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56|回复: 0
|
佛教训练心智,从痛苦中解脱。
[复制链接]
|
|
佛教:一种心灵训练的方法
Buddhism: A Method of Mind Training
在日常新闻中听到佛教相关内容时,你往往会联想到巨大的佛像和黄袍的僧侣,同时还伴随着浓烈的香薰味道。或许除了异国情调,你从来都不觉得当中有什么内容会与自己相关。
但这就是佛教的全部吗?新闻照片展现了真正的佛教么?光面杂志呈现的是佛教的根本,抑或只是表面?
那么,让我们看看佛教究竟是什么,包括原始佛教,以及在各种外观修饰和衬托下的当代佛教。
尽管佛教一般被认为是一种宗教信仰,但从根本上来说,它是一种心灵训练方法。由于僧侣传统和对道德因素的重视,佛教确实具备了许多西方人视为宗教的表面特征。然而,它不是有神论,因为它强调宇宙由客观规律而非造物主支配;祈祷无足轻重,因为佛陀是一位老师而非神;它认为皈依并非宗教责任,而是向本师表达感恩和自我发展的方法。因此,综合上述观点,佛教根本不是一种宗教。
此外,佛教认为信仰只是对佛陀所建议方法的某种信任。佛教徒并不被期许仅仅因为佛陀这样说,或者古籍中这样记载,或者传统如此流传,或者其他人都相信,就对任何事物产生信心或者信仰。当然,他也许是将佛陀的教法作为一种活动假设来行持,并对其充满信心,但是他并不被期许去接受任何事情,除非他有理由接受。这并不意味着理性能证明一切,有很多事情超出了理解的范围,并且只有经由更高级的技能发展才能获得认知。但无需盲从佛陀的任何教义仍然是不变的事实。
佛教是一种以训练心智为基础的生活方式。不再受因缘限制,并从痛苦中解脱;对上述方法的揭示,正是佛教的终极目标之一。这种状态超越了普通的未经训练的心灵范围。它的直接目标就是摧毁日常生活中的痛苦根源。
所有人类行为都是为了获得当下或将来的某种快乐,或者反过来说,是为了从某种不如意或不满足的状态中得到解脱。不满足可以说是人类活动的起点,它的终极目标是得到快乐。
不满足既是人类活动的起点,也是佛教的起点。这一观点体现在以下四点内容中,这些教义阐述了不满足的真相、原因,对策及对治方法。
一、在构筑自我的生命中,不满足难以避免
此处提到的“不满足”通常被翻译为“痛苦”,其本义不仅包括苦恼、悲伤、不悦,也包括一切不如意之事,从严重的身体痛苦和剧烈的精神创伤,到轻微的疲倦、无聊,或者沮丧。
在某些语境中,以“不满足”或“不如意”来描述或许更为准确,但在其他情况下,“痛苦”一词则更具表达力。因此,我们必须根据语境决择使用“痛苦”,还是“不满足“或”不如意”。
某些经典的译文提到生苦、病苦、老苦和乐苦。在英语中,“乐苦”的翻译并不合理。但是如果我们将之表述为“快乐不尽如人意”,那就容易理解了。因为快乐是无常的,其对立面终会接续而来,从这个角度来看,快乐至少是不尽人意的。
根据佛教教义,在构筑自我的生命中,不满足或痛苦不可避免,而“构筑自我”一词需要稍作解释。简言之,这一教义教导我们,人们以为“自我”是固定的、永恒不变的灵魂,但其实它毫无实义。
每个众生的本质并非不变的灵魂,而是一条生命之流,一股无时无刻都在变化的能量之流,没有一秒钟完全相同。因此,认为自我是永恒的灵魂的观点只是一种错觉。从最究竟的观点来看,自我并不存在,而痛苦也只能存在于这个虚幻的自我当中。当(我们)最终能够超越自我的幻觉,获得最后的证悟时,我们就能达到超越相对世界的终极状态。在这种终极的状态中,我们不受条件约束,痛苦也不再存在;但是只要仍残存着一丁点自我因素,即使它是幻觉,痛苦就仍然潜存其中。
因此,我们必须明白,第一个基本教义并不意味着痛苦是无法避免的,它是指在生命中,或者当自我的幻觉仍然存在时,痛苦才无法避免。
二、不满足源于贪欲
如果你在光滑的地面上跌倒撞伤,你会说导致痛苦的因是光滑的地面。当然,就其直接意义来说,你是对的,要是说你的伤痕源于贪欲好像也解释不通。
但是第二点并非指向个别情况或者直接原因,它表示把生命之流整合在一起的力量,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贪欲;对于生命之流——这种自我的幻觉,它本身就包含了各种苦难的因缘,而光滑的地面仅仅只是一个引发痛苦的处境。
由我们身处的世界的本质来看,透过移除一切会引发我们痛苦的处境来治愈痛苦,这显然并不可能;然而佛教认为,消除它的主要或者根本原因,还是有可能的。
三、摧毁贪欲或可令我们获得解脱
整合构成生命之流的力量,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贪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我存在的续流。只要有这种自我的幻觉,不满足或者痛苦就能存在。通过摧毁维系自我幻觉的力量,痛苦的根源就同样得以消除。
因此,佛法修行的终极目标是消灭自我。这个目标自然会引发大量的误解。然而,一旦意识到消灭自我就是消灭幻觉,误解就会消失。当幻觉被消除,实相就会显露,所以消除幻觉就是揭示实相。当自我的幻觉持续掩盖实相时,它就不能被发现。
现在,当幻觉被消灭,其显现的实相是什么?究竟的实相不受条件约束,也被称为无生、无始、非他生,以及非和合。假如进行不充分和不太精确地表示,我们可以将之描述为一种积极的存在状态。它以极乐为特征,从痛苦中获得完全的解脱。这完全有别于一般的存在状态,以至无法给予一个真实的描述。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条件约束只能用“它不是什么”来说明,因为它超越了语言和思维。
因此,在佛教经典中,不受条件限制经常被解释为彻底消除自我意识,包括贪欲、嗔恨和妄念。当然,这也暗含着圆满其对立的积极品质,包括无我、慈悲与智慧。
达致不受条件限制是佛法修行的终极目标,也就是完全摆脱不满或痛苦。这带领我们进入第四点:
四、八正道是解脱的方法
八正道的八个要素如下:
1. 正见,对存在实相的见解。
2. 正思维,不受感官享乐、恶念和残忍所影响的思维。
3. 正语,不说妄语、离间语、恶语及绮语。
4. 正业,不作杀生、偷盗、邪淫的行为。
5. 正命,从事不伤害有情众生的职业。
6. 正精进,努力消除心灵的垢染和培养健全的品质。
7. 正念,不断完善专注力。
8. 正定,通过禅定培养集中、专注的心。
现在你可以看出八正道与宗教属性本质上毫无关系,它更像是一种道德心理学。
然而,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人们整体来说需要某种外在显相,而且,至少是外在的——非本质的东西被认为较本质的东西重要。当佛教修行中某些外在特征不可避免地随着环境而变化,修行的本质和不变的特性可被归纳为下述的八正道纲领,一如佛陀教导我们的,不堕两边行持中道。
尽管可以简便地将八正道的不同层面作为八个步骤,但它们不应被视为独立的、一个接一个的阶段。相反,修习每一个正道都要配合其它部分。也许,视它们为同一道路上的八条平行线,而非八个连续的次第会更为适合。
这条道路上的第一步,正见——主要是以其本来面目看待事物,或者至少尽力不带自欺或以逃避的态度看待事物。另一方面,正见是始于从思想上认知存在的本质,因此它也被视为修行之路的起点。然而,当道路走向尽头,这种仅仅是从思想上对教义的认知,会被一种直接而深刻的洞见所取代。
正见可以被视为对佛陀教义的完全了解,它是基于承认相对的世界、时间的世界、形式和物质这三个主要特征。这三个特征可以被简略地描述如下:
1. 无常:相对世界里的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变化。
2. 不满足:某种程度的痛苦或不满是构筑自我生命中固有的部分,或者说是受限于相对世界和个人经验的生命里固有的部分。
3. 无我:不存在——人类或者其他任何一种生命都并不拥有一种固定、不变、永恒的灵魂或者自我。相反,每一种生命都包含了不断变化的能量流,一种物质与精神现象的不断迁变,像一条不停流动的河流,没有一个瞬间是静止的。
因此,自我不是一个不变的实体,而是不断变化流动的,这种关于动态存在的概念是典型的深层次佛教思想。生命中没有静止的事物,而由于它是流动的,你必须学会随其迁流。
正见的另一方面是承认世界以严格的因果次序或以行动与反应为基础而运行,这个次序无论是在精神或道德,以及物质层面,都是不变且精确的。根据这种道德行动与反应的法则,所有善良或者有益的心行,最终会给行动者在某个时刻带来快乐,而无益或者道德恶劣的心行则会给行动者带来痛苦。
对于有益或者无益心行的影响,也可以说,由此所带来的快乐和痛苦一般不会立竿见影,往往要相隔较长的时间才见其效,因为快乐与痛苦的结果只有在具足合适的条件时才会显现。这些结果也许不会在今世出现。因此,在死亡时,通常会有一种对还未引发快乐结果的“功德”结算,同时也会有对还未引发痛苦结果的“过失”结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不可避免的结果。
死亡后,身体当然会分解,但是生命的河流还在延续,不是以不变灵魂的形式,而是以不断变化的能量流的形态。死后立即会以新的生命形态来承载生命流,但是新生命不一定是人,瞬间的重生可以在另一种存在的时空发生。但无论如何,新生命是刚死亡的生命的直接延续。
由此,新生命成为旧生命无间断的延续,生命流并没有中断。新生命继承了旧生命所造的“功德”余额,而这种余额在未来某个时刻必然会带来快乐。同时,新生命也继承了由旧生命所造的“过失”余额,并会在未来某个时刻带来痛苦。
实际上,从连续不断的角度而言,新生命与旧生命是一样的。仅仅是从连续性的角度而言,是以同样的方式延续。一位老年人与他年轻时的那个年青人是同一个人,这位年青人与他孩童时的男孩是同一个人,而那个男孩与他婴儿时的小宝宝是同一个人。然而老年人与年青人,男孩,婴儿的同一性,只是从延续的角度而言,此外没有其他同一性。
世间的万事万物,每天每刻都在变化,因此,每个生命在此刻都会与前一刻有点不同;唯一的相同就是延续。同样地,新的生命与之前死去的生命不同,但是从延续的角度而言,又与之前的相同。
这些教导是佛法教义的基础——自我的幻觉本质,道德范畴里的行动与反应规律,以及生命力的重生。但是任何人都不需要接受任何他认为不合理的事情。接受任何特定的教义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不带自欺或以逃避的态度,不断努力地去发现事物的本来面目。
对于正见这个标题下的概括说明到此为止。第二步,正思维或者目标,是关于如何让心智摆脱负面情绪因素的影响——例如感官享乐、恶念和残忍,从而使得明智和公正的决策变得可能。
正语、正业和正命共同构成了八正道的道德部分,它们的功能是控制心灵上的垢染,以及避免这些垢染成为负面的行动。然而,这些垢染仅从道德层面是无法完全根除的,必须透过八正道的其他部分来完全净化心灵上的垢染。
现在是下一个步骤——正精进。我们进入应用心理学的范畴,因为此处的正精进是指意志力。换句话说,八正道的第六个步骤是自律,意志力训练是为了避免和克服那些延缓进步的心态,并激发和培养能带来心灵进步的心态。
八正道的第七个步骤也是应用心理学之一,这一步被称为正念,包含了一般专注力最大可能的发展。它主要是通过发展专注力来扩大和强化觉知,使心识最终能够辨识事物的本来面目。
第七步正念的主要作用是发展对自我幻象更多的觉察力。然而,通过持续改善一般专注力而生起作用,也能训练心灵更好地面对日常世界的问题与压力。
在成佛的道路上,正念所发展的专注力是为了觉知所有生起的念头,使所有说出的话,以及所作的行为,都能摆脱自私自利、情绪的偏见,以及自我的幻觉。
正念在日常活动中有很多应用方法。例如,能运用它去提高自己的觉知,让自己对日常行为的动机有更清晰的理解,这种对行为动机清晰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八个步骤的最后一步,正定,培养更高的心灵状态——禅定,这种更高的心灵状态有助统一、净化和强化心灵,以建立解脱的见地。
在这个终极成就中,自我幻觉以及伴随着它的贪欲与痛苦,将被超越和熄灭。
这种深刻的洞见是所有佛教修行的终极目标,随之而来的是对生命本质的直接体悟,达致不受条件限制的顶点。虽然不受条件限制是自我的消失,但它并不是指不存在或者消灭,自我的消失仅仅是幻觉的消失。每一个对不受条件所限的描述都终将失败,因为它的存在不仅超越语言,也超越了思维,能够认识它的唯一途径就是遵从八正道直到终点。
这是本初的佛教,是佛教的八正道,这条道路引领我们从自我束缚中认知实相,获得解脱的洞见。
[摘自智悲佛网]
文章来源:
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lib/authors/bullen/bl042.html
作者:里奥纳德·布伦
里奥纳德·布伦(Leonard A. Bullen)是澳大利亚佛教运动的先导者之一。在1953年维多利亚佛学会成立时担任第一任主席,同时他也是澳大利亚佛教联合会执行委员会首批成员。同时,他也是佛教杂志《慈悲》(Metta)的联合编辑。布伦于1984年逝世,享年76岁。
他经由佛教出版协会(BPS)出版的其它著作包括《生活的技巧》(wheel刊物编号226/230),《业力与果报》中的“佛教教义中的行动与反应”(wheel刊物编号221/2224)。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