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delonmun

金庸传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11-3-2005 06: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庸台北会美人萧蔷


  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最近与著名台湾影视明星萧蔷在台北进行了一番引入注目的交谈。

  金庸此次台湾之行的目的是参加他的小说国际学术研讨会,每一场会议他都一定要亲自参加,多方聆听学者专家们的意见。为专心与会,金康特别交持主办者,除事先敲定的一二个活动之外,其他任何走访或是活动一概不做安排。

  但是,从金庸到达台湾的那一刻起,四面八方的采访邀约就蜂拥而至,结果全部被一一挡回。但只有一个例外,当金庸听到让他与萧蔷对谈构想后,金庸几乎是不加考虑地就答应了这一活动安排。金庸曾经私下和萧蔷聊过天,他觉得萧蔷对他的武侠小说还是颇有心得的,所以乐于一谈。

  而萧蔷为这次会谈,早就提着一大摞金庸小说拼命“练功”了。萧蔷从十五岁就读金庸的小说,她说:“帮主的书陪伴我度过了充满联考压力的青春岁月。”

  “帮主”这一称谓,最早是由金庸的好友倪匡开始如此称呼金庸的,而只有自认金学深厚的人才敢如此称呼。而萧蔷一上来就“帮主长”、“帮主短”,可见她早已自比为金学帮派的成员,而金庸对萧蔷也确实另眼相看。

  谈话一开始,萧蔷便立刻发挥背剧本的功力,“哗啦哗啦”背了一长串金庸小说中的句子,使得金庸赞叹不已。萧美人立即乘机请擅长写美女风姿的金庸以一句话来形容她。金庸说话本来就慢条斯理,美人一逼,他更加踌躇迟疑,一直到谈话结束也还没想出适当的词来形容萧美人。谈到“女人的话是否可信”这一话题时,金庸仍坚持当年在《倚天屠龙记》中借殷素素之口道出的看法“漂亮女人说的话不可相信”而且“愈美丽的女人就越会骗人。”于是萧蔷立即问道:“帮主,那你觉得我的话有多不可信呢?”还是希望金大侠评价一下她的美丽。

  虽然金庸明知“漂亮女人说的话不可相信”,但见到萧蔷后却讲“美人骗我,我都会相信,所以你不管说什么,我都会相信,都会相信。”

  金庸是如何看待爱情的呢? 他说:“其实跟一个人交往,感觉很深刻,也不一定要天长地久。虽说爱情重恩义,但闪电式的爱情也有很惊心动魄的。两三天也可抵二十年。”也许,金庸是很能接受段正淳式的爱情。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是一句金迷人人皆知的曲词,在交谈中,萧蔷用广东话唱起了它的下半阙“欢乐趣,离别苫,就中更有痴儿女……”使忙碌了一天的金庸听了精神为之一振。决定如果将来写爱情小说,就将萧蔷当作女主角写进去,而且会写得“空前绝后的美”。萧蔷听后激动得直喊:“帮主封笔二十七年为我重出江湖。”

  萧蔷的美丽动人,金庸的风趣令整个谈话充满生机。

  以下是由台湾一家媒体刊登的他俩对谈的部分内客。(萧蔷简称萧,金庸简称金,记者简称记。)

    萧:我是金庸小说的业余读者,虽然没有像学者那样去分析讨论,不过我觉得金庸小说对我影响很大,尤其是它们对女人的描写,非常细腻。

  金:谢谢,不过我到美国开会时,却有人觉得我不懂女人。

  萧:怎么会? 我觉得像《天龙八部》当中,萧峰偷听段正淳和马夫人说话,描写马夫人的声音“腻中带涩,软洋洋的,说不尽的婉转缠绵,令人神为之夺,魂为之销。”我都把它背下来,如果我说话有她一半的功力就好了!

  金:美女在你面前说话,令人“视为之夺,魂为之销”的可能性比较大,像这样在隔壁听到就这么厉害,可见马夫人是真的美极了。

  萧:除了声音,还有在外貌方面的形容,像郭靖第一次看到黄蓉穿女装的描写:“肌肤胜雪,绝色容光,不可逼视。”您觉得美人都是漂亮到令人不可直视吗?

    金:这是因为郭靖一直住在沙漠,蒙古小姐大概不太美,不像江南的美女,所以月光之下第一次看见黄蓉就惊呆了,他是因所见不多,才有这种感觉。

  萧:您书中对女性角色的形容,赵敏是着墨最多的一个,像“艳丽不可方物”,我一直在想,只有夕阳才会给我艳丽不可方物的感觉,您这么写赵敏,真令我羡慕。

  金:赵敏是我比较喜欢的角色,因为她的个性比较复杂,不像有的女孩个性很简单,像双儿就是。

  记:您笔下这么多美女,个性很多样化,您是从何处取材?是来自身边的朋友吗?

    金:我没有这么多美丽的朋友,有的话运气就太好了。其实都是自己想出来的。

  萧:书中还有很多小细节,像赵敏在酒店见张无忌,在小杯子上留下胭脂令张无忌痴痴难忘。我也试过很多次在喝东西时留下口红印,却没有一个人注意我!我从此就愤而喝完就把它擦掉。您是如何注意到这些细节的?

    金:是想像的,如果对这个女生没感觉,她做什么都还是没感觉呀!有感觉,什么细节都会注意到了。

  记:倚天屠龙记中,殷素素死时对张无忌说“漂亮女人说的话不可相信”,倪匡评说金庸留下了一个迷团,您为什么说漂亮女人说的话不可信?您被美人骗过吗?

    金:她是教训儿子,因为她死前想到男女之间的问题,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但她已经没时间教儿子了,就用很简单的一个原则让儿子记住。

  萧:那您觉得我有多不可信?

    记:您写的爱情故事都在古代,比较含蓄,现在社会步调快,您书中的爱情还存在吗?

    金:其实中国古代的爱情发展步调很快,因为男女见面很难,一见面马上就要表示、要行动,一错过,下次可能没有见面的机会了。现在反而可以常见面,步调反而慢了。

  萧:您小说中好像没有真正的花花公子?

    金:段正淳这种人你可以接受吗?

    萧:段正淳在说爱你时,是全心全意的;但之前和之后就不知道了,所以每个女友都愿意为他而死呀!

  金:其实跟一个人交往,感觉很深刻,也不一定要天长地久,虽说爱情重恩义,但闪电式的爱情也有很惊心动魄的,两、三天也可抵二十年。

  萧:您喜欢惊心动魄还是细水长流的爱情呢?

    金:有惊心动魄也很好。

  记:您如何面对自己的文字作品被改编成的影像?

    金:文字改编成的影像很难。因为看小说,自己的脑中会有创造的过程,化作一角色,和他发生化学作用;但是,化成影像,惊心动魂的感受就没了。

  记:所以您觉得不论谁来演,影像永远都赶不上文字?

    金:很难,其实演员的问题不大,但整个故事情节都改掉就很不好。我很喜欢的作品,就像我的儿子女儿,今天我有事出门,把他托人照顾,结果却被打了,你说痛不痛心?作品被加东加西、东改西改,感觉就像儿子被打。

  萧:我觉得不只是痛心,我看到这些影片觉得好像它们只是一幕幕动作而已,对我没有任何意义。看到这些影片,才更觉得帮主您作品的伟大。所谓“武戏文唱”,武侠小说很重要的是动作,您把它写得好、招式也好,而这是很难拍出来的吧!

  金:写小说时,会把感情放进去,这很难拍出来。我现在看到天龙八部阿朱死的那段还会哭呢! 别人自己创造一个故事,我当然更不高兴。

  记:现在很多人讨论您小说中的历史背景,您为何给武侠小说设定历史背景?

    金:写小说是希望读者喜欢看,历史背景只是锦上添花。只要故事好看,背景关系不很大。学者喜欢考据这些,其实小说是人物的性格重要,背景有无错误是次要的。

  萧:您书中有几段爱情故事很“悲”,像杨逍和纪晓芙、杨康和穆念慈,我都很喜欢。

  金:很多人问我最喜欢哪一个女主角,其实我说了可能很多人不了解,那就是天龙八部的阿碧。因为她可爱而痴情,慕容复神智失常了,她还是服侍她,虽然对她写得不多,但是我很喜欢这个人。另外像小昭的温雅文秀也不错。我也喜欢郭襄,但像双儿那样笨笨蛋蛋的就不行。

  记:您写了很多很“悲”的爱情故事,这些悲观的爱情故事往往给人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您对爱情是抱悲观态度的吗?

    金:我对人性不是很乐观而是有一点悲观,像杨过、小龙女那样的天长地久,我觉得不大可能。那种爱情一般人不太可能发生,短期的爱情常常会发生,天长地久的就不容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1-3-2005 06: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庸答问录  


  严家炎

    我和查良镛(金庸)先生曾有机会多次接触,聆听过他的许多高见,但常为时间或场合所限,一些很想知道的问题往往无法涉及,或因谈得不畅而感到意犹未尽。于是我改变办法,事先将问题书面寄给查先生,请他专门接受一次采访,终于在1995年3月3日下午实现了这个愿望。近日稍加整理,并请查良镛先生审阅改定。

  这次采访是在轻松漫谈的方式中进行的。可惜当时没有带录音机,记得不好。下面是我提问和查先生回答的大致记录。

  问:您幼年读过四书五经吗?何时开始接触诸子和佛家思想?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怎样?答:我祖父是清朝进士,大伯父是清朝秀才。到二伯父,就进北京大学国文系念书。我父亲是祖父的小儿子,他上的是震旦大学。我哥哥也上新式学校,与冯其庸是同学。我自己小时候没有进塾读四书五经,一开始就念小学。传统文化除耳濡目染外,主要是我自己慢慢学的。佛经读得更晚。

  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许多好东西。像中国史笔讲究忠于事实,记录事实,这就很好,与西方观点也完全一致。史识是作者的,但事实是客观的,不能歪曲。评论可以自由,事实却是神圣的,春秋笔法就是于记载事实中寓褒贬。齐国崔杼杀了庄公,齐太史就记载:“崔杼弑其君。”这位史官很快被崔杼杀了。

  史官的弟弟上任后还是那样记载,又被杀。到第三个弟弟,还是写崔杼“弑庄公”。这种史笔就很了不起。

  我对传统文化是正面肯定的,不会感到虚无绝望。

  当然,中国传统有好的,也有不好的。

  东汉、宋朝、明末都发生过学生运动,就看引导的方向如何。

  我在香港大学讲演,题目就是“君子和而不同”,强调要保持独立思考和独立见解。这就是传统文化观念的现代发挥。

  中国传统文化观念讲究有节制,要含蓄,不赞成廉价宣泄,这也是很好的主张。

  我并不排斥西方。西方哲学家像罗素、卡尔•蒲伯,我也很喜欢。

  问:您何时开始大量接触外国作品?在欧美文学方面,您喜欢哪些作家作品?

    答:抗战后期我在重庆中央政治学校念外交系,那个学校国民党控制很严,国民党特务学生把很多人看做“异党分子”,甚至还乱打人。我因为不满意这种状况,学校当局就勒令我退学。我只好转而到中央图书馆去工作,那里的馆长是蒋复聪,他是蒋百里先生的侄子,也是我的表兄。我在图书馆里一边管理图书,一边就读了许多书。一年时间里,我集中读了大量西方文学作品,有一部分读的还是英文原版。

  我比较喜欢西方十八九世纪的浪漫派小说,像大仲马、司各特、斯蒂文生、雨果。这派作品写得有热情、淋漓尽致,不够含蓄,年龄大了会觉得有点肤浅。

  后来我就转向读希腊悲剧,读狄更斯的小说。俄罗斯作家中,我喜欢屠格涅夫,读的是陆蠡、丽尼的译本。

  至于陀斯妥耶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是后来到香港才读的。

  问:在中国新文学方面,您接触或喜欢过哪些作家作品?

    答:中国新文学作家中,我喜欢沈从文。他的小说文字美,意境也美。鲁迅、茅盾的作品我都看。但读茅盾的作品,不是很投入。

  问:您在《倚天屠龙记》中写谢逊这个灵魂和肉体都受尽创伤的人物时,说他的叹声“充满着无穷无尽的痛苦,无边无际的绝望,竟然不似人声,更像受了重伤的野兽临死时悲嗥一般”,这令人想起鲁迅小说《孤独者》写魏连殳的哭声“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二者意象的相似,是不是说明您潜在地受过鲁迅的影响呢?

    答:是的。我的小说中有“五四”新文学和西方文学的影响。但在语言上,我主要借鉴中国古典白话小说,最初是学《水浒》、《红楼》,可以看得比较明显,后来就纯熟一些。

  问:您从事的编剧和电影的实践,对您的小说创作有什么影响?为什么您的小说笔墨形象特别鲜明,而且具有强烈的质感和动感?

    答:我在电影公司做过编剧、导演,拍过一些电影,也研究过戏剧,这对我的小说创作或许自觉不自觉地有影响。小说笔墨的质感和动感,就是时时注意施展想象并形成画面的结果。

  戏剧中我喜欢莎士比亚的作品,莎翁重人物性格、心理的刻画,借外在动作表现内心,这对我有影响。

  而中国传统小说那种从故事和动作中写人物的方法,我也努力吸收运用到作品里。我喜欢通过人物的眼睛去看,不喜欢由作家自己平面地介绍。中国人喜欢具体思维,较少抽象思考,我注意这种特点,尽量用在小说笔墨上。这些或许都促成了我的小说具有电影化的效果。

  我在小说中也确实运用了一些电影手法。像《射雕英雄传》里梅超风的回想,就是电影式的。《书剑恩仇录》里场面跳跃式的展开,这也受了电影的影响。

  一些场面、镜头的连接方法,大概都与电影有关。

  至于把小说场面舞台化,当然受了西方戏剧的影响。刘绍铭先生曾经提到过《射雕英雄传》里郭靖的“密室疗伤”,是戏剧式的处理。(严插话“其实,这类例子还很多。)《雪山飞狐》中,胡一刀、苗人凤的故事出自众人之口,有人说这是学日本电影《罗生门》(据芥川龙之介原作改编》三个人讲故事,讲同一件事但讲法不同。不过,在我其实是从《天方夜谭》讲故事的方式受到了启发。不同之人对同一件事讲不同的故事,起源于《天方夜谭》。

  问:您什么时候开始写散文的?40年代写过小说吗?

    答:写散文主要到香港之后。40年代在陈向平主编的《东南日报》副刊《笔垒》上也发表过散文。

  我在重庆时曾经写过短篇小说,题为《白象之恋》,参加重庆市政府的征文比赛,获得过二等奖,署的是真名。题材是泰国华侨的生活,采用新文学的形式。

  《绝代佳人》是根据郭沫若写如姬的剧本(严按:即《虎符》)来改编的,曾得过新中国文化部的奖。

  问:有人说郭靖形象中有您的影子,这可能吗?

    答:作家其实都有折射自己的时候,都会在作品中留下某种烙印。

  写郭靖时,我对文学还了解不深,较多地体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的人格。如果说有自己的影子的话,那可能指我的性格反应比较慢,却有毅力,锲而不舍,在困难面前不后退。我这个人比较喜欢下苦功夫,不求速成。

  到后来,随着对文学理解的加深,实践经验的增多,我的小说才有新的进展。后面的小说,处理这个问题比较好。

  问:可不可以说您把武侠小说生活化了?使武侠小说贴近生活,贴近人生,是您的自觉追求吗?

    答:生活化问题,不一定是有意的追求。我的小说写武功的那些情节,是比较神奇的,并不生活化。

  但一写到人物的经历、感情,以及和人们的相互关系,这些就必须生活化,必须使读者感到真实可信。

  问:据说一九七一年(?)香港的左派青年叫嚷要“烧死”您,因由到底是什么?

    答:不是一九七一年,而是一九六七年。那时中国大陆“文化大革命”正如火如荼,林彪、“四人帮”气焰如日中天,北京发生火烧英国代办处的事件,香港左派也受影响,起来造反。《明报》当时持稳健的立场,对“文革”有批判、有意见,对香港的左派造反也表示了反对的意见。于是香港的左派提出要杀死5个人,第一名叫林彬,是电台的广播员。左派事先打听好了林彬上班的路线,装成修路工人,拦住林彬的汽车,拉开车门给他浇上汽油,活活烧死。我是五个人中的第二名。另外三人,一位是立法局的议员,一个是香港政府的高级官员,还有一个是新界的群众领袖。林彬事件发生后,香港政府采取措施保护4个人的安全,那时左派就对香港政府武斗,并且到处放炸弹。

  《明报》报社也收到邮包炸弹,后来周恩来总理公开出来表态,才控制住了局面。这就是那场“红色风暴”。

    问:有部《金庸传》里提到您对曾国藩的看法,不知是不是像传中所说的那样?

    答:我年轻时读过《曾国藩家书》,那时对曾国藩是否定的,把他看成汉奸。因为蒋介石很捧曾国藩,我们就坚决反对。后来才改变看法。

  《倪匡金庸合论》那里面对我评论得实在未必对(有关曾国藩)。

  有一部《金庸传》,是根据各种公开的文字材料七拼八凑再加上想象写成的。作者在写作成书之前并没有访问过我。讲我家乡是哪一县、哪一市,很多是错的。还说我50年代初二月份到北京穿一件衬衫和牛仔裤,其实我一辈子从未穿过牛仔裤。在北京二月份只穿一件衬衣,非冻死不可,他以为北京和香港差不多。有关邓小平接见前批示“可以”之类,更是胡编乱造。

                  (摘自《文艺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3-2005 06: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庸皈依佛教


  ——金庸/池田大作对谈录


  皈依佛教与生死问题

    池田:适才我们谈过雅戈布列夫先生与佛教的话题。金庸先生也信奉佛教,且对佛学甚有造诣,先生皈依佛教,是缘起于什么事呢?金庸:我之皈依佛教,并非由于接受了那一位佛教高僧或居士的教导,纯粹是一种神秘经验,而且是非常痛苦和艰难的过程。

  池田:请往下说。

  金庸:一九七六年十月,我的长子传侠突然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自杀丧命。这对我真如晴天霹雳,我伤心得几乎自己也想跟著自杀。当时有一个强烈的疑问:「为什么要自杀?为什么忽然厌弃了生命?」我想到阴世去和传侠会面,要他向我解释这个疑问。

  池田:是吗?我可是初次听到。失去孩子的父母亲的心情只有当事者才可理解。我也是这样。我的恩师户田先生也有过这样痛苦的经历。他还年轻的时候,他的仅有一岁的女儿夭折了,这是发生在他皈依佛教前的事。他曾经感伤地缅怀道:「我抱著变得冰冷的女儿,哭了整个晚上。」过了不久,他的夫人也撒手人寰,这使得他认真地思考有关「死」的问题。

  金庸:此后一年中,我阅读了无数书籍,探究「生与死」的秘奥,详详细细的研究了一本英国出版的《死亡问题》。其中有汤恩比博士一篇讨论死亡的长文,这篇长文有不少精湛的见解,但不能解答我心中对「人之生死」的大疑问。这个疑问,当然只有到宗教中去求解答。我在高中时期曾从头至尾精读基督教的新旧约全书,这时回忆书中要义,反覆思考,肯定基督教的教义不合我的想法,后来我忽然领悟到亡灵不灭的情况,于是去佛教书籍中寻求答案。

  池田:户田先生也曾在失去长女及妻子之后的一个时期信奉过基督教,但是,关于「生命」的问题,却始终无法令他信服,也无法解答困惑和疑问。您之所以认为基督教不合您的想法,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不能解答「生死观」的问题吧!

  那次(见三月号)我们说起过的康丁霍夫.卡列卢基先生曾经说过:「在东方,生与死可说是一本书中的一页。如果翻起这一页,下一页就会出现,换言之是重复新生与死的转换。然而在欧洲,人生好似是一本完整的书,由始而终(没有新的一页)。」这也就是说,东方与西方的生死观有著本质的不同,对于「生死观」,您曾作过竭力的思考,当然也不会满足于那种将人生视作「一本完整的书」的生死观吧!但是,佛典浩繁,不可能一口气学完,那种苦读和钻研殊非易事啊!

  金庸:是啊!中国的佛经卷帙浩繁,有数万卷之多,只读了几本简单的入门书,就觉得其中迷信与虚妄的成份太重,不符合我对真实世界的认识;后来读到《杂阿含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几个月之中废寝忘食、苦苦研读,潜心思索,突然之间有了会心:「真理是在这里了。一定是这样。」不过中文佛经太过艰深,在古文的翻译中,有时一两个字有完全歧异的含义,实在无法了解。

  于是我向伦敦的巴利文学会订购了全套《原始佛经》的英文译本。所谓「原始佛经」,是指佛学研究者认为是最早期、最接近释迦牟尼所说佛法的纪录,因为是从印度南部、锡兰一带传出去的,所以也称为「南传佛经」。大乘佛学者和大乘宗派则贬称之为「小乘」佛经。

  原来如此,终于明白了!

  池田:能以汉译的佛经与英译的佛经相对照比较,才可以对之进行研究。

  金庸:英文佛经容易阅读得多。南传佛经内容简明平实,和真实的人生十分接近,像我这种知识分子容易了解、接受,由此而产生了信仰,相信佛陀(「印度语文中原文意义为「觉者」)的的确确是觉悟了人生的真实道理,他将这道理(也即是「佛法」)传给世人。我经过长期的思索、查考、质疑、继续研学等等过程之后,终于诚心诚意、全心全意的接受。佛法解决了我心中的大疑问,我内心充分喜悦,欢喜不尽——「原来如此,终于明白了!」从痛苦到欢喜,大约是一年半时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3-2005 06: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千金庸迷赴武林盛会 查大侠笑谈书剑情  


  犹如一场武林盛会,只因为来者不是别人,而是武侠小说泰斗──「查大侠」金庸!

  江湖儿女的爱恨情愁,刀光剑影,把由星洲日报主办的《花蟥》系列讲座之金庸《论书剑情》,添上一层浓厚的武林色彩。

  郭靖、黄蓉、黄药师、令狐冲、陈家洛、杨过、小龙女、乔峰等脍炙人口的武侠人物和种种的武林中事,由作者亲口说来,自是具有不同凡响的义。

  与其说这是一场文学讲座,不如说是一场「武林盛事」,因为金庸的到来,就是一桩「武林盛事」。

  逾3千名观众,把马华大厦三春礼堂挤个水泄不通,楼上和楼下的席位全线爆满,只为了争睹查大侠的风采。

  当金庸在国会下议院副议长翁诗杰、本报社长拿督张晓卿、本报集团总编辑刘鉴铨的陪同下步入会场时,马上受到出席者报以热烈的掌声,以示迎迓。

  而金庸也以大侠的方式频频抱拳向大家致意,大侠风范显露无遗。

  大会的主持人也不是泛泛之辈,他正是能言善辩的国会下议院副议长翁诗杰。而翁诗杰虽非来自「江湖」,但也因为查大侠的关系,而身不由己的卷入「江湖」之中。

  这位已年届73岁的「武林至尊」并没有花太多的唇舌,反而公开让金庸迷们自由提出问题,并由翁诗杰代为发问,与他们进行直接的交流。

  虽然当中也不乏一些古灵精怪和刁钻的问题,不过,查大侠都谈笑用兵,轻描淡写的作出深入浅出的回答。

  翁诗杰和金庸两在台上互相「客气」一番之后,翁诗杰就开始「煽风点火」,提出第一道问题:

    问:您的作品在不同时期,曾被中、台两岸列为禁书,这是大家共知的事实。但也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即两岸的某些已故领导人,都曾是金庸迷,对於这种情况,对於这个事件,您能否谈谈当时的背景?两岸领导也是

    金庸答:台湾的一个领导人在跟我见面时,就开了一个玩笑,他问我知不知道台北和北京两边的领导人都在谈你的小说,并要我猜猜看他和邓小平在看甚么书?我说,既然你们两位都曾在苏联留学,一定是马列主义。他说,这些以前读过了,现在不读了。我说,以前你们都陪过孙中山,看的可能是三民主义了。他答道,这个也是以前看过了,我们现在空下来大概就是看你的小说。

  我说很多谢你们注意我的消闲作品,其实是没甚么价值的,当作娱乐还可以。邓小平也看过我的小说,据他的女儿说,他并不是一口气看下去,而是每个晚上看几个背景就疲倦的睡着了,这可能是我的小说不好看。

  问:请告诉我们有关您的人生观,而您的人生观是否也贯彻在小说里头。从这里引伸开去,在那么多的小说当中,有那一些人物是你特别喜爱的?

    答:我本身是信佛教的,但并没有把佛教完全贯彻在作品里。《射雕英雄传》里的主人翁郭靖知其不可而为之,这种勇往直前的性格,反映儒家最好的一面,很刚强的。

  《笑傲江湖》则是道家思想,无怨无悔的把人生看得轻描淡写;而《天龙八部》则是反映佛家思想,但也不是反映我的人生观,而是古代中国人的思想是很复杂的,有很多不同的思想意识。

  无「情」不成小说问:你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点,离不开「情」字,问世间情为何物?你能否谈一谈对於「情」字的看法?此外,中国古代也有不少关於侠义的作品,请问这些作品对您初期的创作是否产生甚么影响?

    答:佛家有云:人间有情,不只是人类,动物也有感情。而感情有很多种,有男女之情、兄弟之情、父母对儿女之情、友情、乡情,人和动物之情,等等,很复杂的,一下子很难说得清楚。

  但是,假如无「情」,小说也就不成立了。人家问我怎样写小说,我说第一写人物,第二写人物的情感。因为能够感动人的作品就比较成功,所以在文学创作中,情感占了主要地位。

  当然,感情一般上都是美丽的,但也有丑陋的一面。丑陋的情感也可作为小说的体裁。

  问:能否告诉我们您的创作历程,以及最令您念念不忘的小说人物?

    答:我的想像力并不是根据某一个特定的模型来写的,因为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是现实生活中所没有的。希望读者在看我的小说的时候,能够自己的情感投入,我觉得我喜欢这个人,这个人就是谁,那么我就希望是谁。我希望我的小说能够成功,就是能够引起读者共鸣。

  问:您能否告诉我们,影响您至深的人生哲理是甚么?

    答:我想到遇到一些重要的关头时,能够这样做也行,那样做也行。所以我在写小说时,就常常想到如果书中的正派人物碰到这个问题是这样处理。我就努力的去学习做一个正派的人或好人。不要因为对自己有利的因素就走上一条不光明的路。

  问:《射雕英雄传》的桃花岛,经常被人借用为商业用途,如一些茶馆和商号,是否有欠尊重?

    答:桃花岛的真正地名是在珠三群岛中间,有一个岛叫桃花岛,所以是没有版权的。香港就发生一件事,有人开了间金庸茶馆。我请了律师去交涉一下,似乎对金庸先生不太尊重。问他可否不用这两个字作为商标,但也不能向法院申请禁用,除非去登记一下。

  后来,我们的公司有人去那儿吃饭,里面有个老者自称为黄药师,有个女招待,皮肤比较黑的叫梅超风。他叫我不要生气,因为他们都是书迷。若觉此名不妥,那就马上改名,把「庸」改为「蓉」字,黄蓉的蓉,还请求我为新招牌题字。

  描写争权夺利现象

    问:您的某些小说是否含有政治隐喻?

    答:我的一些作品并非在讽刺某些特定的人,而是在描写人类争权夺利的现象。而这种现象是很普遍的,全世界都有。不管是欧洲、美国或东方,在政治上争权夺利,自己称霸,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现象。

  《鹿鼎记》里的韦小宝也不是在讽刺某一个人,也是在描写一种现象。贪污、好赌哪里都有。而个人崇拜,拍马屁,《天龙八部》也有提到。

  问:您笔下的丁春秋和东方不败,其创作灵感是否源自文革后期的毛泽东的形象?

    答:这绝非故意的,但丁春秋手下的徒弟拍马屁拍得很过份,令我很反感;至於东方不败,《笑傲江湖》里就有一些人物实在无耻,实在无理。你帮个忙,我就拍你马屁。我拍你马屁,你就笑嘻嘻的接受就没有礼貌。

  问:您曾经说过,在中国那么多个朝代之中,您独爱宋朝,能否告诉我们是甚么原因?答:我喜欢宋朝是因为它距离现代不很近,也不很远。而在那个时候,中国的政经文教的发展都达到顶峰,堪称中国的黄金时代。

  问:《天龙八部》里的乔峰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您却给予他悲剧人生。请问,真正的大英雄是否都以悲剧收场?

    答:乔峰的经历是有其历史背景,乔峰本身是契丹人,但却在中原成长,夹在汉人与契丹人之间的冲突,他怎么能不死?当时的人,一般上只有两条出路,一是揭竿起义,自己当皇帝;二是退隐江湖。中国历史上都不乏这样的人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3-2005 06: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庸笑论“江湖”  


  备受关注的央视版《笑傲江湖》即将封镜,再度亲临“江湖”的金庸如何评价这部作品呢?在拍摄现场他接受了福州日报记者采访。

  
  问:现在很多人在读您的小说,关注这部央视版的《笑傲江湖》,可以说是“纸醉金迷”了。
  
  金庸(下简称金):(笑),“纸醉金迷”这个词不好,组一个“拜金团”来香港吧。
  
  问:不知道是称您为查先生好还是金先生好?
  
  金:都可以吧,在香港称查先生的多,在内地还是对金庸比较熟悉。
  
  问:您所写的小说对您的现实生活有多大的影响?
  
  金:没有多大影响。
  
  问:很多人都想知道您会不会重出“江湖”?
  
  金:重出“江湖”是不会的。
  
  问:您在读书时,曾写过文章讽刺过老师,现在您做了老师,不知您怎样看您的学生?
  
  金:做老师要有学问,学生要用功学习,不用功的不收他做学生。
  
  问:您昨天说央视版《笑傲江湖》是拍得最好的武侠戏,您怎么看?
  
  金:这部戏的制片人、导演、美术师,所有演员很努力、认真,剧情大都忠于小说原著,改动不大,灯光、服装、道具、光线都设计得很好。
  
  问:您一再强调要“武戏文做”?
  
  金:武侠戏从头打到尾就不对了。杨小楼、盖叫天都是武生,但不是乱打一气,动作中都带有美感,这是上乘的,难的。昨天看了个“毛坯”,感觉每个动作镜头都有美感。
  
  问:这部《笑傲江湖》有没有达到“独孤九剑”的境界?
  
  金:还是没有,那是一个理想的境地。
  
  问:您的小说中的侠客最终大多是归隐山林,您会不会也选择归隐?
  
  金:(笑)那是古代社会,一个人想自由自在是不可能的,现在是很好的社会,我到死也不会归隐,我只会努力工作。
  
  问:您曾说不喜欢网络,但前不久您在杭州主持了网络峰会。
  
  金:我自己不会互联网,但我觉得用互联网买书很方便,不好找的书很快就会买到,十几天伦敦的书就能送到香港家里。用互联网不如写信,写信符合中国文化,互联网没有坐马车那样高雅,但汽车比马车快。
  
  问:您曾在大学里讲演说过,武侠小说是没有前途的?
  
  金:武侠小说是没有前途的,它写的古代社会,离现在越来越远了。
  
  问:有人说梁羽生笔下的人物是仙人,您笔下的是活生生的人,而古龙笔下的是妖,您做何评价?
  
  金:不能评价同行的,梁羽生是我的好朋友,古龙已死了,死了的人更不应去评论。
  
  问:您以一元钱将《笑傲江湖》的版权卖给中央电视台,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金:香港导演把我的小说胡乱改,我非常生气,他们还经常加入内容进去。要加进去,为什么不做金庸,自己写武侠成名。孩子不好,帮我教教可以,但不能生了孩子说是金庸的孩子。(笑)
  
  问:您的小说中有一些失误的地方,以后是否会改正?
  
  金:我现在已在改了,新版的书很快就会出了。
  
  问:港台导演在拍片时有没有跟您谈过吗?
  
  金:我不跟他们谈本子,我来过两次花了很长时间和黄导谈。港台导演想要见我也是见不到的。
  
  问:您的作品是否还会让中央电视台来拍?
  
  金:我想《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都是可以的。
  
  问:现在正值奥运会,假如请您从您笔下的人物中找一个去,您会选谁?
  
  金:假如参加奥运会,那么长跑、短跑、跳高、跳远的金牌,张无忌一个人统统都能拿到。黄蓉去参加游泳比赛也可以拿冠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3-2005 07: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庸谈笑为年轻人解答恋爱难题


  年轻的读者可能不知道查良镛,但一定知道金庸。 金庸除了是著名的武侠小说家,更是一位学者。 创造过如黄蓉、杨过等冰雪聪明的小说人物的金庸,与记者谈年轻人,谈青春:

  “我站在家长和老师的立场,就会对我的学生说,冒险的事让别人去,你要踏踏实实地努力学习就好了。”

  “一个人的成功,跟聪明没有太大的关系。”

  “心境年轻最重要。

  我的心境还是年轻的——我还是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愿意去学习,也不怕请教人家。我也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兴致比跟老教授在一起更高。和年轻人在一起,可以感受年轻人的活力。”

  “我的学生的烦恼主要是升学和恋爱问题。女学生比较会去考虑感情问题。我会开解女学生要用多角度思考问题。她们总想死一个方向:‘为什么男友不喜欢我了?’我告诉她们要了解男人心理。”
  
  金庸日前与作家兼美食家蔡澜一起来新演讲。记者特别要求安排两人对谈,互相访问对方。素来给人玩世不恭印象的蔡澜,一本正经地拒绝了记者的请求。
  
  “查先生的层次太高了,我很尊敬他,和他一起接受访问,我不敢冒犯。”
  
  记者唯有变通,一个题目两边问。《青春》版记者自然关心青春课题。于是请教两位学识和人生经验丰富的前辈年轻有多好,青春是怎么一回事

  金庸说,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兴致比和老教授在一起高呢。创造出像黄蓉、杨过那样冰雪聪明的经典人物,他说,一个人的成功和聪明没有太大的关系。
  
  还有,不说也许你不知道,金庸在大学授课,有不少女大学生向他请教恋爱问题。查先生便和她们分析男人心理……

  记: 您怎么看现在的年轻人?

  金: 这个问题太泛了,问得再细一点吧。

  记: 我们就从个人观察来说吧,您对现在的年轻人有什么样的印象?

  金: 新加坡的年轻人比较朴素、稳重。香港的比较虚浮,认为发财很容易。我在大学教书,接触到一些浮躁的年轻人。他们认为可以大学不毕业,开设internet公司,就能变成世界亿万富翁。我对他们的劝告是:做人要踏实,稳重,把学问做好。只要肯做就会成功。

   现在年轻人创业的风气 越来越盛,大家渐渐接受要创业成功,就得冒险创新。我国政府也鼓励国民要有“革命者”的想法和做法。

  站在国家进步的立场,政府必须鼓励国人勇于冒险,但是我站在家长和老师的立场,就会对我的学生说,冒险的事让别人去,你要踏踏实实地努力学习就好了。

  年轻人比较心急,没耐性,都想快点成名,快点成功。您小说里的一些年轻主角,也是有了一番奇遇之后,便在短时间内武功突飞猛进,胜过修练几十年的江湖前辈。要突然之间大进,那也得有很好的基础呀。要打好基础,就得经过长期的努力。例如,你现在是记者,也许要等三五年才有升迁的机会。报社突然需要这样的人才,而你经过长期的努力打好了基础,就能把握到这个机会,突飞猛进了。

  我接触到许多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人,都希望早点有机会让自己表现表现。这个机会,是我可不要。例如,有人给我机会上台表演唱歌。我现在上去,底下的人不会觉得我唱得好。我倒不如努力地做好准备,几年后才上台表现。

  成功与聪明没有太大关系

  记: 您年轻时是怎么样的?

  金: 我年轻时谈不上有什么理想。只是对文学感兴趣,便很自然地多看书。在报社当记者,翻译国际电讯,就努力每天温习读好英文,希望把工作做得更好,访问外国人时,也能应付得很好。平时就要努力进修,练好本事,有一天人家突然发现了你有本事,其实这个本事你早就有了。新加坡和香港都是fair society(机会平等的社会),真正的人才不会被埋没的。不是真正的人才,有机会表现,反而会受打击。要有实力才能把握表现的机会。 一个人的成功,跟聪明没有太大的关系。

  谈恋爱:变心不要变得太快

  记: 您接触大学的年轻人,发现他们有哪些烦恼?

  金: 我的学生的烦恼主要是升学问题和恋爱问题。升学问题是家境贫困,无法应付学费。我就劝学生要体谅父母的难处,工作一两年,赚足了学费再继续升学。为恋爱问题烦恼的多是十八二十岁的女学生。她们为男友变心或自己变心而烦恼。

  记: 您给予什么样的忠告?

  金: 我告诉她们,男友现在变心,你已经很lucky了。结婚后变心,就更麻烦了。自己变心呢,我就劝她变心不要变得太快。不要只看外表吸引,要去了解对方的性格脾气后再决定。

   男学生没有恋爱问题吗?

   男学生认为变心就算了,不会多加理会。女学生比较会去考虑感情问题。我会开解女学生要用多角度思考问题。她们总想死一个方向:“为什么男友不喜欢我了?”我告诉她们要了解男人心理。

  记: 男人心理是怎么样的?
 
  金: 男人喜欢新奇,会觉得新认识的女生有新鲜感。我告诉女学生,男友觉得新认识的女生新鲜,并不代表对方比你更好。既然这个男生不重视你们之间的感情,他变心也不可惜。

  谈青春:容易过去没办法

  记:您怎么为“年轻”下定义?

  金: 心境年轻最重要。我的年纪大了,体力没有从前好,想打球但容易累,想游泳但体力不够不能游太久,蛮有挫折感的。但是我曾经有很好的体力,也就不在意了。我的心境还是年轻的——我还是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愿意去学习,也不怕请教人家。我也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兴致比跟老教授在一起更高。和年轻人在一起,可以感受年轻人的活力。

  记: 那么“青春”又是怎么一回事?

  金: 有首儿歌“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青春是很容易过去的,这没办法。
有人说青春是很physical的东西。 青春也是心灵的东西,a mixture of both(physical及spiritual)吧。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记:刚才有年轻读者向您请教一句终身受用的金玉良言,您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什么特别选赠这句话?

  金: 年轻人不大会想到这句话。待人处世贵在真诚。要真诚地对待自己,真诚地对待别人。对人不要虚假,不要欺骗。 年纪大了,人情世故懂得多了,会觉得令人不高兴的真话很难说出口。 那就不讲算了,不欺骗就算了。不讲不做也不是不真诚。

  给知道金庸,但不知道查良镛的读者:
  现年76岁的金庸,原名查良镛,出生于中国浙江宁海。笔名“金庸”,由“镛”字拆开而得。读者以“金庸”直称,但是金庸身边的朋友都以“查先生”称呼,语气中有着对学者文人的尊敬。
  
  金庸是当代国际知名的武侠小说家,作品如《书剑恩仇录》、《笑傲江湖》、《神雕侠侣》、《鹿鼎记》、《天龙八部》等还先后被改编成电视剧及电影,广受欢迎。与此同时,金庸学术研究上的成就也得到世界著名大学的肯定,获得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著名学府授予博士学位及名誉教授职。他现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香港明河集团主席。
  
  年轻读者也许以为金庸是以小说创作上的成就而获颁学位。事实上,金庸对移民社会的政治、社会、文化及教育背景素有研究。在学术研究上亦涉及法律、历史、佛学等领域,曾发表不少有关论文。他还是香港最具公信力报章《明报》的创办人。据早年追读金庸撰写的社论的读者,金庸的社论和他在报章连载的武侠小说一样,令人每日期待。

  记者手记  
  为了访问查先生,记者向身边的同辈朋友做了“民意调查”。大家感兴趣的,早就有人问过了,甚至有“金学”研究丛书著书讨论。
  
  问年轻读者心目中的金庸是什么样,十个有十个的说法(因为大家对金庸小说各有体会)。记者想,也许大家也想知道把少年英雄写得贴近几代年轻人的心的金庸,对现代年轻人有什么看法。
  
  这次的访问安排得紧促,要年尊的查先生像红艺人那样赶通告,也真难为了他。考虑到查先生的健康,记者倒觉得查先生大可拒绝受访。但是,查先生还是准时应约。
  
  访问当天是一个炎热的星期天下午。查先生结束了在华侨中学的研讨会,回到酒店便马上接受本报的专访。记者将名片递上,查先生仔细地翻看了前后,问:“你的英文姓氏怎么是这么念?”接着又问:“在哪儿念书?修读什么?大学毕业就当记者了吗?”查先生说话,语调是平淡从容的,脸上有着温和的微笑,笑起来眯着的眼睛也扬着笑意,令人感到亲切。谈到年轻时,他说:“就和你一样,我是当记者的。”
  
  用今天的流行用语,查先生是文坛的superstar;在学术研究及时事评论所得到的肯定,就像武侠世界的前辈高人。但是,在年轻记者(查先生完成最后一部小说《鹿鼎记》,记者都还没出世哩)的面前,查先生一点也没有长者的姿势,记者问得“不加修饰”,他也答得随和直接。令人乐于亲近的前辈高人是不会表现得高深莫测,“拒人千里”。
  
  查先生说话很轻,用词也淡,仿佛谈笑风生,激情澎湃都留给小说创作了。记者很留心地听,眼睛却比耳朵更专注,希望能记下他话语所遗漏的神情姿态。
  
  查先生说话时候的表情也是温温和和的,长者独有的自信也只流露了一次。记者说,很多人感叹现在的小朋友越来越聪明了,查先生只说了四个字:“小时了了。”一语毕,抿着嘴笑,也无须多加解释,却能让听者领悟这句话背后,是半生累积的成就与智慧。
  
  查先生没有为访问设下时限,记者访问时也忘了注意时间。这是一般访问少有的,每一个访问都会在安排时定下时限,而记者通常也会遵守这个时限(除非特殊情况)。这是访者对受访者的一种尊重。直到查先生眼中的倦意由淡转浓,记者也知道“last question”。
  
  从这个忘了计时的访问中,记者隐隐地好像明白了,查先生深受身边人的敬爱,不仅是因为他的小说感动人,学问博大精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1-3-2005 07: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倚天屠龙记》中一段鲜为人知的谋杀案


  佚名/文

  《倚天屠龙记》中一段有鲜为人知的谋杀案,凶手作案动机卑劣无耻,不可告人;手段阴险毒辣,令人发指。可惜金大侠始终未将该凶手绳之以法,致令其逍遥法外,而死者则冤沉海底。

    为伸张正义,维护武林公理,鄙人决定将这段沉冤已久的内幕公诸于众,对凶手施以口诛笔伐,以证法网之恢恢,疏而不漏也。

    这起谋杀案的受害者是紫衫龙王黛绮丝的丈夫韩千叶,死因是中毒,而凶手则是明教光明右使范遥!

    何以见得?且听某慢慢道来。

    首先,不妨让我们先来听听胡青牛关于该凶手特徵的描述:“我问起下毒之人,知是蒙古人手下一个西域哑巴头陀所为。”

    显而易见的是,该凶手无论在身份上还是外形上,都与范遥的特徵极其吻合,而且范遥显然又具备谋杀韩千叶的最直接动机。

    范遥爱慕黛绮丝良久,曾央阳教主夫人为其做媒,但黛绮丝却宁死不从(虽然黛绮丝此举亦事出有因,但在不明底细的范遥看来,黛绮丝显然对他绝情之极矣)。而更不可忍受的是,黛绮丝居然一见钟情的爱上了一个毛头小伙子韩千叶,为了跟他双宿双飞竟不惜叛教而出。这一切自然早已足够让范遥对韩千叶萌生杀机了。据此,我们已可将范遥列为本案首号疑凶了。

    当然,光凭上述怀疑还不足以定其罪名,我们还需要一些更有力的证据来指证该疑凶。

    不妨再来看一下凶手的做案手段:前面已经提到,凶手的做案手段是下毒。然而令人感到费解的是“两位中毒的情形不同”:黛绮丝“中毒不深,可凭本身内力自疗”;而韩千叶所中的毒却是“无药可治”(请注意,这是“蝶谷医仙”胡青牛所说的“无药可治”)。

    若是普通仇家,显然不会对两人施以如此判若云泥般的区别对待。而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下毒者为范遥:他对黛绮丝仍旧情未了,故仅略施薄惩;而对韩千叶这个横刀夺爱的情敌则务求赶尽杀绝。

    如果说上述论断只是对一些旁证的推理分析,那么下面就是疑凶自己露出马脚了。试看范遥在大都初遇小昭时的情形:

    “范遥转身出店,经过小昭身边时,突然一怔,脸上神色惊愕异常,似乎突然见到甚么可怕之极的鬼魅一般,失声叫道:“你……你……””

    从上面一段文字中,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范遥见到小昭时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对了。是害怕,“似乎突然见到甚么可怕之极的鬼魅一般”的害怕!

    当然,范遥害怕的并不是小昭,而是面貌与她酷似的黛绮丝。但范遥为什么会害怕黛绮丝呢?如果仅仅是因为当年对她有所爱慕,那么再次不期而遇时,应该不胜唏嘘感慨才对,断断不该有害怕这种表情的出现。由此可见,范遥正是那个以“哑巴头陀”的身份害死韩千叶的凶手,所以才会对黛绮丝“如见鬼魅”般的害怕。而更要命的是,他刚在赵敏面前振振有辞的宣布了“苦头陀姓范名遥,乃明教光明右使。”如果当时在座的不是小昭而是黛绮丝,不当场跟他拼命才怪!

    至此,我们再反观范遥以前的种种可疑形迹,不难发现范遥“俊貌玉面甘毁伤”之举虽几可直追“漆身吞炭”的豫让,但所谓追查成昆颠覆明教的阴谋云云,纯属冠冕堂皇的理由。他潜伏王府多年,也没见他查出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阴谋,充其量不过是适逢其会的搬动了少林寺中的几尊佛像而已,实属举手之劳,顺水人情。六大派围攻光明顶乃成昆一手策划,也没见范遥来通风报信。他为混进王府付出了如此巨大的代价,怎会连这种关乎明教生死存亡的大事也不追查清楚?可见其毁容的真实用心实不在此。

    事实上,范遥毁容的真正目的在于追查黛绮丝和韩千叶的下落,并伺机加以陷害,这完全是一种“既然我得不到,也不能让你得到”的小人心态。韩千叶夫妇虽亦乔装改扮,但毕竟没范遥做得那么绝,多半在声音等方面被范遥识破了真实身份,而在有心算无心下遭了他的毒手。可以断言,范遥毒死韩千叶,绝非偶然冲动下的泄愤行为,而是一次深思熟虑,蓄谋已久的谋杀行动。

    而更狡猾的是,范遥早为自己留了后路。他在刚投入张无忌麾下时,故意声称自己为取信汝阳王曾亲手格毙过本教的三位香主,见张无忌脸上有“不豫之色”便当场断指明誓,并以死相胁,给张无忌留下了一个“此人说得出做得到”的鲜明印象。挤兑得这位“年轻识浅”的新教主不得不说出“你再残害自身,那便是说我无德无能,不配当此教主大任。你再自刺一剑,我便自刺两剑”之类的言语。

    很明显,范遥此举的目的可概括如下:首先,当然是万万不能让黛绮丝得知他的真实身份;但万一不幸被她识破身份,一来黛绮丝武功不及他范遥,二来明教中的老兄弟们当年泰半都不太赞同黛绮丝嫁与韩千叶,所以一旦黛绮丝来向范遥寻仇,大家虽不见得会帮范遥,但至少可以肯定没有人会站在黛绮丝一边。殊为可虑者,倒是这位颇具“正义感”的新教主,所以须得先用话将他挤兑住,让张无忌赌咒发誓般的声明不再追究他以往的过失。这样即便日后黛绮丝重归明教,张无忌亦不便再追究他昔日曾毒死韩千叶的恶劣行径了。

    由此观之,范遥心机之深鸷,行事之歹毒比之成昆恐亦不遑多让,实属大奸大恶之辈。金大侠最后并不揭穿其险恶用心,一则是因为随着情节发展,黛绮丝母女去了波斯,在情理上已不具备揭露范遥罪行的可能性;二则恐怕也是因为《倚天屠龙记》中奸人实在太多,大侠不忍再多添一笔,以免给人造成一种到处都是“奸人当道”的印象吧!

(摘自黄金书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3-2005 07: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笑傲江湖》看投资策略


  正月初五添了一位小千金,于是向公司请了长假作"实习爸爸",枯坐尿布堆中读金庸的旧著《笑傲江湖》亦有所得,在此与大家共飨。

  《笑傲江湖》一书可算是讽世之作,写尽了命运无常、人情冷暧和人性在功利中的挣扎,不过令狐冲和任盈盈的爱情却始终贯穿全书,并且最终以团圆收局,成为令人心旷神怡的一道风景。股谚云:"选股如选妻",可见爱情与投资确有相通之处,而从某种角度看令狐冲的命运往往是由他的个性所决定的,即所谓"一念之间",因此他的情缘圆满自然与其爱情观息息相关,换言之就是投资策略正确而有丰厚的投资回报。其实金庸笔下的男性主角以杨过最为特立独行,其独具慧眼选择了小龙女,历经小龙女失贞、再嫁、中毒等重大利空打击都未三震出局(而且如果他止损的话还可以换股如程瑛、陆无双),终于熬到苦尽甘来,超过十六年始终不渝的长期投资策略委实不同凡响,堪称中国的巴菲特;不过我觉得剖析令狐冲更有现实意义,因为他的感情中间走过不少弯路,有个返璞归真的思想斗争过程,而且他是性情中人,往往就在一念之间作出重大抉择,并且经常运气不错,我们可以讨论他的"市场感觉"问题,总而言之令狐冲更富人性化、更接近于目前的投资者个体。

  令狐冲在故事之初用情于小师妹岳灵珊,这种投资理念当然是受师傅和师娘(可谓华山派龙头)的影响至巨,就象九七年市场所鼓吹的"长虹发展不倒"一样颇有号召力,表面上他坐庄的筹码雄厚无比,华山派首徒、甚得同门拥戴有群众基础兼之与师妹青梅竹马、在感情上也有控股权,不过以师傅岳不群深不可测的权谋机心,这个任侠好义、一身傲骨的准女婿却的确不宜以衣钵相授,假使没有林平之和辟邪剑谱的出现,为求华山派的自保岳灵珊也极有可能充任与嵩山派通好的"王昭君"而轮不到令狐冲,这一点有如君安之于申华董事会,虽有控股权在手也只能坐视它琵琶别抱、投资自己不看好的江西科环;何况岳灵珊自己未必是值得长期投资的稳定成长股,趁他关在思过崖上就搞了一次违规操作,移情于林平之(虽然她后来出了澄清公告说与令狐冲始终只是兄妹之情,但以她在前文种种心系师兄的表现如"冲灵剑法"、私上思过崖等等,只显得她在洗脱负情的托辞而已),并且后来出于内疚还偷了一次"紫霞秘笈"给令狐冲疗伤,使令狐冲愈加神魂颠倒而不能自拔,在金刀王元霸家里丑态百出,令读者为之扼腕叹息。令狐冲数年的感情投资终于付之东流,我想最大的原因还在于没有形成自己的投资观点,盲目崇拜权威导致择股失误,更要命的是明知投资失败而不敢果断止损,所以局面自他下思过崖后就急转直下跌破所有均线开始走熊,一再误事最后搞到不能见容于师门,华山派传书天下"祈我正派诸友共诛之"。返观去年的证券市场操作亏损者众多,有不少人正是栽在绩优股情结和不知止损上,可见这也是人之常情啊。

  令狐冲的命运自是在见到了任盈盈之后触底反转,他第一次见面就"一时情动",在她脸上吻了一下,可说大胆已极(其时他不知任盈盈的背景,权且算是试盘罢)。不过任盈盈之于他倒的确是个明智的抉择,首先她出身高贵是魔教教主之女,武功机智都堪与令狐冲相颉颃,而且她自视极高又十分害羞,一般少年才俊也不放在眼里,自然只能孤芳自赏,有如潜质极佳的超小盘贵族股由于股价过高而无人问津;更重要的是她在魔教的特殊地位使她的感情生活实际上无人关心,可谓流通筹码极少易于收集,事实上她在令狐冲穷途落难之时情有独钟,自此一缕芳心所系尽在这个痴心汉子身上,居然上少林寺自囚以换取方证大师为令狐冲疗伤,这段感人至深的爱情乍一开始就说明令狐冲控筹集中度有多高了。其次,难能可贵的是任盈盈对令狐冲十分理解,非但不嫉妒令狐冲与岳灵珊、仪琳之间的情感纠葛,而且深谙"两情相悦,贵乎自然"的爱情三昧,从不以情义挟人,最典型的是在少林寺师徒比剑,令狐冲故意相让岳不群之时,眼见三人就要终生囚于少林,以任我行一代枭雄也沉不住气示意女儿去提醒令狐冲而盈盈不为所动,其对于爱情主业用情之专应是岳灵珊远不能及的,因为后者曾在五岳盟主大会上以"冲灵剑法"打动令狐冲相让,爱情境界高下立判。当然任盈盈也有手辣心狠的一面为令狐冲所不喜,好在后者并未拘泥于正邪之分的传统投资观点而是大胆进行资产重组,最后使任盈盈改变形象,放弃了教主之位与之携手归隐,成为一段江湖佳话。我想令狐冲最幸运的就是无意中在盈盈的股价低点吸纳了大量筹码而不自知,其时盈盈不满东方不败所为,在绿竹翁处散心从而听到令狐冲尽吐心声,芳心为之掳获;不过此后令狐冲在种种不利情势下不断增持筹码倒是有相当的气魄,比如岳不群曾以重归华山门户并许配岳灵珊相诱,而任我行则以不传授"吸星大法"的解除之法相胁都不能动摇,确实做到了"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总结令狐冲的成功经验,就是认真筛选小盘绩优、主业能够高成长的个股,一旦遇到循环低点就大量介入,并且能做到局势愈坏而信心弥坚,不断补仓增持筹码,在现实的股市搏杀中也往往是取胜之道。

  令狐冲的一大特色是性情中人、容易冲动,再重大的决定往往也只在一念之间,例如任我行邀请他加入魔教,他本因盈盈之情和向问天之义觉得加入也无不可,不过一旦对方有意拿解除"吸星大法"的窍门相换,他立即斩钉截铁地拒绝了,同样穷途末路之时方证大师要传他武林人士梦寐以求的"易筋经"既可解毒保命又可托庇于少林门下,他也断然拒绝了,所以后来才有一番奇遇成为江湖中人人敬仰的大侠,也算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纵观令狐冲的抉择,往往是选择了表面上较为不幸的一面,但到头来都因为他心存善念反而因祸得福,因此可以说不是他选择幸运而是幸运选择了他,试想假如他果真成了方证的弟子(虽然当时他不知道代价是盈盈自囚于少林),则必将为武林人士所不齿,自然也就没有率五霸冈群雄二度上少林救情人的风流佳话了;又比如争夺五岳盟主之战,令狐冲为改变旧日芥蒂故意自伤让岳灵珊赢了关键性的一场,却因此将系念于小师妹的往日情怀就此解脱,并且赢得了任盈盈的真心相对(车中养伤一段描写十分浪漫绮丽,实在是令狐冲一生中最快活的时光,使他不由生出"若得永远如此``````"之想)。不过令狐冲的许多"一念之间"的决定原是他任侠好义、豁达坦荡的个性之必然选择,本无须经过深思熟虑,其实他的投资观诸如信义为先、以诚待人、一身傲骨等等是一以贯之的,只不过他懂得就低不就高,屈人不如屈已,总是在低部默默吸纳而已,这一点有如今年的梅雁股份,虽素质不错但早已深深跌破配股价而无人问津,不料业绩优异且推出在大盘股中罕见的高送方案,而使敢于在低部不怕套牢大胆吸纳者大获其利,反而是部分公布业绩前就已在高位的所谓"白马股"则套你没商量。

  令狐冲另外可爱的一点就是善于吸取教训,如果说他当初在华山派混得狼狈不堪是因为不知及时止损之故,那么他娶了任盈盈之后正当盛年就夫妇双双隐退,的确是见好就收、落袋为安之举(这一招好象乔丹也用过);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岳灵珊临终前将已瞎了双目的林平之托付给他,使读者不由为令狐冲捏了一把汗,难道他真的为了这个本不该答应的承诺照顾林平之这种小人一辈子?而令狐冲的作法却出人意料,把林平之送进了任我行当年住过的梅庄黑牢,看来真的是汲取前车之鉴懂得通权达变了,较之目前市场上的许多投资者每逢投资失误不是认真总结、吸取教训而是自怨自艾,投资境界相去不可以道里计。

  自少年起就以"金庸迷"而自居,不过只是欣赏金庸作品情节的诡异繁复、故事的曲折离奇,再年长些,则惊叹于其描写人性的深度和世事的苍凉,但从未尝试过从一个投资者的角度来诠释金庸笔下的人物,是次新鹂试啼,希望朋友们能够喜欢。古人云:书本乃养心第一妙物,诚哉斯言。
(firstz/文,摘自金庸客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1-3-2005 07: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聊聊金庸小说里的禽兽


    题目里的禽兽没打引号,所以大家就别瞎想了,今儿聊的是金庸小说里的动物。想想有气,TNND,金庸小说里的牛鬼蛇神都让你们这些个土匪骗子给说道完了,俺好不容易才拣起这么个话题。打倒明王,打倒纸醉,打倒三心,打倒筋斗云,打倒韦一笑,打倒多事,打倒打倒……玩笑归玩笑,其实我是非常喜欢动物的,除了蛇、昆虫不太敢亲近,什么动物俺都喜欢。所以看起金庸小说时,除了对书中人物的关心,凡看到有些奇异动物出现的情节忍不住就眉飞色舞。

  金庸似乎也很喜欢动物,在他的十余部小说中无一不曾出现一些动物角色,有些还在文中占相当重要地位。试着开了份清单,如下:飞 —— 白马雪 —— 鸽子连 —— 大黄、一对大宛良马、兀鹰天 —— 闪电貂、莽牛朱蛤、黑玫瑰、冰蚕射 —— 追风驹、牧羊犬、花豹、汗血宝马、白雕、黑雕、药蛇、鲨鱼、怪蛇、蛇阵、巨蚌、黄羊、金娃娃白 —— 白马、灰狼鹿 —— 玉花骢、五色神龙笑 —— 马猴书 —— 白马、狼群神 —— 玉蜂、大牯牛、瘦马、神雕、菩提斯蛇、金钱豹、雪彩蛛、九尾灵狐、万兽(狮子老虎象等等)侠 —— 麂子、野猪:-)倚 —— 北极熊、金蛇银蛇、白猿、毒蛛、獐子碧 —— 猩猩、金蛇、冰蟾鸳 —— “碧血金蟾”:-D越 —— 猿公公想来还有遗漏,各位网友有兴不妨补上。


  出现动物种类最多的是《射雕》和《神雕》,数量最多的当是《神雕》;书中身份最尊、地位最高的是神雕,与独孤求败为友,为西狂杨过半师;最倒霉的则是麂子和野猪,刚一露面便被石破天杀死,做了锅中之羹、火上之肉;最拟人化的是神雕(也最不可信),小红马次之,猩猩和白猿、九尾灵狐又次之,白雕、白马等为中,最笨的大概要算莽牛朱蛤了,为了追那么一只蜈蚣,自个儿送进段誉的胃里作了食粮;年龄最大的大概还要推神雕,要么是倚天里的白猿;其它什么最毒的、最大的,咱就不罗嗦了,只想提个“最可爱的”——九尾灵狐。

  在金庸小说中出现最多、描写最多的动物就是马了,除了以上提到的几匹神马,作为人类运输工具及骑乘角色出现的凡马可说是数不胜数。这也难怪,在古时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马是人类最好的帮手和朋友。然而在金庸小说中下场最悲惨、最令人同情的动物也是马。很不幸的是,我最喜欢的动物也是马,所以每看到金庸在小说中描写这种善良而又美丽的动物受到的种种残酷对待,总也忍不住要为之伤心好一会。再列一清单如下,代马族控诉金庸的“不马道行为”:飞 —— 胡斐在佛山镇外用石头打折了何思豪的坐骑的后腿,何思豪“拔出匕首,在马脑袋中一剑插进,免得那马多受痛苦”,多么残忍的“慈悲”;袁紫衣与胡斐第一次交手时,胡斐的坐骑代他受了袁一鞭,登时受伤,你说它招谁惹谁了;紧接着袁的白马又遭暗算,屁股上被大蝎子狠蛰一下,主人惹事,仆人受过,倒霉;雪 —— 暂无;连 —— 铃剑双侠的黄马禁受不住万里奔波,倒毙在雪山之下,比起惨遭断头火炙之祸的白马却算是落了个全尸;天 —— 黑玫瑰为救主人跌下深崖,死不见尸;杏子林中丐帮八百里紧急传书,更不知累死了多少马匹;雁门关外萧峰将数十匹军马活生生推入山谷,最后他自己的尸身也落得同样下场,不知是不是金庸有意为之?萧峰擒辽帝时,仅一句话,契丹武士们便毫无犹豫地杀死自己的坐骑;射 —— 华峥的坐骑和“马王神”韩宝驹的追风驹都被黄药师和欧阳锋一掌震死,死时全身蜷缩,想来骨骼皆为粉碎,惨不忍睹;至于在各场军事战争中受伤、阵亡的军马,则无法计数;白 —— 开篇李三的坐骑便被累死;鹿 —— 韦小宝赌马出老千,在马料里放巴豆,令数十匹川马大泻肚子,最后又倒毙道旁;康熙“以其人之道,还之其人之身”,把玉花骢这样一匹大宛良马也给药倒了;笑 —— 青城派进攻福威镖局,将林平之的白马害死以立威;尚问天靠着三匹骏马逃过追杀之后,先戳破马颈生饮其血,然后又将两马踢下深谷,另一匹则是先被硬生生劈下两条后腿,再被踢下,“那马嘶叫的震天价响,中了向问天一腿后堕入山涧,兀自嘶声不绝。”不知道各位看了这几句之后有何反应,反正我觉着想吐;更悲惨的还在后头,桃谷四仙将余沧海的坐骑活活撕成四片,“脏腑鲜血,到处飞溅”。书 —— 回疆木卓伦族与兆惠军一战,万余铁甲军被赶入大泥沼,一万多条人命与一万多条马命一同在泥沼中窒息而死。神 —— 杨过为追赶李莫愁,将一匹战马从襄阳城上推下,做自己的“垫脚尸”;倚 —— 赵敏与坐骑被俞莲舟飞掌推下悬崖,那马儿登时震死,却救了赵敏一命;侠、碧、鸳则无;说实话,我看着这些情节,内心真觉有些惭愧,这就是人类对自己最忠诚、最柔顺的仆人和朋友的回报。对比起小说中其它的一些动物来,马的境遇简直低得一塌糊涂。神雕得以与武林前辈为友,傍了个“大款”,于是受人尊敬;狮虎豹受人驯化,却仍因其尖牙利齿而受人敬畏;蛇蛛蜂身蕴巨毒,令人恐惧,不敢轻易招惹;只有马,一无后台,二无利爪尖齿,三无毒针毒液,长了硕大一个身躯,偏偏本性温良柔顺,连韦小宝这十几岁的小乌龟都能骑着赶着,于是人类根本便不把马放在眼中,要骑便骑,要杀便杀,它的痛苦和生命根本无足轻重,一匹马的性命对人类而言,很多时候只是代表着一定量的货币或是一种工具的损失,而不是一个可以交付性命的朋友的伤逝。以前我曾天真地以为“文明的”西方人是热爱和爱护骏马的,后来才发现鬼子们做的和咱们也差不了多少:法国人布封写过文章大大地赞扬了马族一番,然而法国人也爱吃马肉,爱马的英国人常在法国人的马肉店前被挂在钩子上的巨大的血淋淋的马头吓得目瞪口呆;美国牛仔骑乘比赛时是靠两只马靴上的马刺不停踢刺敏感的马颈,巨大的疼痛刺激得马儿上蹿下跳,所以我看此类电视节目时都是为把那些牛仔甩在地下、狠咬狂踩的马儿叫好。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两部西方小说中的描写:一为《教父》中唐命人斩了那匹美丽的黑马的头颅,放在它的主人卧床之前,那一段描写简直令人无可抗拒地作呕;二则是《飘》中斯嘉丽和白瑞德的女儿纵马跳栏不成,摔断了脖颈,白瑞德当即用猎枪打穿了那匹可怜的小马驹的脑袋。我为这世上同时少了两个同样美丽纯洁的幼小生命而哀痛不已。

  想来在书中这些或神异或平凡的马里,最为幸运的大概只有杨过的瘌痢瘦马,大概杨过很多时候是把它当作一个好友来对待,最后瘦马为救杨过牺牲于疆场,以生命报答了杨过的知遇之情。每重读此段,我似乎总能看到它那恋恋不舍地望着杨过的眼神,那眼神里没有对死亡的恐惧,只有对知己的爱恋,自己的眼泪也总是禁不住陪着杨过一道流下。如果马也会笑,瘦马真的可以含笑九泉了,因为在它死的时候,这个冷酷的人类世界中终于有一个人,一个朋友为它流了泪。而与它相比,黑玫瑰和水笙的白马只能算是两个人类的奴仆,死后得到主人(而不是朋友)的追悼而已。最倒霉的倒是郭家的汗血宝马了,年纪轻轻地便跟着郭靖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到了年老不但不得自由,不得养老,反而被转手送给了主人的女儿,真和郭家家奴一般。推想后来襄阳城破之时,汗血宝马多半也与郭靖一家一起“为国捐躯”,一代天骄被做成了马肉火                       
 (萧炽/文,摘自纸醉金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3-2005 07: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戏谈金庸笔下的武林“辈分”


    从上古时代起,祖先崇拜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重要特征。数千年的文明积淀,长幼尊卑就成了我们传统中的的重要概念。在武侠文学中,这种传统烙印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所谓的“辈分”。

  《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和《笑傲江湖》,与辈分的关联也最多。尤其是《神雕侠侣》,辈分成了大家伙儿与杨过、小龙女过不去的主要理由。

  先看《笑傲江湖》,老金没让辈分问题在书的情节中起什么大作用,但在无意间却勾画出了武林中论资排辈的规矩框架。同一门派,往往有“先入门者为大”的规矩,劳德诺老成那样儿,还得管令狐冲叫一声“师兄”。各人的亲属也得跟着来,绿竹翁是任我行的师侄孙,于是不管盈盈是否正式入过同一门派,他都得管盈盈姑娘叫“姑姑”。不同门派之间也要讲究,少林派的掌门从上辈论起来比五岳剑派长了一辈,于是易国梓在五霸岗上与令狐冲动手就是“以大欺小”,有可能要受到门规惩罚,以致于把他的脸都吓白了。

  不但如此,甚至敌对双方你死我活时还要讲究。费彬要杀曲飞烟,不愿意在令狐冲面前担“以大欺小”的恶名,要令狐冲去杀;而令狐冲拒绝的借口是他的辈分也不算低,也不能“以大欺小”。

  看来,这套名堂儿够严格的。

  可怪事又来了,方证要收令狐冲为徒,让他改名“国冲”,不但与易国梓平辈了,而且算起来与岳不群也不相上下了,同是一个人,转眼就长一辈。

  这还没完了,令狐冲要任恒山掌门,不久前还在称他“师兄”的大小尼姑们不知是怎么论的,追着他叫“掌门师叔”,郑萼干脆告诉他以后再见着岳不群该叫“岳师兄”了,令狐冲倒也居之不疑。直到仪琳一句话挤得他下不来台,才让大家改称“掌门师兄”,还捞了个“谦光”的美誉。照这么说,辈分这玩意儿也就不那么严格了,就是一句话的事儿,也属于“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路劲子。

  拿这套规矩再去看看《射雕》和《神雕》,老金笔下的辈分简直乱了套。第一次华山论剑的“五绝”,加上老顽童周伯通、裘千仞和古墓派创始人林朝英,该是同一辈儿的了,他们中间裘千仞后来拜一灯老和尚为师,老金还特地说明了一下,因他的辈分高,渔樵耕读尊他为师兄,不来“先入门者为大”那一套了。

  黄药师本是对各种礼教不在乎的,可对辈分却看得挺重。初见傻姑,便纠正她应管黄蓉叫姑姑;他赞成杨过和小龙女的爱情,出的主意却是让杨过先“反出”古墓派,解除了师徒关系以求“名正言顺”;杨过要与他结为兄弟,他又自称不能象老顽童那样“没上没下”。倒是老顽童不管那一套,和谁都称兄道弟的,可他一到了全真七子面前,师叔架子还是摆得挺足。

  辈分与婚姻嫁娶的关系本在于是否近亲,中国传统指的是“五服”内外,与现代法律上的“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不谋而合(我在数量上总也数不准这两个概念)。到了金庸笔下的武林中,就成了别人反对杨过和小龙女结合的最大理由,可别人自己呢?黄蓉,算起来该和王重阳门下的全真七子同辈。这就麻烦了,她所嫁的郭靖不但岁数比她小不少,辈分更比她低了一辈。老金的解决手法是安排郭靖拜洪七公为师,不料想却把全真七子和江南七怪都晾起来了。到了《神雕》中,郭靖上了终南山对丘处机还是持弟子之礼,而老丘也一点儿不客气。杨过本是郭靖交给老丘的,而老丘自己不教杨过,让赵志敬去教,显然是不愿“乱了辈分”。转了一圈儿,这辈分又回来了。郭靖大概是够愚的,不想想这样把妻子和泰山老大人都给贬低了。黄蓉自己找了个小丈夫不说,又让女儿嫁给了耶律齐。她明明知道耶律齐的师傅是那个与自己父亲同辈的老顽童,这辈分不是又乱了么?要说黄蓉不讲究这一套,她又拿辈分的事儿跟杨过、小龙女过不去,成了“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了。可当黄蓉发现公孙绿萼爱上杨过时,她又觉得没啥不对劲儿的了。别忘了,裘千尺可没改拜什么人为师,这是哪儿跟哪儿啊?也许黄蓉认为杨过、小龙女与别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是同门师徒,故而“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就要比别人严格才是。可照此一论事儿又来了,那个欧阳克不是收了一大堆女弟子么?大家恨他恨得牙根儿直痒痒,定他什么罪的都有,可怎么偏偏就没人去声讨这家伙在“忤逆人伦”呐!

  再琢磨下去我也乱套了。

(空手套白狼/文,摘自新浪金庸客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3-2005 07: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笑傲江湖年代考


    《笑傲江湖》一书的背景年代,素为武林史学中一大疑团。我们将先证明《笑傲江湖》发生於明代,然後通过研究各大派从《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到《碧血剑》的发展经过,推断出《笑傲江湖》的发生年代。

  一、引言《笑傲江湖》(下简称《笑》)的发生年代,素为武林史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其他作者往往尝试单从《笑》一书中找寻线索,亦即所谓「单一文献方法」(un i-literaturemethod)。本文则将采用「多文献方法」(multi-literaturemeth od),参照各有关之文献,在历史的脉络中找寻《笑》之背景时代。

  二、发生朝代为了确定《笑》的发生朝代,我们先在《倚天屠龙记》(下简称《倚》)着手。

  根据《倚》,武当派乃是在元初为张三丰所创立《倚》16:74,而在元未进而与少林寺并列武林两大领袖《倚》16:105,120,其时张三丰依然在世。在《笑》中,武当掌门已非张三丰而是冲虚《笑》30:1067,1112,因此《笑》必是发生於元以後的明或清。

  但清代乃是异族入主中土,武林中人多以反清复明为己任。若《笑》发生在清,刘正风以当朝廷地方官为借口来退出江湖《笑》28:233,必为武林中人唾骂,又岂能堂而皇之地开其「金盘洗手大会」?故《笑》发生於明朝,应无疑矣。

  三、发生年代明朝始於纪元一三六八年(朱元璋称洪武帝),亡於纪元一六四四年(思宗煤山自缢),国祚达二百七十六年。究竟《笑》发生於明建国後多少年呢?以下我们将尝试给出一上下限。

  甲、下限在《笑》一书中提及张三丰手书之太极拳经被日月神教夺去达八十多年《笑》31 : 1676,1677。《倚》之主角张无忌,源出於武当,後又曾任日月神教之前身---明教之教主。其人不独武功盖世,名望更为武林中人所共仰。故张无忌有生之年,日月神教亦不敢上武当上撒野。

  张无忌退隐时约三十岁,同年朱元璋溺死韩林儿《倚》19:1659,亦即是明建国前约二十年。张无忌内功如此高强,能活百载亦毫不出奇,故日月神教夺经之日最早也是明建国後五十年,而《笑》发生之年代,必在明建国一百三十年後。

  另外在《倚》中嵩山派寂寂无名,而在《笑》中已是举足轻重之大派,其发展约需百多年,与上述估计吻合。

  乙、上限华山派在《笑》中已自相残杀而彻底摧毁《笑》31:1641,但在明末之《碧血剑》(下简称《碧》)中又成为武林大派,其重振之经过虽未被记载,但其概梗亦可从推敲中得知。

  在《碧》一书中,华山派门人入门和学剑前,均要拜风祖师爷《碧》3:82,86。风祖师爷大概是《笑》内风清扬,而其「神态飘逸」,亦与《笑》内风清扬之形容相符。另外华山派得以重振,自是令狐冲之力。但令狐冲一来曾任恒山派掌门,不便再任华山派首领;二来曾言明退出江湖,不便打出旗号重建华山派;三来基於谦抑之道,不会自称祖师爷爷,而其剑法学自风清扬,故於重建华山派时以风为祖师爷爷乃是顺理成章。

  至於令狐冲收徒之原因,大概是年老无聊,静极思动,而又不想风清扬传下之独孤九剑失传,才会在退出江湖後多年重收弟子。如此说来,收弟子一举应发生在令狐冲退隐後约四十年,而且弟子大概只有一人。

  根据《碧》记载,在明亡同年华山派召开门人大会《碧》4:674,675。当时袁承志二十多岁,约与冯难敌的儿子冯不摧、冯不破同年。冯难敌的师父黄真乃穆人清之徒弟;以每代二十年计,穆当年已九十高龄了。估计穆在二十多岁进华山派,也就是明亡前七十多年,明建国後二百一十年左右。

  从上文可知,令狐冲收徒时已归隐了四十年,也就是明建国後一百七十年後。由此可知,穆人清若非令狐冲之亲传弟子,便是其徒孙。

  但华山派在穆人清时已有许多门规《碧》3:83,而令狐冲生性豪迈,不像是立门规之人。为了解释这点,我们提出了一个合理的假设:华山派出了一个(或一些)不肖弟子,掌门人清理门户後,痛定思痛,才立下门规以正门风,然穆人清三弟子皆言行笃正,故创门规之人必为其师,令狐冲之徒。

  由此推断,穆人清乃令狐冲之徒孙。穆人清约在明建国後二百一十年拜师,以师徒相差三十年计,令狐冲收徒时乃建国後一百八十年,而其退隐时,亦即《笑》之背景时代,乃在明建国一百四十年後。

  四、结论通过是次研究,我们推断《笑》发生在明建国後一百三十至四十年间,也就是纪元一五零零年左右。

(长江三侠/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3-2005 07: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庸笔下的美食


金庸,这个名字的背後不知蕴藏了多少传奇,一提起武侠小说,那更是不作他人之想。一波波的武侠热潮,每每都少不了这位当代的大侠,而在金庸笔下的每一部小说,可能只要是身为中国人,都能如数家珍地一一道出,成千上万的读者为之风靡而不能自拔!

  在金庸笔下的每一个人物,都是那麽的活灵活现,每一段细节,也都让人们回味无穷,存在於他字里行间的魅力可想而知。所有他设计的情节、内容、人性的挥洒、矛盾,那是根本不用多提,光是翻开影史就不知有多少部电影改编自他的手笔,在此就不再赘言。其实,在金庸笔下,除了扣人心弦的故事、惊世骇俗的武功、痴男怨女的柔情之外,他在美食上的描述也无不令人心动,这也正是YUMMY要特地为读者推荐的,我们从金庸最有名的三部小说之一的《射雕英雄传》中挑选了几道经典菜肴,让它们从小说中复活,分享给读者,并一尝只存在於武侠世界中的美食,是否如同小说中所提一般,可使人大快朵颐。

  射雕英雄传,又名大漠英雄传,它的两位主角,分别为郭靖和黄蓉,而其中大名鼎鼎的丐帮帮主洪七公,更是金庸笔下最有名的美食家,他之所以被称为九指神丐,就是因为他曾经为了贪嘴而害死了一名义士,他一怒之下,便砍去了自己的食指以做惩戒,但食指虽然无法再次大动,洪七公贪吃亦然,要不然也不会因此而被黄蓉用美味的佳肴,套出了他的生平绝技降龙十八掌;而传给郭靖,今天我们就是要做出这几道令洪七公大为倾倒的小菜。

  叫化鸡文中所提的叫化鸡,是直接剖开公鸡的肚子,将内脏洗剥乾净,但是却不除毛,然後用湿泥连毛裹起整只鸡,再丢进火里烤,等到湿泥完全烧乾,在将其剥去,鸡毛也随之掉落,白嫩的鸡肉混和著泥土的香味,让闻香而来的洪七公,露出一脸馋涎欲滴的模样。

  好逑汤这汤就书中所述,是由荷叶、笋尖、樱桃、斑鸠一同熬制而成,樱桃去核,用斑鸠取代,其名令人玩味,“好逑"一词语出诗经,「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其中樱桃代表美人,荷叶和笋尖代表君子,不愧是满腹经纶的黄药师,想出如此贴切之菜名。只因时节不对,此时不是樱桃的产季,所以我们用红枣取代,两者皆是补血之物,虽不中亦不远矣。

  炒白菜、蒸豆腐正如洪七公所说,越是平常的菜肴,越能显出烹调手段,黄蓉这白菜只拣菜心,还用鸡油和鸭掌末生炒,其鲜美可想而知。而蒸豆腐更是花尽心思,取一火腿挖出廿四个小洞,再将豆腐削成圆形风入火腿里蒸,到蒸熟後,火腿却弃之不用,独留其香於豆腐之中,煞费工夫,更有个唐诗的名目为“廿四桥明月夜",好不切题呀!

(摘自台湾YUMMY杂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3-2005 07: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庸武侠小说魔鬼词典(A到Z)


  yerk/文

  A-attraction 吸引力
  对于金庸武侠小说,其吸引力对全球华人来说是不一般的,从小说的背景来说以历史来营造武林事件的发展,而小说所着重刻划的人物则对读者的吸引力绝不比其他类型小说精品差,小说对涉世不深对未来充满幻想的青年学生最具吸引力,但一但对金庸小说有个全面认识后,这一生都会被其吸引,可谓百读不恹.

  B-begin 开始
  金庸小说的开始始终不尽如人意,有时铺垫过多,影响了读者的阅读,而在其十五部小说中,开始的较好的有<天龙八部>和<飞狐外传>.而<鹿鼎记>,<倚天屠龙记>的开头就有些不太合理,好似过去在电影开始时的假演一样.

  C-child 孩子
  金庸小说的主人公的最大特点多是从孩子开始写起,<射雕>三部曲中全部都是写主人公小时的成长,而这正应了正长的经历对读者的吸引力较大的说法.其他的如<飞狐外传>,<侠客行>也是从主人公小时写起,这也许是金庸小说青年读者较多的一个重要缘固.

  D-die 死亡
  武林世界离不开死亡,因为江湖争斗不死即伤,死亡对江湖义士是不可免除的,最另我们可惜的是萧峰的死,有点令我们身心都受到伤害,还有张翠山与殷素素的死,让我们也感受到义的珍贵,同时也产生了较多的无奈.

  E-emprise 武侠
  没有武就没有侠,而没有侠,武侠小说也就没有了生命力,因为人们必竞还是始终在追求美好事物的.在金庸小说中,被确认为大侠者以资质不佳的郭靖为首,但在后期郭靖的形象有些单薄,没有了其年青时的执着,只是对侠进行了片面的注解,这也是这个人物的重大缺憾.

  F-fans 金庸迷
  在华人世界中,迷上金庸武侠小说的人不少,这说明金庸小说的通俗化和大众化,这是金庸对中文小说的一大贡献.

  G-game 游戏
  金庸武侠小说被改编成电脑游戏的不少,而最为全面体现金庸小说的是金庸群侠传,这个游戏把金庸小说的故事与主要人物充分结合,主要的目标是通过游戏找出十五部小说,就如《鹿鼎记》中要找出八部《二十四章经》一样。玩这个游戏你会对金庸武侠小说的情节与人物有个初步的概括性了解。

  H-hero 英雄
  金庸武侠小说的不管英雄,其中侠之大者郭靖为重要人物,凡读过《射雕英雄传》或看过黄日华、翁美龄演的电视剧的人无不对郭靖之英雄气慨所吸引,其他的英雄也不少,其中令我们难以忘怀的还有萧峰。

  I-if 假如
  曾经有人提出过这样的假设:假如你是金庸,你将会对金庸武侠小说的结局如何处理。许多人首选不让程灵素去死,因为这完全是个悲剧了,这对程灵素是不公平的,为什么心灵美好的女子会去死呢?小龙女都没有死,为什么偏她要去死?这是善良的金庸迷们难以接受的写法。

  J-joke 玩笑
  金庸小说知名度在不断地提高,随之而来的玩笑和幽默作品在网上流传得也较多,许多著名的段子令人忍不信要哈哈大笑,而这幽默的成份只有读过金庸小说的人才会全面理解。

  K-kill 杀
  虽然武侠小说中经常会有点到为止的比武,但杀这个概念还是充斥在武侠小说中的,金庸武侠小说中最惨无人道的杀是凌退思对其女儿的杀,其次是宋青书杀害其师叔。

  L-love 爱情
  在金庸小说中,爱情的美好让读者陶醉,同时也让大家对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有较大的认同,黄蓉与郭靖的爱情可以看出男女性格的互补,杨过与小龙女的爱情的不俗,陈家洛与香香公主爱情的凄惨,丁典与凌霜华爱情的坚贞,游坦之的单恋的苦涩…………,这些都让我们对现实生活有所对照,以珍惜我们自已所拥有的幸福。

  M-music 音乐
  金庸小说写到音乐的有两部较为重要,一是《射雕英雄传》中黄药师的《碧海潮声曲》,在这部曲中写的主是音乐与武功间的关系;一是《笑傲江湖》中的《笑傲江湖曲》,这里重点是写音乐和知音的问题,其中:任盈盈的琴声与岳灵珊的歌声都对主人公情绪产生了极深的影响。

  N-name 名字
  金庸武侠小说人物的名字叫得比较特别,许多名字具有较为特殊的意义,如郭靖、杨康、张无忌等,在主要人物之外,还有别名或绰号,以区别于其他人。比如:岳不群的“君子剑”,狄云的“空心菜”。有正有反,对小说起到很大的衬托作用。

  O-organization 组织
  金庸所创造的江湖武林有大大小小的组织,其中重点写了丐帮,写了明教,写了红花会等,其中日月神教、全真教、神龙教等也写得让我们不得不佩服金庸在写这类小说的想像力。

  P-poison 毒
  金庸武侠小说除了写正派武功之外,还着重对毒的使用做了很多的描写,而药王、五毒教、西毒都对小说情节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对毒写得最有哲理的是情花毒,小龙女、杨过和李莫愁都中了毒,但最后的表现却不一样,从中体现人的品质的高尚与低下。

  Q-question 问题
  金庸武侠小说中给我们留下好多问题,比如《雪山飞狐》最后如何结局?比如《天龙八部》让段誉神魂颠倒的石像到底是谁?梦姑长得什么样子?这些问题的出现说明作者当时写作心情和思想的迷惘。

  R-repeat 重复
  金庸武侠小说中重复的情节和事物比较多,如长像一样的,即使是娈生的也还是有区别的,但是人们就是认不出,何况还不是娈生的,如石中玉和石破天;还有护身宝衣就有好几件,小龙女的手套,岳不群的渔网等等都有相似之处。可见金庸的想象力虽丰富,总还是有自已的局限的,谁让他一写就写15部来着。还好他还是放笔了,不然重复的东西还不知多少呢?

  S-sand 沙漠
  金庸武侠小说中至少有三部提到了沙漠的场景:《书剑恩仇录 》 、《白马啸西风》和《射雕英雄传》,对于茫茫戈壁,作者可能是情有独钟,也许作者对在荒沙戈壁更容易磨炼人的意志的角度来描写环境吧!

  T-true 真实
  在金庸武侠人物中,许多人物并非尽善尽美,都是在成长过程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如杨过、张无忌、令狐冲等,但这也正说明人无完人,金庸武侠小说人物的真实性,从金庸小说的人物中我们完全可以看到现代人的影子

  U-unique 独一无二
  在我看过的武侠小说中,金庸小说对集团人物的描写是独一无二的,譬如桃谷六仙,黑白双雄。把几个人物做为一个集团来对待即节省了笔墨,突出了人物,是一个一举多得的方法。

  V-value 价值
  金庸武侠小说的价值并不只是在于其写武论侠,而是能在历史中融进武侠,并能应用如美食、音乐、棋艺、医药知识来对小说情节进行烘托,其阅读的价值要比其他纯武侠小说要高得到。

  W-wait 等待
  杨过对小龙女的十六年的等待确实令人回肠百转,等待是金庸小说的人物在爱情的磨难中的必然出路,老有瑛姑,少有郭襄,有的有结果,有的无结果,即使是张无忌治病也是在等待中渡过。

  X-XV 十五
  金庸武侠小说在15这个数字下就完结了,金庸的收笔是武侠小说作者群的一大遗憾,而有好事者所作的续写完全不是一码事,因此许多金庸小说迷们强烈呼吁金大侠出山,为武侠小说再创辉煌作出个样板。

  Y-youth 青春
  武侠小说是年轻人的钟爱,因此金庸在写武侠小说时绝大多数是以青年人为中心的,而年纪大的反而写得不好,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神雕侠侣》中的郭靖和黄蓉,特别让人失望。

  Z-zenith 顶点
  有人说金庸小说是武侠小说的顶点,也许在今后的将来武侠小说的作者们会有所突破,但金庸武侠小说所创造的一种风格也许真的象一些人所说的那样,是个无法超越的顶点。或许将来武侠小说的作者(也许是一台超级电脑)会在学习金庸武侠小说所用的各种手法的同时,去超越金庸武侠小说的顶点。

(摘自网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3-2005 07: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从音乐角度看《笑傲江湖》


  不论中西文化,音乐与文学的关系自古以来便关系密切,中西皆然,只有内容及语言上之不同,并无高下之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音乐与文学往往有雅与俗的相对观念,这在金庸小说中有颇贴切的运用,可是到了徐克的电影,则有与中国音乐实际操作大相违背的处理。

  本来小说与电影多虚构,不必全为事实,幻想力与创作力愈高,读者愈欣赏。但幻想与创作应以实际的常识为出发点,方有说服力。电影《笑傲江湖》(包括大部分港产片)若能在音乐及中国文化的理解上能令人信服,则我们最少不会有目前由电影带给观众在画面及音响上错乱百出的中国音乐理解。

  为了讨论传统中国文化中,尤其是在四九年前文学上的雅俗观念,先说明两件中国乐器:古琴与胡琴。

  正邪之分等闲事古琴七弦,身长,琴面有十三小圆点指示按弦的位置,称为十三徽,但无琴码(古筝有),为中国古代之重要乐器。相传孔子善琴,儒生四艺:琴、棋、书、画,即指此器,为旧时文人必修之艺。一直以来,在中国文学中,以此器最为高雅,非知音面前不弹,著名的「高山流水」典故即以子期、伯牙之友谊为寄托。而金庸在《笑傲江湖》中描写曲洋与刘正风之友谊,亦明显有子期伯牙故事的烙印。而以胡琴写莫大之俗,以古琴形容曲刘二人交情之雅(不分正邪),均为后来衬托任盈盈之雅铺路。

  胡琴一词原指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指从西域传来的胡琵琶,为拨弦乐器,曲项(指琴柄)四弦,直项五弦,形状与今日流行之四弦琵琶相似。约自宋代,下至明、清到今日,「胡琴」一词乃指弓弦类的拉奏乐器。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即名胡琴,一般叫「京胡」,其他弓弦乐器如二胡、高胡、板胡等均属胡琴类乐器。无论琵琶或二胡等胡琴,在中国旧文学上,均为俗乐的乐器,社会地位卑下,故金庸用胡琴(指弓弦类)形容莫大之悲凉落寞,亦有卑俗之意。

  小说中对琴曲《广陵散》的描述小说中莫大以胡琴奏「潇湘夜雨」,按胡琴曲目中无此曲,金庸之灵感似得自他对古琴曲的认识。古琴有「潇湘水云」一曲,古筝有「蕉窗夜雨」一曲(客家汉乐),苏州弹词有「潇湘夜雨」一曲。金庸为吴人,应知弹词,而把古琴与古筝二曲之名合而为一,亦雅俗共冶之创作。

  相传此曲即「聂政刺韩王」。嵇康临刑前奏此曲,并叹「广陵散」从此绝矣!成为成语「广陵绝响」的典故,指失传之物。但琴曲「广陵散」仍见于一四二五年朱权编的《神奇秘谱》,未知成语中绝响。蔡邕《蔡文姬之父)在「琴操」一文对此故事之描写极具电影感,简洁有力,集奇情、神怪、暴力、侠义、中国大男人主义、贱儿女私情的冷血杀手、为扬儿名而殉义的母亲种种流行电影的素材,戏剧性与音乐性甚强。其故事亦明显有荆轲刺秦王的影子。

  《神奇秘谱》中「广陵散」的序则交代了嵇康与此曲的历史。嵇康于古人处学得此曲(实非人,乃鬼),并应允誓不传人,加添了此曲的神秘色彩。其临终时先顾日影而弹,即计准时间,一曲既毕即行刑,可见其豁达从容。自以为此曲将成绝响,不料其甥袁孝尼已偷偷地于静夜听学此曲得三十三拍(段),后再续全曲,可见当时琴曲的创作观念,一曲非必由一人全作,弹琴之人若领会其曲意,亦可顺其曲意续作,此传统在今日仍有部分保留下来。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改编前人作品多习以为常,并无西方之作者与作品完整之观念。作曲家的观念古代并不如近代清晰,创作空间在演奏者手中更大。

  金庸显然是熟读《晋书》嵇康传及蔡邕《琴操》中有关聂政的故事的。他亦不讳言对嵇康任侠性格的仰慕(借曲洋口中道出)。而整部《笑傲江湖》的主题,其实借古琴谱之特徵为灵感,引伸出武林中人误以为琴谱是武功秘笈,可见金庸明了琴谱的特点。书中有关音乐的描写自然是出于小说家的想像。但大体上作者对琴谱及音乐意象联想的运用是颇为准确的。

  琴谱符号似天书古琴的减字谱,其实是把汉字的部首及偏旁作为符号,把演奏的手法指示缩写成为谱字。而原来的指法指示,是一句句表达出来的。换言之,琴谱即用汉字的偏旁把一篇指示演奏的方法缩写成符号;看起来似汉字,但一般人看不懂,以为是天书!《红楼梦》亦有相类的描写(见宝玉看黛玉之琴谱一段)。不懂琴的武林中人误以为武功秘笈是合理的误会。其实琴谱主要指示左右手动作的配合,颇有舞蹈成分(学者荣鸿曾有专文论及),亦多少与武功的剑谱、拳谱相似。由于琴谱乃指法谱,非音高谱,故不能像西方五线谱或简谱般视奏,而需奏者按谱指示熟练全曲后,不用再看谱摸索,才可正式演奏。所以电影《笑傲江湖》中演令狐冲的许冠杰要证明该谱非武功秘笈《葵花宝典》,宝为琴谱,于是用三统奏出该曲,可见编导对古琴谱及中国器乐实际操作的无知。

  拍电视宜理解乐理首先,曲洋与刘正风二人合奏《笑傲江湖》,书中之琴箫合奏是古琴传统中常见的形式,但电影中午马(刘正风)吹的是横笛,非洞箫,已大有问题。笛有膜,嘹亮的音色与音量定盖过古琴,故琴不与笛合奏,笛亦为琴人所远之器。二人琴箫合奏,亦绝不可能容令狐冲用三弦加入,因三弦若放在琴的传统美学中,是被认为是低俗的乐器,与横笛一样,在音量上定会把古琴淹没。而在文化观念上,三弦是不会被接纳在琴箫的幽雅传统中的。这些并不是褒琴而贬箫与三弦,而是历史上的中国社会确曾出现过这种观念,说故事要令人信服,应求合乎该故事的时代背景;就是今日的中国器乐合奏组合,那有古琴与笛子、三弦的合奏!因音量与音色不相配也。而且弹三弦亦不能视奏古琴谱,因先要译成音高谱才行。

  第二,电影画面上曲洋弹的是古琴,但声带出的是古筝声音。这种无知的错误在港台古装电影、电视中屡见不鲜。若懂一点音乐与文学,则不会如此错乱!导演或编剧在音乐与画面上的处理自然有其戏剧及电影上的理由,但这些「成功的」画像与造假的音响(古琴出古筝的声音)却由于电影的卖座已根植于对中国音乐不大了解的观众脑海中,其误导之处,在一般人对中国传统音乐无知的基础上,加深了不必要的误解。外国电影鲜有画面上出古键琴(harpsichord)而在声带上放钢琴(piano)的不专业做法,大陆电影亦相对地较少出现琴、筝不分,箫、笛相混的情形。如《秦颂》一片,故事自然是虚构,但片中的古琴影像与声带一致,并无造假与误导。港产片何时在这方面可达专业水平?于此更怀念老一辈的电影工作者如李翰祥、胡金铨的文化修养与识见。

(余少华/文,摘自明报副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3-2005 07: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宝黛闲坐话金庸


  话说宝玉和黛玉二人自升天后,同住于警幻仙子的太虚幻境。这日闲来无事,二人便在亭中对坐,议论起下界的事来.

  黛玉:“天上一日,地下一年。我前次去宝姐姐那里玩了一个月,本说就回来,谁想又碰上了凤姐姐和平儿两个,死缠着不放回来,直担到这会子才放。哎,我问你,地下这四五十年,可又出了什么新鲜话不曾?”

  宝玉:“这几十年中言情胜行,武侠走俏。我等你等得没趣,把诸位才子才女的得意之作都略翻了翻。”

  黛玉(很有兴趣地):“可有什么好书?”

  宝玉:“有,当然有。如今不说别人,只说这里头有一个人最红的,号称武坛第一人,已经名满天下了。”

  黛玉:“却是何人?”

  宝玉:“那位姓查名良庸,笔名金庸,如今人称金老、金大侠、金总舵主、金掌门、金大王、金大爷、金老爷子的便是。”

  黛玉(脸一板):“少罗唆,快拿他的书来我看看。”

  宝玉(吐一吐舌头):“尊命!小的这就拿过来给姑娘伺候着。”

  宝玉搬出最新版金庸全集三十六卷,放在黛玉眼前。黛玉从第一册《书剑恩仇录》看起,直看到最后一册《鹿鼎记》。列位看官注意,此时的宝、黛二人都已修炼成仙,看起书来一目千行,洋洋数十部金庸全集,黛玉从上午看起,看到日头偏西也就看完了。宝玉旁边一直看着黛玉的脸色.

  宝玉(深情地微笑):“妹妹看金老爷子这书可还能读么?”

  黛玉(点头有赞许之意):“MY GOODNESS!果然别致,果然别致!这金老爷子说故事说得极好。二哥哥,这位老爷子编的故事有大用处,你知道么?”

  宝玉(胸有成竹地):“这个何用你说。金老爷子的故事,被用来做电影,做电视剧,出连环画,做电子游戏,培养大明星,YOU NAME IT!这么说吧,如今萧峰、令狐冲、杨过这些人,可比咱们大观园的人知名度大多了。”

  黛玉(不屑地):“这等俗事理他做甚。其实金庸的小说有一样妙用,人家再也想不到的。”

  宝玉:“愚兄愿闻高见。”

  黛玉(邪恶地):“如今女子择偶,常恐不识男子真心,老喜欢说自己又上当了。哼,今儿我就教给大家一个法。你拿了金庸的小说去,让那男子说说,最佩服最喜欢里头哪一个人物。你看他喜欢哪一个,就知道这人将来会对你怎么样了。”

  宝玉(目瞪口呆地):“妹妹的心思果然与人家不一样。我倒不料金庸的小说还能有试金石之用。”(起身作揖):“好妹妹,你就别卖关子了,你把话说得明白些,让我也听听。”

  黛玉(掩口一笑):“哥哥既喜欢听,妹妹就说。其实说穿了也很明白。金老爷子笔下人物众多,什么性情脾气的都有。某一个男子最喜欢谁,他自己多半也就是那样脾气了。”

  宝玉(趁机握住黛玉的手):“那你倒说说,象谁的脾气最能做个好丈夫呢?”

  黛玉(指着第一部《书剑恩仇录》):“要是喜欢这个陈家洛的人,女子们就要当心了。这人十足一个书呆子,最是不通事理的。既不肯拉下脸皮去弄钱,又要怨世,女子跟了他怕是要有些苦吃了。”

  宝玉(勉强微笑):“妹妹怎么也出这等俗语,钱不钱的。我看陈家洛虽是书呆子,也有他的好处,用情专一,十分保险,是个放心牌儿。”

  黛玉忽然小性子发作,脸色一沉,闭口不语。

  宝玉(陪笑地):“妹妹有所不知,这陈家洛是金庸刚出道时候写的,技巧难免生疏些,他不算,他不算。你只看看几部长篇的,那里头人物如何?”

  黛玉:“射雕里面的郭靖是个好的,方正厚道,对黄蓉又能体贴。能嫁到这样的人就算不错了。哎,二哥哥,我看这郭靖的品格,倒和舅舅有几分相似。你说呢?”

  宝玉忽听黛玉提起自己的老子贾政,不由得面如死灰,半晌做声不得。

  黛玉(享受报仇的快乐):“嘻嘻!舅舅离你远着呢,一提就吓得这样。哼,依你的脾性,郭靖你是不会喜欢的,杨康、欧阳克大概是你知己。”

  宝玉(得意地、故意地):“你说得没错儿,我就喜欢欧阳克。可笑那黄蓉最没眼光,放着风流公子不要,去爱什么郭大牛,SHIT!这样的女孩儿也能算聪明?”

  黛玉(居然不生气):“傻哥哥,偏你爱说这等玩世的话。也罢,不提射雕了,说说神雕吧。这个杨过你一定是看得上的啦?”

  宝玉(呆气发作,一时无法复原):“哼,妹妹一向明白的,怎么说出这等糊涂话来。杨过有什么好,我怎么会看得上他!妹妹看不出来么?杨过和郭靖并没什么分别,两个人一般的别别扭扭不通情理,只不过一个白道,一个黑道,其实都是一条道走到黑的。我看杨过的见识比他老子杨康差得远了。”

  黛玉:“SHUT UP!越发胡说了。”(想了一想):“杨过虽好,脾气确是古怪了些,嫁给他难免会受点莫名其妙的气。”(自言自语地):“嗯,女孩子和他做个朋友也就是了。他喜欢伤人又不自知,还老是得意洋洋,对这样的人可不能轻易动情,否则遗患无穷。”(长叹一声):“唉!可怜的是郭芙郭襄公孙绿萼这些女孩子们,真真是当了冤大头了。”

  宝玉(冷笑):“你别老说杨过的不是,我看那小龙女也不怎么样。一个木头美人儿,拉到大观园里,连个三等丫头都不如。”

  黛玉心中本来就对小龙女十分嫉妒,听宝玉如此说——(面露会心的微笑):“二哥哥如此怜香惜玉之人,都不爱小龙女么?嘿嘿,真稀奇。”

  宝玉(不解地):“我也算是个懂情的了,我就不明白杨过怎么会对小龙女如此痴心?”  

  黛玉(撇一撇嘴):“你不知道我中华男子都有俄底普斯情结么?”

  宝玉:“此话怎讲?”

  黛玉:“恋母呗。”

  宝玉(皱眉):“越扯越不象样了。不说杨过了,说说倚天屠龙吧。小昭是个好丫头,赶上袭人姐姐了。”

  黛玉:“呸!我只关心谁会成为好丈夫。张无忌这样的人可不能嫁给他,敢爱不敢爱的,算什么事?”

  宝玉:“张无忌又怎么得罪你啦?依我说张无忌是不错的,只怪他命运不济,碰不上一个好姑娘。你看那个赵敏,还有什么周芷若,什么殷姑娘,哪一个能及得上妹妹。”

  黛玉(脸色飞红,伸手就打):“要死了,你拿我浑比什么?”

  宝玉(笑着躲避):“好妹妹,我再不说了,再不说了。可你看我的话有没有道理呢?”

  黛玉(怒气未消):“张无忌冷酷无情,全拿老婆不当一回事。摊上他这样的丈夫,好姑娘也要变坏了,傻姑娘也要变奸了。要是没点心计,自己这日子还过不过哪?”

  宝玉(大度地):“妹妹说得是。”(故说反话):“象张无忌这种不解风情的男子,就配娶灭绝师太这样的人做老婆。妹妹你说对不对?”

  黛玉(大笑):“哈哈哈!”(忽然掩口张望):“哎呀,这样笑法可别给人看了去。”

  宝玉(放下心来):“张无忌也不讨你的好,那么令狐冲呢,他总还象样吧?”

  黛玉:“令狐冲并不比杨过张无忌好到哪里去,自怜自艾的。不过嫁给这样的人也不错。嫁过去要谨守为妇之道,他可以猖狂,你不可以猖狂。”(顿了一顿,微笑):“这样的男子也好伺候,你只要每天对他说:OH!你狂妄得好可爱好特别耶,我好欣赏你耶!就行了。”

  宝玉(摇头):“令狐冲本来并不象你说的这么糟糕,全是岳灵珊给害的。要是这个糊涂小师妹一开始就能跟他顺利成亲,令狐冲可是个有情有义的好老公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3-2005 07: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黛玉(点头):“说得也是,令狐冲果然比杨过、张无忌高明些。至于灵珊小师妹嘛,唉,金老爷子笔下的女子本来是荒唐糊涂的居多,又有什么可说的。不单是灵珊,连任大小姐也是个不明白的,其实令狐冲并不爱她,又何必苦苦纠缠。”

  宝玉(感慨万千地):“说到描画女子,又有谁能比得上咱们老爷子的呢!”

  (作者注:宝玉说的老爷子就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曹大爷。)

  黛玉(沉思地):“说到女子,最令人作呕的是天龙八部里面段王爷的几个相好了。二哥哥,你是男的,你倒说说,这段正淳如此风流的人品,怎么相好的女子都这么糟糕?”

  宝玉:“唉,金老爷子很该到咱们府里来受一受教育,也好见识见识什么叫做女子。”  

  黛玉:“不过段老王爷的公子段小王爷,运气还好一些,身边几个女子虽然不食人间烟火,脸上没什么血色,但总还算看得过去。几个姑娘又不打架,想来段誉调教女子的功夫比他老子强得多了。”

  宝玉:“段誉追上你你嫁他不嫁?”

  黛玉(郑重地):“嫁不得。段誉太好色,妙龄女子一过三十,变成鱼眼珠子以後,恐怕就得上吊了。”

  宝玉:“上吊何至于?段誉宅心仁厚,不会亏待年老色衰的女子。他记得这些人当年的好处,会好好把她们象泥菩萨一样供起来的。”

  黛玉:“虽说不亏待,心里到底不会喜欢了。要说厚道,令狐冲还比他厚道些。”

  宝玉:“慕容公子又如何呢?”

  黛玉:“慕容公子生下地来就和这世道过不去,这样不知天命的人会有什么好下场。不过慕容复这一辈子全是他老子害的。结果他自己身败名裂,他老子反而修得正果,可见这慕容复也是个冤枉人了。”

  宝玉(深沉地):“慕容复的冤枉不是因为他老子,最关键的是段誉的心上人王语嫣衷情于他。有段无慕容,有慕容就无段。金老爷子喜欢段誉,所以慕容复就非得发疯不可。”

  黛玉(佩服地):“二哥哥高见。那虚竹呢?”

  宝玉:“虚竹高深莫测,自己的事自己也说不准。这个人真真假假、好好坏坏、生生死死,一团糊涂。”

  黛玉:“这个人一生掌握在人家手里,因为傻,所以运气不坏,到头来什么都有了。此人堪羡不堪学。”

  宝玉:“萧峰呢?这个人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哟。”

  黛玉(不解):“REALLY?WHY?”

  宝玉(轻挑地):“萧峰是大英雄大豪杰,功比天高却又命比纸薄,和朋友肝胆相照却又连最亲近的人都杀,不好女色,身边却不缺美女,还能对丑恶的美妇人小康作道德上的仲裁。他最后为情为义而死,怎不教人钦佩?唉,命运对他太不公平了。好不公平耶!”

  黛玉(极恶毒地):“命运对他不公平吗?我看他也占了不少便宜呀。他有权有势有女人,偶尔做做好人有什么困难的。一身武功是少林寺和尚为了还欠他爹的债,自愿教他的。人家求也求不到的事,他生下来就得了。有了武功,又是丐帮帮主,又是辽国南院大王,想当什么就当什么,还能在聚贤庄杀好多人。平常人家想过杀人瘾的,可惜找不到借口,他偏就有这样的机会,想杀多少就杀多少。说起来又是误会,说起来他又沾了他老子的光。依我说他是个死有余辜的,死了有什么好可惜的。这样的人少几个天下不是更太平吗?”

  宝玉:“哈哈哈,妹妹此言正合我心。这个萧峰和慕容复其实都是一路的,彼此彼此。两个老子也一般的奸诈。我看他们这几个人,是一百个不顺眼。”

  黛玉:“YES!这才是我的好哥哥。奉劝天下女子,这个萧峰是万万嫁不得的。那些以萧峰自比或者同情羡慕萧峰的人,似乎也该离他们远些才好。这些人实在太多事了。”

  宝玉:“天龙八部太过高深,读来十分别扭。鹿鼎记看起来就顺畅多了。”

  黛玉:“正是。韦小宝是第一高明人物,嫁给他是没错的。”

  宝玉(略带惊讶地):“这个韦小宝贪财好色,又娶那么多老婆,你肯嫁给他吗?”

  黛玉(激昂地):“唉,哪个俗人不贪财,哪个男子不好色。韦小宝虽然用情不专,但是对每一位女子的好处他都能实实在在地欣赏,对每个妻子都能担负起作丈夫的责任来。有这两条好处,他已经比张无忌、杨过之流高出许多了。这样的好人打着灯笼都难找。多妻怕什么?士为知己者能死,女为悦己者吃几坛子醋又有什么不行了?”

  宝玉(忽起邪念):“妹妹几时变得这么大方起来?既这么着,我何不就把宝姐姐云妹妹都接来,妙玉也接来,宝琴也接来,还有袭人晴雯麝月秋纹紫娟莺儿四儿五儿芳官儿通通都接来,我一个一个慢慢地欣赏。哎,妹妹呀,你不会吃太多的醋吧?”

  看黛玉时,早已泪如语下,泣不成声。

  宝玉(着急地):“怎么几句话又哭了?我又不是认真的。”

  黛玉(愤恨地):“你就是认真也不要紧。呜呜……我这就收拾行李,到云南大理找韦小宝去。反正他那里是什么破铜烂铁都收的。呜呜……呜呜……。”

  宝玉(涨红了脸):“你就算恨我,也不要这么作贱自己呀。你这一去,叫我怎么办?呜呜……呜呜……。”

  宝玉黛玉二人这一场哭,使本来正在降雪的多伦多上空,气温皱然转暖,从而改为降雨,满地泥泞,积水暴涨,城市陷于一片混乱。告急电话打到警幻仙子处,仙子深为震惊,急唤过宝、黛二人道:“你们两个都是有资格的老同志了,还闹这样的小孩子脾气。”当下温言责备一番,二人才止住哭泣,言归于好。

  宝、黛二人又出玩乐新招,就将金庸全集偷示所有大观园中姊妹,让大家畅谈感想。众女反响十分强烈。最后在以花袭人为主任,麝月、紫娟、鸳鸯、平儿为委员的五人金庸作品欣赏委员会的倡议及直接组织下,全体大观园上下人等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评选出各项金庸作品最佳人物来。结果如下:

  最真心英雄:萧峰、洪七公

  最痴心英雄:杨过

  最佳人物性格:韦小宝、周伯通

  最佳丈夫人选:郭靖、袁承志

  最佳情人人选:欧阳克、段誉

  最佳异性朋友:令狐冲、张无忌

  最受欢迎的侠客:令狐冲

  最不可靠的男友:慕容复、张无忌

  最有争议的人物:韦小宝

  最倒霉的人:宋青书

  最差劲的人:林平之

  最聪明女子:任盈盈、黄蓉

  最痴心女子:岳灵珊、郭襄

  最侠义女子:阿朱

  最幸福的女子:小龙女

  最没脑子的女子:公孙绿萼

  最无女性味的女子:灭绝师太、孙仲君

  最令人讨厌的女子:天山童姥、阿紫

  最倒霉的女子:周芷若、岳灵珊

  总体男性最佳形象:令狐冲

  总体女性最佳形象:任盈盈

  在宝、黛二人的带动下,太虚幻境内的金庸热正一天比一天更深入、更广泛地发展起来。

(陈桑妮/文,摘自美亚在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1-3-2005 07: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庸让我遭遇失恋


    许多年前,我被第一个女朋友离弃,因为金庸的原故。

    那一年金庸出版了他最后一部小说《鹿鼎记》,主角韦小宝不懂武功,耽嫖滥赌,吹牛拍马,最后不仅并无“恶有恶报”,还娶了七个老婆,享尽荣华富贵。其时香港民智未开,我的第一个女朋友是金庸迷,她对韦不宝这个坏蛋主角很不以为然,而且书中竟有韦小宝跟他的女朋友建宁公主玩毒打烧的性虐待游戏,她认为这是辱没了金庸这块金漆招牌。我当然不持此等妇人之见,坚持这是金庸最高成就的作品。她跟我争论,最后把一套《鹿鼎记》往我面前一掷:“呸!你那么认同韦小宝,我看你就是跟韦小宝这个王八蛋同一路的货色!”说罢,她头也不回就走了,从此没有再回来。

    那时我很狐疑,金庸就不能写嫖赌饮吹的大英雄了吗?我的女朋友不能原谅我,更不能原谅金庸,她跟当时无数的金庸读者一样,认为武侠小说的英雄个个要像郭靖才叫女人有安全感。

    到后来,金庸当了草委,金庸办的《明报》上了市,金庸当了亿万富翁,没有人再敢质疑韦小宝这个人物的道德性,因为金庸成了当世公认的中国大文豪。韦小宝得到广泛的认同,因为创造韦小宝的人成了文人办报发大财的成功人物。

    中国人读小说,向来带有这种势利眼。日本小说家渡边淳一的长篇小说《失乐园》今年在台湾和香港成了畅销书。这是一本色情小说,全书描写的是一对狗男女背着他们的配偶偷情,大有大岛渚《感官世界》的余风。书中有许多淫猥露骨的床第描写。例如:

    彼此的大腿之间紧密结合,前后缓动。男人腰往下沉,继续反复前后抽拉顶磨,女体要害被捣中,渐渐按捺不住地挣扎起来。她是受不了那往下顶触揉搓花蕊的感觉,轻启双唇,不住喘息。

    《失乐园》的中译者叫谭玲,听名字必是女人。这版译文十分精彩——“抽拉顶磨”四字尤见力度,“女体要害被捣中”的一个“捣”字,直如千钧之重,译者选字之匠心,可与“红杏枝头春意闹”的一个千古传诵的“闹”字,功架相近。这位女译者在翻译时想必是全情投入,读者只感到在造爱的,不是小说中的一对叫久木和凛子的男女主角,而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跟台湾的这位女译者谭玲自己。奇怪的是《失乐园》一出版,港台“评论家”疯靡地奉之为文学的极品,居然没有一个道学家站出来指指点点,大兴宣淫播亵的问罪之师。以中国读者心灵之脆弱,道德之沉重,如何经受得起如此赤裸裸的抽拉顶磨。《失乐园》广受推崇,是因为作者渡边淳一原来还具有大学医科讲师的学术身份。中国读者对有学术成就的作家额外都非常尊重。同一部小说的情节,换了出自于香港的某一位专门在“文坛”钻营什么文联理事会主席、偶尔与另一文人开笔战商榷香港文学的后现代符号学结构的文学祭酒之手,恐怕早招来“咸湿作家”的唾骂,并有教育工作者向艺术发展局联署抗议,要求调查到底是何人批发这一笔纳税人的金钱供予此一咸湿作家出版荼毒青少年心灵的毒物。大作家笔下有情的自由,小作者创作却没有色情的权利。

    日本作家能,中国作家不能。中国读者读小说就有这种照远不照近的双重标准。中国人朦朦胧胧的对性观念多少有点压抑,看到小说文章中性的描写都大惊小怪,愤怒鞭挞作者的道德动机。但如果作者是《北回归线》的亨利&#8226;米勒,或《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劳伦斯,中国读者又往往对外国作者的创作自由大表钦敬,对他们的作品在本国受的卫道批判或法庭迫害大表同情。色情文学是人家的好,淫书创作却是自家的不妙,此等奇怪的逆反心理不知始自何时。港台读者推崇《失乐园》,对中国古典色情艺术小说《金瓶梅》却只能读到删洁本,一直到一九八九年六月,北京大学才限量推出足本的《金瓶梅》一书,还指出不许广为流传,以免青少年中毒。《金瓶梅》的一位评论家的知音东吴弄珠客,成成历年间推介这册奇书时,有很独到眼光:

    余尝曰: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

    然而东吴弄珠客最后还是拖一条“奉劝世人,勿为西门庆后车,可也”的批判导读的道学尾巴。性开放的古代犹如此,今人之闭塞保守更可想像。在中国,最后还是懂得读书的毛泽东有眼光,当江青一伙批判李可染用浓墨画中国的山水是反动的“黑画”时,毛泽东说了一句公道话:“只有好画坏画,没有黑面白画。”英国的王尔德也说过:“没有道德的书或不道德的书,只有写得好和写得坏的书。”老毛没有读过王尔德,不过中外才嚣笔狂之士,眼光总是一样的。

    二十年过去了,我的那位因我对韦小宝的不同意见而把我甩掉的女朋友己不知所终,“尔曹身与名俱裂,不废江河万古流”,韦小宝的形象经过时间淘沙铄金的考验,反而更高大了。

    我的初恋因为金庸当年那小小的一点笔误而结束。如果《失乐园》早在《鹿鼎记》写成的时候面世,我与第一位女友相拥共读于床第之间,她不但不会离弃我,说不定早跟我生了三个孩子。渡边淳一和中国的金庸分别处于错误的时空,其误我乎?

(摘自博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3-2005 07: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金风玉露一相逢——金庸小说中的爱情故事


一:郭靖和黄蓉
    郭靖和黄蓉的爱情,似乎怎么看都是美满的:美丽邂逅,出生入死,喜结良缘,长相厮守。郭黄的爱情,与金庸小说中其他的爱情故事相比较,有几个特点:一是他们之间没有任何“第三者”。两个人一见倾心,从无旁顾,华筝和欧阳克在他们中间没有掀起任何波澜。二是他们没有真正的分离,连他们各自一次的生命危机时都在一起。三是在两部书(《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完整地展示了他们的婚后家庭生活全过程,即有了三个孩子以后。
    回顾这两部书中的郭黄爱情全景,我的总体感觉:在《射雕》中,我们可以看到并不美丽却也许珍贵的爱情,而在《神雕》中,只剩下了庸俗的婚姻。
    在这个过程中,郭靖由一个傻小子成长为“侠之大者”;而黄蓉呢,却在极大地失落着。从《射雕》到《神雕》,是黄蓉由一个玲珑剔透可爱少女到平庸乏味琐碎妇人的堕落过程——黄蓉在《射雕》中,是一个天然美玉,旷世精灵;《神雕》中的形象,却更接近于一个优秀的幕僚师爷,一个合格的家庭主妇。依然聪明,却没有大智慧;依然圆滑,却没有感染力。而她对杨过及几个孩子的态度,却与最寻常的村妇毫无二致了。
    我并不认为,女人的美的失落,是一种伴随时间发生的必然现象。真正美的女人,她的魅力是永恒的,时间能改变的只是美丽的表现形式。而黄蓉失落的罪魁祸首,就是郭靖。
    好花须得瓶供养,郭靖这种破瓦罐,里面又盛着劣质自来水,再好的花放进去,也必将是暴殄天物。这种说法似乎还不够准确。也许应该说女人都是天然的花的种子,是胚胎,是半成品,她最后的形状是需要花丁来培育的,用心来培育。并且她们似乎在先天的物种上没有太大的差别,就是说,她们最后到底出落为大理段正淳府上的“极品十八学士”,还是变成苏州王夫人蔓陀岛上的“次等落第秀才”,全在园丁的手艺。而郭靖这个园丁的水平,大致和王夫人手下的平婆婆瑞婆婆差不多吧,就是只知道给茶花上人肉化肥。
    郭靖在女人面前的驽钝,实在是让人非常非常失望,恨不得让段誉给他一招六脉神剑,将这丢男同胞脸的家伙结果了事。郭靖的侠义,诚实,善良,英雄,都不能弥补他暴殄天物(黄蓉)的过失,都不能成为他作为一个失败男人的借口。况且,郭靖是英雄吗?很多人会说是的,死守襄阳三十年,何等壮怀激烈,怎不堪称当世大侠?可是,古人云:识时务者为俊杰。郭靖可能没有想到,襄阳是根本守不住的,而守住襄阳,也未必是一件必须做的事情!面对历史,每个人都是渺小的,而在相反的方向上面对历史的滚滚车轮,除了使人感到一丝悲壮,更多的却是悲哀了。我注意到《倚天》中提到郭靖之死时,只用了一句话“郭靖夫妇城破而死”。哎,这就是所谓英雄的结局吗?我对郭靖和黄蓉在襄阳的三十年时光的价值,充满了怀疑。

二:杨过和小龙女
    《神雕侠侣》历来被评说为“以情见长”,用来描述杨龙爱情的形容词,也到了“惊天动地泣鬼神缠绵悱恻”之类的程度。但是,爱情的通常形态,可能就是夏天中午五楼的自来水,滴滴答答细水常流,如果你非要把它拔高到壶口瀑布的流量,就可能因为供水不足而变的不可信。
    杨龙的爱情故事里,有太多疑点:
    1.爱情的火花,是怎样点燃的?
    此二人最初在古墓里,那时杨过还是个孩子,小龙女还没有恢复“人性”。当时小龙女几次三番要赶杨过出去,杨过对这位美女的感情,一定较那丑婆婆差了许多。后来两人在墓里相依为命,各自练功,却以师徒姑姑等关系相称,亦未发现任何不良感情苗头。至少到后来两人出去赤身裸体练功时,还没有什么异样的感觉。一直到后来突然出了尹志平事件,小龙女才娇羞道:“你对我都做了那样的事,怎么还叫我姑姑?”但当时杨过竟然还分不清“姑姑”和“师父”“妻子”的区别。所以给人的感觉,竟然是这两个人的结合好象该给尹志平记头等功了。你说可笑不可笑!
    爱情小说进展,历来便如登泰山一般,九曲十八弯,拾级而上,各色景观纷至沓来,错落有致,最后豁然开朗,乃见玉皇顶。可杨龙二人,未见买门票入山,却突然山颠高歌:“我们看到了日出!”直让人心下生疑:莫非两人智取泰山,坐了缆车直接上去了?
    2.仙女怎么下的凡?浪子如何变情圣?
    小龙女开始的形象很“酷”,不食人间烟火,没有七情六欲,对收养的这个脏孩子,向来没有好脸色。后来,不得已孤男寡女共处一墓。但两人年龄已过了评定为“青梅竹马”的时候了,并且你住你的寒玉床,我睡我的钢丝绳,井水不犯河水,也谈不上“耳厮鬓染”。并且似乎也没有类似天女下凡洗澡,被“杨”生偷走了衣服这样的情节。那么我们对小龙女下凡的伟大转变,唯一可信的解释就只能是在共同对付李莫愁的斗争中,小龙女对杨过发生了微妙的崇高的革命友谊。
    杨过的转变同样突然,这家伙秉承父业,天性里就是个沾花惹草四处留情的浪子。早在第一次出场时,就曾经大耍流氓,先是称赞李莫愁“生的这般好看”,继而更是将“冰清玉洁”的“赤练仙子”“拦腰抱住”,使其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后来上了桃花岛,又是吃谁家饭,砸谁家锅,和武家兄弟为了争风吃醋大打出手,并有山上拿石头砸海里憋气装死等恶行。再后来在古墓里,摄于小龙女皮鞭的威严,倒难得老实了几年。而一有机会流落江湖,又开始油嘴滑舌调戏陆无双,程英,完颜萍(不完全统计,杨在陆,完颜二女唇上各有一吻),甚至不分好坏照单全收,装疯卖傻占了李莫愁和洪凌波的便宜。再查以后,还有在公孙绿萼,以及郭襄处的既留香又留情(较之盗帅楚留香的留香不留情,其道德水准可是大大不如了)。害纯情少女合计六人之多,这样的业绩,不仅气死郭靖乔峰,赶超无忌段誉,就是小宝到此,也是互为瑜亮各有千秋亦!所以,这样的人,如何会在法王轮下含情脉脉生死两忘,如何会苦等一十六年,又如何会钟情如斯万念俱灰欲徇情绝情谷?实乃人性之迷。
    3.红旗能打多久?
    前文已述,这两个人的感情发生,很不自然。他们的个性转变,更是令人非常怀疑。那么,他们以后的感情生活走势呢?
    小说中的结局看,他们回到了活死人墓(爱情开始的地方?),并且从后来《倚天》中郭襄及黄衫女子(由史红玉引来)的交代看,他们两个再也没有出来,在里面生儿育女。这样的结局,在形式上很完美,但仔细想想,从他们的经历个性看,这样的生活合适他们吗?
    我反正对杨过表示怀疑。古语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爱情真有那么大的魔力,能彻底改变一个人吗?也许能吧,或者不妨假定能吧。但我觉得没有那个必要。
    爱情是两个相异生命个体的融合过程,但这种融合,不建立在形状的严丝合缝上,就是说,任何一方不必为了融合而改变自己的本来形状,因为决定能否融合及融合效果的,不是外在形状,而是内在的吸引力。打个比方,油和水的形状是几乎完全相同的,但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交融。而两块磁铁,不论形状如何不同,也会紧紧吸到一起去。所以,既然杨过那么活泼,那么开朗,那么快意江湖,而小龙女也逐渐习惯以一种淡泊的方式“入世”,为什么两个人不是携手浪迹天涯而一定要回那个不见天日的活死人墓呢?
    要知道,爱情也需要环境,需要外在变化。生死深情刻骨之恋并不能解决生活中的所有琐屑问题。我很担心他们的爱情在过于枯燥的没有变化的生活中枯萎,让他们因爱情的刻骨铭心与生活的平淡乏味之间的强烈反差而深深地迷惑和痛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3-2005 07: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张无忌和赵敏周芷若
    杨过的爱情归宿(方式)不合理,张无忌的故事结局却非常符合逻辑,并且充满了玄妙。张无忌在给赵敏画眉,正满室春意,窗口却出现了周芷若的身影,提醒他:“你还答应我一件事呢”,那时张无忌手中的眉笔掉在了地上。其实,这就是张无忌的最后结局:让自己的心,徘徊在两个女人之间。(幸好小昭去当了波斯教主,殷离则大愚若智的痴迷与少年张郎,否则无忌才迷茫呢)
    一个有意思的话题:拥有两个(当然,大于二时同理)女人,是否比拥有一个女人更幸福?请注意,我用了“拥有”这个词,就是说,如果你理解的是“占有”的话,这个问题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对于纯粹的“占有”而言,女人和其他东西诸如人民币一样,都是追求无止境多多益善的。但是用“拥有”这个词,则代表了“主观感情倾注并交互作用”这层意思。那么这个问题的结论,我以为是:彻底拥有一个女人,比同时拥有两个女人更幸福。
    忽略“情场圣手”与“不解风情”之辈的天赋差别,理论上假定每个人的爱情总量都是100。那么,我认为帕累托最优解是:把100全放在一个女人那里。(尽管经济学投资理论的最优解是: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如果认为这种理论假定不容易达到或接近的话,那么借用化学上的氢氧化合问题来说吧。假定一个男人是一个氧原子,周围有很多氢原子(女人)。(特别说明:本处假定每次反应是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参加!)而这个氧原子的能量总和是100,这100单位能量是可以任意分解组合应用的。这里要遵循一个主要的定理就是:当氢氧混合成分在4%--76%的时候,会发生剧烈化合反应,即爆炸。这会对氢氧双方都产生破坏效果。所以,我以为张无忌那样游离在两个女人之间各分50。(也许是赵敏60周芷若40,但总之差别不大),一定会引发两次爆炸,而炸伤的不仅是两个女人,还一定有他自己。
    所以,我的意见是,一定要有一个女人,可以获得你76%以上的情感,并且不要再有一个女人,越过4%的界限。最合理的可能就是,在一个女人身上,倾注诸如95%等这样一个尽量高的比例,然后把剩下的5%,分给几个好的异性朋友,一人一两个百分点啦。
    这样,你会有一个浓度很高很稳定的爱情,而且你还有几个好的异性朋友。我一贯宣扬,男人和女人之间,不可能有纯粹的友情。那么,与其虚伪的硬说“绝对纯净”,还不如勇敢坦率地承认,“有一点‘微妙’的感情”。为什么不敢承认呢?这难道会破坏我们的爱情吗?难道会玷污我们的友情吗?不会,不会。这只能在关于95%和1%的对比中让我们体会爱情的可贵,这只会在1%的调和下使我们的友情自然而长久。我们应该敢于向我们的异性朋友说“我对你有一点微妙的情感”,我们应该敢于对我们的爱人说,“我当然最爱你,不过我的朋友某某的某一点我也挺喜欢的,呵呵。”这种努力接近100的绝对的爱情,和这种坦率的微妙的友情,多么美好!
    爱情贵在情浓,如胶似漆,“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异性)友情奇在“微妙”,既“微”且“妙”,因“微”而“妙”。
    张无忌同志,知否?知否?若此又怎会游移依旧?迷茫依旧?

四:令狐冲和任盈盈
    令狐冲和任盈盈的爱情很完美。我们来考察一下两个人的“爱情天份”和漫漫征途。
    令狐冲处处佯狂卖傻,其实倒是个真正的情种。这一点大家可以在他从田伯光手下救仪琳的情节里看的清清楚楚真真切切明明白白。那种硬着头皮坐下来挨刀的大智大勇,那种血光飞舞的铁汉柔情,较之段誉对王语嫣的直来直去,杨过对郭襄的欲擒故纵,实在是手段更加高强。难怪可怜的小尼姑仪琳,就此情孽深种不能自拔。尤其难得的是,这是一个让段正淳无法理解却必须佩服的专情之士,他面对仪琳的楚楚可怜,盈盈的千娇百媚,仍然情有独钟小师妹,并且在岳灵珊移情别恋之后,宁肯顾影自怜自暴自弃,长时间沉湎其中。哎,好一个多情的种!正所谓其情天可明鉴,这一切都被任盈盈看在眼里,并且在心里真诚地感动着。
    任盈盈由于她的身份和经历,本身对感情是很缺乏感性认识的,或者说,她很纯净,并且她幸运地以这样纯净的心灵,感受了令狐冲。而不是象王语嫣那样把最初的纯真感情献给了只想当皇帝的慕容复。盈盈是个很可爱的女孩子,明明仰慕思念着令狐冲,却又装扮成“婆婆”,不许“回头看”;明明关心着他想尽办法替他治伤,却又在五霸岗上为了小女孩的羞涩驱逐那些帮忙的江湖豪客;你说她好面子的时候,她又会去到少林寺那些成天念着“空即是色”而“六根清净”的大和尚面前说:“这是我的情郎,我愿意拿我的生命换你们给他治伤”。犹为神奇的是她的“清心普咒”乐,竟然能让令狐冲这样的愚钝粗鲁之徒心神俱静。哎,这就是天意,这就是缘分,这就是,最神奇的爱情。
    还有一点值得关注:他们都是不论在什么时候都有信心都能快乐的人,所以即使是在山沟里身负重伤烤青蛙吃的时候,他们也充满了革命浪漫主义精神。我觉得这样的爱情更接近于生活,更容易长久地保持鲜活。而过于缠绵悱恻过于生死离别的爱情,也许有时候却只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不可承受之重,让我们在大喜大悲心力憔悴之后,伤感地唱:“我拥有你却不感到幸福……”
    这部小说的结尾平淡却极为隽永,“想不到我任盈盈也跟一只大马猴绑在一起,生生世世再也分不开了。”那个时候,你会不由自主地想象当时的情景,想象盈盈娇嗔,妩媚,还有柔情;想象他们琴瑟共鸣,携手闯天涯的浪漫与侠情。
    呜呼,得妻若此,复有何求?人生至此,纵死又复有何撼?!

五:张翠山和殷素素
    其实,在金庸小说里,还有一对非常美满的姻缘,就是张翠山和殷素素。
    他们相识的情节非常浪漫。雨夜的西湖,恐怖惨烈的杀戮。然后惊魂未定的张翠山,看到了湖中乘舟荡漾的殷素素。彼时,万籁俱寂,微风细雨。英雄岸上倜傥独步,佳人湖中轻嗔薄怒,吟诗对答说江湖事,眉眼之间定儿女情。顿觉得刚才的月黑风高杀人夜,一下子却充满了极致的浪漫与柔情。再下来龟蛇岛夺屠龙宝刀,两人在众人面前顾盼有情心有灵犀,英雄豪气冲天,佳人仪态万千,叫人好不羡慕。难怪昆仑剑客醋海腾波,连杀气大盛的金毛狮王,也不忍伤了如此一对璧人。后来的发展更是天意成全,两人跳过了逻辑发展的下一个很可能庸俗化的步骤——一艘迷失在海中的小船,由一个疯子掌着,把他们带到了冰火岛。
    冰火岛是他们爱情的仙境。你可以想象彼时张翠山的幸福。对一个男人来说,也许真正有意义的东西,只有两样,一个是自然,另一个是女人。而张翠山在直面真正自然的时候,拥有着一个彼此深爱着的女人。并且后来他还有了一个孩子,可爱的孩子,还有一个旷世奇男肝胆相照的朋友(谢逊)。
    我不知道他后来为什么会上了那艘船从仙境回到了人间。反正如果换我,别说是回来做我的武当张五侠,即便是回来做张真人,亦或以后的武林盟主张无忌或者天下圣主朱元璋,俺也是不肯上那艘“诺牙放粥”的。
    可是张翠山回来了,带着他的女人和孩子,可是等待他的是什么呢?武当七侠那时已经被江湖上改称武当五侠,他看着他的兄弟,说“我要为你报仇”,可仇人是谁呢?是他身边的女人吗?还有,纵然你武当派同门情深技惊天下,可你的孩子还不是中了玄冥二老的致命一掌吗?你能逃脱六大门派对你义兄下落的盘查吗?所有的问题,最后只凝成了一个结,这是张翠山唯一的解:死亡。
    我不知道张翠山死的时候,在灵魂清晰的最后一刻,是否在怀念冰火岛。也许他到那一刻才明白,只有冰火岛,才是爱情逃避现实的最后也是唯一的归宿。只有在那里,我们才能体会到自然和女人带给我们的,终极幸福。

(李寻欢/文,摘自清韵书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3-2005 07: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程灵素专访张爱玲

……程灵素取出一枚金针,刺破他右手手背上的血管,将口就上,用力吮吸。胡斐大吃一惊,心想:“毒血吸入你口,不是连你也沾上了剧毒么?”可是四肢寒气逐步上移,全身再也不听使唤,哪里挣扎得了。程灵素吸一口毒血,便吐在地下,若是寻常毒药,她可以用手指按捺,从空心针中吸出毒质,便如替苗人凤治眼一般,但碧蚕毒蛊、鹤顶红、孔雀胆三大剧毒入体,又岂是此法所能奏效?她直吸了四十多口,眼见吸出来的血液已全呈鲜红之色,这才放心,吁了一口长气,柔声道:“大哥,你和我都很可怜。你心中喜欢袁姑娘,哪知道她却出家做了尼姑……我……我心中……”
她慢慢站起身来,柔情无限的瞧着胡斐,从药囊中取出两种药粉,替他敷在手背,又取出一粒黄色药丸,塞在他口中,低低地道:“我师父说中了这三种剧毒,无药可医,因为他只道世上没有一个医生,肯不要自己的性命来救活病人。大哥,他不知我……我会待你这样……”(三联版《飞狐外传》P698)

话说程灵素三魂缥缥,七魄荡荡,只觉自己汽化般无限膨胀,身不由己地离了胡斐,来到鬼城酆都。毒手药王早被高薪聘至酆都中心医院,做了药剂室主任。程灵素见过师父,十分惭愧:“徒弟学艺不精,中毒身亡。虽说种出了传说中的七心海棠,我还是想跳槽。师父坐镇杏林,造福酆都众灵,我就去《酆都特区报》,用文字拯救诸鬼,让他们早投凡胎吧。”毒手药王道:“长年河边走,哪能不湿鞋?不过,毒药可不是你来这里的通行证,你是爱情的刀下鬼!唉,人各有志,为师并不强求你。我给报社老总打个电话,你这就去报到吧!”
阎君是《酆都特区报》的社长兼总编,平日酷爱读金庸的小说,是鬼城金迷协会的理事。他看了程灵素的履历后颇为犯难:“程姑娘,你从未做过记者,也没有同类工作经验,安排什么工作给你才算合适呢?既然你为胡斐殉情,想必对情爱很有体会,就在报纸上开个‘灵素有约’的专栏,为鬼城留下一卷情爱写真吧!”程灵素道:“我刚才翻了翻报纸,恕我冒昧,有些版面真是面目可憎,充满了御用文章、官样文章!鬼城众生就不需要健康的精神食粮吗?我们的报纸究竟办给什么人看?这种长期的精神填鸭,到底要造就怎样的魂灵?我的专栏要如一缕清风,给予读者充裕的阅读空间和无限的阅读快感!”

不久,“灵素有约”果然成了《酆都特区报》的招牌栏目。秦香莲、王宝钏、林黛玉、尾生等一干名鬼纷纷前来,哭诉前生。尾生最是委屈:“为什么总骂男人无情?女人无情起来比男人有过之无不及。我和那女子约好相见,谁知她姗姗未来,女人就喜欢约会迟到!结果大水先至,我就糊里糊涂地来了酆都。她也不烧香给我,我也回忆不起她的芳名,所以我不能进入轮回,投不了胎。我家不幸诗家幸,有人赋诗:‘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这下好了,我死了也不得翻身,成了一代名鬼,许多女鬼缠着我谈恋爱。我现在看见长头发的就头皮发麻,都是女人害了我,我完全成了江湖废人!谁让你也是殉情名鬼呢,我总得对同类特别关照些,这可是一篇独家报道的材料!”

程灵素已是《酆都特区报》的名记,重要采访阎君都派她出马。她在写稿之余沉溺于阅读,尤其喜欢张爱玲的小说。在人世,她没赶上,到这里日月匆匆,她倒有机会读到不少盗版书。有时候写稿累了,程灵素也到奈何桥上张望人世。十丈红尘,无限繁华,人世若隐若现。她看不到胡斐——呵阴阳相隔,她始终是无缘人。现在好了,爱情的茶杯里无波无折,死亡使程灵素新生,她可以重新开始了。

长沟流月去无声。

这天正是一九九五年九月八日。程灵素手里正拿着一本《半生缘》,CALL机突然响了:现有紧急采访任务,立即前往紧邻奈何桥的孟婆茶楼,专访从美国远道归来的著名作家张爱玲。

张爱玲一袭青莲色旗袍,清辉玉臂寒。她脸如白描的牡丹花,一双杏眼里满溢颤抖的灵魂,表情略显凝固。程灵素感觉兵气纵横,似有些拘束,又不知何处欠妥。或许面对自己的偶象,因为太在乎、太担心某个细节不完美,谁都会觉得紧张吧。

“一恨海棠无香……”

程灵素:很荣幸能采访您——我是您忠实的读者。
张爱玲:谢谢。
程灵素:孟婆茶楼的茶非常出名。给您沏一杯绿茶、红茶还是花茶?
张爱玲:红茶。在美国买不到上好的茶叶,我已有许多年改喝咖啡了。可我实在想念中国的茶。年轻的时候在上海,每天都要喝下午茶,我喜欢看茶叶在杯子里一片片舒展开来的样子,象蓊蓊郁郁的森林。
程灵素:上海郝德路的姑姑家,您许多年都没回去过吧?酆都给每人放一周探亲假,您何不趁机回沪上看一看?
张爱玲:啊,我知道。听说人必须要回到前生,捡拾他所有的脚印,才有机会再世为人。不过,我从来都感觉自己象一座岛,四周海水茫茫,我太累了,不想再回人世。 总是在路上奔波,从南京到上海,到香港,又到美国,到处都不是自己的家,心理上很疲倦。这次我想安顿下来歇一歇。
程灵素:您的前生有什么遗憾?
张爱玲: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骨,三恨《红楼梦》后四十回未完——高鄂妄改,狗尾继貂,死有余辜!
程灵素:大概再过几十年,懂得欣赏《红楼梦》的人也只寥寥可数了。
张爱玲:有过一个关于《红楼梦》的笑话。一位捷克女翻译家问中国学者,为什么曹雪芹不去申请诺贝尔文学奖?洋人犯错犹可恕,至少她还知道《红楼梦》的文学价值, 中国人如果比洋人还错得糊涂错得厉害,竟至不能欣赏曹雪芹,真是后生可憎了!
程灵素:这次归来,有什么打算呢?
张爱玲:人们常说不觉得时间流驶,只看见小孩子长大,才知道时光匆匆。我倒有个更好的办法——每到月底拿薪水,就知道又是一个月过去了,可惜这种经验我尚生疏, 我想先找份工作。被生活费逼着写稿,那种窘迫状况下我写不出好东西。
程灵素:酆都政府有一项“梦笔生花奖”,金额可观,您可以申请。
张爱玲:我觉得找份工作较为稳妥。奖金只是意外钱财,靠不住的。
程灵素:您形容奖金象形容男人一样。您愿不愿意加盟我们报社?
张爱玲:我特别不会和人打交道,在报社工作肯定要结交三交九流,我恐怕应付不来。在美国我就听说贵报作风强悍,手段铁腕,已兼并数家报社,经济效益想必不差,然而强权铁蹄下谋生,殊非易事。程姑娘,不知道这里有没有作协这种机构?我在大陆时听说过,这份工作很轻松,可以衣食不愁,写不写稿都无所谓。
程灵素:是有些人素餐尸位。作协机构倒一直保留着,酆都政府尚不打算取缔。只是近年文人下海经商成风,作协快成企业家协会了。
张爱玲:我只要有一份工资,保证自己不冻不饿,可以后顾无忧,一心写作,对我就算是幸福。
程灵素:我们很关心您是否会继续写作?
张爱玲:文字是我的生命,我永远不会放弃。我前生的写作生涯里都是些小篇章,都是逗号和分号,没有大手笔能总结性地圈上句号。这种缺憾不补,我也不能一张白纸地轮回转世。哪怕作协被企业家协会吞并了,我也会坚持,做最后一个留守作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1-5-2024 01:39 PM , Processed in 0.069989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