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64|回复: 3

《道德经》的最后一句,到底说了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5-7-2018 09: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是《道德经》的最后一句。
  《道德经》艰涩,它是中国最高的高山,老子或许是所有哲学家中最高寿的,思想也最透彻、孤绝、高深。
  《道德经》又是直白的,句句都是警句,全篇八十一章,如同八十一扇门,从哪一扇推入,都可见一番天地。
  一、看懂了老子的孤独,再看道德经
  在鲁迅的《故事新编》里,《道德经》是老子出关时敷衍关官所写的讲义,成书不过一天半,因为是讲义,不免有些翻来覆去的车轱辘话。
  鲁迅虽是调侃,不过传说亦不太可信:关官在城头远远望见一股紫气,知道圣人要来,而刚好他又博学多识,问道于老子,老子便写了道德经交给他。
  鲁迅是懂圣人的孤寒的,哪里遇得上这么多知音?干脆把关官写做俗人一个,让圣人继续孤独。
  于是在想象中,老子一边写,一边笑:你读不懂,我也不要你读懂,我只写给懂的人看。
  老子随手挥笔五千言,意义都在言外,就让后人在语言的迷宫里悟吧。
  读道德经若太执着于语言,是只见树叶而忽略了森林。
  二、不争,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老子一向的主张是:退、守、弱、柔。保全了自己,于是立足不败之地。
  古代乱世多暴君暴民,暴君杀暴民,暴民杀暴君,你来我往,整个时代都受罪。这可说是老子思想产生的原因之一。
  再回过头来看“为而不争”,其实包含了一种策略,因此后世也有军事家把它当做兵家的韬略来看,不争无用之争,乃至以弱胜强。
  当年红军打游击战的十六字,“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不能不说是得益于《道德经》的灵感。
  三、将自己放低,才能与世无争
  单纯把道德经当做兵家韬略是狭隘的,何况兵家胜败之事,如何不是争?
  “为而不争”的前半句是“圣人之道”,如何“为”,关乎为人处世之道。
  孔子曾就此问道于老子,老子说“水利万物而不争”,孔子闻言悟道:“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
  姿态低到尘埃里,故能与世无争。但同时,它又无所不利,润泽万物。
  孔子有句类似的话是“矜而不争”,骨子里的矜是气节,流露于外只能是骄。君子内心高洁,但姿态是谦下的。
  四、说话太容易的时代,闭嘴是门学问
  不争,是老子心中的乌托邦,他要人们无知无欲,老死不相往来。
  这是老子理想化的一面,因为他身处乱世,深知人性之恶。
  “不争”在《道德经》里出现频繁,偶尔也做“不诤”,这或许代表老子对人们最表浅的要求,即语言上的不争执、不争辩。
  论语也常见类似的句子,如《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学而》: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
  不管是圣人还是君子,管好自己的嘴是基本修养,巧言令色的人向来为孔子所不齿,最重要的是——君子是要说真话的人,而真话往往不好听,所以更要慎言。
  这个时代,谣言是流传最快的,炒作是最受关注的,谩骂、讨伐、煽情……或许每个时代都是如此,只是在说话尤其容易的当下,闭嘴是门学问。
  五、不争,是因为对万物心怀悲悯
  老子最伟大的地方,在于他的宇宙观,即“道”。他看君、看民、看圣人、看大盗、看鸡、看犬,从宇宙的角度看,因而更深刻、准确。
  不争,是因为世间万物,息息相关。万物相互关联,构成一个和谐整体。
  泰山上的一颗石头,跟长白山上的一棵松树是息息相关的,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每一个生命都以其他一切生命为背景,同时也与其他生命同体共悲。
  一般书生之见、市侩之见,觉得他消极、悲观、厌世;实用主义者,来学习如何取巧、诡辩;走马观花的人,只取得一点他的空想与反叛……
  有人说,《道德经》是老子写给后世的情书。但延续两千多年,老子依然最是孤独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5-7-2018 11:25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inwheel 于 15-7-2018 11:38 PM 编辑

有比较才会有积极消极之分。管理与地主层推“积极”导致追求他类自然相比来说变“消极”了
另类有时可以大放异彩,有时却被打压消灭。就如哪怕圣人小国寡民实行的很好被好战民族团团包围估计也很困难
不争因本为一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7-2018 09: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忽悠人的解說。

“為而不爭” 只強調 “不爭” 而完全忽略了 “為”,簡直就是誤導人。

你沒有為也不爭,簡直就是窩囊廢。這種解釋法敢充是道德經,簡直是褻瀆。


“為而不爭” 的重點在 “為”,不是在 “不爭”。為了之後,爭不爭都沒意義了,所以也不用去爭。把重點放在“不爭”,那是佛家氣息了,不是道家氣息。

我曾經說過,華人都是以佛家意識形態去解說道家,解釋來解釋去都變相為佛家文章了。要找到有一個道家意識形態的華人,很難。華人都被佛家意識毒化了,只有虛偽道德,恢復不了道家的自然形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7-2018 09: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为而不争 - 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BA%E8%80%8C%E4%B8%8D%E4%BA%89/12714384

看真正沒有佛毒的解釋吧。

”就包含着“斗争”的意思, 包括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 但圣人的这种“斗”, 都是为了无私奉献于他人

不争”的是个人的名利地位

這才是道家。


上面整篇文章的解說,是佛家,只是借用道家名句而佛家解釋, 不是道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5-2024 02:50 AM , Processed in 0.094372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