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4231|回复: 1

中國文字的演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2-12-2012 12: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國文字的演變

  中國文字的發展,經過秦統一中國後,連續對漢字進行簡化、整理,使漢字逐漸走向規範化。漢字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古文(甲骨文&金文等)、篆書、隸書、楷書等四個階段的演變過程。其中,篆書又有大篆、小篆之分﹔隸書則有秦隸、漢隸之別。由此可知,歷史上任何一種新的字體,都是經過長期演變逐漸形成的。總體來說,楷書形成後,中國文字已基本定型。   
xinsrc_24201052409284422583534.jpg

甲骨文
  指刻在占卜用的龜甲獸骨以及一般獸骨和骨角器上的文字。寫而不刻的字在甲骨上也有發現,但數量很少。在已發現的甲骨文裏,最重要的是殷墟甲骨文。

時代:商代,西元前1300-1100年間的通行字體,是王室占卜時用的刻在龜甲骨上的文字。
特點:字的大小不一,線條纖細,稜角鮮明,字形瘦削挺拔,結構未定型,方向可變,偏旁、點數不定。甲骨文的結構已由獨體走向合體,有了形聲字,已是相當成熟的文字了。

1.JPG


金文
  指鑄在或刻在銅器上的銘文。古代銅器銘文的搜集和研究,早在宋代就已開始。一千年來陸續發現的有銘文的古銅器為數頗多,屬於先秦時代的就有萬件以上。西周是銅器銘文的全盛時代。這一時期的銅器銘文不但數量多,而且篇幅也往往比較長。比較突出的,如西周前期的大盂鼎有291字,西周後期的毛公鼎有498字。春秋時代也有長篇銘文,但已不如西周時代多見。研究西周、春秋時代的文字,金文是最重要的資料。

時代:周代,是鑄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又稱「鐘鼎文」。
特點:線條有肥筆,點畫圓渾,體勢雍容。
文字變化的特點:形聲字增加;出現簡體字。

2.JPG


篆書
  篆書是最早的一種書體,其筆法比其他書體簡單。其結字富有裝飾性。篆書的種類繁多, 分類方法也不盡相同,一般可分成大篆和小篆兩大類。廣義來說,秦朝文字前的書體,如甲骨文、金文等都可稱為大篆,秦統一文字後的篆書稱為小篆。從整個體系來說、大篆是未定型的漢字, 小篆則是定型方塊漢字的基礎。

時代:秦代,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即進行文字改革,把之前的大篆簡化後推行到全國,這種經過整理的文字就是小篆。
特點及意義:小篆是漢字第一次規範化的字體,把原來不固定的偏旁統一,筆劃也基本固定,使字體定型化。符號性和規範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JPG


隸書
  隸書基本是由篆書演化來的,主要將篆書圓轉的筆劃改為方折,書寫速度更快,因在木簡上用漆寫字很難畫出圓轉的筆劃。

時代:秦代就有,漢代成為正式字體。
特點和意義:筆劃趨於平直,增添了波勢和挑法,字形漸成扁方形。
隸變:用點、橫、豎、撇、捺等筆劃轉寫篆書所發生的變化叫做「隸變」。
隸變意義:
⑴使漢字進一步變成純粹符號性質的文字,同時也是漢字由繁趨簡的演變現象。使形體發生了一次大變化。
⑵隸書之前的古漢字具有圖形意味,而隸書是由筆劃組成,是真正的書寫階段。隸書之前是古文字時代,隸書之後是今文字時代,隸書是古今漢字的分水嶺。

4.JPG


楷書
  楷書又稱正書,或稱真書,是漢字書法中常見的一種字體。

時代:發生在漢末,完成於魏晉時代。
特點:由隸書變來的,是點、橫、豎、撇、捺、鉤筆劃的進一步發展。楷書是在紙和墨發明之後,書寫比用漆在木簡上書寫更流利,所以逐漸演變成更適合新工具的書寫方式,簡省了隸書由於漆濃稠簡省了隸書由於漆濃稠而必須加上的波磔,字形也改變了隸書因為寫在木簡上,為儉省字間隔空間寫成扁形,而改成正方形。由於這種字體可以作為「楷模」,故稱為楷體,成為直到現在漢字書寫的標準字體。直到印刷術出現後才出現了宋體。
意義:楷書的出現,使漢字成為方塊字就定型了,完全是由筆劃組成的方塊形符號此後,漢字只有不同風格的書體和美術字,再也沒有創造出取代楷書的新字體。


5.JPG


行書
  是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運筆自由的一種書(字)體。行書不同於隸、楷,其流動程度可以由書寫者自由運用。
  由於楷書書寫較慢,只用於正式文章或公文。在一般人平時書信往來時,書寫有些隨意,不太端正,因此叫做行書。行書類乎草書和楷書之間,偏向於楷書的也有人叫「行楷」,偏向於草書的叫「行草」。
  行書一般用做草稿或書信,但有些著名書法家的行書也被人們珍藏。最著名的當數王羲之的「蘭亭序」,本來也是一份草稿。

6.JPG

草書
  草書作為書體的定名,最初是因為這是一種潦草的體態,「草」表示非正式的意思。草書成為一種書體之後,規範了筆順和結構,也有一套書寫規則,這就是書家所謂的「草法」,即運筆的「路線圖」。

時代:草書出現較早,從漢代初期,書寫隸書時有時才「草率」地書寫而形成的,由於漢章帝喜好草書,因此被稱為「章草」,是一種隸書草書。後來楷書出現,又演變成「今草」,即楷書草書,寫字迅速,往往上下字連寫,一般也有簡化的規律,但不太熟悉的人有時不易辨認。
特點:草書的寫法非常簡便,其他書體幾筆才能完成的「」、「」、「」、「彳」、「言」、「耳」等偏旁部件,都簡化為一筆;「則」字省略為三筆。所以,草書的筆畫、結構的顯著特點是「刪難省煩,損複為單」,比其他書體簡略。寫草書比寫楷書有趣,學習草書並不難,關鍵是掌握基本的「草法」。

草書形態分為章草今草狂草三種類型。其中,狂草最有浪漫、抒情的性格,最能表現書法的節奏、韻律和筆墨的千變萬化,又變幻莫測,那連綿的筆勢像音樂的旋律,那恣肆的形態像優美的舞姿。所以說,草書最能體現中國書法藝術的精神。


7.JPG




转自~馮怡華老師整理


本帖最后由 琁凨 于 12-12-2012 12:48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2-12-2012 01: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JPG



1261987083.16658304.jpg




xinsrc_08201052409272833178631.jpg




突然觉得汉字很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5-6-2024 08:16 AM , Processed in 0.080300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