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924|回复: 6

巴利三藏研習營的佛法開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12-2015 01: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moon_boy 于 14-12-2015 08:47 PM 编辑

摘自覓寂尊者的手稿 有興趣看他的開示,可以去面子書
Ven Santagavesaka 查看他的開示過的佛法或fan。

佛教的三次聖典結集

2015年悉達林三藏研習營

2015年12月10日 覓寂在馬來西亞悉達林三藏研習營的講稿。

各位賢友、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很高興大家來參加這三天的三藏研習營。

在這兩、三天的研習營中, 個人將會講三堂課。第一堂我們想要跟大家講述「佛教的三次聖典結集」;第二堂我們將要跟大家探討「三藏的內容與修學佛法」;第三堂我們將要跟大家講述「三藏教法與正法久住」。

第一堂課的主題我們要探討的內容有三個部分:
1. 第一次聖典結集;
2. 第二次聖典結集;
3. 第三次聖典結集。

關於這堂課的主題「佛教的三次聖典結集」,原本 個人想把《律藏》及其註釋書等相關巴利文獻翻譯出來與大家分享,但由於其內容太多, 個人在有限的時間翻譯不完,而且我們的課程的時間也不夠用。因此,這堂課我們只能詳細地講述第一次聖典結集,對於第二次與第三次結集,我們只能講重點而已。

為什麼我們要學習佛教的三次聖典結集呢?其實對佛教徒來說,這是很重要的課題。

由學習佛教的聖典結集,首先,我們可以了解到佛教有這些歷史;其次,我們可以確認佛教裡三藏聖典的內容;第三,確認了三藏聖典的內容後,我們可以抉擇佛教的教法,依法來修行。

首先我們進入第一堂的主題:「佛教的三次聖典結集」。

第一次聖典結集
我們先來講述第一次聖典結集。第一次聖典結集的時間是在佛陀般涅槃的三個月之後。根據我們南傳佛教的傳統,佛陀般涅槃那一年是西元前544年,現在我們所採用的佛曆就是以佛陀般涅槃那一年開始算的。佛陀般涅槃那天是陽曆五月的滿月日,約相當於華人農曆的四月十五日,也就是現在的衛塞節(Vesākha Day)。所以2015年衛塞節的那天,正是佛陀般涅槃兩千五百五十九年的日子。

佛陀般涅槃兩個月之後,在陽曆七月滿月日的第二天,僧團開始入雨安居。在雨安居的第一個月,僧眾進行修理、整修房舍,準備結集的工作。從雨安居的第二個月開始,在摩揭陀國(Magadha)的首都王舍城(Rājagaha)附近舉行了聖典的結集。當時的主持者是佛陀的大弟子大迦葉尊者(Mahākassapa),他是我們喬達摩佛教法中頭陀行第一的比丘。由於當時共有五百位阿羅漢參加,所第一次聖典結集又稱為五百結集。這五百位阿羅漢是經過精選的,並不是所有出家人、所有比丘都可以自由前來參加的。當時,先由優婆離尊者(Upāli)以問答的方式誦出《律藏》,然後再由阿難尊者以問答的方式誦出《經藏》和《阿毘達磨藏》。

現在我們開始來講述第一次聖典結集的背景因緣與結集的故事。

我們的佛陀從轉法輪開始乃至調伏了善賢(Subhadda,須跋陀羅)遍行者,完成了佛陀的工作後,在毘舍佉月(Vesākha,大約陽曆的四月到五月之間)滿月日的清晨,在拘尸那羅城(Kusinārā)諸馬拉(Mallānaṃ)的沙拉(sāla,娑羅)林,在沙拉雙樹之間,以無餘依涅槃界而般了涅槃。在世間的依怙者──世尊般涅槃集會的七十萬比丘當中,大迦葉(Mahākassapa)尊者是當時僧團的長老,他想起在世尊般涅槃七天時,年老出家的善賢(Subhadda,蘇跋達) 所說的話:「賢友們,夠了,請不要傷心,請不要哭泣!我們已經從該大沙門善解脫了,而且他時常困擾著我們:『這是你們所允許的,這是你們所不允許的。』現在我們將可以做想要做的,將可以不做不想要做的了。 」當他想到:「可能將有惡比丘們會認為:『大師的言教已經過去了』,在他們得到伴黨後,正法可能不久即會消失。而且只要法律還存續著,大師的言教就不會過去,如世尊所說的:『阿難,凡我為你們所說的法及所制定的律,在我過去後即是你們的導師。 』我何不結集法與律,如此教法將會長時久住!而且世尊曾對我說:『迦葉,你將披著〔持有〕我所脫下的麻布糞掃衣嗎? 』之後就把衣分享給我著用。而且世尊也曾說:『諸比丘,只要我想要,即可離諸欲……初禪具足住;諸比丘,只要迦葉想要,他也可以離諸欲……初禪具足住 』,如此等方式,在分類為九次第住及六神通的上人法,把我和自己放在同等的地位與攝益,對此我將有什麼可以回報呢?我何不將世尊譬為轉輪王 ,把自己的盔甲及主權授與自己建立家系的兒子,『我將是正法傳統的建立者』,以報答世尊曾以不共的幫助來攝益我。」在思考後,即鼓勵比丘們來結集法與律。

當時,大迦葉尊者告訴諸比丘:「賢友們,一時,我與五百位大比丘僧團一起走在巴瓦城(Pāvā)到拘尸那羅城(Kusinārā)的途中 。賢友們,那時我走出馬路,坐在一棵樹下。當時有一個活命外道拿著曼陀羅花(mandārava)從拘尸那羅城走在巴瓦城的途中。賢友們,我看到該活命外道遠遠地走過來。看到之後就問該活命外道說:『賢友,你認識我們的導師嗎?』

那個活命外道回答說:『賢友,我認識。今天沙門喬達摩已經般涅槃七天了 ,這是我從那裡拿到的曼陀羅花。』

賢友們,當時那些未離欲 的比丘有些抱臂哭泣、傷心倒地 、來回旋轉地說 :『世尊太快般涅槃了(atikhippaṃ bhagavā parinibbuto)!善逝太快般涅槃了!世間之眼太快消滅了!』而那些已離欲的比丘則以正念、正知地忍住說:『諸行無常,如何得常呢(aniccā saṅkhārā, taṃ kutettha labbhāti)?』

賢友們,當時我對那些比丘如此說:『賢友們,夠了,請不要傷心,請不要哭泣!世尊先前不是已經說過了:一切可意、喜愛的當離散、分開、別離嗎!賢友們,怎麼能使已生、生成、有為、壞滅之法不讓它滅壞呢?這是不可能的(netaṃ ṭhānaṃ vijjati,這是無有是處的)。』

賢友們,當時有個年老才出家名叫善賢(Subhadda,蘇跋達) 的比丘坐在眾中。賢友們,當時年老出家的須跋陀羅向那些比丘如此說:『賢友們,夠了,請不要傷心,請不要哭泣!我們已經從該大沙門善解脫了,而且他時常困擾著我們:「這是你們所允許的,這是你們所不允許的。」現在我們將可以做想要做的,將可以不做不想要做的了。 』
賢友們,我們何不在非法興盛而正法衰微,非律興盛而律衰微之前,在主張非法者強而主張正法者弱,在主張非律者強而主張律者弱之前結集法與律呢! 」
比丘們對大迦葉尊者說:「尊者,那麼請長老選取比丘們吧!」

長老略過會誦持整個大師九分教法教理的數百、數千位凡夫、預流者、一來者、不還者及純觀的漏盡比丘,而選取了會誦持一切三藏教理、獲得無礙解、有大威力、大多是世尊的上首弟子,且具有三明等的四百九十九位漏盡比丘。關於此而說:「當時,大迦葉尊者選取了四百九十九位阿羅漢。 」
《島史》和《律藏註》提到,當時在佛陀般涅槃聚集在拘尸那羅城(Kusinārā)的比丘僧團總共有七十萬位比丘,而大迦葉尊者從中選取了四百九十九位阿羅漢 。

當時,大迦葉尊者選取了四百九十九位阿羅漢。

為什麼長老使五百少了一位呢?為了給阿難長老機會的緣故。無論阿難有或沒有參加都無法進行法的結集。由於該尊者還是有學,還有所應做的,因此無法參加;由於除了阿難尊者外,沒有人曾在世尊前完整學得了十力的世尊所開示的契經、應頌等,因此沒有阿難尊者參加即無法進行法的結集。假如如此的話,即使是有學,對法的結集多所助益,長老也應當選取,然而為什麼不選取呢?為了避開他人批評的緣故。事實上大迦葉長老對阿難尊者是極為信賴的,即使他阿難尊者的頭上已經長了白髮,還是以童子之詞來教誡說:「這個童子怎麼這麼不知量呢! 」然而這位阿難尊者是如來叔叔的兒子──堂弟,而且當比丘們認為大迦葉尊者像是隨(自己的)欲願時,可能會批評:「排除了那麼多得無礙解的無學比丘,卻選取了得無礙解的有學阿難長老。」為了避免他人的批評而沒有選取,想說:「沒有阿難參加即無法進行結集,當比丘們同意時,我將會選取的。」
當時,比丘們對大迦葉尊者如此說:「尊者,這位阿難尊者即使是有學,但他不可能由於貪欲、瞋恚、愚癡及怖畏而行非趣,而且他在世尊前學了很多法與律。因此,尊者,請長老也選取阿難尊者吧!」當時,大迦葉尊者就選取了阿難尊者 。

如此當比丘們同意時,即選取了阿難尊者,因此共有五百位長老。

當時,諸長老比丘如此想說:「我們應當在哪裡結集法與律呢?」當時,諸長老比丘想說:「王舍城是一個大行處,有眾多住處,假如沒有其他比丘在王舍城入雨安居的話,我們何不住在王舍城度過雨安居並結集法與律呢! 」

為什麼他們這麼想呢?他們想說:「這是我們確立者〔阿羅漢〕的工作,假如有異議的人進入僧中,可能會造成騷擾。」當時,大迦葉尊者就以白二羯磨來宣告。
當時,大迦葉尊者對僧團以白二羯磨來白(ñāpesi,宣告)說:「賢友們,請僧團聽我說,假如僧團已到適時,僧團當共許這五百位比丘住在王舍城度雨安居來結集法與律,其他比丘不得住在王舍城度雨安居。此是表白。

賢友們,請僧團聽我說,僧團共許這五百位比丘住在王舍城度雨安居來結集法與律,其他比丘不得住在王舍城度雨安居。假如具壽同意(khamati,忍可)共許這五百位比丘住在王舍城度雨安居來結集法與律,其他比丘不得住在王舍城度雨安居者請保持默然,不同意者請說出來。
僧已經共許這五百位比丘住在王舍城度雨安居來結集法與律,其他比丘不得住在王舍城度雨安居。僧團是同意的,因此默然。此事我如此憶持。」

當時,諸長老比丘來到王舍城結集法與律。

當時,已經過了七天如來般涅槃的祭典,以及七天佛陀舍利的供養,大迦葉長老思量:「已經過了半個月,現在熱季還剩餘一個半月,已經接近入雨安居了」後說:「諸賢友,我們前往王舍城吧!」他帶著一半的比丘僧團從一條道路前往,阿那律(Anuruddha)長老也帶著一半的比丘僧團從另一條道路前往,而阿難長老則帶著世尊的衣缽,被比丘僧團所圍繞,想要先到沙瓦提城後再前往王舍城。在向沙瓦提城出發遊行時,阿難長老所到之處則有大悲泣:「阿難尊者,您怎麼放下大師而來呢?」當長老逐漸地抵達沙瓦提城,有如世尊般涅槃時般的大悲泣。在那裡,阿難尊者對大眾開示了關於無常等法,在進入勝利林後,打開了十力的佛陀所住過香室的門,將床椅搬出並拍打,灑掃了香室,把枯萎的花鬘、垃圾丟棄,並把床椅搬回原位,他做了世尊在世時所應做的一切義務。

當時,阿難長老從世尊般涅槃開始,即過多站立與坐著,使得諸界增盛而身體不適,為了復原,在第二天喝了使下痢的牛奶,並坐在寺院。關於此即阿難長老對蘇跋(Subha)學童所派來青年說:「青年,現在不是時候,今天我喝了藥,或許明天我們將可以前往。 」在第二天,以切搭卡(Cetaka)長老為隨行沙門而前往蘇跋青年處,蘇跋青年所問而開示的經,即是《長部》的第十經,稱為《蘇跋經》。當時,長老令修復破了與毀壞的勝利林寺後,在接近入雨安居時,就前往王舍城。同樣地,大迦葉長老與阿那律長老也帶著所有的比丘僧團到達王舍城。 當時,在王舍城有十八座大寺院。該一切寺院都被遺棄、倒塌、骯髒。當世尊般涅槃時,所有比丘們帶取各自的衣缽後,即離寺院及住處而去。那裡的長老們為了尊敬世尊的話,以及避免外道的譏嫌,諸外道可能會說:「沙門喬達摩的弟子們只會在大師在世時照顧寺院,般涅槃後就遺棄了。」所以他們想說:「我們當在第一個月修復破了與毀壞的寺院。」那是為了想要避免譏嫌而說的,並且說:

當時,諸長老比丘如此說:「賢友們,世尊是讚歎修復破了與毀壞的寺院的。賢友們,我們何不在雨季的第一個月修復破了與毀壞的寺院,在雨季的第二個月集會來結集法與律呢!」
他們在第二天來到國王的門口等著。阿闍世(Ajātasattu, 未生怨)王前來禮敬後,邀請說:「尊者們,我可以做什麼?有需要什麼嗎?」長老們告知需要工人來修復十八座大寺院。國王說:「善哉,尊者們。」他提供了人員當工人。

當時,諸長老比丘在雨季的第一個月修復破了與毀壞的寺院。

長老們在第一個月整修了所有的寺院。當時,他們告訴國王:「大王,寺院已經修復好了,現在我們將要結集法與律了。」
國王回答說:「善哉,尊者們,請您們安心,願我成為命令之輪,而您們成為法輪!尊者們,請下命令,我可以做什麼呢?」
長老們回答說:「大王,在結集法 時,需要一座比丘們的集會處。」
國王回答說:「尊者們,我在哪裡建造呢?」
長老們回答說:「大王,在維跋拉(Vebhāra)山麓的七葉窟口是適宜建造的。」
國王回答說:「善哉,尊者們。」未生怨〔阿闍世〕王令建造一座大會堂,猶如毘舍羯磨(Vissakamma,維沙堪馬) 所化的一般;有善建造的牆壁、柱子及階梯,有各種花鬘作品及蔓藤作品來裝飾;並且有用各種懸垂花環所裝飾成的拱頂,猶如用寶物所裝飾而鑲以寶石的錦鍛一般;而且由供養各種花所裝飾而善完成的鋪過地面來莊嚴,猶如梵天宮一般。在那大會堂為五百位比丘鋪了五百條無價〔很貴重〕允許比丘們使用的敷具。長老的座位靠在南方,面向北邊;在會堂的中央,面向東邊鋪了適宜佛世尊座位的法座,並且在那裡放了一支由象牙所雕刻的扇子。接著他令人告知比丘僧團說:「尊者們,我的工作已經完成了。」

比丘們告訴阿難尊者說:「阿難賢友,明天僧團將集會了,而你是有學,有所應做,那個集會你是不適合前往的,請不要放逸吧!」

當時,阿難尊者想說:「明天將集會了,假如我以有學的身分前往,那是不適宜的。」他整個夜晚大多花在修習身至念上。當夜晚將過,接近清晨之時,他從經行處下來,進入住處,想說:「我將躺下」,而身體下傾,當頭還未碰到枕頭,兩腳離開地面,在那之間,以無執取心從諸漏解脫出來。

其實,這位阿難尊者發現經過了長時間在外面經行而無法生起殊勝時,他想:「世尊不是曾經告訴我:『阿難,你已經修了福業,在精勤努力後,你將很快地成為無漏 』嗎?而且諸佛所說的話是沒有過失的,然而由於我過度的發勤精進,導致我的心掉舉,因此我應當使精進平衡。」即從經行處下來,站在洗腳處洗腳後,進入住處,坐在床上想說:「我將稍微休息一下」,當身體接近床,兩腳離開地面,而頭還沒有到達枕頭,在那之間,以無執取而心從諸漏解脫了。長老並非在四威儀當中證得阿羅漢的。因此,當在問說:「在此教法中,哪位比丘是在非坐、非臥、非站、非行走時證得阿羅漢的呢?」當回答說:「阿難長老」,則是適當的。

當時,長老比丘們在第二天用完餐,收好衣缽後,集合在集法堂。阿難尊者想要讓他們知道自己已經證了阿羅漢,所以並沒有和他們一起前往。比丘們依照戒臘長幼來到各自的座位坐下,並留下阿難長老的座位。當有人問說:「那是誰的座位呢」

當時,有人回答:「是阿難的座位。」

當在問:「阿難去了哪裡呢?」當時阿難長老想:「現在是我前往的時候了。」為了顯示自己的威力,就潛入大地,在自己的座位出現 。

當時,阿難尊者證得阿羅漢就去集會。

當阿難尊者如此坐著時,大迦葉長老問比丘們說:「諸賢友,我們是先結集法還是先結集律呢?」

比丘們回答說:「大迦葉尊者,所謂律者佛教壽命,律住立時教法則住(vinayo nāma buddhasāsanassa āyu, vinaye ṭhite sāsanaṃ ṭhitaṃ hoti),因此我們首先應當結集律。」

大迦葉長老問比丘們說:「結集律應是誰的責任呢?」

比丘們回答說:「優婆離(Upāli)尊者。」

大迦葉長老問比丘們說:「為什麼阿難不能呢?」

比丘們回答說:「不能夠的。在依止正自覺者而持律教者,以優婆離尊者為上首,如說:『諸比丘,在我的比丘弟子當中,持律第一者,即是優婆離。』因此,在詢問優婆離長老後,
我們當結集律。」 接著,大迦葉長老為了自己問律而自己白了羯磨共許;優婆離長老也為了答律而白了羯磨共許。

當時,大迦葉尊者對僧團白(ñāpesi,宣告)說:「賢友們,請僧團聽我(說),假如僧團已到適時,我當問優婆離(Upāli)律。」

大迦葉尊者如此各自白了羯磨共許後,優婆離尊者即從座位起來,衣偏袒一肩〔上衣偏袒右肩〕,禮敬了長老比丘們,坐在法座,拿著象牙所雕刻的扇子。 白了羯磨共許後,依次坐在法座。

優婆離尊者對僧團白(ñāpesi,宣告)說:「尊者們,請僧團聽我說,假如僧團已到適時,我當回答大迦葉尊者所問的律。」

當時,大迦葉尊者問優婆離尊者如此說:「優婆離賢友,第一他勝(pārājika)是在哪裡制定的?」

優婆離尊者回答說:「尊者,在毘舍離城(Vesālī)。」

大迦葉尊者問說:「關於誰而制定的?」

優婆離尊者回答說:「關於蘇迪那卡蘭達子(Sudinna Kalandaputta)而制定的。」

大迦葉尊者問說:「為了什麼事?」

優婆離尊者回答說:「為了淫欲法(methunadhamma)。」

當時,大迦葉尊者問了優婆離尊者第一他勝的故事,也問了因緣(nidāna,緣起)、人、制(paññatti)、隨制、有罪(āpatti)、無罪。

大迦葉尊者問說:「優婆離賢友,第二他勝(pārājika)是在哪裡制定的?」

優婆離尊者回答說:「尊者,在王舍城(Rājagaha)。」

大迦葉尊者問說:「關於誰而制定的?」

優婆離尊者回答說:「關於達尼雅陶匠子(Dhaniya Kumbhakāraputta)而制定的。」

大迦葉尊者問說:「為了什麼事?」

優婆離尊者回答說:「為了不與取(adinnādāna,偷盜)。」

當時,大迦葉尊者問了優婆離尊者第二他勝的故事,也問了因緣、人、制、隨制、有罪、無罪。

大迦葉尊者問說:「優婆離賢友,第三他勝(pārājika)是在哪裡制定的?」

優婆離尊者回答說:「尊者,在毘舍離城(Vesālī)。」

大迦葉尊者問說:「關於誰而制定的?」

優婆離尊者回答說:「關於眾多比丘而制定的。」

大迦葉尊者問說:「為了什麼事?」

優婆離尊者回答說:「為了殺人(manussaviggaha,奪取人體的生命)。」

當時,大迦葉尊者問了優婆離尊者第三他勝的故事,也問了因緣、人、制、隨制、有罪、無罪。

大迦葉尊者問說:「優婆離賢友,第四他勝(pārājika)是在哪裡制定的?」

優婆離尊者回答說:「尊者,在毘舍離城(Vesālī)。」

大迦葉尊者問說:「關於誰而制定的?」

優婆離尊者回答說:「關於瓦古木達河岸的比丘們(Vaggumudātīriya bhikkhū)而制定的。」

大迦葉尊者問說:「為了什麼事?」

優婆離尊者回答說:「為了說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

當時,大迦葉尊者問了優婆離尊者第四他勝的故事,也問了因緣、人、制、隨制、有罪、無罪。

以此方式,大迦葉尊者問了〈比丘及比丘尼的兩部分別〉,而優婆離尊者也依所問的來回答。
大迦葉長老從第一他勝(pārājika)開始,問了優婆離長老所有的律,而優婆離長老也回答了。所有的五百位比丘一起團體合誦 了含有戒經序的第一他勝學處。以此方式結集了含〈(比丘及比丘尼的)兩部分別〉、含〈犍度(khandhaka)〉及〈附隨〉的整部《律藏》,優婆離長老放下象牙所雕刻的扇子,從法座下來,禮敬了長(老)比丘們,坐到自己的座位。

在結集了律後,大迦葉長老接著想結集法,就問比丘們:「當在結集法時,結集法應是何人的責任呢?」諸比丘回答說:「是阿難長老的責任。」

當時,大迦葉尊者對僧團白(ñāpesi,宣告)說:「賢友們,請僧團聽我說,假如僧團已到適時,我當問阿難(ānanda)法。」

阿難尊者對僧團白(ñāpesi,宣告)說:「尊者們,請僧團聽我說,假如僧團已到適時,我當回答大迦葉尊者所問的法。」

當時,阿難尊者即從座位起來,衣偏袒一肩,禮敬了長老比丘們,坐在法座,拿著象牙所雕刻的扇子。大迦葉長老問了阿難長老法,所問的方式及經即已說的,如說:

當時,大迦葉尊者問阿難尊者如此說:「阿難賢友,《梵網經》(Brahmajālaṃ)是在哪裡開示的?」

阿難尊者回答說:「尊者,在王舍城與那蘭陀城(Nāḷandā)之間芒果樹苖園(Ambalaṭṭhikā)的王家休息堂(rājāgāraka)。」

大迦葉尊者問說:「關於誰而開示的?」

阿難尊者回答說:「關於蘇比雅(Suppiya)遊行者(paribbājaka,遍行外道)和梵授(Brahmadatta)青年(māṇava,學童)而開示的。」

當時,大迦葉尊者問了阿難尊者《梵網經》的因緣(nidāna,緣起),也問了人。

大迦葉尊者問說:「阿難賢友,《沙門果經》(Sāmaññaphalaṃ)是在哪裡開示的?」

阿難尊者回答說:「尊者,在王舍城耆婆(Jīvaka)的芒果林。」

大迦葉尊者問說:「與誰在一起?」

阿難尊者回答說:「與維碟希子阿闍世王(Ajātasattu vedehiputta,未生怨)一起。」

當時,大迦葉尊者問了阿難尊者《沙門果經》的因緣,也問了人。

以此方式,大迦葉尊者問了五部尼柯耶,而阿難尊者也依所問的來回答。

小隨小學處論(Khuddānukhuddakasikkhāpadakathā)

當時,阿難尊者對諸長老比丘如此說:「尊者們,世尊般涅槃時曾對我如此說:『阿難,我滅度後,假如僧團想要,可以捨棄小、隨小學處。』」

諸比丘問說:「阿難賢友,你有問世尊:『尊者,哪些是小、隨小學處』嗎?」

阿難尊者回答說:「尊者們,我沒有問世尊:『尊者,哪些是小、隨小學處?』」

有些長老如此說:「除了四他勝外,其餘的為小、隨小學處。」有些長老如此說:『除了四他勝和十三僧初餘外,其餘的為小、隨小學處。』」有些長老如此說:『除了四他勝、十三僧初餘和二不定外,其餘的為小、隨小學處。』」有些長老如此說:『除了四他勝、十三僧初餘、二不定和三十捨心墮外,其餘的為小、隨小學處。』」有些長老如此說:『除了四他勝、十三僧初餘、二不定、三十捨心墮和九十二心墮落外,其餘的為小、隨小學處。』」有些長老如此說:『除了四他勝、十三僧初餘、二不定、三十捨心墮、九十二心墮落和四應悔過法外,其餘的為小、隨小學處。』」

當時,大迦葉尊者對僧團白(ñāpesi,宣告)說:「賢友們,請僧團聽我說,我們有些學處是與在家人有關的 ,而且在家人也知道:『這確實是沙門釋迦子所允許的(kappati),這確實是他們不允許的。』假如我們捨棄小、隨小學處,他們將會說:『沙門喬達摩為弟子們所制定的學處只到他荼毘之時(dhūmakālika) ,當導師在世時,他們學習這些學處,現在導師般涅槃,他們就不學習這些學處了。』假如僧團已到適時,僧團對世尊所未制定的學處不應再制定,已制定的學處不應該廢除,應依所制定的學處來受持、奉行 。此是表白。
賢友們,請僧團聽我說,我們有些學處是與在家人有關的,而且在家人也知道:『這確實是沙門釋迦子所允許的(kappati),這確實是他們不允許的。』假如我們捨棄小、隨小學處,他們將會說:『沙門喬達摩為弟子們所制定的學處只到他荼毘之時(dhūmakālika),當導師在世時,他們學習這些學處,現在導師般涅槃,他們就不學習這些學處了。』僧團對世尊所未制定的學處不應再制定,已制定的學處不應該廢除,應依所制定的學處來受持、奉行。假如賢友同意(khamati,忍可)共許世尊所未制定的學處不應再制定,已制定的學處不應該廢除,應依所制定的學處來受持、奉行者請保持默然,不同意者請說出來。

僧團對世尊所未制定的學處不應再制定,已制定的學處不應該廢除,應依所制定的學處來受持、奉行。僧團是同意的,因此默然。此事我如此憶持。 」
其實,「僧團對世尊所未制定的學處不應再制定,已制定的學處不應該廢除,應依所制定的學處來受持、奉行」這個基本原則是佛陀在世時曾經反復強調的,如果大家查閱巴利的《經藏》和《律藏》,就可以發現佛陀其實曾經強調過的。例如在《長部》的 《大般涅槃經(Mahāparinibbāna)》經裡,佛陀強調了假如想要使僧團興旺而不會衰敗,其中的第三條就是:所未制定的學處不應再制定,已制定的學處不應該廢除,應依所制定的學處來奉行,這樣的話,僧團就可能興旺而不會衰敗。

在《增支部》的第七集裡,佛陀也同樣的強調過;在《律藏》裡,佛陀也曾經強調過。所以現在有些學者及部分佛教僧侶認為這個是大迦葉尊者的意見,其實並不是這樣。大迦葉尊者只是把佛陀的意見重新提出來而已。而且當大迦葉尊者重新提出來的時候,得到了與會的所有阿羅漢大長老們的一致通過。

當時,諸長老比丘對阿難尊者如此說:「阿難賢友,你沒有問世尊:『尊者,哪些是小、隨小學處?』這是惡作(dukkaṭa),請懺悔該惡作吧!」

阿難尊者說:「尊者們,我由於失念而沒有問世尊:『尊者,哪些是小、隨小學處?』,我不見該惡作,但由於對尊者們的信心,我懺悔該惡作。」

諸長老比丘說:「阿難賢友,你踏著世尊的雨浴衣來縫,這是惡作(dukkaṭa)。請懺悔該惡作吧!」

阿難尊者說:「尊者們,我並非不恭敬而踏著世尊的雨浴衣來縫,我不見該惡作,但由於對尊者們的信心,我懺悔該惡作。」

諸長老比丘說:「阿難賢友,你讓女人先禮敬世尊的遺體,她們哭泣流淚玷污了世尊的遺體,這是惡作(dukkaṭa)。請懺悔該惡作吧!」

阿難尊者說:「尊者們,我想不要讓她們到了非時(vikāla)太晚回去,所以才讓女人先禮敬世尊的遺體,我不見該惡作,但由於對尊者們的信心,我懺悔該惡作。」

諸長老比丘說:「阿難賢友,世尊做出粗顯(oḷārika,粗的)的相 、做出粗顯的暗示時,你沒有請求世尊說:『為眾人的利益,為眾人的安樂,為了悲愍世間,為諸天與人的幸福、利益與安樂,請世尊住世一劫吧!請善逝住世一劫吧!』這是惡作(dukkaṭa)。請懺悔該惡作吧!」

阿難尊者說:「尊者們,我的心被魔羅纏住(pariyuṭṭhitacitta)了 ,所以沒有請求世尊說:『為眾人的利益,為眾人的安樂,為了悲愍世間,為諸天與人的幸福、利益與安樂,請世尊住世一劫吧!請善逝住世一劫吧!』我不見該惡作,但由於對尊者們的信心,我懺悔該惡作。」

諸長老比丘說:「阿難賢友,由於你的勸說,使得女人在如來所說的法與律中出家,這是惡作(dukkaṭa)。請懺悔該惡作吧!」

阿難尊者說:「尊者們,我想:『這位摩訶波闍波提喬達彌是世尊的姨母、保姆、繼母、哺乳者,在生母去世後,就餵世尊母乳』,因此才勸說,使得女人在如來所說的法與律中出家,我不見該惡作,但由於對尊者們的信心,我懺悔該惡作。」

當時,富蘭那尊者(Purāṇa)與五百位大比丘僧團一起在南山(Dakkhiṇāgiri)遊行。當時,富蘭那尊者在長老比丘們結集法與律時隨意住在南山之後,前往王舍城竹林的餵松鼠處(Kalandakanivāpa),來到諸長老比丘那裡。到了之後,與諸長老比丘互相問候,然後坐在一邊。諸長老比丘對坐在一邊的富蘭那尊者如此說:「富蘭那賢友,諸長老已經結集法與律了,請接受(upehi)此結集吧!」

請注意!這位富蘭那(Purāṇa)尊者並不是憍陳如尊者的外甥—佛陀教法中說法第一的富樓那彌多羅尼子(Puṇṇa Mantāṇiputta)尊者,也不是西方輸那的本那(Puṇṇa Sunāparantaka)尊者。他並不在八十大弟子當中,至於他當時是否已經證得阿羅漢,我們並不清楚,在巴利三藏當中,幾乎只有這裡提到這位富蘭那尊者而已。

富蘭那尊者說:「諸賢友,諸長老結集法與律是很好(susaṅgītā,善結集),然而,我將只受持我在世尊面前所聽聞、所學取(paṭiggahita,受取)的法與律而已 。」
梵罰論(Brahmadaṇḍakathā)

當時,阿難尊者對諸長老比丘如此說:「尊者們,世尊般涅槃時曾對我如此說:『阿難,我滅度後請僧團施以(āṇāpetu,命令)車匿(Channa,闡那;闡陀) 比丘梵罰!』」

諸長老比丘問說:「阿難賢友,你有問世尊:『尊者,什麼是梵罰』嗎?」


阿難尊者回答說:「尊者們,我有問世尊:『尊者,什麼是梵罰呢?』世

尊回答說:『阿難,如果車匿想要說話,比丘們既不得與車匿比丘說話,也不得教誡、教導他。』」

諸長老比丘說:「阿難賢友,你施以車匿比丘梵罰就好了!」

阿難尊者說:「尊者們,我如何施以車匿比丘梵罰呢?他是兇惡、粗暴的比丘啊!」

諸長老比丘說:「阿難賢友,如果這樣的話,你就與眾多比丘一起去吧!」

阿難尊者說:「是的,尊者們。」阿難尊者答應了諸長老比丘後,就與五百位大比丘僧坐船逆流航行到憍賞彌城(Kosambī)。下船後,坐在優填那王(Udena,優填)園林附近的一棵樹下。

當時,優填那王與宮女們一起來遊園。優填那王的宮女們聽到:「據說我們的導師阿難尊者(ayya,聖尊)坐在園林附近的一棵樹下。當時,優填那王的宮女們就對優填那王如此說:「大王,據說我們的導師阿難尊者坐在園林附近的一棵樹下。大王,我們想要去見阿難尊者,請大王允許!」

優填那王說:「好的!那妳們就去見阿難沙門吧!」

當時,優填那王的宮女們來到阿難尊者那裡。到了之後,敬禮阿難尊者,然後坐在一邊。阿難尊者向坐在一邊優填那王的宮女們開示佛法,勸導、鼓勵她們,使她們歡喜。當時,優填那王的宮女們由於阿難尊者的開示佛法,勸導、鼓勵她們,使她們歡喜而供養阿難尊者五百件上衣(uttarāsaṅga,鬱多羅僧)。

當時,優填那王的宮女們歡喜、隨喜阿難尊者的開示後,從座位上起來,敬禮、右繞阿難尊者後,回到優填那王那裡。
優填那王看到宮女們遠遠地走了過來,見了之後,就問宮女們如此說:「妳們有見到阿難沙門嗎?」

宮女們回答說:「大王,我們已經見到阿難尊者(ayya,聖尊)了。」

優填那王問說:「妳們有給阿難沙門什麼物品嗎?」

宮女們回答說:「大王,我們供養阿難尊者五百件上衣(uttarāsaṅga,鬱多羅僧)。」

優填那王忿怒、生氣、批評說:「為什麼阿難沙門接受這麼多件袈裟呢?到底阿難沙門想要作衣商,還是想要開店來賣呢?」

當時,優填那王來到阿難尊者那裡。到了之後,與阿難尊者互相問候。互相問候、友善地交談之後,坐在一邊。坐在一邊的優填那王問阿難尊者說:「阿難賢友,我的宮女們有來過這裡嗎?」

阿難尊者回答說:「大王,你的宮女們有來過這裡。」

優填那王問說:「她們有給阿難尊者您什麼物品嗎?」

阿難尊者回答說:「大王,她們供養我五百件上衣(uttarāsaṅga,鬱多羅僧)。」

優填那王問說:「阿難尊者,這麼多件衣您將如何處理呢?」

阿難尊者回答說:「大王,我將分給那些袈裟已經穿得很薄快壞了(dubbalacīvara, 穿薄了衣)的比丘們。」

優填那王問說:「阿難賢友,那些穿薄舊的衣您們將如何處理呢?」

阿難尊者回答說:「大王,我們將把那些做為上敷具。」

優填那王問說:「阿難賢友,那些舊的上敷具您們將如何處理呢?」

阿難尊者回答說:「大王,我們將把那些做為坐墊的套子。」

優填那王問說:「阿難賢友,那些舊的坐墊套您們將如何處理呢?」

阿難尊者回答說:「大王,我們將把那些做為地上的敷具。」

優填那王問說:「阿難賢友,那些舊的地上敷具您們將如何處理呢?」

阿難尊者回答說:「大王,我們將把那些做為擦腳布。」

優填那王問說:「阿難賢友,那些舊的擦腳布您們將如何處理呢?」

阿難尊者回答說:「大王,我們將把那些做為抹布(rajoharaṇa,拂塵布)。」

優填那王問說:「阿難賢友,那些舊的抹布您們將如何處理呢?」

阿難尊者回答說:「大王,我們將把那些弄碎後,與泥漿混合用來塗地板。」

當時,優填那王心想:這些沙門釋迦子如理使用一切物品而不浪費,因此再供養阿難尊者五百塊布。這是阿難尊者首次獲得一千件衣的供養。

當時,阿難尊者來到美音精舍(Ghositārāma)。到了之後,坐在鋪設好的座位上。當時,車匿尊者來到阿難尊者那裡。到了之後,敬禮阿難尊者,然後坐在一邊。阿難尊者向坐在一邊的車匿尊者如此說:「車匿賢友,僧團要對你施以梵罰。」

車匿尊者問說:「阿難尊者,什麼是施以梵罰呢?」

阿難尊者回答說:「車匿賢友,如果你想要與比丘們說話,比丘們既不可與你說話,也不可教誡、教導你。」

車匿尊者問說:「阿難尊者,如果比丘們既不可與我說話,也不可教誡、教導我,那不是等於殺了我嗎?」於是就昏倒在那裡。

當時,車匿尊者由於被施以梵罰而感到苦惱、慚愧、厭惡,於是住於獨自遠離、不放逸、精勤、自勵,不久就完成了良家之子從在家離家出家的目的,現法自證知梵行最終的該最上目的具足住(tadanuttaraṃ brahmacariyapariyosānaṃ diṭṭheva dhamme sayaṃ abhiññā sacchikatvā upasampajja vihāsi)。他自知:「出生已盡,已住梵行,所作已辦,不受後有(nāparaṃ itthattāya,不再有如此的狀態)。」車匿尊者成為一位阿羅漢。

當時,車匿尊者證得阿羅漢後,就來到阿難尊者那裡。到了之後,向阿難尊者如此說:「阿難尊者,現在請解除對我的梵罰吧!」

阿難尊者回答說:「車匿賢友,當你證得阿羅漢時,該梵罰就自動解除了。」

依據《律藏註》的記載,第一次大結集共舉行了七個月。
時間的關係,這堂課只能講到這裡。
祝大家平安快樂!
祝大家早證涅槃!
這篇是 覓寂 2015年12月10日在馬來西亞悉達林三藏研習營的講稿,當時聽眾大約35位。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2 收起 理由
魃魈魁鬾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4-12-2015 04: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oon_boy 于 14-12-2015 04:20 PM 编辑

三藏的內容與修學佛法

2015年12月11日 覓寂在馬來西亞悉達林三藏研習營的講稿。

各位賢友、各位法師、各位居士:第二堂我們的主題是「三藏的內容與修學佛法」。這個主題我們要探討的內容有四個部分:
1. 佛陀教法的分類;
2. 三藏的內容;
3. 三藏的特色;
4. 掌握三藏與修學佛法。

首先我們來討論佛陀教法的分類。

一、佛陀一代時教的分類法

三藏的「藏」巴利為「piṭaka」;三藏的巴利為「tipiṭaka」。
其實三藏只是佛陀教法的其中一種分類法而已,其它分類法還有味(rasa)、部(nikāya,尼柯耶)、分(aṅga)、法蘊(dhammakkhandha)等等,在《律藏註》、《長部註》和《法集論註》 裡就有詳細的解釋。

含攝所有全部佛語來歸類,假如以味(rasa)來分類,可分為一味;假如以法與律(dhammavinaya)來分類,可分為兩種;假如以初、中、後(paṭhamamajjhimapacchima)來分類,可分為三種;假如以藏(piṭaka)來分類,也可分為三藏;假如以部(nikāya,尼柯耶)來分類,可分為五部;假如以分(aṅga)來分類,可分為九分;假如以法蘊(dhammakkhandha)來分類,可分為八萬四千法蘊。這是含攝佛陀一代教法的分類法。

假如把佛陀的一代教法以味(rasa)來分類,可分為解脫味(vimuttirasa)的一味。從佛陀成就無上正自覺的佛果,直到以無餘依涅槃界般涅槃,這中間的四十五年期間為天神、人類、龍、夜叉等所教誡、開示的佛法都只有一個解脫味。如此是以味來分類的一種。

這裡的「味」是指目的、作用的意思。佛陀所教誡、開示佛法的目的無非要使有情眾生解脫煩惱、解脫生死輪回之苦。

假如把佛陀的一代教法以法與律(dhammavinaya)來分類,可分為法與律兩種。所有一切佛陀的教法稱為法與律。其中,《律藏》為律;其餘的佛語為法。如說:「我們何不結集法與律呢!」「我當問優婆離(Upāli)律……我當問阿難(ānanda)法。」如此是以法與律來分類的兩種。

假如把佛陀的一代教法以初、中、後(paṭhamamajjhimapacchima)來分類,可分為三種,即:最初的佛語、中間的佛語與最後的佛語三種。
此中,
「經多生輪回,流轉中尋找,
未見造屋者,再再受生苦。
見你了造屋者,你將不再造屋,
你一切棟樑壞,屋頂已經摧毀;
我心已達無為,已證滅盡諸愛。 」

這兩首偈頌是所有佛語當中佛陀剛成佛時最初說出的;然而這兩首偈頌佛陀只是以心誦出,並沒有用語詞說出的。但在:
「熱誠靜慮婆羅門 ,當諸法顯現之時,
滅其一切諸疑惑,他知那有因之法。 」

這首偈頌則是佛陀剛成佛時最初用語詞說出的佛語。

在佛陀般涅槃時所說的:「諸比丘,我現在告訴你們:諸行是滅法,當不放逸地努力!」這是最後的佛語。在這兩者之間佛陀所教誡、開示的佛法為中間的佛語。如此以初、中、後來分類的三種。

假如把佛陀的一代教法以藏(piṭaka)來分類,可分為《律藏(Vinayapiṭaka)》、《經藏(Suttantapiṭaka)》和《阿毘達磨藏(Abhidhammapiṭaka)》三藏。
其中,《律藏》是指比丘波提木叉(pātimokkha)和比丘尼波提木叉的兩部波提木叉、大分別(Mahāvibhaṅga)和比丘尼分別(Bhikkhunivibhaṅga)的兩分別、二十二犍度(khandhaka),以及十六附隨(soḷasa parivārā)。〈附隨〉共有十九品,《律藏》的復註解釋,這裡是指分成十六部分的〈附隨〉。

關於三藏內容的解釋,待會兒我們再來解說,現在我們先把《律藏註》等所解釋的部、分、法蘊的分類法介紹給大家了解。
《經藏》是指《梵網經(Brahmajālasutta)》等含攝三十四經的《長部(Dīghanikāya)》,《根本法門經(Mūlapariyāyasutta)》等含攝一百五十二經的《中部(Majjhimanikāya)》,《渡瀑流經(Oghataraṇasutta)》等含攝七千七百六十二經的《相應部(Saṃyuttanikāya)》,《心遍取經(Cittapariyādānasutta)》等含攝九千五百五十七經的《增支部(Aṅguttaranikāya)》,以及分為《小誦經(Khuddakapāṭha)》、《法句經(Dhammapada)》、《自說經(Udāna)》、《如是語(Itivuttaka)》、《經集(Suttanipāta)》、《天宮事(Vimānavatthu)》、《餓鬼事(Petavatthu)》、《長老偈(Theragāthā)》、《長老尼偈(Therīgāthā)》、《本生經(Jātaka)》、《義釋( Niddesa)》、《無礙解道(Paṭisambhidāmagga)》、《聖格言(Apadāna)》、《佛種姓(Buddhavaṃsa)》和《所行藏(Cariyāpiṭaka)》十五部分的《小部(Khuddakanikāya)》。

《阿毘達磨藏(Abhidhammapiṭaka)》是指《法集論(Dhmmasaṅgaṇī)》、《分別論(Vidhaṅga)》、《界論(Dhātukathā)》、《人施設論(Puggalapaññatti)》、《論事(Kathāvatthu)》、《雙論(Yamaka)》和《發趣論(Paṭṭhāna)》七部論。

假如把佛陀的一代教法以部(nikāya,尼柯耶)來分類,可分為五部,即:《長部(Dīghanikāya)》、《中部(Majjhimanikāya)》、《相應部(Saṃyuttanikāya)》、《增支部(Aṅguttaranikāya)》和《小部(Khuddakanikāya)》這五部。

大家可能會懷疑說:這五部不是在上面所說《經藏》的五部嗎?

其實這裡是把佛陀的一代教法分成的五部,《長部》、《中部》、《相應部》和《增支部》的內容與上面所解釋的相同,但《小部》則是有差異的。
《小部》有哪些呢?除了四部(尼柯耶)以外的所有佛語,即:整部《律藏》、《阿毘達磨藏》,以及《小誦經》、《法句經》等前面所說的那十五部分。

有人可能會問說:在第一次聖典結集時好像沒有看到結集《阿毘達磨藏》啊!

其實在第一次聖典結集時,當時優婆離尊者誦出《律藏》,而阿難尊者則誦出法,也就是誦出五部(nikāya,尼柯耶),就是除了《律藏》外,阿難尊者誦出四部和《小部》。而那裡所指的《小部》,是指除了《律藏》和四部(nikāya,尼柯耶)外的所有佛語,當然包括《阿毘達磨藏》。因此《阿毘達磨藏》是由阿難尊者誦出的。

假如把佛陀的一代教法以分(aṅga)來分類,可分為九分,即:契經(suttaṃ)、應頌(geyyaṃ)、記說(veyyākaraṇaṃ,解說)、偈頌(gāthā)、自說(udānaṃ)、如是語(itivuttakaṃ)、本生(jātakaṃ)、未曾有法(abbhutadhammaṃ)、智解(vedallaṃ,問答;論議)這九類。
此中,《律藏》的《兩部分別》,《義釋》,《律藏》的《犍度》、《附隨》,《經集》的《吉祥經》、《寶經》、《那拉卡經(Nālakasutta)》、《迅速經(Tuvaṭakasutta; tuvaṭṭakasutta)》,以及其它附有經名的如來語,當知為「契經」。一切附有偈頌的經,當知為「應頌」,特別是《相應部》的整個〈有偈品〉。整部《阿毘達磨藏》、無偈的經,以及其它未在八分教法所攝的佛語,當知為「記說〔解說〕」。《法句經》、《長老偈》、《長老尼偈》,以及《經集》中無經名的純偈頌,當知為「偈頌」。喜智偈頌相應的八十二經,當知為「自說經」。以「此是世尊所說」為首的方式而轉起的超過一百一十二經,當知為「如是語」。《無戲論本生經》等五百五十個本生故事,當知為「本生」。以「諸比丘,這是阿難的四種不可思議、未曾有法」等方式而轉起的一切不可思議、未曾有法相應的諸經,當知為「未曾有法」。《小智解經》、《大智解經》、《正見經》、《帝釋所問經》、《行分別經》、《大滿月經》等,一切問了各個能得智與滿足的諸經,當知為「智解〔問答〕」。如此是以分(aṅga)來分類的九分。VinA.i,pp.28~9. (pg. 1.0022)

假如把佛陀的一代教法以法蘊(dhammakkhandha)來分類,可分為八萬四千法蘊,即:有一個結論的經算一個法蘊;有多個結論的經以結論的數量來算法蘊數;在與偈頌相連結的問答,詢問的部分為一個法蘊,回答的部分為一個法蘊;《阿毘達磨》在每一個三法、二法分別以及在每一個心分(cittavāra)的分別為一個法蘊;在《律藏》裡有故事(制戒緣起)、本母、文句分析、有罪、無罪、中間罪、三法分別(Tikacchedoti tikapācittiyāditikaparicchedo.「三法心墮落」-例如有些心墮落戒在非親戚存1. 非親戚想、2. 親戚想或3. 親戚疑者,都犯心墮落),這些每一個部分為一個法蘊,如此共有八萬四千法蘊。

在佛陀一代教法的這八萬四千法蘊中,有八萬兩千法蘊是阿難尊者親自在佛陀面前學來的;而其餘兩千法蘊則是阿難尊者向舍利弗尊者等比丘們那裡學來的。因此這八萬四千法蘊全都是佛語。
《長老偈》的阿難尊者部分:
“Dvāsīti buddhato gaṇhiṃ, dve sahassāni bhikkhuto;
Caturāsīti sahassāni, ye me dhammā pavattino”ti. (theragā. 1027);
從佛學取八萬二千,從比丘學取二千;
如此我(舌尖)轉起,八萬四千法。
二、三藏的內容
接下來我們回來講解三藏的內容。
“Piṭakaṃ piṭakatthavidū, pariyattibbhājanatthato āhu;
Tena samodhānetvā, tayopi vinayādayo ñeyyā”.
由教理與容器義,了知藏義說為藏,
以此結合了之後,當知律等三種(藏)。

「藏」的巴利語為「piṭaka」,藏有兩種意思,一是教理(pariyatti)的意思;二是容器(bhājana)的意思。一般把藏說為籃子、籠、容器、寶藏、庫藏的意思,在此是特指佛教裡分成三類的三藏聖典。

《律藏(Vinayapiṭaka)》是佛陀為出家弟子們制定的戒律、教誡和生活軌則。
「律」的巴利語為「vinaya」,古音譯為毘奈耶。《律藏註》、《長部註》和《法集論註》 等解釋為種種方法、特殊方法、調伏身語等義為「律」。
Vividhavisesanayattā, vinayanato ceva kāyavācānaṃ;
Vinayatthavidūhi ayaṃ, vinayo vinayoti akkhāto.
種種、特殊方法,及從調伏身語,
知此毘奈耶義,故說律為毘奈耶。
種種方法,在此是指五種誦波提木叉的方法,他勝(pārājika,被打敗)、僧初餘(saṅghādisesa,僧初殘)、偷蘭遮(thullaccaya,粗罪)、心墮落(pācittiya)、應悔過(pāṭidesanīya,對說)、惡作(dukkaṭa)和惡說(dubbhāsita)七罪聚,以及本母和分別等各種的方法。
特殊性是因為有加強、放寬約束的隨制方法,以及防止身、語的罪行,因此為調伏身和語。因此以種種方法,特殊方法,調伏身語,說為「毘奈耶」。
我們巴利語系南傳佛教的《律藏》依傳統分成五大冊。
第一冊為《他勝(Pārājika,波羅夷)》,內容包括比丘的四他勝法到三十捨心墮法;
第二冊為《心墮落(Pācittiya,波逸提)》,內容包括比丘的九十二心墮落法到整個比丘尼波提木叉戒法的詳細內容;
第三冊為《大品(Mahāvagga)》共有十個犍度;
第四冊為《小品(Cullavagga)》,共有十二個犍度。
第五冊為《附隨(parivāra)》,相當於附錄,一共分為十九品,以不同的方式來解釋前面的戒律內容。

《律藏》主要有兩部本母、二十二個犍度及《附隨》。
兩部本母是指比丘波提木叉和比丘尼波提木叉。
比丘波提木叉共有兩百二十七條戒;比丘尼波提木叉共有三百十一條戒。

《律藏》的第一冊和第二冊主要是在解釋這兩部本母,這兩部分的詳細解說統稱為「經分別(Suttavibhaṅga)」。比丘戒部分的詳細解說稱為比丘分別(Bhikkhuvibhaṅga)或大分別(Mahāvibhaṅga);比丘尼戒部分的詳細解說稱為比丘尼分別(Bhikkhunivibhaṅga)。
在比丘的兩百二十七條戒中,分成了他勝(pārājika,被打敗)、僧初餘(saṅghādisesa,僧初殘)、不定法(aniyata)、捨心墮(nissaggiya pācittiya)、心墮落(pācittiya)、應悔過(pāṭidesanīya,對說)、眾學法(sekhiya)與滅諍法(adhikaraṇasamatha dhamma) 八個部分。所犯的罪則分成他勝(pārājika,被打敗)、僧初餘(saṅghādisesa,僧初殘)、偷蘭遮(thullaccaya,粗罪)、心墮落(pācittiya)、應悔過(pāṭidesanīya,對說)、惡作(dukkaṭa)和惡說(dubbhāsita)七罪聚。
比丘尼戒由於沒有不定法(aniyata),所以只有他勝、僧初餘、捨心墮、心墮落、應悔過、眾學法與滅諍法七個部分。所犯之罪的分法則與比丘一樣,有七罪聚。

《律藏》的第一冊和第二冊是在解釋比丘波提木叉和比丘尼波提木叉的詳細內容,包括制戒緣起、隨制(anupaññatti)、戒文、戒文的文句分析、有罪、無罪、中間罪、引申出來的罪、訓練的故事(vinītavatthu)等等。
「制戒緣起」是指制戒因緣,即佛陀制定這條戒的背景故事。
「隨制(anupaññatti)」是指佛陀制定這條戒後,發現某些漏洞或需要補充的地方,因此佛陀修改戒條內容來加強或放寬所規定的內容。
戒文的「文句分析」是指對戒條中的定義和文字加以解釋。
有罪、無罪等是在解釋什麼情況下犯戒,什麼情況下不犯戒,什麼情況下犯引申出來更輕的前方便罪,什麼情況下犯相關的罪等等。
「訓練的故事(vinītavatthu)」是指在某些條戒的最後面部分也列舉了佛陀時代比丘們所曾犯下的相關故事,藉故事來說明在什麼情況下是否犯戒。
與經典上的故事比起來,其實《律藏》裡所記載的故事很重要,更能表達出佛陀時代比丘們的生活,只是在我們華人佛教裡,由於許多出家人自己沒持好戒,怕被在家人批評,因此不允許在家人閱讀《律藏》。其實佛陀並沒有禁止在家人閱讀《律藏》,只是規定比丘不得向未受具足戒者講出家比丘的四依—衣、食、住、藥等等而已,在家人自己閱讀並不受限。

《律藏》的前兩冊偏重在「止持(vāritta)」方面,也就是佛陀制定不能做的事項,例如:不能淫欲、不能偷盜、不能殺生、不能打妄語、不能在非時吃食物、不能接受金錢等等。

《律藏》的第三冊為《犍度》的〈大品〉,共有十個〈犍度〉,即:大犍度(Mahākhandhaka)—出家、受戒與戒師等的相關規定;布薩犍度(Uposathakkhandhaka)—誦戒的相關規定;入雨安居犍度(Vassūpanāyikakkhandhaka)—入雨安居的相關規定;自恣犍度(Pavāraṇākkhandhaka)—對入雨安居比丘雨安居結束時自恣的相關規定;皮革犍度(Cammakkhandhaka)—使用皮革製品等等的相關規定;藥犍度(Bhesajjakkhandhaka)—使用藥品的相關規定;卡提那衣犍度(Kathinakkhandhaka)—對入雨安居比丘製做及受持卡提那衣的相關規定;衣犍度(Cīvarakkhandhaka)—對衣物的相關規定;瞻波犍度(Campeyyakkhandhaka)—對僧團所執行羯磨的相關規定;憍賞彌犍度(Kosambakakkhandhaka)—對僧團不和合、僧破等的相關規定。

《律藏》的第四冊為〈犍度〉的〈小品〉,共有十二個〈犍度〉,即:羯磨犍度(Kammakkhandhaka)—對呵責羯磨、依止羯磨、驅出羯磨、當憶念羯磨、不見罪羯磨、不懺罪羯磨與惡見不捨羯磨的相關規定;別住犍度(Pārivāsikakkhandhaka)—對犯了僧初餘比丘施以別住處罰的相關規定;集犍度(Samuccayakkhandhaka)—對犯了僧初餘比丘施以別住處罰,在別住期間再犯該罪等等的相關處罰規定;滅諍犍度(Samathakkhandhaka)—對處理七種滅諍法的相關規定;小事犍度(Khuddakavatthukkhandhaka)—對比丘沐浴、用缽等等生活細節的相關規定;坐臥具犍度(Senāsanakkhandhaka)—對住處、坐椅、臥床等等的相關規定;破僧犍度(Saṅghabhedakakkhandhaka)—講述提婆達多破僧及對構成破僧、分裂僧團下定義等等;儀法犍度(Vattakkhandhaka)對客比丘儀法、舊住比丘儀法、遠行比丘儀法、食堂儀法、托缽集食比丘的儀法、阿蘭若比丘儀法、坐臥具儀法、暖房儀法、廁所儀法等等的相關規定;遮説戒犍度(Pātimokkhaṭṭhapanakkhandhaka)—對阻止有罪比丘聽誦戒、參加誦戒的相關規定;比丘尼犍度(Bhikkhunīkkhandhaka)—關於佛陀允許比丘尼出家的因緣及對比丘尼戒律、儀法上的相關規定;五百犍度(Pañcasatikakkhandhaka)—講述五百位阿羅漢結集三藏聖典的故事;七百犍度(Sattasatikakkhandhaka)—講述第二次聖典結集的故事。

犍度的巴利語為「khandhaka」。犍度的〈大品〉與〈小品〉是偏重在「作持(cāritta)」方面,也就是應當做、應當奉行的方面,這些規定不但在規範出家比丘的生活行為,也制定了:袈裟的材料,應當如何裁剪,怎樣縫製,怎樣保護;對於食物,哪些是允許,哪些是不允許的食物;有人來請求出家,應該怎樣讓他出家、受戒;住處應該如何建造,哪些是允許的,哪些是不允許的;僧團要如何進行誦戒、羯磨,而且佛陀也規定了一些比丘的生活細節。這些都收錄在〈犍度〉的裡。

《律藏》的第五冊為〈附隨(parivāra)〉,前面已經提過了,它相當於附錄,一共分為十九品,用不同的方式來解釋前面四冊戒律的內容。

《經藏(Suttantapiṭaka)》是佛陀以及聖弟子們的言行集,也是佛陀對比丘弟子及人類與諸天神開示教法的匯集。
「經(sutta)」有指出義理、善說法義、生出義理、流出義理、眾生的善庇護、像線一樣、像墨繩一般等涵義。
Atthānaṃ sūcanato, suvuttato savanatotha sūdanato;
Suttāṇā suttasabhāgato ca ‘sutta’nti akkhātaṃ.
由指出、善說、生出、流出義理,
善庇護、像線一般,因此說為經。
指出義理:指出自義與他義的差別之義;
善說:隨順於可受教與志向之義;
生出義理:就如農作物長出果實一般,流出、生出義理;
流出義理:就如母牛分泌出牛奶一般,流出義理;
善庇護:很好地庇護、保護他們;
像線一般:就像線一般,把各種花串起來就不會離散、飄散各處了。
像繩一般:就如木匠的墨繩一般,可以知道尺量的標準,成為一種準則。

就如前面所提到的,《經藏》共有五部,即:《長部(Dīghanikāya)》、《中部(Majjhimanikāya)》、《相應部(Saṃyuttanikāya)》、《增支部(Aṅguttaranikāya)》和《小部(Khuddakanikāya)》這五部。
1、《長部》—《長部》有哪些呢?即《梵網經(Brahmajālasutta)》等含攝三品的三十四部經。
Tattha katamo dīghanikāyo? Tivaggasaṅgahāni brahmajālādīni catuttiṃsa suttāni.
為什麼稱為「《長部》」呢?由於收錄篇幅比較長經文的群聚與住處,所以稱為《長部》。因此以群聚與住處稱為「部〔尼柯耶〕」。如說 :「諸比丘,我不見有其他一部類如此多元性,諸比丘,就像這畜生趣的生物一般 ……波尼奇(poṇiki) 尼柯耶一般,……,七卡利卡(cikkhallika)尼柯耶一般」如此等的例子是從(佛)教而來的以及從(教外的)世間(而說的)。其餘的《中部》等的語義,當知也是以此方式來理解。

2、《中部》—《根本法門經(Mūlapariyāyasutta)》等含攝十五品的一百五十二部經。因為收錄的經文篇幅不長不短,中等的,所以稱為《中部》。

3、《相應部》—含攝《諸天相應(Devatāsaṃyutta)》等五十六相應的《渡瀑流經(Oghataraṇasutta)》等七千七百六十二經。
「相應」的意思是按內容分門別類,例如把佛陀所開示的「五蘊」編在一起,「六處」編在一起,「界」編在一起,「四聖諦」編在一起、「緣起」編在一起,所以稱為《相應部》。

4、《增支部》—以一一增支的編輯方式共有十一集含攝《心遍取經(Cittapariyādānasutta)》等的九千五百五十七經。
「增(uttara)」,是增添、更上的意思。「aṅga」是部分、支。增支的編輯方法像法數。凡是佛陀所講的「一法」,將之編集在一起。又把「二法」編在一起,「三法」編在一起。例如「二法」,有止、觀;名、色等等。「三法」有三種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由一法一直編到十一法,因此《增支部》有十一集,這是把佛陀所講的和數目有關的經文彙編在一起。

5、《小部》—這裡的「小」並不是指篇幅小,或者微不足道。其本意是內容比較龐雜,把前面四部以外的所有經典都收編在這裡。《小部》一共有十五部,它們是《小誦經(Khuddakapāṭha)》、《法句經(Dhammapada)》、《自說經(Udāna)》、《如是語(Itivuttaka)》、《經集(Suttanipāta)》、《天宮事(Vimānavatthu)》、《餓鬼事(Petavatthu)》、《長老偈(Theragāthā)》、《長老尼偈(Therīgāthā)》、《本生經(Jātaka)》、《義釋( Niddesa)》、《無礙解道(Paṭisambhidāmagga)》、《聖格言(Apadāna)》、《佛種姓(Buddhavaṃsa)》和《所行藏(Cariyāpiṭaka)》十五部分的。《小部》在《經藏》五部中份量最大,凡是不屬於前面四部的全部都歸在《小部》裡面。在緬甸,則再加上《彌林達問經》、《導論》和《藏釋》,成為十八部。

剛才我們有提到:《經藏(Suttantapiṭaka)》是佛陀以及聖弟子們的言行集,也是佛陀對比丘弟子及人類與諸天神開示教法的匯集。待會兒我們會講述律教法、經教法和阿毘達磨藏教法的各別殊勝之處與修行的關係,現在我們稍微向大家介紹一下《經藏(Suttantapiṭaka)》裡值得大家閱讀的內容與學習方法。
巴利語系的三藏聖典,在我們南傳佛教的傳統,如果大家想要了解三藏的內容,必須對讀註釋書的解釋,如此能掌握其中含意及其修習詳情,否則只是從經典表面來閱讀,是非常可能誤解其甚深義的。

在《長部》裡,第二十二經—《 大念處經(Mahāsatipaṭṭhānasuttaṃ)》是佛陀教法中很重要的禪修法義,是佛教徒所必讀的經典;第十六經—《大般涅槃經(Mahāparinibbānasuttaṃ)》是佛陀般涅槃那一年的重要記事,研讀此經對佛教徒了解佛教史方面有很大的幫助,而且本經佛陀對佛弟子有很多期許與教誨,請大家好好地閱讀。

在《中部》的一百五十二經中,第十經—《念處經(Satipaṭṭhānasuttaṃ)是《長部‧ 大念處經》簡略版,但緬甸版《中部》的第十經則與《長部》的《大念處經》完全一樣。
第一一八經—《 入出息念經(ānāpānassatisuttaṃ)》提到在當時的比丘僧團中,有些比丘是阿羅漢、不還者、一來者、預流者、致力精勤於修習四念處者、四正勤者、四神足者、五根者、五力者、七覺支者、八聖道支者、慈、悲、喜、捨、不淨、無常想,致力精勤於修習入出息念者,修習、多修習入出息念,能圓滿四念處;修習、多修習四念處,則能圓滿七覺支;修習、多修習七覺支,則能圓滿明與解脫。
第一一九經—《身至念經(Kāyagatāsatisuttaṃ)是在解說身念處的經典,也提到了修習、多修習身至念者可望獲得的克服不樂等十種功德。

《中部》裡不但有幾部指導禪修的經典,而且也有不少解說教法的論述,希望大家能多多閱讀!

《相應部》是按其內容來分門別類,有時是與諸天相關,有時是與國王相關,有時是與婆羅門相關,有時是與村長相關,有時是與比丘相關,有時是與各類的佛法相關等等。像〈諸天相應〉裡的:
“Anto jaṭā bahi jaṭā, jaṭāya jaṭitā pajā;
Taṃ taṃ gotama pucchāmi, ko imaṃ vijaṭaye jaṭa”nti.
內結與外結,人被結所縛,
喬達摩我問您,誰當解此結 ?
“Sīle patiṭṭhāya naro sapañño, cittaṃ paññañca bhāvayaṃ;
ātāpī nipako bhikkhu, so imaṃ vijaṭaye jaṭaṃ.
住戒有慧人,修習心與慧,
有勤智比丘,他當解此結 。

這是《清淨道論》所引來造論的主題,正是出自《相應部‧諸天相應》(S.i,p.13.)。

〈諦相應‧轉法輪品〉就有佛陀所開示的第一部經—《轉法輪經(Dhammacakkappavattanasuttaṃ)》,因此,值得大家好好地來閱讀。

《增支部》是按其法數來分門別類,其中也有不少法義的經典置身其中,請大家好好從中來尋寶。

《小部》是內容比較龐雜的經典集,像《吉祥經(Maṅgalasutta)》、《寳經(Ratanasutta)》、《慈經註(Mettasutta)》就收錄在《小部》的《小誦經(Khuddakapāṭha)》和《經集(Suttanipāta)》裡。

《小誦經》是三藏當中最小的一部聖典,由九個部分所構成,即:《皈依》、《學處》、《三十二行相》、《問童子文》、《吉祥經》、《寶經》、《牆外經》、《伏藏經》及《慈經》。
《小部》裡有很多經典及教說是以偈頌的方式來記載的,其中很多法義非常的簡略,如果不閱讀其註釋書,讀者是無法了解其涵義的,例如《本生經(Jātaka)》、《天宮事
(Vimānavatthu)》和《餓鬼事(Petavatthu)》的故事就必須閱讀其註釋書才能了解其整個故事的涵義。《小部》在《經藏》五部中份量最大,凡是不屬於前面四部的全部都歸在《小部》裡面。在緬甸,則再加上《彌林達問經》、《導論》和《藏釋》,而成為十八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12-2015 04: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阿毘達磨藏(Abhidhammapiṭaka)》
Yaṃ ettha vuḍḍhimanto, salakkhaṇā pūjitā paricchinnā;
Vuttādhikā ca dhammā, abhidhammo tena akkhāto.
由增長、有特相、尊敬供奉、區別,
稱為超勝的法,因此說為阿毘達磨。
「修生色之道,以慈俱心遍滿一方而住」的方法說為由諸法的增長。
「色所緣或聲所緣」等方式把所緣等帶進來視域等為有特相。
「有學法、無學法、出世間法」等方式為尊敬供奉的,也就是值得尊敬供養的意思。
「有觸、受」等方式來區別自性為從區別。
「廣大法、無量法、無上法」等方式稱為超勝的法。

《阿毘達磨藏(Abhidhammapiṭaka)》,古代音譯為阿毘達磨藏、阿毘曇藏,有些人把它簡稱為論藏。「阿毘達磨」是什麼意思呢?阿毘(abhi)的意思是上等的、殊勝的、卓越的。達摩(dhamma)是法的意思。法有很多種含義,有時候指一切,例如說一切諸法;有時候指有為法,例如說諸法從因生;有時指法所緣、法界、法處、善法、佛陀的教法等等。因此,法在不同的場合表達的意思也不同。在此,法是指究竟真實的教法,特指佛陀所教導的法。

《阿毘達磨藏(Abhidhammapiṭaka)》是對佛陀的教法、要義給予精確、有系統的分類以及詮釋。南傳上座部佛教的《阿毘達磨藏》一共有七部,稱為南傳七論或者上座部七論,它們分別是《法集論(Dhmmasaṅgaṇī)》、《分別論(Vidhaṅga)》、《界論(Dhātukathā)》、《人施設論(Puggalapaññatti)》、《論事(Kathāvatthu)》、《雙論(Yamaka)》、《發趣論(Paṭṭhāna)》。

阿毘達磨藏的來源
南傳佛教傳承認為《阿毘達磨》是佛陀所說的。為什麼呢?因為《阿毘達磨》並不是屬於弟子的範圍,而是屬於佛陀的範圍。在《法集論》的義註《殊勝義註(Atthasālinī)》裡提到,佛陀在體證無上正自覺後的第四個星期,坐在菩提樹附近的寶屋(Ratana- ghara)省察「阿毘達磨」。這裡所說的寶屋並非由寶石所建造的房子,而是當年佛陀省察「阿毘達磨」的地方。佛陀在那裡從《法集論》開始省察、思惟「阿毘達磨」的內容。當他在省思前面六部論的時候,身體並沒有發出光芒,但省思到第七部論《發趣論》的時候,他的身體發出了非常強烈的光芒,這些光芒一共有六種顏色,分別為藍色、黃色、紅色、白色、橙色,以及這六種顏色的混合色。因為這證明佛陀當時在省思非常深奧的法,所以最能夠體現佛陀所擁有的一切知智是在《發趣論》。我們現在有時看到佛像的背光所發的這些顏色光,呈現出藍色、黃色、紅色、白色、橙色和這六種顏色的混合色,以及現在佛教所使用的六色教旗,就是根據這個典故而設計的。

我們南傳佛教的傳承認為《阿毘達磨》是佛陀所教導,同時也認為佛陀並不是在人間直接向弟子們開示「阿毘達磨」的,而是在三十三天向來自一萬個輪圍界的諸天人以及梵天人開示的。佛陀在成佛之後的第七個雨安居時,到了三十三天(Tāvatiṃsa Devaloka,古譯忉利天),坐在晝度樹下(Pāricchattakamūla,刺桐)的黃毛石座(Paṇḍukambalasilā)上,用三個月的時間向一萬輪圍個世界的諸天人開示「阿毘達磨」,當時最主要的聽眾是佛陀已經去世而投生到兜率天(Tusita)的母親摩訶摩耶夫人(Mahāmāyā)。但她現在已經不是女人了,而是一位男性天子。

佛陀之所以選擇在天界開示「阿毘達磨」,而不在人間開示的原因是:佛陀為了在一次的開示中能夠由頭到尾講完整部「阿毘達磨」,而講完「阿毘達磨」需要三個月的時間,唯有天人才有這種能耐,能夠一坐次坐那麼久,因此佛陀選擇在天界。

當時佛陀在講「阿毘達磨」的時候,為了維持色身,佛陀也會到人間的北俱盧洲(Uttara-kuru)去托缽集食。在乞得食物後,他便到無熱惱池(Anotatta Lake)邊用餐;那個時候,舍利弗尊者每次都會去那邊請佛陀為他開示,於是佛陀在用完齋之後,就會簡要地向舍利弗尊者開示他在天界所講的法的概要。那個時候佛陀會說,今天我講的就是這些。如此,佛陀所教的法就傳給了擁有無礙解智的上首弟子舍利弗尊者。就好像佛陀站在岸邊,用手指著海洋;同樣的,對於佛陀用非常多種方法所教導的話,舍利弗長老也很能夠很清楚地瞭解。舍利弗尊者從佛陀那裡學到這些法之後,再傳給他的五百位弟子,就這樣建立了「阿毘達磨」的傳承。
有三種不同教法的「阿毘達磨」:佛陀在三十三天開示的稱為詳盡法,也就是最詳細的教法。佛陀再對舍利弗尊者講的是簡略法,因為舍利弗尊者具有很高的智慧能夠瞭解。舍利弗尊者再把它傳給他的弟子們,用的是中等的方法,也就是不詳不略的教法。

佛陀在世時就已經出現阿毘達磨的論母(Mātikā)了。在佛陀在世的時候,阿毘達磨主要是以論母的方式流傳。在第一次結集的時候,把論母編在《小部》裡面。一直到阿育王時代的第三次結集時,七部論才最後定型,編集為《法集論》、《分別論》、《界論》、《人施設論》、《論事》、《雙論》和《發趣論》。摩哂陀(Mahinda)阿羅漢等傳到獅子國的《阿毘達磨藏》,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阿毘達磨藏》。
“Piṭakaṃ piṭakatthavidū, pariyattibbhājanatthato āhu;
Tena samodhānetvā, tayopi vinayādayo ñeyyā”.
由教理與容器義,了知藏義說為藏,
以此結合了之後,當知律等三種(藏)。

「藏」有教理的意思與容器的意思,因此律藏也有教理的意思與容器的意思;經藏也有教理的意思與容器的意思;阿毘達磨藏也有教理的意思與容器的意思。

三、三藏的特色
佛陀的教法有威令教法(āṇādesanā)、通俗教法(vohāradesanā)和勝義教法(paramatthadesanā)三種。

《律藏》大多是佛陀的威令教示,所以是威令教法;《經藏》大多是佛陀以通俗的善法來教示,所以是通俗教法;《阿毘達磨藏》大多是佛陀以勝義的善法來教示,所以是勝義教法。

《律藏》是依照有情所違犯各種罪行的教說,所以是依罪行之教(yathāparādhasāsana);《經藏》是隨順有情各種意向、隨眠、性行、勝解(anekajjhāsayānusayacariyādhimuttikā)的教說,所以是隨順之教(yathānulomasāsana);《阿毘達磨藏》是向有情依法宣說「我或我的」只是法的聚集而已,並沒有實體的自我,所以是依法之教(yathādhammasāsana)。

《律藏》是在宣說對治罪行的律儀、非律儀,所以稱為律儀、非律儀論(saṃvarāsaṃvarakathā);《經藏》是在宣說對治六十二見的去除邪見,所以稱為去除邪見論(diṭṭhiviniveṭhanakathā);《阿毘達磨藏》是在宣說對治貪等的名色差別,所以稱為名色差別論(nāmarūpaparicchedakathā)。

《律藏》特別稱為增上戒學(adhisīlasikkhā);《經藏》特別稱為增上心學(adhicittasikkhā);《阿毘達磨藏》特別稱為增上慧學(adhipaññāsikkhā)。

《律藏》是以戒來對治違犯性的煩惱,所以是斷違犯(vītikkamappahāna);《經藏》是以定來對治浮現在心裡的纏煩惱,所以是斷纏(pariyuṭṭhānappahāna);《阿毘達磨藏》是以慧來對治隨眠性的煩惱,所以是斷隨眠(anusayappahāna)。

《律藏》是以彼分斷(tadaṅgappahāna)來斷煩惱;《經藏》是以鎮伏斷(vikkhambhanappahāna)來斷煩惱;《阿毘達磨藏》是以正斷斷(samucchedappahāna)來斷煩惱。

《律藏》是用來斷惡行煩惱(duccaritasaṃkilesa);《經藏》是用來斷愛煩惱(taṇhāsaṃkilesa);《阿毘達磨藏》是用來斷邪見煩惱(diṭṭhisaṃkilesa)。

四、掌握三藏與修學佛法
〈諸天相應〉裡的:
“Anto jaṭā bahi jaṭā, jaṭāya jaṭitā pajā;
Taṃ taṃ gotama pucchāmi, ko imaṃ vijaṭaye jaṭa”nti.
內結與外結,人被結所縛,
喬達摩我問您,誰當解此結 ?
“Sīle patiṭṭhāya naro sapañño, cittaṃ paññañca bhāvayaṃ;
ātāpī nipako bhikkhu, so imaṃ vijaṭaye jaṭaṃ.
住戒有慧人,修習心與慧,
有勤智比丘,他當解此結 。

《清淨道論》的序文和結語提到:
為什麼要這樣說呢?據說:世尊在沙瓦提城時,在夜分中,有一天子為除自己的疑惑,提出這樣的問題:
內結與外結,人被結所縛,
喬達摩我問您,誰當解此結?
大仙(佛)所說之偈的戒等種種義,現在我要如實的解釋:
對於那在勝者(世尊)教中已得難得的出家,
不得如實而知包攝戒等安穩正直的清淨道,
雖然欲求清淨而精進,
可是不得到達清淨的瑜伽者;
我今依照大寺住者4所示的理法,
為說能使他們喜悅極淨決擇的清淨道;
是故一切欲求清淨者,
應當諦聽我的恭敬說。

有慧人住戒,修習心與慧,
有勤智比丘,彼當解此結。
我提出了此偈之後又說:
大仙所說之偈的戒等種種義,
現在我要如實的解釋;
對於那在勝者教中已得而難得的(那些)出家(的人們),
如果不得如實認識到包攝戒等安穩正直的清淨道,
雖然欲求清淨而精進,
可是不會到達清淨的瑜伽者,
我今依照大寺住者所示的理法,
為說能使他們喜悅極淨決擇的清淨道;
是故一切欲求清淨者,
應當諦聽我的恭敬說。
這些我在前所許的,也都說過了;然而在這裡:
那些戒等諸義的決定說,
也是根據五部尼柯耶的註釋的理法,
取自一切所說的決定說,
可說脫離一切複雜的過失;
欲求清淨而有淨慧的瑜伽者,
應該尊重於此清淨道。
我因受了屬於有名的上座部,
最勝分別說部的大寺住者系,
具有智辨生活嚴淨律行與行道相契的
並以忍辱柔和慈悲等德莊嚴其心的
僧伽波羅(Saṅghapāla)尊者的懇請,
並且為欲正法久住造此論;
我願將此一切所得的功德,
回向一切眾生受利樂。
今以五十八誦分的聖典量,
造完清淨道論無障礙。
並願一切善巧世人的意欲,
都得迅速成就無障礙。
時間的關係,這堂課只能講到這裡。
祝大家平安快樂!
祝大家早證涅槃!
這篇是 覓寂 2015年12月11日在馬來西亞悉達林三藏研習營的講稿,當時聽眾大約30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12-2015 04: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藏教法與正法久住

2015年12月11日 覓寂在馬來西亞悉達林三藏研習營的講稿。

各位賢友、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大家晚安。第三堂我們的主題是「三藏教法與正法久住」。這個主題我們要探討的內容有四個部分:
1. 四大教法;
2. 正法與正法久住;
3. 正法住世五千年;
4. 正法滅沒。

一、四大教法

首先我們來討論四大教法。

經藏的四大教法(Cattāro Mahāpadesā)

四大教法,巴利語「Cattāro Mahāpadesā」,意思是確認佛法的四大準則。在經律中,有兩種四大教法:一個是出現在經藏《長部‧大品》的稱為「經的四大教法」(Sutte cattāro mahāpadesā),第二個是出現在《律藏‧大品‧藥犍度》的稱為「犍度的四大教法」(Khandhake cattāro mahāpadesā)。犍度的四大教法為判斷是否隨順於佛陀所許可的四種方法,屬於律制的檢驗標準;經的四大教法,是佛陀在八十歲那年在財富城的阿難塔廟中所教導的,記載在《大般涅槃經》。
佛陀在此經中指出,如果有比丘前來說,他親自在1. 佛陀、2. 某個僧團、3. 某些通達經教的長老、4. 某位通達經教的長老那裡聽聞:「這是法,這是律,這是導師(佛陀)的教導。」你們不要輕易相信,而應記住其文句語言,再與經和律作比較,如果與經律不符,則應捨棄,假如符合經律才可接受。

佛陀之所以將它稱為「四大教法」,是因為誦法的比丘引用佛陀、僧團、長老等四類人所說的來證明自己的觀點,而不是指四種判斷佛法的方法。真正用來檢驗是否符合佛法的只有兩個標準——經(sutte)和律(vinaye)。

四大教法 (Catumahāpadesā)的經文:

當時,世尊在般達村(Bhaṇḍagāma)隨意居住之後,對具壽阿難說:「來,阿難,我們前往象村、芒果村、瞻部村、財富城。」

具壽阿難回答世尊說:「是的,尊者。」

於是,世尊與大比丘僧團一起來到財富城並住下來。在那裡,世尊住在財富城的阿難塔廟(ānande cetiye)。

在那裡,世尊對比丘們說:「諸比丘,我將要說這四大教法,諦聽,善作意,我要說了!」

那些比丘回答世尊說:「是的,尊者。」

世尊如是說:「諸比丘,在此,假如有比丘如此說:『賢友,我在世尊跟前聽聞、跟前領受:這是法,這是律,這是導師的教導。』諸比丘,對該比丘所說的既不應喜歡,也不應蔑視。不喜歡、不蔑視而很好地記住其文句語言後,應查對經和比較律。 如果在查對經和比較律時,它既沒收進於經,也沒出現於律,則可得出結論:『這確實不是彼世尊之語,而是這比丘誤解了。』諸比丘,你們要捨棄它。如果在查對經和比較律時,它既收進於經,也出現於律,則可得出結論:『這確實是彼世尊之語,這比丘善解。』諸比丘,你們要憶持這是第一大教法。

諸比丘,在此,又有比丘如此說:『在某寺居住著有長老、領袖的僧團,我在該僧團跟前聽聞、跟前領受:這是法,這是律,這是導師的教導。』諸比丘,對該比丘所說的既不應喜歡,也不應蔑視。不喜歡、不蔑視而很好地記住其文句語言後,應查對經和比較律。如果在查對經和比較律時,它既沒收進於經,也沒出現於律,則可得出結論:『這確實不是彼世尊之語,而是該僧團誤解了。』諸比丘,你們要捨棄它。如果在查對經和比較律時,它既收進於經,也出現於律,則可得出結論:『這確實是彼世尊之語,該僧團善解。』諸比丘,你們要憶持這是第二大教法。

諸比丘,在此,又有比丘如此說:『在某寺居住著許多多聞、通達聖教、持法、持律、持本母的長老比丘,我在那些長老跟前聽聞、跟前領受:這是法,這是律,這是導師的教導。 』諸比丘,對該比丘所說的既不應喜歡,也不應蔑視。不喜歡、不蔑視而很好地記住其文句語言後,應查對經和比較律。如果在查對經和比較律時,它既沒收進於經,也沒出現於律,則可得出結論:『這確實不是彼世尊之語,而是那些長老誤解了。』諸比丘,你們要捨棄它。如果在查對經和比較律時,它既收進於經,也出現於律,則可得出結論:『這確實是彼世尊之語,那些長老善解。』諸比丘,你們要憶持這是第三大教法。

諸比丘,在此,又有比丘如此說:『在某寺居住著一位多聞、通達聖教、持法、持律、持本母的長老比丘,我在該長老跟前聽聞、跟前領受:這是法,這是律,這是導師的教導。』諸比丘,對該比丘所說的既不應喜歡,也不應蔑視。不喜歡、不蔑視而很好地記住其文句語言後,應查對經和比較律。如果在查對經和比較律時,它既沒收進於經,也沒出現於律,則可得出結論:『這確實不是彼世尊之語,而是該長老誤解了。』諸比丘,你們要捨棄它。如果在查對經和比較律時,它既收進於經,也出現於律,則可得出結論:『這確實是彼世尊之語,該長老善解。』諸比丘,你們要憶持這是第四大教法。
D.2.187. (D.16; A.4:180)

在《長部註》裡提到:當知在此還有這幾種(方法):經的四大教法(Sutte cattāro mahāpadesā)、犍度的四大教法(Khandhake cattāro mahāpadesā)、四種問答(cattāri pañhabyākaraṇāni)、經典(suttaṃ)、隨順於經(suttānulomaṃ)、阿闍黎之說(ācariyavādo)、自己的意見(attanomati)、三次結集(tisso saṅgītiyo)。
此中,用「這是法,這是律」來判斷法是這裡的四大教法的標準。假如與此相符則應接受,否則即使他在叫喊也不應接受。

用「這是許可的,這是不許可的」來判斷適不適合:「諸比丘,凡是我未曾禁止:『這是不許可的。』假如它隨順不許可的,違背於許可的,它對你們則是不許可的」等方法是《犍度》中所說的四大教法的標準。這些判斷論記載於《普端嚴》中。在此,依所說的方式假如是隨順於許可的,它即是許可的,否則是不許可的。應得出這樣的結論。
應肯定回答之問、應分別回答之問、應反問回答之問、應擱置之問,這些稱為四種問答(cattāri pañha- byākaraṇāni)。

此中,1. 假如問以:「眼無常嗎?」,則應肯定地回答:「是的,無常。」對於耳等也是用這樣的方法。這是應肯定回答之問(ekaṃsabyākaraṇīyo pañho)。
2. 假如問以:「無常的是眼嗎?」,則應這樣分別地回答:「不只是眼,耳也無常,鼻也無常。」這是應分別回答之問(vibhajjabyākaraṇīyo pañho)。
3. 假如問以:「猶如眼,耳也一樣;猶如耳,眼也一樣嗎?」則應反問:「你是從哪個角度來問的?」假如說:「我是從看的角度來問。」則應回答:「不是的。」假如說:「我是從無常的角度來問。」則應回答:「是的。」這是應反問回答之問(paṭipucchābyākaraṇīyo pañho)。
4. 假如問以:「命即是身嗎?」等時,則應說:「世尊對此不作回答。」而置答,對這些問題不應作回答。這是應擱置之問(ṭhapanīyo pañho)。假如是用這些方式來問時,則用這

四種回答來衡量。應這樣來回答他的問題。

對於經典等,經典(Suttaṃ)名為收錄進三次結集的三藏。

隨順於經(suttānulomaṃ)名為隨順於許可的。

阿闍黎之說(ācariyavādo)名為義註。

自己的意見(attanomati)名為用所掌握的方法、知識作為自己的觀點。

其中,經典是無可否認的,假如否認它則等於否認佛陀。隨順於許可乃因為符合經典而應接受,而非其它。

阿闍黎之說也因為符合經典而應接受,而非其它。

但自己的意見是最弱的,它也只有符合經典時才能接受,而非其他。

五百結集、七百結集和一千結集為三次結集(Tisso saṅgītiyo)。即使是經典,也只能以三次結集所傳來的為標準,其他應受責難的經典(gārayhasuttaṃ)則不應接受。當知收進那裡應受責難的經典中的文句語言既沒有收進於經,也不符合於律。

律藏的四大教法(Cattāro Mahāpadesā)
「諸比丘,凡是我未曾禁止:『這是不許可的。』假如它隨順不許可的,違背於許可的,它對你們則是不許可的。
諸比丘,凡是我未曾禁止:『這是不許可的。』假如它隨順許可的,違背於不許可的,它對你們則是許可的。
諸比丘,凡是我未曾聽許:『這是許可的。』假如它隨順不許可的,違背於許可的,它對你們則是不許可的。
諸比丘,凡是我未曾聽許:『這是許可的。』假如它隨順許可的,違背於不許可的,它對你們則是許可的。」(Mv.305)

這是《律藏‧犍度》中所說的四大教法。

二、正法久住

正法(saddhamma)可分為教理正法(pariyattisaddhamma)、行道正法(paṭipattisaddhamma)和體證正法(adhigamasaddhamma)三種 。

這三種正法是從教法與修行的角度來說的:
1. 教理正法(pariyattisaddhamma),又稱為教法正法:是指三藏聖典所含攝的所有佛陀言教(piṭakattayasaṅgahitaṃ sabbampi buddhavacanaṃ “pariyattisaddhammo” nāma.);有些註釋書提到,連同三藏聖典的註釋書也是屬於教理正法的範圍(tepiṭakaṃ buddhavacanaṃ sāṭṭhakathā pāḷi) 。

2. 行道正法(paṭipattisaddhamma),又稱為修行正法:是指十三頭陀支的德行、《律藏》十四犍度裡的義務、八十二大行儀,以及戒、定和毘婆舍那〔觀禪〕(Terasa dhutaguṇā, cuddasa khandhakavattāni, dveasīti mahāvattāni, sīlasamādhivipassanāti ayaṃ “paṭipattisaddhammo” nāma)。這些修行正法也就是含攝了戒、定、慧的八聖道分有系統、完整的止觀禪修方法。對於出家比丘而言,特別強調要把所有《律藏》裡的大大小小義務與戒行都持得清淨,並把那些想以少欲知足等德行來淨化戒德的比丘們更進一步地受持頭陀支加進來解說而已,主要是在說明修習止觀之時,要以清淨的戒為基礎;對於在家居士而言,戒、定、慧三學等能導向體證出世間法的禪修實踐就是修行正法了。

3. 體證正法(adhigamasaddhamma),又稱為證果正法:是指預流道等四種聖道、預流果等四種沙門果以及涅槃這九種出世間法稱為體證正法(Cattāro ariyamaggā cattāri ca sāmaññaphalāni nibbānañcāti ayaṃ “adhigamasaddhammo” nāma.)。有些註釋書提到,連同四無礙解、三明和六通也是屬於體證正法的範圍(Tattha adhigamoti cattāro maggā, cattāri phalāni, catasso paṭisambhidā, tisso vijjā, cha abhiññāti.) 。

我們想要正法久住,要了解只有在教理正法住世之時,行道正法才能存在,因為想要修道證果不能脫離三藏聖典,不能違背佛陀的教法;只有行道正法住世之時,體證正法才能存在,

因為如果不依照戒、定、慧來禪修,脫離了行道的實踐,就不可能體證任何的出世間法。這是大家所要注意的。

依律教來說,佛教裡有五位持清淨戒的比丘很重要。就如剛才所說的,想要正法住世,不但要教理正法,也要有行道正法和體證正法。在三藏教法住世下,如果有五位持戒清淨的比丘,他們就能在佛法的邊地使對教法有信心的良家之子出家受戒為比丘;在滿十位比丘後,就能在佛法的中國使良家之子出家受戒為比丘,滿了二十位比丘,就能使犯了僧初餘的比丘出罪,成為清淨的比丘。因此至少有四位不犯四根本戒的清淨比丘住世很重要,因為這能使正法住世。

我們跟大家講述正法久住,是想要讓大家了解正法的內容,進而依法奉行,來達到真正能實現正法久住的目的。此外,大家也才能了解正法的內容,不會被似是而非的言論所誤導。
所謂「正法久住」,並不是只是呼呼口號而已,而是要身體奉行,這就是我們佛教徒的時代使命。

三、正法五千年
我們喬達摩佛(Gotama Buddha)的正法可以運行、住立多久呢?五千年。在我們佛陀的教法當中,可以證得聖道聖果的時期一共有五千年,這正法運行、住世五千年是從可以證得聖道聖果的角度來說的。

這五千年的算法是從佛陀般涅槃的那天算起的,在斯里蘭卡的某些森林道場,每天早課都要把這正法五千年已經過了多久,還剩餘多久算出來、念誦出來。
《律藏》佛陀告訴阿難尊者說:「阿難,假如女人沒有〔不得〕在如來所說的法與律中從在家而出家的話,阿難,梵行將得以久住,正法可以住立一千年。阿難,由於女人在如來所說的法與律中從在家而出家,阿難,現在梵行將無法久住了,阿難,現在正法將只住立五百年而已(Sace, ānanda, nālabhissa mātugāmo tathāgatappavedite dhammavinaye agārasmā anagāriyaṃ pabbajjaṃ, ciraṭṭhitikaṃ, ānanda, brahmacariyaṃ abhavissa, vassasahassaṃ saddhammo tiṭṭheyya. Yato ca kho, ānanda, mātugāmo tathāgatappavedite dhammavinaye agārasmā anagāriyaṃ pabbajito, na dāni, ānanda, brahmacariyaṃ ciraṭṭhitikaṃ bhavissati. Pañceva dāni, ānanda, vassasatāni saddhammo ṭhassati.)。 」

原來正法是可以住世一千年的,但由於女眾在佛陀的正法律中出家,所以正法只能住世五百年而已。但由於佛陀為比丘尼預先制定了八敬法(aṭṭha garudhammā),又稱為八尊師法,當比丘尼奉行這八敬法時,正法又可恢復到住世一千年。

這正法可以住世一千年是指可以證得聖道聖果的角度來說的。



《律藏註》 解釋說,住世一千年是指可以證得四無礙解智的漏盡阿羅漢而說的(paṭisambhidāpabhedappattakhīṇāsavavaseneva)。所以在這正法五千年當中,第一千年修行者最高可以在斷除所有煩惱的同時,也證得四無礙解智。

第二千年是最高可以證得純觀行的漏盡阿羅漢時期(uttarimpi sukkhavipassakakhīṇāsavavasena vassasahassaṃ)。

第三千年是最高可以證得三果不還聖者的時期(anāgāmivasena vassasahassaṃ)。現在是佛陀般涅槃兩千五百五十九年,所以在我們現在這個時期,如果大家能夠有系統地依照佛陀的教法來修習止觀禪法的話,還有機會體證三果不還聖者。不還果是第三果聖者,由於已經斷除了欲貪與瞋恚,不會再來投生欲界,所以稱為不還聖者或不來聖者。

第四千年是最高可以證得二果一來聖者的時期(sakadāgāmivasena vassasahassaṃ)。

第五千年是最高可以證得初果預流聖者的時期(sotāpannavasena vassasahassaṃ)。這個時期想要斷盡煩惱都很難,只能夠證得初果的預流聖者。
在我們喬達摩佛的教法期間,可以證得聖道聖果的時期一共有五千年,我們是從這個角度上來說。

在正法運行、住世五千年期間可以證到哪些聖道聖果的說法,在註釋書間的導師們是有不同主張的,例如:



在《長部註》 裡解釋說,第一千年是最高可以證得四無礙解智阿羅漢的時期(paṭisambhidāpattehi vassasahassaṃ aṭṭhāsi)。

第二千年是最高可以證得六通阿羅漢的時期(chaḷabhiññehi vassasahassaṃ)。如果在那個時期證得阿羅漢果的話,有可能同時擁有六神通。

第三千年是最高可以證得三明阿羅漢的時期(tevijjehi vassasahassaṃ)。現在是佛陀般涅槃兩千五百五十九年,所以在我們現在這個時期,如果依照這種說法,假如大家能夠很有系統地依照佛陀的教法來修習的話,還有機會證得阿羅漢果,甚至還可以成為三明的阿羅漢。是哪三明呢?宿住隨念明、死生智證明和漏盡明,也就是一般所說的宿命明、天眼明和漏盡明。

第四千年是最高可以證得純觀行阿羅漢的時期(sukkhavipassakehi vassasahassaṃ)。

第五千年是正法只剩下比丘戒本的波提木叉時期(pātimokkhena vassasahassaṃ aṭṭhāsi)。



在《增支部註》 裡解釋說,從佛陀般涅槃後的第一千年是最高可以證得四無礙解智阿羅漢的時期(Buddhānañhi parinibbānato vassasahassameva paṭisambhidā nibbattetuṃ sakkonti)。

第二千年是最高可以證得六通阿羅漢的時期(tato paraṃ cha abhiññā)。

第三千年是最高可以證得三明阿羅漢的時期(tato tāpi nibbattetuṃ asakkontā tisso vijjā nibbattenti)。

第四千年是最高可以證得純觀行阿羅漢的時期(gacchante gacchante kāle tāpi nibbattetuṃ asakkontā sukkhavipassakā honti)。

第五千年是最高可以證得不來果、一來果和預流果的時期(Eteneva upāyena anāgāmino sakadāgāmino sotāpanna)。


《相應部註》 在解釋《似正法經(Saddhammappatirūpakasuttaṃ,像法經)》時,並不是在解釋正法運行、住世五千年,而是在解說正法的消滅:
最先覺悟的比丘們可以證得四無礙解智的阿羅漢(Paṭhamabodhiyañhi bhikkhū paṭisambhidāpattā ahesuṃ)。

到了無法證得四無礙解智之時,可以證得六通的阿羅漢(Atha kāle gacchante paṭisambhidā pāpuṇituṃ na sakkhiṃsu, chaḷabhiññā ahesuṃ)。

到了無法證得六通之時,可以證得三明的阿羅漢(tato cha abhiññā pattuṃ asakkontā tisso vijjā pāpuṇiṃsu)。

在《相應部註》作者的時代,他說,現在是無法證得三明的時代,只可以證得漏盡的阿羅漢(Idāni kāle gacchante tisso vijjā pāpuṇituṃ asakkontā āsavakkhayamattaṃ pāpuṇissanti)。

到了無法證得阿羅漢果之時,可以證得不來果(tampi asakkontā anāgāmiphalaṃ)。

到了無法證得不來果之時,可以證得一來果(tampi asakkontā sakadāgāmiphalaṃ)。

到了無法證得一來果之時,可以證得預流果(tampi asakkontā sotāpattiphalaṃ,)。

後來之時,就連預流果也無法證得了(gacchante kāle sotāpattiphalampi pattuṃ na sakkhissanti)。



四、正法的消失、滅沒:

剛才我們有提過,只有在教理正法住世之時,行道正法才能存在;只有行道正法住世之時,體證正法才能存在。

在《增支部註》 裡提到佛陀正法有五種消失、滅沒(pañca antaradhānāni):體證滅沒、行道滅沒、教法滅沒、出家相滅沒和舍利滅沒。

1. 體證滅沒(adhigama-antaradhānaṃ):「體證」是指四聖道、四聖果、四無礙解智、六通和三明。就如剛才所講的,從佛陀般涅槃後的第一千年是最高可以體證四無礙解智阿羅漢的時期,後來逐漸地衰退,到了佛陀般涅槃一千年後,就無法體證四無礙解智的阿羅漢了,只能證得六通的阿羅漢;後來連六通的阿羅漢也無法證得,只能證得三明的阿羅漢;後來連三明的阿羅漢也無法證得,只能證得純觀行(sukkhavipassakā)的阿羅漢;後來連純觀行的阿羅漢也無法證得,只能證得三果的不還聖者;後來連三果的不還聖者也無法證得,只能證得二果的一來聖者;後來連二果的一來聖者也無法證得,只能證得初果的預流聖者。只要還有人證得聖道聖果,體證就還沒有滅沒,但到連最後一位初果的預流聖者也去世時,那時體證就滅沒了。這稱為「體證滅沒」。

四無礙解智(paṭisambhidā):1. 義無礙解智(atthappaṭisambhidā);2. 法無礙解智(dhammappaṭisambhidā);3. 辭無礙解智(niruttippaṭisambhidā);4. 應辯無礙解智(paṭibhānappaṭisambhidā):對上述三種無礙解智的無礙解智。

六神通(abhiññā):種種神變通(iddhi-vidha)、天耳通(dibba-sota)、他心通(ceto-pariya-ñāṇa)、宿住隨念通(pubbe-nivāsānussati)、天眼通(dibba-cakkhu)和漏盡通(āsavakkhaya)。

三明 (vijjā):宿住隨念明(pubbe-nivāsānussati)、天眼明(dibba-cakkhu)和漏盡明(āsavakkhaya)。

2. 行道滅沒(paṭipatti-antaradhānaṃ):在正法時期佛弟子修習止觀禪法還是可以成就的,但逐漸地連禪那、觀禪(vipassanā)、聖道、聖果也無法證得了,但如果比丘們至少還守護著四種遍淨戒,那時行道並還沒有滅沒。後來之時,比丘們想說:「即使我們精勤努力地持戒,把戒持得圓滿,還是無法證得聖道、聖果,現在的人是無法體證、通達聖法了!」結果在諸多懈怠之下違犯了戒,比丘們不互相指責,也不互相提醒,他們自己也不追悔,因此比丘們就破了大大小小的戒。後來之時,比丘們犯了心墮落(pācittiya)和粗罪(thullaccaya,偷蘭遮),接著連重罪(garuka, 原指他勝罪和僧初餘罪,在此是特指犯僧初餘罪)也破了,只是守著四他勝法而已。即使有一百個或一千個比丘還守著四他勝法,行道就還沒有滅沒;但到了最後一個比丘的根本戒都破光或去世時,再也沒有持戒的比丘了,那時行道就滅沒了。這稱為「行道滅沒」。

四種遍淨戒(Catu-pārisuddhi-sīla):波提木叉律儀戒(pāṭimokkha-saṃvarasīla)、根律儀戒(indriyasaṃvarasīla)、活命遍淨戒(ājīvapārisuddhisīla)和資具依止戒(paccayasannissitasīla)。


3. 教法滅沒(pariyatti-antaradhānaṃ,教理滅沒):「教理(pariyatti)」是指三藏佛語及其註釋書。正法期間三藏佛語及其註釋書還是能保存著的。後來之時,由於國王非法統治國家,因此大臣也行非法,人民百姓也跟著行非法。由於國王乃至百姓行非法,導致天無法適時下雨,因此農作物無法收成。由於缺乏農作物及食物,施主們無法好好地護持比丘僧團食物等資生具;比丘們由於缺乏食物等資生具而生活艱難,因此無法收攝弟子。後來之時,教法逐漸地衰敗,比丘們逐漸地無法憶持三藏的義理,只能憶持聖典。後來之時,連整部三藏聖典也無法憶持了,逐漸地到了教法滅沒的時期。

三藏聖典中最先滅沒的是《阿毘達磨藏(Abhidhammapiṭaka)》,滅沒之時是從頭(matthaka,頭首)開始滅沒的,《阿毘達磨藏》中最先滅沒的是《發趣論(Paṭṭhāna)》,接著滅沒的是《雙論(Yamaka)》,接著滅沒的是《論事(Kathāvatthu)》,接著滅沒的是《人施設論(Puggalapaññatti)》,接著滅沒的是《界論(Dhātukathā)》,接著滅沒的是《分別論(Vidhaṅga)》,最後滅沒的是《法集論(Dhammasaṅgaha; Dhammasaṅgaṇī)》。

《阿毘達磨藏》滅沒之後,接著滅沒的是《經藏(Suttantapiṭaka)》。在《經藏》中最先滅沒的是《增支部(Aṅguttaranikāya)》。《增支部》是從十一法集先滅沒的,接著滅沒的是十法集,接著滅沒的是九法集,接著滅沒的是八法集,接著滅沒的是七法集,接著滅沒的是六法集,接著滅沒的是五法集,最後滅沒的是一法集。《增支部》滅沒之後,接下來滅沒的是《相應部(Saṃyuttanikāya)》。《相應部》是從〈大品(Mahāvaggo)〉先滅沒的,接著滅沒的是〈六處品(Saḷāyatanavaggo)〉,接著滅沒的是〈蘊品(Khandhavaggo)〉,接著滅沒的是〈因緣品(Nidānavaggo)〉,最後滅沒的是〈有偈品(Sagāthāvaggo)〉。《相應部》滅沒之後,接下來滅沒的是《中部(Majjhimanikāya)》。《中部》是從〈後五十經(Uparipaṇṇāso)〉先滅沒的,接著滅沒的是〈中五十經(Majjhimapaṇṇāso)〉,最後滅沒的是〈根本五十經(Mūlapaṇṇāso)〉。《中部》滅沒之後,接下來滅沒的是《長部(Dīghanikāya)》。《長部》是從〈巴提卡品(Pāthikavaggo)〉先滅沒的,接著滅沒的是〈大品(Mahāvaggo)〉,最後滅沒的是〈戒蘊品(Sīlakkhandhavaggo)〉。當《長部》滅沒時,《經藏》就滅沒了。但當時比丘們還能憶持《律藏(Vinayapiṭaka)》和《本生經(Jātaka)》。

當時有慚恥的比丘會去憶持《律藏》,而想到沒有經典可以講說的人會去憶持《本生經》。後來之時,連《本生經》也無法憶持了,最先滅沒的是《維山達拉本生經(Vessantarajātaka)》,接著逆著滅沒的是《本那卡本生經(Puṇṇakajātaka)》,接著滅沒的是《大那蘭陀本生經(Mahānāradajātaka)》,最後滅沒的是《無戲論本生經(Apaṇṇakajātaka)》。如此《本生經》滅沒後,只剩憶持《律藏》而已了。

後來之時,連《律藏》也逐漸地滅沒了。最先滅沒的是《附隨(parivāra)》,接著滅沒的是《犍度(Khandhaka)》,接著滅沒的是《比丘尼分別(Bhikkhunivibhaṅga)》,接著滅沒的是《大分別(Mahāvibhaṅga)》,但最後還保留著〈犍度〉裡的〈布薩犍度(Uposathakkhandhaka)〉,這是指當時還保留著比丘波提木叉,僧團還能進行誦戒布薩,而那時教法還不算滅沒。即使人間還保存著一首四行的偈頌,教法也還不算滅沒。但當有淨信心的國王把裝有一千個金幣的錢袋放在大象的背上,派部下在城中擊鼓通告說:「假如有人知道佛陀所開示的一首四行偈頌者,就可以來領取這一千個金幣。」即使國王的部下遊走整座城來通告,都沒有一個人來領取這一千個金幣。由於怕有人沒有聽到,於是國王的部下遊走整座城三次來通告,也都沒有一個人來領取這一千個金幣,那時教法就滅沒了。這稱為「教法滅沒」。

4. 出家相滅沒(liṅga-antaradhānaṃ):「出家相」是指比丘們披著袈裟,手拿著缽,行走時保持威儀與正知、正念。後來之時,比丘們所披著袈裟,手所拿著缽,行走、靜默時的威儀就無法那麼使人產生淨信心了。當比丘們所持的缽就像尼乾陀沙門所拿的葫蘆缽(alābupatta,南瓜缽)一般放在肩膀上遊行,那時出家相還不到滅沒。後來之時,比丘們把缽裝到網袋裡掛在肩膀上遊行,袈裟並沒有染成適當的顏色,而只是簡單地染成淡淡的象牙色就到處遊行。後來之時,袈裟連染也沒有染了,只是在邊緣或布片上作了點淨就拿來使用了。
就如佛陀在《中部‧布施分別經》裡向阿難尊者所說的:「阿難,未來將會有沒有戒行的比丘,他們只空有比丘之名,披著袈裟。當指定想要布施給僧伽(Saṅgha)而布施給這些沒有戒行的比丘時,我說,即使這樣的僧伽施,將會帶來不可計數、不可計量的利益。 」即使比丘們沒有持清淨戒,由於還披著袈裟,所以出家相還沒有滅沒,因為大家看到剃光頭、披著袈裟的外形,大家就知道他是一位佛教的出家比丘。

當體證滅沒了,行道滅沒了,教法也滅沒了之時,出家相也會逐漸地滅沒。由於時代的變遷,環境的改變,出家比丘的生活將越來越艱難,接著連他們的袈裟也不披著了,只有在手臂或脖子上象徵性的圍著一條黃褐色的布而已。最後他們懷疑自己是不是一個出家人,而把袈裟丟棄在森林裡,那時出家相就完全滅沒了。這稱為「出家相滅沒」。

5. 舍利滅沒(dhātu-antaradhānaṃ):我們的佛陀有三種般涅槃,即:煩惱般涅槃(kilesa-parinibbāna)、蘊般涅槃(khandha-parinibbāna)和舍利般涅槃(dhātuparinibbāna)。煩惱般涅槃是我們的菩薩在菩提迦耶的菩提座上斷除所有煩惱證得阿羅漢的佛果時所經歷的。而佛陀在拘尸那羅城(Kusinārā)大般涅槃時,稱為蘊般涅槃,因為那時五蘊就不再生起了。而舍利般涅槃將會在未來發生。

佛陀在世時,佛陀本身受到人天的禮敬;佛陀般涅槃後,人們以佛像、佛陀的用品和佛陀的舍利三種象徵物來代表佛陀接受人天的禮敬。

原本佛陀的舍利是安奉在梵天界、天界、龍宮和人間各處受到人天的禮敬、禮拜的。後來之時,人、天各處的佛陀舍利就無法在各處接受人天的禮敬、禮拜了。在佛教衰退之時,整個印度的佛舍利就會聚集在大塔(Mahācetiya)。後來,龍島(Nāgadīpa)王處塔(Rājāyatanacetiya)的舍利會消失並出現在菩提伽耶的菩提場;接著龍宮(Nāgabhavana)、天界和梵天界的佛陀舍利也會消失並出現在菩提伽耶的菩提場,那時喬達摩佛教法的舍利還不算滅沒。直到所有人間、天界的佛陀舍利全都聚集在菩提伽耶的大菩提場(Mahābodhimaṇḍa),當時將重現出圓滿佛陀的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一尋身光等身形,以佛陀的身體形像結跏趺坐在菩提樹下。那時會像佛陀在世時展現雙神變的那一天所顯現的神變一般。當時沒有任何人類來到那裡,只有一萬個輪圍界的天神聚集在那裡,哭泣著說:「今天十力世尊的舍利就要般涅槃了,從今以後世間將要變得完全黑暗了!」當時佛陀的舍利突然燃燒了起來,燃燒著佛陀舍利的火焰會昇到梵天界,即使才芥子大小的舍利也都有各自一展火焰,然後佛陀舍利在輝耀的火焰中滅沒了。在佛陀的舍利滅沒時,我們喬達摩佛的教法時期就結束了。當時聚集在那裡天眾將像當時佛陀般涅槃時一般,以天界的天香、花鬘、奏天樂等來禮敬、供養佛陀,以右繞三圈來表達對佛陀的禮敬後,說:「願未來我們能見到佛世尊出現世間!」然後回到各自的天界去。這稱為「舍利滅沒」。

在這五種滅沒中,教法滅沒(pariyatti-antaradhānaṃ,教理滅沒)是根本。如果教法滅沒,行道也會滅沒的;其實只有教法住世,行道才能住立。

古代在錫蘭島即將發生大災難時,這個災難稱為「旃陀羅提舍的怖畏(Caṇḍālatissabhaya)」,帝釋天王預知此事,恐怕教法滅失,於是化現成一位男子,變出一艘竹筏,對比丘們說:「尊者們,大怖畏即將降臨,天將無法適時降雨,比丘們獲得飲食等資生具將有困難,將無法很好地保持教法,請尊者們上船渡到對岸去來守護生命吧!尊者們,這艘竹筏的空間不夠大家坐下來,請大家扶著木板站著乘船吧!到了那裡就不會遇到災難了。」當時有六十位比丘為了保護三藏不願意離開而守在那裡,他們前往南馬來亞山地區(Dakkhiṇamalayajanapada)只獲得植物的地下莖、根和葉來維持生命,他們過著艱苦的生活來守護三藏與註釋書,經過了十二年的時間大災難才過去。
災難過後,到對岸去避災的七百位比丘回到錫蘭島,回到卡拉村地區(Kallagāmajanapada)的曼陀羅園寺(Maṇḍalārāmavihāra),在與那六十位守護三藏與註釋書的比丘們見面後,比對下發現三藏與註釋書的一個音節或一個字都沒有任何的差錯。


有人可能會引用《長部‧大般涅槃經》佛陀對善賢(Subhadda,須跋陀羅)所開示的:「善賢,在此,只要比丘們能正安住(於八聖道分),世間將不空缺阿羅漢!(ime ca, subhadda, bhikkhū sammā vihareyyuṃ, asuñño loko arahantehi assā’ti)」的話來說,行道才是根本,教法並不重要。

如果沒有教法如何能正確地修行呢?沒有依法正確地修行,如何體證聖道聖果呢?因此我們要知道,如果教法滅沒,行道也會滅沒的;只有教法住世,行道才能住立。
因此,只要教法還保存著,教法就不會滅沒。

當然,大家要知道,學佛是要依法來修行的,如果大家不依照佛陀所開示的教法來修行,就會失去學佛的意義了!
如何使正法久住

今天我們跟大家討論四大教法、正法與正法久住、正法可運行多久和正法的消滅,主要就是要讓大家對佛陀的教法有所認識,進而努力使佛陀的正法得以久住。

佛陀的體證正法可以運行五千年,也就是說,現在是佛法的正法時期,只要佛弟子依法奉行,還有兩千四百多年可以證得聖道聖果。

然而,我們要思考的一點是,我們距離佛陀時代已經經過兩千五百多年了,我們的善根是屬於比較鈍根型的,因此才沒有因緣生在佛世,甚至在更早的時期修習並體證涅槃,所以我們是要更加努力修行才能解脫生死輪回的。

教理正法的消滅是從《阿毘達磨藏》最先滅沒的,請大家看看吧!佛陀的教法是三藏聖典,但現代有許多學者及佛教徒,甚至是有名的出家人也開始在批評《阿毘達磨藏》了,他們認

為《阿毘達磨藏》不是佛陀所宣說的,他們只承認有兩藏而已,這不是教理正法消滅的前兆嗎?

現代有許多出家人不研究也不相信註釋書的解釋內容,只憑自己的臆想來理解佛法,這是很危險的!

我們要了解,佛陀所開示的教法正是他親身所體驗的。他把自己所親身體證的修行方法向弟子們解說,希望弟子們依此方法來修行,也能體證四聖諦,解脫生死輪回之苦。
有時候我們自己閱讀經典,如果沒有閱讀註釋書的解釋,經常會有誤解的情形。而且只看經文的片斷,也容易斷章取義。大部分學者只重研究,對佛法是沒有信心的;有些人雖然有信心,但思考方法卻錯誤了,不知道佛法是用來修行以解脫生死輪回之苦的。如果佛教徒沒有思考到這一點,只是盲目地相信他們的見解,殊不知是在幫倒忙,加速正法的消滅而已!
想要使正法久住,首先我們要對佛法有正確的認識,對佛教的修行方法有正確的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12-2015 04: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當代佛教徒的使命

修學佛法的目的是為了使我們帶來快樂;而究竟的目的則是為了體證涅槃,解脫生死輪回之苦。
在佛教裡,我們的教主是喬達摩佛,如今他已經般涅槃了。另一個很重要的要素是三藏教法,由於過去聖僧團的努力,如今巴利三藏聖典也還很好地保存著。我們佛教的另一個重要的要素是教團。

除了教主和三藏教法外,佛教教團的健全有三個要素:寺院道場、出家僧眾和外護信徒。

1. 寺院道場:佛教寺院代表著我們佛教的表象之一,由於寺院的存在,出家僧眾才有安住、修行、學習及弘法的地方,信眾也得以前來聽聞、學習佛法。

2. 出家僧眾:出家僧眾是佛陀之子,依佛出家,遵照佛陀所制定的戒律來生活,依照佛陀所教導的教法來修行。他們把身心奉獻給佛教,既為了自己解脫生死輪回之苦,也為了延續佛陀的教法慧命。只要他們能真正依佛陀的正法律來奉行,正法就有光輝的一天。

3. 外護信徒:外護信徒是在家的信眾,也是護持佛教的人士。由於出家僧眾不得接受及使用金錢,也不可以挖地和砍伐草木,所以並不適合親自建造佛教寺院,這個責任就要落在在家信徒的身上了。如果沒有在家信眾的護持,出家僧眾就無法安住、學習、修行並弘揚佛法了,所以在家居士要了解自己的責任所在,才能使佛教發揚光大。
如何真正地使佛陀的正法久住呢?對出家比丘來講,有兩件事是最為重要,也最能使正法久住的:第一是以持戒為基礎精勤努力地修習止觀禪法,使自己證得阿羅漢果;第二是有系統地把佛陀所教導的三藏聖典背起來。

當自己證得了阿羅漢果時,自己的戒、定、慧就圓滿了,就能毫無差錯地把佛陀的教法弘揚開來;當自己把三藏聖典背起來時,就能依佛陀的教說來弘揚佛法,而不是自己個人的見解。所以這兩種是使佛陀的正法久住很有效的方法。

各位佛友,你們想要扮演什麼角色呢?請好好地去思考思考吧!

如果你們想要出家,請好好地思考自己的發心是否正確;是不是發好心來出家的,有沒有被權利、名聞、利養沖昏了頭;自己所做所為對佛教是好的,還是不好的;自己所做所為會使自己投生善趣,還是會讓自己墮入惡道!

如果你們想要以在家居士的身分來學習及護持佛教,也要學習如何使你們建立正確的人生觀,正確的生命態度,正確的佛法觀念;學習使自己現世獲得快樂,來世獲得快樂、比現世還

好的生活方法,未來規劃如何實踐達到最究竟、勝義的快樂。

佛陀的教法真的是很好,請大家用心來學習,用心來體證。
在《本生經》和《長老偈》裡提到:
Dhammo have rakkhati dhammacāriṃ,
dhammo suciṇṇo sukhamāvahāti.
Esānisaṃso dhamme suciṇṇe,
na duggatiṃ gacchati dhammacārī.
法實守護法行者,善行法者帶來樂;
善行法有此功德,法行不墮於惡趣。
The Dhamma protects those who live by the Dhamma.
The Dhamma well-practiced brings happiness.
This is the reward when Dhamma is well-practiced:
One who lives by the Dhamma does not go to a bad destination.
(J.i,p.215; Thag.p.272,v.303; BuA.p.174.)
法確實會守護依法奉行的人,善法能帶來快樂;善行法有這樣的功德利益,依法奉行的人不會墮入惡道。
時間的關係,三藏研習營的課程今天就講到這裡,明天上午我們還有即時問答,到時候如果大家有相關問題,可以再提出來討論。

祝大家平安快樂!
祝大家早證涅槃!
這篇是 覓寂 2015年12月11日在馬來西亞悉達林三藏研習營的講稿,當時聽眾大約30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12-2015 06: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月:遊覽面書的佛法探討,看到某禪者說,四大是外道的理論不是佛陀所教。啊,怎麼會這樣?

他應是不依據經典亂說了。明明大念住經就提到了四大的禪修方法。
四界(地 水 火 風)

居然說是外道理論,這世道有出現在經典的事就說沒有。

可惜可惜。

如不守護三藏,恐怕日後連大念住經都沒人去記得了。
誰說不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8-2-2019 08: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4-4-2024 12:14 PM , Processed in 0.065238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