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5216|回复: 69

内观 ~ Vipassana~简介 (^_^)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10-2005 11: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页
#2  内观是甚么? & 葛印卡老师及夫人
#3  生活的艺术-内观
#4  内观简介 与 行为规范
#5  2005中文课程表
#16 中文网站
#17 特色
#18 法的開示-^1^~佛陀的教導
#19 法的開示-^1^~佛陀的教導-問與答
#22 法的開示-^2^~佛陀:和平的超級科學家
#23 法的開示-^2^~佛陀:和平的超級科學家 -> 教誨
#24 法的開示-^2^~佛陀:和平的超級科學家 -> 八正道
#25 法的開示-^2^~佛陀:和平的超級科學家 -> 佛陀的實際教誨


第二页
#26 法的開示-^3^~烏巴慶尊者略傳(1899-1971)
#27 法的開示-^4^ -- 修習慈悲觀
#29 法的開示-^5^ -- 世界通行的正法之道
#30 法的開示-^5^ -- ☆★ ∴°為正法服務的價值 ☆★ ∴°
#31 問與答-- 葛印卡老師答 --
#32 法的開示-^6^ -- ☆★ ∴°「法」的寬宏本質 ☆★ ∴°
#33 問與答-- 葛印卡老師答 --
#34 法的開示-^7^ -- ☆★ ∴°快樂的真諦 ☆★ ∴°
#35 法的開示-^8^ -- ☆★ ∴°瞋恨遏止不了瞋恨 ☆★ ∴°
#36 法的開示-^9^ -- ☆★ ∴°佛陀的道路是要體驗實相 ☆★ ∴°
#38 法的開示-^10^ -- ☆★ ∴°Vipassana內觀 --- 自我觀察及自我修正 ☆★ ∴°
#41 法的開示-^11^ -- ☆★ ∴°Vipassana內觀 --- 台灣內觀監獄課程報導  ☆★ ∴°
#42 --------男學員的心得分享--------
#43 --------女學員的心得分享-------- (1/2)
#44 --------女學員的心得分享-------- (2/2)
#45 內觀靜坐
#46 法的開示-^12^ -- ☆★ ∴°Vipassana內觀 --- 為法服務的正確意願 ☆★ ∴°
#47 法的開示-^13^ -- ☆★ ∴°Vipassana內觀 --- 戒:法的基礎 ☆★ ∴°
#48 法的開示-^14^ -- ☆★ ∴°Vipassana內觀 --- 十魔軍 1/2 ☆★ ∴°
#49 法的開示-^14^ -- ☆★ ∴°Vipassana內觀 --- 十魔軍 2/2 ☆★ ∴°
#50 法的開示-^15^ -- ☆★ ∴°Vipassana內觀 --- 玩火 ☆★ ∴°


第三页
#51 2006中文课程表







[ 本帖最后由 Amyteng 于 5-5-2006 11:49 PM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7 收起 理由
蓝天梦 + 47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6-10-2005 11: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内观是甚么? & 葛印卡老师及夫人

内观是甚么?

技巧

「内观」(Vipassana)是印度最古老的自我观察方法之一。内观的意思是「洞察事物究竟的实相」。此技巧在两千五百多年前重新被释迦牟尼佛发现并将之传授,教导如何对治人类普遍性的痛苦及解脱痛苦的有效解药,它就是生活的艺术。

此无宗教派别之分的技巧,目标是根除内心所有不净杂染,达到无上喜乐和究竟解脱。它的宗旨不是用来治疗身体上的疾病,而是为了对治人类的痛苦。
内观是透过对自身内在的实相观察来自我改善的方法。将专注力有系统依序地集中在观照身体上的感受,从而体验身心运作过程持续不断交接所造成的相互影响,身心两者密切互相关联。借着透过观察、探索自我的旅程深入身心共同的根源,将所有不净杂染消融,达到平稳、安定、和谐,内心充满着爱与慈悲。

一个人的本性,成长或倒退,如何不断制造痛苦烦恼或从中寻求解脱,透过内观的亲身体验,就会清楚明白。且合乎科学定律了解到如何操纵着人类思想、情绪、判断力和感情。亦会发现人生有所转变,觉知力不断的增强、不再被错觉、假像所蒙蔽、有自主力及心境安详平静。


师承传统

内观方法自佛陀开始,有历代老师代代相传一直保留下来,承传至今,传授给葛印卡老师(Mr. S.N. Goenka)。葛印卡老师是印度裔人士,在缅甸出生成长。当老师仍居住于缅甸时,在良好的因缘下,跟随当时身任政府要职的乌巴庆长者学习内观。葛印卡老师跟随乌巴庆长者修习了十四年后,移居印度并在1969年开始传授内观法。自此,得葛印卡老师教授的学生数以万计,包括来自东、西方各国,不同种族及宗教的人士。1982年,葛印卡老师开始委任助理老师协助他指导课程,以应付内观课程日益增长的需求。

课程简介

传授内观技巧的课程为期十天, 提供基本的食宿, 期间参加者须遵守课程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学习基本方法及充分地修练, 从而体验实际效益。

课程要求勤奋、精进地努力。训练过程有三个步骤。第一是在课程期间不杀生、不偷盗、不可有任何性行为、不说谎、不用麻醉品。这简单的道德规范旨在使心平静,否则激动、不安的心难以好好执行观察自身实相的工作。

接下来学习将注意力定在呼吸上来观察从鼻孔吸入呼出这不断变化的自然实相,这是培养心的控制力与专注力的步骤。

到了第四天,心开始较为平静和专注,此刻方适练习内观的技巧。内观就是观察全身所有的感受,觉知感受的本质变化无常,学习对之不起反应,藉此培养平等心。

课程的最后一天,参加者将会学习慈悲观,将自己从内观课程中发展出的纯净善念与一切众生分享。

整个练习其实是一项精神上的训练。正如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健康,练习内观可以培养健康的心念。

正因为内观能够予人实际裨益,故此非常重视技巧的纯净,确保其原始方式得以保留。内观课程并不以商业方式传授,而是免费授予。任何一位授课的老师,都不收受丝毫物质报酬。

课程包括食宿全不收费,是由那些已完成课程并从中体会到益处的学员们支持的。所有支出全靠着捐献继续运作,为了希望他人也能共享这个益处。

当然,唯有持续不断地练习才能从中获得良好的效果。不要有不切实际的想法以为借着这十天的课程就能解决所有烦恼。然而, 在这十天课程期间,只不过是让参加者学习内观的基本技巧,以致日后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愈精勤修练,愈可脱离痛苦,亦更接近究竟解脱的目标。因此即使是十天课程亦能使得日常生活有显著的帮助。

欢迎每一位有诚意的人士前来参加此内观课程,来体验这技巧并亲自鉴定其效益。一些扣留所亦有举办内观课程,得到佷好的成效,参加的囚犯都获得莫大的利益。学习过的人会发现内观其实是一件宝贵的工具,藉之得以到真正的快乐,并可与他人分享。


--------------------------------------------------------------------------------
葛印卡老师及夫人


葛印卡老师及夫人


--------------------------------------------------------------------------------

葛印卡老师(S.N. Goenka)是一位遵照缅甸已故大师乌巴庆长者传统所传授的内观静坐老师。虽然葛印卡老师的祖籍是来自印度,不过却是在缅甸出生成长。当他居于缅甸时,很辛运的与乌巴庆长者相遇而向他学习内观技巧。经乌巴庆长者长达十四年的指导后,葛印卡老师于1969年开始移居印度传授内观法门。虽然当时的印度仍然有严重阶级及宗教分岐,但葛印卡老师的课程吸引了数以千计的各阶层的人士参加,除此之外很多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国家的人士皆前来参加此内观静坐课程。

葛印卡老师在印度及其它东、西方国家传授了三百多个课程,学生数以万计。1982年起,葛印卡老师开始委任助理老师协助他指导课程,以应付课程日益增长的需求。在葛印卡老师的领导下,世界各地均成立了静坐中心,包括印度、美国、澳大利亚、纽西兰、法国、英国、日本、斯里兰卡、泰国、缅甸、尼泊尔,及其它国家。

葛印卡老师所传授之技巧,追源溯始,体现出佛陀时代的传统。佛陀的教导从来不涉及宗教派系,他教的是正法:解脱之道,是普遍性的。同样地,葛印卡老师所遵照的传统,绝无宗派之分。因此葛印卡老师教导的方法,深刻吸引了任何背景的人士,包括任何宗教,或无宗教信仰,及来自世界各地任何一处的人。



[ 本帖最后由 Amyteng 于 5-5-2006 10:45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10-2005 11: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的艺术-内观

每一个人都不停在寻觅安祥与和谐,因为这些正是我们生命中所欠缺的东西。生命中总有些时刻会感到焦虑不安、烦躁、不和谐、痛苦;但我们不会将痛苦只局限在自己身上,而是不断将之倾注他人身上。一个不快乐的人,会使得周遭的气氛充满焦虑,同时也导致任何和他有所接触的人都被其影向,感染其烦躁不安。

这诚然非正确的生活方式。人毕竟是群居动物,必须在社会生活,和他人接触,因此人应当安于自我及与他人和睦共处。然而该如何才能生活得和谐?该如何才可以泰然自处,并同时保持着周遭平和的气氛,亦让他人能够生活在安祥与和谐中?

当一个人感到焦躁不安,欲从中寻求解脱,首先须找出苦恼的原因,即导致产生痛苦的根源。假如我们细心观察,就会清楚觉察到每当有负面情绪或不净的念头生起时,我们必然会变得焦躁不安。换言之,安祥与和谐是不能与负面情绪或不净念头并存的。

负面情绪是如何酝酿产生的呢?同样地,只要细心检验观察,答案就显现眼前。当发现他人某些行为不如我意,或某某事件的发生不合我意,我就会感到十分不愉快。不如意的事发生了,内心开始感到忐忑不安,当渴望的有所障碍不能如愿以偿时,自己再次变得紧绷, 内心开始打结。然而人的一生中不断重复这种过程,不想要的就不断发生,渴望期待的却渺不可得,此生命运作过程导致身心两方面皆被绑得紧紧, 无从自拔。充满着紧张僵硬及消极否定,生命是那么苦涩。

现在若要解决此问题,唯一途径就是设法使生命中每一件事都尽如我所愿,没有任何不如意的事会发生在我身上。我要开发此能力,或者是依靠有此能力的人士相助,让我有求必应,替我阻挡不如意的事,愿我凡事都能称心如意。但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处处如意,一生中从不经历任何不如意。生命中往往是事与愿违,重复不断地发生。那么,我们不禁会问,当面对不如意的情境时,要如何才可以不盲目地产生反应?该如何才不会焦虑不安及该如何才能维持着安祥舆和谐?

在印度以及其它国家都曾经有前贤大德研究过这问题-人类所面对的苦-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每当不如意的事发生,内心开始产生愤怒、恐惧或其它负面情绪时,即刻把注意力转移到别处去,例如,站起身来、拿杯水、喝口水,那愤怒将不再增强,然后慢慢的从愤怒中解开。又或者念数:一、二、三、四。或是重复一个字、一句话、持咒语、或者持诵一个你信仰的某尊神或圣者的名号。借着转移注意力在某个程度,就会摆脱负面情绪及愤怒。

这办法行的通,此练习的确可以消除内心的焦虑不安。然而此方法事实上只能在意识表层发挥功效。其实当注意力被转移时,负面情绪亦同时被推到更深的潜意识层面,使得原有的不净烦恼在此层面中不断繁衍圹增。意识表层看来一片安祥和谐,其实内心隐藏着一座休火山,积压着的负面情绪迟早会猛烈爆发。

但其它探究内在真理的修行者作了更深入的探索,透过体验自我的身心实相,发觉转移注意力只不过是在逃避问题。逃避不是解决方案,要面对它。每当心中生起任何的负面情绪时,只有观察和面对它。当我们开始观察它时,这些心的不净烦恼随之失去力量,日益枯萎,最后被连根拔起。

无庸置疑这是一个好办法:它避免两个极端-压抑和放纵。埋在潜意识里的负面情绪是不会消除的;若任由它表现在行为或言语上只会倍增问题。不过,假如我们只是客观地观察它,这些不净烦恼就会开始渐渐消失,所有的负面情绪都被根除,我们就得以从不净烦恼中解脱出来。

它听起来绝妙毫不可思议,但实际上真的行得通吗?对一般人来说,有这么容易面对不净烦恼吗?当怒火一升起,根本未曾来得及察觉,人就已经失控了。然后在怒火蒙蔽之下,构成我们在行为或言语上伤人亦害己。等到愤怒平息后,我们就开始哭喊及懊悔,祈求这人或那人或某某神灵的宽恕:「噢!我犯错了,请原谅我吧!」。过后再次陷入相同情况时,我们又再次重复做出同样的反应。再多的忏悔亦无补于事。

问题关键在于不净烦恼往往是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产生。它萌生于潜意识最深层次,难于察觉。等到它浮现到意识层面时,它已经太过强劲把我给淹没,导致我丧失了观察它的能力。

那我应该请一位私人秘书,以便每次一见我开始愤怒时就说:「主人,看啊,你开始愤怒了!」。既然我不知道愤怒何时会出现,那我不就需要聘请三位私人秘书日以续夜接班!假设我有能力负担三位秘书,当愤怒生起时,我的秘书立刻告诉我:「哦,主人,看看-愤怒出现啦!」,此刻,我会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掴他的咀并辱骂他:「蠢材!我出钱请你来是教训我的吗?」。理性在盛怒中已丧失,任何好言相劝均成忠言逆耳,无济于事。

又假设理智获胜,我不掌掴他。反之我说:「多谢你。现在我要坐下来观察我的愤怒。」然而这有可能吗?当我闭上眼睛试着观察愤怒时,心中立刻浮现出愤恨的对象– 那引发怒火的某人或某事。那么,我不是在观察愤怒本身。 我只是在观察引起情绪波动的外在刺激因素。这只会令愤怒增生加强;此诚然非解决之道。 因此欲观察抽象的负面情绪、抽象的情绪,是很难的事, 必须先从外在的情境中脱离出来。

然而, 当我们觉察到事物的终极究竟实相,就找到了真正的解决方法。每当负面情绪在心中生起时,身体上同时就发生两件事。第一是气息失去正常的节奏。每当心中生起负面情绪,呼吸就开始加重。这是较容易觉察到的。与此同时,在较深入细微的层面,身体内开始产生生化反应 一也就是某些感受的呈现。每一个不净烦恼都必然会在体内造成一种感受,这种感受或那种感受,在身体的这部位或那部位。

这确实是一个实际的解决方法。一般人难以觉察这些抽象的感受,不管是恐惧、愤怒或激情。但是经过适当的训练和练习,观察呼吸与身体上的感受变得轻易因为这两者和心的不净烦恼有直接关联。

观察呼吸和感受给予我两种帮助。首先,它们仿如我的私人秘书。当不净烦恼念头在心中生起,我的呼吸马上失去常态;它开始呼喊:「看,有毛病出现了!」我不能够掌掴我的呼吸;我只好接受此警告。同样地,感受也传达讯息告诉我出事了。当接收到警告之后,我开始观察我的呼吸,我的感受,很快地我发现那个不净烦恼渐渐消逝了。

这一种身心现象就像一个铜板的两面。一面是心中所出现的意念或情绪。另一面是身体的呼吸和感受。任何意念或情绪,任何的不净念头烦恼,均会在当时的呼吸和感受中显示出来。因此,藉由观察呼吸或感受,我其实是在观察心中的不净。我没有逃避问题,反之我是如实地正视实相。接着我发现不净烦恼已失去力量:它无法再像以往一般主宰着我。如果我持续着觉察,心中的不净烦恼终究会完全消失,我依然持续保持安祥与快乐。

透过这自我观察的技巧让我们看到内在与外在的两个真实实相。以前,人总是睁开眼睛向外观望而忽略了自身的内在实相。我总是向外寻找令我不快乐的因素;我总是归咎于外界并试图改变外界的现实。 我对内心的实况一无所知,从不了解痛苦的源头其实来自于内心,自己对愉悦或不愉悦的感受生起盲目习性反应。

现在经过训练,我看到了铜板的另一面。我可以察觉呼吸及内心感受。 不论是气息或感受,我学习以一颗平稳的心只是观察,不再起反应,不再增加自己的痛苦。反之,我让内心的不净烦恼浮现然后消逝。

愈精勤努力不懈地修练这技巧,就可以愈快地从负面情绪中解脱。渐渐地内心得以净化,不受不净烦恼束缚。被净化的心总是充满着爱-对所有人都怀着无私的爱;对他人的失败和痛苦充满着慈悲;对他人的成就与快乐感到欣喜;面对任何境遇都保持平等心。

当一个人达到这个阶段时,整个生活模式都会开始改变。不可能再在言语或行为上骚扰别人的安祥与快乐。反之,内心平稳不但让自己感到安宁,更帮助其它人变得平和、安祥。在他周遭弥漫孕育着安祥与和谐的气氛,任何人进入那个环境中也会被受影响感染。

借着学习保持内心的平衡稳定来面对内在的一切体验同时也发展出对外在一切境遇的豁达,不再执着。然而,不执着不等于逃避现实或无视世务问题。修习内观静坐的人对于他人的苦楚变得更加敏感,而且会尽一己所能解除别人的苦困-心中充满爱,慈悲与平稳,不带半点焦躁不安。他获悉圣洁的无分别心 -知道如何保持以一颗平稳的心完全投入,全力以赴帮助他人,如此一来,当他为他人的安祥与快乐而努力时,他还是持续地保持着如此安祥与快乐。

这就是佛陀所教导的:生活的艺术。佛陀从没有建立或教导过任何宗教、或主义。他未曾指示他的跟随者做任何仪式或典礼、任何盲目或空泛的礼节。反之,他只教导藉由观察内在实相,如实地观察自然本性。 人由于无明,不断产生伤人伤己的习性反应。但是一旦发展出如实观察如其本然实相的智能,我们就得以脱离这惯性反应。当盲目反应停止时,他就有能力做出正确的行动-出自平稳洞察实相真理的心,而这些行动会是积极的、有创造力的,对自己及他人都会有所裨益。

智者们曾经忠告:我们必须「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不能单纯只在知识、概念和理论的层面。亦不是只在情感或信仰的层次,仅仅盲目地接受所听闻或阅读过的。这样的知识是不够充足的。更贴确应该从实际层面去了解真相。我们必须直接体验这身心现象的实相。单凭这点就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净烦恼、痛苦中得解脱。
这种直接体验自身的实相、自我观察的技巧,就是所谓的「内观」静坐(Vipassana meditation)。在佛陀时代的印度语言中, passana的意思是睁开眼看,如平常一样;但是Vipassana(内观)则是如实地观察事物,并非如其所见。必须向内贯穿表面的实相,从而深入到整个身心结构内的终极究竟实相。当体验过实相之后,我们就学习到不再盲目地起反应,不再产生不净烦恼- 自然而然,旧有的不净烦恼逐渐被根除而得以离苦得乐。

内观静坐课程提供了三个训练步骤。首先,不可作任何骚扰他人安宁的言行举止。我们不可能一方面要消除自己内心的不净,在另一方面又不停造作不良的言行举止。这只有增生不净烦恼。有鉴以此,遵守道德规范则是修行的第一要诀。承诺遵守戒律:不杀生、不偷盗、不作不正当的性行为、不说谎、和不服用麻醉品。透过持戒心得以充分地平静下来,以便能好好执行观察的任务。
训练的第二步骤是要将心专注于一点即气息上,藉此培养心的控制力,驯服狂野的心。尝试延绵不断觉知息入息出。这不是一种呼吸练习: 因而不要刻意控制气息。反之,要如实观察自然的呼吸,气息的进入,气息的呼出,如此一来心逐渐的平静下来,不再被激烈的负面情绪所主宰。再者,当注意力集中时,心思就变得警觉、敏锐,此刻才有能力执行洞察的工作。

以上持戒和修定两个步骤对过着道德的生活和控制心识是十分有帮助及有益的;不过这两个步骤亦会造成自我的压抑,除非练习第三个步骤-开展洞察力,照见自身的本质,藉由此洞察力来净化内心的不净。这就是内观:体验自我实相,借着有系统的与平静的观察,观察自身不断变化的身心现象所显示出来的感受。这就是佛陀教导的精髓:透过自我观察以其达到自我净化。
苦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 因此任何人都可以实践修习这个修行方法。一种普遍性的疾病,是需要普遍性而非宗派性的疗方。 所以当一个人感到愤怒时,他的愤怒不是佛教徒的愤怒 、印度教徒的愤怒、或基督徒的愤怒。愤怒就只是愤怒。随着因愤怒变得焦躁不安时,这焦躁不安不是基督徒的、印度教徒的、或佛教徒的。这疾病是普遍性的。因而此疗法也必须是普遍性的。

内观就是这样的一个疗法。没有人会反对维护他人安祥与和谐的道德生活守则,没有人会反对培养心念的专注,。没有人会反对发展洞察力,借着此洞察力来探究自我实相并净化内心的不净。内观是一条普遍可行之道。

藉由观察内在实相,如实地观察事物的实相-这就是在实际、体验层面认识自我。在修习的过程中,就会逐渐从不净染污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从粗重、外在和浅显的表面实相,贯穿深透到身心的终极究竟实相。再进一步,超越这一切,接着体验超越身心的实相,超越时空及超越相互依存的限制领域的实相:从所有的不净、杂染、痛苦中彻底解脱的实相。这终极究竟实相,不论冠以任何名称都无关重要;重要的是,它是每一个人的终究目标。

愿你们都体验到这终极究竟实相。愿所有的人都能从不净烦恼、痛苦中解脱出来。愿他们享有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安祥,真正的和谐。
愿一切众生快乐。

以上翻译自葛印卡先生在瑞士伯恩的演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10-2005 11: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内观简介 与 行为规范

内观
内观(Vipassana)是印度最古老的自我观察技巧之一。在长久失传之后,两千五百多年前被释迦牟尼佛重新发现。「内观」的意思是如实观察如其本然的实相:透过观察自身来净化身心的一个过程。首先,藉由观察自然的呼吸来使心专注;接着以敏锐的觉知,开始观察身和心不断在变化的特性,体验无常、苦、以及无我的普遍性的实相。此直接的体验了知实相,是净化的过程。整条(法的)道路,是对治普遍性的问题的治疗妙方;与任何宗教或宗派没有关联。因此,它没有任何限制,不管什么人,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修习;不会因为种族、团体或宗教的不同而有所冲突。而且每一个人证实都能平等无差别地获得实际的效益。

勿误解内观

内观不是基于盲目信仰的一种典礼或仪式。
内观不是知识上或哲学上的满足。
内观不是静养、渡假或社交的良机。
内观不是逃避日常生活上的考验与磨难。
内观真正的含义

内观是能根除痛苦的技巧。
内观是生活的艺术,每一个人因而能对社会有正面的贡献 。
内观是净化心灵的方法,使我们能以宁静、平稳的方式去面对生活上的压力及困难。
内观静坐的最终目标是证得完全的解脱和全然的觉悟。它的目的决不是仅仅只为了治疗身理上的疾病。可是许多由心理或情感因素所引起的病症都会被根除,事因这些均是心净化过程的副产品。事实上,修习内观可以根除三大苦的根源,亦即:贪爱、瞋恨与愚痴。透过持续不断的练习,静坐可消缓日常生活上所产生的紧张情绪,对愉悦或不愉悦的境遇而不平衡的生起习性反应的旧有情结一一被解开。

虽然内观技巧是由佛陀所开展出来,但这并不等于只限于佛教徒才可以修习。也绝对没有必要改变信仰。此内观技巧建立于此基本要素,那就是全人类都遭遇与面对相同的困难与问题,而能根除这些问题的技巧必定要是普遍性适用的。很多来自不同宗教的人都已体验过内观静坐所带来的利益,亦发觉和本身的信仰毫无冲突。

修行与自律
透过观照,内省身心而自我净化,过程绝不容易,学员必须下很大的功夫。学员必须经由自己的努力,方可得到自身的体验,其它人绝不能代劳。因此对自愿认真修习、遵守行为规范的人,这技巧才会有效益。行为规范是为了保护修行人、使他们能获得最大的利益而制订的;所以是修习内观的一个基本部份。

十天的时间的确是很短,在这期间必须深入潜意识的最深层面,学习如何根除深埋着的各种复杂情结。此技巧成功的秘诀就是持续不断且摒绝外缘地修习。因此行为规范等约束是有实际需要而设,并非为了方便老师或课程事务人员为主,亦不消极的反映任何宗教的传统、或正统信仰、或盲目信仰。确切地说,这是依据数以千计的修行者多年的实际经验而制订的,合乎科学及理智。因此,遵守规矩能营造出一个有利的气氛;反之,就会被妨碍。

学员必须从头到尾参加整个课程,不可中途离开。其它规则亦须详细阅读并作仔细考虑,自认为能诚实谨慎地遵守所有行为规范,方可报名参加。还没有下定决心全心用功的人,不仅会浪费自己的时间,更会骚扰到其它想认真修行的人。若被接受成为学员, 此学员应该了解若他难以遵守规定以致未能完成整个课程而中途离开,这是非常不利及不明智之举。同样地,如果学员不遵守规矩,经一再提醒后依然再犯,此学员会被要求离开。

患有严重精神异常的人
偶而也有患上严重精神异常的人来参加内观课程,怀着不切实际的期待,希望这个方法可以治疗或减轻他们的精神问题。一些人际关系相当不稳定并且受过各种精神治疗的人,会被这些额外的因素导致他们无法从中得益,也很难完成整个十天的课程。我们的组织是由非医疗专业的自愿者所组成的,因此不可能对有上述背景的人提供妥善的照顾。虽然内观能带给一般人最大的利益,可是它是不能取代医药或精神病的治疗。所以我们不推荐给患有严重精神异常的人来参加这项课程。


--------------------------------------------------------------------------------

行为规范
修行的基础是戒律(道德的行为 Sila)。戒律是发展禅定(心的专注力 Samadhi)的基础;然后,心的净化是透过洞察的智能(实修的智能 Panna)来达成。

戒律
所有参加内观课程的人在课程进行期间必须严格遵守下列五戒:

1. 不杀害任何生命
2.不偷盗
3.不邪淫(意思是:禁绝所有性行为)
4.不妄语(不说谎)
5.不服用所有的烟酒、毒品
旧学员(曾参加过一次葛印卡老师或其助理老师主持的十日课程)必须加持守另外三戒:

6.过午不食(过了中午以后不再进食)
7.不作感官方面的娱乐、不装饰身体
8.不用高大或豪华的床
下午五点钟的茶点时间,旧学员要持守第6戒,所以只供应凉茶或果汁,新学员则有奶茶及一些水果。一些旧学员可能因健康原因可获得老师的允许免持此戒。第7、8戒则无例外可言。

认同老师和内观技巧
学员必须声明他们愿意在课程进行期间完全遵守老师的引导和指示。也就是说,遵守规定和确实遵照老师的指示静坐修行,不可忽视任何一部分,也不要添加任何东西。这是经过理解及理性辨别后的认同,而不是盲目的服从。只有以信任的态度,学员才能精勤而彻底地用功练习。因此对老师及技巧的信任,是内观静坐成功的必要条件。

其它的方法、仪式与礼拜
课程进行期间绝对有必要停止任何祷告、礼拜及宗教仪式,例如断食、烧香、数念珠、念咒、唱歌、跳舞等。所有其它的静坐方法和灵修疗法的练习也都要暂停。用意并非贬低其它的方法或修持,而是要学员以最纯正的方式来学习内观,给与这个技巧作一个公平的尝试。

我们郑重地忠告学员:有意地把其它静坐方法掺杂到内观技巧上,会阻碍自己的进步,甚至有反效果。过去就有一些案例,学员因不听老师再三的忠告而有意的掺杂其它的仪式或练习,造成他们很大的伤害。因此,如果有任何怀疑或困惑,一定要找老师面谈加以澄清。

会晤老师
有关静坐技巧方面的问题或疑惑,只能找老师来澄清。中午12点至下午1点是个别私人面谈的时间。晚上9点至9点30分也可以公开地在静坐大堂向老师请示。

会晤老师时间,纯粹是为了要澄清有关内观静坐技巧上的实际问题,不要作哲学上的讨论或知识上的辩论。内观静坐的独特本质是要经过实际修习,才能充分体会到,在课程进行期间,学员应全心全意的去修练。

神圣的静默
从课程的开始至到第十天的早上,所有的学员必须遵守「神圣的静默」-是指身体、言语及意念的静默。学员之间禁止有任何形式上的沟通,不管是比手势、手语、写便条等等都不被允许。

不过,学员在有需要的时候可以和老师磋商;有关食物、住宿、健康等方面的问题,则可找事务长协助。但即使这方面的接触亦应减至最低程度。学员应摒绝外缘,培养独处的情操。

男女分隔
男学员与女学员必须保持完全分隔。不论已婚或否的伴侣在课程进行期间都不应有任何接触,朋友、家人等也是一样。

身体接触
在课程进行期间,不论是同性或异性之间都不能有任何身体上的接触,这点很重要。

瑜珈及运动
虽然瑜珈体操及其它运动与内观可以互相协调,但在课程期间亦应暂停,因为课程地点尚无适当的分隔设施。慢跑也在禁止之列。休息时间,学员们可以在规定范围之内以散步作为运动。

宗教物品、念珠、水晶、护身咒符等
上述物品不应带到课程地点。如果无意间携带了,应将物品交由事务长保管,待课程结束后领回。

酒、毒品、麻醉迷幻药
不得有任何毒品、酒或麻醉迷幻药等带来课程地点,包括所有类型的镇定剂、安眠药及其它的镇静剂。若依医师指示服用药品,应在课程开始前知会老师。

烟品
为全体学员的健康及舒适着想,吸烟、嚼烟草及嗅鼻烟都在禁止之列。

食物
要满足所有学员对食物的个别偏好及需求是不可能的,因此希望学员能接受这里提供的简单素食。我们会尽量安排健康、营养均衡的菜单,配合静坐修行。若有学员因健康不佳而须特别饮食关照的,应在申请参加课程时通知我们。

衣着
衣着应简单、端庄且舒适。请勿穿著紧身、透明、暴露、或引人注目的衣服(如短裤、短裙、紧身裤、无袖或窄小的上衣)。不可作日光浴及裸露半身。为免引致其它学员分心,这点很重要。

洗衣及沐浴
课程地点并无洗衣、烘干衣机器,学员必须带备足够衣物。小件的衣物可以手洗。只有在休息时间,才能洗衣或沐浴,静坐时间应专心修习。

与外界的接触
在课程进行期间学员都必须留在课程地点范围内,只有经过老师的特别准许才可以离开。在课程结束前都不能与外界联络,包括信件、电话及访客。假如有紧急情况,亲友可与课程事务处联络。

听音乐、阅读、书写
课程期间不可使用乐器、收音机等。不应带任何书簿纸笔。学员不应作笔记,以免使自己分心。严格实践才是静坐的本质,限制读写是为了强调这一点。

录音机与相机
除非经由老师允许的特殊状况,否则录音机与相机都在禁用之列。

课程的经费
根据纯净的内观传统,课程得以进行主要是靠捐献。只有曾参加过一次葛印卡老师或其助理老师主持的十日课程的学员捐献才会被接受。第一次来参加课程的学员也可在课程的最后一天或其后作捐献。

课程是由那些已从中得益的人的支持。为了希望他人也能共享得益,因此依照自己的经济状况及意愿来捐献。

这些捐献是全世界各内观中心举办课程的唯一资金来源,并非由富裕团体或个人资助。无论老师或工作人员都是自愿服务而没有分毫报酬。如此,内观得以纯正地推广,不含丝毫的商业色彩。

捐献不论多寡,助人的意愿才更为重要:「我参加的课程是靠过去学员的慷慨捐献,现在让我也来为未来课程的费用付出一些,使得他人也能从中裨益。」

总结
为了阐明以上戒律与规范背后的精神,我们一再扼要地说明如下:

要特别留意你的动作不会干扰到任何人;不必给与理会别人所引发的任何干扰。

可能会有学员难以理解上述某些规定的实际原因。在这情况下,学员应立刻向老师询问澄清,以免产生负面心态或疑窦。

学员唯有严守戒律并全力以赴的用功,方能充分掌握内观技巧并从中获益。课程的重点是努力实修。金科玉律有云:「心无旁骛专一地如法修行,无视任何可能遭遇到的干扰或困惑,仿佛只有自己独居一处在静坐。」

最后,学员要注意,在内观上能否进步,完全取决于自己良好的特质及个人的成长以及以下五个因素:坚定不移认真地努力、自信、诚挚、健康及智能。

愿上述讯息能帮助您从内观课程中得到最大的受益。很高兴有机会为您服务,也愿您透过内观的体验享受到安详与和谐。


--------------------------------------------------------------------------------

课程作息表
以下的课程作息表,是为了成就学员能够持续练习而设计。建议学员确实遵守,以求达到最佳成果。


上午  
4:00             清晨起床堂
4:30 ~ 6:30     在大堂或自己房间修习
6:30 ~ 8:00     早餐及休息
8:00 ~ 9:00     大堂共修  
9:00 ~11:00     在大堂或自己房间修习  
11:00~12:00     午餐  
下午     
12:00~ 1:00     休息(可向老师个别提问)  
1:00 ~ 2:30     在大堂或自己房间修习
2:30 ~ 3:30     大堂共修
3:30 ~ 5:00     在大堂或自己房间修习
5:00 ~ 6:00     茶点
6:00 ~ 7:00     大堂共修
7:00 ~ 8:30     葛印卡老师开示
8:30 ~ 9:00     大堂共修
9:00 ~ 9:30     大堂提问或回寝室就寝
9:30             就寝--熄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10-2005 11: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文课程表

开始日期 完结日期  , 课程种类 , 课程语言 , 课程地点
年/月/日 年/月/日
2005-02-10 2005-02-21 , 十日课程 ,英语,华语,吉隆坡 KL   
2005-02-23 2005-03-06 , 十日课程 ,英语,华语,吉隆坡 KL   
2005-05-04 2005-05-15 , 十日课程 ,英语,华语,怡保 Ipoh   
2005-05-18 2005-05-29 , 十日课程 ,英语,华语,怡保 Ipoh   
2005-06-01 2005-06-12 , 十日课程 ,英语,华语,怡保 Ipoh   
2005-06-14 2005-06-22 , 四念住课程 ,英语,华语,怡保 Ipoh 限曾完成3次
十日课程的旧生
2005-06-24 2005-06-27, 三日课程, 英语,华语,怡保 Ipoh 限旧生
2005-06-29 2005-07-10, 十日课程, 英语,华语,怡保 Ipoh   
2005-09-03 2005-09-14, 十日课程, 英语,华语,怡保 Ipoh   
2005-09-22 2005-09-25, 三日课程, 英语,华语,Johor Bahru  限旧生
2005-11-16 2005-11-27, 十日课程, 英语,华语,沙白安南 Sabak Bernam   
2005-11-30 2005-12-11, 十日课程, 英语,华语,沙白安南 Sabak Bernam   
2005-12-14 2005-12-25, 十日课程, 英语,华语,沙白安南 Sabak Bernam   
2005-12-21 2006-01-01, 十日课程, 英语,华语,沙白安南 Sabak Bernam   
2006-02-02 2006-02-12, 十日课程, 英语,华语,吉隆坡 KL (旧历新年初一
在一月二十九日 )
2006-02-15 2006-02-26 十日课程 英语,华语 吉隆坡 K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0-2005 12: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跟YOGA好像是一样的......
有没教身体伸展之类的.......

[ 本帖最后由 cottilion 于 7-10-2005 12:22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7-10-2005 12: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不算愉加(YOGA),
他们采用的是静坐。。。
我曾经参加过一次。。。

酱的贴也被你发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0-2005 12: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myteng 于 7-10-2005 12:16 AM 发表
其实,不算愉加(YOGA),
他们采用的是静坐。。。
我曾经参加过一次。。。

酱的贴也被你发现。。。。

那期间会入定吗?

冥想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7-10-2005 06: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myteng 于 6-10-2005 11:50 PM 发表
中文课程表

开始日期 完结日期  , 课程种类 , 课程语言 , 课程地点
年/月/日 年/月/日
2005-02-10 2005-02-21 , 十日课程 ,英语,华语,吉隆坡 KL   
2005-02-23 2005-03-06 , ...


请问它在东马沙巴会有类式的课程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0-2005 05: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戒律
所有参加内观课程的人在课程进行期间必须严格遵守下列五戒:

1. 不杀害任何生命
2.不偷盗
3.不邪淫(意思是:禁绝所有性行为)
4.不妄语(不说谎)
5.不服用所有的烟酒、毒品
旧学员(曾参加过一次葛印卡老师或其助理老师主持的十日课程)必须加持守另外三戒:

6.过午不食(过了中午以后不再进食)
7.不作感官方面的娱乐、不装饰身体
8.不用高大或豪华的床
下午五点钟的茶点时间,旧学员要持守第6戒,所以只供应凉茶或果汁,新学员则有奶茶及一些水果。一些旧学员可能因健康原因可获得老师的允许免持此戒。第7、8戒则无例外可言。
"

AMY姐,那请问如果有病患者需要服用由动物身上摄取的药物,会被禁止还是例外......

[ 本帖最后由 cottilion 于 7-10-2005 05:18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0-2005 05: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oh6521 于 7-10-2005 06:03 AM 发表

请问它在东马沙巴会有类式的课程吗?


今年的只是我所列出的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0-2005 05: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ottilion 于 7-10-2005 05:12 PM 发表
"戒律
所有参加内观课程的人在课程进行期间必须严格遵守下列五戒:

1. 不杀害任何生命
2.不偷盗
3.不邪淫(意思是:禁绝所有性行为)
4.不妄语(不说谎)
5.不服用所有的烟酒、毒 ...


这个嘛。。。可以先请问老师。。老师会给指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0-2005 06: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myteng 于 8-10-2005 05:52 PM 发表


今年的只是我所列出的罢了。。。。。。。


有没有它的网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10-2005 07: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oh6521 于 8-10-2005 06:00 PM 发表


有没有它的网站???

你是要有关我讲的一切的网站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10-2005 07: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10-2005 07: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3-10-2005 11: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特色
是一種能將苦從根拔除的方法
是一種生活的藝術,每一個人因而能對社會有正面的貢獻
是一種淨化心靈的方法,使我們能以寧靜、平穩的方式去面對生活上的緊張、困難和問題。
不是基於盲目信仰的一種典禮或儀式
不是一種知識上或哲學上的滿足
不是一種休閒、渡假或社交的機會
不是對日常生活磨難的一種逃避


歷史


內照正觀(Vipassana),簡稱內觀,是由釋迦牟尼佛所傳下,在阿育王時期,由須那迦(Sona)及鬱多羅(Uttara)二位尊者傳至緬甸。二十世紀初期緬甸最有名的論師雷迪比丘老師 (Ledi Sayadaw) 將此法門依次下傳
(1)薩亞•烏鐵 Saya Thetgyi
(2)薩亞基•烏巴慶 Sayagyi U Ba Khin
(3)S.N.葛印卡。 S.N Goenka
一九六九年起葛印卡老師將此法門反哺印度,其後遍傳歐美、日澳、泰國、尼泊爾等地。此法門直接對治煩惱習氣,效果甚佳,廣受歡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10-2005 11: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法的開示-^1^~佛陀的教導

佛陀的教導

一九九五年七月三日葛印卡老師講於中壢圓光寺

敬禮世尊、應供、無上正等正覺!

今天我們聚集於此,討論佛陀的教導:如何將它應用在日常生活之中,使得每一個人能過著快樂、和諧、健康的生活。佛陀的教導具有「當下得果」的性質,這意思是說它可使你此時此刻就得到結果。任何一個人修習佛法將此時此刻就得到利益,而且延至死後。佛陀當時,以及其後,許多導師們都聲稱如果你們修習他們的教導,在死後你將得到這個或那個。但是,佛陀說你當下就能得到修習的利益。

對佛陀的教導,不只是在感性或熱誠的層面來接受,也不只是在理性的層面來接受,它必須在實際的層面、體驗的層面來接受。熱誠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因為經由熱誠才使你有信心進入第二步:在理性上來了解佛陀的教導。理性的了解佛法也是很重要的,因為它幫助你進入下一步:去體驗佛法。但是,如果有人只是在熱誠的層面,或者再進一步在理性的層面上接受佛法而不去修習,那麼,他就不能得到佛法的真正利益。假如有人生病去找醫師,醫師給這人開出一些藥。這人回家後對這位開藥的醫師非常尊敬,並且試著了解「這藥是什麼,這個藥如何能幫助我?」這些雖是重要的步驟,但是這個人並不服藥,那麼這兩步驟不能得到結果。

對那些生為佛教徒的人,他們自然能對佛及佛法有大的熱誠。而那些生而不是佛教徒的人,當他們讀到佛陀的教導,並在理性的層面來了解它,他們被佛陀的教導所吸引,它是如此的奧妙,因而他們開始喜歡它,也對佛開始生起熱誠。但這兩種人如果不去修習,那麼,他們都不能得到佛陀教導的果實。

每人應將(佛陀的)教導應用至自己的生活之中。每人應過著正法的生活,去遵行佛陀的教導。佛陀的教導,不外是「生活的藝術」:如何對內活得安詳和諧,如何對外只產生安詳和諧的氣氛,使別人也活得安詳和諧。因此,佛陀教導的第一步驟是道德——戒律。每人不應在身體或語言的層次上對別人作出任何傷害的行為:

不要殺生。不要偷盜。不要邪淫。不要妄語。不要飲酒。

這(五戒)就是一種道德的生活。

但是如果佛陀的教導只是一些教誡:「啊!世上的人們,你不要做這個!你不要做那個!」那麼,佛陀的教導就不完全。佛陀知道得非常清楚:眾人都想過著道德的生活,但他們卻不能這麼過著。他們不能過著道德的生活,是因為他們尚未控制他們的心靈,他們不是他們心靈的主人。因此,他教導下一步驟——稱作「禪定」,其意義是控制心靈,掌握心靈。當你掌握你的心靈,你就能奉行所有的道德行為,你就能適當地奉行戒律。

但是,如果只有戒律和禪定的話,那麼,佛陀的教導仍不完全。佛陀之所以成為佛陀,是他了解到雖然人們控制他們的心靈以過著道德之生活,但是在他們心靈深處仍有不淨的情結存在,它們仍會呈現出來並不斷擊敗他們。因此,他教導第三步驟:發展自己的智慧——般若,如此,每人可以深入自己的心靈深處,將深植在內心的情結和不淨拔除掉。當所有深層的不淨都去除掉,那麼,每人就可以非常容易地過著健康的生活、和諧的生活、道德的生活。為了這個目的,他發現內觀禪修的法門。

每位佛陀都經由內觀法門而得到解脫。但是,隔些時候,這法門就消失了。而後,另一位修行人,一位菩薩將成佛,重新發現這個法門使得自己解脫,並將這法門教導別人,使他們也得解脫。

這個法門一直純粹地維持在緬甸這個國家。在過去二十六年,它開始傳到世界各地。

為了學習這個法門,他必須參加十日的內觀營。他必須在這十天內與外界隔絕。首先,他必須發誓:「在這十天內,我謹慎地遵守五戒。」因為五戒若不能遵守,則禪定不能堅強;禪定若不堅強,則下一步驟——心靈的淨化就不能達成。

在遵守五戒之下,他開始修鍊禪定,經由觀察呼吸:氣息的進入及氣息的出去,將心集中。他必須觀察自然的呼吸:氣息的自然進入及氣息的自然出去。他必須如其本然地觀察呼吸:如果它是長就是長;如果它是短就是短。觀察呼吸:只是呼吸,自然的呼吸,沒有其他,就只是呼吸,不要口誦、不要觀想、不要想像、不要深思!他必須將注意力集中在鼻孔入處的小區域內。長時間將注意力集中在小區域,則心會變得非常尖銳、非常敏銳。三天下來,他開始會體驗到身上這一區域有一些感受:也許是熱、也許是汗、也許是悸動、脈動、刺痛、沉重、麻木、、、他開始會察覺到種種不同的感受。

第四天起,他開始探查從上到下、從頭頂到腳趾的整個身體結構。他開始體驗到各處的感受。他被要求訓練到他自己不要對這些感受生起盲目的反應,而應客觀地觀察它們。學生們開始體驗到每當他或她經歷快樂的感受時,心的舊習性就生起貪愛的盲目反應;當經歷不快樂的感受時,心的舊習性就生起瞋斥的盲目反應。每當他作出貪愛或瞋斥的盲目反應時,他就失去了心靈的平衡而變得痛苦。經由觀察自己心的習性,他就開始體會到:我自己對真理是多麼的無知。快樂或不快樂的感受,生起後必然會消失掉。幾天下來,經由對感受的觀察,他開始體驗到每當他不作盲目反應時,他的心變得愈來愈純淨,愈來愈快樂。

心、物的第一個特性就是「無常」,現在經由體驗,而變得非常明白。其次,第二個特性「大的痛苦」也變得明白——痛苦是來自他不斷對這心物現象作出盲目反應。當他更進一步,第三個特性就變得非常明白——「無我」。我不能掌控它,並沒有「我」,也沒有「我所有」。經由體會到無常、苦、無實質及無我,心就變得愈來愈純淨,而後,他會達到一個階段,覺得整個身心結構只是小波動、小波動、小波動而已。他開始體會一個真理——空的真理、空性,並沒有實質,沒有任何東西可被執為永久。事物只是變化而沒有任何實質。這些仍是在心與物範圍下的體驗。但是當他再繼續前進,經過一些時日,更多的不淨被去除後,他將到達一個境界:他體驗到了超越心與物的一個究竟真理

整個過程,不外是心靈的淨化。但不是只在表面的層次,而是在深入的層次。他在道上的每一步都呈現在每日生活的結果上。此刻,道德的生活不是藉由心靈的控制,而是它變成心的本性。一個純淨的心不會作出任何傷害他人的行為。他開始體認到只有當他在心中產生煩惱時,他才破壞了戒律。他如果不在心中產生這些或那些不淨,他就不會犯任何戒。

他如果不產生瞋、恨、惡意,他不會殺生。

他如果不產生貪,他不會偷盜。

他如果心中不產生愛慾,他不會邪淫。

他如果心中不產生這些或那些不淨,他不會在語言上說出不善的行為。

內觀修行者開始在經驗的層次上體會到這個真理。他體會到了真理:當我的心中產生不淨時,我變得非常痛苦。他同時也開始體會到:當我不生起任何不淨時,我的心中是多麼安詳與和諧。經由內觀訓練,在經驗的層次上,自然的法則變得愈來愈明顯。如是,它不再只是一個熱誠的遊戲,它不再只是理性的遊戲,它是實際的經驗,從此,他脫離了不道德的行為。一方面,他不斷修習內觀來觀察內在的真理;一方面,他繼續應用它在每日生活之中。沒有修內觀前,他只是理解到:我過道德的生活是我不干擾別人的安詳和諧、我不傷害他人。但是有了內觀的修習,他明顯地看出:我過道德的生活並不是幫了別人,而是幫了自己。在這種理解下,他開始過一種較好的生活、健康的生活、善良的生活,對自己好也對別人好。這就是為什麼此時會將佛陀的教導認為是「生活的藝術」:不傷自己、不傷他人;不害自己、不害他人。內觀幫助這個人過著正當的生活,成為社會中的一個好分子、社會中的一個健全分子。

沒有修行內觀,當不想要的事情在生活中發生了,而想要的事情在生活中卻不發生,他就會激動,生起煩惱、負面的心理。修行內觀,他開始體會到:當我開始以負面心理作盲目反應時,我就變得痛苦。修行內觀,他開始理解到:當我在心中產生任何負面心理時,就一定有不快樂的感受在身上生起。如果他不是一個內觀修行者,他將不斷在痛苦中打滾,因為他不斷在增強負面的心理。由佛陀的教導及內觀的修習,每當負面心理生起時,他開始觀察身上的感受。當他繼續觀察感受時,理解到無常的變化定律,他的心就會愈來愈平衡,他很容易就脫離了負面的心理。當他在負面心理中不斷打滾,他不但傷害自己,也傷害別人。經由觀察呼吸及感受的修習,他可從負面心理脫出並且開始過著較好的生活。他學習了「生活的藝術」。

修習內觀也同時學習「死亡的藝術」。早晚每人都會死,內觀修行者也會死。但他若曾規律地修行內觀,那麼在臨死時,他會全面地覺察到感受而死得非常安詳。內觀禪修者不會喪失意識地死去,也不會哭著死去,也不會懷著恐懼死去。而是永遠微笑地,觀察著感受而死去。因此,不但此世有保障,來世也有保障。佛陀的教導,不只是對此世好,對來世也是好。

在道上的每一步都是有益的。沒有無果的一步,沒有無果的努力,但是,每一個人必須往道上走。如果他只是在路邊看,只是描寫路途而未踏上一步,他就不能得到任何益處。這條道路是共通的,任何一個人踏上它,將得到相同的結果。佛陀的教導不是只為佛教徒而已,它是為一切眾生的。不同的人,從不同的國家、不同的社會、不同的宗教、不同的信仰,他們只要開始踏上這條道路,都會得到快樂與安詳的相同結果。生而為佛教徒,有一個好處:他們對他(佛陀)的教導不會有懷疑,他們可以充滿熱誠地去實行。

在約一個月(八月六日開始),此處有一個內觀課程,我希望你們都有時間去參加。請試一試這條道路,試一試這個法門,並看一看它是否真正地幫助你們。

願你們騰出時間來修行內觀!

願你們脫離痛苦!

願你們體驗安詳、和諧及快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10-2005 11: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法的開示-^1^~佛陀的教導-問與答

問與答

-- 葛印卡老師答 --
問:在修習內觀時,用何姿勢?

答:任何可以使你長久舒適的姿勢都可以,但是你要保持背部及頭部伸直。

問:十天禪修完畢離開禪堂後,自己修鍊是否安全?

答:當然安全。你要自己來修,因為你是你自己的主人:你學會了技巧,而後你是你自己的主人。你早晚各修鍊一小時,而後過著健康的生活。你參加十日課程來學得技巧,而後,你必須在家修鍊。如同你到醫院去回復健康,而不是住在醫院。出院以健康的身體去過好生活,世界仍是一樣,但是你現在知道如何去面對世界。不要試想改變世界,要改變自己。如果你改變自己,世界就會為你改變。以十天課程,學會如何改變自己,如果你能改變你自己,這世界對你已是安全了

問:一般都認為自己禪修非常危險,是不是一直要有老師指導?

答:不!在我所教的內觀法門,只要你適當地學習,就沒有危險,你要知道你所修的是什麼:你只是觀察你的呼吸、你的感受,了解這些都是「無常」並且保持平等心,不要盲目反應,如此而已,不會有錯。佛陀有百萬的在家學生,他們並不是一直與佛陀住在一起。他們學會技巧後,仍住在他們的家裡,正當地生活著。當然,你有任何技術上的疑問時,就要找老師澄清。

問:您已提及十天課程,有無其他的課程?

答:十日課程完成後,另外有二十天、三十天、四十五天的課程,但他必須先在第一步驟熟練。

問:在長課程中,教導何種技巧?

答:同樣的技巧!只是他的內心更為深入,更深一層的實相會呈現出來,此時老師會指導他,依照學生的不同體驗給予不同的指導。

問:我們在室內禪修,能否開電扇?

答:對新生而言,電扇有所妨礙,因為你會受風的吹觸而不能覺察到你自己身上的感受。但你熟練後,任何電器都不會妨礙到你。只有對初學者,在學習時不用電扇

問:會不會對身心的健康有傷害?

答:不會!走在佛的路上不會有傷害,它是一條安全的道路。只有不守佛陀所給的戒律才會有害。如果你學習內觀的同時,你不守戒當然就會有傷害。守戒來修鍊自然不會有傷害

問:我們的身心不斷地變化,如何順應心的變化來採用禪修技巧?

答:面對變化的心,這就是我們所要學的。如何學?只要接受它,每件事物都在變化,你只是一個沈默的觀察者,不起盲目反應,這就是內觀,如此而已。

問:在坐著時,我們可以清楚觀察到呼吸的入與出,但在行動中,如何維持清楚?

答:經由修鍊就變得清楚:甚至在走路、躺下、站著都能覺知,在行住坐臥都可以覺察到呼吸。這是修鍊的問題。對感受也是一樣:首先,在坐著時,你覺察到身上各處都有感受。而後,在每一種姿勢:行、臥、住,你都會覺察到感受。你不能整輩子都坐著,因此不論你做什麼,你都要與內觀在一道。但在學習之初,用坐姿是重要的。

問:為了淨化心靈,是否要有很強的禪定?

答:「定」可以幫助「慧」。真正去除不淨(貪、瞋、痴)的是慧。定只是步向慧的一個助手。在禪修中,開始以三分之一的時間修定,而後以三分之二的時間修慧。

問:是否必要密集訓練?

答:有其必要,因為要體驗到感受才算熟練,如此才適於訓練智慧,否則,若未知悉感受,則未成熟,因此十日禪修是需要的。

問:心理四蘊如何運作?

答:聲音入到耳根的當時,第一部分稱作「識」的心理就開始運作,認識到有東西發生在耳根上。第一部分的心只是認知而已;接著第二部分的心,稱作「想」,起了重新認知,以過去的記憶及經驗來判斷「啊!這真好」或「啊!這真不好」,由第二部分的心給出評估後,第三部分的心,稱作「受」就會生起快樂或不快樂的感受。接著,第四部分的心(稱作行),就開始起了反應行為:貪心或瞋心。總之,除了對象跑到眼、耳、鼻、舌之外,第二部分起了重新認知(想)。由於重新認知,感受會變成快樂與不快樂。最後,第四部分對它起了反應行為。因此,經由本禪修技巧,四蘊的運作變成非常清楚。

問:如何去除此精神四蘊?

答:首先最要緊的是你要改變第四部分的習性反應。它不斷瘋狂地盲目反應。當你從這瘋狂的習性脫離出來,你就開始清除舊習。當舊習去除,有一天你會超越心物二者,但此階段只在淨化心靈後才能來臨。超越心物的涅槃階段只在淨化心靈後才能被體驗到。

問:當我們的心識脫離了感受,此時我們是否證得空性?證得空性時,是否脫離感受?若對空性的體悟有所退轉,如何前進?

答:空性有二種。第一種空性是屬於心物範圍之內。最初當你修習內觀時每件事物都是粗硬的,但當你往前修習,這些粗硬消失了,進入原子、粒子,只有振動,並沒有實質,這就是第一種空性。而後再淨化心靈,你將體驗涅槃,此時的空性完全不同於第一種空性,也是沒有實質性,此時你沒有什麼東西可執持,但此階段是超越了心與物。本內觀技巧帶領你到這一階段。你所體驗的第一階段空性,是會退失。但當你體驗超越了心與物的第二階段空性,就沒有退轉。為了到達涅槃的空性,你必須先體驗第一種屬於心物的空性。如果不經過心與物,你就不能到達涅槃。

問:在第一階段,是否有不同層次的空性?

答:這是體驗的問題。有的人會到達一個身體完全只是非常微細振動的階段,並稱這是一種空性。這種在心與物上完全沒有實質的見解,必須去體驗,逐步的體驗。只要你所體驗的感受很粗硬,那麼離空性還很遠。這些粗、硬、強烈的感受要融化掉,當它們融化後,空性才開始,但此種空性只是一個相對的術語:這一階段的空,那一階段的空,但都仍是屬於心與物的範圍。

問:您說有不同屬次的空性,是否意指有貪瞋痴有待去除

答:非常正確。如果把空性認為是某種很快樂的東西,那麼你就不是在淨化心靈,你只是執著空性。空性是無所執著。空性使你脫離執著,那麼就是對的,就是好的。反之,對空性貪愛、對它執著,那麼是有害的。有許多人從不同的派別來學內觀,當身心的粗重融化、整個身體只剩下振動,並感到快樂,他們說這就是他們的最終目標並且強烈地執著它。你要知道這並不是目標!它是無常,它仍繼續變化。所以不可執著於此,必須繼續前進。如果執著於此,他們就不能更上一層了。

問:當我們從第一階段的空進入第二階段的涅槃空,我們如何去除根本煩惱?

答:只有根本煩惱去除後,你才會體驗涅槃空性。經由內觀的修習,在心物範圍,你不斷淨化而後你才體會涅槃空性,否則就不會。根本煩惱會使你生到下界。更進一步修習,你就去除更多。如果完全去除,就不再生死。因此,好好修習,所有疑問都將解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10-2005 08: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myteng 于 12-10-2005 07:19 PM 发表

你是要有关我讲的一切的网站吗。。。。


还有它在沙巴(东马)有分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3-5-2024 06:14 PM , Processed in 0.083637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