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托两个盘子,上下左右自如移转,这项看起来简单却能调动全身的“盘子功”,开始在老年人中流行起来。昨天,江苏省在宁高校第十三届老年人健身运动会在中国药科大学江宁校区隆重开幕,来自南大、东大等九所高校的100名退休老教授集体演绎了当前风靡德英法等西欧国家的“盘子功”。
记者在现场看到,100位老人精神抖擞,每人手里托着两个盘子。随着音乐响起,他们时而把盘子举过头顶,时而绕到身后,时而又从背后旋转到胸前。整个动作缓慢有如太极,但是在连贯的动作中,两个盘子始终保持水平,没有跌落,令人叹服。
领头的是南大物理系退休教师余正,今年73岁。一套“盘子功”下来,脸色红润,却无半点喘息。他告诉记者,因为担心真盘子会砸碎,所以现场用的是塑料盘子。这些老人是从南京9所高校征集而来,大多七八十岁,从今年春季就开始练习了。“盘子功”安全简易,比太极好学,练完之后感觉对全身关节的疏通都有好处。“现在晨练时,我经常向周围的老人推广,越来越多的人爱上这项运动。”
记者了解到,目前“盘子功”在德、英、法等西欧国家开始流行,其实起源还是南京,南大体育部退休老教授丁宏余就是创编人。今年82岁的丁教授,手托两个瓷盘仍能舞得虎虎生风,令人叫绝。谈起创作灵感,还得从丁教授十多年的国外访学讲起。
“在德国访学时,我发现人家餐馆服务员托盘子很讲究,一会儿从左边送过去,一会儿从右边送过去,灵活而平衡,动作也漂亮。”丁教授从中得到启发,潜心研创了一套“盘子功”,当时在德国就教了一些学生。回国之后不断完善,琢磨出八节动作,并编写了教程,如今已经译成四国文字发行,原来德国的一些学生还专门不惜万里跑到中国来学习,回去再办班“现学现卖”,于是在西欧渐渐风靡。
“练‘盘子功’对身体大有益处!”丁教授说,练功时,眼球随着盘子上下左右转动,可以有效防止白内障。而随着盘子移动,全身的关节、骨骼都得到舒展,大大增加了身体的柔韧性。“现在很多老年人一上年纪生活就不能自理,坐下去就站不起来,就和关节僵硬有关。而练习‘盘子功’,就像把紧绷的橡皮筋拉开来,增加韧度,最起码可以使自理能力延长五年。”
丁教授还说,其实“盘子功”不仅适用于老年人,一些经常使用电脑的上班族,容易得颈椎病,也可以练一练。而做作业的小朋友,适当地练一练,也可以将精神调动起来。
不过丁教授提醒,年轻人可以经常练“盘子功”,而骨骼脆弱的老年人则要悠着点,要掌握适度,切勿练习过度。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