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应使用马来语还是英语的争论持续延烧,部分国人还将英语神化;他们不但不愿意给予马来语作为国语应享的地位,更有意贬低国语。他们非常崇尚英语,以至于不想学国语,也不要用国语。虽然他们承认自己是大马国民,却无法以国语沟通。因此,他们继续贬低马来语的潜能,其实并不奇怪,就如中文报章总是喜欢鼓励人们使用这些少数种族的语言一样。
我们学习华语并没有错,但不要如崇拜英语的那些人一样贬低国语。最近柔佛麻坡法蒂玛苏丹后专科医院院长阿末弗芝医生,因许多来该医院看病的病人都不会说国语,而要求医院员工学习华语的决定,显然是令人羞耻的。
如果病人是我国国民,却不会说国语,那不对的是他们。马来西亚已独立超过半世纪,却还有国民不学习国语,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接受吗?我们为何要配合他们,学习他们的语言呢?这个国家曾几何时开始实行多语政策?若有不会国语的印度人到该医院求医,难道医院员工也要学习泰米尔或旁遮普语吗?
既然一些国民丝毫不想表现对国家的忠诚,那我们何必要屈服于这些人?至今依然有人不但不使用国语,甚至在企业的招牌或使用传单宣传产品时,只使用英语及华语。这让人觉得,似乎有人企图极力推广华语,甚至侮辱了国语的地位。
他们难道不知道马来语是我国国语,在我国经营生意就要使用国语吗?难道法国、日本、韩国甚至泰国的人民,能接受商家使用各别群体的语言,而边缘化他们的国语吗?为何我们的执法单位那么懦弱,不敢向对我国不忠的人民采取严厉行动?
国语斗士并非要贬低英语,只不过是希望国语能享有应有官方语言的地位。他们期望人民把国语视为知识语言,并期待负责提升国语地位的机构能加紧努力。为何特定群体持续贬低国语?他们在各方面都神话英语。其实只要他们不排挤国语,人们还能接受这种情况的。
没人质疑提升英语水准的努力,或否认英语作为国际语言的重要性。我们必须承认,国家要进步,国民就必须掌握英语。英语不但在商贸与外交领域很重要,世上大部分书籍,以及网路世界使用的都是英语。但是,提高英语能力并不代表我们要忽视国语。因此,不会说马来语的人,别用这些理由贬低国语的重要性。所有自认是大马国民的人,都必须掌握马来语,不然就别当大马人,就是这么简单。
人民欢迎提升英语水准的决定,但希望政策能有效展开。我们必须跟随英格兰的标准发音,而非美国或澳洲发音。因此,聘请发音差别很大的美国或澳洲老师来我国,会让学生感到困扰。教育部何不重新聘请已经退休的英文老师?他们都很愿意继续服务。作者Datuk Ahmad Rejal Arbee曾任《每日新闻》集团总编辑,如今担任国民大学企业通讯中心副主任。
《每日新闻》评论 17/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