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303|回复: 0

铁萼奇兰:《帝国镖路》知识分享【16】马上大枪、步战矛枪、武行花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1-2014 11: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69342090101ie9a.html


枪之能,伸缩隐现,如龙难窥,见首不见尾。矛枪长大,诸器难及;花枪颤柔,防不胜防;大枪刚韧,欺人尤甚。

【文摘】自从汉后有了马镫,骑术有了飞跃发展,长短远近的兵器都能集合一骑为用,骑乘交战的花样也就丰富起来。但古代兵书多是记载了谋略战策,少有具体的阵营、战术,骑兵战术原本就不发达,而自从满清统一江山后,就更没有骑兵战阵的大型战役了,太平军时也多是水战、步战,直到捻军起来之后,才再现了动以数万驰如风雨的骑兵作战的场面。说到兵书,往前再推一个时代,在平定倭寇的时候,也才有“俞龙戚虎”编整战场心得,著作新书,因为当时的战役规模,反而强调了具体的战术、技术,甚至自阵营到单兵,乃至武艺,都逐一而述,确实发展到了一个武备高峰,又因为多是针对小规模的攻防战,因而特别适民间的团练武装,其中理论乃至具体战法、技术也在一些世家被保留了一下。而后又有程冲斗、吴殳等武备志士专注武艺,退而思,思而学,学而又思,思而又学,约而散繁,繁原于约,留下遗作,对后世武行影响深远。

散骑战法与战阵又有不同,战阵自然重视阵型规矩,战阵之中个人的武艺也不足为能,反为隐患,也只有散骑作战,才能体验到个人武艺。因为《纪效新书》中也没有具体的马战指导,后世武家也仅能从世传武术中感受一二,余外民间传说,多是来自评书、戏剧的艺术演义,与真实情形有所出入。比如“拖刀”之法,在戏剧《定军山》一节,老黄忠仿关羽绝技,激怒诱杀夏侯渊大显妙法。而实际在三国时,偃月刀如何运用还很难定论。

也是自捻军骑兵与蒙古骑兵对决而胜之后,才引起了民间武家的重新思考。二人游场较技多有回旋拼比,战场之上却绝无单纯机会,冲杀之中,骑兵与战车相仿,都是挺枪直冲,横刀力抹,即便单独突入,长枪杀人也绝少一枪洞穿,挑将而起。因为在奔驰之中抽枪不便,而在群敌之中,抽撤不利便是危机,因而马上大枪与步下矛枪,武行花枪都有不同,校场比武又与行阵冲锋不同,长枪之中,杨家梨花枪有无敌之名,其枪注重熟而忘枪,秘诀有二:法简;立疏。非简无以解乱分纠,非疏无以腾挪进退,左右佐以短兵,长短相卫,舒气展能。此时用枪,多是以梨花摆头、鸡啄点凿之法破敌。看似轻松,却是骤然发力,以寸许之动打出透长劲力。

想当年姬龙峰飞马点椽头,即是以枪尖剃出了刀剑之利。风驰马过必须当机立断,所以要练就意在人先,姬夫子脱枪为拳,便取了“心意六合”来命名。练功方法都是秘传,兵书中也只是列举了纲目。战阵强调的是协作能力,为避免受花法所累,这些并不要求兵卒精通。

以齐勇列阵之法运用的枪术,也是单独步的操练,以马带步与以步代马又有不同,操练时多有单鞭直入的放长杀招,就让人感觉不够妥当,因而抗倭名将俞大猷论枪有载:山东河南,各处教师相传杨家枪法,其中阴阳虚实之理,与我相同,其最妙是左右二门拿他枪手法,其不妙是撒手杀去,而脚步不进,今用彼之拿法,兼我之进步,将枪收短,连脚赶上,且勿杀他,只管定他枪,则无敌于天下矣。戚继光《长兵短用说》也沿用了这一说法,讲惟杨家用枪有虚实奇正,进锐退速,势险节短。然杨家枪存有一弊,便是单手一枪,孤注突杀。所以用长以短之秘便尤为重要,缓则用步法退出,急则用手法缩枪。彼器不得交在我枪身内,自不敢轻进,我枪退至尺余亦可戳人。至若弓箭火器,力至百步者,可缩之二十五步而后发,无往不利。

弓箭火器之理,也是形意拳火机一发,箭步崩颤之理。

其实道理相同也就是势法相当,关键差别在马上、步下,马上出枪,坐骑自行,因而是回合冲杀,缩枪尚可,退步极难,因而俞、戚所说的杨家枪法,说的是演变为步战之后的了。后来又有吴殳以峨嵋枪对驳俞、戚赞扬的劈封接进、连环揭打的枪法,又是游场与行阵之故使然。

戚在之前就说得很明白了:比场中较艺,擒捕小贼,不同堂堂之阵千百人列队而前,丛枪戳来,丛枪戳去,乱刀砍来,乱杀还他,只是一齐拥进,转手皆难,焉能容得左右动跳?一人回头,大众同疑;一人转移寸步,大众亦要夺心,焉能容得或进或退?平日十分武艺,临时如用得五分出,亦可成功;用得八分,天下无敌;未有临阵用尽平日十分本事,而能从容活泼者。俞公棍所以单人打不得,对不知音人打不得者,正是无虚花法也。长枪单人用之,如圈串,是学手法;进退,是学步法、身法。除此复有所谓单舞者,皆是花法,不可学也。须两枪对较,一照批迎、切磋、掤挤、著拿、大小门圈穿,按一字对戳一枪,每一字经过万遍不失,字字对得过,乃为成艺。

枪之能,伸缩隐现,如龙难窥,见首不见尾。矛枪长大,诸器难及;花枪颤柔,防不胜防;大枪刚韧,欺人尤甚。而枪法之诀,又确实仅在于一圈。道理跟心意枪拳完全相同,得手之后,一拿一戳,如转圆石,再无住歇;甚至对手习艺胜我几倍,一旦失势,便无再复之隙。

之前说的“摆头”,也还是“圈枪”的精演,摆的是枪苗不是枪根,一击成时不离中直,如此才能以简直之法破开对方遮拦而硬打硬进无遮拦。骑枪靠着这个破步枪,而步枪能对骑枪,赖于钻枪之法,又是同一道理。所以以枪架为用的形意五行拳,以三体劈枪式开,以横拳扎枪式合,中间诸法仅是外形变化,万变不离中直。内家三拳:太极精缠丝、八卦精走转、形意精钻翻。钻翻最直,是把几个变化缩到一下里头了。

所以前人总结说:枪之万变,不出一圈,要想窥知大枪妙,后把变化是神机。刀不贴身枪不离身,走的是浑身的合劲。所以根基要稳,力身要正。杆子头可软,胸腰必贵硬。脚踩浑身是法,足踏遍体为空。

也是多少年没经历马战了,许多乡绅大户豢养的团练武师在与捻军对抗之中,发现平日所练的繁华枪技竟然难以发挥,与寻常的农民交锋竟也会一战败北,甚至身受重创。这才知道,通了理论不得功法,理论也多会偏颇失真。

(略——段落摘自《帝国镖路-六合拳宗2》)

PS:关乎串联讲解、具体描写、情节感受……请关注【商帮武行】长篇小说《帝国镖路》

博文仓促,存有疏漏,如有疑问,或者转发被骂,请加《铁萼奇兰》新浪微博咨询。
本帖最后由 januaryhunter 于 2-1-2014 11:36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0-1-2025 03:02 AM , Processed in 0.138966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