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tskyjuice 于 11-7-2017 01:05 PM 编辑
经过三年的公路车经验,在不断了解和学习下,终于知道自己想要怎样的公路车,踏入公路车世界才真的发现很烧钱,所以我分享这段经历希望能帮到一些车友少走点冤枉路。还有特别感谢佳礼前辈们让我走少了很多冤枉路。
每个人都有升级公路车的理由,我的理由很简单 1) 不要骑车受伤
2)找一架适合我的很有战力的车架
Fitting 篇 我的第一辆公路车,在完全不了解公路车是什么,就去买了部入门款的公路车, 那时候只能相信车店的推荐,在车架尺寸,fitting,setting错的情况下,造就了无数的伤痛,尤其是膝盖和腰最为严重,自己试了很多种微调还是无法骑得很轻松。
公路车其实是个门鉴满高的运动,所以我建议fitting在买公路车前是必须要先做的。
话说回来,在fitting错的情况下能骑?当然能!在于你能骑多远,30KM? 50KM? 100KM?200KM? 在错的设定下我骑过160km没有问题,但是在疏于骑车的时候,伤痛就会自动来拜访。很多人(和有些fitter)会告诉你是因为你练不够,才会出现那样的酸痛。在我到台湾fitting过后,我可以告诉你,那是错的!有经验的人帮你fitting后,你在骑车的时候是很舒服,全身可以放松。千万不要买一个不合你身体的车,不然是在折磨自己。
可是对很多新手而言,还没有买车得先花一笔钱先去给人家做fitting,好像有点投资过高,这时候可以先买个二手公路车来试下,可以根据网上fitting教学自己学习设定自己的车先,真的有兴趣再投资fitting。不过之后可能要卖掉这台二手公路车,因为fitting完过后这公路车有可能不适合你,当然你可以换stem,seat post 等等来调到适合你的尺寸,不过车架几何的调性和稳定度很可能就跑掉。但是当你有兴趣的时候也是会升级车架,所以也是没差,不过前提是有可能会受伤。
不过我的建议还是先fitting先,而且要找真的会fitting 的fitter,然后根据fitting的结果,来买适合自己的二手车架尺寸。最少第一架公路车是适合自己,并且在骑车不会受伤之下,才能享受公路车的乐趣。
选了不锈钢原本的颜色省下涂装的重量。
车架篇 很多人说,车架是一架公路车的灵魂,起初不了解是什么,后来试骑多了车才了解他们不一样的调性和反应。之后我的梦想和大多数人一样,想要一台环法的碳纤一级车架Cannondale Super Six Evo HM, Specialized Tarmac S-Work, Cervelo R3 到Canyon Ultimate SLX 等等。。。。
心想fitting过后就找一台适合自己的车架,与台湾预约了之后, 再等了一年才轮到我fitting,不过很可惜,在fitting过后,发现我是个练武畸才,因为我的seattube 角度是71度,查了一下应该没有公路车大厂有提供适合我的车架,所以我的一级车架梦想幻灭!
不过还有一条路可以走,就是全客制车架。我升级的首要条件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车架,健康骑车最重要。在fitting当天试骑了Rikulau的V9 不锈钢公路车,深深被他那种舒服又很有刚性的特性着迷,重点这是台战车,除了加速很棒直接,稳定度也是很高!在有了各种客制的条件下(有正确的fitting,有高手帮忙画车架图,再有厂商愿意把车架做出来)所以就决定订做了。由于我对车架geometry设计一知半解,所以就省略不谈了。
在多等半年后,这台定制车终于到手了,骑乘感真的非常好,有人车合一的感觉,就是一切都那么自然,除了骑上去的第一感觉和在fitting车上完全一样之外,骑乘的时候异常轻松,手和肩膀明显很轻松,而且感觉有在用corestrength, 整条腿的肌肉在踩踏过程都有用到,骑完之后只是肌肉酸而不会痛。handling比较稳再加上车架处理碎震真的一级棒,很舒服,不会影响踩踏的节奏,车架刚性很够,无论在平地或者上坡抽车都不会有力量被吃掉的感觉,而且在踩踏时候,没有死点,它能够让你一直划圆。
在数据效率比较下(有了新的车架可是几个月没有骑车的情况下)我以前轻松骑大概是120w, 现在轻松骑大概在140w,一开始我以为是powermeter 坏了,后来换了电池再每次出门前都做Zeroreset,然后试过很多次在没有力的情况下,还是很准的显现大概60-70w。所以确定是因为有正确的fitting再加上是依照我的几何做的客制车架,踩踏和出力比较轻松情况下造就了比较有效率自然也比较快。在旧的gianttcr通常在轻松骑的情况下,我都要用大概40分钟左右到集合地点,现在新的车架轻松骑大概花37分钟左右,所以有了正确的fitting真的很重要。
不过我拿了新车架之后,劈头被人家问的一句就是:“你的车多重?”。其实我真的没有实际量过,不过我估计扣除卡踏和水壶架应该在7.7KG左右。轻对我来说真的没有意义,重要的是踏起来很轻,加速感觉很直接才是对我有意义的。
在最近这几年,大厂商一直都在强调碳纤车又轻又好,不过我试过几辆碳纤车没有想象中好,一就是刚性很够可是很硬调,不然就很舒服可是没什么刚性。在一两年前Merida推出新的scultura那时候我很赞同他的工程师说法,就是碳纤维车架不能做得太轻,太轻就会失去刚性,所以目前碳纤维技术应该都在800-900克之间,有些一级碳纤车架和我的stainlesssteel车架重量差不多,而且我相信power大的环法选手的车架和市面上买到的不一样,厂商肯定有帮他们做补强,这个可以在sagan在cannondale时代为他的特制supersix车上看到,他用到最轻的配件还是在7.2KG左右
另外一样就是在台湾这边我认识到不同材质也有好的作品,我试过没有牌子的6069铝车比碳纤车有刚性和舒服好骑多了,钛车也能做到很有刚性而且效率一级棒,我的V9比碳纤车确实有点重,可是骑起来却很轻盈,舒适和刚性绝对不会输给一级碳纤车。所以重点不是看材质,和所谓的环法一级车架,而是看最后骑的结果有没有效率和你喜不喜欢那种调性。
所以选车架除了知道自己Fitting结果是首要之外,然后就看你选择什么材质的车架,调性以及反应。我认为车架后下叉,下管,五通的刚性很重要,这些部位都会影响踩踏效率,头管和上管的刚性比较少人能感受出来。车架有一定的舒适也是必须的,对长距离骑乘很重要,不然那种只有刚性的车架会震到你吃不消,所以对我而言刚柔并齐的车架最好,可是也是最难找的。
所以尽量可能试骑不一样的车,没有试过好的车,永远不知道好车是什么,因为没有一个比较的基准,你不知道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
加大的下管
座垫篇 座垫应该是公路车最重要的零件,它不仅决定让你能骑多远,而且可能会影响我们男生的健康,我从Giant 原装座垫坐到弟弟很快就会麻掉,换去fizikaliante vs 然后觉得不够宽, 再换去specialized romin evo 没有不舒服, 再试SMPdynamic 太硬而且没有得移动屁股, 再试 fizik Antares 太平找不到一个定点坐的位置,最后还是觉得specializedromin evo 目前最适合自己的屁股。
我都不选carbon rail,因为怕锁太紧夹断然后也比较贵。我认为最好的选择是titanium rail不会生锈之余又比较舒服一点点,现在我的specializedromin 是alloyrail 所以会比titanium震一点然后漆面有点起泡泡了。
要找到适合你的坐垫,唯一的方法就是一直试。
Specialized Romin Evo 座垫 和 FSA SLK 座管
轮组篇 人生第一组轮子就是Giant PR2的原装轮组,当换上了campy zonda 之后就轻盈许多,加速,高速巡航都可以,唯一一点不好的就是下坡,因为我比较重而且zonda是2:1设计,在下坡压左弯的时候觉得轮子会飘走,再压下去可能会翻车的感觉,所以只能减速下来。之后得知这个现象是因为车轮刚性不足导致变型,因为左边只有7根细细的钢丝在支撑。
所以就去找了很多研究,评测,去车店看轮子的设计等等,也试过一些tubular carbon wheel, 虽然真的加速很棒,也很怕烧框或者puncture真的很不方便,然后刹车力道的却比铝框差满多的。不过现在大厂的carbonwheel 已经改良很多,比较耐热而且制动力比以前好。
不换carbon wheel最大原因是基于钱包厚度的问题,也要想要比较耐操耐用的轮子,所以选择了Mavic ksyrium pro, 理由是
第一 : Mavic 是 1:1设计的轮子,而且是用偏心框,所以减少了左右张力不均匀
第二:这款是用铝辐条,所以辐条的刚性比较高,适合比较重的人
第三: 因为研究指出,25c 的轮胎的滚动阻力会比23c低,而且比较舒服,所以想要找17C宽框配25c轮胎会比较optimum
第四:因为那根黄色辐条真的很杀!
这mavic配TCR铝车,真的能感觉到很硬,我只是打100psi后,95psi前,颠到我的屁股受不了,可是在下斜坡就完全没有问题,在压左压右都不会飘走,能准确的守着那条行车线。不过就少了zonda那种比较优越的加速能力,毕竟zonda是2:1驱动表现要好一点,不过zonda在上坡重踩到某个点会有种拖得感觉,可能是钢丝的关系感觉力量会被吃掉,mavic却没有那个感觉,有机会我想借fulcrum racing zero 试看看有没有这种感觉。
现在换了v9,因为不锈钢车架特性是比较舒服,所以觉得这个轮子很好,刚性很够,没有力量被吃掉感觉之余又有很清晰的路面回馈。这个mavic轮组胜在全能,你也会觉得他全不能,因为没有地方很突出,也说不出他有什么不好,除了真的很硬调。
Mavic Ksyrium Pro 黄色辐条和能救我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11-32飞轮
变速器和配件选择
我选了二级shimano ultegra 6800, compact chain ring 配11-32 飞轮,原因我是弱鸡,而且想要比较多选择的 gearing,遇到什么路况都应该能从容面对。之前的车是用tiagra,升级之后觉得有两点不一样,一是变速比较“脆”一些,二是Brake和变速把的感觉比较轻,尤其是brake会轻很多,其他的都感觉不出来。
配件选用了便宜又好用的铝制FSA Energy 弯把和龙头,不选碳纤的原因是一样是钱包厚度的问题,怕摔车摔断。Seatpost也是FSA的不过是碳纤SLK,因为通常摔车不会摔到座管,所以可以用碳纤座管来偷轻一点点和舒服一点点。
Ultegra 变速把与 FSA 弯把
最后简短说一下我对公路车重要性的排序如下:Fitting > 车架 > 坐垫 > 轮组 > 变速器 >配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