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259|回复: 0

螳螂门的于七和王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5-8-2005 10: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自《中华武术》1996年第8期   作者:王开文


            陈世钦先生《螳螂拳的由来及其发展的探讨》(下称《探讨》),载《武林》1990年第5期)一文发表后,引起了关心螳螂拳这一拳种渊源的读者的关注,对陈文中关于“于七即王郎”一说,则见仁见智不同。笔者对螳螂拳起源问题知之虽少却素有兴趣,对陈文中涉及的个别问题略有思考,不妨提将出来,与陈先生及同好者商榷。
            
            《探讨》文中指出:“螳螂拳起源于崂山华严寺第2代方丈,字通澈,法号‘上善下和’”,“此人出家前很有名气,原名乐吾(结义兄弟排行老七)江湖人于七(公元1609~1702)。”又述“…而于七也称姓王,号‘得一子’,曾化名千四三。千字得一恰好是王字,而‘得一子’的‘子’就是郎字(因子是男儿)”。故而“螳螂拳的创始人是于七(即王郎),他是明末清初农民起义军领袖,山东栖霞人,原名乐吾,字孟熹,系明末武举,出生于万历三十七年,山东青岛市崂山县,崂山华严寺第2代方丈”。
            上述讲话可信程度多大,我们可以借助史学界对“于七起义”的研究成果,加以分析。
            农民起义军领袖于七兵败牙山,突围后的下落成为不解之谜,出现了许多传闻。清史资料记载多说于七突围后从海上逃走。地方志则只说“溃围逃”,未说“窜入海”。这些说法都没有说清楚于七的具体去向和最终结局。
            关于于七的下落,私人笔记和民间传闻倒有一些说法,把时间、地点和结局说得非常详尽。如《谭略》(成书于乾隆五十七年,作者杜延訚)云:“于七藏于平度之昆玉山,人竟不知,至癸卯乡试,扮为士子,囊书骑驴而去。后逃至云南,为吴三桂所录,未及吴反,病死。”等等。其中以于七突围后逃入崂山出家之说最为流传。不过,于七到崂山出家也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于七到下清宫为道士以至终生。如《纪栖霞于乐吾起兵》(《山东文献》第一卷第3期,作者不详)、《记明末于七起兵轶事》(王维庭著)、《清初于七之变轶史》(周绍贤著)等。史学界认为这些文献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史料,但有关于七到崂山这段情节的记载却有不尽合理之处。比如说于七把镌带的大刀藏在寺外石阶下,就颇具传奇色彩。试想,在清兵到处搜捕的情况下,若非武装转移,只好化装潜遁,怎能镌带数十斤以至上百斤重的大刀呢?不说未见记载实战手持兵器有如此沉重者,单说镌刀行动,能不暴露目标?若刀上还镌刻着自己的名字,那就更加荒诞不经了。
            另一种说法是于七到崂山华严寺皈依佛门以尽余生,这一说法流传较广。林竹岗1932年所著之《于七抗清记》谓:于七被异人导行至崂山佛寺,披缁剃度。复以沸水沃面,漆身为厉,颜面模糊不可复辨,遂与世隔绝,隐藏于深山梵室之中。这是较为详尽的文字记载之一,学者虽或斥之为“其中多有夸诞不实之处”,但建国后沿用此说者,仍有人在。
            然而史学界基本认为,到目前为止,有关于七到崂山出家的说法还没有可靠的直接史料证明,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至于说于七为僧后,成为崂山华严寺的第2代方丈善和,这一说法更不好轻易断言。华严寺本来有历代方丈及僧众名册存于库房,因库房曾经失火而被焚毁,后来补修的一简单名册已经很不完整,却又毁于“文革”之劫。除黄宗昌《崂山志》及即墨、莱阳县志有关于华严寺第一代方丈慈沾其人的简略记载外,其余早期方丈的情况,史志就无只字记载了。所以,目前是没有充分的史料证明认定善和大师就是农民起义领袖于七的。
            关于于七自称姓王,号“得一子”之说,主要流传于民间,《于七抗清记》中也有记述。文中复称于七后来居白云洞以至终老,这就把释道混而为一了。白云洞第一代道士是田白云,他的传人有宋天成、得一子、徐圣金、张坐源等,俱精医学或武术,生活于康熙至同治年间。据《即墨县志》记载:“王生,本邑人,号得一子。康熙时居白云洞,工医术及堪舆,食五谷不去皮,年百十三,发须变黑。一日,聚其徒众曰:‘今日立春,吾将去矣!’言毕端坐而逝。”黄肇颚所写《崂山续志》的有关记载,除基本情况和细节与县志所记大致相同外,对得一子的年龄记为“百十八岁”,坐逝时为“嘉庆二十四年”。从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上推118年为康熙四十年(1701年)。依此,他居白云洞时间是康熙末年,主要是乾隆时期,这与于七在世年代相距甚远,两者绝不可能是一个人。因此,史学家认为,把得一子说成于七的化名是没有根据的,这显然是好事者的穿凿附会。
            于七兵败后,其作为“叛乱首领”,是清军捕捉的主要对象。即使时局稍有缓和,清军也绝不能放过任何搜捕线索。在这样严峻的情势下,于七其人怎敢化名千四三?如果这种说法成立,岂不是自我暴露目标?因为稍有文字知识的人略加思考,即可联想到千四三就是于七,这简直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一个智勇双全的起义领袖何至于如此愚拙胡涂!
            仔细研读《探讨》,便可发现文中足可存疑之处颇多。文中所称“据我二十多年的探讨及民间了解考察”,实际上是听“号称小老道的刘宗训(即墨人)”等人所述。“小老道让我练了一下螳螂拳之母(乱截)后讲:此拳创建于崂山华严寺第2代方丈,字通澈,法号‘上善下和’”。“第2代请教张万福老师螳螂拳的始祖是何人?师答:曾闻于七传螳螂之说,但现在拳谱上讲,王朗传螳螂拳,王朗传升霄道人……。我把此意转问家父,家父讲:因过去流传清朝‘于七’造反,所以不敢谈于七之事。”云云。可见《探讨》文中的基本观点仍停留于民间传说,并无实据可查。在此基础上陈先生得出“于七即王郎”的结论,既不客观也有欠于严谨。至于文中的其它漏洞或难于自圆其说之处,在此就不一一例析了。
            关于螳螂拳的起源及王郎的创拳经历,一向为螳螂拳派关注的焦点问题,亦素有各种传说,但都因史料不足、证据缺乏而未成定论。而于七即王郎之说,总归令人难以置信。我们权且也将其作为悬疑,有待再做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1-11-2024 02:17 PM , Processed in 0.109595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