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6765|回复: 75

小弟新车 2017 GIANT TCR SLR 2 (以附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7-2016 11: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ates1018 于 31-7-2016 12:22 PM 编辑

各位大大好,小弟最近想入手新脚车, 请问这两款相差大吗?有大大可以分析一下吗?感激不尽。

TCR 5xxx
Merida 4xxx

你们会选择哪一款?
单选投票, 共有 22 人参与投票

投票已经结束

68.18% (15)
31.82% (7)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1.jpg
2.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xcqckng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0-7-2016 12: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016 Merida Scultara 400 - Specs

FRAME SIZES - 44cm47cm50cm52cm54cm56cm59cm
FRAME - SCULTURA LITE
FORK - Road carbon comp
DERAILLEUR FRONT - Shimano 105 D
DERAILLEUR REAR - Shimano 105 SS
SHIFTERS - Shimano 105
BRAKE LEVER - Shimano 105
BRAKES - Merida Road Pro
CHAINWHEEL - Shimano RS500 50-34 (BSA)
CHAIN - KMC X11
HUBS - Formula Road Bearing
RIM - Merida comp 24 pair
FREEWHEEL - Shimano CS-5800-11 11-28
TIRES - Maxxis Dolemites 23 fold
SPOKES - Black stainless
HANDLEBAR STEM - MERIDA pro OS -5
HANDLEBAR - Merida Compact road OS
HEADSET        FSA - BB410P/No.55E
SEAT POST - MERIDA carbon H SB15 27.2
SADDLE - Merida Race 5
WEIGHT - 8.90 k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7-2016 01: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 TCR SLR 2 - Specs

Frame - Giant TCR ALUXX SLR
Fork - Giant Composite OD2
Front Derailleur - Shimano 105 FD-5800
Rear Derailleur - Shimano 105 RD-5800
Shifter/Brake lever - Shimano 105 ST-5800
Cassette - Shimano 105, 11-Speed, 11-28T
Crankset - Shmano FC-RS500, 50/34T
Bottom Bracket - Shimano PressFit
Brakes - Shimano BR-5800
Chain - KMC X11
Seat Post - Giant Vector Composite
Handlebar - Giant Contact
Stem - Giant Contact
Saddle - Giant Forward
Tyres - Giant P-SL1 700 x 25c
Wheelset - Giant P-R2
Pedals - Wellgo Platform
Weight - 8.1k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7-2016 03: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不要拿2016的scultura 400了。直接拿2017 的吧,已经到货了。

2017 的 scultura 有很多的升级,几何升级到和高等级的carbon一样。而且BB 也升级去 pressfit 86 了。比2016 的更好。价钱你找一找,低过4000有交易,不过没比较过tcr slr 2,你自己看着办吧。

除非2016 清货便宜卖,不然我觉得2017更值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7-2016 06: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ewer 发表于 20-7-2016 03:08 PM
楼主不要拿2016的scultura 400了。直接拿2017 的吧,已经到货了。

2017 的 scultura 有很多的升级,几何升级到和高等级的carbon一样。而且BB 也升级去 pressfit 86 了。比2016 的更好。价钱你找一找,低过4000有 ...

谢谢大大的建议,请问在槟城北海区,哪里可以找到merida牌子?
最后弱弱的问一下 carbon 跟 alu 会差很大吗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7-2016 12:42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yates1018 发表于 20-7-2016 06:59 PM
谢谢大大的建议,请问在槟城北海区,哪里可以找到merida牌子?
最后弱弱的问一下 carbon 跟 alu 会差很大吗 ?

那么深奥的问题,你等大大回答吧。

不过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我说的是Scultura alu现在运用了scultura Carbon的geometry.(虽然今年TDF没表现)。但之前的成绩可以证明scultura的geometry 对于爬玻有相当的水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1-7-2016 06: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对,直接拿2017的 Scultura 吧,马来西亚逐渐上市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7-2016 07: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谢谢你们的建议。
请问大大们对 2017TCR SLR2 有什么建议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2-7-2016 10: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yates1018 发表于 21-7-2016 07:50 PM
好的,谢谢你们的建议。
请问大大们对 2017TCR SLR2 有什么建议吗?

其实两款都是好车,但TCR SLR2属于Giant的顶级铝车使用6011A Aluminium制作车架,full carbon fork,carbon seatpost。不但车架轻量,而且power transfer也不错,又使用Over Drive 2 full carbon前叉设计可以使抽车,下坡入湾更加稳定的。爬坡能力毋庸置疑,但最重要还是要看你的双脚,只不过这款车唯一缺点就是少了舒适度......

Merida Scultura就没有比Giant TCR SLR2那般使用顶级铝,论轻量化当然不及TCR SLR2,爬坡性能也绝对没有问题。当然Scultura舒适度会略胜一筹,就看你自己喜欢怎样的,而且重点还是自己的budget。

Merida Scultura属于All Rounded,而Giant TCR就属于爬坡车。

Penang可以去Sunshine Square对面有Meriad代理,隔几间店就是Giant代理。你可以一次过在那一排看得到你想要的这两辆款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7-2016 11: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 dark 大大给的分析和建议!
SLR2 有看过真车了,涂装很不错,只是焊接不是很美。

Merida 要过海有点懒惰,
应该是会拿 SLR2了

因为会骑上下玻比较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7-2016 02:09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ark_GeneSyS 于 23-7-2016 02:18 AM 编辑
yates1018 发表于 22-7-2016 11:12 PM
非常感谢 dark 大大给的分析和建议!
SLR2 有看过真车了,涂装很不错,只是焊接不是很美。

Merida 要过海有点懒惰,
应该是会拿 SLR2了

因为会骑上下玻比较多。


2016年的Giant Tcr SLR 2的焊点会比较平滑,2017就没2016那么平滑。

其实每个重要部位的焊点并不是平滑就是好事,基本上headtube,BB五通部分焊点尽量不要消磨到太平滑反而使用耐度会更好。

很多厂家把每个焊点消得平滑不单因为美观,最重要因为为了减车架重量。反正焊点并不是超粗糙就无所谓,适度的消磨而增加耐用性才是真正的重点。

现在车架都double butted,triple butted的,再加上把焊点消得更薄弊多于利。据我了解,2015 & 2016国外Giant Tcr slr 2发生因为抽薄的焊点使车架断裂或是出现裂痕的case还真的发生好几单。

2017 SLR 2的改进不把焊点抽磨太薄是对的,加上车架已经轻量化,那一些焊点根本就不再需要特地去抽薄不是吗?

2015年起Giant Tcr SLR 2 使用全套SHIMANO groupset,不再像之前campur campur。Giant这一点确实有顾及很多顾客多年的心声,当然如果你问我个人意见排除你budget问题,我绝对肯定支持你选择Tcr slr 2。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aewer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7-2016 10: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感谢 dark 大大的建议,长知识了。
double butted 跟 triple butted 有什么差别?
等等可能去牵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7-2016 04:23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yates1018 发表于 23-7-2016 10:16 AM
再次感谢 dark 大大的建议,长知识了。
double butted 跟 triple butted 有什么差别?
等等可能去牵车了。

double butted和triple butted意思就是2层抽管厚度和三层抽管厚度之分。

那先恭喜你牵新车,不过要有心理准备Giant Tcr Slr 2的舒适度可并不是你想象中的舒适。如果可以请把原装成车的bartape换去silicone或是gel的bartape还可以让你舒适一些。

这辆车我本身有member骑着,performance好只不过舒适度就......见仁见智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aewer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7-2016 10: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yates1018 发表于 20-7-2016 06:59 PM
谢谢大大的建议,请问在槟城北海区,哪里可以找到merida牌子?
最后弱弱的问一下 carbon 跟 alu 会差很大吗 ?

Mak Mandin, Golden Bik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7-2016 10: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顺便提一下,我在Golden bike看到黑红色的 2017 Merida Scultara 400。
Jalan Bagan Lallang, Taman Cariss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7-2016 10: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Dark_GeneSyS 发表于 23-7-2016 04:23 PM
double butted和triple butted意思就是2层抽管厚度和三层抽管厚度之分。

那先恭喜你牵新车,不过要有心理准备Giant Tcr Slr 2的舒适度可并不是你想象中的舒适。如果可以请把原装成车的bartape换去silicone或是g ...

哦,原来是这个分别。谢谢分享。
牵了新车,明天骑了就知道好不好骑了。

bartape 换了会有差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3-7-2016 10: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kennethwch 发表于 23-7-2016 10:26 PM
顺便提一下,我在Golden bike看到黑红色的 2017 Merida Scultara 400。
Jalan Bagan Lallang, Taman Carissa

谢谢分享啊,我已经牵了 2017 TC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7-2016 12: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yates1018 发表于 23-7-2016 10:51 PM
谢谢分享啊,我已经牵了 2017 TCR。

恭喜樓主,可以分享照片來看看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7-2016 12:21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yates1018 发表于 23-7-2016 10:50 PM
哦,原来是这个分别。谢谢分享。
牵了新车,明天骑了就知道好不好骑了。

bartape 换了会有差吗?

绝对有差.....Bartape可以有效增加舒适感,防滑。 而Tcr Slr 2的原装Bartape太薄 + 舒适感很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7-2016 01: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j1768
问cj吧!他对车和零件比较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7-6-2024 11:56 PM , Processed in 0.091478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