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177|回复: 23
|
【不丹】不丹: 是命中注定的旅程 - 不丹九天八晚之旅
[复制链接]
|
|
本帖最后由 chengfeng 于 23-4-2015 01:02 PM 编辑
小妹在过去几年曾五度去到不丹旅行, 累积了不少不丹旅游资讯和心得, 写下过百篇不丹旅游的网志, 务求让大家最简单快捷掌握如何计划不丹旅行.
小妹的不丹旅游网志 - <<不丹: 是命中注定的旅程>> : http://www.venus-travelling.blogspot.com
欢迎到<<不丹: 是命中注定的旅程>> 的facebook page 给 like, 即时接收不丹旅游最新资讯 : http://www.facebook.com/venusbhutan
*******************
不丹之旅 - Day 1 - Paro帕罗 ~ Paro Airport帕罗机场 (Part 1)
欢迎到我的网志看旅途中的照片 - - > http://venus-travelling.blogspot ... ay-1-paro-paro.html
酒店03:30am morning call, 03:45am我已到酒店的餐室, 匆匆吞了一个牛角包, 便到酒店大门上小面包车去曼谷机场.
不丹皇家航空Druk Air 在W柜台, 也就是曼谷机场离境大堂最右端. 我依网友提示, 要求要左边後排的窗边位置, 因为这样可以看到喜马拉雅山的雪岭. 排队时间不长, check-in手续也很快, 约04:30我已完成check in.
约05:40登机. 进入机舱. 见到身穿女装国服kira的空中小姐在安排客人坐下, 不过空中少爷只穿普通空中少爷制服, 而不用穿男装国服gho.
飞机不大, 全机124个座位, 没有甚麽影视娱乐设备, 不过新型舒适的, 完全没有残旧二手的感觉, 全机由三位空中小姐, 一位空中少爷照顾.
KB131准时0600起飞, 飞了大约半小时, 空中服务员开始供应早餐, 飞机餐应该不是不丹口味吧, 只普通的spinach通粉薯饼等等.
飞了两个多小时, 终於见到喜马拉雅山的雪顶, 很美, 但看不到很清, 更难用傻瓜机拍得很清, 因为雪层很厚, 看不到网友拍回来的整个山脉, 而只看到小小一截的顶峰, 虽然这小小一截已教人倾倒.
机长说因为气流关系, 会盘旋多一会, 结果我们在这个天朗气清的天气下飞了三个多小时, 终於在不丹时间09:20am在不丹帕罗机场安全着陆, 原应08:00am着陆, 迟了一个多小时.
走出机舱, 吸到不丹第一口空气, 阳光普照, 清凉气爽. 我到了不丹帕罗Bhutan, Paro.
走到入境大楼, 其实排队等候办入境手续绝对不是网友说得那麽慢, 而且入境关员都是用电脑办手续, 由我开始排队到办完手续也只大概15分钟. 办完手续转右出去已是行李输送带.
取了行李, 过了海关, 已是机场门口, 几乎没有机场大堂, 我见到好一些穿上国服gho的导游们聚在一起, 等候他们的客人, 不一会我也找到我的导游先生Chencho Dorji, 一位醒目亲切常露微笑的年轻人.
他一手帮我接过行李箱, 带我到旅游车, 车就泊在机场外的露天泊位, 是辆白色四驱车, 黑黝黝胖子司机叫Lhama, 旅游车开出机场, 还不到上午十时.
“你有甚麽想玩的, 想看的, 想做的就告诉我, 我会尽力去帮你完成的.” Chencho微笑热心的说.
“明天上虎穴寺, 我想骑马上去.” 我说.
“行, 我可以安排.”
“我想泡热石浴(Hot stone bath).”
“没问题, 我会安排.”
“我想看人们射箭.”
“可以, 我也会跟我的朋友比赛射箭, 我可是射箭好手来的, 常常会赢.”
(………待续)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1-2015 01: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丹之旅Bhutan - Day 1 - Paro帕罗 ~ Ta Dzong国家博物馆 (Part 2)
完整版本请见 --> http://venus-travelling.blogspot ... -paro-ta-dzong.html
才几分钟车程, 我们已到了市中心地带, 在这里, 连加油站也是传统不丹式建筑. 我们驶入大街, 大街的两边是整齐的不丹式楼房, 全都是两, 三层高. 我们先去Bhutan National Bank兑点不丹币Ngultrum (Nu).
我问Chencho应该兑多少钱呢? 因为正如资料所说, 除自费项目(例如上述的骑马和热石浴)和买纪念品之外, 游客是不大要用钱的.
“先换USD100吧, 不够再换.” Chencho说.
柜位小姐把USD100兑成Nu4213递给我, 全都是纸币, 大部份都是比较残的旧钞, 只有Nu 1是新簇簇的. 我在香港以HK$7.783兑USD1, 即是说我的兑换价是HK$1对Nu5.41.
由走入银行至走出来, 大概只花了八分钟.
Paro的市中心的确如网上资料所说, 两条大街而已. 不过Paro大街很整洁, 没有垃圾, 停泊在路两旁的车, 车身光洁亮丽, 看上去好像全都簇新似的.
然後我们往酒店去, 酒店Tandiling Resort在离市中心大概五至十分钟车程, 在小山丘上, 晚上很难出去市中心逛逛.
酒店门匙匙扣, 是个阳具模型来的. 一早已在网上看到百遍说不丹人对阳具的崇拜, 在住宅外墙画大大个阳具图像以辟邪和期求家宅兴旺, 不过倒没想到酒店会这麽幽默, 以阳具模型为匙扣.
Chencho说他昨天才刚送走来看Tshechu的客人, Tshechu(祭秋)是不丹的的节庆, 不丹不同的城市的Tshechu时间不同, Paro Tshechu在三月尾, 一连四, 五天, 就在我到不丹前一天完结. 很多游客特别为看Tshechu而到不丹, 所以要很早筹备, 网上说之前半年至九个月要着手联络旅行社订团.
休息了一会, 我们便出发到我不丹之旅的第一个景点, 在山岗上的Ta Dzong. 这里几百年前是watchtower, 负责保卫前面Rinpung Dzong的了望塔, 现在改为National Museum.
我们进博物馆前, 要在门口的守卫室放下随身袋和相机, 不丹很多寺庙和Dzong的内部不可以拍照.
门口走进去是四楼, 博物馆内部较暗, 呈圆形的, 我们一层一层丶一圈一圈的走, 我们由四楼唐卡开始, 绘画的唐卡, 刺绣的唐卡, 往上走有几十年前的不丹老照片和邮票. 往下走有满是佛像的展厅, 金身的, 铜的, Chencho说凡是供佛的, 面前都会放的水都是七碗, 佛像多是佛祖, 第二佛也即是莲花生大士, 还有统一不丹的国王, 和其他佛教人物的雕像.
再走下去有不丹传统服饰, 不同阶级的人戴的不同颜色的scarf, 硬币, 宪法, 武器, 牢房, 古代生活用的器皿, 工具等等.
沿路Chencho细心讲解不同的人物和故事, 慢慢走慢慢说, 从Ta Dzong後门离开, 已经下午一时多. Ta Dzong後门是两个很大的金身转经轮, 出面是一个山坡, 可以看到Rinpung Dzong, Paro市的全景, 还见到Paro机场.
之後回到市中心吃饭, 我一个人但餐厅给了我七餸一饭, 饭是红米饭, 餸有肉, 有椰菜花, 甜薯, 乾鱼, 还有一道我不知道是什麽菜类条状植物, 再来了一碟乾饺子和不丹名菜Ema Datshi. 之前看资料说不丹菜很很很辣, 行前我已经开始 “练习”吃多点辣, 也做好辣的心理准备, 结果枱面上的菜一点也不辣, 还有点甜, 怪不得Chencho不跟我一起吃饭, 这些对他来说完全不够辣.
幸好还有Ema Datshi, 是芝士辣椒, 吃Ema Datshi也是我的wish list上其中一项, 在香港我是不会把青红辣椒放进口的, 不过在这里伴着芝士汁, 很惹我兴趣, 辣不过如果没有咬中辣椒梓, 也不会太辣, Ema Datshi满足了我对辣的期望, 吃多我吃不了, 不过我总爱捞一点来伴饭调调味.
(………待续)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2-2015 12: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丹之旅Bhutan - Paro帕罗 ~ Rinpung Dzong帕罗宗 - 31 Mar 2010 (Day 1) (Part 3)
欢迎到我的网志的游记完整版和旅途中的相片 - - > http://venus-travelling.blogspot ... 1-paro-rinpung.html
饭後, 我们便出发到Rinpung Dzong. Rinpung Dzong也就是Paro Dzong, 在不丹, 通常是大城大镇才有Dzong, 一般都是政府和僧人共用, 一半是政府办公室, 一半是僧侣的地方.
我们先走过一道木桥, 下面应是Paro Chu帕罗河吧, 然後要走好一段上山的路, 一直瞧着Rinpung Dzong的建筑群走过去. 走在山坡上, 细心的Chencho怕我刚刚飞入山区, 会容易累着, 要我停停休息. 好事的我心急想继续走, 不过他说也停停, 让他戴上scarf.
这scarf是很长很长宽宽的一件, 麻质的感觉, Wiki说正名是Kabney, 平民戴的是白色, 国王和国师Je Khenpo是黄色的. 戴上scarf是有特别的方式, 要戴好也要整理好一会, 我没有留神, 也忘了拍下, 只记得scarf由左肩至右臀腰的位置从背後兜着, 在左腋胸前位置打结. 不丹男子每逢到正式场合或者是进入dzong也要戴上scarf.
“我们的司机Lhama的名字是真的吗? 跟 “喇嘛”一样呢.”这个问题我想了一个早上.
“是真的, 他父母找喇嘛帮他改名, 那喇嘛就帮他改名也叫 “Lhama”.”Chencho答.
来到Rinpung Dzong主楼门前的空地, 有一支旗杆高高的挂着不丹的黄橙龙国旗, 我问: “你们做学生时要学画国旗吗?”
“要呀.”Chencho答.
“龙很难画呀, 怎会画得好呢?”
“不怕, 慢慢画便行.”Chencho微笑的说.
我们走进Rinpung Dzong, Chencho给我讲解沿路的墙壁的佛教绘画, 例如四友寓言, 莲花生大士, 东南西北四大天王等等. 走入内庭, 很典型的不丹Dzong建筑, 以白底橙花黑木为主, 衬起上来高雅清丽, Dzong的好些室内地方, 不许拍照, 不过内庭露天的地方都可以拍照的. 我们停停走走, 又爬上二楼, 远眺Paro市全境, Rinpung Dzong的设计很和谐, 我们好像遇不到其他游客, Dzong内也只是偶然有一, 两个喇嘛走过. 我们慢慢的在Dzong内慢步, 不过开放给游客的地方不多.
我们离开Rinpung Dzong时, 我在大门回望一下石梯, 好面熟, 应该就是梁朝伟和刘嘉玲和一大班喇嘛拍结婚照的那一道石梯吧.
离开Rinpung Dzong, 我们驾车回酒店, 就在回程途中, 我们遇见有人正在射箭, Chencho一看见立刻叫Lhama停车, 然後带我下去看.
我们走到箭靶附近, 跟另外几个西方游客在一幅应该特别为保护观众免受箭伤而起的石屎墙後躲着, 墙身上有个小孔, 不知是不是特别让观众可以从这个小孔观看对面搭箭拉弓的情景.
箭靶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小, 绝对不是我们常见的那种人视线高度, 大圆形一个圈一个圈色环分明的那种, 而是小小的一个长方形木牌插在地上, 木牌上画上一个小圆圈, 箭手们都正站在对面, 向这边放箭过来.
所谓 “对面”, Chencho说有150米的距离, 我就觉得那个距离远得不要说射中圆心, 要让箭碰到箭靶也似乎极难.
Chencho说现在很少人用传统竹制的弓箭, 人人都用美国制的钢弓和箭, 当然他自己也是, 美国的弓箭很贵, 一把弓可以卖百多至几百美元, 不过包保养, 如果弓坏了, 可以拿到不丹的代理商处, 他们会把弓运回美国维修, 同时会即时拿另一把弓给客人使用.
箭手们从150米外射箭过来, 不一定能射中箭靶, 但每一箭都一定能射过这150米的距离, 到达箭靶前後的位置, 臂力实在相当.
射了好多回之後, 似乎对面的箭手都把箭射完, 他们一同由对面走过来, 见他们也不是人人穿gho, 有些人是穿普通长袖上衣牛仔裤, 有年青人也有中年人, 当然全都是男士.
他们过来, 先拾回自己的箭.
我问Chencho: “是有特别记号让他们认回自己的箭吗?”
Chencho说箭都会有不同颜色, 记号或编号, 所以可以找回自己的箭, 一支箭也要两, 三块美元, 我们就见到其中一位箭手的箭身破了, 不能再用
Chencho说, 再加上射箭的其他装备, 如护臂, 护指, 箭袋, 弓袋等等, 是十分花钱的消遣活动, 不过不丹男人人人都爱射箭, Chencho更当然是其中好手.
各自拾了箭, 比赛又再次开始, 我们再看了好一会才走.
回到酒店, 大约下午六时, Chencho约我七时到酒店餐厅吃晚饭. 我回房中休息, 电视有几十个频度, BBC, CNN都有, 还有很多印度频度. 看看不丹的电视, 见到不丹的电视有不丹电影的宣传广告, 应该是爱情片吧, 虽然听不明白简介内容, 不过看上去, 倒有点印度爱情片感觉.
我进浴室洗澡, 日落之後天气冷, 我也挺担心会如一些网友所述会有没有热水或水压不够的情况出现, 结果是浴室的设备非常良好, 热水够, 水压足, 浴室整洁, 光线充足, 比起欧洲某些酒店还要先进清洁.
坐到梳化前再看电视, 看到不丹的BBS (Bhutan Broadcasting Service)节目, 几个穿gho的男人围在桌前认真议论, 大概是时事议论吧, 都是说不丹语, 听不懂.
七时去餐厅, Chencho跟我一起吃饭, 晚餐他们也是端来一大碟红米饭几碟小菜, 不太难吃但一定不算好吃, 而且又不是不丹菜, Chencho没吃我这些菜, 他叫厨房另外拿了一碟饭菜给他, 一大碟红米饭, 再加一大堆辣椒辣肉等等, 我要了一点点来吃, 果然辣得不错.
Chencho的英语会话很好, 流利清楚, 而且词汇比我还要多, 他说因为他在做了很多年导游, 很多客人都是美国人, 说多了听多了, 所以说得好.
“我已帮你订好明天的马, 不过马不能走完全程, 最後一段要你自己走, 下山也要自己走, 不过你放心, 我会陪着你一起走, 万一你走不动, 我会背你走.”Chencho的样子很认真, 绝不是开玩笑的样子, 看来他真的诚心诚意一定要带我上到他们神圣的虎穴寺中.
“马儿能帮我走多少呢? 我自己要走多少呢?”
“马儿可以帮你走百分之八十的路吧, 馀下的百分之二十要你自己走.”
“你有没有行山拐杖可以借我用呢?”
“有的, 我会带来, 别担心.”Chencho细心也小心, 我才不担心.
“天气冷, 你们只穿gho, 不够呢.” 畏寒的我, 刚洗完澡时着实觉得冷.
“我们会在里面穿多点厚衣, 也会穿袜裤, 还会把手缩进gho里.” 说着Chencho寒着背的把手缩进gho里, “或者这样的把两手收起来.” 他把两只手做一个 “请请”的动作并在一起.
饭後我走出酒店去看一会星, 天气都颇冷, 有点风, 我穿了长裤, 薄中外套, 长袖上衣, 围巾, 仅仅可以. 沿路没有路灯, 附近的屋子的灯也照不到这里, 路很黑, 之前我看过网友提示, 带了手电筒, 所以没问题. 抬头望天, 虽然云层一忽儿这边, 一忽儿那边, 我总未能看见一整个星空, 不过在天空的不同部份, 我仍看到很多星星, 虽然冷, 但很舒服, 我很久没见过这样广阔的天空.
在小山岗上看下去, 看着Paro市的点点灯光. 还不知是心理作用, 还是光差的影响, 我还要背着山下的灯光望上天上, 以求更清楚看到天上星星. 虽然往山上走了一段路, 身子也热了, 不过始终风大, 逗留了一会我便回房休息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2-2015 08: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丹之旅 Bhutan - Paro帕罗 ~ Taktsang虎穴寺 - 1 Apr 2010 (Day 2)(Part 1)
欢迎到我的网志的游记完整版和旅途中的相片 - - > http://venus-travelling.blogspot ... -paro-taktsang.html
看人家的网志说不丹晚上的狗吠声很吵, 吵得整晚也睡不着. 但我一点也听不到, 晚上一片寂静, 一点声响也没有.
早上醒来梳洗收拾, 我们会离开这间酒店. Chencho跟我一块吃早餐, 今天是自助西式早餐, 当然没甚麽好吃的.
今天因为要骑马爬山, 我穿了较少衣服, 一件白色吊带背心加白色长袖薄外衣和牛仔裤.
“我喜欢你穿橙色gho. 精神多, 很好看.” Chencho今天穿了一件橙色格仔gho, 还别上五世国王的襟章.
“你们很喜欢载国王的襟章吗?” 资料和网页都这样说.
“是啊, 我们很喜欢我们的国王.” 他指着襟章说.
早餐後, 我们上车出发到虎穴寺去. 上车时, 我留意到他没穿不丹男人的黑色长袜和黑色皮鞋, 改穿了白色小短袜和黑色运动鞋. “啊, 你转了鞋袜.” 我指了指他的脚. “因为今天要爬山啊.” Chencho笑着点头说是.
不一会Lhama已送了我们到虎穴寺山下. 我带了背包, 当然是打算让Chencho背的, 反正他绝对不会让我自己背的, 背包里放了水和啤梨. Chencho拿了爬山拐杖, 准备好便出发.
先要走一小段上坡的路, 来到一个树林, 前面已经见到好几只马, 对於我来说不算horse, 只能说是pony.
我跟Chencho在等马主准备, 因为会有另外一个美国family跟我们同时出发, 这个美国family是一对年轻夫妇带着三个小孩, 小孩们大概五至十岁, 他们要了四只马, 年纪最少的弟弟跟妈妈坐一只马.
在等的时候我跟Chencho说: “我在香港一直有学骑马的, 学了四, 五年. 骑马在香港不是很普遍, 而且都只是在一个小沙圈里面跑, 没有太多机会跑出学校之外. 所以在网上看到可以骑马上虎穴寺, 就一定要试试. 本来我这个假期是打算去欧洲, 或者英国或者澳洲骑马的, 没想到来了不丹也可以骑马!”
马主拉了给我骑乘的pony过来, 他们让我在马的右边上马, 我多年来习惯左边上马的, 一时间不晓得如何在右边上马, 热心的Chencho和马主已合力扶我上马, 结果我上得笨手笨脚, 真丑怪.
上了马我才发现, 原来马主没有给马配马缰绳, 只有一条拉马头的绳子, Chencho和马主叮嘱我小心抓紧马鞍头以确保平衡. 对於这些pony的安全性我绝对放心, pony们天天在这里工作, 他们比谁都熟识这里的地形, 而且一看他们的神态, 便知道他们脚程有限, 完全快不了, 一定会安安稳稳的送我上山. 不过没有马缰绳始终可惜了点, 说到底我也是个rider, 没有缰绳始终算不上ride, 充其量只是个乘客啊.
前面的美国家庭也全都上了马, 大家准备好, 出发了! 他们让他们家的大姐(其实也只有约十岁)先行, 然後是二哥(大约有八岁吧), 接着是妈妈和小弟, 爸爸押尾, 也就是在我的前头.
我们做游客的骑马上山, 马主和导游们则要走路. Chencho很贴心的叫我把相机交给他,让他帮我拍我在骑马的照.
我很开心, 一直很希望可以骑马就入森林, 爬上山, 在香港基本上没机会, 上次在冰岛, 很多时都在跑着泥路石屎路, 所谓森林都只是矮木林, 这次虽然我不是fully riding, 不过我可以骑着马走到森林中, 我很开心.
Chencho在我後头跟着, 我知他在小心的看着, 生怕我会掉下来. “Chencho, 你把相机给我.”我跟Chencho要回相机. “我以前去骑马旅行, 是在正在跑着的马儿背上, 单手拿着缰绳, 另一只手拿着相机拍照, 完全没问题的, 别担心.” 一边说, 我一边在拍照, 拍森林, 拍前面的美国家庭, 拍山峰峻岭, 也拍Chencho拿着拐杖背着我的背包健行的模样. Chencho见我这个模样, 似乎放心下来, 轻松的健行起来.
这只小马, 我坐着不用手也能骑得安安稳稳, 不是我炫技, 是前面的马儿太慢, 我手头上没马鞭也没缰绳, 脚上本能反应的踢着马肚要小马加速, 但小马一点反应也没有, 只是努力的把头栽进前面美国爸爸的小马的屁股上. 而美国爸爸的小马根本不觉得自己正在工作中, 迷迷糊糊的有一步没一步的走着, 有时站着像忘记要上路, 我想趋我的小马赶过它, 不过Chencho拉着我的小马说我的小马要跟着前面的小马, 没法子, 有时马儿特别脾性, 我们在香港很多时也会遇上某些马儿一定要带头或者一定要押尾, 那好吧, 我便乖乖的坐在马背上让小马背我上山.
路一直向上, 不平坦, 多石, 我们正穿过一片森林, 树木不大但很高, 树荫遮着我们, 倒也清风送爽.
才走了不到十分钟, 我的小马又栽进人家的屁股, 回过头来看看, 原来我们来到一道小小溪的小小分流处, 前头还有一个以溪水转动的大型转经轮, 我前面的马儿全都停下来.
“它们在喝水呢!” Chencho探头一看笑说.
我低头看我的马儿, “它也在喝水呢!” Chencho笑说, 原来我的马儿已探头到转经轮那边, 喝着转经轮下游的水.
马儿们喝了点水, 马主便趋着它们前行, 沿路不断上斜, 有一些不丹妇女在地上摆卖一些民族特色工艺品, 民族特色用品. 路面全程都是泥路, 有时是铺得比较好的梯级, 有时满布石块, 前面的马儿很慢, 我也没打算要趋快我的马儿, 就让它跟着人家好了, 就是有时我的小马很喜欢把头和身探出山崖的一边, 虽然我知小马熟路, 虽然我知小马不会发癫抛我下山, 但我也不想小马的马身那麽向外倾, 可是不论我是如何努力的以多年练就的脚法去踢小马, 小马也不作理会, 我也尝试拉扯系着马头的小绳, 也没甚反应, 唯有放弃.
在香港学骑马, 我们只会把脚尖放在脚踏上, Chencho见到, 紧张的走过来, 认真的把我的脚塞进脚踏才放心, 我见状不禁失笑: “Chencho, 我在香港的骑马训练, 教我们只能把脚尖放在脚踏上, 因为万一会堕马, 脚掌不会卡在脚踏里掉不下来让马儿拖行.”不过我知道Chencho着紧, 反正这只小马不会有能耐把我摔下来, 我就这样用脚掌踩脚踏吧
在我前头的美国爸爸身形十分高大, 但骑着小马, 小马很慢很慢的缓步上山, 美国爸爸实在支持不住这只小马的 “极速”, 不停的在嘲弄着说: “I am riding the slowest horse in the world!!!” 逗得大家都笑了.
前头的小朋友不知是不是没有甚麽骑马经验, 偶尔在大呼小叫, 有时可能是马儿有小失蹄, 有时可能是有很斜的斜坡, 更有时是最前头的小马完全不肯走, 十岁小大姐不论怎样摇晃呼叫, 她身下的小马也不为所动, 大家都笑弯腰.
沿路遇到其他徒步的西方旅客, 撑着行山拐杖站在一旁的树荫下喘气, 虽然我要骑马上山的原意是因为我想骑马, 但我现在完全觉得我在无心插柳下做了一个极聪明的决定: 我是绝对应该骑马上山的, 如果自己走只怕走不了几步便要放弃, 就算能坚持, 可能会去到中途不上不下, 最多只能去到半山观景台便要停下, 绝对上不了虎穴寺里面.
天气很好, 阳光普照, 蓝的天白的云, 但仍凉风送爽, 始终仍是刚踏入春季嘛, 所以加起来刚好, 沿路美国家庭的导游先生前前後後的看顾着几位大小旅客, 山边不时见到挂着彩幡旗.
“Venus~” Chencho在後头叫我, 我转过头去, Chencho唠唠嘴, 原来他走更斜的捷径上去, 因为我们骑马不断走之字形的大路, Chencho身手灵活, 走笔直的斜路对他来说其实更快更省力. 没两下功夫Chencho上了上面的路在等着我, 我还在 “之”字的慢慢走呢.
沿路碰到一些穿上kira的年青不丹女子, 她们是来供奉莲花生大士的, 她们正在树荫下休息, 见她们也撑着伞的, 原来撑伞不只是香港女子的特徵, 亚洲的女子也怕给太阳晒黑.
我们的人马不断上斜, 回头看去, 原来我们已在高山之上. 就这样慢慢的散着步上去, 大约四十分钟多一点, 我们一小片空地, 马主和导游们让大家下马, 好让马儿休息.
我想在左边下马, 但小马停得太贴近山边, 我在左边下马会掉下山, 我只能在右边下马, 但我不习惯在右边下马, 在犹豫的一刹, Chencho已积极地扶我下来.
这个平地的周边树上挂了满满的彩幡旗, 我最是喜欢, 还有一个特大转经轮, 转经轮放在一个凉亭里, 路过的不丹公公婆婆和善男信女们走过这里, 不论会不会停在这里休息, 或者休息多久, 也会过来凉亭转轮.
这片平地是一个很好观景台, 在这里, 我们可以远眺虎穴寺全貌. 在不丹妇女在摆卖工艺品, 有不丹善信在转经轮的凉亭乘凉休想, 马儿都停在山边, 有游客坐旁边的长椅休息, 也有旅客四散拍照.
休息了一会儿, 见有只马正是 “单枪匹马”的自己走了上山, 来到我们正停留的空地, 我一看没有马鞍, 也没有马主马夫跟着, 这只马干什麽自己跑上来呢? 这只马们的出现正好印正了我 “马儿们都很熟路”的想法.
马儿悠悠然的走过我们中间, 跑到马儿们处. 我正做没理会, Chencho叫我转头看: “嗨, 在喝奶呢.” 附近的游客也看过来, 原来小马不怕路远艰辛, 巴巴的跑上来, 有如此巨大的推动力, 就是 “妈妈奶”, 小马正在伸着头喝着马妈妈的奶
休息了十来分钟, 我们再次出发, 我这次学乖, 在Chencho又过来很热心的帮我上马时, 我跟他说好: “成成成, 我自己上马好了, 在香港我也是自己上马, 我可以的, 让我自己在左边上马好了.” Chencho依然本着专业精神, 走过来在我身後, 以防我上不了马要帮我.
大夥儿上了马便出发, 前面美国爸爸实在忍受不了 “the slowest horse in the world”, 决定弃马徒步, 这种小步道对他这种昂藏六呎的白人男子绝不是一回事呢, 他让他的小儿子自己骑一只马, 反正这只the slowest horse in the world这样慢慢踱步, 小朋友不会有危险的.
过了几个卖工艺品的小地摊, 我们又正式走入山上, 继续往上走. 美国人的家庭教育不错, 他们放心让孩子尝试, 让孩子闯, 他们一家人包括徒步的爸爸跑在前头, 小儿子看样子五岁左右吧, 由导游先生伴着, 远远的在後面跟着, 难得父母放心之馀, 小儿子也不会左怕右怕.
听他的导游叫, 小儿子叫Daniel, Daniel不怕马, 不怕生, 也不怕自己一个给家人抛在後头, 虽然他一时也未能适应自己骑马, 小屁股怎坐也觉得痛, 他的导游哥哥很体贴的陪着Daniel, Daniel不断问着很多问题, 他的导游哥哥陪他谈着天, 帮他垫好马鞍让他坐得更好. 其实Daniel是踩不到脚踏, 他两脚踢踢的跨在马背上, 平衡力倒好, 这麽小的一个小朋友, 也要一点胆量才行. 见他又靓仔又大胆又活泼开朗, 我和Chencho在他後面见到, 也很喜爱.
我们继续上山, 沿路见到正在休息的不丹善信, 有满面绉纹满头白发穿kira的不丹老婆婆, 也有包括出家做了喇嘛的小儿子的一家大小, 也有不丹民众快步当先, 走得快於马队之前.
这样多走了十来分钟, 我们到了一个小小的空地, 我们要在这儿下马, 马儿只能将我们送到这里来, 馀下的路要我们自己走.
Chencho立即尽责地要过来扶我下马, 我赶紧跟他说: “让我自己来, 我会下马的, 我自己在左边下马.” Chencho才稍微停住了没冲上来. 我也快快下马, 一心急一时想不起这只是小马, 下马力度大了一点, 双脚吃痛.
我上前向马夫付路费, Nu500, 其实也不到HKD100, 骑了一个小时多一点点, 省下这麽多力气时间, 简直超超超超值!!!
开始要自己走路了, 才走出一小段路, 我们来到一个小小的观景位置, 有一个小石台, 可以在这里坐着拍到自己和虎穴寺的合照, 我们等正在拍照的游客走了, 到我上前让Chencho帮我拍照. 小坐了一小会, 我们便起行, 是我正式自己行上虎穴寺的路程.
“当年烧了虎穴寺, 花了很多钱来重建吗?”
“是啊.”
“全国都有筹款活动吗?”
“有啊, 捐了很多钱. 那时每个不丹家庭都要派家人出来义务帮忙重建虎穴寺, 每个家庭要五个月, 我在这里待了两个月, 我弟弟在这里待了两个月, 馀下一个月我们出钱请人来做. 重建虎穴寺, 没有工资的, 政府会提供吃, 住就住在虎穴寺山上, 也有些家庭派女孩子来工作.”
我们沿路向前走, 虎穴寺一直我们右边的对面山, 一边走一边从不对角度看着虎穴寺. 再向前走, 来到一个之字形转弯位, 在这路的尽头一间小木屋搭在山边, 有几个不丹善信进出, 也有一两个西方游客坐在门前休息. 我瞟了几眼, 不过Chencho没反应, 我也没坚持要入去看看.
阳光普照再加上一直在走路, 其实很热, 尤其是Chencho, 他已走了一个多小时的路, 热得把gho的上半身解下, 绑在腰间, 原来他在gho里面穿了一件黑底白印花的丝质恤衫.
我们一直向下走, 由最初的泥山路, 渐渐有了石级, 我举头看上去, 见到彩幡处处, 很是喜欢, 有
好些彩幡是跨越两个山峰的挂着, 究竟是怎麽挂上去的呢?
“Chencho, 那是怎麽挂上去的呢?”
“有时是抛过去, 有时是善信在这头拿着一边, 另一个走到另一个山头挂起来. 我试过以弓箭把彩幡射过对面山头.”
“哇!” 好一个不丹神箭手!
我走得慢, 又走走停停, 有时要拍照, 有时要休息, 不过Chencho当然不会介意, 反而时时问着我要不要坐坐, 有时我会笑着说不用喇, 还可以呢.
这天是星期四, 不过也有不少不丹人上山, 见到有些是一班年轻男女的, 手里拿着一大叠彩幡旗. 看来上虎穴寺敬拜不一定是老土的家庭活动, 不丹人不论年纪大小, 都是真的真诚地相信和礼敬佛祖.
我们来到这段路的最低点, 过了一条小桥, 然後开始上斜的石级路. 石级路有点窄, 因为路窄, 有时我们也会站到靠山的一旁, 像上面下来的人先走, 我们来到这长长的石级中间的一个门框前, 我们躲在门框前让上面的人下来, 也顺便休息一下, 我见到门框上有一张告示, 说寺内的狗很凶的, 不要逗玩它们.
这时回头看石级下, 刚才的美国家庭也陆续在小桥石级上来, 小儿子Daniel一马当先, 个子小小年纪小小, 倒精力旺盛而坚毅, 一路自己一级一级的爬上来, 不用导游先生拖着, 以他的身高不是容易的, 反而导游先生在後面扶着他们家的大姐.
Daniel走到我们前面, Chencho逗着他: “Daniel, 上面写着甚麽呀?” Chencho指着门框上的告示. Daniel很认真的读起来, 很是可爱.
过了这个门框我们继续走上去, 来到一个转角位置, 不少路人走到这里都会稍为休息, 这里再走几步便到虎穴寺的入口. 之前在休息的路人刚好起来出发, 我和Chencho便坐过去, 休息一下, 美国家庭没有逗留, 直接上去了, 有些不丹人也停在这里休息, 因为这里地方也不多, 他们便在前面的石级坐下, 见他们几个年长的不丹女人都穿上鲜彩蓝色外套, 不知有没有特别的礼敬意义呢.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7-3-2015 02: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丹之旅 - Taktsang虎穴寺 ~ Thimphu廷布 ~ BBS Tower - 1 Apr 2010 (Day 2) (Part 2)
欢迎到我的网志看旅途中的照片 - - > http://venus-travelling.blogspot ... apr-2010-day-2.html
我们坐了一小会便上虎穴寺入口, 在入口的守卫室我们要把随身的包包都留下, Chencho从gho里拿出我参观虎穴寺的permit, 是一张A4文件, 他进了草籚样的守卫室办手续, 我则倚在守卫室门外山边的石上休息一下, 我真的甚麽时候也会争取机会休息, 这时有只小小狗经过, 在我面前走来走去, 还过来嗅嗅我, 我在想虽然门口的告示说不要碰这里的狗, 不过这只小小狗应该是幼儿, 没甚麽危险吧, 所以忍不住摸摸了它.
他办好手续出来, 便来拿我的背包, 我连我背着身上的一个钱包大小的小包包也解下放进背包里, 留在看守室, 我不知道其实这麽小的一个小袋要不要留下, 不过反正我的相机是放在这小袋里, 便一并贮存起来吧. Chencho从gho中摸出电话等物, 一并放进我的背包里贮存.
我们收拾好背包, Chencho便把背包拿进守卫室放好, 然後出来接我上虎穴寺, 走了几道石梯, 我们来到虎穴寺的门口.
“哪些是你有份儿建的?”
“所有都是呀.”
“这个没你份儿吧?” 我指着寺庙门口梁柱上精致的雕刻图案向Chencho笑说.
“这个没有喇, 那些是有特别手艺的工艺师做的.”
我们进到庙中, 先经过一个石室门口, Chencho带我入去, 很小的一间石室, 由枱面至天花板, 都放满点燃起来的butter lamp酥油灯, 闻起来味道很香呢. Chencho说当年发生大火, 可能就是因为butter lamp引起, 所以现在都集中在这间房里点butter lamp.
出了butter lamp room我们走了几级上了一层, 要入一个小佛堂, 我们先在门口脱鞋.
小佛堂里很多人, 刚才见到的不丹善信正在敬拜, 导游正跟外地游客小声讲解.
“Chencho, 我们待会儿再来吧?”
“不了, 这里长期都是这个挤法.”
Chencho跟我讲解, 佛堂里供着的当然是Guru Rinpoche莲花生大士. Chencho就说起Guru Rinpoche起虎穴寺的故事.
说完了, 小佛堂也实在太挤, 我们退了出来, 穿了鞋, 向前走了几步, 上了一道木梯, 又要脱鞋, 这一层没甚麽太多东西, 只有排转经轮, 我很开心的跑去转转经轮, 要顺时针转, 就要用右手由右至左走.
走完这阁楼, 我们下去, 我穿的是很简单的皮鞋, 一脱一穿也只是一秒间, Chencho这对运动鞋就比较麻烦, 特别是穿的时候, 一定要坐下来慢慢穿. .Chencho要穿鞋, 我自己先行过去前面一个小小的观景位置, 待会Chencho也过来, 我们在这里看下深深的山谷, 原来我们爬了这麽高的高山.
不让游客带相机上来其实很可惜, 不能拍, 但要保护文物嘛, 那也好, 逼着游客们要专心地观赏文物和听导游的讲解.
我和Chencho倚在石栏在看着这山谷的景色, 一只狗就在我们面前的石栏边走来走去, 这只狗体形也不小, 以Chencho性子, 平时他定会亲切的摸摸狗儿, 不过在这山上他也不敢, 他只说了句逗狗儿的宗喀话.
留了好一会我们也下山, 走了个多小时, 留在山上半小时便走, 山上很多地方也不开放给游客参观.
我们回到守卫室, Chencho进去取回我的背包, 我在背包拿出小袋挂在身上, Chencho取回他的钱包和电话, 我们整顿好便出发回程.
一路上遇到迎面的旅人, 有时人家让我们先行, 有时我们让人家先行, 前面来了一队男学生吧, 七八个人, 大概高中年纪, 个个眉目精神, 面貌方正, 其中有两个更比香港大部份的男星俊朗, 英俊得我直想帮他们拍照, 不过当时我们正在很窄很斜很长的石级上, Chencho又正在跟带头最俊朗的那个男生在聊天, 我不好意思去拍这些英俊男生, 这班男学生很快便走了, 错失了拍照的机会.
“这些彩幡旗都是白, 黄, 红, 蓝, 绿五种颜色, 有特别意思吗?”
“有呀, 五种颜色代表五种不同的原素.”
“印在上面的是经文吗?”
“是mantra.”
我们回到小桥, 迎面见到一班少年男女一块来供神. 再走我们便要开始上石级, 是很长很长的路.
走走停停的, 我们回到刚才见到的山崖木屋.
“你想进去走走吗?”
我高兴的大力点头.
“那你跟我入去吧, 我去点一盏butter lamp给我已过世的妈妈.”
走入小屋, 地方不多, 先是一小段窄巷, 然後入到butter lamp room, 看出去是270度的无敌山谷景色, 不过窗都给烟熏糊了, 看不清楚. 回头见Chencho正在负责的大叔要butter lamp, 他从gho里拿出胀鼓鼓的银包出来拿了一张钞票给大叔, 然後点了一盏butter lamp, 大叔拿了一个很精致的银壶出来, Chencho伸手出来兜着, 大叔从银壶倒了一点水出来, Chencho接了小小的喝了一口, 馀下的抺在头上, 大概这是受了祝福的圣水吧.
我们离开小屋再走, 又走走停停, 回到观景小台, 大约用了二十多分钟. 我坐到观景的小石台上坐下休息.
我从背包找了啤梨出来, 载着啤梨的胶袋可以载回啤梨核, 但Chencho一见, 已赶紧的问我讨了去, 收了进他的gho里, 是因为不丹禁胶袋, 物以稀为贵, 他想贮着用? 还是他紧守导游职责, 怕我乱丢垃圾, 所以快快的帮我收起?
Chencho的电话响起, 我让他停下来听电话, 我也休息一下. 在不丹, 电话现在也很普遍.
再起程向下走, 见到马主拉着完成载人工作的小马下山.
“马儿只会载客上山, 不会载客下山.”
“是啊, 因为马儿的步履适合上山, 但下山重心低, 马儿自己平衡也有点难.” 我接口说.
我们再回到刚才马儿休息的空地, 我一定要休息一下, 於是在特大转经轮凉亭坐下.
今早我问过Chencho有没有女导游呢? 他说有的, 但我印象中在这两天都见不到女导游, 感觉上不丹的导游业很男性主导呢. 在下山的时间, 我终於见到女导游, 当然要穿国服kira, 她的客人都走在前面, 不知是不是因为身穿kira, 步履较少, 走得较慢吧.
我们在转经轮凉亭休息, 我和Chencho并排的坐着, 长椅那边有几个西方游客和他们的导游也正在休息. 我听到那导游说法文, 而且很流利.
“他是怎麽学来一口法文的呢?”
“是特别为当导游去学的, 也有人学日文或者其他语言.” 是, 今早我也听到有导游说日文. “我也会一两句日文和法文, 不过我太忙, 要作曲, 拍戏, 射箭, 没时间学另一种语言.”
我们坐了一会, Chencho紧合双膝而坐, 配上他的及膝gho, 白袜黑鞋, 像个乖乖的小学生.
前面有一小排小的转经轮, 我又忍不住上前去转.
“Clockwise!” 我挂着玩, 忘记了要clockwise.
“不clockwise会怎样呢?”
“会为转经者带来恶运, 还会折寿呢.”
听了我赶紧回去再clockwise转一次.
我们要再出发, 我问Chencho我是不是太慢, 他说不是, 不过也已过十二时半. 我们谈谈说说的, 加上不断都是下坡的路, 有时我们走一点捷径, 有时路太斜Chencho不让我走太多捷径, 这样走下去根本不辛苦, 走了二十多分钟, 已回到刚才初出发时马儿们在喝水的小溪处.
再走下去就是我们刚上山时的路, 很快便会完成今天的登山之旅. 走到最後一段, 是一片草地, 回头看去, 还可以远远的看到虎穴寺. 草地上远远的见到一些小马两两三三地在草地上吃草.
“你们在这里, 这些景色你天天见着, 但是我, 在香港, 很难得才会见到草地.”
回到车上, 下午一时, 我们去吃午饭. 车子驶去一家只有一层的餐厅, 餐厅似乎也经营camping, 他们门外有帐幕做装饰. 入到餐厅, 有一个西方男子刚用膳完毕, 我们刚坐定, 他便走了.
Chencho今天跟我一起吃饭. 今天他们拿了四餸给我, 还有一大盘红米饭, 另外加一盘(不是一碗)样似稀释了印度咖哩的汤. 当然我是不可能吃完的, 其实加上Chencho我都不可能吃完, 再者Chencho根本不吃我这些, Chencho只喝了一些汤, 他吃很辣的不丹菜, 红色的辣椒一大大条手掌般长的, 他有本事整条吃掉.
餐桌不是一般西式饭桌, 而是像一个樟木笼的木箱一般, 吃饭时身子倒要向前倾过去. 不知是不是一个看上去像本地人的游客在吃饭是很好看的事, 两个女服务员站在柜台, 就是不走.
我们吃完饭, 服务员过来收了餐具出去, 然後服务员又进来, 端来了一个小碟, 上面有三只有些黑的皇帝蕉, 好在是皇帝蕉, 换了别的蕉我就不肯吃了.
饭後Chencho换回黑鞋黑长袜. 快要到下午二时, 我们又出发了. 我们要离开Paro, 到首都Thimphu去, 是我这个旅程第一次的长途车程. 我们的车先驶回Paro市中心, 经过Rinpung Dzong, 然後离开Paro.
我之前研究过网上的资料, 有说不丹的公路路面不平, 而九曲十三弯, 加上高海拔, 虽然网上的资料说去不丹的人很少有患上高山症, 不过有网友说晕车头痛, 一向甚少晕车的我也小心准备了晕浪丸. 但出乎意料之外, Paro到Thimphu的路段非常平坦, 公路最新沥青铺平, 行车舒畅平稳, 也不算太多急弯, 其实Paro和Thimphu的海拔也不是很高, 根本没有高山症的问题, 途中看书甚至看小如font 8的列印文件也可以.
沿路的风景都在左边, 左面看出去是山谷, 最下方是河, 梯田河边开始, 一层层的上山, 农家的屋很多时建在梯田後方或者是半山, 虽然风景似重覆又重覆, 不过百看不厌.
途中Lhama播起音乐来, 我不喜欢, 但也没作声, 隔了一会儿, Chencho问我: “你喜欢听吗?”
“我想听你作的歌.”
没想到Lhama和Chencho竟找到出来, 放给我听.
没想到又不错: “是说甚麽的呢?”
“唔, 大概是说我身边有很多女孩, 但没有一个喜欢我云云.”
大概一个小时多一点点, 见到路的两旁的建筑物稍具规模, 不再是农舍, 我们已来到Thimphu范围, 屋子都是比较规范化的一层平房, Chencho指有些是政府建给军人的宿舍. 有些设计很统一带点现代化的几层高楼宇, 应该是平民住宅区吧, 还有很多仍在兴建中的楼宇.
不一会我们已经由Thimphu 的周边范围进入Thimphu的市中心, Thimphu的油站比Paro那个更有不丹建筑特色. 街上的市民有穿国服的, 也有穿便服的, 我们走过大街, 走过天桥, 桥两的围栏也是以民族工艺图案装饰的, 我看到桥旁有一座几层高的大型建筑物, 看一看牌坊, 是Road Safety and Transport Authority, 看来在不丹这可是一个大部门来的.
过了桥这边没太多民居或者商铺, 很快我们来到今晚下塌的酒店Hotel River View整个车程加起来差不多一个半小时.
Chencho去帮我办check in手续, 我在大堂稍坐一下, 然後Chencho陪我一同上去, 在4楼, 没有电梯, 我们要爬上去. 反正不用我自己抬行李, 没所谓.
入到房, 彩蓝色的墙挺怪的, 房间比Paro那间窄小得多, 浴室也较小一点, 但意外地有浴缸, 可以浸浴, 两张床很窄小, 不知西方游客会不会嫌小, 窗边有茶几和椅子, 没有热水煲, 不过最重要是有露台, 四楼的露台不止看到riverview, 还很清楚看到Thimphu市中心的全景, 开扬广阔.
我们放下行李便离开酒店, 到市内游览. 我们的车经过市中心的街道, Thimphu的建筑比Paro多也密, 而且较高, 多些五层高的大厦, 有些特别高大, 有玻璃幕墙的建筑物都是酒店. 我们穿过市中心, 然後是上坡的路, 沿途是三至五层高的民居, 驶了十多分钟, 我们到了BBS Tower viewpoint.
差不多下午四时, 半小时前在酒店还见到阳光照遍Thimphu市中心, 这时来到山上, 多了云天阴了, 阵阵凉风, 我穿上中长薄外套才出发.
我们要先爬几步很斜的山路, 走上几步入了上坡的泥山路, 路好走得多, 来这个BBS Tower的山头不是为了看BBS塔, 而是为了看Thimphu全景. 从这里看下去, 见到Thimphu在不断发展, 房屋密密麻麻的, 在市中心的周边位置有很多仍在兴建中的新项目, 建筑物越建越远, 由平地直建到山脚, 甚至开始上山. 在这里看Thimphu全景看清楚开扬, 但要拍摄一张清楚的Thimphu全景就比较麻烦, 因为很难避免将树或者彩幡旗摄进镜头.
在这山上, 另外一个观光项目是彩幡旗. 这个山头挂满了彩幡旗, 比我今早在虎穴寺见到的还要多, 很密而且很新.
“为什麽人们要特地爬上来挂彩幡旗呢?”
“因为他们想把旗挂在又高又清新又大风的地方, 让彩幡旗不断被风吹起飘扬, 所以山上正合要求.” Chencho说.
天有点阴, 风正清劲, 彩幡旗正被吹得劲起, 前面山路挂满五色彩幡旗, 很壮观. 我走近过去看看旗上究竟写了甚麽, 拉起最近眼前的彩幡旗细看, 上面写满密密麻麻的, 应该是宗喀文, 有几小幅佛教插图, 大概讲述一些佛教故事吧.
“写甚麽呢?”
“Mantra.”
“是画的还是印的?”
“印的.”
我也猜是印的, 因为每面彩幡旗都印着一样的图案版面.
山路一直微微向上, 前面有张长椅, 我们在长椅上坐下, 感受着空气清风. 偶然有三三两两的不丹人会上来, 也见到有几个游客.我们面向下山的路, 右边是Thimphu市中心, Chencho说如果向左边走过去, 那边可以见到山谷的景色.
我们坐了一会, 来自城市的心急游客问: “我们还有甚麽地方去?” 总不想miss了行程.
“嗯, 可以去mini zoo.”
“那我们走吧.”
虽说走了, 不过依我的习性, 我还是在这里在站站看看, 又拍拍照, 边左看右看, 边慢慢的走下山, 在山上大约留了半小时.
(待续......)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4-2015 10: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丹之旅 - Mini Zoo ~ 手工艺店 ~ Memorial Chorten ~ 廷布夜市 - 1 Apr 2010 (Day 2) (Part 3)
欢迎到我的网志看旅途中的照片 - - > http://venus-travelling.blogspot ... ni-zoomemorial.html
差不多下午四时半, 我们驶车到Mini Zoo, 下车後进入了Mini Zoo范围, 我们还要自己走一段山路.
再往前走, 我们见到前面的一片山头都给极高的铁丝网围着, 有警告写明不要骚扰动物, 也有不准喂饲, 不过不准喂饲的牌正正在一个可以伸手进去的洞上, Chencho指着牌笑他们搞笑.
虽然时间对不丹旅游来说算稍晚, 天色也稍暗, 不过这里遇见不少游客, 有人从上面下来, 也有人跟在我们後头. 我们沿在铁丝网再继续向上走, 见到一间简陋小屋, 似有一家人在这里住, 家门口在一个女子正在用传统织布机在织布.
我们经过这小屋後再向上走, 要差不多是路的尽头. 有一群年长的亚裔游客正在看围栏里的动物, 我细耳听听, 他们说普通话的, 听口音, 可能是大陆人呢, 不过他们的衣着举止挺优雅, 颇像日本人.
其实来Mini Zoo主要是看不丹的National Animal - Takin, 不过今天的takin比较怕丑, 都躲得远离围栏边, 我们只能远远的看到他们的背影. 反而围栏内有另一种动物比较活泼主动, 是小鹿, 好奇地伸着头看我们.
突然Chencho叫我看看脚下: “Takin babies!”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原来有两只takin babies就在围栏边伏在我们的跟前, 我初时没为意, 以为它们是小鹿或者其他动物BB.
两只takin babies扭打在一起, 互相咬着对方的颈, 又半咬半亲着对方的嘴, 扭来扭去就是黏着对方, 它们可能只有几个月大, 似乎走动对於它们来说仍是一件很累的事情, 见它们多是贴在地上, 钝钝的, 样子可爱极了.
之前在这里看takin的东亚裔旅客已走了泰半, 还有几个在, 他们的导游先生蹲下来, 把手机伸开铁丝网拍这两只takin babies, 拍出来挺可爱的, Chencho叫我也拍, 我也伸相机进去拍拍, 可惜takin babies刚好转身, 只拍到他们的pat pat.
旁边的小鹿可会夺人眼球争取曝光, 虽然游客是来看takin, 不过takin们都躲得远远的, 有这只活泼的小鹿在栏边不停走来走去, 游客们也拍个不亦乐乎, 我试着从铁丝网的小洞伸手过, 小鹿就过来舐我的手, 弄得我满手小鹿口水.
看了好一会, 差不多所有游客都走了, 我们也转身下山, 又经过刚才在家门口有妇女在织布的小屋, 我们兜着他们小屋的後面走, 见到後面的灶头, 他们正在做饭, 一家人在屋前屋後, 小孩在玩耍, 大人在聊天, 我见织布妇人摆放了几堆织好的布: “他们只在这里卖布吗? 会不会拿出去卖的?” 这里是有游客来, 但看小屋的样子, 又不像很会招游客生意, 这样子应该很难把布都卖出.
“他们会在这里卖, 不过市里也有商人来这里跟他们买, 然後带到市里的商店卖.”
下山沿路, 碰上另一批刚到的西方游客, 这批上了年纪的游客人人都手上都拿着重型摄影器材, 超级长镜丶脚架等等.
“我们之後还有没有景点呢?” 来自城市的旅客千里迢迢的来到, 总不想错过任何景点.
“唔 ---” Chencho看看表, 下午四时半多一点: “我们去Handicraft Emporium吧.”
我们回到车上出发, 街上途人不很多, 市内的建筑物最少都三至四层, 其实都是简单的现代建筑, 只不过屋顶和窗户是不丹式, 多点手工的会在墙身也绘上不丹式的传统图像, 懒惰的就让墙身光着, 或白色或粉黄或鲜黄.
我们驶到Handicraft Emporium, 两层的只是个商店, 让游客买纪念品, 不是展览厅或博物馆, 商品都非常游客纪念品, 太精致得太假, 价格也很游客价, 我有点怀疑我拿起来看看底部会见到Made in China字样.
Emporium里有不丹的衣服, 布匹, 地毯, 唐卡, 传统乐器如不丹结他, 载小食竹制小篮, 还有装饰和节日用的面具, 反正我不会买, 逛逛便出来, 这时一大团亚裔旅行团的旅游巴到来, 走了很多不知是日本还是韩国Aunties & Uncles入来, 逗留了不够十分钟便走, 才下午五时.
“我们还有没有其他地方去呢?” 游客就是游客, 总爱尽量去多点景点.
“唔, 我们去Memorial Chorten吧.”
上车出发, 沿路遇到很多学生放学, 一堆一堆的穿着kira和gho款式的校服, 背着书包, 放学回家.
纪念三世国王的Memorial Chorten已在眼前, 我们在Memorial Chorten入口前的停车场停车, 刚下车抬头我见到上面的楼房门口挂着 “Bhutan Insurance Limited”的招牌. 我记得Chencho跟我说过, 不丹本来只有一间国营的保险公司Royal Insurance Corporation of Bhutan, 近几年才开了一间私营的保险公司.
“这就是那间私营的保险公司吗?”
“啊, 就是这间.”
大家同行, 让我来拍张照.
入了Memorial Chorten, 没有甚麽游客, 反而很多不丹人, 我们走进去, 经过一堆坐在地上一旁的不丹婆婆, 她们都头发花白, 腰也弯了, 她们在谈天, 手中摇着转经轮.
“她们每天一早, 准备好当天的午餐饭盒, 就来到这里来, 围着坐下, 谈谈天摇摇转经轮, 中午时一起吃午餐饭盒, 就这麽坐到傍晚才各自回家吃饭, 她们就是这样消磨每一天.”
我们一直走到Chorten前面, 然後慢慢的绕着Chorten走, 一边走一边看四周的人和风景, 我在这里可以见到远方高山上的雪呢.
这里似乎是我到了不丹之後见到最多人的一个场合, 而且在这里大部份人都跟在外面不同, 在外面, 不论是在街上还是不同的场所, 人们都是静止的, 很悠闲, 近乎无所事事, 走路也是悠悠闲的. 但在这个Chorten下面, 人人都好像行色匆匆的, 匆匆的在我身边走过, 反而我这个匆忙惯的城市人, 却在龟速慢行, 怎麽会这样的呢?
正自奇怪, Chencho已在解说: “这里的人习惯在下课下班後在这里走走才回家的.”
怪不得这麽多人.
“前面那个穿绿色外套的是minister.”
“吓, Prime Minister?”
“不是Prime Minister, 是Minister of Development.”
不知跟Minister of Development先生有没有关系, 我觉得是多了很多人, 比刚才还要多很多.
我们走了一个圈, 我又想坐: “我们坐坐好吗?”
“好.”
我们离开那个 “Chorten散步圈”, 走了出来, “就在这里坐坐吧.”
我们就坐下来, 正好看着Chorten散步圈.
“通常我们来Chorten围着走三个圈或者108个圈, 放了学或者下了班便来走.”
我见到有些学生也在这里散步然後离去, 他们大概初中年纪, 穿着校服, 背着书包, 还手提着竹篮, 可能是载着午饭盒的.
“但是他们是怎麽学得放学会来走走呢?”
“自小跟着父母来吧.”
我们并肩坐着, 谈谈天, 我看着Chorten, 感受着这里带点匆忙的祥和.
“不如我们也走三个圈吧.”
“唔, 我们刚才走了一个圈, 再走两个吧.”
Chencho和我走到 “Chorten散步圈”, 我正在探头看着要向左还是向右, Chencho说: “Always clockwise. 甚麽都是clockwise的, 转转经轮也是, 绕着Chorten走也是.”
噢, 我终於明白为何刚才我觉得这里人很多, 而且人走得很快, 因为一大班人向着同一方向走, 我看过来便觉得很多人冲过来一样, 而且因为大家向着同一个方向, 没有人迎面而来, 脚步不会停下, 自然就走得快啦.
跟其他不丹人一起, 在下班时间, 顺时针方向一起绕着Chorten走, 我在感受着不丹人的生活.
走了两个圈, 我们离开“Chorten散步圈”, 走出来去到近门口的小屋大型转经轮处, 那儿有两排, 每排四个, 共八个转经轮.
“我们来转转经轮吧.” 不知为何, 每次见到转经轮都好开心, 好想伸手去转转那些转经轮.
这次我学会了, 顺时针方向绕着那八个转经轮走, 一边走过转经轮, 一边用力推着每个转经轮, Chencho跟我後面, 他也逐一转着转经轮. 转经轮上面伸了一条小铁枝出来, 每转一圈便会敲到上面一个小铃一下, 八个轮在转, 小屋内叮叮当当的, 很好听.
我听到Chencho每次转转经轮时都在念着甚麽的: “你念的是甚麽呢?”
“Mantra.”
留了差不多半小时便走, 大约下午五时半, 车子驶回酒店, 途中见到更多学生放学.
回到酒店, Chencho和我约好七时在酒店餐厅吃饭. 我到露台看着Thimphu市的风景, 这间酒店最具价值的就是这个露台景, 当然要在露台待久一点, 露台看着前方是河, 河之後是National Stadium, Chencho说很多很大型的全国archery赛事都在这里举行, 足球比赛也在这里举行.
浴室虽然灯光稍暗, 不过热水足水压够, 浴缸看上去也算清洁, 我也不怕坐到浴缸上洗澡, 这个浴室也不比欧洲某些酒店差. 洗好澡出来, 看了一会电视, 看了一会资料, 差不多七时便下楼. 外面似乎很冷, 我穿上羽绒过膝大褛, 颈巾, 长袖衫, 长裤.
Chencho在大堂等我, 我们一起入餐室, 里面开着暖气, 我脱了羽绒和颈巾, 陆续有其他客人入来, 全都是西方游客, 年纪多数比较大, 始终来不丹旅费贵, 西方游客路途远会更贵, 所以都是年纪较长的游客, 他们在热热闹闹的大声谈话, 喝可乐喝酒. 晚餐是自助餐形式, 不会特别太好吃, 不过起码有Ema Datshi.
我跟Chencho闲聊.
“你是怎麽学识用刀叉的呢?”
“没有怎麽, 就会了.” Chencho停一停, 看看我然後调皮的说: “其实是我开始当导游时, 见到西方游客用刀叉, 偷偷看着人家怎麽用, 便学着怎样用. 不丹人是用手吃饭的, 我们拿起一小撮饭, 捏实一团, 然後放入口吃. 有时候如果手肮脏, 会拿一点饭在手, 搓揉一下, 然後丢去, 之後才吃饭.”
“你们的教育制度是怎麽呢?”
“我的那个年代八岁开始上学, 现在的小孩七岁开始上学, 十年免费教育, 我没念大学, 念到高中, 高中也有分科的, 我念商学.”
“你第一次来Thimphu是怎麽了?”
“很小很小时候, 那时跟妈妈来卖农作物, 卖米卖菜, 总之在自家田里种出来的.”
“就是weekend market?”
“是呀.”
“不用上学吗?”
“星期六来, 星期日走.”
“住在哪里呢?”
“妈妈在这儿有亲友.”
“但那时的交通比现在更不发达啊.”
“是呀, 乘巴士来, 很久才到.”
“我和弟弟两个轮流, 一个星期陪妈妈来卖菜, 一个星期陪爸爸上山砍柴.”
“你们导游司机会在哪里睡呢?”
“如果有剩馀的房间的话, 酒店都会安排一间房让导游和司机睡, 不过如果是旺季, 房间爆满的话, 我们可能要睡在我们的车上.”
由於食物不不(丹)不西, 我吃得不多, 没半小时便吃完饭, 由於房间没有热水煲,刚才又忘了要去买水, 所以饭後便要去市中心买水, 边走出门口边穿上羽绒, 戴上颈巾, 刚出到室外, 登时冷了很多. 抬头看看, 不见星空, 整个天都是云. 不过不要紧, 地上的星星一样好看, 毕竟我们在首都, 有万家灯火. 强劲的S90, 倒也拍到Thimphu的夜景.
过桥时又见到那个很大型的Road Safety & Transportation Department大楼, 大楼前的大空地停泊了很多计程车和公车, 都是行走於Paro和Thimphu之间.
由酒店走下来, 过了车路, 过了桥, 转入市中心大街, 开始走到多商店的路段, 虽然灯光不强, 尤其是初出酒店一段路很暗, 又有很多车仍面上酒店, 但路其实很易认, 只要朝着桥走过去, 然後朝着大街的光过去便是. 慢慢的散着步过去, 大概用了二十分钟.
街上的人多是男士, 而且也多是穿着牛仔裤波鞋等便服, 街道两旁整齐的泊有汽车, 大多数的汽车都又新又清洁. 这是Thimphu最 “繁华”的大街, 我们靠左边的商店走着, 经过右边是一个广场空地, 有一个小钟塔在中间, 时间未够八时. 我以为在不丹晚上八时已很夜, 我以为人们都应该已经躲在家中, 但这时街上人还多, 最意想不到的是商店全都仍开着, 原来他们一般会营业到晚上八时半到九时.
不止街上仍有途人和商店仍在营业, 大街上不时也有车辆经过, 来到一个十字路口, 来到Thimphu甚至不丹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地标 --- 交通指挥亭. 任何所有关於不丹和关於Thimphu的旅游介绍都是这样容易Thimphu: “Thimphu是全球唯一一个没有交通灯的首都.”
这个交通指挥亭给游客拍照拍得烂了, 不过我始终是个游客, 我也要拍, 一般游客们来到Thimphu都一定会给这个交通指挥亭拍照, 不过他们全都在大白天拍, 只有我是在晚上拍. 这个交通亭的交通警不是二十四小时的, 到晚些时间会收队, 翌晨约六时再开工.
这个十字街头也的确是不丹最繁忙的十字头口, 晚上八时许仍有很多车走过, 要过马路也要等一等车辆驶过.
过了马路继续向前, 大街两面都是商店, 我见前面有人在路上摆卖蔬菜, 他们是非法摆卖的, 给抓了要罚款呢.
我每去一个地方旅行, 都喜欢去逛夜街看夜市, 因为我觉得这样才看到那地方的生活.
我有个习惯去到每个城市都爱去那边的supermarket买地道的食品做手信和纪念品. Chencho似乎不太明白甚麽是supermarket, 我解释即是卖各样食品, 用具, 清洁剂等等家居杂物的商店. 但Chencho仍不太明白.
终於我在这大街一间店卖着各种的包装食品的店铺, 原来这种店他们叫general shop. 进去看看, 店里卖着各种的罐头食物, 零食, 调味, 酱油, 甚至有corn flake, 这些包装食品当然不会是不丹本地生产, 多是印度运过来的. 突然我见到中文字, 是 “红烧猪肉”罐头! 拿来看看, 是来自四川的呢.
然後又向前走, 走过一条小横街, 小横街两旁都是卖蔬果的, 不过这些全都是店铺摆卖卖到出路旁的, 我相信不会被抓被罚的, 蔬果都很新鲜, 颜色鲜艳, 款式很多, 苹果橙提子, 薯仔, 蕃茄, 冬瓜, 红萝卜, 各式辣椒, 很多很多, 而且这里的食物都应该是有机耕作的.
我不停在拍照, 其实是很奇怪的, 走了这麽久我完全见不到一个游客, 这里完全是本地人买菜的地方, 不过我就是喜欢拍菜市场.
再走着, 对面有一栋大楼, 我看看对面的牌, 一看不得了, 有Bhutan National Bank Head Office, Royal Insurance Corporation of Bhutan, 还有Royal Securities Exchange of Bhutan! 他们也有股票市场呢! 不过一般人都不会买卖股票. 发薪的时候是存入银行户口的, 所以要花时间到银行排队拿钱啊.
再走经过一间商铺, 里面放满布疋, 可以做gho和kira, 这些不是贵价布, 所以做gho和kira也不贵.
再向前走, 右边是一间戏院, 我见到戏院门口大宣传poster的剧照, 是不丹制作的, 一年大概有二十出不丹电影上映呢.
再前行, 开始没有商铺, 路面也静下来, 我走到对面马路走回头了. 在不丹, 就算是Thimphu, 当然不会有百货公司或者购物中心, 不过我见到这里有Shopping Complex, 不同的商铺都在Complex中营业.
回到交通指挥亭那个街口, 入了街角的士多买水, 也买了betel nut,我昨天吃过, 不好吃, 今天想再试多次, 我见不丹人吃得那麽过瘾, 为什麽我不行呢? 再吃一粒, 大力想咬开, 但由於betel nut又硬又大, 结果咬不开还扭着下齶, 十分之痛. 还是觉得不好吃, 结果吐了在路边.
天渐渐下起雨来, 很大颗的, 越下越大又越密, 我一早把羽绒的帽拉上, 虽然穿了羽绒颈巾, 仍觉得冷, 又没带伞, 还是快步回去.
|
|
|
|
|
|
|
|
发表于 17-4-2015 08: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4-2015 12: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5-2015 01: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丹之旅 - 廷布市场 ~ Druk Wangyal Chorten ~ Punakha Dzong -2 Apr 2010 - Day 3 - Part 1
早上醒来, 披了件薄衣到露台拍照, 六时多的Thimphu缠着一溜薄霞, 很清新的.
见到远处山上那个大佛, 昨天Chencho指过给我看, 他们在那个山上起个大佛像, Chencho说好像是中国人资金起的, 不过他不太肯定, 我猜是中国人吧, 我觉得以不丹人的性格, 他们不会想让佛祖上让暴露在山头上, 晴天晒, 下雨湿吧, 再说这个样子兴建和放置大佛的方法, 跟这两天在不丹见到的佛像和宗教建筑完全格格不入, 我看在眼里很眼熟, 跟香港的天坛大佛很相似啊. 後来我看到网上资料, 果然是中国人督工, 建造的公司果然就是造香港天坛大佛的那一间.
梳洗好收拾行李, 我们今天会离开Thimphu进入Punaka. 也是到酒店餐厅吃早餐, 也是没特别好吃.
我知道Thimphu的weekend market 很出名, 我这个十分十分爱逛街市的人, 当然非常想去行weekend market, 但我们的行程是星期五早上离开Thimphu, 星期二才会经Thimphu回Paro, 所以我应该没机会逛Thimphu weekend market, 但我看过网上资料说Thimphu weekend market是星期五至星期日, 所以我之前便问Chencho, 可不可以去看看weekend market呢, Chencho想想说: “好吧, 我们早一点出发, 看完market 才离开Thimphu.
很快吃完早餐便出发, 天气继续在冷与凉之间, 幸好天晴有太阳, 所以我穿一件薄长袖毛衣, 毛短裙, 厚丝袜裤和长薄外套便够了.
我们上车出发, 沿路见到一群一群穿上gho & kira校服上学的学生, 我们再次经过首都交通指挥亭, 再拍拍照.
未够八时, 我们来到Market前面, 我见是一栋两层高建筑物, 但我之前看人家拍的照是露天的菜市场, 那些鲜红辣椒就是一座山的堆在地上, 怎麽会变成一个有盖街市呢?
“不是露天的吗?”
“以前是, 这个building是新建的, 你看门口写着Centenary Farmers Market.”
我们入了街市, 先转左, 主要是卖米等谷物, 那些档主都仍在准备中, 大部份都是女人, 而且都穿上kira, 她们正在从袋中倒谷物在地上, 一堆一堆的排列, 主要是近路边的档正在准备开档, 较边沿位置的不知是未有人租还是还未开档, 都是空荡荡的.
我们走到那些档前细看, 红米, 白米和红啡度不同的米, 也有面粉, 地上放着很多袋满满的尼龙袋.
“时间还早, 他们仍是准备中. 我们过去对面吧.”
我们出了Centenary Farmers Market, 走出去, 走上一道桥, 不丹很流行这种木桥, 几级楼梯走上去, 然後是一个有盖桥墩, 接着走过有盖桥身, 最後是在那边走下楼梯到对岸.
我们爬上楼梯, 走入有盖桥墩, 见到一些穿gho & kira校服的小学生迎面走过, 他们应是赶着上学吧, 见到桥墩的墙内贴了一出不丹电影的宣传海报, 电影叫 “Golden Heart”.
走过桥去到对岸, 这边都是一层凉亭式的Market, 下桥先往左行, 都是卖民族宗教工艺品, 我见到两个大花鼓, 颜色花边鲜艳仔细, 再走下去, 这边的档主都也是准备开档中, 正在档里排开货物, 见他们卖的货物很多样化, 宗教用品居多, 单是供神用的水碗水杯, 不同大小的已摆满一地, 不同花纹色彩鲜艳的织布, 唐卡, 小装饰, 小摆设, 面具, 转经轮, 佛像和其他宗教人物的雕像.
我想买个转经轮, 不过不知贵不贵, 我也不急於要买, 在这里买可能很贵, 这里的都颇大, 也很新, 我问Chencho: “我想买个转经轮, 在哪里买好呢?”
“回Paro买吧.”
“呀, 那是印彩幡旗的印版吗?” 我见到有个档摊挂了两个黑漆漆的印版, 写满经文, 中间有个佛像图画.
“是呀.”
虽然大部份的档主已在开档, 而且大部份货品已陈列好, 不过仍有些档主还在不同的货箱中取出货物, 有些货箱仍放在路中间, 我们也要小心走过. 这时还未有游客或者本地人到来购物, 我们回到刚才的桥口, 再走到另一边, 那边卖衣服的, 都是廉价衣服和布料, 不见gho和kira, 现货的多是普通便装.
“这些人星期五早上来开档, 星期日晚上便离开.”
“那他们在Thimphu的时候晚上到那里睡呢?”
“就睡在这里.”
“在市场里?”
“是呀, 他们要看着货物嘛.”
卖衣服那边较近边沿的档位没有人, 不知是没租出还是档主未到, 这边没太多特色, 我们很快逛完, 便回到街市那边.
我们又回到街市这边, 今次我们入了街市往右转, 这边卖的是蔬果, 每个档口都有一个瓷砖铺好的枱面, 档主将蔬果等农作物, 一堆一堆以山形堆起, 近门口的多卖蔬菜瓜果, 走到最远那边多卖生果, 卖的品种多样化, 蔬菜方面有红萝卜, 青豆, 青椒, 红椒, 白萝卜, 青瓜, 蕃茄, 薯仔, 椰菜花, 西兰花, 地瓜, 完全不是我初时想像的因为地处高山而种类少的状况. 档位大都有磅, 不过见他们都把磅放在地上, 不知是不是为了省枱上的位, 放不了在枱面的蔬果多是用蓝色胶方形筲箕放在枱下, 蔬果山上面多放了一两个大碟形的盘, 或蓝色胶盘, 或银色锑盘, 让顾客把选好的蔬果放在其中, 跟香港一样.
这天天气晴, 不过走到街市比较中心的位置仍是比较暗, 看来这麽大晴天, 他们没有打算亮着街市的光管吧. 开档的也有些是男士, 也有较多的年轻女士, 也有较多人是穿普通便服. 这边的卖蔬菜和生果的档位差不多都全开了.
我们走到卖水果那边, 水果种类很多, 苹果, 橙, 西瓜, 香蕉, 菠萝, 葡萄, 芒果,香港常见的种类都有.
“我还以为山区没有太多水果呢.”
“From the south.”
我们走上一楼, 一楼也是有盖的, 走上去右边是卖乾肉, 鱼乾, 芝士, 牛油和蛋, 一楼的间格跟地下一样, 每个档位都是瓷砖铺成, 他们也是把货品堆成一堆堆小山, 不丹禁钓鱼, 鱼乾是来自印度的, 芝士是可能牛或者yak奶做的, 有另一种硬乾芝士, 一粒粒的串起来, 很硬很硬的样子, 也不知道怎麽吃, 还有一些牛肠内塞一些肉碎晒乾, 有点可怕.
一楼比较光猛, 因为屋顶用了一些透光胶板来铺. 我们走到一楼左边, 卖betel nut, 石灰粉一大盒一大盒的, 香(incense)整齐的一包包一排排的排好, 青红辣椒一大堆一大堆, 鲜艳欲滈的, 还有一大袋一大袋如大包米的香料辣粉.
走着觉得很乾净, 乾净得好像今天才刚入伙, 可能始终一星期有四天休市, 清洁方便, 而且今天是星期五早上, 刚开市, 整个街市很乾净, 路的两旁隔一个档位便放着一个垃圾筒, 仔细一看, Chencho也说, 原来他们也有废物回收分类, 不同颜色收不同垃圾.
“之前在一楼的租户不停投诉客人不会走上来, 只在地下那层东西.”
“怎麽会呢? 如果顾客要买鱼乾, 不就一定要爬上一楼吗?”
“就是因为之前没有分类, 客人当然懒得爬上一楼, 後来把货品分区摆放, 才解决问题.”
再走过去见到另一些卖蔬菜的档, 有档口卖yeast, 用草叶也yeast一层一层的叠高. 走到路口, 见到一个档位摆着几支盛着棕色液体的胶瓶.
“那是甚麽呢?”
Chencho过去跟看档的婆婆说了几句, 然後回来告诉我: “是蜜糖来的.”
“蜜糖你们也有?!”
“是呀, from the south.”
我定睛一看看档的婆婆, 她竟在鼻子扣上一个大金环! 我看得差点晕倒.
“她是印度人吗? 她戴着个大金环呢.”
“不是喇, 她from the south.”
平时我很喜欢买当地出产的蜜糖做纪念品, 送人自用, 但今次见到这个完全手作仔的蜜糖, 加上看档婆婆的造型, 令我完全没有洽购的意欲.
我实在太爱逛市场, 逛了四十五分钟才走, 然後我们跳上车, 今天我们要出发到Punakha. 经过National Stadium, 出了离开Thimphu的公路, 我们离开Thimphu市中心, 开了差不多半小时车, 我们来到一个检查站.
原来在不丹, 不同区域之间设有检查站, 有警察驻守, Chencho拿了张A4大的文件去检查站的office, 那是我在不丹旅行的permit, 上面写有我要行经的地方, 我的行程是预先经过批核的. 应该只有外国人才需要permit, 本地人应该只需要停一下便可以通过.
检查站旁是两个水果档, 相信他们的生意应该不错, 是独市生意呢, 人人过检查站都要在这里停一停, 尤其是游客, 不多不少总会光顾, 他们卖苹果和梨, 还有乾硬芝士串. 我见他们的包装在不丹来说过份精致, 令我连下车看一看的意欲也没有, 我和Lhama两个在车上等Chencho, 很快Chencho便回来, 我们又开车了.
再多走十五分钟, 我们来到Dochula Pass, 是由Thimphu去Punakha途中一个高点, 这里是Druk Wangyal Chorten的108个stupa, Chencho过来帮我开车门.
“就是皇后为国王祈福起的那个吗?”
“噢, 你甚麽都知道, 那我不用说了.”
“不是啦, 我只是看了一点资料.” 旅途中就算有如此贴身的导游, 我也会自己看资料, 何况不丹这样特别的地方, 我会特别多看资料.
天气极之好, 蓝天白云加上簇新的寺庙, 画面色彩好看得不得了.
“如果天气好, 我们可以从这里远眺到喜玛拉雅山脊, 可惜今天看不到.”
天气已经好得不得了, 可惜在喜玛拉雅山那边多云, 看世界第一高山始终要有运气也要有缘份.
我们先爬楼梯走上寺庙那边, 从寺庙的空地看下去, 看到108个stupa. 早上的阳光射向寺庙, 以寺庙为背景时, 光线非常自然, 但当以108个stupa为背景时, 颇为背光, 要用闪光.
寺庙不对外开放, 我们在外围走了一圈, 一边看寺庙的建筑, 也从高处看四周的山景, 上午九时许看出去, 早上的山间, 很清新舒服.
我当然又要在庙前坐着休息一会, 也好好看看108个stupa的景色.
“2005年那场仗是跟谁打的呢?” 当年四世国王坚持出兵, 长皇后为国王建这108个stupa祈福.
“是跟印度边境一些分离份子打的.”
“那你们胜了?”
“当然啦.” Chencho面上显出自豪的神色.
“你们有没有士兵阵亡呢?”
“没有, 对方死了一些人, 我方有一些几十个士兵受了些伤.”
“你们有军队吗? 谁去打仗呢?”
“我们有军队呀, 我毕业前的志愿也是去参军的. 不过最後没做成.”
从楼梯走下来, 见到有几个不丹老人在楼梯下, 有个美国游客在这几位不丹老人面前, 要几住不丹老人站定, 让他拿着长镜头近距离大头拍他们几位, 几位不丹老人懵懵乖乖的站着, 那个美国游客拍好, 说了句应是宗喀文的多谢便走了. 不知为何西方人总觉得东方人轮廓, 尤其老人的绉纹很美, 很喜欢拍他们的大头, 但我总觉得就算他们是先问准人家, 拍完又说多谢, 仍总有点不尊重, 是心底里的态度问题吧.
下了楼梯, 我们走过去108座stupas那边. Stupa群建在一个小山丘上, 一圈一圈的围着. Stupa山丘对面的小山上拉满了彩幡旗. 我们走上Stupa山丘.
“每个stupa里都藏有圣物(relic), 如果有人偷盗圣物, 将会被终生监禁.”
缓缓走上去小丘上, 穿插於stupa之间, 天很蓝很清, 画面很清丽. 我们从小石级上到丘顶那个较大的Stupa前, 在大stupa前坐下看风景, 景色很美, 空气清新, 四下无人, 很舒畅愉快.
离港前买了一堆芝士肠鱼肠过来, 以防食物不对胃, 也有点小零食. 这里的食物未至於吃不下咽, 但今天的早餐毫不吸引, 我只吃了一点点, 不肚饿也一定不是饱, 幸好早上出发前我抓了一条芝士肠出来, 这时拿出来吃吃止肚饿.
这时候又有游客走上来, 起初是两个女士, 我一看那些装束, 已有点怀疑他们是香港人, 长镜头, 救生衣型羽绒, 卡奇色渔夫帽和卡奇裤, 还有行山鞋和太阳镜, 大抵是香港人独有的旅行装束, 尤其是有郊游行山行程的旅行, 香港人多会这样穿着.
陆续有几个女士走上来, 後面还有一位男士, 年纪都是三十多岁, 他们之中有人说英语, 不过主要都是说广东话, 真的是香港人呀. 他们人人的手里颈上都是单镜反光digital camera, 镜头或长或短, 他们在我们前面走来走去, 不断以stupa和四周景色为主题拍照, 不断的“这边景色, 那边景色好”的呼引同伴, 也拍合照, 也拍景色.
这几个香港人在我们眼前走来走去, 照来照去, 只见他们在努力的拍, 却不见他们的导游踪影, 是在车上或者入口已解说好, 然後放他们上山丘拍个够?
他们走开後, 我也和Chencho起来走走. 从小石级走下山丘, 我们刚好在山丘的後面, 要绕着山丘走才会回到停车坪, 我还在张头看左看右, Chencho已开口说: “Clockwise, always clockwise.” 那又转右吧.
我们走着, 回到停车坪, 刚才那班港客已走了, 我们走到前去了洗手间, 上午十时半, 我们也要开车, 今天我们要去Punakha呢.
车再次开上公路, 这次的公路比Paro和Thimphu之间的逊色一点, 这也不奇, 毕竟Paro和Thimphu是不丹两大城市, 而且外国人最常在这两个城市活动, 那条公路当然特别好.
沿路都是山景, 田景, 当然都是百看不厌. 走了一个小时, 来到一个小小镇, 我们竟在这里遇上塞车, 相信在不丹都很少会塞车. 我们刚好走在一个樽颈狭道, 又刚巧很多泥头货车在这里出入, 又刚巧前面有车在堵着, Lhama也不动气, 也没有不耐烦, Chencho也没有甚麽特别反应, 大家像没事一样, 就在车上等, 幸好不一会便可以通过.
十二时正我们来到Punakha Dzong面前. Punakha Dzong应该是我在不丹见到最有气势的Dzong, 可惜在停车场正面那边围了一些栏, 影响了拍摄画面.
穿过桥墩, 我们走过进入Punakha Dzong 的桥, 来到Punahka Dzong前面的小空地, 我们稍停一下, 让Chencho戴上scarf, 我随手拉了一下scarf, 感觉质料好像不同了, 正自奇怪, 见到scarf尾写了字, 拉起一看, 写着 “Lhama”.
“是Lhama的.”
“我正觉得奇怪, 质料好像有一点不同呢.”
“不要紧的, 我用他那条也一样.”
我们一同走上Punakha Dzong的楼梯, 一道石梯一边木梯, 挺斜的, 走到Dzong内, 是一个很大的内庭, 中间有棵大树, 网上资料说是一棵历史悠久的菩提树. 内庭的廊柱丶屋梁丶栏杆都是橙色和啡色再加上不丹的民族特色图案, 内庭没有几个人, 偶然有一两个喇嘛走过.
天气很热, 太阳正在头顶, 我把黑色中外套脱下来, Chencho已立刻伸手来接, 我不好意思要Chencho帮我拿外衣, 但Chencho坚持要帮我拿着, 是不丹导游从心出发的customer service, 真不好意思.
在内庭拍了一些照, 我们在旁边爬楼梯上了二楼, 走入了Dzong内中间的建筑物, 这建筑物把内庭一分为二, 我们在二楼看进建筑物的中庭, Chencho说这里可以拍照, 我看下去, 虽然比较暗, 不过下面看来是可供assembly的小hall.
我们走到建筑物的另一边, 从这边走下去可以入到内庭的第二部份, 我们仍从二楼看下去, 看着里的佛殿外观. Chencho在向我解说这里的历史故事, 这时有个小喇嘛跑近我们, 我顾着听Chencho说话, 没留意到小喇嘛在做甚麽, Chencho说完了话, 小喇嘛跟他说了几句便跑开了. 原来刚才小喇嘛在等我们说完话, 我再看一看, Chencho手中拿着小喇嘛跑开前塞给他的一个胶水樽, 里面载着金金黄黄的, 像极一瓶尿.
“甚麽来的?” 我肯定我的目光带着鄙视.
“圣水来的, 我们喝一点或者拿了沾湿一下头.” Chencho当然不意会我不喜欢这支 “圣水”, 我看那小喇嘛跑开的样子那麽淘气, 也不知是不是在作弄Chencho, 但Chencho的样子很认真看待这樽圣水, 再说喇嘛虽然年纪小, 但身为僧人顽皮也不至於拿他们的宗教来玩吧.
“你在我们的旅程中不要拿来用呀.” Chencho也没有怎样回应.
接着我们下楼, 到中庭的第二部份, 这里是大殿, 我们在门外脱鞋, 也放下外衣和圣水在殿外的长椅上才入内参观, 当然殿内也不许摄影.
大殿参观後出来, Chencho还在努力的穿鞋, 我则穿好了鞋, 把我的外衣紧紧的摺好, 塞进我的袋里, 在今天这大热天, 要Chencho帮我拿着这厚衣, 我实在太不好意思了. 至於那樽圣水, 我当然没有碰, 就让它留在那儿算了.
“我们走吧.” 我见Chencho穿好鞋.
“你的衣服呢?” Chencho一看本放在长椅上的外衣不见了.
“在这里头.”我笑着拍拍我的袋.
“噢, 圣水呢?”
“不要罢.” 我微微的绉着眉.
Chencho也没说甚麽, 从长椅取回圣水.
内庭的第二部份不大, 但四面的建筑特别精致漂亮, 就是拍照, 舍不得走. 我们边走边拍, 缓缓的从大殿的左面离去, 这边的路向下走, 是两幢建筑物中间的小巷. 这小巷没有游人走过, 只偶尔有一两个僧人经过. 沿途我听到僧人的读经声, 也听到佛乐声.
“喇嘛的学习有分专科吗? 是不是有些专攻经文, 有些专攻佛乐呢?”
“他们不是喇嘛, 是僧人. 也有分专科的, 会有僧人专门学习某种乐器.”
原来“喇嘛”这一词本身已是僧人的某种阶层, 所以不是逢僧人都是喇嘛.
“有女僧人吗?”
“也有的, 不过不多. 以前结过婚的也可以做僧人. 自小出家, 如果长大後想还俗,也可以的.”
说着我们由小巷的底处又走楼梯走回上面, 已经回到内庭前部, 即是大菩提树的地方. 我又拉着Chencho要坐下来休息.
坐了一会, 我们离开内庭, 起身离开之际, 我见到上头的建筑物挂着 “Royal Court of Justice”, 法院来的.
“你们不是很少有罪案吗? 法院审甚麽案呢?”
“离婚案. 抚养权和膳养费.”
(..........待续)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5-2015 01: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丹之旅 - Mad Man Temple ~ Wangdue - 2 Apr 2010 (Day 3) (Part 2)
出了Punakha Dzong走下楼梯, 我意犹未尽, “可以再走走吗?”
Chencho便带我顺时针方向绕着Punakha Dzong走一圈.
我们绕到Dzong後头, 是阴凉草地和小河, 我们继续绕着Dzong走, 说起绿化.
“我们的国家的森林幅盖率高达72%.” 我每次看关於不丹的资料也一定见到这一条, 想不到连导游也那麽紧张的说.
“你们很以72%森林幅盖率为荣吗? 我见所有关於不丹的资料也一定列出这条, 现在连你也这样说.”
“是啊, 我们不能随便伐木, 每年6月2日学校和办公室都会停课停工, 大家出去植树.”
“植到哪里去呀?”
“在学校和办公室附近吧.”
慢慢的在蓝天白云下散步, 风轻轻的吹过, 眼望出去的是小河草地远山, 很写意的感觉. Dzong的范围不算太大, 不一会我们便回到入Punakha Dzong的桥, 我们走到桥上离去.
回到车上, 时间也差不多下午一时半, 今早上车时车上的温度表指车外气温是摄氏7度, 这个时候竟有30度, 一天果然有四季的变化, 疯狂呢!
车子驶离Punakha Dzong, 才没几步, Chencho叫Lhama把车子停在一间学校前头, 然後我们下车去了学校前面的小公园. Punakha Dzong另一个特色是建在Po Chu和Mo Chu的交汇点上, Po Chu是父亲河, Mo Chu是母亲河, 他们在Punakha Dzong前交汇, Chencho带我在小山坡前看这个交汇处的风景.
这里水流较急, 有人在下面玩激流.
“这间中学是女校来的吗?” 在小公园所见, 都是穿kira校服的女学生, 这是午饭时间, 她们围坐在凉亭下, 在聊天, 在做功课, 也有在吃饭的.
“不, 我们的学校都是男女校的.”
我再留心一下, 原来男一堆, 女一堆的分开玩, 男孩子都坐在另一边, 穿着灰色白袖的goh, 很神气的.
看了一阵, 我们再上车, 要去吃中午饭了, 下了车我们还要走一小段去餐厅, 经过人家的房舍之间, Chencho突然叫住我, 我回头过来, 见Chencho唠唠嘴的向那边的房屋, 噢, 原来屋的墙身上画有不丹出名的阳具图案.
之前我在网上看资料, 见有个网友的游记贴了很多很多不同房舍的墙身上的阳具图案, 我还以为在不丹房屋墙身会很容易看见, 不过来了两三天, 我才第一次真的看见画在墙身的阳具图案
向下走去, 我们去到餐厅, 天气很热很热, 特别我是穿着冬天的装束, 但气温却有夏天的热, 幸好餐厅有空调. 他们安排我坐在面向落地玻璃的观景位置, 虽然玻璃擦得不够乾净, 不过放眼一片青葱的田野景色, 的确心旷神怡.
“要喝点甚麽呢?”
天气实在太热, 我想要点冷的. “有甚麽冷的吗?”
“汽水好吗?” 我怕汽水的, “有冷水吗? 有冰的更加好.”
不一会Chencho拿了一支1.5L水过来, 看来是在冰柜雪成冰条的, 要一边吃饭一边等冰溶.
“溶不完就带出去, 边走边喝吧.”
“待会我们会有a little bit hiking上mad man temple, 走过这些田野, 走上山, 你看山上那间寺庙就是.”
放眼看出去, 好像很远呢, 今天穿了裙子毛衣, 好像太热了.
我吃饭总是很快, 吃完饭, 他们送上帐单, 那瓶水收我Nu40, 约HKD8, ok la. 我付Nu100, 他们找来Nu60, 其中一张Nu10样子很不同, 细看原来是印度卢布, 就是资料上说不丹Nu和印度卢布是相通的.
饭後我们又出发了, 我们继续往下走, 走到田里的小路, 我们前面有三个小男孩, 大概初小的年纪吧, 穿着goh校服, 深色长袜皮鞋, 背着大大的书包, 今天天气着实很热, 小男孩们都把goh的上身褪下, 绑在腰间. 小路旁的田里有只黄牛, 黄牛和小男孩们都暗里眇着我这个奇装异服的外来人.
我们走着走着, 小男孩可能好奇心已过, 在一边闹玩一边跑了去, 黄牛也没有跟上来, 留在它自己的地盘. 田里满是绿绿的, 种满了不同的作物, 只是我一种也认不得.
“这是甚麽呢?”
“那又是甚麽呢?”
可能我从未真正的走入田里, Chencho逐一介绍, “这个是米.” “那个是薯.” “有黄花的那个是芥末.”
“别笑我, 我在城市长大, 没甚麽机会到田里, 不认得农作物.”
我们继续在没有任何树荫的田中步道前进, 有只小狗一直跟着我们, 由田中跟到我们开始上坡, 离开田间, 走上沙地, 我的 “奇装异服”竟连小狗也吸引了!
天气很热, 太阳也猛, 我们一边走一边聊天一边散着步上坡, 一点也不觉得原来也走了二十来分钟, 我们终於见到坡上的转经轮亭, 再走上几步, 来到坡顶就是Chimi Lhakhang (Divine Madman Temple). 庙前一大片黄沙空地, 远处竖立了一排白色的经幡. 在进入坡顶的路口长着一棵枝架很大, 树叶茂盛的树, 树下有一张长椅, 我跟Chencho在这里先坐坐休息.
这个位置在坡顶, 居高临下, 看到下面广阔的田地, 可惜转经轮亭大大的顶在眼前, 拍摄则不太能取得好构图.
我们谈起香港的功夫片, Chencho也有看.
“Jackie Chan嘛, 你们也有看?”
“不是, 我喜欢看Jet Li.”
嗯, 倒想不到, expectation中外国人总只知道Jackie Chan.
“是呀, 我看过很多出Jet Li的电影.” Chencho说了几出他看过的李连杰电影.
“我不知会不会不敬, 请不要介意, 我觉得五世王的样子跟Jet Li很似.”
“是呀, 我也觉得是呀.” 想不到如敬重国王的不丹子民, 倒一点也不觉得这是不敬, 挺高兴的回应着.
“真难得找到个又认识Jet Li又认识五世王的人, 又同样有这个同感.”
其实我觉得四世国王年青时的样子像元彪, 现在则跟香港一个电视台的甘草演员李国麟相像.
聊了好一会, “不如先进去参观.”
“那待会要再来坐坐啊.” “OKOK.”
我们走进寺里, 里面面积特小, 内庭只有一个弯角位, 走进庙内, 地方狭小, 一眼已看遍整间庙宇内部, 地方小得跪拜的地方仅够几个善信跪拜, 主事喇嘛也要借过一旁.
Chencho也上前付一点香油钱, 按藏传佛教的方式跪拜几下 --- 慢着, 这间寺庙不是让没生育的妇女和夫妇来求子的麽? Chencho, 你拜来是为了……..呵呵呵!!!!
Chencho介绍过寺庙之後, 我们回到寺外刚才的那张长椅, 又继续坐坐聊天. 聊了一会, 一群二十来个不丹男子上了坡来, 全都穿整齐的goh, 年纪由少年, 中年, 老年也有, 是一整团的来朝拜吧. Chencho说从他们的口音听来, 他们应该是来自不丹的东部.
过了好一会, 有一个导游跟着一个西方游客上来, Chencho跟那个导游握手聊天, 那个男导游年纪较轻, 他们谈了一会, 男导游便带了他的客人入庙中.
“我做了导游差不多十年, 经验比较多, 乐於跟年轻的导游分享经验, 像刚才的那个男孩, 他刚入行不久, 有些资料他不熟, 他走过来问我, 我便教他, 我会跟他们说那些要跟客人说, 那些不用跟客人说.”
再坐了一会, 我们下山回去, 走下黄沙小坡, 回去田间, 在田间的小步道上, 遇见在田中工作的农人, Chencho又走过去跟农人握手聊天. 认识Chencho三天, 天天都见Chencho跟人握手聊天, 我知道Chencho交游广阔, 但竟广阔到在Punakha的田间也有朋友?
“你认识他吗?”
“不认识.”
“握手是不是不丹的传统习惯呢?” 我见Chencho见人便上前握手聊天, 不止Chencho, 其他不丹男子也是.
“不是不丹的传统习惯, 我们是学西方的, 看起来像更civilize.” Chencho笑说.
“之前有个香港明星来结婚, 你知道吗?”
“Oh, 那个Tom吗?”
“不是Tom, 是Tony.”
“Ah, 是Tony呀.”
“香港的记者来追访他们呢?”
“是呀.”
“那些记者是怎样拿到签证的呢?”
“总不是说要进来采访吧.”
“那些记者有没有打扰到你们呢?”
“也没有怎样打扰的.”
“也代这班记者跟你们道歉吧. 我也不明白香港人为什麽这麽爱窥探人家的生活. 我想不丹人不会这样吧?”
“不丹人对本地的明星和名人的私生活不会太有兴趣, 以前有好几个荷理活明星来过, 不丹人也不会特别问他们要签名的.”
路过田间, 我见到另一边有一大捆人般高大的乾草, “甚麽来的?”
“给牛吃的.”
一路回去, 小路越来越窄, 紧够一人走过, 差错步会掉到水田中. “小心呀, 不要走太快呀.” Chencho在我後面, 大概是怕我这个city girl走不惯田里的路会掉下去吧.
走完田里的路, 回到村屋群中, 又见到刚才那间墙身画有阳具的屋, 再拍张照, 却给Chencho取笑.
回去再开车, 沿路不时有工程, 沙尘很大, 细看施工人员, 样子都是印度人的样子, 正如网上资料所说, 劳力工程的工作都由印度人做. 迎面不时有大货车驶过, 那些货车的装饰都很印度化, 车里的司机和跟车工人都是印度人.
“公路不是都铺好了吗? 为什麽他们还在做工程呢?”
“公路是铺了, 不过还未够好, 所以继续修葺令公路更平整, 并且加阔一些路段.”
的确, 离开Thimphu後继续向东行的公路, 没有Paro和Thimphu之间的公路般平滑舒畅.
“我们现在正进行五年水力发电(Hydro-electric)工程, 工程做好之後, 我们可以再生产更多电力卖给印度.”
见过网上资料说不丹制造出口品不多, 偏生能水力发电卖给印度, 没想到他们现在可以更上一层楼. 这当然是四世国王的英明领导的成果.
其实这晚我们留宿的酒店不在Punakha, 而是附近的Wangdue.
车子渐近Wangdue, Chencho指着对岸一个很大型的沿岸工地说: “这是Wangdue的新城, 迟些起好了, 便把旧城的人搬过来住.”
“他们怎麽肯说搬就搬? 看这新城没有田地, 在旧城有田的人又怎肯搬来?”
“不是旧城的多都是开小店的, 不耕田, 他们会搬来的.”
四时许, 我们来到Dragon’s Nest Resort, 天色还未暗. Lhama在停车场停好车, Chencho带着我走去reception.
Dragon’s Nest不大, 有两间酒店房间主楼, 两个主楼只有地面和一楼两层, 每层四个房间, reception和餐厅在下面的另一个房子.
Reception前面是电脑房, 真的一个间房有一个可以上网的电脑, 好像是几十Nu十五分钟之类的收费. 我没有需要急着上网, 所以没留意收费. 我们去了餐厅坐坐,这天下午很热, 餐厅没有其他客人, 是我来了才开门, 所以餐厅内很闷热, 但我很意外地发觉餐厅内有空调, 我进了餐厅, 他们立刻开了空调, 很快便凉快起来.
我们吃一些下午茶点, 喝一下茶, 之後便回房中. 我的房就在路口地面, 是所有客人离开餐厅後要回房的必经路口, 太开扬了一点.
房间没有在Paro的大, 但一定比Thimphu的Riverview大得多, 房内也是两张床, 这两张床比Riverview的床的size就正常多了.
“七点正我们在餐厅吃饭.”
Chencho离开之後, 我去洗澡休息, 浴室亦是十分整洁, 热水充足, 浴巾洁白.
洗好澡, 我在门外附近走走, 我门前是一小片园境, 放眼出去, 是河景和河对面的村落. 在乡村间, 几乎没有声响, 就只是偶尔邻房的西方游客的谈话声.
太阳下山, 气温终於下降, 微微有点冷意. 我回房再稍为休息, 看看电视, 小睡一点.
晚上七时去餐厅, Chencho换了便服, 灰色汗衫加黑外套牛仔裤, 一时间由古装变时装. 酒店的其他西方游客也陆续来到, 又是自助形式的晚饭.
Chencho跟我解说原来gho是件浴袍样的衣服, 先将右幅拉到左腰, 然後再用左幅盖在右幅上, 之後用腰带紧紧的绑三几个圈系紧, 再把上身拉松, 银包等杂物放入内层的左幅内而不是外层的右幅, 这样东西便不会掉出来.
“不是说手袖内有内袋吗?”
“没有喇.”
“你们的Prime Minister很好的?”
“他选举前到全国的山村逐一拜访, 不只, 他选举後也去拜访.”
早上我在街上有宣传预防HIV的告示牌, 我问Chencho: “不丹人在哪里买避孕套呢?”
“可以到衞生署取的.”
“那如何懂得用呢?”
“衞生署也会教呀. 在药房也会买到, 印度入口的.”
“其实你们这里是鼓励生育还是鼓励少生呢?
“鼓励少生的.”
“但你们的人口只有七十多万, 为什麽还要少生呢?
“工作机会不够, 孩子的学历高了但找不到适合的工作, 还有有些孩子读书读不上, 纠结朋党, 在街头流连, 打架, 破坏, 也会有的, 已经比以前差了.”
“一般人家都不行婚礼, 婚礼太贵了, 只有国王结婚才行婚礼. 一般不丹人住在一起, 生了孩子就是结了婚.”
晚饭後又出去逛逛, 酒店是建在公路的斜坡下面, 爬上入酒店的斜小路, 走上公路. 这晚天色还不错, 也见到不少星星, 远望到对岸, 也点点人家灯火, 我还以为Wangdue应已是乡下地方, 灯光竟还不弱, 一路走过, 也不用开手提电筒.
我以为不丹的晚上应该是水静河飞, 没想到不断有那些印度货车经过, 不止翻开沙尘又嘈吵, 也怕危险.
没想到差不多八时的 “深夜”, 路上的车还是不断的驶过, 主要是往廷布方向, 扬起的沙尘颇大, 我很怕那些车看不到我, 听到车声从远远而来, 已立刻躲到路边. 走了好一会才回酒店.
|
|
|
|
|
|
|
|
发表于 4-6-2015 03: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6-2015 01: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丹之旅 - Wangdue Town ~ Trongsa Dzong - Day 4 - Part 1 - 3 Apr 2010
http://venus-travelling.blogspot ... e-town-trongsa.html
七时许醒来, 我到门外看一看, 天已大亮了, 酒店房门向东, 看到太阳从山後升起. 河面山间泛着一阵烟霞, 让光照得迷蒙, 我在门前小小的花圃走了几步, 对岸的村中已见升起了村民早饭的炊烟.
早餐之後, 我们又上路. 今天我们由Wangdue出发到 Bumthang, 也是我今次旅程中走到最东的地方, 途中会经过Trongsa.
车开动了不久, 我们又来到一个检查站, 今次由Lhama下车去办手续, Chencho留在车上陪我. Lhama很快便回来, 我们又再开车.
不知是不是星期六的关系, 我见到一些妇女穿好了kira, 一起走上公路, 不知是不是要参与甚麽节庆.
车才开了五分钟, 我们转进了一段两旁都有店铺的街边, 应该是Wangdue的市中心了, Chencho叫Lhama在前面停车, 原来前面的空地是Wangdue的market, Chencho知道我喜欢看market, 特别带我来看的.
Wangdue market只是一块小小的空地, 比Thimphu的weekend market小得多, 不过就是露天market, 看档的也主要是妇女, 女档贩将农作物放满一地, 蕃茄, 薯仔, 绿豆, 青瓜, 生菜, 梨, 鸡蛋, 当然还有堆堆如山的青椒红椒. 中老年的女档贩穿着kira, 较年青的女档贩多穿便服. 不止档贩蹲在地上看档, 顾客也蹲在地上选购瓜菜.
Market所在的空地另一边是停车场, 我们的车停在那边, 还停了很多计程车, 旁边还有自助汽油站. 围绕着空地的是车路, 再外围就是一圈的小店铺, market後面是一间初中. Chencho拉着我细听, 听到学校似乎正在morning assembly, 是用英语的, 好像是一个学生在make announcement还是在做sharing.
逛够了market, 我们走过去外围的小店铺, 是一排的木屋, 全都是两层高, 地下那层全都是小店, 小店把货品挂满在店门窗前, 全都是零食丶小玩具丶小用品等等, 这些店多也叫General Shop, 也是挂深蓝底白字的门牌, 都有英文店名的.
我走到店前一家一家的细看, Chencho跟在我旁, 去到其中一间小店前, Chencho停下来要买东西, 哈, 又是bettel nut, 跟城市男人去买烟一个样子的, Chencho从怀里掏出银包来付钱.
[size=14.8500003814697px]
看得差不多要回去的时候, 见有几个初中生模样的男女匆匆在我们面前跑过, 我和Chencho都避到一边, 定神看一看, 又有两三个穿着汗衫短裤的男女初中生跑过来, 在我们前面转弯, 继续往前跑, 就在我们这个弯角有几个穿着goh的青年男子似在等着他们, 初中生跑过的时候这些年青男子都跟初中生说几句话, 似是在鼓励, 再跑到前面, 还有穿着goh的年青男子给初中生们提供水, 初中生跑过时会喝点水, 或者干脆让水浇头. 这时Chencho已弄清楚, 原来今天这间中学搞马拉松比赛, 初中生正在跑马拉松, 前面这些穿着goh的青年男子都是学校的老师, 正在帮学生记录时间, 提供水和打气.
我们又回到车上出发, 开着车, 迎面而来的又是跑马拉松的学生, 活泼的Chencho拉低车窗, 向学生叫着, 当然是”跑快点, 跑快点, 努力, 加油!”之类的说话啦. 迎面而来的学生不少, 这时我才看清原来每个学生胸前都贴了选手号码. 来了这几天, 才第一次看到这麽大批穿汗衫短裤跑鞋的孩童.
我们的车慢慢向前驶, 沿路仍有很多马拉松学生, 男男女女都有, 他们都挺有毅力, 见他们都跑得满头大汗, 满面通红, 上气不接下气, 但全部都没有放弃的迹象, 继续努力前进, 前面的路还长呢.
我们的车又开了很久, 又有一班学生在跑马拉松, 有一班孩童在公路旁, 有些孩童是support team, 负责为选水拨水打气.
“他们学校的学生真厉害, 有这麽多学生都这麽能跑.”
“我们的车子已经开了很远, 这些是另一班学生来的.” Chencho差点没说: “傻瓜!” 是呀, 我们已开了一小时车了. 这个打气站没有成人在, 全都是小孩, 有些小孩还背着褓襁中的小弟妹来看热闹呢.
车子又再继续开, 走的都是沿山的公路. 我看出去, 见到远方高山山岭上铺满白雪, 是雪山呢.
我们已开了两小时车, 爬到3,400米高的Pelela Pass. Pelela Pass没特别的建筑物或景点, 只是山边又给围上很多很多的彩幡旗, 中间的回旋处的有一个大chorten, 路边有两间小矮房, 有一家人在这里卖毛毡等纺织品.
“Yak呀!" 我们下了车, Chencho看到对面的路上有几只yak. Yak住在高山上, 要在山里才会见它们的踪迹.
“你还不拍照?" Chencho问. 我还以为我们会开车过那边, 这边拍过去很远.
“我们可以走过去看yak吗?”
“不能, yak也有点危险性.”
我们在这空地走走.
“有洗手间吗?”
“没有呀, 只能在山边去.”
“唔, 不去了.” 我想一想, 但今天的车程得长的: “还有多久车程呢?”
“个多小时呀.”
“还是到山上小解吧.”
Chencho陪我在前面小屋旁的小路上山, 小路围满了彩幡旗.
“为甚麽他们在这里挂彩幡旗呢?”
“之前不是跟你说过, 我们爱挑又高又大风又空旷的地方挂彩幡旗, 好让彩幡旗可以随风飘扬.”
小解後又继续开车上路, 开了一会, 突然见路铺满一堆植物, 我打了一个突, 还未反应过来, Lhama已经二话不说, 不闪不避, 就把车子驶过去, 车轮辗过些植物, 发出”霹雳啪嘞”的声韾. 我伸着头四处张声究竟发生甚麽事, Chencho和Lhama哈哈大笑的, Chencho说: "乡民割了竹枝下来, 齐整的铺在公路上, 让途经的车辆辗过, 竹枝就自然给破开, 乡民便不用自己费劲破竹, 竹给辗开後, 便可以拿来编织屋顶, 围栏, 竹类器皿等等.” 乡间的小智慧又可爱又实用, 不知是我少见多怪, 还是不丹子民特有的互助智慧?
这样驶了大半个小时, 我们来到今天的景点, 是尼泊尔式的Chendebji Chorten, 在不丹, 尼泊尔式Chorten特少, 突然见到这尼泊尔式的Chorten会立即察觉分别, 特别是尼式八方眼.
我们下去走走, 我们顺时针方向绕着Chorten走, Chorten前是草地和小河, 河边的草地竖了好些很高很高的直身彩幡旗, 红蓝黄绿白五色都齐全.
我们边谈边很慢的踱步, 顺时针走了一圈後, 我们在Chorten的後方离去, 在後方小路见到几间小木屋, 有一大堆青竹堆在地方或搁在屋边.
“应该是储起来, Tshechu时用.”
其实我想去摸摸河水, 不过这里的地理环境不适合我们走下去, 我们在後面走过一道小小桥, 然後回到车路上车去.
车走了一会儿又停下来, 我们到了吃饭的地方. 餐厅建在河谷上, 我们从公路走下楼梯走进餐厅. 餐厅的前部是纪念品店, 地方不少, 墙上桌上挂满唐卡和织品, 还有手袋, 面谱, 及各式工艺品. 进入餐厅见到在餐厅中央有一个直立式火炉, 服务员给火炉加进柴支, 让整个餐厅都暖起来. 直立式火炉的设计在加柴支的火炉上面还设有一层, 可以放进水煲保暖. 从餐厅的玻璃窗看下去, 可以看到河谷的风景.
我们在餐厅坐下来.
"要不要喝buttered tea (酥油茶)?” 好事的我, 不知是不是一时间未回过神来, 我摇了头. Chencho自己要了一杯.
“酥油茶里有点甚麽?”
“有红茶, 加盐加奶, 加油. 味道当然是咸的. 用的butter有的用印度牛的油, 有的用不丹牛的油, 有的用yak的油.”
“哪种油最好?”
“最好当然是yak的油.”
“那印度牛还是不丹牛的油好些?”
“那当然是不丹牛好些.” Chencho带点自豪的说.
Chencho的酥油茶来了. Chencho呷了一口. “是那一种牛油呢?”
“是印度牛油.” Chencho浅笑地看着我正在好奇地盯着他的茶杯里.
“尝几口吧. 刚才问你又不要.” Chencho笑着叫人给我也送上一杯酥油茶.
我接过来喝了几口, 虽然正午时间阳光普照, 但我们深入山区, 海拔愈走愈高, 已很有寒意, 来几口热热的酥油茶, 整个人都和暖起来.
今天他陪我吃饭, 他先过去里面拿了饭菜, 再出来陪我吃. 陆续有游客进入餐厅, 都是欧美人士, 餐厅吃的都是那些不不不西的自助餐, 不过这间餐厅做的口味较适合我.
“我们用的是日本车, 很耐用, 可用上二十年, 没有废气, 很好的. 那些印度房车废气很厉害, 不耐用, 几年要换. 不丹的车辆年年要验车, 废气超标便不能再在路面行驶.”
“是吗? 我们这两天不是遇到不少废气很大的货车吗?”
“唔, 他们准不能通过测试.”
“之前那年选举是怎麽的?”
“那天全国放假, 不是身份证便可以投票的, 要有投票证的. 我们一个个排队进入票站, 里面有按钮, 我们按钮便可以投票. 我们大概当天晚上九时多便知道选举结果.”
“So embarrassing!”我自以为来自大城市, 殊不知我们的选举资源和配套比不丹落後几十倍, 人家一按钮便是投票, 无需人手点票, 选举结束便知道结果.
“在香港, 我们还没你们先进, 我们要拿着选举和盖印, 印好投入票箱, 选举结束了还要点票, 点到凌晨四丶五时才知道结果呢. 其实你们才是先进呢.”
我看着Chencho的袖口, 见有些奇怪: “不是一块的吗?”
“不是的, 白袖口是分开扣上去的, 平常不常洗goh的, 白袖口就常常洗.”说着Chencho拆了一只袖口出来, 原来是用扣小心扣着.
“我看网上资料说前年不丹地震, 你有经历到吗?”
“不是前年, 就上年九月, 我在Paro感受到, 不过东部那边受到的破坏较严重.”
“国王立即去看他们吗?”
“是呀.”
“在不丹, 拍拖的男女不会牵手吗?”
“不会.” 又好像是, 我来了这几天也没见过男女牵手.
“那会怎麽?”
“没怎麽.”
“那麽就只并排而行?”
“是呀.”
我吃饭实在很快, 半小时便离座, 我们又再上车. 大约四十分钟後, 我见到远处有一个群大型建筑物, 是Trongsa Dzong了.
我们先在观景台下车, 拍拍照, 然後我们再上车向Trongsa Dzong进发. 又走了二十分钟, 我们终於在Trongsa Dzong门前下车. Trongsa Dzong前面有一堆民居依山而建, 是一个小社区.
下了车, 我们往下走去, 见到Trongsa Dzong前面一片空地上有一班大叔正在进行射箭比赛, 一群年轻僧人坐着围观. 阳光灿烂的照在青绿的草地上, 僧人穿着枣红色的僧袍, 射箭中的不丹大叔穿着深枣红深枣紫的goh, 色彩对比已鲜明, 我们在远处驻足观箭, 我细看见大叔们的腰间围着一些不同彩色的布条, 红色的, 蓝色的, 白色, 黄色也有.
“他们要腰间挂着的彩色布条跟射箭比赛有关吗?”
“是用来记分的, 所以腰间的布条越多即是分数越高.”
我们往前走, 我见到下方的草地上铺了一些大红色的僧服在晒晾.
(待续)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7-2015 01: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丹之旅 - Trongsa Dzong 通萨宗 ~ Bumthang 布姆塘 - 3 Apr 2010 (Day 4)(Part 2)
http://venus-travelling.blogspot ... dzong-bumthang.html
我们走入Trongsa Dzong, Trongsa Dzong的内庭相对较狭少, Dzong的楼层又相对较高, 通常有三丶四层. 内庭很静, 没有其他游人, 路过的僧人喇嘛很少. 我们在Dzong内庭走, 欣赏Trongsa Dzong的建筑, 又走上可以上的楼层, 看看远方的风景.
[size=14.8500003814697px]
我们来到Dzong一个楼角, 从这里看下去, 可以见到河谷, 环境很清幽宁静. 我伏在城墙上征征的看着下面的山河谷景色, Chencho在我旁边, 依着城墙陪我.
“我们这些游客, 花这麽多钱来不丹, 为的就是这一刻的宁静. 你们不丹人可能不明白, 你们天天就见着这些山呀, 河呀, 无尽的树木树林, 根本没甚麽特别好看. 但这些景色, 对於我们来说很难得.”
都说Dzong是半政府半宗教的行政中心, 在Dzong里面, 我就见到农业部和林业署两个部门在Dzong内的办公室.
这两天我总想着一些问题, 如果不丹和不丹人跟外面的世界越来越接近, 两者的分别越来越少, 游客还会想来不丹旅游吗? 不丹还有甚麽特色可卖?
“Chencho, 我去过一些佛教国家旅行, 我去过泰国, 柬埔寨, 请不要介意我直说, 他们的建筑群组比起不丹的宏伟得太多, 泰国可以玩乐的活动实在太多姿多彩, 柬埔寨的吴哥窟幅圆之大, 细节之多, 老实说要不是不丹有这层给保护着的氛围, 如果不丹人跟外面世界都一样, 根本吸引不到游人来旅游. 那次我在柬埔寨旅行, 去到一个景点, 有个年纪很小的孩子, 走到我们面前高音的说一句话. 初时我们还在以为他刚巧在我们跟前玩, 後来我们才听得出他在说: “One dollar~ One dollar~” 原来他在我们面钱讨钱, 现在不丹人贵乎品格举止得体, 游客来不丹, 就是想感受这种清纯.”
Chencho在静静的听着, 不知道他能有多体会到我的说话. 静了一会儿, 我们起身离开Trongsa Dzong, 走回刚才的路出去. 我们又回到刚才有人比赛射箭的地方, 我们走了过去看射箭.
走过小桥, 走到射箭场, 他们分成两组, 场的两端都有一个射箭弝, 就是那种小小的木牌, 斜斜的竖在地上, 木牌上有小小的圆芯. 两组人分别站在箭弝的附近, 当然两个箭弝相距远极了, 按网上资料说是 一百五十米, 我只觉得远得很夸张.
当一组在那边射箭时, 另一组人在这边散开, 不要进入射箭范围, 给射中会要命的. 当那边的人射中木牌时, 这边的人会立即围上去, 呈半圆形的围着木牌, 然後一起对着木牌唱歌跳舞起上来. 舞步大约是躬身垂着双手向地上的木牌跳着, 然後举起手, 跳着踢着脚, 一边跳一边踢, 一边转圈, 一边上下的挥动手臂, 一边唱歌, 手舞足蹈, 有点站立不稳的, 少许像醉酒唱歌跳舞, 歌声中有点嘲笑有点敬佩的语调, 很有趣的. 这歌舞很短的, 几十秒便唱完一曲, 这边的人唱完便散开, 那边的下一位箭手便会就位再射下一箭.
如果射不中箭弝, 这边的人中会有其中的 一两 个会以歌唱的语调向对面唱过去, 那边的人便知道射不中. 每隔几回便会拾回射出的箭.
我站在场边的长椅後面, 见长椅上放满了各人的弓, 箭, 还有箭袋, 我仔细的看, 那边弓都很精致, 门外汉也会一眼看得出是上品.
“那些弓都很贵吧?”
“很贵呀, 几百至一千美元吧, 全都是美国进口货, 这里有些店特别代理的.”
“万一弄坏了怎麽办?”
“可以拿会店里修理的, 修不好, 他们会运回美国修理. 维修期间, 他们可借另一把弓给你用着.”
这时正在比赛的其中一个射手过来, 放下了一支箭, 摇了摇头, 走开了. 我低头一看, 箭身破了个
小洞.
“坏了不能用了吗?”
“不能了, 要报废.”
“很贵吗?”
“几块钱美金一支, 不便宜呀, 所以不要弄坏.”
“玩射箭是很贵的玩意呢.”
我这等好事的人, 当然是站着看, 不舍得走. 看了好几个回合才肯离去. 我们回到上面的停车场, Lhama还未回来, 我走到停车场前端, 继续看下面的比赛.
Chencho见到赶紧拉我回来. “小心那些箭.”
我还以为我已经在箭弝後面的大石墙後面的高处, 应该不会有问题的, 没想到不丹箭手的射程可以那麽远.
Lhama抱了个孩子回来, 後面还跟着一个女人和小孩.
“Lhama的姐姐住在这里, 那两个是他的外甥.”
Lhama把孩子交回他的姐姐, 我们便上车出发了.
这趟路程比较长, 我们要去Bumthang, 下午二时五十分出发, 下午四时四十五分左右才到达Bumthang镇中心.
车继续驶离镇中心, 我们要去酒店. 我们驶入一条两面都是农耕地的车路, 一路上甚麽都没有, 就是只有农耕地和偶尔 一两 间农舍, 我们一直驶入去, 我也不晓得怎麽会有酒店建在这些田中.
一路走, 经过一个很大很大的草地, 附近有些工人在施工.
“这里计划了要起一个内陆机场.”
“噢? 需要吗? 这里起得了吗?” 这里是一片大空地, 不过以机场来说又似乎小了一点.
“是呀, 飞去东部嘛.”
我们似乎遇上找路的麻烦, 终於下午五时我们到了酒店门前, Chencho和Lhama让我等着, 他们去办手续. 我下车在拍一下酒店的景色, 似乎不错, 酒店的建筑物围着一片草地, 草地也经刻意装饰.
他们忙来忙去, Chencho跟那边谈了很久, 最後Chencho回来说: “原来他们起了新翼, 你的房间在新翼, 我们到新翼去吧.”
再驶了一会车, 找来找去才找到, 这边也挺不错. 来到Bumthang, 天气冷了很多, 他们先让我到餐厅里去, 他们习惯要serve饼乾和茶做下午茶, 我猜是学美国欧洲人吃下午茶的习惯吧.
细看餐厅, 他们也有个由地板到天花的大火炉, 我想是我到了才开始点火吧, 不过很快暖起来. 我不特别需要吃东西, 吃了两片饼乾, 喝了几口茶便起身. 我们到房间去.
我的房间在所有房舍的尽头, 跟其他的房间不同, 我的是独立屋, 自己一个住. 入到房内真的不得了, 有客厅, 客厅有梳化, 饭桌, 饭椅, 火炉, 有厨房, 厨房有水笼头, 有热水器, 有一个一般香港小单位的睡房大小的衣帽间, 再走进去是浴室, 浴室放有暖气, 睡房是六呎双人大床, 房里有暖气, 只是房内没电视, 那也是的, 渡假其实应该远离电视, 躲在这偏远的地方, 远离人烟, 没电视就最好. 再走出去是阳台, 放了两张椅子.
这个房间比我在香港的家还要大, 起码有七百平方呎, Chencho跟我说了几次: “You are lucky.” 我初时也会不过意来, 原来是酒店忘了我会来, 把所有的普通等房间都分了给其他客人, 到我来的时候已没有了普通房, 他们唯有把没住客的Suite给了我, 我也奇怪为什麽以我这等minimum pay的客人会有这样的上房, 原来如此.
将行李在房内安顿好, Chencho在帮我燃着火炉, 火炉边已有好些破好的木头, Chencho用火炉边放着的蜡烛和火柴帮我点火炉, 原来是有技巧的, 这麽大件的木头不易燃着, Chencho在木头堆中找些较薄的木片, 置在木头上, 然後点着木片, 木片点着了较耐燃, 有较多时间去燃起木头, 单靠火柴, 只怕划掉整盒火柴也没能燃着半点木头.
见Chencho坐在地上很小心的在生火, 我也坐在一旁学着, 只见Chencho用火柴点着蜡烛, 然後用蜡烛伸入去火炉里去点着木片, 木片虽然较薄, 但也不易燃起, Chencho转为滴一些蜡到木片上, 再用蜡烛去燃木片, 弄了好一会儿, 终於弄妥了.
弄好後Chencho起身说: “他们的热水刚开着, 要等上一小时才有热水. 七时在餐厅见吧.”
送了Chencho出去, 我一个人在房里, 外面很冷, 不能到阳台坐, 我在房里弄弄这弄弄那, 又小睡一会, 六时多我再试一试, 已经有热水, 开着暖气机洗了个热水浴, 还好的.
洗完澡出来, 觉得好像冷了, 房里的暖气好像仍在warm up中, 就是半温不热, 走到客厅, 原来火炉的火差不多全熄掉. 我试着学Chencho般的透火, 原来不是这麽容易, 我弄来弄去, 手又不能伸得太入火炉, 又不容易在火炉里拿到 一两 片薄木片出来, 滴着蜡来烧又不是很容易做的, 我冷冷的坐在火炉前, 试了很久, 终於起到个像样的火来.
七时我便出门, 门有点难锁, 我也弄了好一会才锁好门, 天已全黑, 沿路的房舍有点灯光让我走回餐厅, 差不走到餐厅, 就见Chencho迎面的走过来接我.
餐厅里坐了好些西方游客,食物不是太差, 不过也不对我胃口, 吃了一点点便吃完.
“我在不丹见到车子都很洁净, 我很意外呢. 因为我以为落後地区车子都很脏, 满是泥沙. 我们的车子也很清洁, Lhama每晚都洗车吗?”
“不是每晚, 是每个早上.” 他笑说.
“刚才我问过, 原来酒店新翼起了三年, 不是一年.” 他突然刹有介事的说.
“哦.”
“我们佛教徒不说谎的, 所以我弄清楚就要告诉你.”
“不丹有没有毒品问题呢?”
“是多了一点年青人吸毒, 不是很严重, 但不是没有. 不过我自己没试过, 详情就不知道.”
“那酗酒呢? 是不是很严重呢?”
“酗酒的也有好些人, 多数是男人, 闲来没事便喝酒.” Chencho露出很厌恶酗酒汉的神色.
“你会看星座吗?”
“不会呀.”
“在西方, 星星给连成不同的星座. 不丹有吗?”
“没有吧, 我们只有星相家, 看星卜未来.”
我又递了张纸给他,我把我要买和带回香港的东西都写下来, 我想要不丹的硬币, 关於不丹和藏传佛教的画册, 不丹邮票和寄postcard给朋友, 如果不太贵的话想买转经轮和彩幡旗, 还有不丹本地生产的食物和饮品, 印有不丹风景照的日历, <<高山上的世界杯>>, <<旅行者与魔术师>>, 还有<<小活佛>>的电影VCD或者DVD, 一小包的红米, 如果可以的保留到的话, 还想带芝士回去.
Chencho小心的逐项细读, 然後认真的跟我说: “唔, 好的, 我会带你去找这些东西.”
“你是怎麽学电脑的?”
“我上了半年的电脑班学的.”
“你们的电脑里也可以输入Dzongkha?”
“可以呀.”
"不丹人现在都很喜欢看电视吗?”
“电视机是贵, 不过看收费电视的月费很便宜. 在引入电视频道之前, 我们只能看录影带.”
“这十年里不丹的变化很大吧.”
“是的, 真的很大.”
“最起码你们现在这辈比你爸爸那年代轻松容易很多.”
“真的是如此.”
晚上又出去散步, 我由厨房後门直出车路, 途经厨房, 看见厨子在工作, 再走经导游和司机的休息室, 出到车路, 夜里漆黑一片, 附近只有 一两 点灯光, 终於在Bumthang我看到最大最美丽的夜空. Bumthang本来就是比较冷, 入夜後更冷, 我穿上了羽绒, 一路背着酒店向更入的路走去. 这晚天朗气清, 整个天空都满是星星.
之前看资料说不丹有很多狗, 不过这几天散步都没有狗在拦路. 路的两旁是农地, 夜里无人, 连声音也没有, 就只有冷空气和漫天星宿.
这里晚上的路实在太黑, 路上有时有积水和泥洼, 偶然又会车驶过, 见到老远有车驶过来, 便先亮起手电筒, 让迎面而来的车见到, 不然在深夜中, 迎面而来的车是不会容易留意到我的. 走了一会, 便回房中.
回到房中, 我拿出了带来的”超越天与地”来看, 这本厚厚的书, 我才看了三四十页, 这时候揭开上回搁下的页, 女主角Jamie正在说当年(1989年), 她从Thimphu坐了很久车去到Bumthang, 天气很冷, 她去到瑞士宾馆, 那里有洁亮的木地, 还有火炉, 我读觉得很有趣, 我不正是人在Bumthang, 坐在洁亮的木地板上, 在火炉前面? 又会正巧我在这里看着这段.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7-2015 10: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engfeng 于 25-7-2015 10:38 PM 编辑
不丹之旅 - Bumthang ~ Tamshing Monastery ~ Kurjey Lhakhang - 4 Apr 2010 - Day 5 - Part 1
去餐厅吃过早餐, 我们上车出门, 车子驶回Bumthang镇中心, 星期天早上八时半的镇中心没人, 大部分店铺也未开, 我们开了十多分钟车去到今天第一个景点, Jyamba Lhakhang.
入了Jyamba Lhakhang的外庭, Chencho古古惑惑的伸头过我, 想跟我说甚麽的, 刚巧我又跟他说话, 打断了他的话头. 之後他鬼马的跟我说: “在Tsechu时, 这里的男dancer会戴着面具赤裸全身跳舞.”
“裤或者裆布也没有?”
“没有呀.”
“你试过参与这种赤裸全身的舞蹈吗?”
“没有! 没有!” 他有点怕羞的急急答道.
我们入寺内参观, 寺内很黑, 墙身上画有很多佛教故事的图画, 不过就算在微弱的光线下也看得出这些珍贵的文物, 破损程度十分大, 他们用一些布幅盖着, 导游只会掀起其中 一两 幅让游客看看, 只见在高於人身的图画保存得比较好, 在人身高以下的, 破损和剥落便很严重.
我们又顺时针方面在寺内参观, 绕了大半个圈, 见到前方地上有一堆铁链, Chencho带我上前说: “穿起这件铁衣, 围着佛堂走三圈, 就可以为我们的父母积福. 这件铁衣很重, 25公斤呢. 我就曾试过穿起这作铁衣在这里走三圈.”
我试着拉起这件铁衣, 很长, 如果穿起来, 一定拖地, 铁衣很重很重, 我想拉起多一点看看也不行, Chencho帮着我一起把铁衣放下.
嗯, 这里是中部的Bumthang, Chencho总不是特地来这里穿铁衣走三圈吧.
“你是怎麽来到穿铁衣走三圈呢? 特地来的?”
“不是, 是之前带团来的时候, 特地穿起铁衣走三圈.”
离开了Jyamba Lhakhang, 我们转出左边, 走入田中的车路, 今天天气很好, 蓝天白云, 虽然Bumthang较冷, 不过今天太阳暖暖的, 凉风轻轻的吹过来, 挺舒服.
我们慢慢地走在路上, 享受着田园风光, 我在欣赏着沿途景色, 偶然有农耕机车经过, 倒吵耳. 我们一边聊天, 一边走, 沿途有竹编的围栏, 竹编木搭的小农舍, 三三两两的牛在低头吃草, 小牛依着母牛在吃奶, 一切都平静悠闲.
有几条狗迎面而来, 不过没有冲上我们, 他们在我们两边散开, 看资料说不丹有很多狗, 还有网友说晚上狗吠声很吵, 但我这几晚一点也听不到.
“不丹有很多狗呢.”
“是呀, 但我们信佛不杀生, 所以政府有一队人员, 专门到处找流浪狗帮他们做绝育手术, 现在已能好好控制好狗的数量.”
我们走到一条小河边, 前面是有几块小木板让我们过河的, 不过我不心急过河, 倒走到河边, 我好想玩玩河水, Chencho唯有边叫着我小心, 边跟着我走到河边. 我蹲在河边在玩水, 水很凉呢.
“可以喝的吗?”
“我们可以, 你不行.” Chencho意思是我的肠胃未必能习惯这里生水的细菌.
“噢~~” 还以为不丹这个pure得可以的地方, 会像冰岛一样, 河水都清洁得可以喝下.
过了小河, 一直向前走, 前方有三间寺庙, 是Kurjey Lhakhang, 我们从侧门走入Kurjey Lhakhang范围, 在侧门外, 工人们正在破柴, 想是寺中烧柴取暖或建筑之用吧.
我们走入Kurjey Lhakhang参观, Chencho甫入寺已立即从怀中取出一张A4纸, 拿去给寺内负责看守的僧人, 僧人很认真的拿出一个大文件夹, 把那张A4纸放进去, 是我的参观准许证吧.
我见神坛之上除了供那七碗水之外, 鲜花等物之外, 还在其中一个供盘上堆了一大堆零食, 是薯片饼乾之类, 不知是Chencho见到我的愕然样子, 还是他也觉得堆得太夸张, 他跟我解说: “我们也供零食给神祇, 通常在这里放一个星期便会拿掉.”
“然後会吃掉还是弃掉?”
“会吃掉的.”
参观後又在门前穿鞋, 我的鞋最易穿, 一穿便是, Chencho的鞋也不会难穿, 不过仍是要坐下来拉拉鞋边.
说着我们从另一边侧门出去, 门外有几个不丹妇人在摆卖工艺品. 在前面的停车场, 我见到有个导游模样的不丹人倚着车边在抽烟.
“不是说不丹全国禁烟吗?”
“是呀.”
“但是他在吸烟呀.”
“那又不会特地做到这个偏远的地区来拘捕他吧.”
“禁烟令真的很突然吗?”
“是呀. 有些人偷运香烟入不丹, 把烟塞入电视机的盒和机身中, 从印度运过来.”
前面有一班西方游客, 穿整齐登山装束, 还带备了行山杖.
“他们来trekking吗?”
“他们应该是day hiking吧, 很多人来hiking的.”
西方游客还是忍不住在跟地摊的妇人买工艺品, 他们实在喜欢这种东方异色吧.
我们拐了个弯, 走过了铁索桥, 走到对岸, 走上山坡, 太阳有点猛, 我有点热, 但我回头一看, 看到这个景色, 很美呢.
“不丹的学校从小学开始便以英语授课吗?”
“是呀, 所有学科都用英语授课.”
“唔, 我相信不丹学生的平均英语水平, 不是说个别的, 平均的应该比香港学生还要好, 至少你们的学生大都能以英语与外国人沟通.”
“孩子是怎样学宗教的事情? 学校的课程里有教吗? 要不要像基督教般上教会?”
“孩子都是学着父母祈祷, 读经, 拜神等等, 学校里没特别教, 不过我们的历史科分为世界史和不丹史, 在不丹史我们会论及佛教的历史, 故事, 佛理等等.”
“不丹人一般甚麽年纪才会结婚生子呢?”
“那也没有一定, 我有朋友十八岁念完书便生孩子.”
“噢, 那你二十八岁才生孩子算是很老罗.”
“那又不算, 我也有朋友三十多岁还未有孩子.”
“现在还有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的家庭吗?”
“其实很少了, 而且如果一个男人有两个妻子, 他会很穷. 如果一个女人有两个丈夫, 她会很有钱.”
“为什麽呢?
“因为一个男人有两个妻子的话, 他要付钱养两个妻子, 但如果一个女人有两个丈夫的话, 她有两个丈夫付家用给她呀.”
“会不会一个女人有好几个丈夫呢?”
“绝少, 人们会暗地里说她是妓女呢.”
我们一路上有时荒芜, 有时有农地有农家有农舍, 我们经过一家农家门前, 见到一对小姐弟穿了整齐光鲜的goh和kira, 在农舍前面玩, 我想举机拍他们, 但是他们很怕羞, 一见到我举起相机, 便立刻躲入农舍里. Chencho见状哈哈大笑, 帮手叫小姐弟出来, 不过小姐弟太怕羞, 在门前偷偷看看我们又躲回去.
Chencho跟他们说了几句然後告诉我: “今天他们家上寺庙拜神, 所以他们两姐弟穿好衣服等出门.”
一路散步, 风光优美, 景色怡人, 最难得是天高气爽, 不冷不热, 凉风迎面, 山路易走, 一边谈着不丹的风土人情, 非常十分愉快的乡间漫步.
谈谈笑笑, 差不多十一时, 我们来到下一个景点, Tamgshing Monastery. 寺内面积虽然小, 内庭挺雅致, 这个寺都是平房, 僧舍全都一层高, 只有 一两 间建筑物有两层高.
离开了寺庙, 我们再走去下.
一路走着, 十一时多, 也快十二时, Chencho从怀中掏出电话.
“我打电话给Lhama, 我之前跟他说如果我们十二时回不了去, 就来接我们, 现在我们都回来了, 我打电话叫他不用来了.”
原来我们从酒店出发, 顺时针方向的走了一个很大的圈, 现在已回到酒店附近. 哈, 这Chencho, 之前也没告诉我一声, 他就是知道我爱在乡间走, 刻意的为我安排, 陪着我散步, 真贴心得没话说.
十二时多一点我们就回了酒店, Chencho 约好我下午一时吃饭, 他先送我回房休息.
http://venus-travelling.blogspot ... mthangtamshing.html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2015 08: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丹之旅 - Bumthang ~ Burning Lake - 4 Apr 2010 (Day 5)(Part 2)
下午差不多一时半, 我们又再出发, 我们去Burning Lake.
不一会便下车, Chencho带我走进树林, 有一点点上坡的路, 然後下坡, 探头下去已经见到纵横交错, 很多很多彩幡旗, 下面是一道河, 走到下面有一道木桥, 过桥前的山边放满了很多很多很多的小stupa. 走过木桥, 头顶面前全是彩幡旗, 很漂亮也很壮观.
过了小木桥, 我们来到Burning Lake前的大石台上.
“我一直以为Burning Lake是一个很大的湖, 我还在想像拿着油灯潜入水中找宝物的画面, 怎麽现场是一条窄小的河?”
“很久很久以前, 我还未来过之前, 我也以为是个湖, 而事实上它是道河.”
“真的能拿着盏油灯潜到水中, 上水前灯还亮着吗?” 我有点白痴但又有点认真的问, 我似乎有点相信这个传说故事是真的.
“我也不知道, 不可能吧.” 没想到虔诚的Chencho会这样答我.
“网上资料说朝圣的游客会来这里冥想静修, 会想像到圣者到水中找宝物的画面.”
“嗯, 不过很难的, 很难静下心来.”
“我们之後还有地方去吗?”
“没有了, 今天下午只在这里, 之後没有了.”
那我就赖在这里不走了, 我们坐在石台的树下, 不过坐得不舒服又看不到湖水, 我想坐近石台边沿一点, 不过Chencho怕我会不小心掉下这一层楼高的石台, 不让我坐得太近, 最後我们还是坐前了一点点.
“你做导游之前未来过这些地方, 那你第一次怎麽懂得跟客人来这些名胜古迹呢?”
“我们初入行时会做Assistant, 跟着经验丰富的导游, 带客人人数较多的旅行团, 帮忙处理各种杂务.”
“有工资的吗?”
“有, 不过很少, 所以要靠客人的小费.”
今天阳光很好, 幸好石台在树荫下, 凉风送着倒也舒服.
有个不丹的老妇入了Burning Lake, 坐在我们後方, 她在喘气休息, 然後静静坐在後方, 应该在这神圣地方心中暗暗默祷吧.
原来婆婆还有几个夥伴, 有婆婆, 有公公, 也有阿姨, 四五人一起, 他们都到达後, 便在准备各样拜神的用品. 不丹人拜神不烧冥襁, 只很简单的点几支香, 主要是五体投地式祈祷, 或坐在一旁摇着转经轮在低声祈祷.
不久之後又有几个中青年的僧人来到, 不知是不是他们认为石台的位置已被我们和婆婆他们霸占了, 几位僧人走到石台旁, 爬了到石台下面.
“我又想到石台下面.” 我甚麽时候都是好事的.
“不行, 那很危险, 你爬不到.”
Chencho可能真的觉得很危险, 我不可能办到. 我嘟了嘟嘴唯有作罢.
我们就在这里, 聊聊天, 享受一下树荫间渗下来的阳光. 坐了良久我都不想走, Chencho也没有催我走, 他也静静的陪着, 跟我谈天.
好一会儿, 那几位中青年僧人从下面爬回来, 隔一会, 那几位公公婆婆阿姨也一个跟一个的爬了下去, 连最老的婆婆也拉着kira爬了下去.
不知Chencho是不是见连老婆婆也可以爬下去, 我应该可以应付到, 还是在石台实在坐得久了, 他也闷得想走动一下: “我们也下去吧.”
我立即兴致勃勃的站起来, Chencho先下去, 我紧接着在他身後, 他一边下去一边转身要扶我, 挥着手要他不要理我, 一来要他自己也要小心, 二来我要专心自己下去, 也不想次次要靠他帮忙. 其实那小石壁的确很斜很斜, 我要降低自己重心, 小心翼翼的一步一步的半爬下去. 幸好斜坡很短, 十多步便爬到下去.
下面原来是个平坦的石台, 面积比上面的石台大. 我们走到中青年僧人前面近湖水的石面坐下, 一边欣赏着”湖”景, 一边聊天说地. 又坐了好一会, 我们才回到上层的石台, 我不断的给燃烧湖上面挂得纵横交错的五色彩幡旗拍照, 这里的五彩旗是我到不丹之後见过的最鲜艳, 挂得最密最多的一处地方, 在进入燃烧湖石台的桥两旁和桥上面, 还有桥的两端, 满是彩幡旗, 凉风吹起, 蓝白黄红绿的五彩旗就在我的眼前面庞呼呼有劲的飘扬着.
我忍不住不断在桥上和桥的两端拍照, 又有个导游带着游客进来燃烧湖, 这个导游当然又是Chencho的好朋友, 他们又在握手交谈, “你请他帮我们拍合照吧.” 我递了相机给Chencho.
拍完照我们也过桥离去, 在离开燃烧湖的斜路, 我回过头去看, 五色彩幡旗阵覆盖着, 几乎看不到下面的燃烧湖呢.
我们回到车上, Lhama载我们回Bumthang镇中心, Chencho昨天说我们今天逛镇中心.
回到Bumthang镇中心, 奇怪, 水静可飞, 昨天明明挺热闹的, 今天几乎所有店铺都关门, 街上行人也不很多, 我们的车沿着Bumthang镇中心唯一大街走下去, 真的大部的店铺也关了门, 是不是因为今天是星期日?
Chencho见状也颇意外, 我们在大街的中段停了车, 下去走走, 仔细的看看, 真的是九城的店也没营业, 只有零丁的 一两 间士多, 菜铺, 电器铺开着门. Chencho走在我的前头, 他左顾右盼, 发觉真的没几间店营业, 他转身过来跟我说了句话. 我还未意会过来, 他已经在大笑起来: “我想跟你说Let’s go, 但一开口便跟你说了不丹话, 都是你很像不丹人啦, 连我也当了你是不丹人了.”
“来, 我请你去喝茶吧.” Chencho知我爱看市集热闹, 昨天赶着去酒店, 没停车下来走走, 想留待今天时间充裕来逛慢慢, 又偏偏今天没开, 他似乎有点不好意思, 我当然不会怪他.
他走在前头找茶馆, 我在後面跟着, 但来回走过都找不着, Chencho问他在大街上的朋友, 反正谁都是他的朋友.
“连茶馆也休息了.”
“我们闲逛一下好吧.”
我们索性在人不太多, 店铺都关的大街上闲逛. 经过Bumthang邮局门口, 当然也是休息了. 邮局门面跟其他店铺一个样子, 没特别, 最特别是邮局门外有一列簇新的邮箱, 银色邮箱上面用红色油写上醒目号码.
街上人不多, 大都穿上便服.
“你如果换上牛仔裤, 放下这个随身袋, 看上去简直是一个不丹女子.”
我们经过一间正在营业的电器家品店门口, 电器家品摆满店门外的地上, 其中有个大电饭煲.
“这个大电饭煲要多少钱呢?”
Chencho问问店主, “Nu 5000呢.” 约1000港元.
“好贵呀.” 不丹当然不会自己生产电器, 大部份电器都是从印度入口.
远处见到两个穿着goh和kira的年青男女走过.
“你看看那男孩的鞋.” 我赶紧转头去看.
“他不是穿皮鞋的, 他是穿不丹传统的鞋, 现在没有人穿这种鞋了, 他应该是去表演跳舞才会穿这传统款式的鞋.”
走完大街, 我们回到车上, Chencho带了我去一间卖cheese的店. 这店卖自家制的cheese, 也卖其他饮料, 罐头等等. 店内有桌子长椅, Chencho让我在长椅那里坐着等, 他去买cheese.
好事的我坐了一坐便不耐烦的跟了进去, 老板娘原来正在招呼较我们先到的客人, 是一个爸爸带着女儿来买cheese. 老板娘拿了很大很大件cheese出来, 用天秤和法码, 在量着切下来的cheese的重量, 然後拿着计数机计价钱, 收了钱再用纸包起芝士给客人.
接着到我们, 看真点, 老板娘用来切cheese的刀呈正方形, 差不多美劳用的手工纸大小, 上面一个可以让四只手指穿过握实的孔, 老板娘一刀一刀的把量好重量的芝士切成薄片.
Chencho想买啤酒给太太, 他说Bumthang出产的Red Panda很出名, 不过这里只有樽装, 没有Chencho想买的铝罐装, 所以Chencho还是不买了.
我想买一些小樽小罐的不丹生产的食物饮料带回去送礼自用, 不过见店内很多食物饮料都是入口货, 少量本地生产的有苹果汁, 不过是玻璃樽装不便携带, 还有用不同本地水果做成的果酱.
“那果酱很大呀, 帮我问一下有没有小一号?”
Chencho帮我问了老板娘. “没有呀.”
“算吧.”
Chencho接过老板娘切好的芝士. “我们出去坐着吃吧.” 我和Chencho还有Lhama三个一起回去出面坐在长椅上吃.
“来枝苹果汁好吗?”
我开心地点点头, 是本地生产的呢.
Chencho买了苹果汁回来, 我们一边谈天, 一边吃芝士, 喝苹果汁. 苹果汁很甜, 可能加了一点人造糖吧. 芝士实在很好很好吃, 我很喜欢呀, 不断吃完一片到一片, 也不理Chencho和Lhama两个看着我吃比他们要多, 很好吃呀, 不太咸, 味道香, 不太硬又不太软, 很有咬口.
“我可以买些芝士回去吗?”
“不行, 这些芝士挨不到这麽多天.” 我还有三天在不丹, 再会在曼谷多呆一天才回香港, 沿途又没有冰箱, 芝士又没有防腐剂, 的确是太久了点.
“Paro那边有卖吗?”
“没有呀, 这种芝士在Bumthang才有.”
我嘟了嘟嘴, 没办法, 现在唯有再吃多几片.
“真的不能带回去吗?” 我又不死心.
“不行呀.” Chencho真的怕我会肚痛.
又嘟了嘟嘴.
我再入去货架, 买了瓶大樽装的杂果果酱, 怎也带点纪念品走吧.
吃完芝士, 喝完果汁, 我们便上车离去, 今天的活动就此完毕.
回到酒店, 才下午三时多, 晚上七时才吃饭, 我便悠悠闲的洗澡, 做mask, 看书, 看资料, 睡觉打发时间.
下午阳光不多, 很快的冷下来, 我洗澡时拉过椅子来放上电热炉, 向着浴缸, 才没有那麽冷.
晚上七时去餐厅吃饭, 由我的房间去到餐厅才一分钟路程, 也很冷呀, 看地都湿了, Chencho跟我说: “刚才下过雨来呢.”
刚才下雨, 就算现在雨停了, 云也未散吧, 也看不到星星, 算吧, 今晚还是不去散步.
这几天在不丹, 很喜欢不丹人的特质, 简单, 直接, 没机心, 纯品, 不丹的门户渐渐的门了, 西方文化进来, 游客多了, 难免变得物质化, 我很怕不丹渐渐不再是快乐的国家, 很怕他们会失掉纯真.
这几天在不丹, 我很感激一个人, 就是不丹四世国王陛下, 他是一个真英雄, 是他带领国民在接受现代世界文明之馀, 保持自己民族的优雅庄重. 不丹人给人很舒服的感觉, 他们快乐, 自在, 自得其乐, 虔诚, 乐天知命, 自重, 整洁乾净, 自给自足. 是国王让他们接受免费教育, 年轻国民都有基本学养, 基本都会英语, 对世界的认知也有common sense.
因为四世国王, 不丹保存国泰民安的风貌, 他们纯朴但不愚昧. 不丹的确是规矩多多, 不准划木, 不准钓鱼, 不准吸烟, 不准使用胶袋, 高额旅客规费, 寺庙内都不准拍照, 是很专制, 但真的保护了国家, 保存了国民的气质. 难得国民都敬重皇室, 信任皇室, 又难得四世国王和五世国王父子, 不止爱民如子, 为国为民, 又竟然父子两人都很英俊, 而且创造历史的由皇室自发还政於民, 不丹的一切, 就像童话故事一样完美无瑕, 实在教人不忍见到完美受损.
我不想太罗唆, 不过也忍不住跟Chencho说: “四世国王对你们导游期望很高, 你们是外地游客认识不丹的第一步, 他希望你们向世人展示不丹的优雅, 高尚, 幸福, 快乐. 你们不要变得物质化, 不丹人失却了纯朴的特质, 不丹就再没有甚麽可以吸引世人目光的地方.”
Chencho点点头, “是的, 政府对导游有很多培训, 对我们很重视, 我们也很注意自己的言行, 尽力满足客人的需要, 让客人认识不丹的传统文化.”
我想起Chencho妈妈送给Chencho的金戒指, “你们在那里买金呢? 我见不到有卖金和首饰的店呀.”
“有的, 在Paro也有. 以前不丹人会买来自香港的金, 因为是足金, 所以不丹人都知道香港, 不过现在不许从香港入口黄金了.”
“不丹的首富是甚麽人?”
“是四世国王的叔叔. 他也对国民很好.”
“那不丹有甚麽人对不丹社会有很大贡献呢?”
“唔….” Chencho在努力地想, “有一位女士, 她是反贪污专员, 做得好好, 之前她获受勲表扬.”
“反贪污? 不丹不是很低罪案率吗?”
“是罪案率低, 但都要有人做防止贪污的工作嘛.”
“不丹人觉得自己根源自哪一个民族?” Chencho好像一时间不明白我在问甚麽. “你们不是真的认为自己是由龙所生吧? 你们认为自己源自藏族吗?”
“不不不, 也不真是由龙所生吧!” Chencho也失笑. “也不是藏族, 我们认为我们的祖先可能是迁自蒙古地带.”
“我是香港人, 我很喜欢香港, 香港有很多令我很喜欢的特质, 但香港也有很多令我很不喜欢的事情. 那你呢? 我知道不丹人个个都很喜爱不丹, 但总有些事情你会不喜欢吧?”
“唔…..” Chencho又很努力的想, “唔…..没有呀, 我真的很喜欢不丹, 很喜欢不丹的每一方面.” Chencho很认真的答我.
欢迎到我的网志看旅途中的照片 - - > http://venus-travelling.blogspot ... g-burning-lake.html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8-2015 10: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丹之旅 - Bumthang ~ Gangtey Monastery ~ Wangdue ~ Karaoke - 5 Apr 2010 (Day 6)
又是上午八时吃早餐, 我收拾好行李, 把行李箱拉到客厅, 然後关门出去吃早餐.
吃早餐後, Chencho跟我来到我的房间, 帮我提行李, 我跟在他後面离开房间去酒店大门後, 一边走, Chencho一边跟我说: “在Amankora那些高级酒店, 我们做导游不用自己拉行李, 有酒店员工帮忙的.”
我们开车离去, 先经Bumthang镇中心, 星期一早上Bumthang镇中心跟昨天一样, 大部份的商铺仍是关着, 街上的人比昨天下午还少, 时间也已早上八时许, 算很早吗? 怎麽还未开市?
车开了半小时, 我们来到一家传统纺织专卖店, 店外有一个小工房, 有两架纺织机, 其中一架放着织了一半的布匹, 另一架有一位大婶成在纺织, 细看她织的花纹复杂而色彩鲜艳, 她已织了很长的布匹, 但看样子她还要织更多才会完成这匹布.
正如所有资料所说, 大婶技巧纯熟, 手指飞快的拿着不同颜色的线头在布线和织布机之间穿来插往, 像不用思考, 图案就自然在她指间出现
传统纺织专卖店门外和旁边挂满了不同款式, 不同颜色的纺织布, 走进店内, 也是挂满了纺织布, 近天花板的位置就挂了多幅四世和五世国王和的照片. 再走入内铺, 除了大量的纺织布, 还有不同的工艺品, 装饰品, 器皿, 传统乐器, 唐卡, 装饰用和节日用的鼓和面具等等, 可谓琳琅满目.
我没有问价钱, 一来我家不放装饰品, 二来这些放明着卖给游客, 特别针对西方游客的纪念品, 肯定很贵.
我们离开传统纺织专卖店後, 上车出发, 今天大部份的时间都要花在车上, 我们今天由Bumthang返回Wangdue.
车开行了不久, 我们又经过入Bumthang时已见过的学校, 可能正是小息时间, 男男女女的小学生正在操场玩得兴高采烈, 这学校面积不少, 课室, 操场, 宿舍, 全都是一或两层的不丹建筑, 成个校园的设计都很宽敞舒适, 的确是个学习的好环境.
接下来近三个小时的车程, 一路无话, 我有时在看风景, 有时在看资料, 有时也会小睡一会, 我们经过田间, 民居, 很小的很镇, 山边, 拉满彩幡旗的地方.
车开了个多小时, 十一时多一点, 我们来到Trongsa的检查站, Lhama下车去办手续, 感觉上今天这个检查站比之前经过的有较多警察驻守, 我想拍下不丹警察的照片, 不过见他们的样子很认真的, 我又不敢明目张胆的拍照.
沿路有零星的民居, 偶然会有路人, 也会有小溪水力推动的大型转经轮, 更多是不时有修路工程, 弄得满路尘土飞扬, 沥青处处, 我们不时要关上窗户, 免得吸入尘土.
又走了近一个小时, 中午十二时许, 终於回到前日入Trongsa Dzong前吃饭的那间餐馆. 坐了近三个小时车, 大家都累了, 的确需要休息一下.
“你要不要酥油茶?” Chencho总是敏捷又体贴. “要呀!” 我高兴的应道.
大半个小时後, 我们用餐完毕, 又再出发, 这次车没开了一会, Chencho便叫Lhama停下. 我和Chencho和Lhama一同下车, “我们去买点东西.”
Chencho甚至没有谘询我的同意, 也没有告诉我要买甚麽, 只管带着我走, 因为他知道我好事, 去买东西就最开心.
我们走离公路, 到了对面一间小屋, 屋内有个大婶走出来, 屋门前有个小女孩正在玩洗衣服, 我们再向前走, 走到一间小店, 店内放满了不同的竹制器具, 筲箕, 篮, 垫, 筛, 盘, 袋, 甚至有些类似蒸笼的器皿等等. Chencho揭揭翻翻的, 挑了个竹筲箕, 买回家用.
买了筲箕, 我们再走前几步, 来到间小食店, Chencho要买bettel nut, 还说吃得不多呢, 我见他天天晚晚都在吃.
我们回到车上又开行, 才不够几分钟, Chencho突然叫Lhama停车, 指着山边的大石, 原来大石上有一幅大图画, 据说是旅行者与魔术师的导演在这里拍摄时留下的图画和字句, 旁边还画有佛祖的图像, 大石放满很多小stupa.
车又再开动, Chencho从怀中取出bettel nut, bettel nut用一个小透明胶袋包着, 有几片叶子, 有三四颗bettel nuts, 还有一抹石灰膏, Chencho 拿出一片叶子, 一颗bettel nut, 再伸着手指到小胶袋里涂一末石灰膏出来, 抺在bettel nut和叶子上, 包好了便整个塞进口中大嚼.
车开了半小时, 我们又回到Yotong Laa Pass, 前天入Bumthang也有经过这里, 这里的山头挂满彩幡旗, 有一户人家在山脚以一个很临时木棚的形式在经营一个织布摊, 地方虽然简陋, 但织布的款式, 设计, 色彩, 比今早见到的也不相伯仲.
Chencho又叫Lhama停车, 他们探头出去跟在木棚旁的那几个女孩说话, 其中一个背着婴孩的年轻妈妈应着, 走过来跟他俩说了好一会, 然後转头从一束挂在木柱上的彩带, 拿了两条下来, 我认得那种是不丹男人用来札着goh的腰带, Chencho和Lhama一人买了一条.
“我们买来送给我们爸爸的.” 买好腰带, 车再开动, Chencho一边收好腰带, 一边说.
“通常一条腰带可以用多久?”
“三几年吧.”
车又开了二十分钟左右, 我们又停车, 我们来到一个寺庙的停车场, 我们下车, 我一看这寺庙的大门, 已觉得这庙的大门特别光鲜, 走进大门, 抬头一看内庭正中的寺庙, 啊! 美丽极了!
这就是Gangtey Monastery! 这种气势, 这种光洁, 这种鲜艳, 在蓝天白云加阳光底下, Gangtey Monastery像会闪闪发亮的耸立着, 三层的建筑变得很宏伟.
“好美呀! 实在太美了! 怎麽会在这里这麽美的寺庙!” 我转头对Chencho说.
“唔.” Chencho微笑点着头, 显得以自己国中有如此出色的寺庙而自豪一样的神情.
寺庙在内庭的正中, 呈正方形围着寺庙的是僧人的宿舍, 课室, 温习室, 饭堂, 总之各样生活的处所所在. 有一班十来岁的少年僧人在内庭的其中一个角落聚集, 当中还有几个只有十岁八岁的小僧人, 这班小夥子在走来走去, 交头接耳的, 或是低头看着手中类似笔记的书本, 有的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说话, 有的索性独个儿坐在一边念书.
“他们的样子很像准备进入试场考试呢.”
Chencho去打听一下, 然後回来汇报: “原来他们真的在等着考试, 考官就在房内, 他们要一个一个的等候叫名进入房内进行口试, 把今天早上学过的经文背诵出来.”
难怪他们聚在试场房外, 晃来晃去, 原来就是等着考试.
我们走过另一边, 见到有工艺人员在做佛教工艺品.
少年僧人们谈天说地, 讨论经文, 温习, 呆等, 考试似乎持续很长时间吧, 我们也要离开了.
接着是长车程, 我想上一上洗手间才出发, Chencho帮我找洗手间, 我见寺外有标志指着, 在旁边的小坡下有洗手间, 往下一看, 只一个悬空搭在斜坡上的小木棚, 木板地的空隙很大, 中间还要破了 一两 块木板, 不但止足够解手之用, 更足够让我整个人从这旱厠掉到十几米下的山坡. 不过我不太介意现场环境恶劣, 只要这个小木棚不会在我一踏进去便整个塌下, 我相信我可以小心的小解完毕然後安全离开.
Chencho仍在努力的给我找洗手间, 他不会是见不到那个指示牌吧.
“那边不是有洗手间吗?”
“那个太危险了, 你当然不可以用那个.” Chencho上前去向经过的少年僧人查询, 小僧人都指着那个破烂的旱厕, 没有别个了.
“我可以的, 不会有问题.”
“不能, 你不可以去, 太危险了.” 其实Chencho根本不会让我做任何危险的事情.
最後Chencho无计可施, 唯有带我走到山坡下, 在旱厕附近的安全露天位置, 他走开了给我把风.
上洗手间後回到车上,我赫然发现前天小喇嘛给Chencho那支”圣水”放在司机位後的储物袋, 而且这支”圣水”已经用了一小半! 想来Chencho和Lhama两个可能都有饮了一点, 或者用了一点来湿湿头. 唔…...我要提醒自己, 要尊重不丹的文化, 这支是受过祝祷的圣水, 是圣神有福的, 唔…...当然不会脏…...虽然我想不明为什麽这支”圣水”是微黄色的……
接着是一段两个多小时的车程, 我看看窗外风景, 又或者睡觉, 有时我会看网上列印下来的资料.
“是甚麽来的?”
“是从网上列印下来关於不丹的资料, 去一个地方旅行, 不看背景资料, 不了解这个地方的历史, 文化, 风土人情, 我觉得很浪费.”
“中文来的啊, 你念给我听.”
“怎麽念呀?”
“念啦, 就这麽, 直念出来可以了, 我想听一下中文是怎样的.”
“好啦, 我是香港人, 母语是广东话, 大陆人和台湾人说是普通话, 不同的, 我现在用广东话读几句出来让你听吧.”
我念了一段停停. “广东话就是这样.”
“噢, 是这样吗? 不是ching ching cheng cheng, ching cheng cheng, cheng ching ching吗?” 我已经听得笑到肚子也弯.
“甚麽来的? 这叫中文吗?
“是呀, 我们听中文影片, 中文都是这样ching ching cheng cheng的说, 小孩子在学校要扮不同民族的小朋友做话剧, 便会这样的ching ching cheng cheng的扮说中文.”
“你们的Karaoke是客人可以轮流一个一个上台唱歌的那种吧?” 我知道东亚地区以外的Karaoke多数都是那种香港以前叫 “酒廊”的形式, 客人上台自己点自己唱.”
“是的.”
“今晚你带我去Karaoke见识一下好吗?”
Chencho想想後答应了.
途中没有太特别的风景, 偶然经过一些小小镇, 或者几间民居, 或者农舍, 更多是荒山野岭, 有时有印度风格极强的货车经过, 更多时是印度人正在工作的路面重修工程, 弄得尘土飞扬, 我们也要赶紧关上了窗, 免得吸入过量尘土.
终於两小时後, 我见到曾见过的景色, 我们回到Wangdue地区了, 我们驶进Wangdue镇中心, 前一天早上开在镇中心沙地的菜市场只在上午营业, 菜市场收市後就泊满了车, 黄昏时更多的车是来回不同城乡的计程车.
过了Wangdue镇中心, 我们过了桥, 就是Wangdue检查站, Lhama下车去办手续, 我在看检查站旁的一个选举告示板, 告示板的贴着候选政党的资料, 有宗喀语版和英语版.
再走几分钟, 我们又回到前晚住过的Dragon’s Nest Resort, 房间跟前天一样, 是两张单人床, 今次在一楼, 走出露台, 景色不错.
跟Chencho约好晚上七时吃饭後, 我自己在房内洗澡休息, 也看电视, 看到Chencho想找给我看的Bhutan版的America’s Got Talent, 没想到不丹人在上电视的歌唱表演节目也是穿着整齐的goh和kira, 评判也是穿goh和kira, 连观众也是, 见到参赛者情深款款的穿着goh大唱情歌, 我觉得有点搞笑. 评判很认真的给予评语, 参赛者也很用心的聆听着.
七时我到酒店餐厅吃饭, Chencho已经在那儿等着我, 今晚我们一起吃饭, 也是不不(丹)不西的自助餐, 不过这里的烹调较好, 他们的菜比较没那麽西化, 不丹口味多一些, 所以好吃一点.
“你有多少套goh呢?
“九套, 其中三套是Tsechu时穿的.”
“多少块钱?”
“我上次买了三套共二百七十美元.”
“很贵呢!”
饭後我们要出发去Karaoke. Lhama和他的朋友稍後也去, 我和Chencho先散步一段路, 待Lhama他们乘车赶上来, 我们再出车一同去Karaoke.
“Thimphu有gym, Paro下半年才有, Paro有了gym後我会去做gym, 锻炼身体.”
“我在路上不时见到有些少年人戴着口罩, 主要都是黑色的, 你们真的觉得不丹的空气变得那麽污浊吧?”
“的确不丹的城镇多了些工程, 路上也多了修路, 沙尘也多了, 有时也有戴口罩需要, 不过也不是那麽严重, 是那些小朋友扮型扮酷罢.”
“只是扮一下酷没所谓吧, 他们还是蛮乖的嘛.”
“也不是, 现在青少年问题多了, 结党闹事也是有的.”
“不丹人是不是多数都不大喜欢长时间穿着goh和kira, 一下班下课便赶着脱下的呢?”
“也不是, 有时也会穿着goh和kira去见朋友, 去喝酒, 也不是很讨厌.”
“不丹人有没有结婚然後搬出来买楼自己住的概念呢?” 资料上总说不丹是母系社会, 家中以女人为主心, 感觉上年青人结婚生子也不会离开原来的家一般, 那实况又是怎样呢?
“会呀, 不丹年青人的想法都是结婚, 然後搬出来.”
“要多少钱呢?”
“如果自己起楼的话, 以楼高五层来说, 大约五百万Ngultrum.” Chencho说了一个宗喀字, 我们说来说去也不知是甚麽, 最後他用手机按了5字加很多个零, 终於弄明白, 他想说500万, 可能这个银码太大, 一般不丹人用不上这个银码, 大家都不懂得”million”.
“可以跟银行贷款吗? 在香港, 一般人是跟银行做按揭, 以二十至三十年来还.”
“可以, 可以, 在不丹我们储到楼价的10%, 便可以入纸向政府申请, 政府会批核工程动工和按揭, 之後便每月还款.”
“你不要以为能付这高额不丹旅游规费便等於很有钱, 其实只是不同地区的价格不一, 香港人表面上薪金似高出一般不丹人很多, 其实香港人花在住屋上的金额很大, 在香港一个比昨晚在Bumthang的酒店房还要小一点的单位, 但已经要1500万Ngultrum.” Checcho听到差不多要晕到, 他根本数不了有多少个零.
终於Lhama的车来了, 车上还有另外三位男士, 是Lhama的朋友, Chencho塞头进去跟他们说了几句, 然後坐车头的男士走到後排坐, Chencho带着我到车头位置, 把我安顿到车头住置, 然後他自己跟另外三位男士挤在後面. 我也不好意思, 我其实是Chencho和Lhama的工作来的, 现在他俩加班陪我, 还让Lhama的朋友挤在一块, 真不好意思.
由这里开车, 也开了七, 八分钟才到, 如果我和Chencho两个自己走出去, 可能要40分钟到一个小时也说不准.
进到Karaoke, 大厅内灯光昏暗, 灯光打向表演台, 简陋是我预计之中, 我们约八时多一点到达, 可能时候太早, 还未有其他客人, Chencho安顿了我坐在大厅中央的位置, 他去帮我点饮料, 我要了black tea, 他不知是不喝酒, 还是陪我, 也喝tea, 但我忘记了他们总爱在tea里下糖, 太甜了, 我喝不下, 就放在我椅子前的矮桌上.
我和Chencho, 还有Lhama和他的朋友分别坐定, 他们在饮酒谈天, Chencho借了我的相机帮他们拍照. 突然间不知谁按了按扭, 有一堆绿色红色放射型光线, 从後将这里”灯光效果” 打到台上. 有两个年轻穿了亮丽kira的女服务员上了台, 其中一个去了台角落的控制台操作机器, 完来他们用电脑选曲的, 真不要以为不丹落後. 选好了曲, 曲开始播了, 那两位女服务员在台上跟着音乐跳起不丹风格的舞步.
我相信是因为Karaoke未有太多客人, 又未有客人想上台唱歌, Karaoke不想留空了舞台令气氛冷却, 所以女服务员在没有客人上台唱歌时, 也要兼顾舞台表演. 如果她们本身喜欢唱歌跳舞的话, 这真是寓工作於娱乐了. 她们两个不太投入, 舞步也不太出色, 不过板斧都齐, 加上穿着kira, 倒有不丹本土特色.
“明天晚上回到Paro我带去Paro的night club, 那里的表演是正宗的不丹舞蹈, 舞蹈员是正式在民族舞蹈学院里学跳舞的, 他们穿全套整齐的不丹民族服, 还有你昨天见到的鞋来跳舞.”
“唔.” 我点着头应道.
“噢, 明天是星期二呀! 不行, 星期二night club都不开, 去不成了.” 我之前也看过网上资料说, 在不丹一个星期里有一天是政府规定夜店要关门休息, 没法子啦!
不一会, 有几个客人进来, 是几个叔叔婶婶的年纪, 加 一两 个少年人, 他们硬是推着一个戆头戆脑的小伙子上台, 要他唱歌, 他尴尴尬尬的也愿意唱, 但问题是他一点也不会唱. 台上有谱架和歌词簿, 他们“先进”地有电脑选曲, 但歌词方面只能翻看那本又残又旧的歌词簿. 傻小子可能不会看字也说不定, 站在台上傻笑, 跟着女服务员跳舞又跟不上, 带他来的叔叔婶婶在台下哈哈大笑, 傻小子也跟着大笑.
“那男孩是帮他们家放牛的, 他们晚上来消遣, 也带这男孩一同来玩乐一下.” Chencho打听後告诉我.
那傻小子闹了好一会才下台, 女服务员又跳了一支舞, 终於我们的唱作人出场了 --- 有请Chencho Dorji先生!
Chencho本来就是一个歌手兼作曲作词人, 上台唱歌当然难不到他, 表现台风淡定, 演绎方式很不丹地道.
唱完了两曲, Chencho回来陪我.
“一般我不会带客人去Karaoke或者pub, 尤其是美国人, 怕他们去到饮了酒, 醉了会闹事, 我上一次带客人出来已是大半年前, 是一对很斯文的中年夫妇, 他们知道我是歌手, 很想听我唱歌, 坚持要我带他们来的.”
Chencho从衣袋里掏出几张相片, “这些是上次拍的照片, 你坐一会, 我去分发这些照片给他们.”
Chencho去了分发照片, 然後给Lhama他们抓着, 硬把他又送上台, 要他再唱歌, 就这样, Chencho又唱了三首.
“今晚你开了个mini concert呢!” 我笑着说.
“不是喇, 我的朋友硬要我唱呀!” Chencho的确是爱唱歌.
逗留了一个小时多一点, 没有其他客人来, Karaoke这个晚上都靠Chencho这个驻场歌手支撑大局, 後来我也有点困了, 不过我还未说甚麽, 不知Chencho是怎样看出我困了, 便说我们回去.
我倒不预期我一走, 是连Lhama和他的朋友一并带走, 我想他们还会坐多一会, 不过因为要送我回去, 所以大夥儿一同回去.
Chencho先带我出去, 我们上车坐着等了一会, Lhama他们接着出来, 我们便一同开车回去, 我看看时间, 整个回程也行了十一, 二分钟, 刚才我和Chencho如果自己走路出来, 可能要花上一个小时呀!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8-2015 01: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丹之旅 - 廷布 ~ 不丹工艺学院 ~ 不丹图书馆 ~ 不丹邮局 - 6 Apr 2010 (Day 7) (Part 1)
http://venus-travelling.blogspot ... 0-day-7-part-1.html
八时吃过早餐, 我们提了行李上车出发, 我们今天经Thimphu回Paro, 明天一早我便要去机场, 今天是旅程的最後一天, 虽然沿途景色没有特别的亮点, 我也净大眼睛仔细看着车外风景人物, 好好记着不丹的景色.
我们上午八时半开车, 大约九时五十分我们又回到进出Thimphu东边的检查站, 过了检查站再走二十分钟, 我们已回到Thimphu.
原来Thimphu不只一个有指挥员的交通指挥亭, 未去到Thimphu最市中心的位置我见到另一个.
穿过Thimphu最繁华的大街, 我们去了National Institute for Zorig Chusum, 亦即是不丹工艺学院Bhutan Arts and Crafts School参观.
工艺学院门口有一个正在建造中的”四友寓言”像, 我们走进学院, Chencho随便的带我进入一个在地面的课室, 学院的学生当然正在上课, 但他们又让旅客随便可以随时随地进入不同的课室看他们上课, 反正很多时不是正在授课, 而是学生们努力的在做他们的工艺品.
我们进入了一个木雕班, 这个年级的学生正在学雕木面具, 是Tsechu时跳舞员戴着的木面具, 见房中没有椅桌, 其中一个同学正在把雕好的木面具挂到墙上, 地上有很多个完成和工作中的木面具, 当然全地都是木屑, 房里全部都是男孩子, 平均来说样子都神气俊朗, 他们全部都穿着纯深蓝净色goh, 人人手中一个工作中的木面具, 大家或站或坐在地上, 拿着工具在批在削, 导师才可以穿其他款式的goh.
大家都习惯上课时任何时间都会有旅客来参观, 也没理会我们. Chencho带着我走过去细看墙上和柜里的完成品, Chencho说这里的学生, 每人主修一科, 每科肆业时间不一, 不过一般在约四, 五年, 甚至六年, 这班做面具的同学是二年班生, 他们做的面具已经很有水准.
我们走到隔壁的另一个课室, 他们也是木雕班, 也是全男班, 他们是一年级生, 功课比较简单, 他们正在做平面版雕, 在正方形的木板上先用铅笔起了稿, 然後用各种不同大小尖幼阔窄的雕刻刀去雕出图画.
走出课室, 见很多同学散落在校园不同角落, 三三五五的聚在一起谈天, Chencho一问, 原来他们正是小息时间, 所以很多同学出了课室走动走动, 休息一下, 只有小部份同学留在课室内继续努力.
我们又进入另一个课室, 甫入到课室, 噢, 很多佛像用背脊向着我呀! 原来班是陶艺班, 他们正在用陶土做佛像, 他们应是三, 四年级的学生吧, 他们所做的佛像挺复杂, 细节多, 佛像又细小, 难度不小, 但看他们的半制成品, 如果不说, 绝对不会令人想到是一个工艺学校学生的功课.
做一个佛像陶品, 原来是先做了个台基, 在上面做一个盘膝而坐的人形, 人形在头形双臂, 然後加上胸部, 接着其他部份就慢慢一点点的加上去黏上去, 再雕出轮廓来, 看放在柜中的完成品, 手工一点都不马虎.
再到另一个课室, 也是陶艺班, 大部份都是男同学, 女同学只有一, 两个, 他们做的佛像更复杂, 不只是简单的一个盘膝或站立佛像, 而会是有灵兽座骑的佛, 或者是有五, 六层每层四面的多手多面佛, 相对起来, 旁边有一个完工了装饰用的陶土面具就显得太简单了. 有些同学正在开始一个新的佛像, 原来他们在台基上插上铁线铁支, 用以支撑佛身陶泥.
我在壁布版上见到陶艺班的课程, 原来一年班生已经要自己做到一个简单的佛像出来, 陶艺班有六年课程, 六年级生要做的佛像实在复杂仔细得叫人晕到, 这实在是一份要很有耐性的工作呀.
下一个课室是缝纫班, 每次女生是大多数, 只有一个男生在班房内, 不过老师是个男老师, 比起刚才那些课室的老师, 这位缝纫 班男 老师似乎比较严肃, 他自己也在努力绘画一些样式.
走出课室, 又来到校园, 学校内有好几幢建筑物, Chencho指着其中一幢告诉我: “这里是宿舍, 有些学生在很偏远的东部过来学艺的, 全部都住在学校宿舍里. 他们在这里学艺, 不用交学费, 不过也不会有工资.”
校园里的学生渐少, 原来小息时间已结束, 大部份的同学已回到课室. 我们到对面另一幢校舍, 我们上了一楼, 走进其中一个课室, 有椅有桌, 一班男学生坐在里面, 他们是雕刻班的学生, 在这里上绘图科, 因为他们不能只学雕刻技巧, 他们也要学绘图创作.
进入另一个课室, 七, 八个女孩面墙盘膝坐在地上, 每人面前都有一部纺织机, 她们这班是学纺织的, 每个女孩都在努力的织制着她们自己的布匹.
“要多久才完成一幅呢?”
“一个月吧.” 每天只对着一幅墙, 一幅布, 盘膝坐在地上, 拿着织梭整天在穿穿插插, 实在克苦
.
见她们不用参考甚麽草图, 就是织着织着, 图案便自然织了出来, 真厉害.
然後我们去了做唐卡的班, 同学们正在学画佛像, 图案很复杂的, 见他们用铅笔在画, 我问: “你们小时候在学校也要学画佛像吗?”
“不会.”
“为什麽呢?” 我还以为他们这个佛教在生活的国家, 一定会让学生自小学画佛像呢.
“如果画得不好, 画歪了, 画斜了, 就是不敬吧, 所以在普通学校的教育里面不会教画佛像呢.” 噢, 我真的不悉熟佛教, Chencho说的是.
又钻入另一个课室, 内里分成几隔, 是不同年级的班, 看看他们, 是刺绣班, 走入一年班的课室, 全女班呢, 她们正在拉着针线, 刺绣着民族风格强烈的不同图案, 男导师则坐在房的末端监督着.
走到最尽头的课室, 是三年级, 里面的学生明显年纪大些, 全部都是女生, 除了坐在最尽头的一个是一名男生, 还是一名俊朗的男生, 挺像年轻时的孙兴或莫医生, 他也拉着绣花线, 笑着一针一针的在绣, 倒不太觉得他娘娘腔.
参观过後, 我们下楼离去. 几分钟车程, 我们去到National Library 不丹国家图书馆. 门外清静得不得了, 基本上是渺无人烟, 我们进入一个大楼, 就是图书馆.
馆里的图书不太多, 有些书架也没书本, 看走近过去细看, 书本都是我们一般的英文书, 图书分类的方法跟香港公共图书馆所用的是同一个分类方法.
这里的书没太特别, 场地也很小, 只是一个大房间而已.
“一个人也没有呢.”
“今天是星期二嘛, 这个时候人们都在上班上学呢.” 虽然是这样说, 但这里除了图书馆管理员,
就没有其他人.
我们走了一圈便出来, 我正在闷纳怎麽这个比香港长洲图书馆还要小型的图书馆会是不丹的一个景点, 这时Chencho带我到隔邻另一个大楼, 进了门口, Chencho去柜位办手续, 原来这边才是图书馆的景点.
先来Chencho介绍是 “全世界最大的书”, 书斜斜的竖在地上, 上面有 “敬请勿碰”的字样, 我见这本书大约1.3米左右高, 看上去又不像真的很大.
“真的是全世界最大的书吗?”
“是呀, 你看上面, 有写着是世界健力士纪录呢.”
这边图书馆也是有桌有椅的让人看书, 不过这边的书大部分都不是现代印刷书籍, 而是手抄的经文, 古时他们把幼竹支削尖, 点些墨水便抄写经文在一片片横长方形的纸张上, 这些经文都小心地一叠一叠的放置在玻璃柜内锁好.
这边图书馆分几层, 主要都是放手抄经文, 有些层有祭坛.
“你不拍照?” 平常入寺庙是不许拍照的, 我没想到在图书馆里会有佛坛, 更没想到这里的佛坛准许拍照.
“拍啊, 你帮我拍好了.”
看完图书馆, 我们回到大门柜位, Chencho又要办手续, 我见到近天花位置的墙身上挂了几幅皇室的照片.
在不丹, 挂皇室照片是十分平常的事, 家家户户, 在客厅睡房都会挂, 所有的店铺, 酒店, 餐厅, 纪念品店都一定会挂, 不过挂的来来去去都是那几张指定照片, 四世国王陛下的大头照, 五世国王陛下的大头照, 四世及五世国王陛下的合照, 偶尔有两位国位与王叔的合照, 或者是四世国王陛下和四位皇后大婚时的合照, 但从未见过其他皇室成员的照片, 今天在这里看到一张四世国王陛下少年时的照片, 可能是他去英国留学前所拍的, 跟三世国王陛下和其他家人拍的, 那几位少女是四世国陛下的姐妹吗? 後面那位看上去像个日本妇人的不知是不是四世国王的母后呢?
离开不丹国家图书馆, 我们又回延布市区, Chencho说我们先去一间酒店. 原来今早我们在Wangdue出发前, 有一位导游托Chencho帮忙, 把一条房间锁匙带回去延布, 那位导游的旅客不小心, 把酒店的房门锁匙带走了, 去到Wangdue才发觉, 那导游知道我们这天早上便会延布, 便请Chencho帮忙, 我们当然乐意协助, 不过是举手之劳吧.
“我试过有一次帮行家的游客带电视的遥控器回酒店呢.” 游客们收拾行李时也挺大意的, 要劳烦导游和他的朋友帮忙送还各种物品呢.
Chencho让我留在车上等, 他自己快步入去酒店, 这间倒是五星级大型酒店呢.
我们停在一列车位旁, 我见到其中一个辆在尾窗上贴上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 I Love Bhutan的贴纸, 看来GNH不只是不丹向外界宣传的口号, 不丹国民也真的相信和投入GNH的追求.
Chencho很快便出来, 我们再开车, 途中我见到一对夫妇, 太太正在帮丈夫把尚是婴儿的孩儿背在丈夫背上.
“不丹男人会背小孩吗?”
“会, 当然会.”
“背在背上还是在前头?”
“当然背在背上啦.” 不丹还未流行把孩子背在前面, 他们仍是传统式的背在背上.
我们去到不丹国家邮政总局Bhutan General Post Office, 车停在邮局的对面马路, 我们要走过双程线到邮局, Chencho很紧张的过来叫着我.
“小心车呀, 小心车呀.”
“别忘记我是city girl来的, 我天天日日都在过马路, 我冲红灯多过你过马路呢.”
不丹国家邮政总局是不丹首都旅行的一个热点, 是观光点, 更是纪念品热点, 因为不丹邮品世界闻名, 不丹自己也引为自豪, 在这里买小全张送给朋友或者买邮票和名信片寄回去给自己和朋友, 都是每份十多块港元的事情, 但邮票和名信片上的都是不丹的特色, 是十分划算又吸引的纪念品.
我们甫入邮局就直接走到卖邮票的小房间里面, 我很高兴, 因为这个节目是我一直都想做的.
卖邮票的小房间里正有西方游客在占着柜位翻揭着几本邮票样版, 我便先过去挑名信片, 我特别挑了我去过的景点的明信片, 每张大约四, 五块港元左右. 这时占着柜位的西方游客已散了好几个, 我便上前去翻揭邮票样版, 要买一些邮票来寄明信片, 另外一些小全张做纪念品送给同事和朋友.
我左挑右挑, 越挑越多, 越看越不舍得送人, 结果挑中的都买最少两份, 一份留给自己, 其他的送给别人, 其实真的很超值, 每张小全张由Nu30至 Nu 100, 即是6至20港元左右, 都很漂亮, 又有不丹特色, 都是不丹的风景寺庙, 纺织, 节日的面具舞, 节日景物等主题, 我想我在这里买了二百港元左右的邮品吧, 买到其他游客也走光了, 柜位阿姐对我露出不耐烦表情, 我倒是第一趟在不丹看到有人做不满的表情, 我心想, 噢, 你不是天天都见着这些挑邮票的游客吗, 我也不是特别麻烦的一个吧, 只不过是挑久一点嘛.
Chencho帮我问了, 寄明信片回香港, Nu20一张, 我就买了一版五世国王陛下加冕纪念邮票来贴在明信片上.
在我挑明信片时, Chencho不知是不是太闷, 他也一同来买, 他买了一张小全张, 是2009年牛年的小全张, 他说Jitsen牛年出生, 他买回去送给Jitsen, 他们不丹的十二生肖跟我们中国人的是一样的.
我买好了邮票, 跟Chencho一同回到邮局大堂, 大堂一角有梳化和茶几, 反正没有其他人, 我一点也不客气的霸着整张茶几, 我在编配着哪张明信片寄给哪个朋友, Chencho坐在我身旁陪着我, 我见Chencho呆着陪我, 我便分配他帮忙.
“你帮我贴邮票吧.” 我买那版加冕纪念票是有五世国王陛下大头和黑色底金色皇冠两款, 两款都各有Nu 5, Nu 10, Nu 15的面值, 我就叫Chencho帮忙pair up, 要每张明信片都有这两款邮票.
我便开始写明信片了, 因为之前看过资料, 一早打算寄明信片都纪念品, 所以一早抄好朋友的地址带在身边, 不然突然想寄明信片也寄不成, 这就是旅行前看旅游资料的重要性.
我见Chencho又在呆等我.
“噢, 要你等着了. 不过你也习惯啦, 是吧.” Chencho只微微的笑着.
“你帮我拍照吧.” 我递了相机给他. 他帮我拍照, 还帮我拍邮局, 他知道我一定会拍邮局, 更知道我不会放过邮局大堂中间的五世国王陛下全身玉照, 所以已帮我拍下.
终於写好所有明信片, 我把明信片塞入邮箱, Chencho帮我问过, 两星期左右寄到香港. 我之前看过资料, 也知道在不丹寄东西出去, 要先经泰国, 是很费时的, 听到两星期也不惊讶, 只不过最後其实是一个月後, 是正正一个月那一天所有朋友和我自己才收到我寄出的明信片.
寄了明信片我们便离开邮局, 出了邮局门, 连着玄关的对面是不丹国家银行Bhutan National Bank, 邮局在右面, 银行在左面, 我拉着Chencho入去看看. 银行内部的柜枱和让客人坐着等的椅子都是蓝色的, 这间银行颇大的, 有customer service的柜位, 也有银行服务的柜位, 还有电子派票叫票的排队服务, 客户入来拿了筹便可以坐着等叫号码, 一点也不落後.
出了大门, 原来我在这里耗了一个小时, 已经快要下午一时, 我和Chencho回到车上, 去吃饭了.
|
|
|
|
|
|
|
|
发表于 14-8-2015 06: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應該曾經讀過你的日誌,讓我對不丹很嚮往
希望有朝一日能到不丹去旅遊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8-2015 01: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的欣赏呀, 我这五年去了不丹五次, 每次都有写游记, 你把我五辑游记都看完? 实在很谢谢你啊~ (未看完的可以到我的网志看啊 - - > venus-travelling.blogspot.com)
我很多很多年前也在想: "希望有朝一天能去不丹旅行~" 但光想始终没成行, 终於有一天一鼓作气, 才踏出第一步, 五次不丹之旅就是之後的故事了~
别光想不做, 行动吧!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0-8-2015 01: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丹之旅 - 帕罗 ~ 热石浴 ~ 帕罗大街 - 6 Apr 2010 (Day 7)(Part 2)
欢迎到我的网志看旅途中的照片 - - > http://venus-travelling.blogspot ... 0-day-7-part-2.html
今天的餐厅在一间三层高的大厦内, 走内大堂见到有电梯, 我们乘电梯上三楼的餐厅, 不丹人也不是没乘过电梯的, 起码Chencho有.
这间餐厅包装得比较体面, 看来是专为西方游客而设的, 今天我自己一个人吃饭, 也一样是自助餐, 不过今天的的食物中又有momo, 即是中式饺子, 比较对口味.
我一个人坐了个窗口位, 看出去是National Stadium国家体育馆, 早两年五世国王陛下加冕仪式便是在这里举行.
饭後他们端上 “饭後甜品”, 是几条小小皇帝蕉, 虽然好吃, 不过蕉皮瘀瘀黑黑的.
“其实不丹人有没有饭後甜品的习惯?”
“其实没有的.”
“那麽每餐饭後他们端上甜品果品, 都是为迁就西方游客吃饭後甜品的习惯了?”
“是啊.”
“那不丹人本身有没有甜品糖水这些东西呢?”
“没有呀.” 不丹人嗜辣不吃甜, 不丹料理中没有甜品这回事.
吃完饭离去, 我们走了出大厦, 又过马路, Chencho又很紧张过来叫着我.
“真的不用怕呀, 我真是个city girl来的, 马路我天天过呀.” 我在想, 如果把Chencho扔在锣铜湾Sogo门前让他过马路, 定会吓死他.
我们回到停车场, 其实是一片留给泊车用的石块地, 我们要开车时, 有个工作人员过来, 跟Lhama收钱.
“要多少钱呢?”
“Nu10.”
“我要付钱给Lhama呀.”
“不用了.” 噢, 是啊, 我的团费也包了.
“反正我也会付小费给Lhama.” 我打算给用剩的Nulgtrum都给Lhama.
我们又开车, 我在街上见到网上有人说过的8-Eleven (不是7-Eleven).
我们来到最後一站, 去书店买书. 我想买关於不丹和关於佛教的画册. 我们走进一间书店, 店内挺窄, 放了很多书, 有关於不丹和佛教的画册, 也有普通的英文小说, 宗喀文的书, 不丹的学校用的课本, 作业, 补充练习, 文具, 文仪用品, 连报纸也有.
关於不丹和佛教的画册都放在柜位後面的书架上, Chencho帮我请店员拿下来让我逐本看, 这些画册制作精美, 一看也知不是本地出产, 不过我仍好想买, 本来想买一本不丹, 一本佛教的画册, 最後挑不到适合的佛教画册, 反而有两本不丹画册取舍不了, 两本都买. 书店用环保购物袋给我把书本袋好, 这两本书倒不便宜, 每本也要百多块港元.
回到车里, 我们结束Thimphu的行程, 要回Paro了, 很不舍得, 我在不丹的时间一点一滴的溜走.
我们的车经过一道天桥, 我见到一队纪律部队在天桥上面操过.
“是军队吗?”
“是警察呀.”
我们的车驶离廷布, Chencho又在嚼bettel nut, 不丹人尤其上了年纪的不丹人嚼了多年bettel nut, 牙齿都给染得橙橙红红, Chencho的牙齿尚算可以, 不过每趟吃bettel nut, 不多不少总会染到一些颜色.
“你伸着舌头出来看.”
Chencho伸出舌头. “哗, 很橙色呢.”
“拿你买了的画册出来看看.”
我们一起翻看两本画册, 看里面的图画, 见到四世国王年轻时的俊朗样子, 其中一张四世国王还是少年时, 额角也长了青春痘, Chencho见了指着跟我笑, 倒没想到, 国民尊敬国王的同时也会可以开开这些小玩笑, 可见国王亲民, 深得民心又没架子, 人民是爱戴国王, 而不是敬畏国王.
一个小时後, 我们已回到Paro, 经过Paro机场外的公路, 经过Paro Dzong 和Paro河, 回到Paro的酒店.
我先回房休息, 我和Chencho约好, 下午四时半出发, 他带我去泡热石浴.
下午四时半, 我们上车再出发, 我们去了一片农地, 走入了其中一个农舍, 是传统不丹农家屋子, 三层高, 地下一层养牛养鸡, 还见到大门门楣上挂了牛角做辟邪物, 有一位农家大婶在等着我们, Chencho跟大婶打招呼, 然後我们跟着大婶走.
我们绕过农舍, 拐到後头, 往後边走, Lhama就在前面的空地停下等着, 我和Chencho跟着大婶, 经过走到一间小屋後面, 小屋旁有一个小木棚, 我见到木棚里有一堆正被火烧红的石头, 是我洗热石浴的石头吧. 转身进去就是洗热石浴的小屋, 小屋里左右两边, 每边三个洗热石浴用的浴盆, 一共六个, 小屋没灯, 只靠屋外的天然光, 所以屋内偏暗.
我用最近门口的一个浴盆, 浴盆都是木造, 呈长方形, 盆的前四分一有一块木板间开, 用来放热石, 大婶一早已经把几片烧红了的石头放在我用的浴盆, 并加了水入浴盆, 浴盆尤其是前面的热石部份已升起蒸气, 一来天气冷易生蒸气, 二来水实在给烧得热, 所以蒸气冒升.
大婶再给浴盆注多些水, 再拿一个盘从外面那堆热石拿了好多片烧红了的热石, 用钳从盘里夹了些热石再放到浴盆的前端, 更多的蒸气升起. 我把背包放在小屋的唯一一张胶椅上, 我早在酒店已换了泳衣, 现在脱下外衣便可以浸浴.
天气是冷的, 我摄着手脚要爬入热石浴盆, 先伸右脚入盆试试水温.
“很烫呢.”
Chencho帮我从隔邻另一个浴盆捞了一壳水上来, 加入我的浴盆, 那个浴盆没放热石, 水是凉的, 加了冷水, 我再伸脚一试.
“仍是很烫呢.” Chencho又加一壳. 我又伸脚去试, 这趟好一点, 我爬进浴盆里, 很烫呢, 我在浴盆坐好.
“再加一点冷水吧, 仍很烫呀.” Chencho又帮我加了一壳.
“再加就不够热了, 就这样吧.”
Chencho安顿好我便出了去, 我听到他到出面空地和大婶和Lhama聊天.
我就静静的在小屋享受热石浴, 热气渗透四肢百骸, 热得身心舒畅.
一会儿大婶拿着一盆子热石入来: “some more?” 大婶用钳子指着热石示意问我.
我正给热水热得快要昏过去, 不能再加了, 我竖着手指的说:“Later.” 没想到大婶以为我说one stone, 我忘了其实大婶不太懂得英语. 她钳了一块烧红的热石入浴盆前端的石格, 盆里的水立时 “沙”的一声, 水蒸气冒升, 浴盆里的水登时更热了, 我快要给烫焦, 大婶然後又从前端石格夹起一块旧的石头, 我多想她再夹多几片走, 不过大婶已经转身走了.
我期望着夹走了一块旧石头, 应该可能或多或少减低新石头带来的热力, 但我实在太小看那块新热石的威力, 我在浴盆里又享受又难受, 享受着全身给煎热, 热烘烘的感觉, 浴盆外其实颇冷, 我很不想爬出来, 但久留在烫水中, 我又很难受. 我很想大婶再进来, 我可以叫她帮忙拿几片热石出来, 但听他们正在外面聊天,我又不好意思叫出去.
我躺在热水里已想昏想昏的样子, 又怕一站起来会支持不住昏倒, 但又更怕再不起来给热水再浸太久, 更会昏倒, 结果我在热水呆到手指皮也皱了, 虽然很不想爬起来, 但为着不要昏倒在水中, 让Chencho他们见到我的丑怪样子, 还是要抵着寒冷爬起来.
我刚从热石浴盆爬起来, 已经想昏倒, 唯有坐在浴盆边先休息一会再说. 我怕会坐翻浴盆, 而且这麽坐也不是办法, 坐了好一会, 鼓起勇气, 再提脚转身翻出浴盆, 用极慢又很想快又不能快的速度爬到胶椅那处, 其实浴盆和胶椅只有四步之遥, 但我差点在这四步之间晕倒, 我极力让自己不要昏倒, 费九牛二虎之力才回到胶椅那处, 我也来不及拿开上面的背包和衣物, 只能重重的摊坐在椅上, 然後便失去意识.
不知过了多久後转醒, 其实也可能只是 一两 分钟的时间, 我发觉自己在冷空气中摊坐在胶椅上, 背後还压着杂物, 头也向後昂起, 手脚瘫着. 我仍听到Chencho他们在外面谈笑, 我实在太贪心了, 浸久了所以晕倒, 没想到今次不丹之旅, 跟之前冰岛之旅竟有相似之处, 也有骑马, 也有浸热水浴, 更有浸热水浴之後晕倒失去知觉.
我仍摊在胶椅上动弹不得, 只听到自己的心不停的狂跳, 我不断的给自己调息呼吸, 要快点稳定自己的呼吸心跳, 不然Chencho进来, 看到我这个样子, 丑怪死了.
我就静静的摊在那里休息, 不一会, 大婶进来, 在门外见我摊在那里, 我伸着手指在唇边, 示意她不要作声, 她会心的微笑点头, 便自顾的收拾我用过的浴盆, 她用钳子把浴盆里边的热石一块一块的夹出来, 放在盆子上. 我摊在胶椅上, 仍未能站起来, 最多只能拿起相机, 拍她的照, 大婶收拾停当後, 她便拿着盛满石头的盆子静静的退了出去.
[size=14.8500003814697px]
我继续摊在那里, 又过了一会, 这样也不是办法, 我打着精神撑起来, 小心的控制着自己, 很慢很慢的抹乾身子, 把衣服一件一件的穿起, 最後背起背包, 一步一步的走出去.
经过刚才的小木棚, 见到大婶把我刚才用过的石头又放回火里去烘着.
我慢慢的走回去Chencho处, 跟他一起坐, 我实在支持不住, 我自己也觉得好笑, 又要浸又要晕, 总之不要太贪心, 浸一会就要起来.
“你让我一休息一会吧, 我还未复完呢.”
Chencho微笑的说: “你慢慢休息吧, 我们不赶.”
“你也会洗热石浴吗?”
“会呀, 我在家中洗.”
“你自己烧红石头放入木盆再自己浸浴吗?”
“是呀.” 自己在家中又的确要自己招呼自己了.
“那你浸完之後也会要时间复完吗?”
“也要呀.”
“多久呢?”
“五分钟左右吧.” 幸好, 不是我特别孱弱, 连强壮的Chencho, 也在浸热石浴後需要休息, 不过人家只需要五分钟.
“那麽快!” 我已呆了好几个五分钟.
“我还未成呀, 你就让我休息多一会吧.” 其实Chencho根本没有催我, 是我自己在不好意思.
“你的客人多数要休息多麽呢?”
“十五分钟左右吧.” 哎哟, 我真丑怪, 我连十五分钟也已过了很久.
“把你的相机给我, 我给你拍照.”
“我那麽丑怪!”
“留作纪念吧.” Chencho拿了我的相机, 把我这个颓废的样子拍下.
又坐了一会. “我们上去farm house坐吧. 大婶请我们吃些茶点.”
“我还要复完多一会呀.”
“上去再休息吧.”
我实在还是晕眩,让Chencho背着我的背包, 大婶带着路, 我们跟着的, 去到大婶的farmhouse, 爬上两层楼梯, 我真怕自己一个晕倒, 掉到楼梯下面.
Farmhouse里面跟Chencho家差不多, 也是很旧, 在楼梯顶到客厅前的玄关位置是灶头, 有一个跟人一般高木架, 放着很多煮食用器具, 屋内家具不多, 客厅显得空荡, 地板都是木造.
大婶带我们去到客厅,我和Chencho坐在客人长椅上, Lhama就坐在一边地上的地毯上. 前面的茶几放着不丹的家居小食, 跟上次在Chencho家一样的炒米, 粟米片之类, 大婶递上butter tea, 时候真对, 我要喝下去, 精神为之一振.
“你给500Nu大婶好了.” 我递了Nu 500给大婶, 大婶高兴的谢过.
“我爱带客人来这里浸热石浴, 因为这里比较便宜, Nu500便可以, 在酒店可能要一二千Nu, 而且来这里客人更可以参观不丹农家, 还可以尝尝不丹农家的小食茶点.” 我点头认同, 我记得上次在Bumthang酒店见过有专为热石浴而建的热石浴房, 相对是很华丽的, 不过我自己去旅行就比较爱看当地生活.
坐了一会, 我也恢复了八九成, 我们便起身走了, 我们乘车回Paro镇中心逛街, 这真正是旅程中最後一个景点了.
我们在街上闲逛, 我最爱逐间店铺的逛, 我很诧异的发觉这个佛教国家有肉档, 肉档在店中, 门是关上的, 门窗都围上了窗纱, 该是怕有苍蝇飞入去吧.
“你们有肉档呢.”
“有呀, 都是从印度运过来的.”
我知道不丹人信佛但不等於只吃素, 他们也吃肉, 只不过是吃得不多, 但我没预料到他们的肉档会把肉全挂在肉枱上, 在外头看进去, 肉味淋漓, 这些店铺, 他们叫Meat Shop.
我们一路走着, 沿路有好几间General Shops, 都是卖小食零食之类的, 又见到卖家具用品的小店, 所有的店铺的招牌都是蓝色底白色字, 就只有Food Corporation of Bhutan和Bhutan Telecomh特准可以用绿色底白色字.
又有好些店铺卖零食乾货之馀也卖蔬菜瓜豆类, 我走进其中一家, 看见有红米卖, 又见有类似米粉的, Chencho帮忙问价, 一包约2kg的红米卖Nu60, 一捆米粉约够一碗面的卖Nu15, 我各买了一包, 带回家吃, 不丹的红米很香, 我未离开已开始想念红米的饭香了.
天黑得很快, 街上行人不多, 零丁的见到几个西方游客, 有游客走入专门招呼西方游客的传统工艺品店, 看见到有西方游客在购物, 西方游客就是这样, 他们会去买一些明知是骗游客的东方异色工艺品, 还是他们真的不知道那些都是骗游客的货色, 还是他们真的太有钱, 根本不觉得贵? 总之我不会进去在不丹也可以用信用卡付款的店, 可以肯定那是宰游客的店, 我只在外面window shop. 之後我还经过一家卖红酒的店, 看上去是全西方卖洋酒的高雅设计, 肯定不是让本地不丹人光顾的, 但Paro不会有太多西方人士长住的, 那些酒看上去又不太像本地生产的, 又会有多少西方游客来到不丹会特地买不是不丹生产的西方红酒呀?
天也黑了, Chencho催着我回去, 他怕我错过晚饭时间.
“再逛完前面, 我就回去.”
Chencho没法子, 只得陪我再逛. 前面见到一间bakery shop.
“Bakery? 我想不丹本土没有面包这回事吧, 是西方的烘焙来吧?”
“的确是的.”
我们进去看看, 那些面包不太新鲜, 卖相也不好.
我们真的要回去了. 我们上车离去, 天也已黑了, 我转头过去, Ta Dzong在我们後面, 夜里亮了灯, 挺美的, 不过我在车上, 拍照拍出来蒙蒙的.
“在不丹选不丹小姐争议声音大吧?”
“是呀, 有很大争议的, 有些人很不喜欢.”
“一定不会有泳装环节啦.”
“当然不会有, 她们穿kira出来做答问环节, 佳丽们来自不丹不同地方, 有些来自不丹的东部, 进入决赛的大约有十多位吧.”
“每年都选吗?”
“每两年一次, 下一次是今年下半年.”
我们说起了唱歌, Chencho唱起了宗喀版的 “甜蜜蜜”, 没想到 邓丽 君的影响力如此无远拂界, “甜蜜蜜”竟有宗喀文版.
“你唱全首给我听吧.”
Chencho唱了起来.
“内容是甚麽呀?” 都是情情塔塔之类吧.
“最爱购物的是那国的游客呢?”
“美国客人吧.”
“我以为是日本人呢.”
“你家有厕所吗?”
“有, 不过也是这几年的事, 我们小时没有厕所的, 要大小二便, 便走到田里. 小时候如果夜里醒来想便便, 唯有摇醒爷爷, 央着说: “爷爷, 你跟我去便便啦.” 然後爷爷便带着我摸黑到田里便便.”
“不丹小孩上幼稚园吗?”
“也上的.”
“政府的免费教育不包括幼稚园吧?”
“不包括, 上幼稚园要自费, 很贵呢, 一年要上万nulgtrum, 所以我要尽量储多点钱, 我一定要送我的女儿念幼稚园, 让她好好读书.”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