一个坏习惯,所以不要鼓励孩子几件事同时做。不仅仅是效率或者质量的问题,这其中最大的问题是会让你变得更加焦虑,你的生存本能会调动起来,让你觉得紧张。

第四,睡前让自己放松下来。

每天保证自己有一个良好的睡眠,到点入睡。作者建议大家睡前听一些轻音乐。如果让我来建议,我建议大家睡前可以听樊登读书会的一本书。

第五,放慢速度,让各种事的速度逐渐缓下来。

我给自己减少了出差的频次,并且减少了坐飞机的次数,尽量坐高铁。让自己的时间放缓,因为人生还长着呢,慢慢往前走。

第六,不要拖延。

第五个叫放慢速度,第六个叫不要拖延,这其实并不矛盾。孔子,有条不紊,显得慢,但他从来不会犹豫不决。

孔子说:“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而侥幸。”就是说君子做当下该做的事,命运给我什么,我就坦然地接受它,即使不完美我也接受。另外,不要整天琢磨这件事能不能做,做了会怎样,不做会怎样,让大脑皮质和大脑边缘系统天天打架,导致自己心神不宁。

第七,不要强迫自己完成所有的工作。

有时候,有的事的确做不了,那就承认自己做不了并承担后果即可,不要强迫自己完成所有的事。

第八,接受不确定性。

这句话“翻译”成我们东方的语言,就是要相信无常的存在,并且能够接纳无常。

我们明明知道无常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但是我们希望它不要发生在自己身上。我们要学会接受不确定性。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CF88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5-6-2019 04:22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目录

1《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作者

2《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核心内容

2.1生存本能带来的伤害通过六个阶段完成

2.2用双重感知能力应对焦虑

2.3缓解内心不适感的具体方法

3《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金句

《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作者

马克·舍恩,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临床助理教授。他在心理灵活性、坚韧性、催眠术等许多方面都有研究,他的研究成果得到过很广泛的报道。

《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核心内容

当我们遇到消极的事情时,大脑边缘系统会有不适感,形成负面情绪,为了结束不适,大脑要想方设法产生快感。这是生存本能的运作方式。但在现代社会催生的焦虑下,生存本能产生了过激反应,并形成恶性循环,伤害我们的健康。



生存本能带来的伤害通过六个阶段完成

1.产生焦虑
我们总是希望,生活能处于协调或平衡的状态,但是因为环境总在变化,人也在变,失调与失衡在所难免,更多的时候,我们还面临各种压力,就会产生焦虑。

2.产生不适感
焦虑像暗流一样影响我们的身体,让人产生不适感,起初程度比较轻,但是经过长期积累,就会导致不适程度超过每个人能容忍的界限,出现问题。

3.产生恐惧
大脑中有一个部分,叫做大脑核区,掌管人的生理。当我们的身体有不适感时,大脑核区会发出信号,信号进入大脑边缘系统,就催生了相应的恐惧感。

人们之所以有各种害怕,是担忧对周围的事物失去控制。失眠、疲劳等症状的出现,源于我们的安全感与掌控感的失去。为了消除恐惧感,产生安全感,我们的身体就会产生一些反应,这时候,生存本能就悄然登场了。

4.产生生存误判
随着文明的发展,现代社会已经给我们提供了足够的生存保障,但也形成了“舒适悖论”——尽管生活中令人舒适的条件触手可得,但我们对不适因素却变得过度敏感,生存本能的耐性在降低。

为此,人们总是渴望更加快速地满足自己的冲动。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哪怕外界因素只带来一点不适,我们都会迫不及待地想要进行缓解,以规避风险,保证安全。

但生存本能只记得原始世界的简单条件反射,无法辨别现代社会的复杂情况,所以它对各种不适感都一视同仁,统统看作是生存威胁,促使大脑边缘系统做出反馈,催生一系列更夸张、更强烈的反应。

5.出现严重的身心症状
生存本能在感觉受到威胁时,会在不同的人身上呈现不同的反应。有的人会不断感觉到饥饿,有的人总是会觉得皮肤发痒,有的人会觉得自己身体虚弱。这些长期症状,本来都是在病人无意识的状态下,由于焦虑引起的,最初可能就是一次小感冒,一次胃痛。但积累到一定程度,遇到一些外部因素,就像是火药遇到了火花,“砰”地爆炸。

6.陷入不良习惯的恶性循环。
由于我们的耐性在降低,所以总是在行为选择上犯错误,去求助于一些短效的不良习惯,刺激多巴胺分泌,以使自己有“快感”。有时这种习惯是某种强迫性行为,比如反复洗手、不停打嗝;有时候是成瘾行为,比如酗酒、吃药甚至吸毒。

这些习惯能暂时抑制恐惧感,但它们也同时会使多巴胺水平出现新的骤降,导致恶性循环出现,使我们对于某些事物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最终出现成瘾性伤害。


用双重感知能力应对焦虑

现代社会,我们的生存已经越来越依赖于外部刺激,一旦外部刺激减少,焦虑就会出现。

但我们的大脑生理决定了,焦虑的产生难以控制。我们只能尝试与焦虑情绪相协调。这要应用到双重感知能力,也就是获得双重的感官体验。

掌握双重感知能力,意味着我们可以一边感觉到焦虑或不适,一边能感觉放松。

同时感觉到舒适与不适,听起来有点矛盾。但这就是双重感知能力的目的所在。它会让我们了解到,既然我们能在不适感面前放松,那么也就意味着,在不适感面前,我们仍然是安全的,我们因此可以直面生活中的焦虑和不适感。

缓解内心不适感的具体方法

1.减少对即时满足感的需求
由于我们越来越习惯于获得即时满足感,而这会增加我们的焦虑,因此可以尝试延缓或减少这种满足感的获得。比如当你感觉到饥饿的时候,可以尝试多等一段时间再去吃东西,培养生存本能的耐性。或者我们还可以尝试摆脱对现代技术的依赖,限制感官受到的刺激。

2.学会接受不完美
完美并不是生活的常态,如果我们总是期待完美,就会在现实中获得挫败感,产生焦虑。因此我们要学会接受不完美,同时接受生活中的不确定性。这会拓展我们的心理舒适区,使困扰我们的外界因素越来越少。

3.建立有规律的生活
在自己熟悉的、可预测的情形中,我们会获得舒适感,而建立有规律的生活,有助于建立可预测的生活模式。

《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金句

看一下自己周围的人,你会发现人们的恐惧程度远远超过了20年前的程度。这就是我所说的“舒适悖论”:尽管我们的生活中令人舒适的条件唾手可得,但我们却对不适因素变得过度敏感。我们背负的压力越大,焦虑水平就越高,出现不适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不适感越强烈,生存本能被唤醒的概率也就越大。随着生存本能被唤醒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对不适因素的忍耐能力就会降低。我们感觉到不适的时候就会产生恐惧感,这是人性的体现。但我们的恐惧往往会触发生存本能,这又会促使我们采取某种行动来获取安全感。这种行动可能是培养某种能够暂时带来安全感的日常习惯或行为模式,但实际上,这是人们不愿意直面恐惧感的表现。所谓健康,并不是完全不存在痛苦,而是能够在痛苦和不适面前寻觅到舒适和安全。如果我们不依赖自己的力量去营造内心的安全感,那么我们就会依赖于借助外力创造安全。要缓解恐惧感并实现内心安全,就要学会利用内心的力量,学会运用信心、毅力或应变能力等内在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6-2019 04:22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存本能如何在改变我们的生活

weixin_33922672阅读数:112018-06-14

本文是《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的阅读笔记。
我们曾经赖以生存的本能,在现代社会节奏中,会因为焦虑而产生生存误判,成为威胁我们健康的“杀手”。本书剖析了这一伤害过程,并给出了解决这类伤害的建议与办法。

为什么要关注生存本能

生存本能是隐藏在我们的自然基因中的信息,这些信息在远古时候在抵抗饥饿恐惧等生存威胁的时候对保护生存有基本的保护。但是现在社会,我们的生活条件已经完全可以说非常的舒适,但是我们身体里的生存本能仍然在起作用,在应对现代社会的复杂易变的社会环境的时候,当我们遇到消极的事情时,我们的生存本能仍然在不时的被唤醒。而且被唤醒的频率越来越高,带来了严重的焦虑。这些焦虑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了精神和物理的双重伤害。

生存本能带来的伤害通过六个阶段完成

产生焦虑

环境总在变化,人也在变,失调与失衡在所难免,更多的时候,我们还面临各种压力,就会产生焦虑。

产生不适感

焦虑像暗流一样影响我们的身体,但是又不容易被觉察到,焦虑让人产生不适感,起初程度比较轻,但是经过长期积累,就会导致不适程度超过每个人能容忍的界限,出现问题。

产生恐惧

大脑中有一个部分,叫做大脑核区,掌管人的生理。当我们的身体有不适感时,大脑核区会发出信号,信号进入大脑边缘系统,就催生了相应的恐惧感。
人们之所以有各种害怕,是担忧对周围的事物失去控制。失眠、疲劳等症状的出现,源于我们的安全感与掌控感的失去。为了消除恐惧感,产生安全感,我们的身体就会产生一些反应,这时候,生存本能就悄然登场了。

产生生存误判

尽管生活中令人舒适的条件触手可得,但我们对不适因素却变得过度敏感,生存本能的耐性在降低。为此,人们总是渴望更加快速地满足自己的冲动。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哪怕外界因素只带来一点不适,我们都会迫不及待地想要进行缓解,以规避风险,保证安全。但生存本能只记得原始世界的简单条件反射,无法辨别现代社会的复杂情况,所以它对各种不适感都一视同仁,统统看作是生存威胁,促使大脑边缘系统做出反馈,催生一系列更夸张、更强烈的反应。

出现严重的身心症状

生存本能在感觉受到威胁时,会在不同的人身上呈现不同的反应。有的人会不断感觉到饥饿,有的人总是会觉得皮肤发痒,有的人会觉得自己身体虚弱。这些长期症状,本来都是在病人无意识的状态下,由于焦虑引起的,最初可能就是一次小感冒,一次胃痛。但积累到一定程度,遇到一些外部因素,就像是火药遇到了火花,“砰”地爆炸。

陷入不良习惯的恶性循环。

由于我们的耐性在降低,所以总是在行为选择上犯错误,去求助于一些短效的不良习惯,刺激多巴胺分泌,以使自己有“快感”。一般都是成瘾行为,比如酗酒、吃药甚至吸毒。这些习惯能暂时抑制恐惧感,但它们也同时会使多巴胺水平出现新的骤降,导致恶性循环出现,使我们对于某些事物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最终出现成瘾性伤害。

缓解内心不适感的具体方法

减少对即时满足感的需求
由于我们越来越习惯于获得即时满足感,而这会增加我们的焦虑,因此可以尝试延缓或减少这种满足感的获得。比如当你感觉到饥饿的时候,可以尝试多等一段时间再去吃东西,培养生存本能的耐性。或者我们还可以尝试摆脱对现代技术的依赖,限制感官受到的刺激。比如早晨醒过来第一件事请不要拿起手机。学会接受不完美
完美并不是生活的常态,如果我们总是期待完美,就会在现实中获得挫败感,产生焦虑。因此我们要学会接受不完美,同时接受生活中的不确定性。这会拓展我们的心理舒适区,使困扰我们的外界因素越来越少。建立有规律的生活
在自己熟悉的、可预测的情形中,我们会获得舒适感,而建立有规律的生活,有助于建立可预测的生活模式。

总结

要缓解恐惧感并实现内心安全,就要学会利用内心的力量,学会运用信心、毅力或应变能力等内在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6-2019 04:30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9-3-2024 02:09 PM , Processed in 0.064507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