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999|回复: 36

入胎识不是六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1-9-2018 12: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将会分成两个单元说明十因缘和十二因缘与识的关係:第一个单元为「十因缘的入胎识不是六识」,第二个单元是「流转门与还灭门」。

前文已经针对缘觉菩提的修证做了一个概略说明:缘觉菩提的修证是透过因缘法的观行来断除我见,乃至于断除我执,来取证缘觉菩提的解脱果。然而,因缘法的修证,必须以「入胎识出生名色」为前提,才有办法建立十二因缘观——也就是必须以十因缘法之入胎识(如来藏)出生名色为前提,才有办法建立十二因缘观。所以说,入胎识就是两种因缘法联结的最主要关键——而这也正是为何  佛在演说十二因缘法之前会先讲十因缘法的道理所在。
十因缘中出生名色的这个入胎识、这个如来藏,祂不是六识——不摄在识阴六识中。十因缘的观行方法如下:一旦我们开始探究老、死、忧、悲、恼、苦从何而起?生从何来?死从何去?当我们逆观探究这个问题的时候会发觉,之所以会有老死忧悲恼苦,是因为有生。而之所以会有有生,有老死忧悲恼苦,就是因为有“有”;「有」从什麽地方来?就是从“取”来!取从什麽地方来?就是因为有“爱”!爱从什麽地方来?就是因为有三种“受”!受从什麽地方来?就是因为有“触”!触从什麽地方来?就是因为有“六入”! 六入从何而来?就是因为有名色!名色又从什麽地方来呢?名色就是由“识”所出生的。十因缘法探究到这边,已经没有办法再往前推了,这个叫作「齐识而还、不能过彼」。所以在《阿含经》裏面,佛说:“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缘故名色有?……识有故名色有,识缘故名色有。我作是思惟时,齐识而还,不能过彼。”——《杂阿含经》卷十二。

佛在这裏说得非常清楚,就是说:当十因缘法探究到这边而知道「名色由识生」,是「齐识而还,不能过彼」,不能再往前探索了。然而,「齐识而还、不能过彼」的这个「识」是什麽识呢?我们再来看一下《阿含经》裏  佛怎麽说,佛回答阿难说:“若识不入母胎者,有名色不?答曰:‘无也’ 。……我以是缘,知名色由识,缘识有名色,我所说者,义在于此。”——《长阿含经》卷 十。所以 佛说「缘识有名色」的这个「识」就是入胎识,佛所说的道理就是在这个地方。

然而,这个(出生名色的)入胎识又是哪一个识呢?这个入胎识是识阴六识吗?可是六识中这个意识心,在中阴灭后就断灭了,是没有办法到未来世去的!意识心属于所生法之「名色」所摄、是依他起性、依他而生的生灭法;所以祂没有办法到未来世去,当然无法出生未来世的名色。那麽入胎识会是意根吗?由于意根也属于名色所摄,虽然能贯穿三世诸法,但祂只是万法出生的所依缘,并非出生万法的根本因!
那麽入胎识会是虚空吗?如果是虚空的话,佛说虚空无法,虚空是色边色,虚空是没有办法出生名色的!那麽会是自然出生名色的吗?如果执着自然是出生名色的因缘的话,那就落入自然、无因生的自然外道论!那麽名色是因缘法的诸缘所生的吗?然而,十二因缘法的诸缘本身就是无常法——也就是生灭法,生灭法怎麽有办法出生名色呢?
有的人就认为说:如果这些都不是的话,那应该是大梵天!应该是有一个主宰(上帝)所生的!但是大梵天跟上帝同样是名色之身,他们的名色还得靠他们自已的入胎识来生起,怎麽有办法出生别人的名色呢?既然如此,这个入胎识到底是哪一个识呢?事实上,这个入胎识就是轮迴生死的根源,万法出生的根源,祂叫作本识!又叫作所知依!又叫作本际!

为什麽叫作本识呢?因为三界一切万法,都是从这个根本识所出生的——祂是万法的根本,所以叫作本识。从本识这个名相,就能够看出来,所有一切法都是从这个根本识所出生,没有办法外于这个本识而有另外一个识出生万法!如果本识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本识的话,那就是本识的本识!这样则会有无限衍生下去的问题出现,而这样子不断的往前推求的时候,就会落入了「无穷过」——因缘观永远无法观行成就而无法证道。所以这个识祂就是本识,就是  佛所说的「齐识而还、不能过彼」中的本识。
为什麽叫作本识呢?因为三界一切万法,都是从这个根本识所出生的——祂是万法的根本,所以叫作本识。从本识这个名相,就能够看出来,所有一切法都是从这个根本识所出生,没有办法外于这个本识而有另外一个识出生万法!如果本识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本识的话,那就是本识的本识!这样则会有无限衍生下去的问题出现,而这样子不断的往前推求的时候,就会落入了「无穷过」——因缘观永远无法观行成就而无法证道。所以这个识祂就是本识,就是  佛所说的「齐识而还、不能过彼」中的本识。
这个本识又叫作所知依,因为祂是所有一切意识心,乃至于意根了知三界六尘万法的根本依;所有的了知心,全部是依于这个如来藏,依于这个入胎识,才有办法了知三界六尘万法!而为什麽叫作本际呢?本际的意思,已经很明白地说出了:万法到这裏为止;「际」就是界限的意思,就是到这裏为止,没有办法再超出这样的一个法!若有人认为有一个法可以超出这样的一个法的话,他就是属于虚空外道,要不然就是落入意识心之中了。
这个入胎识,在《般若经》裏面又称为:非心心、无心相心!为什麽称为非心心呢?因为这个心不像六识心,不像意根末那识是有心相的,不像其他的五识是有了别五尘之心相的,所以祂并非一般人所知道的心,所以叫做非心心!虽然祂能够出生三界六尘万法,但是祂不去了知三界六尘万法,所以祂没有六识、七识、五识的这种心相,所以祂又叫作无心相心。

入胎识也是禅宗所开悟之不生不灭的如来藏!因为有这个不生不灭的(如来藏)心,才能够出生三界六尘万法,是造成众生流转的根源——因此禅宗也称 之为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
这个心又有另外一个名称——生灭与不生灭和合的阿赖耶识!当三界六尘万法在运作的时候,当你的意识心、意根在了知这些法的时候,在生灭不断的时候,这个如来藏本身是自处于不生不灭的境界中的!虽然祂出生了三界六尘万法给众生受用,但是祂本身是不生不灭的。也就是因为有六识种、有七识种的流注,与这个如来藏和合运作——亦即因为有众生分段生死未断的这些种子与如来藏和合运作(看起来好似一心而无二心),所以称这个识为阿赖耶识!

我们上面所说的种种心,虽然名称不同,却都同是能够出生名色的这个心——都是同一个能够出生名色的入胎识。只是 佛在阿含经、般若经、和三转法轮的唯识经典裏面,为了方便开导众生,用不同的名相教育众生!为了方便引导众生,而有不同名称之施设与建立。
这个入胎识本身是出生万法的根本因,祂不是缘。祂不像名色、六入乃至于生、老、忧悲恼苦,每一支都是缘:每一支都以前因为缘,所以是缘缘相依,不是本因。也就是十二因缘裏面,以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每一支其实都是依前因相待为所缘,并不能够出生万法;所以十二因缘必须以入胎识为根本,才有办法成就十二因缘的观行——所以  佛在十二因缘法之前要先说十因缘法。

接下来,我们继续来观察,十二因缘(识缘名色)的识是哪一个识呢?十二因缘说的识就是六识身。十二因缘说的识是无明缘行、行缘识的这一个识,这个识就是过去世的六识身!过去世的六识业种未断,以至于如来藏再度的执取名色入胎。那我们再列表来比较一下:

十因缘逆推:老死→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名色→识(入胎识)
十二因缘逆推:老死→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名色→识(六识)→行→无明

从以上的表列,表面上看来,相较于十二因缘,十因缘是差了三支—六识、无明、行,但是实际上,它只是差了无明和行。众生在从十因缘裏面探索这个入胎识,探索出生名色的因缘到这个入胎识「齐识而还、不能过彼」的时候,进而探究这个入胎识为什麽会有再度入胎的动力呢?它(再受生的动力)是从什麽地方来的呢?而入胎识为什麽会再度的(执)取名色,让众生因为生出名色而生出了六入,乃至于生出了生老病死忧悲恼苦,不断地轮转?答案是因为有过去世的六识身,有过去世的六识种(执着)未断。而过去世的六识种又是从什麽地方来的呢?就是因为由于过去世的无明支!因为过去世的无明、业种,造作了身口意行,而成就过去世的六识(诸行)业种。这些业种储存在如来藏裏面,死后又再度执取名色,才会让众生继续轮转生死,不断地在三界裏面受生。众生探索至此,知道过去世的无明、行、六识就是让入胎识再度入胎的最主要动力。于是就想要去灭除无明,灭除无明就必须要先灭行,灭行就必须要先灭除六识的业种!
可是灭除无明、灭行、灭六识,该如何灭起呢?过去世的无明跟行还有识,已经过去了,我们要怎麽灭?过去世的无明跟行、识已经过去,到底它是储存在什麽地方呢?正是储存在入胎识裡面──含藏无明业种的这个地方!由于有如来藏这个入胎识,含藏了过去世的无明业种,所以才会继续地出生名色。所以当众生探索到这裏的时候,想要去灭无明,想要灭过去世的行,想要灭过去的六识,就必须探索如何灭除无明、行、识的道理──后续讲到还灭门与流转门的时候,将会对此进行仔细的说明。所以要灭无明、要灭行、要灭六识的业种,也就是在消灭入胎识再度入胎的动力。换言之,我们要灭掉的是入胎识再度入胎的动力,而不是灭本识!所以  佛之所以先说明十因缘,再说十二因缘,就  是要成就这个道理。

接着来探讨,究竟  世尊为什麽要先说明十因缘,再说十二因缘呢?最主要就是要避免众生落入外道的无因论中。因为如果没有以“齐识而还、不能过彼”的入胎识,为建立观行的一个基本道理的话,当众生从十二因缘去观行,从老死忧悲恼苦往前推:生、三界有;一直往前推,推到「为什麽会出生名色?」名色是因为有过去世的识种未断,过去世的识种是因为有过去世的(识阴造成的)身口业行!过去世的身口业行,是因为有过去世的无明业种未断!继续深入探究,就一直往前推,那请问究竟过去世的这个无明,是从什麽地方来的呢?又是储存在什麽地方?是过去世、过去世的无明(转到过去世的)吗?……可以无止尽地推究下去,那就陷入无穷的过失裏面去了!而陷入了无穷过,就是否定万法根本因之无因论所造成的第一个问题。
如此,还会产生另一个问题,就是会陷入断灭论。当众生没有办法确立「入胎识就是出生名色的根本因」的时候,如果众生把过去世的无明业种,从名色那边把它灭掉的时候,把无 明、行、识灭了以后,那会成为什麽状况呢?就会成为断灭!这个就是  佛世的时候,舍利弗诃斥焰摩迦比丘的一个道理;焰摩迦比丘就是执着漏尽阿罗汉身坏命终更无所有──也就是说漏尽阿罗汉(解脱的阿罗汉)身坏命终,死后什麽东西都没有了。什麽东西都没有了,这个就是断灭见!
世尊先说十因缘,再说十二因缘的道理,就是为了要令二乘人于内无有恐怖(二乘人依本际——入胎识不灭之理,知道死后入无馀涅槃不会落入断灭空)。也就是说,二乘人相信  佛说的本际不坏,所以能够勇于灭除名色、灭除六入(最主要是内六入);勇于把六入、名色灭除,而没有恐惧。因为有本际的依靠,所以当灭除了名色,灭除了六入以后,入了无馀涅槃不会成为断灭空。这就是 世尊先说十因缘再说十二因缘的道理,也就是要令二乘人于内无有恐怖。
再者,世尊先说十因缘再说十二因缘的道理,就是要让大乘的行者,于生死无有畏惧;唯有亲证如来藏,唯有以如来藏为前提来修行,来入于菩萨道的修行,才有办法免于生死恐惧。也唯有以如来藏出生名色的这个入胎识为依归,大乘人才可以地地进修,而不断除我执,留一分的思惑,生生世世利乐众生永无穷尽。

所以  佛说这个道理,也就是为了要建立还灭门与流转门!因为必须以十因缘这个入胎识为前提,来建立十二因缘,才有办法建立真正的、真实缘起的流转门与十二因缘观的还灭门,令三乘有学断尽我见与我执——这才是十因缘与十二因缘(显示)中所说的这个入胎识不是六识的真正道理。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3 收起 理由
Quest716 + 3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1-9-2018 02: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本识这个名相,就能够看出来,所有一切法都是从这个根本识所出生,没有办法外于这个本识而有另外一个识出生万法!如果本识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本识的话,那就是本识的本识!这样则会有无限衍生下去的问题出现,而这样子不断的往前推求的时候,就会落入了「无穷过」
以有【為緣】而有那样的缘而有这是“缘生法现象”事实所以佛陀才说无第一【因】

为什麽叫作本识呢?因为三界一切万法,都是从这个根本识所出生的——祂是万法的根本,所以叫作本识。
就因为否定了佛陀所说的:『无第一【因】』才会自行定义【祂是万法的根本,所以叫作本识。】这个第一【因】


以有【為緣】而有
一个人以【有】第一因 之“见”【為緣】而有自己定义【祂是万法的根本,所以叫作本识。】这样的【识】而生,
反之
一个人以【有】无第一因 之“见”【為緣】而有自己定义【无万法的根本,无有本识。】这样的【识】而生。
这样的话【要相信】那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9-2018 03: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齐识而还、不能过彼」
简单来说
证知识为识,证知识为识后,不思量识。
这样的【足够的认知】就行了,不能过,就会继续的思量识而“生”【有本识】这样的【识】和其他那些什么什么样的【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9-2018 04: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想知道问题是出在哪里?
仔细去看看这个 中部2經 链接就知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9-2018 08: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沒有人可以討論的? 不管了,先發問。

什麼十因缘十二因缘對我來說太陌生,先標號碼,不然哪個先哪個後都亂了套。

十二因缘: 1.無明、 2.行、 3.(六)識、 4.名色、 5.六處、 6.觸、 7.受、 8.愛、 9.取、 10.有、 11.生、 12.老死
十因缘:3.(入胎)識、 4.名色、 5.六處、 6.觸、 7.受、 8.愛、 9.取、 10.有、 11.生、 12.老死

依這個帖子是說,十因缘是 3.識 是入胎識,而十二因缘的 3.識 是六識,那麼接下來兩組的 4.名色 應該是不一樣的吧? Q1

十因缘:3.(入胎)識 可以生 4.名色,那麼,十二因缘的 3.(六)識 憑什麼本事去生 4.名色?  Q2
十因缘的 3.(入胎)識
     - 不是:六識
     - 是: 入胎識,本識,如來藏,所知依,非心心,無心相心,不生不滅的如來藏,阿賴耶識,能够出生名色的心
     - 是: 出生萬法的根本因,祂不是缘


那麼,可以把 十因缘的 3.識 當着是靈魂觀嗎?  Q3
可以,爲什麼?  Q4a
不可以, 爲什麼? Q4b

十因缘有個主,那就是 「齐识而还、不能过彼」  的 3.(入胎)識。有主嘛,這對我們我們外道來說很容易理解,所以就不問了。

十二因缘無主,那麼這個 1.無明 是怎樣來的? Q5a
不可能 無明 來自 無明 吧? Q5b
無明不可能是主 吧? Q5c

既然無主那麼就 「不齊不還、直通而過」  過去無明的上面,那又是什麼?  Q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9-2018 01: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路人。 于 25-9-2018 01:38 PM 编辑
外道 发表于 24-9-2018 08:37 PM
有沒有人可以討論的? 不管了,先發問。

什麼十因缘十二因缘對我來說太陌生,先標號碼,不然哪個先哪個後都亂了套。

十二因缘: 1.無明、 2.行、 3.(六)識、 4.名色、 5.六處、 6.觸、 7.受、 8.愛、 9.取、 1 ...


依這個帖子是說,十因缘是 3.識 是入胎識,而十二因缘的 3.識 是六識,那麼接下來兩組的 4.名色 應該是不一樣的吧? Q1
A1~當然不一樣!十因缘的 4.名色是盤古開天下而有的第一名色,而十二因缘的 4.名色是佛陀說的因緣之名色。

十因缘:3.(入胎)識 可以生 4.名色,那麼,十二因缘的 3.(六)識 憑什麼本事去生 4.名色?  Q2
十因缘的 3.(入胎)識
A2~十因缘:3.(入胎)識 就像孫悟空一樣是從石頭【爆】出來的!是無中生有的,所以
    - 不是:六識
A~對!
     - 是: 入胎識,本識,如來藏,所知依,非心心,無心相心,不生不滅的如來藏,阿賴耶識,能够出生名色的心
A~既然是無中生有,只要你喜歡,怎樣【生】都可以!
     - 是: 出生萬法的根本因,祂不是缘
A~對!祂不是缘也不是因,祂是無中生有從石頭【爆】出來的!
你說十二因缘的 3.(六)識 憑什麼本事去生 4.名色?
A~入胎識是石頭胎生的,佛陀說的十二因缘的 3.(六)識緣生 4.名色,就像你在電影院裡緣於看到的光影,在你意識生出的卻是俊男美女的

那麼,可以把 十因缘的 3.識 當着是靈魂觀嗎?  Q3  
A3~可以!
可以,爲什麼?  Q4a
A4a~因為是無中生有的,所以只要你喜歡,當着什麼都可以!
不可以, 爲什麼? Q4b
A4b~因為入胎識祂是出生萬法的根本因,而靈魂是人死後生的。

十因缘有個主,那就是 「齐识而还、不能过彼」  的 3.(入胎)識。有主嘛,這對我們我們外道來說很容易理解,所以就不問了。

十二因缘無主,那麼這個 1.無明 是怎樣來的? Q5a
A5a~要先說明十二因缘的11.生、 12.老死。
11.生= 上面A2~最後一項的A~說的意識 緣生出 的卻是俊男美女的識之“生”
12.老死= 是說眾生的一生包括【生老病死】【生】
不可能 無明 來自 無明 吧? Q5b
A5b~簡單來說 無明 來自 12【生老病死】【生】
無明不可能是主 吧? Q5c
A5c~不是。
既然無主那麼就 「不齊不還、直通而過」  過去無明的上面,那又是什麼?  Q6
A6~過去無明的上面 來自 再過去的12【生老病死】後之【生】
佛陀說過了:無第一因。
「齊識而還、不能過彼」
有了十二因缘: 1.無明 至 12生老病死,這樣【足夠的認知】就行了,不能過,就會繼續的思量識11.生【有本識】【入胎識】這樣的“意識”和其他那些 什麼 什麼樣 有的 沒的 亂七八糟之【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5-9-2018 02: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我还看过
相生相克版的12缘起~

就像你的:1.無明、
2.行、。。。、12.老死

生克版次序是这样的:
随机、随机、随机。。。
*第一因(缘起)不可得

其实还有个大乘版的:
1.明、2.愿行、。。。
、12.无老死尽

--------------------------

修行时,
缘起思考的模板,
不用太认真~

南传的佛陀,
我印象中很多故事,
祂也没有用完12张牌。

阿毗达摩的牌,
也有点不同:
1. 涅槃 2. 因果、
3. 三世、。。。
tenor.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9-2018 03: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路人。 于 25-9-2018 04:10 PM 编辑
子房学韬 发表于 25-9-2018 02:45 PM
哈哈哈,我还看过
相生相克版的12缘起~

就像你的:1.無明、
2.行、。。。、12.老死

生克版次序是这样的:
随机、随机、随机。。。
*第一因(缘起)不可得

其实还有个大乘版的:
1.明、2.愿行、。 ...


同意你這樣說
南传的佛陀,
我印象中很多故事,
祂也没有用完12张牌。

人生無常,就看你手上握的是什麼牌,
有什麼牌才能用什麼牌,
不能像那些魔術師一樣無中生有的變一些出來充數,
遇到自己不喜歡的或不明白的還嫌牌太多玩不下去,就燒掉一兩張牌繼續玩。

修行时,
缘起思考的模板,
不能太執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5-9-2018 09: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路人。 发表于 25-9-2018 01:34 PM
依這個帖子是說,十因缘是 3.識 是入胎識,而十二因缘的 3.識 是六識,那麼接下來兩組的 4.名色 應該是不一樣的吧? Q1
A1~當然不一樣!十因缘的 4.名色是盤古開天下而有的第一名色,而十二因缘的 4.名色是佛陀 ...

謝謝你的解答,有些說的不錯,不過,我不表示哪個認同哪個不認同,我只是在探討佛教緣起法是什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9-2018 09: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再來,探討 3.識 生 4.名色

名(nāma)就是 “心” , “意識”,“心所”

那麼, 3.識 怎樣能夠去生 4.名色 ? 因爲 名 本身就已經是 “心”/“意識”/“心所”。 Q7a

那麼, 是不是就說 3.識 的 識 並不是 4.名 的 識 ? Q7b

那麼,3.識 的 識 和 4.名 的 識 到底什麼不一樣? Q7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9-2018 09: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從 3.(六)識 到 6.觸

應該是觸了之後才生出六識,不是嗎? 爲什麼 3.(六)識 會排到那麼前面去,而 6.觸 反而在後面?  Q8a

是不是說  6.觸 之後所生出來的 六識 並不是 3.(六)識 ? Q8b

不可能呀,當在解說 3.(六)識 的時候就已經說是那個觸的六識了,然後,這又要怎樣解釋? Q8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9-2018 09: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因缘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81%E4%BA%8C%E5%9B%A0%E7%BC%98


供參考。

原來緣起法還分很多種學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9-2018 09: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噢,我明白了,參考自 南傳上座部的十二因缘法 和 大乘中觀學派的十二因缘法, 並沒有把十二因缘法的 3.識 當着是 六識,而 六識 是在 5.六處 之後才生。

所以,這個帖子說 十二因缘的 3.識 爲 六識 而 十因缘的 3.識 爲 入胎識, 是錯誤的說法,正確的是不管 十二因缘 或 十因缘 的 3.識 都是指 本識 而不是 六識, 是不是這樣?  Q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9-2018 10: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外道 于 26-9-2018 12:34 PM 编辑
路人。 发表于 25-9-2018 01:34 PM
依這個帖子是說,十因缘是 3.識 是入胎識,而十二因缘的 3.識 是六識,那麼接下來兩組的 4.名色 應該是不一樣的吧? Q1
A1~當然不一樣!十因缘的 4.名色是盤古開天下而有的第一名色,而十二因缘的 4.名色是佛陀 ...

我就疑惑了,怎麼六識可以生名色, 果然給我找出臭蟲(bugs)來。


路人。 发表于 25-9-2018 01:34 PM--------------------------

你說十二因缘的 3.(六)識 憑什麼本事去生 4.名色?
A~入胎識是石頭胎生的,佛陀說的十二因缘的 3.(六)識緣生 4.名色,就像你在電影院裡緣於看到的光影,在你意識生出的卻是俊男美女的
-------------------------------------------------------------------

你這個解釋是因爲這篇文章的錯誤引導所導致? 還是真的你這個解釋是對的? 請重新確認。

你所謂的 “緣於看到的光影,意識生出的卻是俊男美女的” 應該是指 5.六處 吧? 請重新確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9-2018 10: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外道 于 25-9-2018 10:34 PM 编辑

3.識

說一切有部 的 3.識 - 其中包括六種: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南傳上座部 的 3.識 - 緣於「識」(業識)而產生「名色」。

中觀學派 的 3.識 - 從行生垢心,初身因,如犢子識母,自相識故,名為識。


說一切有部 的確把 3.識 當着是 六識, 接下來它就會出現我以上疑問的疑點。

南傳上座部 的 3.識就是 業識,不是什麼不生不滅的如來藏,阿賴耶識等等的變法。 很忠心於無主體論。

中觀學派 的 3.識 - 就是 識母,是不生不滅的如來藏,是阿賴耶識等等的隱祕靈魂論的變法。 已經是屬於有主體論了。


所以,文章的 3.識 在解說 十二因緣 的時候是以 說一切有部 爲論點,而在解說 十因緣 的時候是以 中觀學派 爲論點。 這種沒有把學派給說清楚就一概而論,不夠專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9-2018 06: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路人。 于 27-9-2018 07:00 PM 编辑

謝謝你的解答,有些說的不錯,不過,我不表示哪個認同哪個不認同,我只是在探討佛教緣起法是什麼。
非常欣賞你的這種學習的心態,我個人認為這就是佛陀說的【中道】。

再來,探討 3.識 生 4.名色
名(nāma)就是 “心” , “意識”,“心所”
那麼, 3.識 怎樣能夠去生 4.名色 ? 因爲 名 本身就已經是 “心”/“意識”/“心所”。 Q7a
3.識 生 4.名色
3.識 也等於已生成之 舊【識】,因為有 2.的行【為】 才會有 3.的【新知】識,但因為瞬息萬變的無常所以一瞬間就成為了【一個】 舊之【識】也就是一般所指的 3.識。
4.名色~簡單來說 名 就是 “意”,色 就是 “象”,4.名色 =  “意和象”。
所以 3.識 生 4.名色 正確的說法應該是這樣說:4.名色 是因為緣於 3.的【舊認知之】識 而 有。有=【新的意和象的認知】。之前的說法很容易鑽入牛角尖。

那麼, 是不是就說 3.識 的 識 並不是 4.名 的 識 ? Q7b
不能完全說 是 或 不是,因為 4.名的【新】識 是 緣生於 3.識的【舊】識 而來,就像問 今天的你 是不是 昨天的你 一樣。你看了前面的答案應該能理解一二。

那麼,3.識 的 識 和 4.名 的 識 到底什麼不一樣? Q7c
看了 前面1和2 之回答,再思考一下就能明白。

從 3.(六)識 到 6.觸
應該是觸了之後才生出六識,不是嗎? 爲什麼 3.(六)識 會排到那麼前面去,而 6.觸 反而在後面?  Q8a
雖然我鼓勵他人學習的時候可以 跳上跳下 的去學習,
但要理解 十二因缘 就不能 跳下跳下 的去學習,十二因缘 是緣於左右之緣而互相引起作用的。還有一點必須要明白 十二因缘 像一個圓圈頭尾相接並非是一條直線。

是不是說  6.觸 之後所生出來的 六識 並不是 3.(六)識 ? Q8b
6.觸 是因為緣於 5.六處 才 形成,
5.六處 是指(眼、耳、鼻、舌、身、意)。
3.識 = 已生成之 舊【識】,
六識 是 5.(眼、耳、鼻、舌、身、意)六處 緣於 6.觸 再緣於 7.受 再緣於 8.愛 再緣於 9.取 那樣的 緣 而有【有】,因有【有】而有【生】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生六識】。
六識 是因 5.(眼、耳、鼻、舌、身、意)六處 緣於 4.名色 而 有 之識,名為六識。(3.識包括有六種識)。
可以這樣說 3.的識 包括有 六種識,不能說是 六識,所以 3.(六)識 是不正確的 。例如~你的家族,你的家族有你,但你不是家族,家族也不是你。(這是許多佛教徒犯的毛病)

不可能呀,當在解說 3.(六)識 的時候就已經說是那個觸的六識了,然後,這又要怎樣解釋? Q8c
這樣就已經鑽入牛角尖了!

噢,我明白了,參考自 南傳上座部的十二因缘法 和 大乘中觀學派的十二因缘法, 並沒有把十二因缘法的 3.識 當着是 六識,而 六識 是在 5.六處 之後才生。
恭喜你鑽出來了!現在你該明白了「齊識而、不能過彼」之意思吧!

所以,這個帖子說 十二因缘的 3.識 爲 六識 而 十因缘的 3.識 爲 入胎識, 是錯誤的說法,正確的是不管 十二因缘 或 十因缘 的 3.識 都是指 本識 而不是 六識, 是不是這樣?  Q9
簡單來說~六識 是(眼、耳、鼻、舌、身、意)緣於 2.行 那樣的 緣 而生 之識。
正確來說~十二因缘的 3.識包括有【六種識】,要明白這裡說的 3.識之【六識】只是指【六種識】不是指【生六識】。
要【生六識】就要 5.(眼、耳、鼻、舌、身、意)六處 緣於 6.觸 再緣於 7.受 再緣於 8.愛 再緣於 9.取 那樣的 緣 而有【有】,因有【有】而有【生】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生六識】。
生六識 是  5.(眼、耳、鼻、舌、身、意)六處 緣於 4.名色 而 有 之識,六處以 識為緣而有 生六識
或者这样说   
六識 之所以有【生】,是因為緣於【有】
六識 之所以有【有】,是因為緣於【取】
六識 之所以有【取】,是因為緣於【愛】
六識 之所以有【愛】,是因為緣於【受】
六識 之所以有【受】,是因為緣於【觸】
六識 之所以有【觸】,是因為緣於【六處】(眼、耳、鼻、舌、身、意)
所以 可以說 六識 之所以【有】,是因為【六處】(眼、耳、鼻、舌、身、意)有【觸】而【有】。

我就疑惑了,怎麼六識可以生名色, 果然給我找出臭蟲(bugs)來。
哈哈哈!因為我燃燒的不完全之緣故,醬隱蔽的臭蟲竟然也能給你找到!醬紫我就頭疼了!要兜著走了!不過。。。。。。【臭蟲在那裡?】這個遊戲,我挺喜歡!哈哈!歡迎繼續找!

你說十二因缘的 3.(六)識 憑什麼本事去生 4.名色?
A~入胎識是石頭胎生的,佛陀說的十二因缘的 3.(六)識 是緣生 4.名色,就像你在電影院裡緣於看到的光影,在你意識緣生出的卻是俊男美女的識。
你這個解釋是因爲這篇文章的錯誤引導所導致? 還是真的你這個解釋是對的? 請重新審核。
你所謂的 “緣於看到的光影,意識緣生出的卻是俊男美女的識” 應該是指 5.六處 吧? 請重新審核。
仔細和正確一點來說,
4.名色 是因為有  3.識 才 形成。
之所以说: 3.(六)識 緣生 4.名色
是 因為緣於有 3.舊識才有形成 4.名色新的 “之意象”,
這裡的 4.名色 = 意識 因緣於 3.舊識 而 【形成】緣生出新的的 “意和象”。
之前的“就像你在電影院裡緣於看到的光影,在你意識緣生出的卻是俊男美女的識”
仔細和正確一點應該是這樣說
就像在電影院裡,在你的意識緣生出來而形成新的俊男美女(名色“之意象”)的這些(新出現的)可以辨識出的名色(俊男美女之形象或意象或識)是因為在電影院裡看到的光影而緣於你的 3.識(俊男美女形象之舊識)而形成的。
如果是一個失去記憶的人,他雖然看到的是俊男美女的光影,但因為緣於的是空白的舊識,那他的意識新緣生出來的只是一些移動的事物(他不知道的名色之識)罷了!
至於 3.(六)識,正確應該是 3.識
至於 5.六處(是指 眼、耳、鼻、舌、身、意) 或 六(眼、耳、鼻、舌、身、意)
簡單來說 就看 眼、耳、鼻、舌、身、意 緣於什麼樣的【緣】或 緣於什麼樣的【緣】而 形成 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6-9-2018 06: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外道 发表于 25-9-2018 10:33 PM
3.識

說一切有部 的 3.識 - 其中包括六種: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南傳上座部 的 3.識 - 緣於「識」(業識)而產生「名色」。

中觀學派 的 3.識 - 從行生垢心,初身因,如犢子識母,自相識 ...


我只能再這樣說多一次
有了十二因缘: 1.無明。。。。 至 12生老病死,這樣【足夠的認知】就行了,不能過,就會繼續的思量而 11.【有本識】【入胎識】這樣的“意識”和其他那些 什麼 什麼樣 有的 沒的 亂七八糟之【識】
還有一些【生】【滅】【有】【無】的認知 也是一樣不能【過】
說句不好聽的,現今絕大部分的佛教徒就是【過】了而不知,只是繼續往【生】【滅】【有】【無】裡鑽。
其實【足夠的認知】就夠了。
以你的學習之心態,有一天應該可以理解。

佛陀這樣說不是沒道理的
  比丘們!如來、阿羅漢、遍正覺者證知一切為一切,證知一切為一切後,不思量一切、不在一切中思量、不從一切思量、不思量『一切是我的』而不歡喜一切,那是什麼原因呢?像這樣,已知:『歡喜是苦的根。』後,『以有[為緣]而有生,對已生者來說有老死。』比丘們!因此,在這裡,我說:『以一切渴愛的滅盡、離貪、滅、捨棄、斷念,如來已現正覺無上遍正覺。』

只是很少人能理解。

還有一點很重要,比如說 緣於 而有 名色
雖然表面只有牽涉 三種 因緣,但要真正理解是需要熟悉 十二因缘 的 各種緣起 才行,
因為很多情況要完全解釋,就要重複很多基本的因緣常識,
要真正理解這些 因緣【變化的現象】
正確的步驟是 需真正清楚知道 明白和理解  
何為“有”,
為何會“有”,
何為“無”,
為何會“無”,
還要時常提醒自己不能【過】【迷】
否則就會進入牛角尖而不知。
其實 要真正理解這些 因緣【變化的現象】是要靠自己領悟,我個人認為 不執著 是非常非常的重要,不能抱著 一定要有一定沒有 這些心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9-2018 09:10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路人。 发表于 26-9-2018 06:47 PM
我只能再這樣說多一次
有了十二因缘: 1.無明。。。。 至 12生老病死,這樣齊的【足夠的認知】之識就行了,不能過,過就會繼續的思量識而 11.生【有本識】【入胎識】這樣的“意識”和其他那些 什麼 什麼樣 有的 ...

謝謝解答,不過不是很理解,詳細讀慢慢去領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9-2018 01: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要懂为什么佛陀会说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是解说轮回?还是苦的来源?还是周围所发生的一切?
是针对个人,还是全部六道众生,还是三世或两世?

故事大概是这样的,某天,佛陀坐在大树下,想下想下
为何人会都有老死,因为。。。被生下来了咯。
为何会被生出来,因为“有”一切业被成立了。
为何“有”,因为“取”有行动造成那个业.
为何有行动去“取”,因为“爱”有贪爱,欲爱。
为何有“爱”,因为“受”感受过。
为何有“受“,因为“触”六根与六尘碰过。
为何有“触”,因为“六入”有六根。
为何有“六入”,因为“名色”有心,有身。
为何有“名色”,因为“识”有记忆体。
为何有“识”,因为“行”之前有身行,口行,意行。
为何会做出这些“行”,因为无明。不全面理解解脱的方法。

问题来了,
【关于生,老死。】
生,老死也是有个体,为何和名色分开?
为何不是“生”,过后产生六入,再最后才是老死?从生到老死,中间有那些识,名色,六入,触,受,怎么放在后面?
生,老死,只是要解释生,老死的现象而已,所以次序一定是那样。
其实,这一世的生,老死,一定一定是从你的前世来的。所以,你这一世的,“爱,取,有”才会造成你下一世的生,老死。

有些经典解释,老死就包括了,老,死,忧,悲,愁,苦,恼。
那么的话,这“老死"就不是下一世了的,因为你现在都可能忧,悲,愁,苦,恼,来自这一世。
说回来,也是原于“爱,取,有”,导致忧,悲,愁,苦,恼。你想想,你无法无端端忧,悲,愁,苦,恼。

【关于爱,取,有】
取,不就也是一种行,身行,口行,意行,才能取,这和行什么不同?
其实,无明缘行,那个行是之前做的,这个取是现在的行动。
‘行’和‘取’,不放在一起,也不用同样字眼来说,因为‘取’其实是带着“爱”来行动,而造成“有”的结果。“行”是带着“无明”来行动,而造成“识”的结果。
看似很像,但‘无明’类似学问,‘爱’类似倾向,‘行’包括一切身口意的变动,‘取’只是在特定的状况下而动,‘识’是记忆体,‘有’是未来的业。

【识,名色,六入,触,受】
“识”为何只放“识”,不放“六识”?
“识”为何不是直接到“六入”,怎么名色会在中间?
“识”,“名色”,其实有部分是从前一世来的或者之前来的,也能说是现在呈现出来的。
识与名色的解说可以是这样,“识”的记忆体,带入了“名色”这个身心,才开始可以操作身体。有完整的身体,才会有“六入”。
识不直接放六识,是因为有可能你前世没有六识,比如是蚯蚓,没眼识,这识的一小部分会带到来这一世,加上这一世现在活着的识,才成为“识”。
又比如你前世很讨厌我,这一世,你也会带着某部分讨厌我的“识”,来讨厌我,即使我们现在未曾碰面过。

“识”一定要有身心,才能下一步去操作。
身心就是“名色”。有些经典说“色”就包括了全部的物质,不只是身体而已。

修行都是从,身,口,意行,那边开始,增加“识”,解脱轮回的识就是对“名色”的理解程度来控制“触”后不会产生“爱,取”。

【无明,行】
可能有些人会说轮回因为无明,你明了后,就不会再轮回了。
“无明”就像原理那样,比如你看完了一本造车原理的书,你全部都明白,你懂完那本书的内容,但是。。过后你未必一定能造车出来。也许有些人很厉害能完整造成出来,但不是所有人明白后就能造出来。

相反的,如果你没看过原理的书,但你一直在现实中造车,遇到不对的,或者什么困难就更改,有坚持检讨和改良的帮助,到最后你肯定可以造出对的车。这类实习,就是所谓的“四念处”。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外道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9-2018 10: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明漏尽,解脱智慧生。

~故事续篇~

【明,愿行】

话说佛陀看完了一本造车原理的书,
全部都明白,懂完那本书的内容后,

愿行
佛陀发了个大愿/菩提心(觉悟の心),
他决定用四谛帮众生开发一款佛产车,
一款连睡路边穷鬼都买得起的佛产车。

【智,应身,报身,触,受】

他怀着观音的聆听、普贤的服务、文殊的理解。

应身
为了更好的观察市场,和大众的一体化。
佛陀化身成各种职业,深入大众市场。

报身
清净、客观的,了解众生实况。

触/受
借助报身的清净,有效减少
对实况的贪爱和厌恶心,
清晰而平静的了解人们。

【无量心,无愿,妙有】
无量心
借助於慈心的生起,我们看到富人
除了家里的三辆车,还有几辆
免费摆在马路,妨碍交通的国产车。
而穷鬼缺连一辆睡觉车都没有,
只能露宿在路边被雨淋。

而慈心又引起悲心的力量,
悲...喜...舍...
(懒惰动脑
*舍不是干掉富人/穷人,
而是win-win-win~;
报身的清净智,富人/穷人、
鲜花/垃圾感觉是齐物平等滴~

无愿
无量心是解脱竞争的基础,
不生产个人喜欢(爱取)的产品,
只生产适合现实市场的产品。

妙有
这时生产出来的汽车,
就是适合大众的。。。

【生,无老死】
一辆可以再生使用,
绿色环保的佛车/净土车~


佛车已出,标准已立,
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7-4-2024 01:52 AM , Processed in 0.087806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