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28|回复: 0
|
【转帖】海南方言妙用“嘴”字
[复制链接]
|
|
研究社会学,不能不研究语言,因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正如我在[做吃]一文中所剖析的,海南方言中,对“吃”一字发挥得非常淋离尽致。这并非表示海南人注重吃,而是诠译了在那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老百姓的生存状况及对温饱的企盼。
担任吃的生理功能的“嘴”字,在海南方言中,同样引伸出很多用法。
“嘴”一字,[辞海][辞源][新华字典]均解释如下;一、是口的通称。二、指说话。如多嘴、嘴甜等。三、形状突出的东西,如茶壶嘴、瓶嘴等。
在海南,“嘴”字既有以上用法外,尚代替“口”字使用,(海南方言中,一般不用“口”字)其除了做为名词用外,尚做形容词、动词用。总之,“嘴”的用法之广,内涵之丰富,形容之形象,不但在中国最古老最权威的字典中均未载入,恐怕在各种民族各种语 言体系中,也是独具一格的。
“嘴”字做为动词用有;看嘴、学嘴、吃嘴头、弄嘴、使嘴、炒嘴、斋嘴……
看嘴,就是盯着别人的嘴巴看。一般指的是小孩子馋诞欲滴地看别人吃东西。因为小狗往往站在饭桌旁,伸着舌头、目不转睛地看主人吃饭,因此,民间管爱“看嘴”的小孩叫“看嘴狗”,如:“那个饥肠辘辘的小孩隔着餐馆玻璃‘看嘴’,人家吃一口东西,他咽 一口口水……”,“二叔家的阿二老跑到别人家‘看嘴’。”
学嘴,即“鹦鹉学舌”,别人什么说也什么说,一般指的是模仿别人的口气、语气、语调而嘲弄别人。如:“那个结巴一说话,他就‘学嘴’。”
使嘴,即指挥指令别人做这做那,大多是对小孩子而言。如我那三岁的女儿,脚勤手快,已经会干些拿报纸、拿鞋子的活,外婆逢人便夸:“我的孙女可以‘使嘴’啦!”
吃嘴头,北方语系里,把正餐以外的食品叫“零食”,也叫“零嘴”,海南方言则叫“嘴头”,把吃零嘴叫“吃嘴头”,形容爱吃零嘴的小孩的话便是:“这个孩子‘嘴头’很重”。
弄嘴,既指具体的吃零食时口腔的咀嚼行为,也指零食本身,如说:“这些东西是给孩子们‘弄嘴’的!”,“这种东西又不能吃饱,只是‘弄嘴’而已!”
炒嘴,即自我吹嘘、夸海口的意思,用流行话,是“作秀”。(在下认为,此用法相当形象。的确,很多名人名星是用嘴巴“炒作”出来的)如,“他老是‘炒嘴’这也能干,那也能干,实际上他什么也不能干……。”、“那个女人老爱拿自己女儿来‘炒嘴’…… ”。
斋嘴。即忌口。如“有病就得注意斋嘴,中医要求忌口的东西就不要吃!”
反嘴,既为出尔反尔,也指说话颠三倒四。把爱“反嘴”的人叫“反来嘴”,如:“她那种‘反来嘴’!昨天说一样,今天说的又是另一样!”。
顾嘴,指的是嘴巴馋、注重吃,多是指小孩。如:“她要不是顾嘴,也不会那个当!”
做为形容词用有:嘴淡、嘴涩、嘴渴、嘴马、嘴痒、嘴水、嘴粗、嘴甜舌滑、嘴多舌多、嘴直、嘴利……
嘴淡,即胃口不好,吃饭不香。如她感冒了,嘴淡乜都不想吃。
嘴涩,一般指病后,口干胃口不好。
嘴直,指性格直爽。
嘴渴,即口渴,口干。
、
破嘴, 即提反对意见或给别人泼冷水
嘴马,即嘴巴,一般指多嘴或嘴巴利害的人。如“她嘴巴厉害,我讲不过她。”
嘴痒,形容说话太随便,说了不该说的话。如:“叫她不用讲,她不听,嘴痒到处讲。”
嘴水,形容伶牙俐口,会说让人高兴的话。如:“那么‘公爹仔’嘴水好,见大叫大,见小喊小的。”
嘴粗,形容言语粗野庸俗。如:“讲话请注意一下,不用那么嘴粗。”
嘴甜舌滑,相当于嘴甜。
嘴多舌多,相当于话多。
甜嘴,即味道鲜美。如:“自家养的鸡吃起来就是甜嘴!”
嘴直,说话直爽,相当于海南方言“直肠直肚”。
嘴利,说话刻薄。如:‘衣?仔’人,讲话不用那么嘴利”。
语言文化本身也具有时代性,在某种时代背景下产生,也随着时代变迁而消逝!比如说,“看嘴”,是在生活贫困、物质匮乏的岁月里,不懂事小孩子的一种行为,如今,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看嘴”现象消失,此说法也就成为历史了!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