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neo91

缘起法 paṭiccasamuppāda naya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8-4-2019 03:46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錯字,不是主題,是主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8-4-2019 07:38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外道 发表于 18-4-2019 01:17 PM
無知哪來?無明哪來?

不可能沒有個東西去無知,不可能沒有個東西去無明。一定要有一樣東西去無知才會有無知,一定要有一樣東西去無明才會有無明。

無知,無明,類同愚蠢,都是形容詞。不可能愚蠢在空氣中 ...

说的什是,那么无明是十二因缘的第一个,那么是什么东西在无明而缘行,而缘起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4-2019 07:40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外道 发表于 18-4-2019 02:11 PM
佛教不跟你們說的,我跟你們說,你們修十世也不明白的,我一點你一定明白。

如來藏/靈魂/Atman - 名詞
無明、- 形容詞
行、- 動詞

識、- 名詞
名色、- 名詞
六處、- 動詞
觸、- 動詞
受、- 動詞
愛、-  ...

你意思是承认北传说的如来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4-2019 11:04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外道 于 19-4-2019 11:12 AM 编辑
neo91 发表于 18-4-2019 07:40 PM
你意思是承认北传说的如来藏?


不是承認不承認,而是說大乘勉強可以解釋了,而之前的原始佛教根本解釋不了這個問題。最好的解釋始終還是梵與Atman。

原始佛教為了迴避與婆羅門同樣信仰,竟然把一個形容詞的無明當做開始。形容詞本來就是用來形容名詞的,迴避掉名詞,形容詞變無所坐落不知所謂,把佛教徒迷惑了2500年。

大乘的處境是很尷尬的,明明自覺的必須先要有個名詞(如來藏)才可能有形容詞和動詞,可是有礙於佛教本來就反對有一個主體,所以,大乘,兜兜轉兜兜轉,有又沒有,又不是有,又不是沒有,又有又沒有,又沒有又有。這個夠力了,不只沒有給佛教徒弄個明白,還把佛教徒帶上過山車高速旋轉,令佛教徒又暈又嘔,又嘔又昏暈,非嘔非暈,非暈非嘔,是嘔是暈,是暈是嘔。暈嘔不異,不一不異,是為最上之法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4-2019 11:08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倒回去印度的原始思想,還是婆羅門直接點,梵與Atman,又簡單又明了,再笨的人都可以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4-2019 02: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外道 发表于 18-4-2019 01:17 PM
無知哪來?無明哪來?

不可能沒有個東西去無知,不可能沒有個東西去無明。一定要有一樣東西去無知才會有無知,一定要有一樣東西去無明才會有無明。

無知,無明,類同愚蠢,都是形容詞。不可能愚蠢在空氣中 ...


牛乳哪來?
牛乳從牛乳房內
“缘於”這樣或那樣的“缘”而來。

無知哪來?
無知是当
卵子“缘於”與精子的【結合】
“缘生”出“有”“生命”
在還沒
“缘”其他這樣或那樣的“缘”【時】
而形成之【現象】。

無明哪來?
無明是從“無知”
“缘於”各種各樣的“貪嗔癡”這樣或那樣的“缘”【時】
而形成之【現象】。

你說
不可能沒有個東西去無知,
不可能沒有個東西去無明。
一定要有一樣東西去無知才會有無知,
一定要有一樣東西去無明才會有無明。

請問
“影子”哪來?
依照你的說法
是否
一定要有一樣東西去“影子”才會有“影子”?
是否
不可能沒有個東西去“影子”?

請問
你知道“影子”是如何“形成”的嗎?
你有試過用燈光照向燃燒著的蠟燭嗎?
你有看過蠟燭燃燒著的
“火”之“影子”嗎?
【蠟燭本身】的“影子”
是因為
有一樣東西去“影子”才會有“影子”嗎?

上述這些問題任何人都可以靠自己
一一的去“確定”而獲得“證實”
而不是靠【推論】。

事實告訴我們
“影子”從來都沒“出現”過!
“火”之所以無“影子”出現,
是因為“火”
只是氣體“缘於”各種各樣之“緣”而“燃燒著”,
所以燈光可以透過而沒形成“影子”。
而【蠟燭本身】的【影子】
是因為蠟燭【影子】周圍的物體都被燈光照亮了而形成的一種【現象】!
【蠟燭本身】的“影子”
所謂的【影子】
是燈光被【蠟燭本身】遮擋著
原本就無燈光照亮的地方】

事實是
蠟燭的“影子”
從來都沒“出現”過!
蠟燭的【影子】
是人們只憑著自己過去的經驗、知識或推論
【定義】【形容詞】
事實上【影子】從來都不曾“”,
只是人們的一種錯誤【知見】而有,
是人們只憑著自己過去的經驗、知識或推論
【定義】【形容詞】而已。

無論是
“無知”、“無明”或“影子”,
只是一些“現象”而已!
而【無知】、【無明】或【影子】這些“字詞”,
才是用來形容一些“現象”的【形容詞】。

明知某一些“現象”是“無知”或“無明”的“行為”,
卻“執著”不放,
這是一種“愚蠢”之“現象”。

“愚蠢”只是一種“現象”,
“愚蠢”依附在一些【知過而不改】之人的身上時,
這【愚蠢的人】才是【形容詞】。


佛陀之“法”
是以一些能讓人靠自己去“證實”的“真正之事實與真相”
“辨別”“糾正”許多人們只憑著自己過去的經驗、知識或推論

自以為是的【事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9-4-2019 05: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一部关于
轮回>无明(贪嗔痴)>12缘起
的有趣电视剧...

致命复活.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4-2019 06:37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感谢quest716兄和xiaoguo兄(28楼)的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9-4-2019 10:59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l123 于 19-4-2019 11:09 PM 编辑

在空灵的境界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看到念头一个个的冒起(这不是日常生活里的想),这种无缘无故的冒起佛家叫做无明。xiaoguo兄的资料-----"根据南传nikaya,无明缘漏,漏也缘无明"。众生时时刻刻都在漏(包括在睡眠时)。根据北传玄奘大师的瑜伽师地论,无明是由不如理作意来的。南传和北传解释无明意思是一样的,无明没有因,要解释只能用漏或是不如理作意来的。
空性是双圆,一个是作用倒转回去是本性,本性也是空的可是存有识(识是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4-2019 11:04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能做到心经里说的无无明亦无无明尽呢?这个不容易,哈哈。。。。还是要做功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4-2019 11: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路人。 于 20-4-2019 11:39 AM 编辑

中部60經/無缺點經(屋主品[6])(莊春江譯)

  我聽到這樣:
。。。。。。。。。
。。。。。。。。。。。。
  「屋主們!在那裡,智者像這樣深慮:
『凡那些沙門、婆羅門尊師是這麼說、這麼見者:「沒有一切有之滅。」我沒看見這個;
凡那些沙門、婆羅門尊師是這麼說、這麼見者:「有一切有之滅。」我不知道這個,
如果當我不知、不見時,就執取一邊而說:「這才是真實的,其它都是空虛的。」那對我會是不適當的。
凡那些沙門、婆羅門尊師是這麼說、這麼見者:「沒有一切有之滅。」
如果那些沙門、婆羅門尊師的話是真的,這是可能的:我的往生處將無缺點地是那些無色的、想所生的天神那裡;

又,凡那些沙門、婆羅門尊師是這麼說、這麼見者:「有一切有之滅。」
如果那些沙門、婆羅門尊師的話是真的,這是可能的:我將當生證涅槃,
凡那些沙門、婆羅門尊師是這麼說、這麼見者:「沒有一切有之滅。」
他們的見在貪欲附近,在結縛附近,在歡喜附近,在取著附近,在執取附近,
凡那些沙門、婆羅門尊師是這麼說、這麼見者:「有一切有之滅。」
他們的見在無貪欲附近,在無結縛附近,在無歡喜附近,在無取著附近,在無執取附近。』
他像這樣深慮後,就成為對有為了厭、離貪、滅的行者。
。。。。。。。。。
。。。。。。。。。
。。。。。。。。。
  無缺點經第十終了。

上面的兩段路人改編寫成這樣來理解
(智者像這樣深慮)如果當我不知、不見時,就執取一邊而說:「這才是真實的,(其它都是空虛的。」(智者心想)那對我會是不適當的。
凡那些沙門、婆羅門尊師是這麼說、這麼見者:「有一切有之滅。」(智者心想)我不知道這個,
(是這樣的話)他們(那些沙門、婆羅門尊師們)在無貪欲附近,在無結縛附近,在無歡喜附近,在無取著附近,在無執取附近。
(智者)這樣深慮後,就成為對 有為 了厭、離貪、滅的行者。(走在正道上了)

凡那些沙門、婆羅門尊師是這麼說、這麼見者:「有一切有之滅。」(智者心想雖然我不知道這個)
(但)如果那些沙門、婆羅門尊師的話是真的(智者心想)(因為走在正道上了)(那麼)這是可能的:我將當生證涅槃。

凡那些沙門、婆羅門尊師是這麼說、這麼見者:「沒有一切有之滅。」(智者心想)我沒看見這個
如果那些沙門、婆羅門尊師的話是真的,這是可能的:我的往生處將無缺點地是那些無色的、想所生的天神那裡;(如果是 的才有這樣的可能,如果不是 的就無這樣的可能)
(可是)他們(那些沙門、婆羅門尊師們 貪有)(有為)在貪欲附近,在結縛附近,在歡喜附近,在取著附近,在執取附近,(有就無法解脫了)
(佛陀並無否定,只是說出兩種可能性之事實


建議
最好去看完這 無缺點經 整篇經文,
一個人
如果 能
真正完全理解這整篇經文,
就算目前還“無法”解脫,
至少不再那麼的“執著”【有】或【無】了!
(無論如何也是走在正道上了)

否則
出現
鬥諍、異執、諍論、指責、離間語、妄語
這些,
是在所難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4-2019 11: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緣起法

簡單來說
是教導人們 知道 明白和理解
何為“有”,
為何會“有”,
何為“無”,
為何“無”,
何為“生”,
為何“生”,
何為“滅”,
為何“滅”。

知道為何會“有”、“無”、“生”、“滅”,
是一種【經驗】,

明白為何會“有”、“無”、“生”、“滅”,
是一種【聰明】,

理解為何會“有”、“無”、“生”、“滅”,
是一種【智慧】,

陷入“有”、“無”、“生”、“滅”之【現象】
而時時刻刻去尋找這些【現象】 是不是 有沒有,
是一種【執著】,

不知“有”、“無”、“生”、“滅”之“事實”
而自以為是 知道【有】、【無】、【生】、【滅】之【真相】,
是一種【愚蠢】,

知道“錯誤”
而把【錯誤】棄捨 、放下,
是一種“悟”,

知道、明白為何會“有”、“無”、“生”、“滅”之“事實”
理解 而【無執取】 “有”、“無”、“生”、“滅”之“真相”,
才是“解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4-2019 11: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外道 发表于 19-4-2019 11:04 AM
不是承認不承認,而是說大乘勉強可以解釋了,而之前的原始佛教根本解釋不了這個問題。最好的解釋始終還是梵與Atman。

原始佛教為了迴避與婆羅門同樣信仰,竟然把一個形容詞的無明當做開始。形容詞本來就是用 ...

佛陀教导我们要安住于 “知性”(that which knows),只观察事物的生灭。一旦训练意识留驻于 “觉知”(awareness),一旦探索了心,对心与心所的真相获得了洞见(又译内明),你会把心看成非我


剩下的觉知和知性是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4-2019 12: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学」有如指月之「指」
  基础佛法の三法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4-2019 11: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尝试像这样去理解

【抽象】一点来说
安住于 “知性”,只观察事物的生灭。
可以这样的理解
【守株待兔】般的呆在一旁,只是 “平静”(无執取)与“干净(意指无杂染或无缘)” 的 【袖手旁观而不掺和】 自己內心“生”起 之 “色受想行識” 五蕴 的 “”和“”,
一旦(这样的)训练
意识(只)留驻(呆)于 “觉知”
一旦探索了心(中“生”起 之 “色受想行識”五蕴)
(明白了)(于)心与心所(内,生与灭之形成)的真相获得了洞见(又译内明),
你会把心看成非我(可以这样的理解: 的生与灭 之“现象”与这个【“平静”与“干净” 的 【袖手旁观而不掺和】之“现象” 无关! 】

再抽出 心 使轉向智與見,
剩下的觉知和知性(就只是【理解】之“现象”罢了!)
而這麼了知:
那會非有,那會非我所;
那必將非有,那必將非我所;
凡存在的现象,凡已存在的现象
捨斷它。

當不歡喜、不歡迎、不持續固持那個“现象”時,
識 是不依著 的、不執取 的。

佛陀教導之“法”,
最重要之一環是
自己明白。

現在的人,
都盼望全世界的人都能知道“法”,
唯自己卻 無“法” 明白
在 人人都在憐惜他人時,
自己 才最為可憐!
自己 才最需要佛陀教導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4-2019 01:43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neo91 发表于 21-4-2019 11:48 AM
佛陀教导我们要安住于 “知性”(that which knows),只观察事物的生灭。一旦训练意识留驻于 “觉知”(awareness),一旦探索了心,对心与心所的真相获得了洞见(又译内明),你会把心看成非我

[/backc ...

那你認為只剩下的覺知和知性是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2-4-2019 03:29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外道 发表于 22-4-2019 01:43 PM
那你認為只剩下的覺知和知性是誰?

这个知性只能知不能行对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4-2019 04:14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neo91 发表于 22-4-2019 03:29 PM
这个知性只能知不能行对吗

我不知道,所有印度系的(婆羅門,佛教,新時代瑜伽)都只講求那個覺知,從來沒考慮過行,應該是只有知而不能行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4-2019 06:54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路人。 发表于 22-4-2019 11:32 AM
可以尝试像这样去理解

【抽象】一点来说
安住于 “知性”,只观察事物的生灭。
可以这样的理解
【守株待兔】般的呆在一旁,只是 “平静”(无執取)与“干净(意指无杂染或无缘)” 的 【袖手旁观而不掺和】 ...

你只是在解釋不執取,那你說的那個 “袖手旁觀” 他又是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4-2019 07:06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tl123 发表于 19-4-2019 10:59 PM
在空灵的境界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看到念头一个个的冒起(这不是日常生活里的想),这种无缘无故的冒起佛家叫做无明。xiaoguo兄的资料-----"根据南传nikaya,无明缘漏,漏也缘无明"。众生时时刻刻都在漏(包括在睡眠时)。 ...

你的解釋比較有內容。這無明的升起在佛教沒有探討出原因?我在想會不會是來自於個人既定的觀念和意識形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9-3-2024 09:10 PM , Processed in 0.054466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