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2524|回复: 24

[分享]汽车強力春藥之外掛“太保”概要 (NA modify Turbo)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8-2005 08: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引擎排氣量基本上決定了動力的數據,排氣量愈大的引擎理論上應該能輸出較大馬力,如果馬力因為油秏等因素受限的話,那至少扭力輸出值會遠超過小排氣量的引擎,然而小排氣量的引擎是否因此就先天受限,無法有大功率的表現呢?幸好引擎研發人員,使用廢物利用法則,將排氣系統所消失的熱能來推動渦輪增壓器,強制鼓動新鮮的空氣注入引擎汽缸,如此一來,小排氣量引擎依然的接受如大c.c.數引擎的進氣量,加上供油比例的設定,依然的做出大排氣量引擎的馬力及扭力。



NA強化進步慢 強制進氣大成長

        既然渦輪引擎有如此大的效用,但由於原廠量產之下其耐久油耗的考量並非任何廠牌旗下都有渦輪車種可供選擇,且價格也都偏高,非一般大眾所能接受。而馬力取向的車主為了使自然吸氣引擎的馬力提昇,基本上就是有限的增加引擎排氣量,提高汽缸壓縮比,加大節氣門等方法。其實以上NA改法,收效著實有限,為了更上一層樓,勢必要更換凸輪軸才能求得最大表現,但是更換凸輪軸之後伴隨的問題才是真正困擾著駕駛者,因為大角度的凸輪軸都會使怠速變差,也就是慢車不穩使用冷氣等負荷時很難維持運轉非常容易熄火。而真正行進時,也因為氣門重疊角大的因素使得低轉速的扭力喪失太多,市區行駛耗油量增加。而以上種種NA改裝後的負面現象,卻使得NA車改Turbo的風氣一時盛行,也幾乎佔據了快三分之一的改裝市場。



外掛渦輪學問大 按部就班說分明

        NA引擎改成Turbo其硬體方面必備的包含有1.排氣頭段,2.渦輪本體,3.排氣前段,4.進氣冷卻器,5.連結管路組,6.正壓供油控制電腦,因為坊間改Turbo風氣盛行,價格競爭,所以基本配備的多寡及材質的優劣,決定了價格的一切,也決定了往後使用的完善度,所以必須逐一來說明讓讀者能更加的瞭解各個機件功能與優劣點:

加裝Turbo首先必須要有一個符合排氣頭段規格的Turbo頭段,以現今市面上的套件而言,都是開模鑄造,此種鑄造頭段規格統一,管壁厚、強度、結構佳。而材質一般人甚少去注意鑄造頭段,一般使用鑄鐵材質,價格可以降低一些,但是長時間的熱脹冷縮作用,比較容易會有龜裂的現象出現,所以又有廠商為了一勞永逸,乾脆使用白鐵合金成份來鑄造,此種頭段價格比較高昂,但經過多年的考驗還不曾有斷裂的現象發生。還有一種手工燒焊的頭段,當初是為了Turbo頭段升級改裝使用,希望能做到等長、流速均等的條件,但由於彎曲角展大,且分割面多,必須一段一段來燒焊完成,雖然有著完美流連的優點,但在Turbo的高壓高熱運作之下,斷裂是最令人頭痛的問題。此種高輸出的頭段就是比較不耐久,但是筆者前此時日造訪了有名的排氣管製造工廠,才發現研發人員已經針對此種問題找出了因應之道,那就是運用高科技的CNC彎管機,一次成型製造出所需的彎管,直接從排氣出口成型至Turbo入口,如此一來彎曲部分完全沒有焊道,內徑平順且不會有龜裂的現象產生。可惜的是此種生產技術可謂為貴族式作法,無法單一車種訂作,只能看大廠商訂單下模具之後才能生產,如此推算車種一定有限且價格非比尋常。



         頭段之下承接的即是渦輪本體,而渦輪的大小在於泵氣量的多寡,簡單來說,就是較小的渦輪,渦輪的作用時機早,起速較快。以一般市區行駛著重在較低轉速,或者自排車輛都應優先選擇號數小的本體,而什麼樣的情況下才需要升級選用號數更大的Turbo呢?大致上有兩種現象,一種是現有之Turbo已經無法在高檔高負荷時維持壓力,也就是說,高轉時Turbo錶的壓力數值,會有下降的現象,表示此渦輪在高轉速時所泵出的氣量已經不敷引擎所吸入的容積,所以錶壓才會開始走下坡,也等於Turbo本體全負荷下不足維持足夠的氣量,為了達到駕駛者所期許的壓值才需要更換本體。

          另外一種是為了提昇加速能力,說穿了也是為了在同等時間內泵出更多氣體,送入汽缸中,但是較大渦輪卻容易使引擎在低轉速時,因為汽缸排出的廢氣不足以讓渦輪達到最大的增壓狀態而有遲滯現象的,此現象因渦較大之後,相對有明顯增加,對駕駛而言是一種蠻困擾的問題。

         以NA而言改裝了排氣管,必須考量回壓的問題,才不會喪失太多的扭力,但在Turbo車而言,排氣渦輪葉片就是一個排氣回壓的製造者,因為從排氣門釋放出來的高溫高壓廢氣直接衝擊渦輪排氣葉輪,再由排氣前段 ( Front pipe ) )引導至中尾排氣管排出,Turbine才不會因為廢氣阻礙而無法適時且持續的接受新的廢氣衝擊。在正常的模式下,更換升級的排氣前段或讓前段的角度減少後,Turbo壓力自然會增加約0.1kg左右,此種現象印證了排氣葉輪後的阻力,會著實的影響Turbo的性能表現。以市面上的套件而言,最好是選擇有開模製造的前段,其內壁的平滑度較佳且維修拆裝難度較低,對往後的保養較為簡易。



冷卻、壓力、供油 三者兼顧永安康

        高溫是Turbo車的頭號殺手,進氣溫度則主導所有高溫的產生,由於空氣經過Turbo壓縮後溫度自然提高,而進氣溫度提高使得燃燒效率下降,進而會導致爆震的現象發生,所以為了使得進入汽缸內的高溫氣體溫度下降,必須配置進氣冷卻器,雖然較早期的說法為低增壓可以不需要Intercooler,但真正理論卻因為空氣一經壓縮就會產生熱空氣在汽缸內,氧分子遠比冷空氣少,所以爆炸行程的效率差,沒有Intercooler的增壓車,通常在引擎起動後的30分鐘內狀況還算可以,但後來就會發生愈來愈無力的現象,雖然增壓錶上的數值沒有改變,但引擎就是跑不動,嚴重的話還會伴隨著油、水溫一併升高的困擾。所以Intercooler在Turbo車上而言舉足輕重,為了引擎的長久壽命,加裝Turbo務必需使用Intercooler。

         除了中冷器外,Turbo引擎還有一項不可或缺的配備,那就是用來控制和維持渦輪一定增壓值的裝置。此機件通常設置在渦輪本體上,其控制引擎廢氣的孔道關閉時,廢氣驅動排氣渦輪葉片,一旦增壓值達到設定值此閥門開啟讓廢氣By pass掉,不經渦輪葉片直接排入排氣前段。通常使用最多的洩壓裝置為「 Actuator 」,在結構上是直接固定在渦輪進氣側上,並以一支連桿來控制排氣側裡的閥門,一旦增壓值達到一定程度後,進氣壓力便推動Actuator的連桿使排氣側內的閥門開啟,此時雖然渦輪葉片持續運轉,但驅動力外洩的情況下,渦輪便可以持續保有一定的增壓值。另外一種洩壓裝置為Waste Gate,通稱為排氣洩壓閥,其功能和Actuator一樣,都是使廢氣不經過排氣渦輪,而差異最大的地方為Actuator直接搭配在渦輪本體上而Waste Gate則獨立裝置在頭段上,因為獨立裝配所以它所洩壓活門較大,活動行程長,反應相對的靈敏,較適用於大增壓或大號Turbo的車子。


WasteGate

         值得一提的是Turbo改裝後的靈魂,供油系統的搭配追加因進氣增加所需的供油量,一般有二種方式,簡易的型式為外加噴油嘴控制,其控制電腦必備兩項基本要素,那就是讀取引擎的轉速訊號和壓力訊號,藉由此兩項重要參數判別增壓大小的供油,另一種為直接更換可程式電腦直接更改或控制歧管上的噴油嘴,無需再外加噴油嘴,可程式電腦非旦可控制增壓後的油量,而負壓的控制部分,調校完美的話亦可減少渦輪遲滯的現象。也因為價格的因素,同一組硬體的改裝Turbo,會因為兩種型式的供油控制而分出優劣。唯一會產生變數的情形,可能就是可程式的供油電腦,操作者的熟悉度及專業不足,程式設定的不當,造成功率無法發揮,嚴重者更有使引擎損壞之虞。 NA改Turbo最快速的方法乃採低壓縮設定,此舉完全不需更動引擎內部機件,省時又價廉,但人是最不容易滿足的動物,低增壓開一陣子就麻痺了,加裝個壓力調整器繼續往高增壓邁進,但此時不僅電腦功能要夠強外,引擎內部的機件是否承受的了才是真正的重點。如果要提高增壓值最好不要超過0.7kg,一旦高過此數值原廠活塞承受不了大都會裂開。所以增加壓力最少也要降低壓縮比,最好能更換Turbo專用鍛造活塞,才能確保活塞健在。而其餘週邊的冷卻系統也應一併顧及,有優良的保護措施才是渦輪改裝的護身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8-2005 09: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棒!很清楚!对TURBO不是很熟悉的人来说,这个是很好的材料。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2005 09: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不错不错
很多人都要这方面的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MJz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8-2005 10: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_^

改到要死... 不如买辆跑得的车啦!...

[ 本帖最后由 MJz 于 1-8-2005 10:1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oonG3163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8-2005 10: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的详细资料。
看了很受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2005 11: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oonG3163 于 1-8-2005 10:14 PM 发表
谢谢楼主的详细资料。
看了很受用。

不是很详细啦。。 只是一些基本的概念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3-8-2005 02: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mffox 于 1-8-2005 11:07 PM 发表

不是很详细啦。。 只是一些基本的概念而已


这有详细的,怕你没耐性看!

Turbo详解
一.前言为什么工程师想用turbo呢?)

嗯,在讲涡轮引擎之前,如果,大伙还不清楚引擎的运转方式,可以简单地回顾一下四行程引擎运转原理^_^,我想你会发现凡是Otto-cycle的运转都一定脱不了那四种运转方式,而要如何作出更高效率或更高性能的引擎设计呢?

除了物理学上必然的先天限制外(热力学第二定律)-人类不可能作出比Canot-cycle更高效率的机械设计,那如何在四冲程引擎设计上得到更高性能的输出呢?很不幸的,以物理的眼光来看,只有"再浪费更多与更多的能量"了:~

进气->压缩->动力->排气....如此的循环下去,工程师能作的改良,其实,说破了也是针对这四个cycle作更有效的改善,而最多人去改善的就是其中的"进气"这个步骤,因为它的效益最为明显!

例如:可变气门的设计,无论是BMW的VANOS或Honda的VTEC(SOHC)它们都是在进气的凸轮轴上下功夫,想引进更多气体,让油气的混合空气能更多或更快速的交换,以达到更高性能的输出;同样的Turbo引擎的发展目的也是如此!它们都想引进更多更多的空气!而Mitsubishi的GDI设计则是对进气歧管与压缩的活塞头,甚至于是喷油头位置与压力的调整,目的也是想进一步改善引擎爆炸燃烧的效率........

Turbo引擎设计的基本原理^_^


二.Turbo的原理:

涡轮增压原理就是利用引擎运转时所排出来的废气,用废气来转动涡轮增压器中的排气侧转子(Turbine-上图中的右边部份),而排气侧转子与进气侧转子(Compressor)是同轴异室(你可以想成是:两者在同一"棒子"的不同两边),当Turbine转子达到一定转速时(约12000rpm左右)它带动另一侧的Compressor(图上的左边部份),使Compressor转子引进外来的新鲜空气,经过压缩倒入进气歧管内,所以啰,Turbo车的进气是非自然方式,是经过"吸进来,再压缩"所以空气压力是大于大气压力的,也就是如此,说比一比Turbo与可变气门,这不太公平喔

三.随之而来的问题与改进之道:

1.高温与高压:

涡轮增压由于是超高转速地运转轴承,所以,随之而来的高温排除或增压过度的洩压就很重要很重要了!目前常用的就是机油导入来润滑与冷却轴承,也有用水冷式的.而过高的增压对引擎的压缩行程与动力(爆炸)行程发生时会造成伤害,所以,有机械式地用空气压力作为开关或电子式地用电脑直接控制洩放压力的动作.

2.Intercooler:

我们都知道空气被压缩时,温度将升高,而较高温的气体其密度较低,含氧量减少,燃烧的效率降低!所以啦,冷却空气温度就必须着手改善啦....大部份的Turbo引擎(turbocharge或supercharge)都有配备中间冷却器(intercooler)它有直接散热或水冷式的设计,使经过intercooler后的空气密度较大,含氧量增加,可改善燃烧效率.

3.Turbo-lag:

为什么用红字呢?因为这是turbo引擎很难去避免的问题-涡轮迟滞效应!turbolag是指在重踩油门时,到实际增压的时间差与突如其来的动力输出!因为,由平常的引擎运转,在突然大踩油门到实际turbo作动时,是须要经过短短时间差的,也许是0.5秒....,但是,直接带给驾驶人的感受是不太舒服的,怪怪的....想想它发生的原因,就不难发现这是turbo引擎必须面对的问题,唯有的就是尽量去减少或降低turbo-lag的效应,如:1.减少turbine与compressor的转动惯性,就是换成较小的转子,即使是换成两个较小的转子,整个转动惯性还是较低的,所以有twin-turbo或bi-turbo的设计出现;2.调降涡轮压力,如Saab,Volvo有生产低增压turbo,而缺点是马力增加太少;3.使用密度较轻的增压器(目的同第1点,减少转动惯量),如:陶瓷涡轮增压快.耐磨.耐高温(>1500C),缺点是易脆....etc.

四.Turbocharge vs. Supercharge之比较:

1.Turbocharge是涡轮增压,它是利用引擎废气涡流来推动转子叶轮,以吸进大量新鲜空气送入进气歧管....(如上面说的就是指turbocharge)

2.Supercharge是较早以前的增压方式-叫机械增压,supercharge的转子叶片是直接以皮带经由引擎曲轴驱动,也因此,引擎只要一发动就有增压效果,so它也因此而较消耗部分的引擎动力...基本上turbocharge跟supercharge都是用增加空气的效果而来增加动力!however,两者驱动方式不同,而各有利弊...so它们也都各有新的解决之道....如turbocharge因驱动转子叶片时,有一个时间差,这就是有名的turbo lag(如上述)而supercharge目前已较少使用啦,however,那着名的Benz SLK就使用机械增压啦,而改善的方法是多了一个电磁偶合开关(离合器),在一定转速以下那皮带是不会去推动到转子叶片地,so就以这开关来解决传统的"恆时"增压方式...... ^_^

五.Turbo引擎在量产房车市场上的运用:

在市场上有turbo的车子还蛮多的呢!但有的一样是2.0升为什么有的有160hp,有的竟多达240hp呢?因为它们的增压值不同,有的是轻增压(约0.4-0.6bar),如:Audi A4,VW new Passat.....有的高增压到1.1bar以上,分析其中原因可能看出来turbo还是对汽车上性能要求,分不同等级来达到;有的是用低增压turbo来增加它低转速时马力,与扭力的不足;而中增压turbo可以兼顾高转速时的马力提升与低转速时强劲扭力..;而高增压的turbo就针对性能迷,无论低转速,高转速,再加速的马力与扭力的输出都有大排气量自然进气车的性能,例如:Audi A4,Saab 9000,Volvo S70 T5分别是不通增压值的代表作,不同的诉求用不同的turbo,满足消费者多样的要求^_^

六.Turbo车的保养:

有人说Turbo车开没4或5年就差不多该换车了........以前turbo没有延迟关避引擎运转以洩压的设计,使的不少劲驹英年早逝,现在几乎都有这样的设计了,所以,对一般turbo车主最重要的是"常换引擎机油",要享受爱驹开turbo飙起来的推背感,这样地照顾它是很重要的!一来是使机器保持较好的状况,再者可以延长爱车的使用寿命.那到底多久呢?嗯,汽车手册上一定会写,不过是建议在4000km就应该要去换机油,至少5000km一定要去换一次,且要选择自己爱车适合的黏度系数的机油.

-----------------------------------------------------------------

浅说两种增压器

汽车用的涡轮增压器原理,系利用引擎排出的废气风力,推动一个安装的排气歧管末端涡轮器内的叶片,以每分钟由五至十万转以上高速旋转,再带动同轴另一端的离心式空气压缩机,将进气压缩成1.5至2个大气压(俗称Bar数)后,输送入燃烧室,继而增加汽缸内的燃爆力,因此令引擎马力输出增大成倍。由于涡轮叶片长时间处于接近一千度高温,为减低输入燃烧室的空气温度,所以额外装多个中间冷却器,以及推迟点火时间,减低引擎爆震。整体来讲,涡轮增压器需要的部件和出现毛病的机会率较机械式多,但马力输出劲好多。

机械式增压器系由引擎大曲轴经皮带传动,因此输出的马力较为柔顺,无涡轮增压器咁有爆炸性,加大引擎原有马力输出只有约30%,但较为耐用和安装简单得多,故平治车厂乐于採用机械式增压器。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8-2005 02: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涡轮(TURBO CHARGER)…利用引擎所排出的废气能量,来推动涡轮的叶片,同时也带动同轴上的压缩机(COMPRESSOR)运转,这就是涡轮的功能。是一种压缩空气之后,将压缩气体强制地送入引擎,藉以提高马力输出的装置。涡轮所送入的空气量(压力)称为过给压(BOOST压),我们可以利用排气瓦斯送入涡轮的容量来调整过给压。至于该如何调节涡轮中排气瓦斯的容量呢?在引擎和涡轮之间有所谓的旁通阀(BYPASS VALVE),可以配合涡轮的需求,控制调节排气瓦斯的容量。旁通阀(★1)会因应压缩机的压力变化而作动,过给压越大,送入引擎的空气量就会增加。但是我们也必须考虑到引擎强度及异常燃烧(爆震)等问题,所以过给压的设限是必要的。由于驾驶人不同、用途不同、排气瓦斯规定不同等问题,所以一般原厂车辆的过给压不会设定到极限。

★1:旁通阀分成一般性排压阀和大改装中常见的排气洩压阀(WASTEGATE)。

何谓提昇过给压(BOOST UP)… 使经由涡轮强制送入引擎中的空气量能够更进一步地增加,藉此提昇爆发力,加大马力输出,就是所谓的提昇过给压。

具体的方法有两种:

一般来说,要提昇过给压的方法上述两种,然而较常被使用的方法是第二种,通常可以利用VVC(机械式过给压控制器)或EVC(电子式过给压控制器)来控制压力。利用这种方法增压比较容易,不过在进行涡轮增压改装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到爆震、燃料改装、过给压断压等问题,才不至于导致引擎破损,也能够提昇车辆的效率性能。

涡轮的改装

在提昇了过给压之后,接下来可能就要更换涡轮。原厂涡轮的设定,通常有所限制,无法满足过给压提昇之后的高风量。简单地来说,较小的涡轮(原厂)和较大的涡轮(SPIDER)相较之下,同样的引擎、同样的过给压,应该会有相同的马力才对,但是事实上,较大的涡轮会出现较大的马力。这代表涡轮本身的效率是不同的。不同尺寸的涡轮会影响过给压(空气流量)的效率。效率较差的过给压,会造成涡轮内的空气温度上升

(★2)、空气密度下降

(★3),造成相同的过给压(压力)却产生较少空气量的结果。

★ 2:空气被压缩时温度会上升(效率好的涡轮可以将上升的温度抑制到最低的情形。)

★ 3:何谓空气密度?举例来说,由于空气具热涨冷缩的特性,所以气球在热带和寒带的大小并不相同,这是因为空气体积变化所造成的结果。反过来说,若是体积相同,则位于寒带的气球必定含有较多的空气量。体积与空气量之间的比例,就是所谓的空气密度。
中间冷却器(INTERCOOLER)

中间冷却器是将涡轮压缩后的热空气加以冷却,使空气密度增加,是一种冷却装置。

中间冷却器和提昇过给压、更换涡轮相同,都是改装的重点。一般常见的改装方式,是追加或更换大型的中间冷却器(效率较好)。空气流经效率高的中间冷却器时,抗阻(压损)较低,降低(冷却)温度的效果也较显着。虽然减少抗阻和降低温度是两个对立的条件,要同时提昇这两种功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然而这正是我们所积极追求的目标

关于燃调(INJECTION)…

燃调(燃料调整)指的是在引擎吸入的空气中,加入燃料喷射后,所形成的混合气。调整喷射量的多寡就是燃调根据理论空燃比,要使燃料完全燃烧,空气对燃料的比例是15:1。但是实际上,引擎的空燃比会因燃料的雾化(空气与燃料混合的情形),及燃料冷却(燃料造成引擎冷却)等影响,造成实际设定值比理论浓。确认空燃比的方法,可利用A/F计(1)来进行。至于原厂电脑,则是藉由O2感应器来进行调整。空燃比是依引擎状况来分配燃料,一般车辆的电脑,会以吸入的空气流量(AIR FLOW信号★4)为基准,来计算喷油嘴(INJECTOR★5)的燃料喷射量,设定空燃比(一般而言会设定得较浓)。原厂电脑的设定所根据的是原厂规格,所以车辆改装后,一定要依照改装配备,重新设定燃料喷射量,才能够提昇车辆性能。

实际改装燃料系统,必须累积长年的经验,同时利用A/F计和数值记录器(2)来等设备来进行。所用的E-manage电脑,是调整燃料时的补正装置,可将原厂喷油嘴信号当作基准,调整燃料的设定。此外,也可变更空气流量信号,使电脑所读取到的实际空气量与原厂设定不同,进而改变空燃比。此外,还有其它外置电脑配备,提供车主更多的选择。
(1) 所谓A/F(AIR/FUEL)计…就是空燃比数字显示装置。
(2) 所谓数值纪录器就是…可记忆车辆行驶中的引擎回转数、过给压、空燃比等各种数值的纪录器。

★ 4:空气流量计可计算进入引擎内的空气流量,可将压力换算成空气流量。

★ 5:喷油嘴可控制燃料,在空气流经的时候(通电时间)进行喷射。电流经过的时间是由电脑信号控制,也可以称为喷油嘴信号。
关于燃调(INJECTION)…

点火系统

点火系统当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确实将火花点着,所以改装时的重点就在于更换火星塞(★6)。除此之外,还有点火时机也很重要,基本上是由电脑所控制的。所谓的点火时机就是点燃压缩混合气的时间点,会受到许多条件影响而有所变化。一般来说,点火时机太早容易造成爆震;但是如果点火时机太迟,虽然不会产生爆震,却会导致马力输出与引擎反应恶化。当然这些都有可用E-manage来进行细部的改装。

★ 6:火星塞有所谓的热价。一般来说,号码小的火星塞热价较低,号码大的火星塞热价较高。低热价火星塞在低温时较容易点火,但是一旦遇到高温的情况,由于火星塞本体的温度上升,因此会造成异常的爆震。反过来说,高热价的火星塞在高温时的点火性较佳,但是却容易在低温的时候造成熄火的情形。提昇过给压的同时引擎的爆发力会增加,引擎室的温度也会随之上升,容易造成爆震,导致引擎破损,因此一定要提高火星塞的热价。HKS或NGK所开发的火星塞,不仅提供高热价,而且也不必牺牲低温时的点火特性。

压缩的调整

引擎的压缩越强时,爆发力就越大,也更容易提高马力,但是反过来说,也很容易引起爆震。由于涡轮车容易引起爆震,所以压缩的设定值都会偏低。如果想要调整压缩比,可以从改装汽缸床垫片(HEAD GASKET)着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8-2005 02: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 想知道关于4g93 1.8 GSR boost可以放到几bar?
有谁可以给我个答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8-2005 09: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个FORUM看过一辆 4G91 DOHC AUTO
加春药 (TURBO) 。。 用 GSR 的ROJAK春药 SPEC
injectors (original)
throttle body is GSR
turbine - TD06 double fin
intercooler 1.8 standard (small one)
Denso Iridium Spark Plugs
Simota Cone Air Filter

结果春药太强车没力水 。。。 软掉 。。。
要吃春药也要用对的药物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8-2005 10: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oo_foo 于 3-8-2005 02:38 AM 发表
我很 想知道关于4g93 1.8 GSR boost可以放到几bar?
有谁可以给我个答案吗?

1.8 GSR 据我所知可以放1.1Bar。。 太高不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8-2005 10: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夏日么么茶 于 3-8-2005 09:55 AM 发表
有个FORUM看过一辆 4G91 DOHC AUTO
加春药 (TURBO) 。。 用 GSR 的ROJAK春药 SPEC
injectors (original)
throttle body is GSR
turbine - TD06 double fin
intercooler 1.8 standard (small one)
Denso I ...

4G91用TD06蜗轮?
EVO只用TD05噢,难怪会软掉,
应该是排气量不够,推不动蜗轮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8-2005 10: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oo_foo 于 3-8-2005 02:38 AM 发表
我很 想知道关于4g93 1.8 GSR boost可以放到几bar?
有谁可以给我个答案吗?

我朋友的GSR是打1。1bar,如果引擎内部是原装,极限是1.2bar,
不能再高了,引擎会受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D飄移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3-8-2005 08: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請問我的wira 1.3(M)能裝turbo嗎?能裝什么樣的turb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8-2005 09: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追风人 于 3-8-2005 10:29 AM 发表

我朋友的GSR是打1。1bar,如果引擎内部是原装,极限是1.2bar,
不能再高了,引擎会受不了!!

噢噢。
那如果我换了blow off和 intercooler那放1 bar应该是没问题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MJz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3-8-2005 09: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_^

原帖由 追风人 于 3-8-2005 10:26 AM 发表

4G91用TD06蜗轮?
EVO只用TD05噢,难怪会软掉,
应该是排气量不够,推不动蜗轮呱。

我也过Kancil仔L2采用TD-05H太保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3-8-2005 11: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oo_foo 于 3-8-2005 09:21 PM 发表

噢噢。
那如果我换了blow off和 intercooler那放1 bar应该是没问题吧。

打 1 Bar是没有问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2-2008 12: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如果我的原装myvi 1.3Manual engine加kancil的turbo不懂可以行得通吗?就是Turbo + wastegate + intercooler。。。不懂会不会boost到engine爆?我怕我的enigne不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2-2008 06: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自排车会不适合装Turbo 吗?
例如原状Vios 1。5 可以加的吗?适合什么型号的?
弄完大概多少钱呢?
请各位大大指教下~
小弟见识少,如有什么愚蠢的说法表shoot 我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2-2008 08: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Volvo,Saab,甚至是 Evo 都有原装自排配 turbo 的,不过它们的牙箱肯定经过强化。在泰国也有限量版的手排 Vios turbo,若自排要自己匹配 turbo 最好是低增压值,否则就不好期望牙箱会很耐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爱车专区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8-4-2024 02:53 AM , Processed in 0.081798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